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
搜索文档
康师傅涨价“后遗症”
经济观察网· 2025-07-16 18:24
产品价格调整与市场反应 - 康师傅一升装冰红茶终端售价从建议零售价5元降至4元左右甚至更低[1] - 2024年3月公司上调一升装饮料终端进货价从约3元至3.3元以上 整箱涨价3-6元[3] - 河南终端门店实际零售价定为4.5元 低于厂家建议的5元[3] 销量与市场份额变化 - 安徽经销商反映涨价后销量下滑超50%[1] - 湖北区域月销量从数百箱跌至不足100箱 统一同规格产品销量升至2000箱[4] - 2024年茶饮料营收同比增长8_2%至217亿元 但下半年增速放缓至3_29%[6] 竞争格局与消费者行为 - 统一 元气森林 娃哈哈等竞品未同步提价[8] - 康师傅与统一市场份额比例从6:4或7:3变为被反超[4] - 元气森林冰茶产品吸引年轻消费者 挤压康师傅冰红茶销量[9] 财务表现与业务结构 - 2024年饮品毛利率同比提高3_2个百分点至35_3% 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增52_3%至19_19亿元[5] - 饮品业务营收占比提升至64% 方便面业务占比降至35_2%[10] - 2024年饮品销售额516_2亿元 同比增长1_3%[5] 渠道与经销商动态 - 2024年经销商数量减少9660家至67215家 为近五年最大降幅[12] - 部分经销商因利润压缩选择退出 小经销商年销售额一两百万难以维持[12] - 零食量贩店因利润问题下架一升装产品 改采购900毫升装[4] 产品策略与行业趋势 - 公司推出无糖版冰红茶和"龙的传人"无糖茶 但市占率仍落后于东方树叶 三得利[10] - 天猫茶饮料V榜前十无康师傅产品[11] - 健康化趋势下低糖 无糖茶饮需求上升[10]
均瑶健康: 湖北均瑶大健康饮品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部分募集资金专户销户完成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6 18:20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7000万股,发行价格为每股13.43元,募集资金总额为9.401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未披露具体数值 [1] - 募集资金由大华会计师事务所验证并出具验资报告(大华验字2020 000453号) [1] - 募集资金实行专户存储制度,并与开户银行、保荐机构签订三方监管协议 [1] 募集资金管理情况 - 公司制定《募集资金管理制度》,规范资金存放、使用及监督流程 [2] - 在交通银行宜昌夷陵支行开设1个专户,上海农商行普陀支行开设2个专户,浦发银行温州分行开设1个专户,分别核算不同募投项目 [2] - 三方监管协议明确各方权利义务,与上交所范本无重大差异 [3] 专户开立及销户情况 - 上海农商行普陀支行账号50131000816644481专户用于存储衢州产业基地扩建项目的募集资金 [3] - 公司已完成部分募集资金专户销户,相关三方监管协议同步终止 [4]
太古集团携多元业务亮相链博会 共启美好生活新未来
证券日报· 2025-07-16 17:24
公司参展情况 - 太古集团携旗下多元业务亮相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健康生活链品质生活专区 包括太古地产 太古可口可乐 太古糖业 国泰集团及上海德达心血管医院的产品与服务 [2] - 港机集团 太古轮船展示其服务能力及可持续发展探索 彰显其赋能产业升级 为全球供应链生态注入动能的实践 [2] - 太古地产展示北京太古坊项目未来发展蓝图 该项目为公司在华单体投资额最高 规模最大的综合发展项目 [2] - 国泰集团借助VR技术还原尔雅公务舱 上半年达成全球100个客运航点的重要里程碑 [2] 业务发展成果 - 太古可口可乐围绕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 将可持续基因深植研发 生产与运营全链路 [3] - 太古糖业推出天然代糖系列 银耳羹等新品 引领健康消费新潮流 [3] - 港机集团立足75年专业积淀 带动全球飞机维修产业标准提升 [3] - 太古轮船于2025年4月首次向太平洋群岛航线提供生物燃料服务 7月启动"零碳之旅"碳嵌入计划 [3] - 上海德达心血管医院作为上海首家外商独资心血管专科医院 提供国际水准的心血管健康管理方案 [3] 发展战略 - 公司以"精益求新"为指引 融入高质量发展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4] - 通过产业创新与可持续实践深化供应链协同 回应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多样化需求 [4] - 发挥业务多元化优势 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价值 [4]
宗馥莉的手段,不得了
商业洞察· 2025-07-16 14:49
核心观点 - 娃哈哈集团在创始人宗庆后去世后,其女宗馥莉通过一系列雷霆手段进行权力交接和业务重组,包括董事会大换血、关停18家工厂、转移商标控制权等[4][5][7][17] - 三名自称宗庆后非婚生子女的人士在香港和杭州提起诉讼,要求冻结18亿美元信托资产并分割29.4%的娃哈哈股权,涉及总额高达350亿元[11][12] - 宗馥莉通过宏胜饮料集团布局18条高速水线,逐步构建独立于娃哈哈集团的商业体系,可能为潜在的遗产纠纷做准备[8][9] - 宗馥莉推动"去娃哈哈化"战略,将387件娃哈哈商标转移至个人控股公司,并要求员工转签劳动合同至宏胜系企业[17][18] - 尽管内部纠纷不断,宗馥莉治下的娃哈哈业绩表现亮眼,2024年营收预估达700亿元,较上年增长约40%[20] 雷霆上位 - 宗馥莉在父亲去世不到五个月后遭遇"倒莉风波",但最终强势回归,接任娃哈哈集团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兼总经理,并继承29.4%的股权[4] - 宗馥莉对董事会进行大清洗,四位跟随宗庆后30多年的核心"老臣"被踢出局,取而代之的是四位新董事,其中三人被视为"宗馥莉的人"[5] - 人事变动被解读为宗馥莉获得国资股东支持,标志着娃哈哈从宗庆后时代向宗馥莉时代的转变[5] 工厂大清洗 - 2025年初以来,娃哈哈突然关停全国18家分厂的生产线,官方解释为"优化产销布局结构",但内部文件显示停产原因是"股东争议问题"[7] - 被关停的工厂大多与宗馥莉的"同父异母弟妹"及前高管杜建英有关,杜建英曾被视为娃哈哈"二号人物",并通过广元金信投资持有娃哈哈关联公司股份[7][8] - 宗馥莉控制的宏胜饮料集团同时在天津、怀化、郑州等地布局18条高速水线,多家娃哈哈关联公司已更名为"宏胜"相关名称[8] 350亿遗产暗战 - 三名美国籍原告自称是宗庆后与杜建英的非婚生子女,要求冻结宗馥莉名下18亿美元资产,并追讨父亲承诺的21亿美元信托权益[11] - 原告同时在杭州提起诉讼,要求分割宗庆后持有的29.4%娃哈哈股权,按当前估值超过200亿元人民币,使总涉案金额达350亿元[11][12] - 原告提交了1989年出生证明并申请DNA鉴定,若成立将依据《民法典》主张非婚生子女同等继承权[12] - 宗馥莉则提供了父亲2020年立下的遗嘱,写明"所有境外资产由宗馥莉一人继承",但被原告律师指"程序存在瑕疵"[13] 商标转移与"去娃哈哈化" - 2025年初,387件"娃哈哈"系列商标从集团公司转移至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后者最大股东为宗馥莉,使品牌完全落入其个人掌控[17] - 宗馥莉要求大量娃哈哈员工将劳动合同转签至宏胜旗下公司,拒绝者面临年终奖和干股分红的大幅削减[18] - 关停工厂的老员工投诉收入从5000-6000元骤降至1000多元,被迫转岗至偏远厂区做后勤工作[19] 宗馥莉的棋局 - 宗馥莉与父亲宗庆后的经营理念存在激烈碰撞,前者追求现代企业制度和资本运作,后者坚持"家文化"和集权管理[23] - 宗馥莉的商业逻辑包括:清理非核心资产、强化控制权构建"防火墙"、应对潜在危机以证明经营不受家族纠纷影响[24] - 娃哈哈在宗馥莉治下业绩亮眼,2024年营收预估达700亿元,较上年增长约40%,宗馥莉以810亿元身价成为2024年《胡润百富榜》女首富[20]
美国私募KKR收购国内一碳酸饮料公司85%股权案公示
搜狐财经· 2025-07-16 14:02
交易概况 - KKR通过新设特殊目的公司Dynamo亚洲控股II私人有限公司间接收购远景国际有限公司85%股权 [3][4] - 目标公司通过关联公司在中国境内主要从事饮料业务 [3][4] - 交易前目标公司由自然人全资持有并单独控制 交易后KKR取得单独控制权 [3][4] - 目标公司2024年在开曼群岛成立 最终控制人为自然人 [4] 公司背景 - KKR成立于1976年 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 主要从事投资业务 [4] - KKR最终控制人为KKR管理有限合伙 关联实体从事投资业务 [4] - 大窑饮品由大窑嘉宾饮品100%控股 实际控制人王庆东持股67.984% [4] 市场信息 - 目标公司2024年中国碳酸饮料市场份额为5-10% [4] - 大窑饮品定位"大汽水喝大窑" 在餐饮渠道发展迅速 [5] - 大窑饮品产品线包括碳酸饮料、果蔬汁饮料、植物蛋白饮料等 [5] 公司表态 - 大窑饮品曾对KKR收购传闻回应"不予置评" [4] - 大窑饮品常务副总表示公司是百分百民营企业 无外部融资 [5] - 公司选择资本方看重长期看好和资源支持能力 [5]
霸王茶姬的全球化博弈:合资模式是制胜王牌还是高风险险棋?
搜狐财经· 2025-07-16 12:35
合资出海模式 - 霸王茶姬采用"合资出海"模式加速全球化布局 与马来西亚 泰国 北美等地巨头合作突破市场壁垒 [1] - 泰国合资案例 与总统食品 Flash Express Ananda合作形成供应链到门店的闭环支持 门店从2家增至3家 [4] - 马来西亚联大集团资源支持 三年规划300家门店 首店月GMV达43万元 [4] - 新加坡直营店单店月GMV达180万元 远超国内水平 [4] 资源整合与成本优化 - 让出51%股权转移资本压力 泰国项目1 42亿泰铢投资中本土方承担大部分资金 [4] - 本土团队运营降低文化适应成本 加速市场渗透 [4] - 形成"1+1+9+N"梯度扩张策略 先全资子公司验证 再直营店跑通模型 最终联营店规模化 [7] - 海外门店GMV同比增长85 3% 成为业绩新增长极 [7] 战略定位与竞争壁垒 - "东方茶拿铁"差异化定位 自动化设备8秒出杯构建技术壁垒 [9] - 泰国市场定价100-175泰铢(约20-35元) 高于本土品牌ChaTra Mue(50-75泰铢)和蜜雪冰城(30-45元) [7] - 对比蜜雪冰城全球近5000家门店的规模化优势 需平衡本土资源与供应链控制权 [9] 潜在挑战 - 泰国合资仅持股49% 决策需本土股东共识 新加坡曾因合伙人矛盾导致门店更名 [7] - 高端定位导致消费者教育成本高 单店客流或难支撑快速扩张 [7] - 美国首店延期至2025年Q1 显示地缘政治对供应链和合规的影响 [8]
KKR收购大窑股权案或已获批,有望持股85%进军国内饮料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7-16 10:43
收购交易进展 - KKR收购远景国际有限公司股权案已获得无条件批准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披露该信息 [1] - 该收购案出现在《2025年6月30日 - 2025年7月6日无条件批准经营者集中案件列表》中 审结时间为2025年7月4日 [2] 交易细节 - KKR通过其新设特殊目的公司Dynamo亚洲控股II私人有限公司间接收购远景国际85%股权 [2] - 远景国际通过关联公司在中国境内主要从事饮料业务 指向国内知名汽水品牌大窑饮品 [2] - 此前媒体报道KKR将收购大窑汽水85%股份 创始人可能保留少数股权 此次公示证实该传闻 [2] 战略意义 - 收购大窑饮品85%股权是KKR布局中国饮料市场的重要战略举措 [3] - KKR可借助大窑饮品在国内的品牌影响力和销售渠道快速切入中国饮料市场 [3] - 大窑饮品有望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获得更多支持 提升市场竞争力 [3] 后续进展 - 收购案虽获无条件批准 但股权交割、企业整合等工作仍需一定时间 [4] - 市场各方密切关注该收购案的后续进展 [4]
KKR收购大窑股权案或已获批:持股85%丨消费一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6 09:01
收购交易 - KKR通过特殊目的公司Dynamo亚洲控股II间接收购远景国际85%股权 该交易已于2025年7月4日通过反垄断审查 [1][3] - 远景国际2024年在国内碳酸饮料市场份额达5-10% 通过关联公司在中国境内从事饮料业务 [3] - 远景国际与大窑饮品存在高度关联性 市场推测其背后运营实体为大窑 [1][3] 市场格局 - 2023年12月至2024年11月 国内有糖汽水前三名分别为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大窑 合计市场份额达92.87% [4] - 大窑是唯一可能触及10%市场份额的国产汽水品牌 其运营方由王庆东通过多层持股控制67.984%股权 [4][5] - 可口可乐在华两大装瓶商中国食品和太古可口可乐2024年销量分别下滑9.7%和1% 但通过涨价实现营收微增 [7][8][9] 行业趋势 - 碳酸饮料线下市场2025年前四个月呈现收缩状态 行业整体营销投放下滑 [10] - 太古可口可乐2024年在中国内地汽水收益仅增3% 而能量饮料收益大增41% [8] - 大窑创始人王庆东在2025年3月仍强调将加速产品迭代与区域突破 未显露套现意图 [6] 公司财务 - 中国食品2024年营收214.92亿元(同比+0.2%) 净利润8.6亿元 主要受益于产品提价和原材料成本下降 [7] - 太古可口可乐2024年中国内地销售额252.34亿港元(同比+2.1%) 利润8.39亿港元(同比+6%) [8]
7月消费新观察:关注边际改善与出口链复苏
2025-07-16 08:55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行业:消费、餐饮、白酒、大众品、零食、饮料、珠宝美妆、纺织服装、家电、小家电、生猪、饲料、量贩零食、零售、创新药、社会服务、旅游出行 公司:匠心家居、嘉益股份、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神农、东瑞、家家康、茅台、汾酒、老酎、海天味业、安井食品、伊利股份、周大福、老铺黄金、长虹基、毛戈平、韩束、完美日记、居子生物、鸿儒、巨阳、恒林股份、巨星科技、科沃斯、全丰控股、石头科技、9号公司、欧圣电器、海大集团、鸣鸣很忙、万辰集团、零食有鸣、唐朝、恒瑞、三生、白普赛斯、药明康德、凯莱英、天宇、百奥赛图、蜜雪冰城、古茗、茶百道、瑞幸咖啡、百胜中国、绿茶、小菜园、携程、同程、长白山景区、亚朵酒店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消费市场整体情况**:2025年6月社零增速回落至4.8%,但自2024年9月以来整体趋势向好;上半年服务业销售额同比增长5.3%,全口径消费增速达过去一年最高水平5.2%;下半年居民消费面临可支配收入增速放缓和房地产市场降温压力[1][2][6][7] 2. **各行业板块情况** - **餐饮行业**:受短期需求波动影响大,外卖补贴对行业驱动显著,茶饮品牌受益明显,部分餐饮品牌具投资价值[9][39][41][42] - **白酒板块**:二季度处于淡季,高端商务及礼赠场景承压,等待二季报或三季度报告后关注龙头企业[9][14] - **大众品板块**:因中报预期波动调整,宠物食品受关税影响,关注企业调整节奏和龙头配置机会[10] - **零食板块**:上半年整体不佳,部分子板块二季度景气度高,关注成长品类和新消费趋势[11][13] - **饮料板块**:2025年上半年表现强劲,成本红利或使中报超预期,关注龙头公司[12] - **珠宝美妆行业**:三季度进入淡季,金价预计高位震荡,黄金珠宝销售平稳,化妆品品牌表现分化,关注相关企业[15] - **纺织服装行业**:二季度美国终端零售恢复,越南纺织品出口增长,关注新品落地及欧美市场反馈[16][17] - **家电行业**:二季度部分板块外销超预期,推荐相关优质标的,关注扫地机器人市场格局和两轮车企业[21][22][26] - **生猪行业**:供给侧改革推动母猪产能去化,提高猪价预期,关注相关标的[27] - **饲料行业**:海大集团饲料主业趋势良好,是股价核心驱动因素[32][33] - **量贩零食行业**:开店速度加快,单店收入下降但影响不大,渠道具备优势[34] - **零售行业**:开店速度快,净利率提升,关注相关企业[35][36] - **创新药行业**:中国创新药和产业链前景良好,关注不同阶段研发复苏和后端生产环节[37] - **社会服务板块**:关注外卖补贴对餐饮业的影响及市场格局变化[39] - **旅游出行板块**:今年暑期前景看好,推荐相关标的[43][4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社零增速回落原因**:618电商促销活动提前和多地暂停消费补贴,商品零售和餐饮业放缓拖累整体增速[2] 2. **各类商品6月表现**:地产后周期商品如家电和家具表现突出,升级类商品同比增长11.6%[1][5] 3. **政策机会**:下半年可能出台提升消费者需求的新政策,应对价格负增长问题[8] 4. **出口链企业**:关注在越南布局生产且具供应链本土化优势的企业,如匠心家居和嘉益股份[3] 5. **生猪供给侧改革措施**:发改委提出禁止增加母猪产能、下调出栏体重、禁止销售二育猪源等措施,政策端通过融资限制控制产能[28][29] 6. **淘宝闪送补贴计划**:7月2日宣布12个月内投入500亿元补贴商家和消费者,影响外卖平台竞争格局[40]
宗馥莉被“同父异母弟妹”起诉涉约20亿美元信托,争议之下娃哈哈去年拉齐十年前业绩规模
财经网· 2025-07-15 23:51
家族遗产纠纷 - 宗馥莉因资产纠纷在中国香港被起诉,三名原告宗继昌、宗婕莉和宗继盛为宗馥莉同父异母弟妹,寻求禁令阻止宗馥莉处置汇丰银行账户中的资产[1] - 三名原告在杭州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获得各价值7亿美元的信托基金权益,声称这些基金是其父生前承诺给他们的[1] - 汇丰账户2024年初余额约18亿美元,截至去年5月约110万美元从账户中转出,原告要求宗馥莉支付数百万美元资产利息并赔偿损失[1] - 宗馥莉代理律师表示不认可相关证据,且未获知宗庆后相关指示[1] - 中国香港法官表示担心命令可能干扰杭州法院审理,将在约两个月后作出裁决[2] 公司股权与管理层变动 - 宗馥莉2024年6、7月接手多家娃哈哈关联公司董事长职务,包括沈阳娃哈哈荣泰食品有限公司、南京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等[2] - 2023年7月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从宗庆后变更为宗馥莉,后者持股29.4%[3] - 近期浙江德清娃哈哈科技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及旗下浙江宏振智能芯片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宗庆后卸任法定代表人等职务[3] 公司运营调整 - 年初以来娃哈哈已关停18家分厂的生产线,涉及深圳、重庆、天津等地,包括大理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等[3] - 公司回应称关停是为增强终端市场响应能力,调整优化产销布局结构[3] - 2023年7月公司声明宗馥莉继续履行管理职责,平息"辞职风波"[3] 产品与品牌策略 - 公司表示因前期娃哈哈商标转让尚处于登记备案过程中,不排除近期推出全新自有品牌[4] - 一款名为"娃小宗"的凝香乌龙无糖茶新品图出现在公众号推文中,引发对新品牌尝试的推测[5] - 茶饮料、果汁饮料是产品扩充较明显类目,茶引入系列无糖茶产品,果汁增加双柚汁、雪梨炖等[5] - 速食粥类目中新引入御粥坊、粗粮生活两个子品牌[5] 业绩表现 - 2024年娃哈哈拉齐了十年前业绩规模[5] - 2024年2月至2025年1月销售额同比增速达66.80%,高于食品饮料企业平均增速[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