船舶

搜索文档
加快机器人应用 上海进一步推动“AI+制造”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8-19 19:00
核心观点 - 上海市发布《加快推动"AI+制造"发展的实施方案》 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1][3] 主要目标 - 通过三年努力推动3000家制造业企业实现智能化应用 [3] - 打造10个行业标杆模型 形成100个标杆智能产品 [3] - 推广100个示范应用场景 建设10个左右"AI+制造"示范工厂 [3] - 发展5家左右综合集成服务商 培育一批专业服务商 [3] 技术重点方向 - 提升工业模型基础能力 突破工业智能前沿技术 发展工业数据治理和合成技术 [3] - 综合应用空间计算 多智能体协同等技术 集聚场景模型和智能装备 [4] - 推进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多类型具身智能在典型场景中的实用化部署 [4] 行业应用部署 - 支持电子信息 汽车 装备等重点行业部署工业机器人 应用于重复性强 危险性高 对健康存在危害的工作场景 [4] - 推动智能机器人在装配 焊接 喷涂 物料搬运等环节开展规模化应用 [4] - 推动钢铁 船舶等行业打造人机协同智能制造作业单元 实现复杂工序无人化 [4] - 制定工业场景人形机器人安全性可靠性检验检测方法 推动产品"持证上岗" [4]
房地产及其上下游产业链对稳预期仍至关重要|宏观晚6点
搜狐财经· 2025-08-19 18:14
体育产业发展 - 体育产业近五年年均增速超10% 成为经济发展新亮点[1] - 冰雪经济及户外运动政策推动产业提质增效[1] - "赛事进景区""村超"等新模式带动消费热潮[1] 财政收入状况 - 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839亿元 同比增长0.1% 较上半年下降0.3%实现转正[2] - 中央预算收入58538亿元同比下降2% 降幅较上半年收窄0.8个百分点[2] - 地方预算收入77301亿元同比增长1.8% 涨幅较上半年扩大0.2个百分点[2] 制造业智能化升级 - 上海支持电子信息/汽车/装备行业部署工业机器人[3][5] - 推动机器人在装配/焊接/喷涂等环节规模化应用[5] - 钢铁/船舶行业将打造人机协同智能制造作业单元[5]
中国已解除对印度的稀土出口限制?外交部回应
证券时报· 2025-08-19 16:32
稀土出口政策 - 中国外交部未证实解除对印度稀土出口限制的报道 强调愿与有关国家和地区加强对话合作维护全球产供链稳定 [2] - 稀土相关物项具有军民两用属性 中国依法对其实施出口管制以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 [3]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发展 - 中国举办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等活动 展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创新成果 吸引15国机器人队伍参与 [5] - 中国近期举办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机器人大会等活动 为全球科技交流与产业对话搭建平台 [5] - 外交部认为开放合作是科技创新的关键 愿与各国加强交流合作推动全球发展 [5] 国际关系动态 - 中方支持通过对话谈判解决乌克兰危机 认可一切有利于和平的努力 [4]
机器人产业ETF(159551)涨超1.8%,行业技术突破与场景落地受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9 14:24
机器人产业投资机会 - 机器人应用在简单场景已具备工作能力并可实现零样本迁移 预计今年三四季度高柔性场景将率先落地 明年通过数据积累和模型优化跨过经济性平衡点实现放量 [1] - 物流 服装 康养等领域应用端企业正通过自研或合作加速机器人落地 政策支持如康养机器人政策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 [1] - 机器人产业ETF(159551)跟踪机器人指数(H30590) 该指数聚焦机器人技术研究 开发与应用企业 覆盖从上游关键零部件到下游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 [1] - 机器人指数倾向于配置自动化设备 人工智能及智能制造等领域公司 反映机器人相关行业发展趋势和技术进步 [1] 全球燃机与核聚变电源 - 全球燃机需求上行 2025H1 GEV新签燃机订单同比增长35 56% 涡轮叶片作为核心零部件面临全球产能紧张 [1] - 核聚变电源招标临近 托卡马克电源(含磁体电源 辅助加热电源等)价值量占比约15% FRC和Z箍缩装置将带动开关 电容需求 [1] 工程机械与装备行业 - 工程机械景气度加速向上 7月挖机销量同比+25 2% [1] - 燃气轮机和铁路装备稳健向上 船舶下行趋缓 油服设备底部企稳 [1] 机器人相关基金产品 - 没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机器人ETF发起联接A(020289) 国泰中证机器人ETF发起联接C(020290) [2]
千亿资产重组,今起复牌!这一化工品持续涨价,稀缺概念股出炉
证券时报· 2025-08-19 08:28
中国船舶复牌及业绩 - 公司股票于2025年8月19日复牌 拟通过发行A股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 中国船舶为吸收合并方 中国重工为被吸收合并方 [1] - 公司市值超1700亿元 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8亿元至31亿元 同比增长98.25%至119.49% 扣非净利润26.35亿元至29.35亿元 同比增长119.89%至144.93% [1] - 业绩增长主因包括生产效率提升 船舶行业态势良好 手持订单结构优化 民品船舶价格同比提升 联营企业业绩改善 [1] - 截至2025年5月 手持民船订单322艘/2461万载重吨 产能排期至2029年 行业需求有望释放 合并带来协同效应 [1] TDI价格变动及产能 - TDI基准价16066.67元/吨(8月18日) 下半年累计上涨40.94% 2025年价格区间10400-16766.67元/吨 最大涨幅61.22% [3] - 价格上涨主因产能端锐减:科思创德国年产30万吨TDI装置因火灾遭遇不可抗力 万华化学匈牙利年产25万吨TDI装置7月23日停产检修 [5] - 华东市场TDI国产货报价15500-16000元/吨 上海货报价16500-16800元/吨 供应端挺价意愿强 货源紧张 预计短期偏强运行 [5] TDI相关企业动态 - A股TDI产能相关企业共4家:万华化学、沧州大化、北化股份、航锦科技 [6] - 万华化学为国内龙头 TDI总产能147万吨/年(含福建新建36万吨/年项目) 匈牙利装置已复产 烟台年产30万吨装置8月19日起检修40天 [6] - 沧州大化TDI年产能16万吨 装置满负荷运行 产品产销平衡 北化股份不生产TDI 参股公司从事贸易业务 航锦科技曾参与TDI项目但已退出 [6][7] 企业财务数据对比 - 万华化学总市值1963.12亿元 滚动市盈率17.88倍 半年报净利润61.23亿元 同比降25.10% [9] - 航锦科技总市值155.96亿元 半年报净利润0.16亿元 同比降53.00% [9] - 北化股份总市值101.74亿元 滚动市盈率825.54倍 半年报净利润1.05亿元 同比增201.48% [9] - 沧州大化总市值53.94亿元 滚动市盈率346.40倍 [9]
振华重工出资10000万元成立中交振华海上起重铺管核心装备工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持股100%
金融界· 2025-08-19 08:14
公司投资动态 -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资10000万元人民币成立全资子公司中交振华海上起重铺管核心装备工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1] - 新公司持股比例为100% 注册资本为10000万人民币 [1] - 新公司法定代表人为黄曌宇 注册时间为2025年8月15日 [1] 行业属性与业务范围 - 新公司所属行业为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1] - 业务范围涵盖船舶设计、海洋工程装备研发与销售、海洋工程关键配套系统开发、海洋环境服务及智能控制系统集成等核心技术领域 [1] - 具体业务包括海洋工程设计和模块设计制造服务、海水养殖装备销售、专用设备修理以及工程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 [1] 技术研发方向 - 新公司聚焦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研发、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以及智能控制系统集成 [1] - 提供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和技术推广等全方位技术支持 [1] - 业务延伸至信息技术咨询服务、认证咨询和软件开发领域 [1]
九州一轨: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北京九州一轨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销售合同暨关联交易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8-19 00:20
关联交易基本情况 - 公司拟与关联方河北京车签订2份产品销售合同,涉及车上线槽、风道等产品,合计合同金额未披露具体数值但需按连续12个月累计计算原则执行 [1] - 本次交易属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规定的关联交易范畴,符合与同一关联人及不同关联人交易标的类别相关的累计计算规则 [1] - 过去12个月内公司与关联方同类交易累计未达3,000万元,且未占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或市值1%以上 [2] 关联方基本情况 - 河北京车为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22.129亿元人民币,成立于2017年,主营轨道交通车辆及部件的研发、制造、销售等业务 [2] - 河北京车为北京轨道交通技术装备集团全资子公司,后者为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16.63%)全资子公司,构成关联关系 [2][3] - 关联方资信状况良好,无失信记录,与公司在产权、业务等方面相互独立,履约能力有保障 [3] 关联交易主要内容 - 合同一与合同二均采用分阶段付款:合同签订后支付40%货款,现场验收通过后支付50%,剩余10%作为质保金 [3][4] - 合同条款包含违约补偿责任,若一方违反义务需承担损失赔偿 [3][4] 定价及交易影响 - 交易定价遵循公允原则,双方协商一致后签订合同 [4] - 关联交易基于日常经营需求,符合商业惯例,定价公允且不影响公司独立性,不会损害中小股东利益 [4][5] 审议流程 -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审计委员会及独立董事均审议通过相关议案,关联董事回避表决 [5][6] - 保荐机构国金证券核查认为审议程序合规,交易无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的情形 [6]
为何经济放缓而市场强势
2025-08-18 23:10
行业与公司分析总结 宏观经济表现 - 7月实际GDP增速预计为4.8%,低于二季度的5.2%[1][3]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但内需低于预期,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下滑至负值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回落至3.7%[3] - 生产端受新增订单和出口交货值增速下行拖累,但高技术产业保持较高增速[1][4] 消费与就业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延续下行趋势,商品需求强于餐饮消费[1][5] - 家电家具、文化办公用品等两新需求明显退坡,服务消费动能逐步回升[1][5] - 就业市场受基本面波动影响,失业率边际上升[1][5] 房地产市场 - 销售面积和开发投资均明显下降,房企资金来源显著回落[1][6] - 价格同比降幅收窄,去库存取得进展,代售面积继续下降[1][6] - 整体企稳基础减弱,需关注后续地产质量优化政策[1][6] 投资需求 - 四大类投资需求均进入负增长区间,受价格疲软、极端天气、外部关税、投资收益下行等多重因素影响[1][7] - 长期来看,中国仍有较好的投资空间与机会[7][8] - 人均资本存量较低,产业升级和新质生产力培育需要大量投资支撑[8] 基建投资 - 近期明显回落,水利工程和交易仓储投资转负,电力类投资保持韧性[1][9] - 上一次基建投资同比增速转负是在2021年10月,2022年初政策支持后显著上升[9] - 需观察未来是否有结构性政策出台[9] 制造业投资 - 面临外部关税压力、内部价格疲软、收益下滑以及反内卷等挑战[10] - 结构性亮点集中在产业升级板块,如两新板块、汽车、航空航天及通用设备等装备制造业[10] 市场表现与长期逻辑 - 市场强势源于长期经济逻辑,包括科技创新突破、风险事件减弱和人民币资产重估机会[2][11] - 短期经济波动并非核心矛盾,资本市场突破关键点位的选择更重要[11] - 宏观叙事呈现三重因素演变:科技创新突破、风险事件减弱、美元信用体系重构[11] 后续关注点 - 资本市场结构性表现分化,如微盘股表现较好但可能引发金融风险[12] - 海外风险扰动,美国9月降息概率较大,若10月通胀反弹可能影响国内市场[12] - 中国机会更多源于长期逻辑变化,而非短期数据波动[12] 产业升级与高技术产业 - 高技术产业增速持续领先,信息传输、软件和IT等高端服务业保持10%以上的生产增速[4] - 制造业结构景气度集中在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方向,如船舶、航天、计算机、电子、工业机器人以及锂电、新能源车等领域[4]
8月18日重要资讯一览
证券时报网· 2025-08-18 21:44
新股申购 - 巴兰仕8月19日申购 发行价15.78元/股 申购上限90.25万股 [1] 交易所IPO数据 - 上交所主板15家IPO上市 募资342.33亿元 [3] - 上交所科创板8家IPO上市 募资81.16亿元 [3] - 深交所主板8家IPO上市 募资43.78亿元 [3] - 深交所创业板24家IPO上市 募资148.87亿元 [3] - 北交所9家IPO上市 募资32.07亿元 [3] - 沪深京交易所IPO募资总额648.21亿元 [3] 产业政策 - 北京推进氢能基础设施建设 构建京津冀氢能网络体系 [3] - 北京推动内蒙古乌兰察布绿电制氢项目输送通道建设 [3] - 河北建设国家时空大数据中心京津冀枢纽 [4] - 河北构建北斗车联网平台 覆盖商用车及危重车辆 [4] - 河北部署多制式应急通信终端 构建全省应急通信网络 [4] 公司公告 - 淳中科技澄清不涉及液冷服务器生产制造 [5] - 中国船舶股票8月19日复牌 [5] - 上纬新材提示股价脱离基本面风险 [5] - 同洲电子否认进入英伟达供应链 [5] - 金固股份获阿凡达低碳车轮项目定点 [5] - 长华集团获新能源车企定点 生命周期销售额8.1亿元 [5] - 芯动联科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73.37% 拟10股派1.56元 [5] - 国盛金控上半年净利润2.09亿元 同比增长369.91% [5] - 骄成超声上半年净利润5803.69万元 同比增长1005.12% [6] - 景嘉微拟控股诚恒微 [6] - 国瓷材料设立合资公司研发固态电池材料 [6] - 中国重工终止上市申请获上交所受理 [6]
九州一轨:关于签订销售合同暨关联交易的公告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18 21:39
合同签署 - 公司与河北京车轨道交通车辆装备有限公司签订车上线槽系统销售合同和风道系统销售合同 [1] - 两份产品销售合同合计金额预计为7924852.60元 [1] 交易性质 - 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因交易对手方河北京车为公司关联方 [1] - 该关联交易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1] 决策程序 - 公司第二届监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2025年8月18日审议通过相关议案 [1] - 审议通过《关于签订车上线槽系统销售合同暨关联交易的议案》和《关于签订风道系统销售合同暨关联交易的议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