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端装备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江小涓: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时,要注重市场与政府同向发力
和讯· 2025-06-25 18:17
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展现出回升向好势头,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表现良好,出口也较为出色 [2] - 4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对宏观经济政策做出全面部署,涵盖投资、消费、出口等层面,政策部署"多管齐下"、"能用尽用",体系均衡且全面 [2] - 房地产市场政策开放度提升,城市政府在收购主体价格和用途方面获更大自主权,新型城镇化政策推进市民化,释放消费潜力 [2] 政策导向深化 - 最新政策要求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统一于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明确在追求质量的同时必须确保合理的经济增速 [3] - 需求侧管理从疫情后初期优先恢复消费,发展为近两年强调"激发有潜能的消费"与"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并重,今年要求"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3] - 政府工作报告高频词从2019年的"高质量发展"等转变为2025年的"经济增长"与"高质量增长"并重 [3] 国有企业改革 - 国有企业改革提出"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指引",国有资本将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等集中,同时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 [4] - 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健全企业破产机制,探索建立个人破产制度,推进企业注销配套改革,完善企业退出制度 [5] 民营经济发展 - 民营经济面临公平竞争问题,国家投资重大项目对民营经济开放不足,民营企业还面临拖欠账款、不合理执法等问题 [5] - 企业间"内卷式"竞争现象较为严重,表现为企业压低价格在生存边缘相互竞争,导致产品价格下降,企业利润减少,投资意愿降低 [6] 高水平对外开放 - 中国与发达国家逐渐步入水平分工阶段,在越来越多的产业领域与发达国家展开直接竞争,如华为与苹果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 [7] - 中美经贸关系在经贸领域存在较大的谈判空间,中国对美贸易占我国对外贸易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贸易多元化战略取得显著成效 [8] - 全球贸易占全球GDP的比重在2022年达到历史新高61.24%,跨国公司全球分工指数以及跨国公司研发投入的海外比重快速回升 [9] 跨国公司经营 - 部分跨国公司因无法与中国本土企业竞争而选择退出中国市场,中国企业的竞争力不断提升 [10] - 中国的投资环境仍需进一步完善,朝着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方向不断努力 [10] - 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信心源于强大的创新能力、超大规模经济体的优势、丰富的人力资本以及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 [10]
科创综指ETF(589630)上涨1.36%,改革深化助推科技企业融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5 16:21
科创板深化改革措施 - 2025年陆家嘴论坛提出科创板深化改革措施 包括设置科创成长层并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第五套标准上市 重点服务技术突破显著 商业前景广阔且持续高研发投入的科技型企业 [1] - 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从生物医药扩展至人工智能 商业航天 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 支持更多技术突出但尚未盈利的企业上市 [1] - 科创成长层首次实施分层管理 强化信息披露与投资者适当性安排 配合约定限售等新规 使未盈利企业IPO流程更灵活 [1] - 创业板启用第三套标准 市值不低于50亿元且年营收超3亿元 进一步拓宽优质创新企业融资渠道 [1] 科创综指ETF国泰 - 科创综指ETF国泰跟踪的是科创综指 该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 从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市场选取全部上市股票作为指数样本 [1] - 科创综指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 生物医药 高端装备制造等硬科技领域 全面反映科创板市场整体表现 体现中国科技创新企业的成长性与发展潜力 [1] 改革影响 - 科创板深化改革举措将推动前沿科技行业更全面对接资本市场 [1]
北京:今年第一批面向民间资本公开推介119个项目 总投资约1244亿元、拟引入社会资本投资约429亿元
北京商报· 2025-06-25 12:21
项目概况 - 北京市开展今年第一批公开推介工作,共119个项目,总投资约1244亿元,拟引入社会资本投资约429亿元 [1] - 项目覆盖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业、商业服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文旅体育、城市更新、农业农村、住房建设九大领域 [1][2] 各领域项目详情 科技创新领域 - 29个项目,总投资约216亿元,拟吸引民间投资约105亿元 [1] - 代表性项目包括海淀区多元异构跨域智能算力协同系统建设项目、石景山区北京超智算人工智能创新示范园项目 [1] 先进制造业领域 - 16个项目,总投资约53亿元,拟吸引民间投资约21亿元 [1] - 代表性项目包括顺义区总部基地及高端装备研发制造中心项目、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GW级锌镍空电池电堆生产装配产线项目 [1] 商业服务领域 - 27个项目,总投资约740亿元,拟吸引民间投资约185亿元 [1] - 代表性项目包括通州区城市副中心国际数字港项目、大兴区国际消费枢纽(一期)项目 [1] 基础设施领域 - 10个项目,总投资约65亿元,拟吸引民间投资约23亿元 [1] - 代表性项目包括顺义区中关村顺义园水处理中心一期项目、门头沟再生水厂改扩建工程 [1] 公共服务领域 - 3个项目,总投资约20亿元,拟吸引民间投资约17亿元 [2] - 代表性项目包括密云区通用博园机构养老项目 [2] 文旅体育领域 - 16个项目,总投资约53亿元,拟吸引民间投资约34亿元 [2] - 代表性项目包括延庆区白河堡水库度假区项目、昌平区未来科学城全民健身中心(西区)项目 [2] 城市更新领域 - 7个项目,总投资约33亿元,拟吸引民间投资约13亿元 [2] - 代表性项目包括丰台区京明大厦项目、怀柔区商业街区提质改造工程项目 [2] 农业农村领域 - 5个项目,总投资约12亿元,拟吸引民间投资约7亿元 [2] - 代表性项目包括房山区保食安安全净菜超级工程项目、延庆区果园老农盘活项目 [2] 住房建设领域 - 6个项目,总投资约51亿元,拟吸引民间投资约23亿元 [2] - 代表性项目包括通州区友谊饲料厂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顺义区南法信镇北法信村集体土地租赁住房项目 [2] 区域分布情况 - 项目数量前五区:昌平区(19个)、顺义区(17个)、石景山区(11个)、通州区(11个)、延庆区(9个) [3] - 投资额前五区:大兴区(约406亿元)、通州区(约182亿元)、昌平区(约165亿元)、顺义区(约108亿元)、石景山区(101亿元) [3] - 拟吸引民间投资前五区:昌平区(约144亿元)、通州区(约45亿元)、顺义区(约42亿元)、石景山区(约37亿元)、密云区(约35亿元) [3] 社会资本参与方式 - 股权投资项目90个,总投资约1068亿元,拟吸引民间投资约345亿元 [3] - 债权投资项目7个,总投资约60亿元,拟吸引民间投资约39亿元 [3] - 参与建设项目4个,总投资约9亿元,拟吸引民间投资约7亿元 [3] - 合作经营项目13个,总投资约92亿元,拟吸引民间投资约25亿元 [3] - 参与盘活存量资产项目4个,总投资约10亿元,拟吸引民间投资约10亿元 [3] - 特许经营项目1个,总投资约4亿元,拟吸引民间投资约4亿元 [3] 未来计划 -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将继续促进民间投资,保持全年面向民间资本推介重点项目总投资不低于2000亿元 [4] - 将深入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盘活存量资产 [4]
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更加包容的市场环境
金融时报· 2025-06-25 11:19
科创板改革政策框架 -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宣布深化科创板改革的"1+6"政策框架,其中"1"代表在科创板设置专门层次——科创成长层,并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第五套上市标准,"6"指推出六项改革措施,形成从上市准入到持续融资的完整支持链条 [1] - 创业板同步启用第三套标准,接纳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与科创板形成协同效应 [1] 改革背景与战略意义 - 全球主要资本市场通过优化上市条件、新设市场板块等方式争夺优质科技型企业上市资源,中国需深化科创板改革以应对国际竞争 [2] - 科技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核心引擎,需以制度创新激活人才与技术要素,构建更具韧性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 [2] - 中国科技企业估值逻辑重构,如DeepSeek等企业印证"创新价值先于盈利显现"的新范式,需更具包容性的资本市场制度支撑 [2] 科创成长层定位与意义 - 科创成长层重点服务技术有较大突破、商业前景广阔、持续研发投入大但未盈利的科技型企业,打破"唯盈利论"束缚 [3] - 该分层设计让未盈利企业有"专属赛道",将现有及新注册的未盈利科技企业纳入分层管理,体现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规律的适配 [3] 六项改革措施与市场影响 - 六项措施包括引入专业机构投资者试点、IPO预先审阅、扩大标准适用领域、支持未盈利企业增资扩股、完善再融资及战略投资者认定制度、丰富投资产品与风险管理工具 [4] - 截至2025年5月底,科创板上市公司587家,总市值约6.6万亿元,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公司合计占比80% [4] - 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科创板公司超120家,包括铁建重工、中国通号、中控技术、中无人机等产业头部公司,覆盖航空航天、工业机器人等重要产业链 [4] 投资者保护与信息披露 - 改革针对科创成长层企业提出更高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要求,如定期报告需披露未盈利情况及风险,压实证券公司责任 [5] - 预先审阅等机制实施将助力关键技术攻关期企业获得资本支持,加速科技自立自强进程 [5][6]
中国科学院240项重大科技成果入桂转化
广西日报· 2025-06-25 09:48
科技成果转化活动 - 中国科学院首次大规模系统化与广西开展科技合作 共240项重大科技成果亮相 [1] - 活动聚焦人工智能 高端装备制造 先进新材料等关键领域 25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 签约总金额8875万元 [1] - 21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 包括《超大型FLNG船用高性能宽幅铝合金制备技术研究与应用》等 [1] 前沿科技成果展示 - 精选65项前沿科技成果实体展示 线上同步发布240项成果 涵盖机器人仿生小脑芯片 GaN关节芯片等 [1] - 基因编辑技术+克隆技术应用于动物器官 智能电动开采新技术实现稀土环保高效开采 [1] 供需发布与金融支持 - 4家广西企业与4家中科院研究所在人工智能 生物制造 新材料 海洋医药领域进行供需发布 [2] - 广西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现场推介 提供金融保障支持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2] 活动组织与主题 - 活动由广西科技厅 中科院广州分院联合主办 主题为"中科入桂 创启未来" [2] - 通过成果发布 对接 签约 展示等形式深化中科院与广西科技创新合作 [2]
突出AI赋能 推动产业升级
广西日报· 2025-06-25 09:48
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广西)概况 - 活动将于2024年7月19-20日举行 主题为"AI赋能谋新篇 产业协作创未来" 突出人工智能赋能 产业协作 国家产业升级等特点 [1] - 采用"1+4+N"系列活动形式 包含1场综合活动 4场专题活动 多场对接活动 [1][2] - 广西已连续两年举办该活动 累计签约项目716个 签约额6966亿元 其中505个项目履约 361个开工 127个竣工 [1] 活动具体安排与产业聚焦 - 综合活动将吸引1400多名国内外嘉宾 包含开幕式 主题推介 签约仪式等环节 [2] - 4场专题活动分别聚焦: - 人工智能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南宁) [2] - 高端装备制造(柳州) [2] - 新材料(百色生态铝产业基地) [2] - 特色轻工(贵港电动两轮车/绿色家居集群+防城港国际医学试验区) [2] - 前期已开展16场招商对接 300多个项目有意向签约 后续将组织实地考察延伸成果 [2] 广西产业承接基础与成果 - 通过工业树产业林布局图引进比亚迪 华友等200多家龙头企业 培育3个3000亿级产业(含有色金属) 4个2000亿级产业(含机械) 10个千亿级产业 [3] - 每年投入300亿元专项债建设园区基础设施 沿边临港产业园区两年落户167个项目(含家具家电 电子信息) 签约额2598亿元 [3] - 过去两年签约装备制造等项目559个 补强新能源汽车 动力电池产业链 推动新能源等新兴产业迈向千亿级 [3]
我省积极探索土地资源高水平保护、高效率利用让每寸土地都用于高质量发展
新华日报· 2025-06-25 07:18
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 - 江苏以占全国1.1%的国土面积承载6%的人口并创造10.2%的经济总量,土地开发强度达22.5%为全国最高[1][5] - 2023年全省耕地面积6223.29万亩,完成国家保护任务,2024年粮食总产量达762亿斤连续11年超700亿斤[2][4] - 通过土地流转整治新增耕地2万多亩,小麦平均亩产较全区高67公斤,对全区粮油生产贡献率达9.32%[3] 耕地保护措施 - 优先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更新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并加强优质耕地管护[3] - 实施"小田变大田"整治后净增耕地488亩,田块从3200多个整合为69块提升规模化水平[4] - 开展"耕地保护进万村"主题宣传4400场,严格实行"先补后占"占补平衡管理[3][4] 低效用地盘活 - "十四五"以来累计再开发低效用地90万亩,处置批而未供土地107万亩、闲置土地19万亩[7] - 通过产业更新等模式提升容积率至1.76,建筑面积从5000㎡增至2.8万㎡带动年产20万套汽车配件项目[8] - 建设"苏地慧用"智慧平台实现全过程管理,单位GDP建设用地面积下降22.2%[7] 土地机制创新 - 摸排存量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26万余亩,2024年成交143宗2211.22亩金额10.7亿元[9] - 全国率先实行用地用林合并审批,材料精简35%审查时间缩短37%[10] - 完成13个市级74个县级生态修复规划,南水北调工程修复87万亩进度超95%[10]
报告显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日益显现
快讯· 2025-06-24 20:41
新质生产力发展情况 - 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日益显现,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在2024年全球科技集群排名中均居前五位 [1] - 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测全产业链实力增强,2024年产量增长22.2%,出口额超过1.1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1] - 国产高端装备应用取得突破,包括大马力无级变速拖拉机、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等 [1] - C919大飞机实现三大航全面运营,累计承运旅客超200万人次 [1]
科创综指ETF(589630)收涨2.03%,政策红利助推科技板块估值修复
搜狐财经· 2025-06-24 20:22
科创综指ETF(589630)上涨2.03%,政策红利助推科技板块估值修复。 消息面上,6月18日,资本市场推出新设科创成长层的重要改革举措,多家权威媒体报道了这一进展。 新华社报道称"新设科创成长层!资本市场包容性改革迈出重要步伐",新华网同日发布"财经慧说"栏目 专题解读,指出这是科创板又一重大动作,相关改革旨在进一步优化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科创综指ETF国泰跟踪的是科创综指,该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从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市场 中选取具有高科技创新属性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覆盖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 行业,旨在反映科创板市场整体表现,体现中国"硬科技"领域核心资产的成长性与创新力。 西部证券指出,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持续深化,旨在切实服务科技创新。证监会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 科创成长层 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通过设置科创成长层并明确企业入层条件、强化信息披 露等措施,提升对优质科技型企业的制度包容性。同时,央行在上海"先行先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引导银行信贷投向科创领域,叠加跨境支付通上线等金融开放举措,将助力高新产业及制造业集聚区域 的贷款增长。银行板块中,地处科创企 ...
质量强区战略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山西综改区锻造新质生产力“主引擎”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6-24 15:12
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发展概况 - 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紧扣培育新质生产力目标 聚焦高端制造 科技创新 标准引领三大领域突破攻坚 [1] - 综改区链主企业占山西省16条重点产业链的24.3% 链核企业占16.6% 高新技术企业占全省26.1% 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占20.4%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省50% [1] - 山西晶科能源智造 山西厚生新材料科技 泰山玻璃纤维(太原) 海纳半导体(山西)等新投产项目加速产能爬坡 山西煤矿机械制造 山西锦波生物医药等技改项目加快投产 [1] 科技创新与数字化建设 - 综改区出台《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培育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229个 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3个 [2] - 山西天地煤机装备"煤海蛟龙"实现全球首次掘进支护运输平行作业 山西锦波生物医药全球首个注射用胶原蛋白凝胶获批上市 山西纳安生物科技抗癌创新药填补国家生物医药新靶点空白 山西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全球首发超导材料和掩膜版精密箔材 [2] - 建成算力全国领先的国家超算太原中心 布局人工智能(山西)公共服务平台 培育10家省级先进级智能工厂 [2] 质量提升与标准引领 - 综改区推动企业获山西省质量奖提名奖3家 "山西精品"认证产品10项 创建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园区 [3] - 引进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转型发展研究中心 区内企业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13项 占全省44.8% [3] - 近3年为52家企业兑现标准化奖励104项 涉及资金3150万元 推动标准工作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