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

搜索文档
2025年下半年中资境外债展望:南向通扩容:投资新机遇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09 18: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债券“南向通”自2021年9月24日实施,后续政策或拓宽,险资等非银机构或能新增配置境外债,点心债及中资美元债为主要扩容方向;下半年点心债走势或持续偏强,超额利差将继续收窄,可关注政府债配置机会;中资美元债短期行情偏震荡,短期参与需偏谨慎,适度配置部分短久期债券[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政策推动,南向通扩容蓄势待发 - 2021年9月24日“南向通”正式启动,2022年美国加息周期开启后,10年期美国国债 - 中国国债利差由负转正并走扩,境内基准利率下行及“资产荒”使金融机构参与境外债投资热情上升;截至2025年4月末,“南向通”债券托管余额超5300亿,参与热情持续提升[13][19] - 当前“南向通”合资格投资者范围小,仅限QDII、RQDII和41家银行类金融机构;2025年以来,香港金管局与央行多次发声将扩大投资者范围,部分险资机构已公告相关议案,投资者范围扩容蓄势待发[22][25] 南向通核心机制梳理:如何通过南向通投资境外债券? - 现行制度安排:交易场所为香港债券市场,通过CMU托管结算;投资范围是境外发行并在港交易的所有券种;年度总额度5000亿等值人民币,每日额度200亿等值人民币;交易对手为22家合格做市商;结算周期T + 1—T + 3;可使用人民币或外汇参与,资金闭环管理[30] - 交易机制:请求报价机制,境内投资者通过CFETS系统发报价请求,境外报价机构回复,投资者确认交易,报价商可视情况启用再确认环节[35] - 托管机制:名义持有人制度,分直连托管和全球托管。直连托管由上清所、中债登和CMU托管,可投CMU登记债券;全球托管通过境内托管清算银行,投资券种无限制;非CMU托管外币债需在三家境内托管清算银行开户交易[4][36] 南向通扩容下的投资新机遇 香港债券市场简介 - 以G3货币为主,公司债占主要份额。2024年末,港币债、离岸人民币债、G3亚洲国际债券存量规模分别为1904亿、1732亿、5656亿美元,公司债规模分别为1559亿、1245亿、5417亿美元[54][56] - CMU托管债券占比小,托管币种以人民币为主,期限集中于3年以内。2024年末,CMU托管债务工具规模2379.85亿美元,人民币、港币、美元分别占63%、21%、12%;1年以内、1 - 3年债务工具托管余额占比分别为44.12%、36.63%[59] 点心债市场分析 - 存量:截至2025年5月末,存量规模1.93万亿元,债券4192.42亿元;剔除存单后规模1.51万亿元,政府债、金融债、城投债供给高[5][66] - 政府债:聚焦中国大陆及香港债券,10Y期以内离岸地方政府债中短久期性价比高,香港政府债长久期收益率高,剩余期限15 - 20Y、20Y以上收益率分别为2.58%、2.67%,与同期限国债利差分别为60.64BP、78.05BP;5 - 10Y期政金债、20Y以上离岸国债也有性价比[71] - 信用债:险资可扩容非城投、地产的投资级点心债,金融债为主要供给、TMT债券有选择空间,期限集中于5Y以内;股份行及五大行金融债境内外利差30 - 50BP,TMT债券静态收益率高[78][82] - 宏观展望:离岸人民币主权债 - 在岸国债利差受离岸人民币拆借利率影响,离岸流动性收紧利差走扩;4月以来离岸人民币流动性充裕,CNH HIBOR(3M)低位运行,后续料延续[86] - 供需展望:2025年1 - 5月净供给为正但增速放缓,政策收紧下净融资或小幅净流出,“南向通”需求扩容或压缩利差[91] - 策略:2025年下半年市场运行平稳,短久期关注地方政府债及部分五大行金融债利差挖掘,长久期适度增配离岸国债、香港政府债[5] 中资美元债市场分析 - 存量:截至5月末,存量规模6346亿美元,非存单债券规模约5016.48亿美元;政府类债券占比6%,金融债、TMT债券占比较高[98] - 利差及收益率:截至6月4日,中资美元债整体、投资级债券、金融投资级债券、主权债收益率分别为5.35%、5.04%、4.97%、4.08%,与同期限美国国债利差分别为142BP、111BP、101BP、4BP,可重点关注信用债[101] - 信用债:短久期关注投资级金融债尤其是非银金融债,长久期布局TMT债券;投资级金融债供给集中于10Y期以内,1 - 3Y期存量余额686.15亿美元;TMT债券各期限分布均衡,20Y以上规模约162亿美元;5Y期以内非银金融债券、5 - 10Y期银行金融债券收益高,20Y期以上TMT债券收益率6.17%,信用风险低[105] - 风险:贸易摩擦使投资者对美元信心削弱,美元走低或造成汇兑损失,可考虑用掉期合约锁汇,但当前锁汇成本2.87%较高,实操需结合贸易政策和美元经济数据判断,当前可不锁汇,短久期配置谨慎观察[113]
债市日报:6月9日
新华财经· 2025-06-09 18:18
新华财经北京6月9日电(王菁)债市周一(6月9日)延续横盘整理,银行间现券收益率窄幅波动,国债 期货主力涨跌各半;继上周万亿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后,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继续驰援,银行间市场资金 愈发宽松,存款类机构隔夜质押式回购利率下行超3BPs并跌破1.4%关口。 市场观点称,在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提前预告并落地后,市场对央行恢复国债买卖预期仍较浓。展望半年 末时点,关税与基本面演绎、资金面及银行等机构行为值得关注,预计短期内的国际重要事件动向表现 小幅抬升风险偏好,但基本面对债市仍有支撑。 【行情跟踪】 国债期货收盘表现分化,30年期主力合约涨0.35%,10年期主力合约涨0.09%,5年期主力合约持平,2 年期主力合约持平。 【海外债市】 北美市场方面,当地时间6月7日,美债收益率集体上涨,2年期美债收益率涨11.02BPs报4.035%,3年期 美债收益率涨12.89BPs报4.023%,5年期美债收益率涨12.79BPs报4.123%,10年期美债收益率涨 11.11BPs报4.506%,30年期美债收益率涨8.6BPs报4.969%。 亚洲市场方面,日债收益率多数上行,10年期日债收益率走高1.3BP至1. ...
多只创新药ETF大涨;债券ETF总规模突破3000亿元丨ETF晚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9 18:07
一、ETF行业快讯1.三大指数集体上涨,多只创新药ETF大涨 今日,三大指数集体上涨,上证综指上涨0.43%,深证成指上涨0.65%,创业板指上涨1.07%。多只医药 生物板块ETF上涨,其中,创新药ETF天弘(517380.SH)上涨4.36%,创新药ETF富国(159748.SZ) 上涨3.57%,创新药ETF国泰(517110.SH)上涨3.13%。食品饮料板块多只ETF下跌,酒ETF (512690.SH)下跌0.52%,消费ETF基金(159670.SZ)下跌0.42%,食品饮料ETF(515170.SH)下跌 0.34%。 中信建投指出,近年来随着国内企业创新管线持续推进,国内创新药数据登上ASCO的比例和口头汇报 比例持续提高,建议持续关注双抗及多抗、ADC及小分子疗法等领域相关企业。 2.创新高!债券ETF总规模突破3000亿元 据中国基金报,飞速发展中的债券型ETF市场又迎来重要里程碑。目前,全市场债券型ETF规模突破 3000亿元大关,这也是继今年2月突破2000亿元之后,债券型ETF市场再次跨过新的整数关口。伴随着 债券型ETF市场规模日益增长,近10只百亿元级债券型ETF相继诞生。其中 ...
消息人士称日本将考虑回购部分超长期国债
快讯· 2025-06-09 18:07
金十数据6月9日讯,两位消息人士周一表示,日本政府正在考虑回购一些过去以低利率发行的超长期债 券。此举凸显出政府对抑制债券收益率出现任何突然上升情况的重视。在超长期债券(如期限为20年、 30年或40年的债券)收益率急剧上升后,预计政府将减少超长期债券的发行量。日本政府将采取行动解 决超长期债券供应过剩的问题,这一消息令市场感到宽慰,日本国债收益率随即下跌。 消息人士称, 负责监督政府发债计划的财务省将在6月20日和6月23日与债券市场参与者举行会议后做出最终决定。他 们说,回购超长期日本国债需要预算批准,可能需要时间。 消息人士称日本将考虑回购部分超长期国债 ...
利率债周报:债市延续暖势,收益率曲线陡峭化下移-20250609
东方金诚· 2025-06-09 18:0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周债市延续暖势,收益率曲线陡峭化下移,海外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和央行操作释放信号强化资金宽松预期,长债收益率下行,短端利率下行幅度大于长端 [1] - 本周债市料延续偏强震荡,基本面方面 5 月通胀、贸易和金融数据显示内需和外需疲弱,对债市偏利多;资金面虽逆回购与存单到期规模大,但央行提前开展 1 万亿买断式逆回购操作,资金面有望维持宽松;中美贸易谈判结果虽有不确定性,但对债市扰动预计有限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上周市场回顾 二级市场 - 上周债市延续暖势,长债收益率继续下行,10 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累计上涨 0.19%,10 年期国债收益率较前周五下行 1.65bp,1 年期国债收益率较前周五下行 4.50bp,期限利差明显走阔 [2] - 6 月 3 日,同业存单发行价格抬升压制市场情绪,债市整体偏弱震荡,10 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 0.52bp,10 年期主力合约跌 0.03% [2] - 6 月 4 日,中证报发文及关税扰动推升多头情绪,债市明显回暖,10 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 0.60bp,10 年期主力合约涨 0.09% [2] - 6 月 5 日,月初资金面宽松、央行提前公告操作及买债预期升温,债市延续暖势,短端利率下行长端稍弱,10 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 0.37bp,10 年期主力合约跌 0.01% [2] - 6 月 6 日,央行提前公告操作释放信号及大行买入短债传闻,债市延续强势,10 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 1.94bp,10 年期主力合约涨 0.17% [2] 一级市场 - 上周共发行利率债 48 只,环比减少 13 只,发行量 6143 亿,环比增加 2201 亿,净融资额 2750 亿,环比小幅增加 76 亿 [11] - 分券种看,上周国债发行量、净融资额环比增加,政金债、地方债发行量和净融资额均环比减少 [11] - 上周利率债认购需求整体尚可,6 只国债平均认购倍数为 3.49 倍,16 只政金债平均认购倍数为 3.95 倍,26 只地方债平均认购倍数为 22.32 倍 [12] 上周重要事件 - 央行公告开展 10000 亿买断式逆回购,打破月末公告惯例,有助于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稳定市场预期,推动宽信用进程,强化逆周期调节 [13] 实体经济观察 - 生产端高频数据涨跌不一,高炉开工率、半胎钢开工率下滑,石油沥青装置开工率回升,日均铁水产量与前一周基本持平 [14] - 需求端,BDI 指数、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 CCFI 继续上涨,30 大中城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大幅下降 [14] - 物价方面,猪肉价格继续小幅下跌,大宗商品价格多数上涨,铜、原油、螺纹钢价格均回升 [14] 上周流动性观察 - 上周央行公开市场净回笼资金 6717 亿元 [26] - R007、DR007 均显著下行,股份行同业存单发行利率下行,半年期国股直贴利率下行,质押式回购成交量明显回升 [27][28] - 银行间市场杠杆率先上后下,整体上行 [30]
信用策略周报20250608:跨季继续看好信用-20250609
天风证券· 2025-06-09 16:5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利差压缩到当前位置,信用到了新临界点 短信用利差极致压缩,博弈空间有限,或跟随利率趋势但利差难再压缩 中长端品种仍有机会,风险可控,关键在于把握流动性 看好5年以上长二永品种走出品种利差压缩行情,以及4年左右信用品种的骑乘收益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谁在助推信用行情 - 5月债市利率短端下行、长端及超长端中枢上移,曲线陡峭化;信用债在非银配置下表现强,利差大幅收窄,普信优于二永,城投下沉与拉久期品种收益率降超10bp,7年期超长债表现佳;6月债市回暖,短利率强,信用债反应滞后,利差多被动走阔,低等级城投债收益率下行大,二永优于普信,高等级超长品种较优 [3][13][14][27] - 信用债主要买盘3 - 5月日均净买入普信债规模递增,公募基金是主力,5月前两周买入力度处年内高位且加大长久期信用配置,银行理财对普信债买入力度自4月起不高,但长久期信用买入力度高于往年 [4][29] - 1 - 3月中旬信用债随利率债调整,纯债基金赎回压力大,净买入量低;3月末以来信用修复,纯债基金规模回暖,公募基金加大配置,2个半月累计净买入量追上往年同期 5月普信债二级交易情绪升温,低估值成交券种体现票息策略方向,包括低隐含评级城投债和部分产业主体 [33][34][36] 需要担心理财跨季回表吗 - 2023年以来理财规模增长,信用债绝对持仓规模增加,但占比下降,2023年年中占比43.86%,2024年末降至41.11%;理财对同业存单等资产投资比例提高,践行低波策略;今年二级市场买入力度不及往年,但二级资本债净买入量超往年;自2022年起理财持有的上交所信用债规模下降,信托机构持仓增加,2025年以来信托持有的上交所私募债规模下滑 [39][43][45] - 2022年以来季末月信用利差多上行,仅2022年6月、2023年3月、2025年3月下行,2025年3月有机构抢跑因素;理财机构流动性管理精细,跨季回表对信用利差负向作用可控,或引发机构抢跑,因存款利率下调机构预期理财规模有增量空间 [6] 后市信用怎么看 - 短信用利差极致压缩,博弈空间有限,或随利率趋势但利差难再压缩;中长端品种有机会,风险可控,虽季末有负债端扰动;看好5年以上长二永品种走出品种利差压缩行情,以及4年左右信用品种的骑乘收益 [7]
债市多头情绪升温,上周短债基金业绩却“掉队”?当前债市投资需关注三大焦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9 16:14
债市多头情绪升温,短端利率下行明显 过去一周(6月2日~6月8日),债市多头情绪占据上风,短端利率下行趋势明显,而长端利率仍处于窄幅震荡区间。 具体来看,同业存单方面,华西证券的研报分析指出,上周初受制于6月存单大额到期压力,部分银行开始提价发行存单,但6月5日央行提前公告3个月买断 式回购操作规模后,银行负债压力或明显缓和,一级市场纷纷降价发行,二级市场收益率相应下行。3个月存单利率稳定在1.66%,6个月、1年期收益率则 依次下行3bp、3bp至1.65%、1.68%。 而在短债方面,1年、3年期国债收益率依次下行5bp、4bp至1.41%、1.44%,5年及以上品种收益率普遍下行2~3bp,10年国债收益率已重回1.65%,30年国债 收益率则下行至1.88%。可以说,信用债行情动能明显减弱,短久期利率债成为领跑品种,同时带动长久期利率债与类利率债行情。 公募市场方面,债券基金上周的表现比较平淡,短债基金的表现并没有明显好于中长期纯债基金。Wind统计显示,头部业绩产品当中,中长期纯债基金上 周业绩最好的是博远增睿纯债A,周收益率为0.47%;此外,山证资管裕利、德邦锐裕利率债A等周收益率也排在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