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药制造业
icon
搜索文档
深圳德尚普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2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5-17 03:54
来源:金融界 经营范围含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第二类医疗设备租赁;第一类医疗设备租赁;医护人员防护用品生产 (Ⅰ类医疗器械);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 术推广;货物进出口;医护人员防护用品批发;医用口罩批发;软件开发;软件销售;软件外包服务; 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人工智能理论与算法软件开发;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 设备批发;会议及展览服务;机械设备租赁;机械设备销售;机械设备研发;普通机械设备安装服务; 电子产品销售;智能机器人销售;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光学仪器销售;机械零件、零部件销售;信息系 统集成服务;数据处理和存储支持服务;承接档案服务外包;远程健康管理服务;健康咨询服务(不含 诊疗服务);人体干细胞技术开发和应用;医学研究和试验发展。(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 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企业名称深圳德尚普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杨璐瑶注册资本200万人民币国标行业制造业>医 药制造业>化学药品制剂制造地址深圳市宝安区福海街道新田社区新田大道71-3号501企业类型有限责任 公司营业期限2025-5-16至无固定期限登记机关 ...
多家公司密集公告赴港上市!年内新增A+H公司将创近年新高
南方都市报· 2025-05-16 16:49
A+H公司扩容加速 - 2025年A+H公司数量显著增加,已有2家A股公司实现两地上市,3家通过港交所聆讯,22家首次递表港交所[1][2] - 2022-2024年新增A+H公司数量分别为4家、1家、3家,2025年未过半已超2022年全年水平[1][3] - 4月以来12家A股公司公告筹划赴港上市,包括牧原股份、视源股份等行业龙头[2] 企业融资与国际化战略 - 多数公司赴港上市旨在利用港股融资能力加速国际化,募资用途集中于全球研发、海外渠道拓展及供应链升级[3][5] - 美的集团2024年港股募资300亿港元创纪录,2025年一季度海外电商销售同比增长50%,海外营收占比达40%[3][4] - 宁德时代港股募资40-50亿美元,90%将投入匈牙利电池生产基地建设[5] 政策支持与审批提速 - 2024年4月国务院及证监会发布政策支持内地企业赴港上市,优化备案流程,72家企业已完成赴港IPO备案[6][7] - 备案审批时间显著缩短,宁德时代从递表到获批仅42天,海天味业耗时65天[7][8] - 港交所优化审批流程,拟降低A+H股最低H股数门槛至10%或市值30亿港元[8] 市场表现与资金吸引力 - 2024年港股IPO募资额881亿港元(同比+90%),美的、顺丰、龙蟠三家公司贡献47.92%[9] - A+H公司上市后AH价差收窄,美的集团港股股价较发行价上涨42.7%,折价从20%缩至5.62%[9][10] - 德勤预计2025年港股IPO募资额达1300-1500亿港元,有望重返全球前三[1][9] 龙头企业定价与价差趋势 - 恒瑞医药港股定价较A股折价23%-27.6%,宁德时代折价不足5%,上市后价差或进一步收窄[11] - 赤峰黄金港股上市后AH价差从40%缩至14.15%,钧达股份价差扩大至47.79%[10] - 南向资金及外资流入推动AH价差缩小,反映两地市场定价趋同[11]
拿地即开工,跑出“黄桥速度”!
扬子晚报网· 2025-05-16 13:03
项目建设提速 - 苏州顶地电气成套有限公司人工智能及新能源电力设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在2025年2月19日摘地后仅9天取得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审图合格证 15天获批施工许可证 审批流程较以往大幅压缩 [1] - 项目达产后将实现年产能近6万台一二次融合标准化成套环网箱(环保气体)及标准化高低压开关柜等先进电气设备 目前基坑围护桩正在施工 [1] - 黄桥街道通过审批流程再造和部门协同 将传统"接力跑"模式转变为"并肩跑" 实现从土地摘牌到桩基进场的建设周期大幅缩减 [1] 工作机制创新 - 街道实施"节点倒逼 要素前置 堵点销项"工作机制 建立项目服务专班 践行"流程围着审批改 要素跟着进度配"服务理念 [2] - 采用从立项备案到竣工验收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推动产业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 形成"落地 开工 建设 投产"的梯度效益 [2] - 建立"储备项目抓转化 新建项目抓开工 在建项目抓进度 竣工项目抓产出"的良性发展格局 [2] 其他项目进展 - 苏州东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医疗针灸器械全国总部建设项目通过全程帮代办服务 克服春节假期不利因素 实现拿地即开工 [2] - 该项目将生产针灸针系列 美容系列 艾灸系列等产品 目前正在进行桩基施工 [2] 未来发展计划 - 黄桥街道将持续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 [2]
聚焦产业升级与股东回报 黑龙江辖区上市公司集体回应投资者关切
搜狐财经· 2025-05-15 10:26
黑龙江辖区上市公司业绩说明会概况 - 黑龙江辖区36家上市公司120余名高管参与2025年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暨业绩说明会 围绕公司治理 经营状况 财务报告等议题回应投资者关切 [1][3] - 活动期间投资者共提出1220个问题 上市公司代表在线回答928个 整体答复率76% 创新发展 市值管理 股东回报等成为高频词 [3] 技术革新与产业升级 - 中直股份通过重组整合直升机业务资产 成为A股低空经济概念核心主机厂 毛利率和ROE指标提升 重点产品AC-EV2000雨燕已亮相珠海航展 AC312系列应用于应急救援领域 [4] - 博实股份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工业互联网融合 应用于智能工厂解决方案 显著提升生产安全性与运营效率 结合在手订单规模对业绩持续增长有信心 [5] - 广联航空 光智科技等企业表示将锚定新质生产力培育 加大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5] 市值管理与盈利提升 - 北大荒2024年拟派发现金红利9.78亿元 分红比例达89.93% 同比增加16.4个百分点 计划深耕主业并探索新增长点以提升公司价值 [6] - 东安动力2025年1-4月销售整机20.33万台 同比增长36.14% 全年计划销售60万台(同比增超20%) 通过制造降本和供应商降价改善盈利能力 [6] - 佳电股份认为国家节能降碳政策为电动机市场创造契机 将通过提高生产效率 优化产品结构(增加高附加值产品占比)实现持续盈利 [7][8] 战略布局与行业动态 - 哈药股份聚焦心脑血管 抗感染等疾病领域 开发老年人及儿童用药 2025年乳果糖口服溶液等仿制药获批 磷酸奥司他韦干混悬剂等产品预计未来两年上市 [9] - 华电能源2024年净利润1.66亿元(扭亏为盈) 2025年将抓住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机遇 推动电源结构转型升级 应对能源行业结构性重构 [9][10]
服务银发经济 多地发布金融支持养老政策
证券时报· 2025-05-15 02:25
养老产业政策支持 - 广州市发布《广州市关于促进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从12个方面明确养老金融发展重要任务,支持多层次养老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 [1] - 陕西省出台《金融支持中国式养老服务陕西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目标到2028年实现县(区)级养老领域金融服务覆盖率100%,到2035年基本建立完善的养老金融服务体系 [1] - 深圳市印发《关于统筹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服务深圳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17条具体举措,聚焦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养老产业金融等重点领域 [2] 养老产业发展前景 - 截至2024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31031万人,首次突破3亿人 [2] - 《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预测,到2050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消费市场规模将增至106万亿元左右 [2] - 中国人民银行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中国式养老事业服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标志着养老金融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 [2] - 江海证券研报指出,养老服务体系的完善将带动养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展,包括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运营、老年健康管理与医疗服务、老年用品研发生产等 [2] 养老概念股市场表现 - A股养老产业个股40余只,涵盖医药生物、家用电器、非银金融等行业 [3] - 截至5月14日,养老概念股年内股价平均上涨2.21%,妙可蓝多、豪悦护理涨幅居前,均超40% [3] - 5月以来约半数概念股获杠杆资金加仓,爱尔眼科、恒瑞医药、保利发展融资净买入额均超1亿元 [3] 养老概念股业绩表现 - 一季度17只养老概念股净利润超1亿元且同比增长 [3] - 中国人寿一季度归母净利润288.02亿元,同比增长39.5%,在14个城市布局17个机构养老项目 [3] - 浙江医药、新和成一季度净利润分别增长273.08%和116.18% [4] - 12只绩优概念股获至少5家机构评级,机构预测2025年科沃斯、华兰生物、同仁堂净利润增幅分别为88.64%、18.62%和17% [4]
哈三联(002900) - 002900哈三联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4
2025-05-14 19:44
公司业务与发展战略 - 公司大健康板块包括化妆品、医用敷料、“好好”系列纳米乳化饮品三大业务线条,“哈三联”美妆系列聚焦日常多护肤场景,“哈三联”II类医疗器械敷料系列深耕问题性肌肤赛道,品牌增长势头良好 [2] - 公司坚持“医药 + 动保 + 大健康”一体两翼的发展战略,近两年固定资产投资不断增加,致力于为业绩增长奠定基础 [4] 行业发展前景与挑战 -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中国医药行业在政策深化、技术创新等多重驱动下加速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但产业发展环境和竞争形势复杂,面临研发、人力等成本上涨挑战 [2] - 自集采实施以来,仿制药市场逐渐由销售驱动转向成本驱动,集采政策对行业是挑战和机会并存 [7] 公司业绩相关情况 营收与利润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减少4.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减少20.35%,主要受集采政策和市场竞争影响 [7] - 2025年1季度营业收入较同期减少16.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出现亏损,同比减少253.52%,原因包括集采影响产品价格、借款融资增加财务费用、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少 [10] 研发投入 -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1.2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3.26%;占营业收入10.78%,较上年同期下降1.08% [6] 股东回报 - 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以总股本316,357,550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含税),现金分红占可分配利润的10.4% [6][7] 资产负债率 - 2024年公司资产负债率43.06%,处于健康水平 [6] 公司应对策略与规划 研发创新 - 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在神经系统、慢病、肿瘤等领域加大投入,在创新药、首仿上加大布局,打造高效研发创新体系 [10] 降本增效与精细化管理 - 对现有品种开展技术攻关和工艺优化,降低产品单耗;加强智能化建设,提升劳动效率;完善研、销、产、采沟通协调机制,建立科学生产计划管理体系 [11] 市场拓展与核心竞争力强化 - 密切关注政策动态,紧跟国家战略,聚焦主业主责,提升自主研发创新能力,强化市场优势地位,探索新业务模式和增长点 [9] - 深耕化学药品制剂领域,利用技术积累,坚持科技创新,强化内部管理,提升产品质量,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12][13]
南卫股份: 南卫股份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5-14 16:15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60,261.53万元,同比增加252万元 [7]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066.90万元,同比减少4,325.17万元 [7] - 基本每股收益为-0.66元/股 [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2.68% [28] - 公司2024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共计37,255,903.34元,减少合并报表利润总额37,255,903.34元 [29] 研发投入与成果 - 2024年度研发费用投入为28,721,917.74元 [7] - 公司及子公司共拥有16项发明专利、29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外观设计专利 [7] - 持有29项一类医疗器械备案、19项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3项药品注册证 [7] - 主营产品已通过美国FDA认证及TÜV SÜD认证 [7] 财务数据变动 - 营业成本61,672.58万元,同比增加7,229.63万元 [26] - 销售费用9,869,385.55元,同比增加27.71% [24] - 管理费用84,916,112.76元,同比增加62.61% [24] - 财务费用27,118,372.29元,同比增加24.58% [2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改善,主要系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增加 [25] 公司治理与股东会议 - 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将于2025年5月20日召开 [4] - 会议采用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相结合的方式 [3] - 会议审议11项议案,包括年度报告、利润分配、资产减值准备等 [5] - 2024年度拟不进行利润分配,也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 [21] 融资与担保 - 拟向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申请总额不超过10亿元的综合融资授信额度 [30] - 公司及子公司拟在授信额度内互相提供担保 [30] - 截至公告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实际对外担保余额31,261.43万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11.93% [31]
辽宁消费品工业“重”起来
辽宁日报· 2025-05-14 09:21
辽宁消费品工业发展现状 - 辽阳市小北河镇将城市地理、历史文化与民俗符号转化为可穿戴的文创产品,火爆出圈 [1] - 小北河镇作为全国第二大棉袜生产基地,在多个国际展会成功签单并推广产品 [1] - 兴城泳衣、佟二堡皮草产业集群获评全国首批区域品牌 [1] - 大连海参制品上榜国家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重点培育名单 [1] - 辽宁三沟、大连晓芹上榜中国消费名品成长企业名单 [1] - 2024年辽宁消费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速5.4%,高于全国0.9个百分点 [1] 辽宁消费品工业基础优势 - 兴城泳装、西柳棉服、小北河袜业、佟二堡皮装等特色产业发展壮大 [2] - 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本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重点园区成为生物医药、食品工业集聚区 [2] - 沈阳市沈北新区、大连市等获评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 [2] - 辽宁柞蚕茧年产量占全国七成、全球六成 [2] - 全球每4件泳装中就有一件来自辽宁 [2] - 辽宁省羊绒大衣占全国市场份额的一半 [2] - 装饰流苏产品占国内市场50%的份额,占国际市场的35% [2] - 禾丰食品单体白羽肉鸡年屠宰量达9亿羽居全国第一 [2] - 十月稻田是辽宁省首个独角兽企业 [2] - 大连辉瑞、东北制药、沈阳三生入围中国医药工业百强 [2] - 全省累计培育消费品创新型中小企业154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户 [2] 辽宁消费品工业发展规划 - 将加快推进消费品工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 [3] - 巩固粮油、畜禽、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优势 [3] - 推动一批高端化、精深化、智能化消费品工业项目 [3] - 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升级,提高附加值 [3] - 促进资源型产业链向后延伸,发展化学原料药、化纤、医疗装备等领域 [3] - 差异化布局健康食品、老年用品、柞蚕丝绢、生物药品等新赛道 [3] - 强化创意设计、技术研发、新营销赋能,培育新经济增长点 [3] - 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国内知名度、体现辽宁元素的"潮品"品牌 [3]
国泰海通医药2025年5月第一周周报:持续推荐创新药等投资主线
海通国际· 2025-05-13 18:3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整体评级为增持,细分行业医药制造业和医药服务业评级均为增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持续推荐创新药等投资主线,包括创新药、CXO、创新器械国产替代和消费医疗复苏 [3][7] - 制药龙头恒瑞医药港股发行通过港交所聆讯,有望催化创新药行情 [3] - 2025年5月第一周医药板块表现弱于大盘,其相对于全部A股的溢价水平处于正常水平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持续推荐创新药、CXO、器械国产替代与消费医疗复苏主线 - 推荐景气度向上的创新药,维持恒瑞医药、华东医药等多家公司优于大市评级 [7] - 推荐盈利增速拐点逐渐体现的CXO,维持药明生物、药明康德优于大市评级 [7] - 看好创新器械国产替代,维持惠泰医疗优于大市评级 [7] - 看好消费医疗复苏,维持爱尔眼科优于大市评级 [7] - 给出推荐标的盈利预测估值表,包含恒瑞医药等公司2024 - 2026年每股收益、归母净利润增速、市盈率等数据 [8] 2025年5月第一周医药板块表现弱于大盘 - 2025年5月第一周(2025/5/6 - 2025/5/9)上证综指上涨1.9%,SW医药生物上涨1.0%,涨跌幅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3位 [3][10] - 生物医药板块中表现相对较好的细分板块为医疗器械(+1.7%)、中药(+1.5%)、生物制品(+1.1%) [16] - 个股涨幅前三为常山药业(+23.6%)、海创药业U(+22.8%)、金凯生科(+19.0%);个股跌幅前三为葫芦娃(18.3%)、永安药业(17.8%)、江苏吴中(15.3%)(剔除上市1个月内个股、ST个股) [18] - 截至2025年5月9日,医药板块相对于全部A股的溢价水平处于正常水平,当前相对溢价率79.18% [20]
盘龙药业(002864) - 002864盘龙药业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2
2025-05-13 16:12
业务结构与战略 - 2024 年医药商业配送业务收入同比下降 36.72%,系资产剥离、配送结构调整、行业发展等因素影响,公司坚持“一体两翼”战略,聚焦主业,加大现代中药等业务市场扩容和业绩放量 [1] - 公司深入布局“一体两翼三纵深”发展战略,锚定“聚焦主业,苦练内功,科技创新,国际化视野”路径,夯实“打造中华风湿骨伤药物领导品牌、做慢病疼痛管理专家”定位 [6] 产品表现与市场份额 - 2024 年 H1 在我国城市及县级公立医院骨骼肌肉系统风湿性疾病领域中成药市场中,盘龙七片市场份额排名第一,为 8.05% [2] - 公司核心产品盘龙七片收入占比超 70%,已形成风湿骨病产品集群,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 [11] 中药配方颗粒业务 - 中药配方颗粒上半年办理各省挂网准入工作,预计下半年发力扩大销售规模,推动业绩增长,实现第二增长曲线目标,毛利率待业绩稳定后趋于正常区间 [2] - 中药配方颗粒备案 211 个品种,但收入规模较小 [2] 财务状况 - 2024 年归母净利润 12,027.16 万元,同比增长 983.94 万元;归母扣非净利润 11,260.53 万元,同比增长 326.46 万元;销售净利率 12.35%,同比增长 1.09% [7][8] - 2024 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大增 50.50%,货币资金仅增长 6.11%,经营现金流增加系自产中成药现金流稳中有升和医药商业板块回款增加,货币资金增长低因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减少 [9] - 2024 年应收账款同比下降 4.19%,应收票据增长 37.07%,对资金周转效率有一定影响,但公司货币资金储备充足,期末货币资金 11.69 亿元,占总资产的 51.29% [10] - 2024 年分红占净利润 26.42%,公司货币资金储备充足,不影响未来研发和扩产 [12] - 2024 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0.7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8.91%,系低毛利商业板块子公司剥离使营收略降,高毛利自产中成药板块收入增长 10.20%,非经常性损益 766.63 万元,占当期归母净利润的 6.37%,影响较小 [13][14] 研发与创新 - 公司秉承“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理念,坚持“把握前沿、仿创结合”思路,依托“四个三创新平台”形成研发创新体系,与多机构合作,聚焦“风湿骨病,慢病疼痛”领域,加速新产品开发和管线布局 [4] - 2024 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 85.31%,研发费用占自产中成药收入的 5.05%,正在推进 1 类中药创新药 PLZY - 001、改良型中药 PLJT - 004 和化药仿制药 PLJT - 001、PLJT - 002、PLJT - 003 的临床前研究 [5] - 2024 年新获批陕西省中医药制剂及新药研发中试基地等 5 个科研平台,全资子公司拟与博济医药子公司设立合资公司开展中药创新药研发 [6] 区域市场与风险应对 - 西北地区营收同比下滑 32.48%,主要因医药板块收入客户集中在西北,受剥离子公司博华医药影响,医药商业板块收入下降,自产中成药板块收入各区域变动不大 [5] - 面对集采降价风险,公司深化盘龙七片循证研究,调整竞争策略,开发县级空白市场,培育潜力产品,加强药源基地建设,加快创新研发及成果转化 [7][11] 行业前景 - 中药行业处于“政策 + 需求 + 技术”三轮驱动黄金期,有国家战略支持、医保与基药目录扩容、市场需求增加、大健康产品消费热潮、国际市场增长等利好,未来前景好 [8] 其他事项 - 公司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认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实施标准化管理,建立完善环境管理体系 [10] - 2024 年存货同比增长 23.13%,营业成本同比下降 7.57%,存货增长主要因中药饮片收入增幅大,增加了存货储备,不存在产品滞销和跌价风险 [16] - 2024 年个别高管变动不影响战略落地,公司通过组织变革搭建适应战略目标的组织架构,完善管理制度 [15] - 公司重视陕西证监局警示的募集资金披露问题,加强学习,提升信息披露合规性 [15] - 2024 年长期股权投资仅增长 5.14%,透皮给药、骨科植入物等投资项目进展正常,公司实施一体化投融资战略,聚焦核心业务 [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