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外卖
icon
搜索文档
刘强东打开自我,这里是他最希望被理解的20件事
36氪· 2025-06-18 13:34
核心观点 - 京东战略聚焦供应链深度布局 计划围绕供应链拓展7-8个业态并推进国际化[1][4][11] - 公司过去五年被评价为"失落的五年" 缺乏创新与成长 现通过业务重构寻求突破[1] - 创始人刘强东仍为公司核心决策者 现阶段深度参与业务以支持新任CEO过渡[2] 业务布局 外卖业务 - 计划推出差异化商业模式 目标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并提升性价比 预计1个月内落地[4] - 全职外卖骑手已超12万人 日均新增3000-4000人 HR招聘能力成为扩张瓶颈[5][6] - 40%订单来自电商平台交叉销售 亏损成本低于外部流量采购[7] 酒旅与新兴业态 - 6月18日正式宣布进军酒旅行业 承诺酒店佣金三年0费率[8] - 成立新通路事业部 目标将酒店餐饮供应链成本降低33%至20%水平[8] - 未来布局涵盖医美 医院 生活服务等6个供应链创新项目 医院供应链已建成[9] 战略排除领域 - 明确否认进入网约车市场[10] - 稳定币项目为重点创新方向 目标降低跨境支付90%成本并提升至10秒结算[10] - 不再开发全新商业模式 聚焦现有7-8个供应链业态的深化与国际化[11] 国际化战略 - 采用本地化运营模式 欧洲团队超2000人 强调与亚马逊差异化竞争[12][13] - 计划5-10年扶持1000个中国品牌出海 规避与欧美本地品牌直接竞争[14] 运营数据 人力资源 - 员工总数从2003年38人增至90万人 2023年Q2单季净增15万人[15] - P5级以上员工薪资实现翻倍 北京快递员平均税前工资超13000元[16][17] - 管理层级严格限制5层 保持组织扁平化[18] 财务指标 - 家电市场份额超国美苏宁总和5倍 净利润率3-4%低于品牌商10%水平[19] - 零售综合成本10% 全球仅5家企业达成 库存周转30天 账期59天为行业均值50%[20][21][22] - 2022年平台GMV超4万亿 净利润400亿 工资与五险一金支出合计1341亿[23] 行业地位 - 家电领域绝对龙头 竞争对手合计规模不足其20%[19] - 供应链效率领先 库存周转与账期指标显著优于万亿级零售商[22]
外卖日订单维持在9000万以上,市占率达70%?美团回应:基本属实
快讯· 2025-06-18 13:31
外卖日订单维持在9000万以上,市占率达70%?美团回应:基本属实 金十数据6月18日讯,6月17日,有媒体报道,自6月中旬开始,美团外卖日均支付订单始终维持在9000 万量级以上,从单日GMV和餐食外卖市场单量等角度看,美团外卖市占率稳居70%左右。6月18日,美 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上述数据基本属实。 (澎湃) ...
京东0佣金杀入酒旅市场,刘强东:酒店背后的供应链成本很高
南方都市报· 2025-06-18 13:28
京东618购物节与业务扩张 - 618购物节已持续18年 由京东首次举办并成为年度电商大促[2] - 公司近期扩张动作包括外卖布局即时零售和进军酒旅市场[2] - 酒店业务推出"京东酒店PLUS会员计划" 提供最高三年0佣金政策[2] 公司战略与供应链布局 - 所有业务100%围绕供应链展开 近五年被评价为"缺乏创新与成长"[3] - 未来每年推出创新项目 现有6个项目推进中 包括稳定币业务[3][6] - 核心战略聚焦"体验 成本 效率" 目标实现最优体验与最低成本[3] - 通过技术手段降低运营成本 库存周转天数可优化至20-25天 每优化1天带来100亿现金流[3] 外卖业务发展现状 - 外卖业务采用零佣金模式 日订单量突破2500万单[4] - 入驻餐厅超150万家 全职骑手达12万人[4] - 每日新增骑手3000-4000人 二季度末员工总数预计达90万[5] - 业务逻辑为服务生鲜供应链 前端不追求盈利[5] 酒旅业务布局 - 通过三倍薪资从携程等同业挖角人才[5] - 业务核心是为酒店行业提供供应链服务 降低经营成本[2][6] - 计划延伸至美容 医美 医院等业态的供应链服务[6] 国际业务战略 - 采用本地电商模式 已在沙特部署上千人团队[6] - 签约1000个中国品牌 计划用5年时间完成海外落地[6] - 明确不做跨境电商 认为该模式仅适合低价商品[6] 稳定币创新项目 - 入选香港金管局首批"稳定币沙盒" 列为6大创新项目之一[6] - 目标在全球主要货币国家申请牌照 降低跨境支付成本90%[7] - 远期规划使京东稳定币成为全球支付手段[7] 创新与长期发展 - 承认部分创新项目可能失败 但坚持每年推出新项目[8] - 商业模式需长期培育 部分业务或需10-20年成型[6][8]
刘强东刷屏!回应写遗书赴汶川灾区、请美团王兴吃饭!“过去五年是京东失落的五年”
证券时报· 2025-06-18 13:26
京东外卖业务发展 - 京东外卖自2025年2月上线后迅速扩张,日订单量从3月的100万单增长至4月的1000万单[4] - 公司推出"0佣金招募品质堂食餐厅"和"为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等差异化举措[4] - 截至6月15日,京东外卖已拥有超过12万名全职骑手,日均新增3000-4000人[7] - 创始人刘强东亲自参与送外卖活动,提升品牌曝光度[4] 战略布局与商业模式 - 公司所有业务100%围绕供应链展开,外卖业务背后的核心逻辑是生鲜供应链[5] - 目前40%的外卖用户会同时购买京东电商产品,形成业务协同[5] - 公司计划一个月后推出与美团完全不同的外卖商业模式[5] - 战略定位强调产品、价格、服务三要素的竞争优势[5][6] 公司经营数据 - 2024年平台交易总额达4万亿元,净收入11588亿元,净利润400多亿元[9] - 2024年员工工资支出1161亿元,五险一金支出180亿元[9] - 2007年至今累计缴纳五险一金超过1000亿元[9] - 2025年一季度员工72万人,二季度因外卖业务预计增至90万人[9] 创始人反思与创新规划 - 刘强东反思过去五年是"失落的五年",缺乏创新和成长[2][8] - 公司已启动6个创新项目,包括全球稳定币计划,目标降低跨境支付成本90%[8] - 稳定币项目计划覆盖B端和C端支付,实现10秒内完成跨境汇款[8] 企业文化与社会责任 - 公司坚持"体验、成本、效率"的核心战略,强调不压榨员工的成本控制[9] - 过去一年半为员工涨薪7次,在行业降薪潮中逆向操作[9] - 建立灾害应急机制,授权仓储经理直接捐赠救援物资,累计捐赠20多次[10][12] - 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形成快速响应机制,最快4小时送达救援物资[12]
刘强东回应一切:外卖、酒旅底层逻辑与海外战略
搜狐财经· 2025-06-18 13:15
核心战略与业务布局 - 所有业务100%围绕供应链展开 包括外卖服务于生鲜供应链 酒旅服务于工业品供应链 [1][12] - 前端外卖业务可永久不盈利 通过供应链盈利 客户向电商转化率达40% 一个月后将推出全新商业模式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1][21] - 2007年起每三年推出新商业模式 包括京东物流、金融、工业、健康、产发等 近五年无新业务 [4][21] - 未来一年半推进6个创新项目 包括申请全球稳定币牌照 目标降低跨境支付成本90% 实现10秒到账 [6][36] 财务与运营数据 - 2024年净收入1 1588万亿元 净利润400多亿元 工资支出1161亿元 五险一金180亿元 [4] - 自营零售综合成本率10% 全球仅5家企业达到此水平 库存周转天数30天 目标优化至20-25天 [25][30] - 家电领域净利润3%-4% 推动行业品牌商净利率从1%提升至10%以上 采用"三毛五理论"分配产业链利润 [23][24] - 中国大陆拥有1600个库房 自营商品超1000万种 北京快递员税前平均工资超1 3万元 全额缴纳五险一金 [4][22] 组织管理与文化 - 推行"BIGBOSS计划" 管理层级压缩至5层 向一线充分授权 中层聚焦选人 高层把控战略与文化 [5][39] - 2023年回归后战略回归"体验、成本、效率" 一年半内员工涨薪7次 P5以上现金收入平均翻倍 [8][30] - 17人战略执行委员会(SEC)负责文化传承 确保高层决策坚守社会责任如员工福利与灾害救援 [9][40] 国际业务拓展 - 欧洲物流基建已投入三年 预计2026年营业 坚持本地电商模式(本地团队、采购、纳税) 非跨境电商 [32][33] - 目标带1000个中国品牌出海 如美的、海尔 需5年完成合规与认证 强调中国品牌品质已超欧美 [33][46] 行业竞争与差异化 - 外卖业务已有12万全职骑手 强调与美团商业模式不同 尊重王兴但坚持供应链逻辑 [10][35] - 酒旅业务目标优化行业供应链成本 已合作150万家便利店解决假货问题 否认进入网约车领域 [10][38] - 评价胖东来模式与京东理念一致 低毛利(15%)、高品质、员工福利是成功关键 [45] 技术创新与未来规划 - 稳定币项目瞄准全球支付市场 计划渗透C端支付 现有供应链模式不再拓展新方向 [36] - 通过AI、机器人等技术持续降本 库存周转每优化1天可释放100亿现金流 [30][31]
刘强东首谈进军外卖、酒旅与国际化
第一财经· 2025-06-18 13:10
公司战略与创新业务 - 公司过去五年缺乏创新,被创始人称为"失落的五年",未来计划每年推出一个创新业务,目前有6个创新项目在推进,包括稳定币业务[1][3][4] - 新商业模式将围绕供应链展开,外卖业务旨在构建生鲜供应链体系,预计一个月后推出与美团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4][5] - 稳定币项目计划在全球主要货币国家申请牌照,目标降低跨境支付成本90%,实现10秒内完成支付[21] 供应链核心战略 - 公司所有业务100%围绕供应链展开,包括物流、金融、健康、工业等板块,通过40%交叉销售实现成本优化[4] - 外卖业务前端可不盈利,通过供应链后端实现盈利,目标将酒旅餐饮行业成本降低20%至原成本的2/3[2][4] - 在中国大陆拥有1600多个物流中心,自营商品超1000万种,库存周转天数30-50天,零售综合成本仅10%,与Costco等全球五家企业并列最低成本水平[9][10] 家电行业布局 - 2009年进入家电行业时,通过将成本降至6%(低于国美苏宁15%成本),实现3-4%净利率,践行"三毛五理论"(品牌商拿三分之二利润)[7][8][9] - 目前在家电市场份额已超国美苏宁总和五倍,推动家电品牌商净利率从1%提升至10%以上[9] - 通过优化库存周转天数至20-25天,预计可释放500亿现金流[16] 国际化布局 - 国际业务采用本地电商模式,已在欧洲建设四年基础设施,拥有2000名本地员工,实行本地采购发货[18] - 差异化战略聚焦1000个中国品牌出海,避开与亚马逊直接竞争,预计需五年完成品牌合规工作[18][19] - 中国小家电创新占全球98%,公司将优质中国品牌作为国际化核心抓手[19] 企业经营理念 - 坚持合法经营,18年累计缴纳五险一金超1000亿,2023年发放工资1161亿,缴纳五险一金180亿[13] - 经营战略聚焦"体验、成本、效率"六字方针,通过AI和机器人技术持续降本增效[15][16] - 创始人强调企业必须盈利但不以利润为第一追求,零售费用率保持10%的全球领先水平[13][14][15]
外卖三巨头谐音梗营销大战背后,即时零售成主战场
搜狐财经· 2025-06-18 11:59
外卖行业营销策略 - 头部外卖企业采用谐音梗和颜色营销制造话题 美团请黄龄代言寓意"黄色的一定灵" 饿了么请蓝盈莹寓意"蓝色的一定赢" 京东请惠英红宣传"红的会赢" [2] - 行业通过趋同营销手法联合造势 以低成本扩大声量 将消费者注意力集中到外卖大战 实现流量总盘子的共同增长 [4] - 营销策略显著提升订单量 京东外卖业务上线3个月日订单突破2500万单 饿了么日单量达4000万单 美团日均9000万单 [4] 即时零售市场发展 - 外卖大战实质是即时零售领域的竞争 即时零售覆盖商品品类远超餐饮 包括日用品/药品/电子产品等 配送时效维持在1小时内 [8] - 即时零售市场规模2023年达6500亿元 预计2030年超2万亿元 成为电商巨头争夺的新增长点 [10] - 美团通过外卖切入即时零售威胁京东 京东反向布局外卖构建护城河 饿了么被迫参战避免被边缘化 [10]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中国物流效率支撑即时零售发展 配送时效缩短至1小时 显著领先欧美国家5-10天的平均水平 [13] - 即时零售推动网购碎片化 创造新就业机会 但需避免恶性竞争 平衡平台/消费者/商家/配送员多方利益 [13] - 汽车行业存在类似营销案例 BBA曾集体采用"关公体"广告 通过跟风营销放大传播效果 [4][7]
刘强东:进军外卖前请了王兴吃饭,“兄弟,我要进入外卖了”,称首次退休不是真退休,当时太理想主义
新华网财经· 2025-06-18 11:24
京美竞争与商业模式 - 公司强调外卖业务的核心在于生鲜供应链而非前端餐饮配送,未来将打造与美团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聚焦高性价比和安全食品 [3][4] - 公司创始人透露已与美团创始人王兴进行直接沟通,表达进入外卖领域的意图,并希望共同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4] - 创始人称与王兴为好友关系,近期因业务竞争可能存有分歧,但尊重其商业成就 [4] 零售理念与员工福利 - 公司认同胖东来超市的经营理念,认为两者均注重顾客体验与员工福祉,本质价值观高度一致 [5] - 公司坚持为一线快递员全额缴纳"五险一金",虽增加数百亿元成本,但视员工利益为优先 [5] 人工智能与人力战略 - 外卖业务扩张带动用工激增,全职骑手日增3000~5000人,预计二季度末员工总数达90万,未来或突破100万 [7][8] - 无人配送技术加速落地(如获国内首批无人配送车编码JD0001),未来部分配送员将转型为维修保养人员,公司计划加强员工技术培训以应对转型 [8] 管理层动态与公司治理 - 创始人首次退休尝试源于理想主义,曾希望通过职业经理人完成企业传承,后通过8个月观察确认公司运营稳定 [9][10] - 2024年创始人亲自参与1800人次管理层培训,每周授课超40小时,内容涵盖业务打法与团队建设方法论 [11] - 创始人高频参与业务日会,重点关注用户体验(商品、价格、服务),公司季度活跃用户连续6季度双位数增长,一季度同比增速超20% [1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收入达3011亿元,同比增长15.8%,创近三年最高增速 [10]
特稿|孙明春:“稳就业”的多维内涵与综合对策
第一财经· 2025-06-18 09:33
核心观点 - "稳就业"需兼顾就业总量与结构、数量与质量,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1][2] - 中央政治局会议将"稳就业"列为"四稳"之首,反映其重要性[1] - 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1] 就业总量与结构 - 2025年4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低于政府目标5.5%和历史均值5.2%[3] - 16~24岁人群失业率15.8%,25~29岁人群失业率7.1%,显示年轻人就业压力显著[5] - 需关注年龄、地区、行业、性别等结构性差异,针对性施策[5] 就业数量与质量 - 失业率无法反映就业不足、降级工作、超负荷工作等质量问题[7] - 网约车行业人均订单数从2020年12月至2024年10月下降51%,车均订单数下降55%,导致司机收入减半[8] - 企业就业人员平均周工时从2017年6月45.7小时增至2025年4月48.3小时,超法定44小时[9] 就业感受与预期 - 消费者信心指数中的就业分项未恢复至2022年前水平,显示就业预期疲软[11] - 就业预期影响消费信心,稳定就业预期是消费复苏关键[13] 政策建议 - 加大逆周期调控力度,稳定就业基本盘[15] - 加强青年就业支持,扩大服务业需求及实习机会[16][17] - 完善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制度,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19][20] - 倡导ESG理念,保护劳动者权益[21] - 完善就业统计体系,增加就业质量指标[22]
对话京东CEO,首次揭秘外卖员收入
新浪财经· 2025-06-18 09:12
核心观点 - 京东外卖业务增长超预期,日单量突破2500万单,全职骑手突破12万人,预计季度末超15万人 [6][12] - 公司定位为"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强调社会价值创造,包括为骑手缴纳五险一金和提供人均13000元收入 [2][12][14] - 坚持品质外卖战略方向,不追求短期KPI,注重长期可持续发展 [7][17] - 通过"七鲜美食MALL"业态与外卖业务形成协同,推动餐饮行业品质升级 [8][9] - 外卖业务与传统电商形成天然协同效应,带动即时零售和商超品类增长 [11] 谈外卖 - 行业痛点明显,赛道宽广可容纳多个玩家,竞争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6] - 不追求短期经营目标,重点建设用户体验能力 [7] - 首创LBS定位视频验证功能,杜绝幽灵外卖 [20] - 上线骑手GPS定位核对系统,确保取餐真实性 [20] - 建立全民监督机制,奖励违规举报 [20] 谈骑手 - 一线城市全职骑手人均收入接近13000元,较加入前大幅提升 [12] - 骑手规模突破12万人,预计季度末超15万人 [12] - 招聘流程高强度,中后台全力支持业务扩张 [12] - 目前主要依靠自主发展,对并购持开放态度但非必需 [15] 谈业务协同 - 外卖用户复购率高,在零售业务中表现出强劲购买力 [11] - 外卖带动即时零售服务(如30分钟达)增长 [11] - 用户自发形成跨品类购买行为,协同效应显著 [11] 谈战略方向 - 坚持本地生活和即时零售大方向不变 [19] - 鼓励创新但不偏离零售主业 [19] - 早期通过补贴打开规模,未来追求合理利润率 [17] - 持续优化算法和地图精准度等产品能力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