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
icon
搜索文档
消费金融公司上半年金融债发行规模缩减 发行利率下行有利于降低融资成本
金融时报· 2025-07-11 09:41
近日,《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宁银消费金融公布了2025年第二期金融债券的相关募集情况,拟发行 10亿元普通金融债券。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宁银消费金融年内已发行过一期10亿元的金融债。 2025年已过半,消费金融行业在金融债发行领域的表现受到市场关注。然而,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上 半年,消费金融公司发行金融债的数量和规模却呈现出收缩态势。 发行规模同比减少 2025年上半年,共有7家消费金融公司发行了金融债,合计发行规模为121亿元。发行频率较高的公司包 括中银消费金融、杭银消费金融和马上消费金融,每家均发行了两期金融债。 从发行总额来看,2025年上半年,各消费金融公司发行金融债的累计金额较去年同期有明显减少。2024 年上半年,虽然只有6家消费金融公司发行了金融债,但合计发行了15单,总规模达到255亿元。其中, 招联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和中银消费金融是发行金融债的主力,招联消费金融的金融债发行规模达 到80亿元,兴业消费金融达到75亿元。而今年上半年,招联消费金融以及兴业消费金融似乎"隐匿身 形"。2024年上半年,中银消费金融发行金融债总额达到30亿元,而今年上半年仅为25亿元。 相较于去年的发 ...
为什么消费级AI还没爆发?
虎嗅· 2025-07-11 09:21
消费级AI发展趋势 - AI正在重写所有消费产品的底层逻辑,从注意力经济转向关系经济,从功能导向转向情感连接 [2][5] - ChatGPT日活用户数以亿计,是消费产品发布史上最快的案例,但产品推出过程实际是一场"苦战" [7][10][12] - AI记忆功能是情感操作系统的基础,能够跨时间积累信息并推导结论 [15][16] - 语音交互比文字输入更能释放思维潜能,让想法自然展开 [23][24] - AI产品不能是"旧产品+AI",必须从基本原理出发重新思考用户体验 [17][95] 消费品牌建设 - 最成功的消费品牌共同点是从根本上重新思考用户需求,而非简单叠加功能 [5] - 最好的营销就是产品本身,消费者能看透质量差的产品 [36] - 品牌建设需要思考核心价值,并在每个接触点表达这些价值 [31][32] - Dollar Shave Club通过病毒视频切入市场,开创了男性个人护理新对话 [40][48] 消费品行业转型 - 消费品行业持续转型,五年前大型消费品公司仅4%销售来自自然传播,现在达48% [56][57] - 技术变革催生全新创业模式,不再需要巨额订单进驻零售店 [52][53] - Instacart等平台以更低成本替代传统超市陈列位置获取方式 [55] AI在健康领域的应用 - 健康趋势从被动"健康"转向主动"养生",传统医疗体系让消费者失望 [81][82] - AI有望实现"口袋里的医生",基于个人健康画像提供精准建议 [86][92] - 生成式AI集成将带来健康管理领域的进化机会 [84] 搜索与广告行业变革 - 消费者搜索习惯从关键词转向对话式,现有网站内搜索功能面临挑战 [64] - 付费广告和SEO模式将在新界面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65][66] - ChatGPT可能改变广告投放方式,需考虑赞助内容标注问题 [67] 创业与投资机会 - 在"混乱的创意阶段"做第一个比做第N个价值巨大,能创造惊喜和魔力时刻 [38] - 创业者应顺应技术发展潮流,同时思考完全不同的用户体验 [103] - 情感AI方向蕴含巨大机遇,特别是能建立关系的领域 [97][98]
中信建投 格局重塑中的宏观经济与资产布局
2025-07-11 09:0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宏观经济、制造业、金融、消费、科技、军事贸易等 公司:未提及具体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宏观经济格局重塑 - 从东和西、内和外、新和老、虚和实、人和物五个方面理解,呈现东升西降趋势,国内大循环重要,新旧产业分化,资金脱虚向实,人力资本重要[1][2] - 论据:2023 年中国成为 81 个国家和区域的第一大商品进口来源地,2024 - 2025 年持续东升西降过程,南方世界崛起;外部环境不确定需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新型产业成长,传统产业待升级;过去五年资金从虚拟转向实体经济;房地产下行和基建平淡使稳增长依赖人,中央提出投资于人[1][2][4] 中国宏观经济未来趋势 - “6D”趋势:去全球化或区域化、人口结构变化、数字化转型加速、债务问题、分配不均加剧、环境保护压力增大[1][5] - 论据:区域贸易增速快于全球,地缘政治使区域化明显;连续三年人口负增长,95 后成消费主力引发新热点;各领域数字化转型加快;债务问题持续;分配不均加剧;环保要求提高[5] 全球贸易格局变化 - 呈现“东升西降”态势,中国成全球多数国家最大贸易伙伴[1][8] - 论据:2023 年中国作为第一大商品进口来源地的国家和区域达 81 个,美国为 34 个,德国为 16 个[8] 美国贸易战影响 - 对美国自身及全球经济带来负面影响,美国制造业空心化问题难解决[9] - 论据:美国国内商品涨价短缺,2024 年 4 月商讨商品短缺问题,5 月与中国达成协议缓解;美国通过高关税倒逼制造业回流难度高[9] 中美实体经济表现 - 中国制造业成果显著,美国实体经济空心化[10][11] - 论据:中国社会发电量是美国 2.3 - 2.4 倍,2010 年左右制造业增加值超美国,造船等领域领先;美国通过高关税重振制造业效果有限[10][11] 中美资本市场表现 - 2024 年 9 月 24 日以来港股七巨头优于美股七巨头[12] - 论据:反映实体经济“东升西降”格局,也体现在虚拟经济和资本市场[12] 中国制造业发展 - 向绿色化、高端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有望提前实现 2030 年碳达峰目标[3][28] - 论据:数字经济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 43%,核心产业超 10%;2024 年碳排放与 2023 年持平,能源增长 0.4%,工业过程碳排放下降 5%[28] 中国财政政策 - 进入扩张期,未来几年将持续[29] - 论据:2025 年融资速度快于往年,财政支出力度增强,为应对内生动力不足,实现宏观经济稳定目标[29] 制度性开放影响 - 对人员往来、经济贸易投资便利起到重要作用,文化出海成果显著[30] - 论据:与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 23 个自贸协定,2025 年单方面免签国家增至 55 个,一季度海外来华人数恢复到 2019 年同期九成以上,航班恢复情况改善;《黑神话:悟空》和《哪吒》票房突出[30] 中国宏观经济结构变化 - 中央政府和产业部门做加法,地方政府和房地产行业做减法[33] - 论据:新基建、服务型消费、新消费、一带一路市场、新经济等领域加强,传统基建、传统消费、传统市场老经济缩减[33] 下半年资产配置 - 关注关税战、经济韧性及政策应对三条主线,以红利资产为核心底仓,布局新赛道[3][34] - 论据:美国经济下行,美股波动大,美元弱周期,人民币稳中上升,A股政策底部确立,外资加仓中国核心资产[3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5 年中国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关税战未散,美国政策多变,中美谈判难;国内需构建统一大市场,巩固楼市止跌回稳态势,应对制造业利润转负、传统行业内卷等问题[19] - 中国制造业部分传统行业利润为负,新兴产业内卷激烈,5 月企业盈利转负,PPI 连续 20 多个月负增长,部分行业亏损面扩大[20] - 传统行业下滑影响宏观经济,房地产投资增速持续为负,金融业回归主业让利,传统制造业增长空间有限,消费低迷[21] - 就业问题突出,未来中央将出台政策解决,房地产和经济企稳及政策发力后问题将缓解[22] - 一季度中国 GDP 实现 5.4%,名义 GDP 为 4.6%,全年 GDP 有望完成 5%目标[23] - 服务性消费增速高于传统商品性消费,中国从物质需求向情绪需求升级,服务型消费领域将快速提升[24] - 新质生产力涵盖九大战略新兴产业和六大未来产业,未来五年规划可能扩展领域,全球资本市场积极投资,市值增速快[25][27] - 2025 年中国金融市场维稳,各部门稳定股市,4 月初股市底部基本形成[29] - 改革开放有助于稳定消费和投资,提高全球影响力,2025 年中国武器海外战绩好,9 月 3 日庆祝抗战胜利 80 周年展示武器先进性[31] - 预计中国军事贸易有新突破,带动出口,军工板块可能活跃[32] - 香港市场估值偏低,在全球资金自由流动下前景看好[35] - 2025 年国债收益率总体波动,长期有下行空间,美联储预计降息,美债收益率也有下行空间[36] - 黄金价格近期波动,长期因地缘政治和央行增持趋势有上升空间[37] - 中国股票市场从融资式转变为投资式,分红增加,红利资产有投资机遇,外资加仓使市场中枢上移[38]
玛莎拉蒂新车降至30多万,门店回应:是真的;罗马仕中层曝光问题充电宝内幕:公司完全以毛利为导向;美团辟谣「30万本科生送外卖」
雷峰网· 2025-07-11 08:36
豪华车市场 - 玛莎拉蒂SUV Grecale起售价降至38.88万元,较指导价65.08万元降幅超40%,上海经销商最低报价36.96万元[4] - 玛莎拉蒂2024年在华销量仅1228辆,同比暴跌71%,前五个月累计销量384辆[4] - 对比小米汽车上市15个月交付超30万台,主力车型售价25-33万元区间[6] - 其他超豪华品牌销量普遍下滑:宾利前五个月884辆(-20%)、劳斯莱斯289辆(-23%)、法拉利300辆(-14%)[5] 新能源与智能化 - 小米自研5G基带取得突破,下一代SoC玄戒O2或补齐外挂基带发热和SLC缓存缺失两大短板[19][20] - 上汽大众关闭南京工厂(年产能36万辆),因销量腰斩至114.89万辆,转型新能源需"智电底座"[22] - 大众集团上半年全球新能源车交付46.55万辆(+47%),占比提升至11%,中国6月销量增长9%[39] - 广汽华望规划两款30万级新车(轿车/SUV),华为主导产品定义与研发,采用HI PLUS模式[23] 科技公司动态 - 百川智能联合创始人谢剑离职,系近期第五位出走高管,创始团队仅剩2人[12][13] - 英伟达计划9月推出中国特供AI芯片,基于Blackwell RTX Pro 6000修改,剥离HBM和NVLink技术[30] - xAI发布Grok-4模型,支持256K tokens上下文,对话速度较前代提升2倍,覆盖5种语音[31][32] - 三星Exynos 2600将弃用AMD GPU方案,首发自研GPU并采用2nm工艺[36] 行业事件 - 罗马仕充电宝因电芯质量问题引发多起爆燃,中层爆料公司曾以毛利为导向导致产品隐患[9] - 米哈游维权成功,侵权方因制售《原神》卡牌被罚57万元(3倍违法经营额)[24][25] - 红果、快手下架违规短剧253部,整治低俗擦边内容,封禁70余账号[26] - 英特尔以色列Fab 28晶圆厂裁员200人,考虑关闭该厂,当地员工总数将减至8500人[38] 车企人事与战略 - 长城汽车刘艳钊升任副总裁兼公关一号位,魏牌/坦克CEO由冯复之、常尧接任,推进直营战略(已开400家门店)[10][11] - 余承东回应享界"先有车后有标"质疑,称车标审批周期长导致延迟,新LOGO已获批生效[16][17]
苹果2026上半年新品全曝光:iPhone 17e、新iPad、MacBook全都有
凤凰网· 2025-07-11 07:47
产品发布计划 - 公司计划在2026年上半年发布一系列新产品,包括低端iPhone机型、多款iPad及升级版笔记本电脑 [1] - 新产品阵容将在2026年春季推出,涵盖入门级平板电脑、iPad Air更新、Mac外接显示器及平价手机iPhone 17e [1] - 升级版MacBook Pro和MacBook Air原计划2025年发布,但考虑推迟至2026年 [1] iPhone系列 - iPhone 17e将成为iPhone 16e的后继机型,搭载A19处理器,外观与16e类似 [3] - iPhone 17e预计2026年初发布,当前16e版本于2024年2月推出,使用A18芯片 [3] - 公司调整入门级iPhone更新节奏至"每年一更新",此前iPhone SE系列自2016年仅更新两次 [4] iPad系列 - 新款入门级iPad(代号J581/J582)计划2026年3月或4月发布,外观相似但配备更快芯片 [2] - 当前入门级iPad采用2022年发布的A16处理器,售价349美元 [2] - iPad Air(代号J707/J708/J737/J738)将升级至M4芯片,变化有限,发布时间与入门款iPad相近 [3] - iPad Air自2024年推出13英寸版本后销量强劲,结合iPad Pro屏幕尺寸和800美元亲民售价 [3] - iPad Pro有望2024年10月升级,搭载M5芯片,起售价999美元 [3] MacBook系列 - 原计划2024年推出的14/16英寸MacBook Pro(代号J714/J716)可能推迟至2026年初,配备M5芯片 [5] - M5版MacBook Pro将是当前设计的最后一代,后续机型采用全新外壳设计和OLED屏幕 [6] - 新款MacBook Air(代号J813/J815)计划2026年上半年发布 [6] 其他产品 - 公司计划2026年初发布新款Mac外接显示器(代号J427),为2022年Apple Studio Display后首款 [6] - 智能家居中枢设备(代号J490)因依赖新一代Siri功能被推迟,可能2026年上半年推出 [6]
产业拓链跨境并购上市公司描画出海新图谱
证券时报· 2025-07-11 02:30
出海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共有3667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境外业务收入,占A股公司总数的68%,合计实现境外总收入9.52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56.58% [2] - 制造业上市公司2024年合计实现境外总收入6.39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75.42% [2] - A股千亿市值以上的上市公司中,有29家公司境外业务收入较2020年实现翻倍以上增长 [2] - 消费电子和汽车行业上市公司2024年境外营业收入较2020年分别增长87.95%和130.19% [2] 行业表现 - 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等"新三样"构筑了新的外贸增长极 [3] - 长城汽车、长安汽车、江淮汽车2024年境外业务收入相比2020年增速均超600%,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跃升至39.7%、20.3%和56.73% [3] - 宁德时代2024年境外业务收入1103.36亿元,较2020年增长超14倍 [3] - 工程机械行业上市公司境外业务收入占比由2020年的11.38%大幅增长至2024年的47.48% [3] - 家电行业上市公司2024年境外业务收入占比达38.52% [3] 产业链与生态圈 - 产业链出海、生态圈出海成为"十四五"期间中国企业出海的关键词 [4] - 中国企业出海模式从单一环节扩充至全链条,大幅提升了产品毛利率水平和出海效率 [4] - 东盟已成为我国第一大出口市场,2025年上市公司在东南亚布局的产能将持续释放 [4] - 长安汽车泰国罗勇工厂正式投产,为其首个海外新能源整车基地 [4] - 星源材质马来西亚槟城工厂落地,建成后锂电池隔膜年产能达20亿平方米 [4] 新兴市场布局 - 拉美跃升为中国企业出海的新兴增长极 [5] - 比亚迪在巴西的工厂首车正式下线 [5] - 玲珑轮胎宣布投资87.1亿元在巴西建设智能化生产基地 [5] - 2024年三一重工在非洲地区收入增速达44.02% [5] - 传音控股在非洲智能手机市场建立绝对优势 [5] 跨境并购与投资 - 2024年A股公司及其子公司披露的跨境并购共计216起,同比增长32.52% [5] - 2025年以来A股公司披露的跨境并购达91起 [5] - 爱美客收购韩国REGEN Biotech公司85%股权 [6] - 紫金矿业多次收购海外矿业资源 [6] - 宁德时代在德国、匈牙利、西班牙建设电池工厂 [6] - 欣旺达设立越南子公司,投资建设越南锂威消费类锂电池工厂项目 [6] - 恒瑞医药在全球设立了14个研发中心 [6] 资本市场动向 - 2025年已有超过50家A股公司宣告了赴港上市计划 [7] - 宁德时代H股IPO募资353亿港元,创年内全球之最 [7] - 恒瑞医药、海天味业、三花智控等行业龙头已成功登陆港股市场 [7] 未来机遇 - 绿色出海:光伏、新能源汽车等产品在国外渗透率依然很低 [10] - 产能出海:企业立足当地需求,在目的地建厂,做当地的品牌 [10] - 基建和新基建领域:中国企业具有全套解决方案和供应链 [10]
业内人士梳理要点 提前布局中报行情
深圳商报· 2025-07-11 01:20
中报业绩行情分析 - 中盐化工将于7月15日率先披露中报,中报业绩题材有望成为市场主流热点[1] - 华银电力业绩预增超40倍,股价7天6涨停,7月以来涨幅达76.72%[1] - 渝开发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7500万元至22500万元,同比增长632%至784%,股价连收4涨停,7月以来涨幅达51.44%[1] 业绩行情投资策略 - 业绩超预期行业个股更容易获得资金追捧[1] - 业绩高增长、行业高景气度板块有望成为中报行情主线[1] - 低估且业绩超预期滞涨二线蓝筹弹性或更大[1] - 人工智能、医药生物、机械设备、华为产业链等行业龙头值得关注[1] 专家观点 - 投资者可挖掘中报业绩持续增长标的,业绩超预期和同比环比大增标的有望成为炒作主线[1] - 应重点关注上市公司净利润绝对额大的预增,同时考虑未来业绩增长持续性和估值水平[2] - 上证指数突破3500点,下半年A股慢牛行情有望延续,可关注银行、非银金融、高股息等蓝筹品种[2] 中金公司投资建议 - 中报业绩亮点领域:黄金板块、以旧换新消费领域、科技硬件等[2] - 高景气机会:AI产业链、白色家电、工程机械和电网设备等[2] - 供给侧出清行业:工业金属、锂电池、创新药、商用车、轨交设备和铁路公路等[2]
187家上市公司预告半年报业绩 A股盈利增速由负转正,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呈现企稳向好势头
深圳商报· 2025-07-11 01:19
上市公司半年报业绩预告概况 - 截至7月10日已有187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报业绩预告 其中139家预增占比74 33% 41家预减占比21 93% 7家不确定占比3 74% [1] 高增长个股行业分布及表现 - 高增长个股主要集中在电力 半导体 风电设备 医药 农林牧渔等景气度持续向好的领域 [2] - 142家上市公司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 其中67家增长100%以上 20家增长300%以上 11家增长500%以上 7家增长1000%以上 5家增长2000%以上 [2] - 华银电力以4423%增幅上限成为"预增王" 先达科技2835%位居第二 天保基建2329%位居第三 [2] - 深深房A 北方稀土 翰宇药业 牧原股份 圣农发展等公司预计净利润增幅上限介于2034 17%至830 88%之间 [2] 高净利润公司表现 - 38家公司半年报最高净利润超5亿元 21家超10亿元 12家超20亿元 5家超30亿元 3家超60亿元 [3] - 工业富联暂居榜首 预计半年报净利润上限121 58亿元 牧原股份107亿元位居第二 立讯精密67 45亿元位居第三 [3] - 上海医药 新和成 华友钴业 海大集团 云铝股份等公司预计半年报净利润上限均超28亿元 [3] 业绩增长原因分析 - 华银电力预计上半年净利润1 80亿元至2 20亿元 同比增长3600 70%至4423 07% 主要因发电量增加和燃料成本下降 [4] - 立讯精密通过深化垂直整合战略强化技术护城河 依托全球化产能布局优化资源配置 构建多元业务生态 [4] A股整体盈利趋势 - 2024年度全部A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为-2 94% 2025年一季度同比上涨3 63% 增速较2024年全年回升6 57个百分点 [5] - 电子 通信等行业景气度维持高位 大消费产业链中汽车 家电等行业龙头公司需求回升 [5]
福蓉科技: 关于董事长离任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1 00:22
证券代码:603327 证券简称:福蓉科技 公告编号:2025-031 转债代码:113672 转债简称:福蓉转债 近日,四川福蓉科技股份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董事会收到公司董事长 张景忠先生递交的辞呈。张景忠先生因即将到龄退休及工作调动,申请辞去公司 第三届董事会董事长、董事、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提名委员会委员、薪酬与考 核委员会委员、审计委员会委员职务。张景忠先生辞任后将不再担任公司及子公 司任何职务。 一、提前离任的基本情况 | | | | 是否继续 | | | | | 是否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原定 | | | | | | | | | | | | | | 在上市公 | | 具体职 | | | | 在未履 | | | | 姓 | | 任期 | 离任原 | | | | | | | | | | | 离任职务 离任时间 | | | | 司及其控 | | | 务(如适 | | 行完毕 | | | 名 | 到期 | | 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