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影视制作
icon
搜索文档
引进剧回归,国产剧会怕吗?
虎嗅· 2025-08-23 20:40
政策举措 - 广电总局印发《进一步丰富电视大屏内容促进广电视听内容供给的若干举措》 推动优秀境外节目引进播出 内容供给层面开源[1][3] - 举措涉及剧集行业集数时长 题材审查 地区限制等痛点 审批效率提升或复制游戏行业触底反弹路径[1] - 2014年广电总局曾对引进剧实施数量限制 内容要求 先审后播 统一登记四项原则 导致引进剧数量大幅下跌[8] 市场反应 - 政策宣布当天影视板块全线飙升 百纳千成 华策影视 慈文传媒 欢瑞世纪午间收盘涨停[1] - 华西证券分析认为影视行业属于内容供给强驱动型产业 若审批效率提升 题材空间扩大 放开地区限制 行业或迎来"游戏版号放开"式修复窗口[1] 引进剧历史演变 - 20世纪80年代初引进剧无硬性限制 缓解国内电视节目匮乏 《大西洋底来的人》引发模仿潮流[8] - 1990年《关于引进海外电视节目管理的暂行规定》对引进剧首次明确规范 1999年CCTV-8专业调控引进剧来源和播出时段[11] - 2000年代日韩剧强势崛起 2008年CCTV-8《海外剧场》韩剧播出比例达19%[12] - 2009年广电总局禁止互联网传播未取得版权许可及发行许可证的海外剧[15] - 2010年搜狐视频首家引进正版美剧《迷失第六季》 2013年以2.54亿用户覆盖位列视频网站第一[19][20] - 2013年爱奇艺购入《来自星星的你》首周播放量破千万 优酷与SBS签200部韩剧[23] - 2014年政策收紧导致《制作人》延迟三个月播出 热门美剧《生活大爆炸》《破产姐妹》下架[25][26] - 2015年海外付费版权剧占比57% 韩剧占35% 爱奇艺以每集25万美元引进《太阳的后裔》播放量近10亿每集[28][29] 行业现状 - 2024年电视剧(含网络剧)发行数量为281部 较五年前下降超50% 接近200部行业底线[34] - 全球创意荒现象普遍 欧美日韩内容质量不复以往 仅《黑暗荣耀》《怪奇物语》级爆款能引发市场海啸[4] - 韩剧市场泡沫化严重 中腰部制作公司被流媒体泡沫吞噬 赞助植入从10-20个降至零[37] - 美剧市场受疫情和好莱坞萎缩影响 2023年原创剧集数量减少14%[39] - 视频平台从烧钱买版权转向差异化内容竞争 新一轮版权之战不会焦灼[5] 受众变化 - 高质量海外剧主要受众为年轻高知人群 Z世代文化消费迁移导致吸引力存在不确定性[6] - 00后 10后因2014年限制政策少有接触引进剧的机会[7][8] - 历史引进剧曾培养观众审美偏好 如拉美剧因集数过多被淘汰[10] 平台战略转型 - 视频平台从引进剧转向IP开发 《花千骨》《青云志》等网文IP作品成为主流[31] - 2015年视频平台付费模式加速增长 第三季度较2014年初增长463% 爱奇艺凭《盗墓笔记》成为首家会员破千万平台[28] - 行业进入精品化时代 不以量取胜 注重独到眼光和差异化内容[32] 潜在影响 - 引进剧回归可填补内容产量缺口 类似电影市场引进片在淡季补充供给[43] - 倒逼国产剧内容创作升级 促进创新性发展[43] - 优质国产剧通过竞争可立足本土市场 跻身全球舞台 推动文化出海[44]
希望有更多好作品从这里走向世界
四川日报· 2025-08-23 05:53
金熊猫奖行业价值 - 金熊猫奖托举精品力作并激励创作 为影视作品增添精彩 [2] - 奖项覆盖广泛专业领域且评奖涉及多种影视类型 评委具有国际性和代表性 具备足够权威性 [3] - 奖项实践文明交流互鉴理念 倡导超越地域种族语言的共情力 [4] 行业影响与成果 - 首届获奖作品《中国奇谭》衍生电影《浪浪山小妖怪》刷新国产二维动画电影票房纪录 [2] - 华策影视作品《去有风的地方》获首届金熊猫奖电视剧单元最佳音乐奖提名 [2] - 国际影视界迅速关注金熊猫奖 背后有严格完整的征片与评审体系 体现高规格定位 [4] 文化传播与产业协同 - 依托四川熊猫IP与文旅资源 打造影视+文化+生态特色体验 [4] - 通过影视作品展现中国故事技术进步和影像表达水平升级 增强全球观众对中国故事的喜爱 [2] - 奖项成为连接不同文化与心灵的桥梁纽带 为世界影视艺术贡献中国视角与东方智慧 [5] 行业期待与发展方向 - 期待金熊猫奖成为更明亮窗口 以多元题材展现当代中国立体形象 [4] - 奖项打造标杆并培育新生力量 鼓励年轻影视人用创新诠释传统 [4] - 奖项搭建双向奔赴平台 促进最新锐观点表达和深度思考 开展广泛合作 [5]
北京文化:公司是电影《南京照相馆》的联合出品方之一
证券日报· 2025-08-22 20:16
公司业务参与情况 - 公司作为联合出品方参与电影《南京照相馆》投资 但投资比例不高[2] - 公司不负责该影片的发行工作[2] - 预计该影片产生的收益对公司经营业绩不存在重大影响[2] 公司战略方向 - 公司秉持开放共赢理念 乐于与志同道合的优质资源方探讨各种形式合作[2] - 致力于建立并深化战略合作关系 共同打造高品质高回报影视文化作品[2]
北京文化(000802.SZ):是电影《南京照相馆》的联合出品方之一
格隆汇· 2025-08-22 15:14
公司业务参与情况 - 公司作为联合出品方参与电影《南京照相馆》项目 [1] - 公司在该项目中的投资比例较低 [1] 财务影响评估 - 预计该项目产生的收益对公司经营业绩不存在重大影响 [1] 投资者沟通内容 - 公司通过互动平台向投资者传达项目相关信息 [1] - 公司提醒投资者注意二级市场交易风险并建议理性决策审慎投资 [1]
公司现在有参与流浪地球的制作吗?北京文化:公司暂未参与该项目制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2 12:31
公司业务动态 - 北京文化暂未参与流浪地球项目制作 [2] - 公司秉持开放共赢理念 乐于与优质资源方探讨各种形式合作 [2] - 公司致力于建立深化战略合作关系 共同打造高品质高回报影视作品 [2] 行业合作趋势 - 影视行业存在通过优质资源方合作打造精品内容的模式 [2] - 行业呈现开放合作态势 各类战略合作成为常见发展方式 [2]
北京文化:是《南京照相馆》联合出品方之一,不负责发行,投资比例不高
金融界· 2025-08-22 12:06
公司参与情况 - 北京文化是电影《南京照相馆》的联合出品方之一 但非发行方 [1] - 公司参与该影片的投资比例不高 预计收益对经营业绩不存在重大影响 [1] 合作战略 - 公司秉持开放共赢理念 乐于与志同道合的优质资源方探讨各种形式合作 [1] - 公司致力于建立并深化战略合作关系 共同打造高品质高回报影视作品 [1]
电视剧取消40集上限、推动优秀境外节目引进播出……“广电21条”出台
央视新闻· 2025-08-22 09:20
加强内容建设 增加优质内容供给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日前印发实施《进一步丰富电视大屏内容 促进广电视听内容供给的若干举措》,其 中包括"取消40集上限""不严格限制古装剧数量""抓好纪录片精品制作""大力支持精品优秀动画片"等21 条改革措施,被称为"广电21条"。 这些新举措推出背后有着怎样的考量?将给电视剧行业带来怎样的变化?一起看—— 改进电视剧集数和季播剧播出间隔时长等管理政策; 改进电视剧内容审查工作,优化机制、提高效率; 举措强调,要多措并举加强内容建设,增加优质广电视听内容供给—— 实施"内容焕新计划",加强内容创新; 内容创作上,举措鼓励题材开放,促进境外节目引进。鼓励改编境外优秀作品,支持高质量本土化创作 —— 加强超高清节目制作播出宣传推介; 加强纪录片、动画片精品创作; 鼓励支持优秀微短剧进入电视播出; 推动优秀境外节目引进播出等。 松绑长度频率 释放创作活力 举措规定今后电视剧创作将适当放开40集上限,这一政策将为优质长剧打开创作空间。 举措中同样明确,"超长剧目可经特别审核",反映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坚决防止出现注水剧"的导向不改 变,采取严格把关避免"注水剧"回潮。 在释放创作活力方面, ...
20家头部基地大PK,谁能撑起影视产业新周期?
虎嗅· 2025-08-22 08:19
全国影视基地行业格局变迁 - 全国影视基地呈现从"重资产扩张"向"轻资产生态"、从"传统拍摄"向"科技融合"转型趋势 [9] - 全国登记在册影视基地约313家 其中活跃的仅50-70家 影棚数量大于10的不足20家 [4] - 头部影视基地集中分布于京冀鲁、长三角、珠三角及川渝四大区域 [5] 长三角区域产业生态 - 横店为核心拍摄基地 聚集4000+企业形成成熟产业集群 具备自我造血能力 [15] - 形成横店、象山、无锡、上海的"长三角一日达"协同网络 承接溢出项目 [18] - 技术革新显著:上海昊浦基地连接长三角超算中心 提供AI剧本模型及虚拟拍摄服务降低中小剧组成本 [20][22] - 竖屏短剧承接能力突出 横店单日同时拍摄63部短剧 湖州苏州形成"拍摄+发行"闭环 [23][24] 北方影视基地转型困境 - 青岛东方影都拥有40个高科技摄影棚 含全国最大万米棚 曾年承接20+项目 [29] - 中影怀柔基地仍是国产重工电影核心承载地 [29] - 综艺制作南迁导致廊坊大厂影视小镇、星光影视园空巢 后者转型演出场地 [30][31] - 涿州影视城等初代基地因产业转移于2016年关闭 [27] 珠三角区域发展瓶颈 - 影视消费力强但产业集聚弱 基地以外景为主 缺乏摄影棚和配套生态 [34][36] - 南海影视城、中山影视城依赖文旅转型 开展婚庆摄影、实景演艺等业务 [39] - 深圳东莞尝试数字棚和竖屏短剧 尚未形成集群效应 [40] 川渝地区新兴增长极 - 成都文创产业增加值突破2500亿元 同比增长13.9% [43] - 成都影视城拥有50万平方米产业载体 吸引灵河文化、壹同制作等头部公司入驻 [46] - 形成以可可豆动画为核心的18家企业动画产业链 覆盖全流程制作 [46] - 重庆永川科技片场拥有11个影棚 虚拟拍摄棚使用率超90% 承接40+影视作品 [49] 产业升级核心特征 - 未来竞争力取决于复合型能力:承接大小体量项目、技术赋能、产业配套及地域特色整合 [51] - 行业重心南移趋势持续 但成功关键在于精准匹配影视创作需求 [52]
邵氏兄弟控股(00953.HK)发盈喜,预期中期净利润约670万元 同比扭亏为盈
搜狐财经· 2025-08-21 21:01
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收入达人民币1.06亿元 较2024年同期增长734% [1] - 公司预期同期净利润约人民币670万元 而2024年同期为净亏损约人民币330万元 [1] - 收入增长及扭亏为盈主要源于电影、剧集及非剧集业务分部收入确认增加 [1] 业务驱动因素 - 业绩改善由电影业务分部收入增长驱动 [1] - 剧集业务分部收入确认对财务表现产生积极影响 [1] - 非剧集业务分部同样贡献显著收入增长 [1]
邵氏兄弟控股(00953)发盈喜,预期中期净利润约670万元 同比扭亏为盈
智通财经网· 2025-08-21 20:51
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收入达人民币1.06亿元 较2024年同期增长约734% [1] - 公司预期同期净利润约人民币670万元 而2024年同期为净亏损约人民币330万元 [1] - 收入增长及扭亏为盈主要源于电影、剧集及非剧集业务分部收入确认增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