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轨道交通
icon
搜索文档
众合科技(000925) - 2025年7月30日众合科技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31 15:52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路演活动和现场参观 [2] - 参与人员为20家机构 [2] - 活动时间为2025年7月30日下午14:00 - 16:30 [2] - 活动地点在杭州市临安区青山湖街道胜联路888号3号楼8楼及线上腾讯会议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何俊丽和空间信息事业群首席科学家周在福 [2] 公司业务介绍 业务聚集与定位 - 聚焦空间信息业务,打造“空天地立体交通”主场景,以自主工业软件为核心底座,提供关键装备、材料、交通智慧数据运营服务和整体系统解决方案,构筑四位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实现“空天地”多维度交通网络的空间协同与智能互联 [3] 未来发展方向 - 低空和低轨卫星领域是未来发展方向,成立空天地立体交通产业研究院,专注关键技术领域 [3] - 产品层面发布UniTFCC三余度飞控计算机、UniPort智慧起降场、UniSpace低空综合服务平台三大核心产品 [3] - 应用场景重点打造低空政务综合巡检、应急、医疗运输三大场景 [3] - 低轨领域重点布局高端装备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以及时空大数据运营服务 [3] 低空业务进展 - 三余度飞控安全计算机与北京智行博通、天翎科开展相关测试工作 [3] - 公司及参股公司鸢飞科技在杭州、湖北十堰等地开展相关系统方案建设,部分项目进入试运行阶段 [3] 投资者问答 进军低空、低轨领域的原因及优势 - 轨道交通、低空和低轨是立体交通重要构成,低空和低轨领域市场空间大,已成为国家战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3] - 三者在管理方式、技术原理、安全保障、应用场景方面具备相关性 [3] - 公司在轨道交通领域的积累打造了两大技术基座,并通过“平台通用化 + 场景定制化”模式将能力延伸至低空、低轨领域 [3] 其他信息 - 本次活动不涉及应披露重大信息 [4] - 无附件清单 [4]
中国通号旗下私募管理人完成备案,发力智能轨交、智能低空等领域
中国基金报· 2025-07-31 09:47
公司战略与业务布局 - 中国通号旗下通号创业投资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完成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备案,将联合中央企业、地方资源及金融机构发起多只基金 [2] - 基金投资方向聚焦智能轨交、智能低空、智慧城市、智能作业四大领域,依托中国通号智能控制核心技术优势发展智能终端装备产业 [6] - 通过基金投资实现"产业+资本"双轮驱动战略,为中国通号补短板、锻长板并打造新增长点 [5][6] 基金管理人基本信息 - 通号基金成立于2025年5月9日,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实缴资本5000万元人民币,实缴比例50% [4][5] - 注册及办公地址位于北京市丰台区中国通号大厦,企业性质为内资企业,机构类型为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 [4][5] - 全职员工7人,由通号集团资本运营有限公司100%持股 [4][5] 高管团队背景 - 法定代表人兼总经理贺川曾任职于中银金融资产投资、中交基金、国寿集团及进出口银行总行等机构 [6][7] - 贺川于2024年8月加入中国通号筹备通号资本,后出任通号资本副总经理,长期负责股权直投业务并牵头设立多只CVC科创基金 [6][7] - 深耕装备制造、智能交通、TMT及人工智能投资领域,具备丰富的产业投资经验 [6][7] 公司背景与市场地位 - 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有限公司为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管的大型中央企业,始建于1953年 [7] - 公司是以智能控制技术为特色的高科技产业集团及轨道交通控制系统提供商 [7] - 中国通号2015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2019年成为首家在科创板上市的中央企业,也是第一家A+H股上市的大型央企 [7]
辉煌科技:2025年中报显示业绩稳健增长,需关注应收账款及现金流
证券之星· 2025-07-31 06:19
经营业绩 - 营业总收入4.04亿元 同比上升21.34% 归母净利润1.35亿元 同比上升19.5% 扣非净利润1.35亿元 同比上升21.07% [2]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1.89亿元 同比上升50.44% 归母净利润3917.9万元 同比上升23.66% 扣非净利润4029.08万元 同比上升24.97% [2] 盈利能力 - 毛利率57.34% 同比减少0.41% 净利率33.21% 同比减少2.13% 每股收益0.35元 同比上升18.95% [3] 成本控制 -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总计3909.18万元 三费占营收比9.67% 同比减少35.05% [4] 财务状况 - 应收账款10.51亿元 同比增幅123.7% 货币资金2.79亿元 同比减少8.98%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14元 同比减少2.94% [5]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幅度176.57%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幅度-1349.58% [6] 行业地位 - 在轨道交通行业占据重要地位 专注于自动化测控技术研发 产品包括监控产品线 信号基础设备产品线 运营管理产品线和综合运维信息化及运维装备产品线 [7] - 在国内轨道交通运维设备供应及运营维护集成化解决方案提供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7]
大鹏首条地铁线年内开通 地铁8号线三期完成“热滑”
深圳商报· 2025-07-31 04:49
地铁8号线三期工程进展 - 地铁8号线三期工程热滑试验成功 标志着该线路正式进入综合联调联试阶段 为实现高质量开通初期运营奠定基础 [1] - 线路全长约3.6公里 包含"一站一区间一车辆段" 即溪涌站、小梅沙站至溪涌站区间、溪涌车辆段及相应的出入线区间 [1] - 计划今年内通车 届时将与既有地铁2号线及8号线一、二期实现贯通运营 形成横贯南山、福田、罗湖、盐田直至大鹏新区的轨道交通骨干走廊 [1] 项目意义 - 作为深圳市"东进战略"的重要交通动脉 是延伸至大鹏新区的首条地铁线路 [1] - 通车后将极大方便沿线市民日常通勤 有效缓解东部交通压力 [2] - 为东部滨海地区旅游发展注入强大活力 [2] 技术细节 - 热滑试验是列车上线调试前的重要模拟考试 通过试验列车运行对供电、信号、通信、轨道、机电等系统设备进行全面检测 [1] - 试验结果显示电客车运行平稳 受电弓及接触网状态良好 各项系统参数正常 [1]
东莞地铁1号线迎新进展,四个轨道交通站点启动招标
南方都市报· 2025-07-30 17:29
东莞地铁1号线东城街道站点交通接驳工程 项目概况 - 广东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发布《轨道1号线东城街道站点交通接驳及周边设施完善工程》招标公告,涉及立新站、东城南站、同沙公园站、牛山站4个站点及周边范围 [1] -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非机动车道、新增临时停靠车位、停车位标牌、公交站台、风雨连廊等,总投资约830万元 [1] - 工程计划工期64天,涵盖园建工程、室外给排水工程、电气工程等,旨在提升交通衔接与便民服务功能 [1] 招标与施工安排 - 招标文件获取时间为2025年07月29日08:30:00至2025年08月18日09:30:00 [1] - 具体开工时间将根据招投标进度确定 [1] 项目意义 - 工程将进一步完善东莞地铁1号线东城街道4个站点的交通接驳设施,助力1号线顺利开通 [1]
辉煌科技: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35亿元 同比增长19.50%
中证网· 2025-07-30 14:3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4亿元,同比增长21.34% [1] - 归母净利润1.35亿元,同比增长19.50% [1] - 扣非净利润1.35亿元,同比增长21.07% [1] 业务概况 - 公司专注于自动化测控技术研发,主营轨道交通高端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维护 [1] - 主要客户包括国铁集团下属铁路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方及大型企业自备铁路 [1] 行业地位与技术优势 - 累计开通4000多个站场信号集中监测系统,覆盖58个监测中心 [2] - 高铁防灾监控系统开通14000多公里线路,设3300多个监测点 [2] -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覆盖16条线路(503.6公里)、326个车站 [2] - 接触网水冲洗车设备市场交付量绝对领先,为原铁道部唯一技术鉴定单位 [2] 客户覆盖与增长动力 - 产品应用于全国18个铁路局、31个城市轨道交通集团及多家企业自备铁路 [2] - 项目更新换代需求持续增加,巩固竞争优势并支撑收入增长 [2]
长沙开展重大项目建设“奋战三季度 打赢攻坚战”行动,聚焦六大关键环节部署18项举措
长沙晚报· 2025-07-30 12:03
在重大项目进度攻坚中,将在实施分级调度管理、推动投资放量攻坚、化解建设堵点问题等方面多措并举,特 别是抢抓三季度施工黄金期,推动海信长沙智能制造基地、中联矿机、比亚迪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等70个年度 投资超5亿元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力争全年产业项目投资完成率120%以上。开展"百日会战",加快高速公路、 国省干线公路、城市轨道交通、重大市政道路等项目建设,确保京港澳高速扩容工程永安特大桥桩基完成 50%,长沙机场改扩建工程10月份校飞,长赣高铁尽快启动实质性建设,形成更多投资实物量。 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产出。随着"奋战三季度 打赢攻坚战"行动的走实走深,一批重大项目有望从蓝图转化为 实景图,为长沙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一批产业发展项目将投产增效。高创稀土、国华制药、微纳坤宸等产业发展项目有望年内竣工投产。 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将投运保通。轨道交通2号线西延二期年内开通试运营,浏阳椒花水库供水管网年底全线贯 通、年内实现下闸蓄水,潇湘北路快速化改造、科创大道(湘潭白云路—长沙潇湘大道)、新河水厂提标改造 工程等项目建成。 一批公共服务项目将交付惠民。湘江科学城配套中学、雅礼中学东校区、湖南师范大学附中北校区、长沙 ...
武汉大学社会实践队赴湘粤两地开展暑期学研活动
中国新闻网· 2025-07-30 11:31
智能制造与工业升级 - 三一重工作为中国工程机械龙头企业 展示数字化生产线与智能制造车间 包括工业机器人协同作业和远程控制平台等先进技术 [3] - 三一重工在新能源重卡和电动挖掘机领域进行探索实践 强调高质量发展与国际化战略融合 [3] - 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智造跃升 展现科技赋能民族工业的无限前景 [3] 轨道交通与自主创新 - 中车株洲所被誉为轨道交通国家队 是高速列车牵引系统和永磁电机等关键技术的策源地 [3] - 企业攻克卡脖子难题 坚持自主创新实现关键核心技术新突破 助力国家在科研领域实现弯道超越 [3] - 交通强国的内涵延伸至科技积淀与产业体系支撑 超越单纯的车速概念 [3] 智能科技与科研转化 - 长沙某大学智能科学学院聚焦人工智能 智能控制和无人系统等领域 是国家智能科技战略布局的中坚力量 [5] - 实践队参观智能机器人平台与无人系统实验区 探讨科技成果与国家智造的双向转化动能 [5] 绿色能源与双碳战略 - 广州发展集团在清洁能源 碳资产管理和天然气运营等领域广泛布局 是广东能源结构优化的中坚力量 [5] - 集团系统化管理风电 光伏与天然气发电 深入探析双碳战略下能源企业的转型机遇与挑战 [5] - 实践队通过能源调度中心参观 了解每一度电背后的绿色故事 [5] 产业覆盖与科技自立 - 实践队四天跨越千里 覆盖制造业 交通装备 科研与能源改革等关键领域 [7] - 通过实地学研活动 深入理解科技自立自强的分量 体现技术报国的真实脉络 [8]
《轨道交通 供电作业安全控制系统》等6项铁路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轨道交通国家标准发布 - 国家铁路局组织编制的6项铁路国家标准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审批后正式发布,均为新制定标准,是中国铁路技术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 - 标准为铁路产品设计、制造、检验、应用提供技术依据,对提高铁路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 - 标准实施日期集中在2025年9月1日和12月1日 [7] 轨道交通供电作业安全控制系统标准 - 《轨道交通供电作业安全控制系统》(GB/T45659-2025)规定了系统正常工作条件、构成、功能要求等 [1] - 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领域供电作业安全控制系统,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可根据需要选用 [1] - 填补了轨道交通供电作业管控领域空白,为供电和行车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1] 牵引供电系统同相供电装置标准 - 《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交流25kV同相供电装置》(GB/T45658-2025)规范了同相供电功能、运行监测功能等技术要求 [2] - 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AC25kV牵引供电制式中牵引变电所采用的同相供电装置 [2] - 为提高供电安全性、解决电能质量问题和提高列车运行效率提供技术支撑 [2] 机车车辆试验方法标准 - 《轨道交通机车车辆制成后投入使用前的试验方法》(GB/T44991-2025)修改采用IEC61133:2016国际标准 [2] - 适用于机车、客车、货车、动力分散电动车组等多种车型 [2] - 统一了试验方法,有利于提升产品质量、保障运输安全 [2] 机车车辆网络技术标准 - 《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网络时间同步技术要求》(GB/T45308-2025)规范了网络时间同步系统传输介质、接口等要求 [3] - 为列车运行状态精准追溯、故障快速定位及跨设备协同控制提供技术支撑 [3] - 《轨道交通电子设备列车通信网络(TCN)试验方法》(GB/T28029.13-2025)填补了整车TCN通信性能测试空白 [4] 车载储能混合动力系统标准 - 《轨道交通机车车辆车载储能供电串联混合动力系统》(GB/T45306-2025)修改采用IEC62864-1:2016国际标准 [3] - 规范了串联混合动力系统电路的基本系统配置和试验验证 [3] - 为铁路运营商和制造商制造评估混合动力系统提供技术支撑 [3]
百余家湘企牵手150余所高校,为人才对接架起“直通车”
长沙晚报· 2025-07-29 23:08
活动概况 - 2025年湖南省先进制造业骨干企业与全国重点高校人才供需对接会于7月29日举行 参与企业超100家 高校超150所 当天达成校企签约意向超500个 正式签约超100对 [1] - 活动由湖南省人社厅人力资源流动管理处 湖南省教育厅学生处指导 云研网络科技 湖南省先进制造业人才市场 中国长沙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经开园区联合主办 [3] 参与企业情况 - 100余家先进制造业骨干企业覆盖工程机械 轨道交通 新能源 数字产业 空天海洋等重点领域 包括中联重科 远大科技集团 湖南伊米森科技等企业集中亮相 [3][5] - 企业通过宣讲展示 发布核心招聘需求 人才培养体系及岗位规划 为高校毕业生提供适配度高 发展空间广的就业机会 [3] - 五矿二十三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现场与高校达成意向签约 包括昆明理工大学 赣南科技学院等院校 [5] 高校参与情况 - 150余所高校参会 包括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知名院校就业部门及相关二级学院 [7]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等高校首次参与长沙对接会 通过活动深入了解长沙先进制造业发展态势及企业人才需求标准 [7] - 高校通过宣讲展示 校企对接交流等方式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 [7] 活动组织特色 - 主办方从先进制造业企业数据库筛选重点企业并梳理岗位需求 根据岗位匹配度邀请高校 最大化提升现场对接效率 [5] - 活动安排重点企业走访环节 组织高校前往远大集团 中联重科 蓝思科技等龙头企业开展实地调研及深度校企洽谈 [7] - 采用线上线下联动模式 线下设置政策咨询区提供"优才来湘"等政策服务 线上开展云端招聘会持续至8月底 包含政策直播宣讲 企业数字人直播带岗等活动 [7] 行业影响 - 活动有效整合校企资源 使企业能够一次性对接百余家高校 显著降低沟通成本与时间成本 提升招聘效率 [5] - 通过构建结构合理的人才金字塔 针对性设计专业序列人才发展通道 助力"优才来湘"及大学生创业"七个一"行动落地 [3] - 推动高校与长沙先进制造业企业建立更紧密联系 促进双方开展深度合作 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协同发展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