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药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7月7日早间新闻精选
快讯· 2025-07-07 08:20
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 - 民航局成立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跨部门、跨央地问题及推进重点工作 [1] 国际贸易与关税政策 - 美国政府计划从8月1日起实施新单边关税,税率范围10%-70% [2] - 中国对欧盟进口白兰地征收反倾销税,实施期限5年 [5] - 印度计划对美国汽车及零部件征收报复性关税,以回应美国加征关税 [22] 金融与支付系统 - 央行就《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规则》征求意见,明确CIPS参与者账户管理及结算流程 [3] 医疗器械采购政策 - 中国政府采购4500万元以上进口医疗器械时需排除欧盟企业(不含在华欧资企业) [4] 房地产市场 - 住建部调研广东、浙江,要求多措并举稳定预期、激活需求、优化供给以推动市场止跌回稳 [6] 电动汽车与能源 - 中欧电动汽车谈判技术部分基本完成,待欧方政治意愿推动解决 [7] - 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14.65亿千瓦,同比增1.5亿千瓦创历史新高 [8] 手机市场 - 2025年5月国内手机出货量2371.6万部,同比下降21.8%,其中5G手机占比89.3% [9] 上市公司业绩与动态 - 57家A股公司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13家净利预增上限超100% [10] - 三安光电400G光芯片批量出货,800G光芯片小批量出货 [11] - 中国船舶重组后将成为全球最大造船上市公司,手持订单占全球18% [15] 股票风险警示与并购 - 未名医药、ST新潮、华铭智能被实施风险警示 [12] - 邵阳液压拟收购新承航锐100%股份 [13] - 广生堂乙肝创新药GST-HG131拟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 [14] 公司高管与股东变动 - 新里程董事长林杨林、亚光科技董事长被留置调查 [16] - 御银股份实控人拟减持不超3%股份,普路通股东拟减持不超5%股份 [17] 企业重组与改革 - 国投中鲁拟收购电子院100%股份 [18] - 南京商旅控股股东拟进行改革重组 [18] 石油市场 - 欧佩克与非欧佩克8个产油国决定8月日均增产54.8万桶 [21]
财信证券晨会纪要-20250707
财信证券· 2025-07-07 07:46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对2025年7月7日A股市场进行概览,涵盖市场、估值、资金层面表现,提及海外关税变数增大,建议关注高股息及新消费方向;还涉及基金、债券市场情况,以及重要财经、行业及公司、湖南经济动态等信息 [6][8] A股市场概览 - 上证指数总市值674594亿元、流通市值523796亿元、市盈率12.43、市净率1.29;深证成指总市值230395亿元、流通市值189256亿元、市盈率20.48、市净率2.17;创业板指总市值60508亿元、流通市值48112亿元、市盈率28.24、市净率3.92;科创50总市值34417亿元、流通市值22873亿元、市盈率53.33、市净率4.14;北证50总市值3131亿元、流通市值2153亿元、市盈率48.39、市净率4.85;沪深300总市值605568亿元、流通市值445334亿元、市盈率11.59、市净率1.28 [3] 晨会聚焦 财信研究观点 - 市场层面:万得全A指数跌0.15%收于5332.38点,上证指数涨0.32%收于3472.32点,科创50指数跌0.01%收于984.8点,创业板指数跌0.36%收于2156.23点,北证50指数跌1.88%收于1415.04点;上证50指数涨0.58%收于2740.44点,中证A100指数涨0.25%收于3770.32点,沪深300指数涨0.36%收于3982.2点,中证500指数跌0.19%收于5911.44点,中证1000指数跌0.48%收于6312.2点,中证2000指数跌1.08%收于2680.68点;银行、传媒、综合涨幅居前,基础化工、有色金属、美容护理跌幅居前 [6][7] - 估值层面:上证指数市盈率(TTM)估值15.15倍、处于历史后33.82%分位,市净率(LF)估值1.37倍、处于历史后13.56%分位;科创50指数市盈率(TTM)估值136.33倍、处于历史后97.37%分位,市净率(LF)估值4.53倍、处于历史后38.33%分位;创业板指数市盈率(TTM)估值32.38倍、处于历史后14.41%分位,市净率(LF)估值4.06倍、处于历史后25.91%分位;万得全A市盈率(TTM)估值19.97倍、处于历史后48.42%分位,市净率(LF)估值1.63倍、处于历史后16.56%分位;北证50指数市盈率(TTM)估值67.21倍、处于历史后93.9%分位,市净率(LF)估值5倍、处于历史后98.96%分位 [7] - 资金层面:万得全A指数1169家公司上涨、4118家公司下跌,涨停公司42家、跌停公司13家,全市场成交额14545.19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210.14亿元 [8] - 市场策略:海外关税变数增大,市场延续震荡偏强走势但成交额缩量,后续面临指数逼近震荡区间上沿、美国关税施压、经济基本面影响增加等变数;建议合理控制仓位,关注中报预告有望超预期标的、高股息板块、新消费方向、国防军工方向 [8] 重要财经资讯 - 宏观经济:央行7月4日开展34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1.40%,当日5259亿元逆回购到期,单日净回笼4919亿元 [17][18] - 财经要闻:2025年前5个月我国制造业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2%,装备制造、数字产品、高技术制造业分别增长9%、12.1%、12.1%,计算机、智能设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分别增长21.6%、19.4%;前5个月软件业务收入55788亿元、同比增长11.2%,利润总额6721亿元、同比增长12.8%,软件业务出口227.1亿美元、同比增长3.3%;2025年1 - 6月上海一、二手住房累计成交131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7%,二手住房累计成交985万平方米(11.6万套)、同比增幅24%;四川省印发《关于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未来产业的实施方案(2025 - 2027年)》;江苏省印发《江苏省创新提升数字贸易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19][20][22] 行业及公司动态 - 行业动态:2025年上半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前三为宁德时代、比亚迪和LGES,市占率分别为36.1%、16.6%、10.2%,比亚迪、国轩高科和蜂巢能源市占率分别增长0.8%、0.8%、0.6%,宁德时代1 - 5月装机量同比下降3.83%,日韩企业市场份额普遍压缩;工信部召开制造业企业座谈会,聚焦推动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 [29][30][34] - 公司跟踪:甘李药业发布减持股份计划公告,旭特宏达拟减持不超3399518股、焦娇拟减持不超67500股、孙程拟减持不超20000股;沪电股份通过授权管理层开展意向性项目投资磋商议案,2025年7月至2031年6月不超36亿元额度内与黄石经开区管委会磋商 [35][36][38] 湖南经济动态 - 湘股动态:时代新材二季度签署日常经营合同27.11亿元(含税价),海上风电项目合同金额0.06亿元、陆上风电项目合同金额27.05亿元 [39][40] - 湖南省地方动态及政策:2025年1 - 5月湖南港口货物吞吐量1.22亿吨、同比增长8.47%,水路货运量1.01亿吨、同比增长6.38%,水路客运量591.29万人次、同比增长7.16%;截至6月底全省水运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9.97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44% [41] 基金研究 基金数据日跟踪 - 上周(0630 - 0704)中国基金总指数上涨0.71%,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上涨1.60%,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上涨1.25%,中长期纯债型基金指数上涨0.14%,QDII基金指数上涨0.70%,LOF基金价格指数上涨1.03%,ETF基金价格指数上涨0.98%;7月4日,LOF基金价格指数上涨0.10%,ETF基金价格指数下跌0.08% [11][12] - 上周货币基金区间7日年化收益率均值中位数1.3428%,同业存单AAA指数上涨0.0580%,年初以来上涨0.9085%、年化收益率1.8862%;上周ETF区间日均成交额约2800亿元,7月4日两市ETF总成交额约3205.7亿元 [11][12] 三维情绪模型更新 - 截至2025年7月4日,情绪预期当前值0.4863、较前值(20250627)下降,情绪温度当前值0.6295、较前值上升,情绪浓度低位徘徊、较前值略微下降 [14] 债券研究 - 7月4日,1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下行0.1bp至1.34%,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上行0.3bp至1.64%,1、10年期国债期限利差持平在31bp;1年期国开债到期收益率下行0.1bp至1.45%,10年期国开债到期收益率上行0.3bp至1.69%;DR001下行0.1bp至1.31%,DR007下行4.5bp至1.42%;国债期货10年期主力合约涨0.03%,5年期主力合约涨0.02%,2年期主力合约收平;3年期AAA级信用利差下行0.99bp至22.37bp,3年期AA - AAA级等级利差下行0.00bp至22.00bp [16]
新加坡制造业增速放缓行业分化
经济日报· 2025-07-07 06:45
新加坡制造业整体表现 - 5月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3 9% 连续11个月增长但增幅较前几个月减缓[1] - 若剔除生物医药制造业 5月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4 9%[3] 制造业各领域分化情况 运输工程领域 - 同比增长25 6% 涨幅最显著[1] - 航空航天领域同比增长43 6% 受益于维修保养需求升温[1] - 陆路运输领域同比下降12 0% 受全球汽车市场竞争格局变化及国内结构调整影响[1] 精密工程领域 - 同比增长10 3% 增长稳健[1] - 机械与系统部门增长12 3% 受半导体设备和测量设备需求增加驱动[1] 电子行业 - 同比增长3 9%[2] - 信息通信与消费电子领域增长42 6%[2] - 电脑周边与数据存储领域分别萎缩18 7%和20 8%[2] 传统制造业 - 唯一下跌领域 同比下降8 9%[2] - 杂项工业产值下降幅度最大 达16 6% 因结构金属组件和纸制品产量下滑[2] - 印刷业产值增长2 2%[2] 制造业增长减缓原因 - 生物医药制造业波动拖累整体增速 其受研发周期、市场需求波动、监管政策等多因素影响[3] - 全球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加大 包括贸易摩擦、地缘政治紧张、主要经济体增长放缓等制约外部需求[3] - 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持续推进 部分传统产业面临技术瓶颈、资金压力、人才短缺等转型阵痛[4] 未来发展趋势 - 全球科技行业持续创新和新兴技术涌现 新加坡高科技制造业有望迎来新机遇[5] - 全球经济环境不确定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将挑战外需市场和产业布局[5] - 制造业内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是长期任务 需多方共同努力以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5]
北交所上半年IPO受理115单创新性与业绩可持续性成审核重点
中国证券报· 2025-07-07 05:01
北交所IPO受理情况 - 2025年上半年北交所IPO受理量为115单,其中6月单月受理97单,占比超八成,主要受财报申报窗口期影响 [1][2] - 目前超九成受理企业已进入审核流程,95家处于受理状态,13家进入问询阶段,7家公司IPO中止 [1] - 6月受理量大增因企业需在6月30日财报有效期前提交材料,叠加主板及科创板、创业板撤材料企业转向北交所 [2] 北交所审核重点 - 审核总体原则为"成熟一家、推动一家",上市门槛与审核尺度未变,重点关注企业创新性与财务造假防范 [1][2] - 受理阶段核查文件齐备性、主体适格性,设置负面清单,对突击分红、关键少数负面声誉等实行"一票否决" [2] - 创新性量化指标要求:最近三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超3%或年均研发投入超1000万元 [2] 企业创新性案例 - 奥图股份2022-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1430.13万元、1769.64万元、1854.86万元,聚焦汽车冲压自动化 [3] - 莱恩精工同期研发费用为3788.93万元、3847.71万元、3798.24万元,占营收比例3.78%-4.53% [3] - 巴兰仕同期研发费用2347.79万元、2844.81万元、3582.70万元,占营收比例3.39%-3.65% [3] 问询案例:技术优势与研发能力 - 森合高科被要求说明环保选矿剂在浸出性能、经济性等维度的优势及持续研发能力 [4] - 美德乐需量化证明"技术水平国际先进""填补国内外空白"的客观依据 [4] 问询案例:业绩波动 - 大亚股份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0.1亿元、9.68亿元、11.9亿元,扣非净利润3688.82万元、1.1亿元、1.5亿元,被问询收入与利润变动趋势不一致原因 [5] - 海圣医疗2023年营收3.06亿元(+14.25%)、扣非净利润7510.58万元(+16.45%),但2024年营收3.04亿元(-0.7%)、净利润6803.62万元(-9.41%),需说明波动原因及可持续性 [5] - 康华股份被要求结合行业增速下滑(2023年为负)、在手订单等论证业绩可持续性 [6]
10大产业41类“卡脖子”技术国产替代全景图
材料汇· 2025-07-06 21:22
中美贸易摩擦与国产替代背景 - 2024年初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美国对台军售并制裁中国企业,中国反制制裁5家美国军工企业[2] - 高科技国产替代迫在眉睫,国金证券联合多行业研究团队发布41个"卡脖子"关键技术领域报告,覆盖电子、计算机等10大领域[2] - 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需走自主可控道路,产业链安全是高质量发展前提[3] 研究框架与方法论 - 采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结合筛选细分领域,统一行业自主可控程度核心指标标准[3] - 从四大维度分析细分领域:当前国产化率、国产替代难度、卡脖子难点、攻克时间[5][6][7][8] - 国产替代难度分5档:极难(1档)<2%、较难(2档)5%、中等(3档)10-20%、较易(4档)30%、容易(5档)>50%[7][8] 电子产业 - 半导体国产化加速:成熟制程加大投入,举国体制突破先进制程[13][14] -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10-15%,重点关注薄膜沉积/离子注入/涂胶显影/量测检测/光刻环节[15][16] - EDA软件国产化率7-10%,若美国断供将影响芯片设计和生产工艺PDK获取[18] - GPU市场被英伟达(83%)和AMD(17%)垄断,2025年规模将达350亿美元[18] 计算机产业 - 信创产业链完善,场景从党政向重点行业深化,长期将提高行业集中度[19] - 工业软件市场规模2414亿元(+24.8%),但占全球不足10%,CAD/CAE/EDA/BIM国产化率不足5-10%[19][20] - 操作系统国产化率3-7%,生态建设是主要难点[21][23] - EDA市场被Synopsys/Cadence/西门子垄断,华大九天等国内企业逐步突破[21] 通信产业 - 华为/中兴全球通信设备市场份额合计40%,国内市占率达90%[26] - FPGA芯片国产化率10%,通信市场占比42.3%,2025年规模将达140.4亿[26][27] - 光模块国产替代基本完成,2021年全球TOP10厂商中5家为中国企业[28] - 电子测量仪器国产化率20%,海外企业占全球80%份额[29][30] 医药产业 - 科学仪器国产化率仅5%,色谱仪进口依赖度70%[33][34] - 质谱仪进口规模从2004年5.43亿增至2020年106.75亿,CAGR20.46%[36] - 中硼硅药玻管制工艺仍被"卡脖子",自产玻管生产线投资达1.5亿[38][39] 医疗产业 - 高端医疗器械国产替代空间大,政策支持公立医院采购国产设备[42][43] - 64排以上CT国产化率35%,3.0T以上MR仅17%[46] - 化学发光免疫诊断市场国产份额约30%,主要被进口品牌垄断[45] 汽车产业 - 线控制动国产化率<1%,感知算法国产化率0.3%[49][52] - 汽车座椅全球CR5达78%均为外资,国产化率30%[50] - 轮胎市场米其林/普利司通/固特异占全球36%,国产企业向高端进军[53] 机械产业 - 五轴机床国产化率8%,高端市场被德日企业垄断[57] - 示波器国产厂商普源精电/鼎阳科技全球市占率从2018年0.32%/0.17%提升至2021年0.53%/0.34%[58] - 数控系统国产化率30%,稳定性与经验积累是主要难点[59] 军工产业 - 军用数字/模拟芯片国产化处于中等水平,设计能力和工艺线落后是主要瓶颈[63][64] - 高温合金在航空发动机中应用超40%,高端品种尚未自主可控[63] - 碳纤维国产化率40%,航空用高性能产品验证周期长[64] 金属产业 - 特殊铜合金高端市场被德国维兰德/美国奥林黄铜等垄断[67] - 高温合金进口依赖度40%,存在"量"(产能)与"质"(技术)双重缺口[69] - 铜镍硅/铜铬锆系列合金国内仅博威合金等少数企业能量产[70] 化工产业 - 汽车原厂漆国产化率0%,光刻胶(KrF)<5%,POE为0%[79] - 芳纶国产化率20-30%,碳纤维40%,超高分子量聚乙烯60%[76][79] - EVA粒子国产化率49%,光伏级产品正在突破[79]
省政协委员、海南大学药学院院长罗海彬:创新探索,助力补齐海南生物医药产业短板
海南日报· 2025-07-06 08:26
学院发展 - 海南大学药学院学科排名从建院时的全国第119位跃升至第49位 [1] - 药学本科专业在建院第二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1] - 已引进培养了50位高层次人才 [1] 产教融合 - 药学院搬迁至海口国家高新区美安生态科技新城 [1] - 与齐鲁制药(海南)、海南先声药业等共建省级生物医药工程产业学院 [1] - 与多家园区企业签订实践教学、实习就业基地合作共建协议 [1] 研发平台建设 - 打造新药研发与评价平台,构建创新药物完整研发链条 [2] - 建立海南医药产业公共研发平台,提供研发服务和设备共享服务 [2] 原料药产业瓶颈 - 原料药供给是制约海南医药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2] - 洋浦经济开发区具备大规模生产原料药的条件 [2] 产业提案与落地 - 提案建议在洋浦建设原料药园区,打造千亿级医药产业集群 [2] - 长春花医药中间体生产基地项目、海南日中天制药扩建项目已在洋浦落地 [3]
长线资金持续回归 国资外资争当港股IPO基石投资者丨港美股看台
证券时报· 2025-07-05 08:02
港股IPO市场概况 - 2025年以来港股IPO市场持续火爆,超40家公司登陆港股,融资总规模超千亿港元 [1] - 基石投资者数量和质量显著提升,2025年上半年189家基石投资者参与43家上市公司,平均每家4.39家,远超2024年同期30家上市公司仅41家基石投资者的水平 [4] - 恒生指数2025年上半年涨幅达20%,恒生科技指数一季度涨幅超40%,市场氛围热烈带动基石投资热情 [4] 基石投资者特征与作用 - 基石投资者主要为大型机构或产业基金,通过认购并锁定6-12个月新股为企业质量"背书" [3] - 多基石投资者参与的港股新股表现更优,例如映恩生物-B上市首日涨幅116.70%,背后有15家基石投资者包括BioNTech、礼来亚洲基金等 [5] - "大牌"基石投资者尤其是海外知名机构能显著增强新股市场信心 [4] 地方国资参与动态 - 地方国资成为港股IPO基石投资主力,常选择总部所在地或重大项目落地企业投资,如正力新能引入3家常熟/苏州国资背景基石投资者 [7] - 国资平台投资更注重落实地方产业规划而非财务收益,偏好战略配售等流动性较优方式 [8] - 国资基石投资者可缩短审核流程,尤其支持符合国家战略的硬科技企业 [9] 外资与产业资本动向 - 2025年知名外资机构参与度显著提升,如宁德时代基石投资者包括韩国Mirae Securities、科威特投资局等主权基金 [11] - 产业资本通过基石投资实现战略协同,如药捷安康-B引入供应商合肥科颖医药,沪上阿姨引入供应商华宝股份 [10] - 外资回流港股市场趋势明显,重点配置科技、医药、新消费领域,H股溢价现象反映全球投资者态度转变 [11] 市场前景展望 - 港交所指出外资配置中国资产比例仍低,人民币资产吸引力提升将驱动更多长线资金入场 [12] - 国际化优势使港股持续吸引欧美、中东、东南亚等多元化投资者参与 [11]
*ST苏吴(600200)7月4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310.90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7-04 21:41
公司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4日收盘 公司股价报收于2 44元 下跌3 17% [1] - 换手率为4 71% 成交量33 47万手 成交金额8277 82万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310 90万元 占比成交额15 84% 其中超大单净流出184 26万元 大单净流出1126 64万元 [1] - 中单净流出157 94万元 小单净流入1152 96万元 [1] 公司财务数据 - 2025年一季报显示 公司营业总收入3 17亿元 同比减少25 44% [1] - 归属净利润7031 79万元 同比减少1489 93% [1] - 扣非净利润7384 38万元 同比减少3682 68% [1] - 流动比率1 477 速动比率1 426 资产负债率54 16%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为江苏吴中医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1994年 位于苏州市 [1] - 注册资本71215 1832万人民币 实缴资本12279 5762万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为钱群山 [1] 公司商业活动 - 公司共对外投资12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项目5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47条 专利信息2条 行政许可9个 [2]
吉林敖东(000623) - 2025年7月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04 17:5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所属行业为医药制造业,业务涵盖中成药、中药配方颗粒等,中药是主要营收来源 [2] - 现有生产批准文号 628 个,其中中药生产批准文号 315 个,累计获得《中药配方颗粒上市备案凭证》525 个 [3] 医药板块发展规划 - 依托品牌和产品质量优势,挖掘品种市场价值,完善营销体系,提升核心品种市场销售,力争培育多个亿元级核心单品,打造十亿级战略品种 [3] 分红政策 - 制定“未来三年(2024 年 - 2026 年)股东回报规划”,增加分红频次,优化分红节奏,合理提高分红率,已连续十七年现金分红,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 45.05 亿元,未来增强分红稳定性、及时性和可预期性 [3] 中药配方颗粒进展 - 延边药业中药配方颗粒项目部分车间及生产线 2025 年 1 月 23 日通过药品 GMP 符合性检查并投产,依托备案凭证加强重点区域和医疗机构开发 [4] 大健康领域情况 - 2024 年大健康业务销售收入 21,212.99 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 8.13%,生产销售大健康产品 200 多种,43 个单品销售收入过百万元 [4][5] - 通过多元化营销提升品牌知名度,开拓电商业务,平衡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挖掘中药材核心价值,构建大健康产品研发体系,打造新一代健康产品矩阵 [5] 投资方向 - 投资围绕核心优质长期股权证券资产及医药产业链相关上市公司股权投资,与广发信德合作设立 5 支基金,所投项目涉及生物制药等领域,持续优化金融资产配置,深化产融结合 [5]
武汉未来工厂:政府有为与市场有效的“双轮驱动”样本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4 17:44
武汉工业智能化改造模式 - 武汉通过政府政策与市场机制双轮驱动推动工业智能化改造 形成可复制的"武汉模式" 拉动工业投资连续16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1][10] - 政府出台专项政策支持技改 降低支持门槛至500万元 提高上限至1000万元 首次将研发投入纳入支持范围[3] - 建立200亿元银行贷款资金池和150亿元金融租赁资金池 缓解企业技改资金压力[5][6] 马应龙智能化改造成效 - 膏栓智能生产线生产效率提升30%以上 订单完成周期缩短至14.7天 员工人均产值提高32%[7] - 核心产品一次合格率和市场抽检合格率达100% 单位产值综合能耗下降9.52%[7] - 订单确认效率提升80%以上 发票维护效率提升80%以上 线下发票整理效率提升100%[7] 武汉智能化改造整体进展 - 已培育300条数字化标准产线 建成122家示范智能车间 打造30家标杆智能工厂 创建3家国家数字领航企业[8] - 122家智改示范企业生产效率平均提高31.2% 能源利用率平均提高19.9% 产品不合格率平均降低19.7%[9] - 1-5月武汉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2.1% 制造业投资增长12.9% 其中计算机通信行业占比近40%[11][12] 产业集群与生态建设 - 形成6家高水平智能化改造服务机构 聚合26家联合体单位 构建智能制造产业生态[9] - TCL格创东智华中总部升格为全国运营总部 入选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9] - 电子信息 汽车及零部件 钢铁石化等行业加速转型 汽车制造业投资大幅增长44%[9][12] 未来发展规划 - 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大模型公共服务平台 孵化垂类大模型[13] - 推动重点行业实现"5G+工业互联网"典型场景全覆盖[13] - 制订开源鸿蒙生态培育方案 打造国家工业软件生态共性平台[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