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餐饮
搜索文档
西贝营业额大降,于东来力挺西贝视频已不可见
证券时报· 2025-09-13 18:28
事件背景 - 罗永浩9月10日称西贝几乎全部是预制菜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否认并称门店没有一道预制菜[1] - 罗永浩9月13日转发采访内容并质疑西贝品牌战略公司 称其想搞垮西贝[2] - 胖东来老板于东来9月12日发文力挺西贝 称感谢西贝等品牌提供放心就餐场所 但9月13日相关视频已不可见[2] - 邓高静律师指出西贝使用牛肉包等按国家规定属于预制菜 且涉嫌侵犯姓名权和虚假宣传[3] 财务影响 - 西贝9月10日和11日每日营业额减少100万元 9月12日起预计每日减少200万至300万元[1] 行业监管动态 - 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专家审查 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3] - 该标准将首次强制要求餐饮门店披露预制菜使用情况[3] - 罗永浩表态支持预制菜合法化但强调消费者应有知情权 并推动立法明确预制菜身份[4][5] 企业回应与立场 - 西贝坚持称一道预制菜都没有 贾国龙表示生意宁可不做也要辩是非[1] - 罗永浩在直播中展示西贝使用的海鲈鱼含复配水分保持剂 保质期达18个月 质疑其非消费者理解的鲜鱼[5] - 罗永浩澄清不反对预制菜 但要求餐馆透明化使用情况 其直播间销售预制菜时均明确告知[4][5] 行业争议焦点 - 预制菜定义存在分歧:律师指西贝食材在进入中央厨房前已符合预制菜定义[3] - 餐饮业内部意见分化:网上舆论谴责西贝 而行业内企业多声援西贝[2] - 消费者知情权成为核心争议点 罗永浩推动预制菜使用透明化[4][5]
贾国龙得认
投中网· 2025-09-13 16:55
西贝与罗永浩的预制菜争议事件 - 罗永浩于9月10日发微博批评西贝"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并呼吁立法强制餐饮注明预制菜使用情况[5] -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强硬回应称"100%没有预制菜"并威胁起诉罗永浩诽谤 随后开放后厨参观[5] - 事件从消费纠纷演变为重大公关危机 引发对预制菜定义和透明度的广泛讨论[5] 预制菜行业标准与现状 - 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审查 即将向社会征求意见 餐饮门店使用预制菜或将强制披露[8] - 行业标准将预制菜定义为不添加防腐剂、经工业化预加工制成的预包装菜肴产品 但该标准尚未正式实施[14] - 2023年人民网研究报告显示真功夫、吉野家、西贝等连锁餐饮企业预制菜占比达80%以上[14] 西贝的产品与供应链情况 - 媒体参观发现后厨使用保质期9个月的袋装腌制鸡翅、保质期2年的冷冻西兰花和南瓜以及2024年9月生产的羊腿[4] - 炖鸡汤没有鸡骨头 使用大量预加工食材[4] - 贾国龙区分"预制菜"与"预加工" 称预制菜是成品化而预加工只是提前进行部分准备 最终仍依赖门店加工[14] 企业领导风格与危机处理 - 贾国龙个性强势 不怕冲突 曾表示"没有冲突就是回避矛盾"[9] - 拒绝商业化的和解方式如道歉或邀请罗永浩做品鉴官 认为"那太商业了"[10] - 选择硬刚舆论被视为稳定军心的策略 通过塑造直接敌人来凝聚内部[10][11] 消费者认知与行业趋势 - 消费者对人均150元以上连锁餐饮的预期是明厨亮灶、无预制新鲜食材 与实际存在巨大预期差[9] - 预制在餐饮商业上是必然趋势 连锁餐饮经营难以避开[7][9] - 民众对预制菜普遍存在抵触情绪 苦预制菜久矣[14] 餐饮行业同仁反应 - 众多餐饮老板发声支持西贝贾国龙[9] - 连锁餐饮企业普遍使用预制成分 老板们不愿成为消费者推动变革的代价[7][15] - 行业面临预制化趋势与食品安全问题的双重挑战[17]
西贝贾国龙:我现在陷入自证清白循环
财联社· 2025-09-13 16:54
事件概述 - 事件源于9月10日罗永浩在微博吐槽西贝,称其菜品几乎全是预制菜且价格昂贵,引发公众关注 [2] -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于9月11日晚间宣布将对罗永浩提起诉讼,认为其言论对公司品牌声誉与经营造成极大伤害 [3] - 罗永浩随即在社交媒体回应“好,来吧”,并讽刺西贝能把现做菜做出重新加热的味道是“高科技” [3] - 9月12日晚,罗永浩在直播中进一步指出西贝声称没有预制菜是100%撒谎,理由是国家尚未出台相关标准 [5] 公司经营影响 - 公司创始人贾国龙透露,事件已对门店营业额产生显著负面影响,9月10日和11日所有门店日营业额合计分别下降100万元 [1] - 贾国龙预估9月12日营业额下降将扩大至200万元到300万元 [1] - 贾国龙表示已陷入“自证循环”,但态度强硬,称“哪怕生意不做了,和罗永浩的官司一定要打” [1] 行业定义争议 - 公司对预制菜的定义依据国家标准,指在工厂将整道菜做熟封装,送至门店仅需简单加热的菜品 [1] - 公司区分“预制工艺”与“预制菜”,认为所有餐饮企业均需使用预制工艺,出餐效率和标准化程度越高,预制程度也越高 [1] - 罗永浩则质疑公司在国家相关标准缺失的情况下,声称没有预制菜的真实性 [5] - 目前双方立场针锋相对,事件最终走向仍属未知 [1]
罗永浩在西贝到底吃没吃到“预制菜”?
经济观察报· 2025-09-13 14:24
事件概述 - 罗永浩公开批评西贝餐饮使用预制菜且定价过高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否认指控并威胁采取法律行动 双方争议引发公众对预制菜定义及行业透明度的讨论 [1] - 罗永浩悬赏10万元征集西贝使用预制菜的证据 西贝推出"罗永浩菜单"和预制菜知识手册进行反击 事件导致西贝全国门店单日收入减少200多万元 [2] - 西贝发布公开信否认罗永浩指控 公布13道菜品制作流程作业指导书 并开放后厨及供应链设施参观 罗永浩通过直播强调推动预制菜行业透明化而非针对企业 [3] 预制菜定义争议 - 国家层面定义预制菜不包括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 仅限预包装食品零售端管理 根据该标准罗永浩所点13道菜中76.92%可能不属于预制菜范畴 [6][7] - 行业标准要求预制菜需满足"预先加工制作 经简单加热或烹饪即可食用" 西贝声称所有菜品现做现售不符合该定义 [7] - 争议焦点包括中央厨房处理净菜 预调酱料是否属预制菜 以及现做菜品中使用半成品配料如何界定 这些模糊地带成为企业宣传灰色区域 [5] 企业财务与运营影响 - 西贝披露上半年净利率不超过5% 原材料成本占比30%以上 事件导致全国门店单日收入减少200多万元 [2] - 西贝公布罗永浩一行五人消费15道菜品总金额830元 并邀请公众查验近五年财务账目 [2] - 西贝开放后厨 央厨工厂 原产地等供应链环节参观 以证明操作透明度 [3] 产品与供应链细节 - 罗永浩指出西贝后厨使用的海鲈鱼含三聚磷酸钠 六偏磷酸钠等复配水分保持剂 保质期长达18个月 质疑其虽到店为生鱼但经长期腌制已非鲜鱼 [4] - 西贝公布13道菜品具体制作过程作业指导书 强调操作规范性 [3] - 西贝"罗永浩菜单"包含三道现做招牌菜 附赠预制菜知识手册进行消费者教育 [2] 行业影响 - 事件暴露预制菜行业标准缺失 国家尚未出台统一标准 协会分类存在解释空间 [4][5] - 争议可能推动餐饮行业透明化进程 提醒市场诚信经营的重要性 [7] - 消费者前往门店验证菜品新鲜度 悬赏公告获数百条线索但无有效证据 [7]
“客流断崖式减少”,西贝CEO贾国龙:生意可以不做,但是非必须说清楚!罗永浩最新回应!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3 14:00
事件背景 - 罗永浩9月10日称西贝菜品几乎均为预制菜 引发争议 [1] -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否认使用预制菜 称门店没有一道预制菜 [1] - 贾国龙表示争议导致西贝日营业额减少200万至300万元 [8] 企业回应 - 贾国龙强调"生意宁可不做但是非必须辩" 计划起诉罗永浩 [10] - 西贝内部对处理方式存在分歧 多数建议忍耐但贾国龙坚持对抗 [11] - 华与华公司负责人公开支持西贝 罗永浩指责其"想把西贝搞死" [4] - 胖东来创始人删除支持西贝的抖音内容并将账号设为私密状态 [5][7] 行业观点 - 罗永浩直播强调不反对预制菜 主张推动市场透明化和消费者知情权 [12][14] - 指出国家尚未出台预制菜国家标准 质疑西贝"100%无预制菜"说法 [14] - 以海鲈鱼为例说明西贝使用含复配水分保持剂的食材 保质期达18个月 [16] - 认可老乡鸡明确标注预制菜的做法 称为行业表率 [18] 市场影响 - 西贝客流出现断崖式减少 连续两日营业额累计减少约300万元 [8] - 罗永浩直播关注度高涨 开播一分钟在线人数突破10万 [14] - 公众舆论呈一边倒态势 超90%评论支持罗永浩立场 [18]
“客流断崖式减少” 西贝CEO贾国龙:生意可以不做 但是非必须说清楚!罗永浩最新回应!于东来删除力挺西贝言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3 13:14
事件背景 - 罗永浩9月10日称西贝"几乎全部都是预制菜" [1] -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回应称门店没有一道预制菜 [1] - 事件导致西贝日营业额显著下降 [10] 西贝经营影响 - 事件后西贝客流断崖式减少 [9] - 9月10日营业额减少100万元 [10] - 9月11日营业额减少100万元 [10] - 9月12日预计营业额减少200-300万元 [10] 贾国龙立场 - 强调"生意宁可不做是非必须得辩" [1] - 表示肯定会起诉罗永浩 [13] - 公司内部多数建议忍耐但坚持强硬对抗 [13] 罗永浩立场 - 表示不反对预制菜但要求市场透明化 [14] - 直播在线人数一分钟突破10万 [16] - 指出西贝使用保质期18个月的海鲈鱼含多种添加剂 [18] - 认为深度工业化处理食材不符合消费者对新鲜的追求 [18] 行业对比 - 罗永浩称赞老乡鸡明确标注预制菜和现做菜 [19] - 指出国家尚未出台预制菜国家标准 [16] 第三方反应 - 华与华公司负责人力挺西贝 [4] - 胖东来创始人删除力挺内容并将账号设为私密 [6][8]
“客流断崖式减少”,西贝CEO贾国龙:生意可以不做,但是非必须说清楚!罗永浩最新回应!于东来删除力挺西贝言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3 12:55
事件背景与核心争议 - 罗永浩称西贝菜品几乎全部为预制菜引发争议 随后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否认门店使用任何预制菜 [1] - 双方争论焦点在于预制菜定义标准及消费者知情权 罗永浩主张推动预制菜市场透明化 贾国龙坚持维护品牌声誉 [1][14][16] 西贝经营影响 - 争议导致西贝客流断崖式减少 9月10日及11日日均营业额下降100万元 9月12日预估下降200万至300万元 [10] - 公司创始人称将起诉罗永浩 强调"生意可不做但是非必须辩明" 内部存在不同意见但坚持强硬应对策略 [12][13] 行业标准与市场反应 - 预制菜国家标准尚未出台 罗永浩指出企业可自行定义预制菜范围 质疑西贝使用含添加剂的长期保质食材 [16][18] - 老乡鸡被列为行业透明度表率 明确标注预制菜与现做菜区别 获得舆论认可 [21] - 相关方华杉力挺西贝后 胖东来集团创始人删除支持内容并将账号设为私密状态 [4][7][9] 舆论与消费者关注 - 罗永浩直播回应争议时 平台一分钟内在线人数突破10万 自称获得超90%舆论支持 [14][21] - 强调预制菜合法性及知情权重要性 指出自身直播销售预制菜时均明确标注属性 [18][21]
罗永浩直播回应西贝事件:不反对预制菜,但消费者需要有知情权!
搜狐财经· 2025-09-13 12:52
事件背景 - 罗永浩在社交媒体公开吐槽西贝餐饮使用预制菜并定价过高 引发双方公开争端 [4] -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回应称西贝没有预制菜 并表示将起诉罗永浩 [4] - 罗永浩悬赏10万元征集西贝使用预制菜证据并准备应诉 [4] 公司回应 - 西贝发布《西贝全体伙伴致顾客的一封信》否认使用预制菜 公开所涉菜品制作流程 [9] - 西贝全国370家门店上线"罗永浩菜单" 开放后厨参观及原产地等生产环节参观 [4][9] - 公司暂未对罗永浩12日晚的直播内容作出回应 [4] 行业争议焦点 - 罗永浩质疑西贝使用含三聚磷酸钠 六偏磷酸钠等复配水分保持剂的食材 保质期长达18个月 [1] - 认为经过深度工业化处理的食材不符合消费者对餐厅新鲜度的预期 [1][4] - 强调预制菜应以透明化方式销售 反对以现做菜价格出售预制菜 [1][7] 行业影响 - 争议推动预制菜行业透明化讨论 要求保障消费者知情权 [1][7][12] - 事件引发对预制菜国家标准缺失的关注 [1] - 餐饮企业后厨操作及供应链透明度成为行业关注焦点 [4][9]
罗永浩:不反对卖预制菜,但反对假装现做
南方都市报· 2025-09-13 12:07
事件概述 - 网络名人罗永浩于9月10日在微博发文,称与同事在西贝莜面村就餐,发现菜品几乎都是预制菜且价格昂贵,并呼吁国家立法强制餐馆标注是否使用预制菜 [3] -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于9月11日晚回应,称将起诉罗永浩,因其言论对西贝商誉造成严重伤害,并强调西贝门店菜品均非预制菜,中央厨房仅提供预加工原料,最终烹饪在门店完成 [3] - 罗永浩一行5人消费15道菜(含2道重复),总消费金额为785元 [3] - 作为应对措施,西贝宣布自9月12日起在全国门店推出“罗永浩菜单”,承诺“不好吃不要钱”并开放后厨参观 [3] - 罗永浩在微博发布10万元悬赏,征集西贝使用预制菜的“真凭实据” [3] - 9月12日,西贝莜面村发布公开信,指责罗永浩的微博内容不实,并向社会公布了13道菜品具体制作过程的“作业指导书” [3] - 9月12日晚,罗永浩在B站、抖音、微博等多个平台直播,展示媒体探访西贝后厨的内容,包括冷冻食材,并指西贝是卖预制菜的餐厅里最贵的 [1] - 罗永浩在直播中提及,餐饮店使用预制菜合法,并以老乡鸡为例,称其标注了预制菜、半预制菜及现做菜品,呼吁同行学习 [1] - 罗永浩还以肯德基、麦当劳为例,称其使用供应商提供的肉饼和冻鸡块在店内现油炸后出售,属于快餐且价格便宜 [1] - 罗永浩在直播间展示媒体在西贝后厨拍到的海鲈鱼冻品,称其为保质期18个月的鱼,并质疑添加工业食品料与餐厅就餐初衷不符 [7] 预制菜行业规范 - 事件引发公众对预制菜行业规范的关注 [6] - 市场监管总局等多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对预制菜进行了定义:以一种或多种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经工业化预加工制成,不添加防腐剂,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 [6] - 该《通知》明确,仅经清洗、去皮、分切等简单加工的净菜类食品,速冻面米食品、方便食品、盒饭、盖浇饭、馒头、糕点、肉夹馍、面包、汉堡、三明治、比萨等主食类产品,以及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均不纳入预制菜范围 [6][8] - 目前尚未出台预制菜相关的国家标准 [6] - 市场监管总局相关司局负责人曾指出,连锁餐饮企业广泛应用中央厨房模式,其自行制作并向自有门店配送的净菜、半成品、成品菜肴,应符合餐饮食品安全要求,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不纳入预制菜范围 [8] 核心争议焦点 - 争议焦点在于对“预制菜”的定义存在官方规范与民间理解的差异 [8][9] - 官方规范中,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不纳入预制菜范围 [8] - 普通消费者对预制的理解可能是“不是现做”或“事先做好” [9] - 罗永浩对预制菜的认定标准似乎是“重新加热即可食用” [9] - 贾国龙曾提及西贝也使用预制菜,并解释其指“中央厨房已完成全部制作,门店仅需加热即可出餐的菜品”,这与罗永浩的认定标准存在共识 [9] - 事件凸显了消费者知情权的重要性,舆论认为根据消费者的理解把事情说清楚,让消费者充分知情,是满足需求的做法 [7][10] - 餐饮行业在预制菜概念火热时曾热衷靠拢,西贝也曾宣称其预制菜半成品能还原刚出锅的味道,与当前“门店没有一道是预制菜”的表态形成反差 [10]
罗永浩质疑西贝玩文字游戏,贾国龙称西贝遇到最大的外部危机
南方都市报· 2025-09-13 12:00
事件背景与核心争议 - 微博大V罗永浩质疑西贝门店菜品几乎全是预制菜,并认为其定价过高,引发广泛关注[3] - 罗永浩通过直播展示西贝后厨多款预处理菜品,包括去刺黄花鱼柳、复合调味料牛肉酱、羊排腿等,产品保质期在9个月至24个月不等,部分产品生产日期标注为未来时间,如羊排腿生产日期为2024年9月19日,猪排烩酸菜为2025年8月31日[5] -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坚决否认使用预制菜,称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2024年3月发布的《通知》定义,罗永浩消费的菜品不属于预制菜,并表示将起诉罗永浩[1][18] 公司回应与经营影响 - 西贝公开罗永浩就餐期间13道菜品的具体制作过程,称其基于门店真实加工,并将向全社会开放后厨及供应链源头以供参观[1][18] - 贾国龙透露此次风波是公司成立以来遭遇的最大外部危机,导致全国门店日营业额显著下降,9月10日和11日分别减少100万元,预计12日将减少200万元至300万元[2][18] - 贾国龙强调公司采用预制工艺而非预制菜,区分在于预制菜是工厂将整道菜做熟封装后到门店简单加热,而西贝的预处理环节在门店完成,符合国家标准[19] 行业标准与消费者权益 - 国家层面尚未出台预制菜的正式国家标准,2024年3月发布的《通知》首次明确预制菜范围,但将中央厨房制作、仅经简单加工的净菜等排除在预制菜之外[8][11] - 罗永浩引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22年报告,指出乡村基、真功夫、吉野家、西贝等连锁餐饮企业预制菜占比高达80%以上[9] - 罗永浩点赞老乡鸡对菜品的透明化区分展示,据老乡鸡2024年4月发布的报告,其正餐菜品中“餐厅现做”占比70.6%,“半预制”占比27.7%,“复热预制”占比1.7%,倡导维护消费者知情权[11] 市场反应与公众舆论 - 罗永浩关于西贝的微博及直播引发巨大关注,相关话题多次登上微博热搜,其直播在抖音平台观看人数达98.8万人,点赞数超过500万[5] - 罗永浩称其观点获得超过90%的公众支持,认为这反映了消费者对西贝的不满情绪[1] - 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曾发文力挺西贝,但其抖音账号随后转为私密,相关支持内容不可见[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