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搜索文档
新人才激发新活力!创新成为电影产业链迭代升级“核心引擎” | 新观察↓
央视网· 2025-10-10 17:35
央视网消息:当前,无论是市场环境还是产业规模,包括电影题材、技术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对电影创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几年,动画电影已经成为电影市场的热门IP类型。截至目前,2025年中国动画电影市场共有50余部中外影片上映。其中,《浪浪山小妖怪》 以超16亿元的票房排名第二,成为中国影史二维动画电影票房冠军。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市场上的动画电影作品越来越丰富,制作质量也越 来越高,动画电影和观众的连接也越来越近。 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编剧刘佳表示,2025年的动画电影非常丰富,很多动画片的出现也证明动画作品已经被电影观众逐渐接受,已经破了圈 层。他们也会从故事中和观众产生连接,讲当下的一个观众关注的热点。 面对不断发展的技术和观众审美的变化等因素,电影人表示必须不断去学习、去丰富自己各方面的知识。 《流浪地球2》科学顾问团队执行制片人王姝表示,观众的认知变得更多维、更立体、更复杂的时候,他就会倒逼所有创作者,让自己的认知 尽快赶上观众当下的水平,或者说我们观众未来的水平。 王姝认为,越来越多的观众认知和审美水平更加极致,这就给电影创作者带来更多挑战,要求他们去不断开拓视野。 王姝表示,影视行业可能也需 ...
【招银研究|行业点评】“双节”消费观察:自驾出行热度续升,旅游客单环比改善
招商银行研究· 2025-10-10 16:57
出行数据 - 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24.32亿人次,日均3.04亿人次,同比增长6.2%,较2019年同期增长30.8%,创历史同期新高 [2] - 非营业性小客车日均客运量同比增长7.1%,增幅超过水运、民航、营业性公路及铁路,自驾周边游热度高 [3] - 民航日均执行客运航班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15.1%,其中国际航线日均航班数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2.9%,恢复度亮眼 [5] - 国庆期间国内经济舱机票均价较2024年微增0.3%,增幅不及"五一"假期水平 [5] 整体消费趋势 - 全国消费相关行业日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5%,呈现温和复苏态势 [9] - 服务消费同比增长7.6%,表现强于商品消费的3.9% [9] - 支付交易笔数同比增长约30%,交易金额同比增长约16%,呈现量强于价的特征 [9] 商品消费 - 受益于黄金价格上涨,珠宝首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40% [9] - 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带动通讯器材、汽车假期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0%以上 [9] - 健康消费品、化妆品、日用品等品类销售收入增幅同样超10% [9] 服务消费与文旅出游 - 文化艺术服务、休闲观光、健身休闲活动、体育场馆服务等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0%以上 [9] - 全国国内旅游出游8.88亿人次,较2019年同期日均增长12%;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8090.06亿元,较2019年同期日均增长9% [13] - 人均旅游消费为911元,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7.4%,恢复度较今年春节和"五一"假期环比改善 [16] - 宁夏、江苏、湖南、辽宁等多省份接待游客数和旅游收入实现10%以上的同比增长 [18] 重点景区与酒旅 - 峨眉山景区累计接待游客36万人次,同比增长30.2%;武汉东湖风景区累计接待游客264.31万人次,同比增长12.66%;茶卡盐湖景区接待游客量达15.6万人,同比增长15.97% [23] - 宋城演艺全国12大《千古情》共演出510场,接待游客近300万人次,均创历年新高 [23] - 全国边检机关共计保障1634.3万人次中外人员出入境,日均同比增长11.5% [24] - 出境包车游订单量同比增长超120%,使用非中国护照预订国内航班的机票量同比增长33% [24] 本地消费 - 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2.7% [25] - 受访餐饮企业中,营业收入、客流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和持平的企业占到66.7% [25] - 2025年国庆档票房为18.35亿元,同比下滑13%,总观影人次和平均票价分别同比下降4%和9.4% [27]
民银国际:黄金周出行呈量增价稳特征 注重体验型消费
智通财经· 2025-10-10 16:51
国庆假期消费出行总体表现 - 2025年中秋国庆黄金周出行热度高,呈现量增价稳特征 [1][2] - 假期跨区域流动量日均同比增加6.2%,其中铁路、水路、民航分别增长2.6%、4.2%、3.4% [2] - 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加2.7%,但增速低于2025年五一假期的6.3% [2] - 美团旅行平台出行订单量同比大幅增长30% [2] 文旅消费与价格趋势 - 国庆8日假期出游人次达8.88亿,日均出游人次同比增加1.6% [2] - 国内出游消费总额日均同比增加1.0%,人均出游支出同比微降0.6%至911元 [2] - 国内机票(经济舱)均价为849元,同比微增0.3% [2] - 酒店平均房价受益于同期低基数和长假效应有所回升 [2] 消费偏好与结构性机会 - 消费趋势偏向跨境游和体验型消费,长途游订单占比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 [3] - 超过30个区县目的地酒店预订热度同比增长超100%,县域旅游和宝藏小城热度提升 [3] - 出入境日均达204.3万人次,同比增长11.5%,国际航班量日均超2000班,同比增长11.1% [3] - 内需板块关注悦己消费,如潮玩零售及IP、户外运动、具备粉丝粘性的国货消费领域 [1] 特定板块表现 - 国庆档电影总票房为18.3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1.0亿元下降13%,日均票房同比下降24% [3] - 电影平均票价为36.6元,低于去年同期的40.4元,市场相对乏力 [3] - 海南离岛免税销售金额同比显著增长13.6%至9.44亿元,购物人次同比增长3.2%至12.29万 [4] - 离岛免税人均购物金额同比增加10%至7685元,较2025年五一假期显著回暖 [4] 投资机会关注点 - 具备出海扩张能力的公司将获得更大成长空间 [1] - 关注全球产能布局具备优势的出口链品牌商及制造商 [1] - 消费出海和内需结构性机会是关注重点 [1]
“国庆遇中秋,家国共团圆”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0-10 15:10
假日文旅消费业态 - 夜经济持续升温,夜食、夜购、夜游等夜间文旅消费业态成为游客热门选择,例如兰州市的“夜游黄河”游船和上海市徐汇区的建筑投影秀 [6] - 沉浸式体验项目受到欢迎,如南京市熙南里街区的沉浸式夜游《今熙有戏》,游客可参与戏曲表演互动 [8] - 非遗活动与旅游深度融合,非遗展演融入景区、市集等多元场景,例如陕西省文化馆举办的游园会呈现近2000件非遗精品 [8] 电影产业与文旅融合 - 国庆档档期总票房(含预售)已超17亿元 [9] - “为一部电影奔赴一座城”成为出行新潮流,电影取景地转化为旅游打卡点,带动当地文旅消费,如《刺杀小说家2》取景地重庆 [9] - 电影产业从传统票房经济转向“电影+旅游”、“电影+美食”等多元消费生态,成为促进消费的新引擎 [9] 交通出行与流动性 - 假期前半程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约12.43亿人次,日均值超过3.1亿人次,创历史新高 [10] - 新高铁线路(如沈佳高铁沈白段)开通显著提升区域可达性,使京津冀地区至长白山形成快速客运通道,并带动沿线红色旅游和秋色观赏 [10] - 全国水路旅客发送量预计达1250万人次,同比增长11.6%,邮轮游凭借舒适便捷的特点成为假期出行新选择 [10] 跨境旅游与文化体验 - 受免签政策、离境退税、支付便利等利好影响,中外旅客跨境游需求旺盛 [11] - 高铁等交通工具成为文化传播载体,例如外国旅客在高铁上体验茉莉花茶制作等非遗文化 [11] - 跨境消费便利举措密集落地,如航班增开加密、双语服务等,有望推动外国游客从浅层观光转向深度游 [11]
平均票价近5年最低!爆款缺席电影国庆档遇冷,Q4引进片能否“救场”
华夏时报· 2025-10-10 13:11
2025年国庆档票房表现 - 2025年国庆档(10月1日至10月8日)总票房为18.35亿元,观影总人次5007万,国产影片票房占比98.93% [3] - 国庆档票房回落至十年前水平,为近五年最低(剔除2022年特殊时期)[3] - 档期内无票房5亿元以上影片,头部影片票房爆发力欠佳 [5] 国庆档影片具体分析 - 档期票房前五名影片为《志愿军:浴血和平》(4.50亿元)、《731》(3.44亿元)、《刺杀小说家2》(2.95亿元)、《浪浪人生》(2.19亿元)和《震耳欲聋》(1.75亿元),共5部影片破亿 [5] - 《志愿军:浴血和平》票房不及前作(前作票房分别为8.68亿元和12.06亿元),其想看-购票转化率远高于同期新片,24%观众看过《志愿军:存亡之战》,15%看过《志愿军:雄兵出击》 [6] - 《731》在档期次日实现单日票房反超,升至第二名,证明其在下沉市场具有稳定受众 [6] 票价与市场反应 - 2025年国庆档平均票价为36.6元,下调至近5年最低 [6] - 10月4日新片集体降价,部分影片单日票价环比降幅超9%,但未带动观影人次增长 [6] 行业困境与模式创新 - 2025年节假日档期呈现票房波动大、营销起势难、口碑爆款少的特点,电影市场面临内容供给缺乏新意、观众观影阈值抬高等困境 [7] - 万达电影创新打造超级场景,联合游戏IP《恋与深空》吸引超百万游戏玩家走进影院,探索“超级娱乐空间”战略新模式 [7] 2025年全年票房与第四季度展望 - 截至2025年10月2日,2025年度总票房(含预售)突破425.022亿元,已超2024年全年票房成绩 [8] - 有观点指出,若剔除《哪吒2》贡献,今年总票房不足300亿元,且不足10亿元作品跻身年度票房前十,存在结构性问题 [8] - 第四季度多部引进片将上映,包括《疯狂动物城2》、《阿凡达:火与烬》等,全年总票房有望冲击500亿元 [9] 重点引进片背景 - 《疯狂动物城》(2016年)全球票房10.26亿美元,中国内地票房2.12亿美元,为内地影史进口动画片票房及观影人次双冠军 [9] - 《阿凡达》(2009年)全球票房29.19亿美元,位居全球票房榜榜首;《阿凡达:水之道》(2022年)全球票房23.15亿美元,位居全球票房榜第三位 [9]
“电影+文旅”“电影+周边”“电影+美食” 借助关键词解码电影产业破圈向“新”发展
央视网· 2025-10-10 13:03
电影市场国庆档表现 - 2025年国庆档电影市场势头迅猛,满意度得分85.4分,同比增长2.1分,为近4年最高[1] - 档期电影场次共314.66万场,同比增长12.82%[3] - 档期电影平均票价为36.64元,同比下降9.28%[3] “电影+”联动消费业态 - “电影+文旅”模式兴起,电影拍摄地、取景地和故事发生地成为假期旅游热门目的地[7][10] - 各地推出创新消费模式,例如浙江湖州凭电影票根可享受景区门票减免、餐饮折扣等优惠,以“一张电影票根串联全域消费”[13][16] - “电影+XR”等新商业范式出现,如电影《浪浪山小妖怪》推出XR体验项目覆盖全国60余家商业综合体[19] 电影IP衍生与周边消费 - 电影衍生品开发活跃,《浪浪山小妖怪》已推出超800款衍生单品,《罗小黑战记2》吸引大量客流走进线下快闪店[20] - 电影消费带动效应显著,电影门票花费1元能带动同期周边消费将近5元[20] 产业模式与投资转型 - 电影产业正从单一票房经济向多元消费生态转型,转化为全场景消费模式[5][18] - 头部电影公司产业链延伸升级为内容IP化、场景多元化、运营协同化的生态构建[22] - 电影收入来源多元化,包括流媒体播放权、海外发行权、衍生品销售、游戏改编权、主题乐园授权等,降低了投资风险并提高了投资回报率[24]
中国电影产业正向多元消费生态转型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10 11:48
行业转型核心观点 - 中国电影产业正从单一的票房经济向多元消费生态转型,由单一观影行为和仅依靠票房盈利的传统模式转化为全场景消费模式 [1] 创新商业模式与案例 - 电影《浪浪山小妖怪》推出XR体验项目,覆盖全国60余家商业综合体,开创“电影+XR”全新商业范式,实现“观影”与“体验”双向引流 [3] - 电影院不再仅是观影场所,更是社会公共文化消费和文化活动的场所 [5] - 电影《浪浪山小妖怪》已推出超800款衍生单品,《罗小黑战记2》的线下快闪店吸引大量客流消费 [5] - 电影门票花费1元能带动同期周边消费将近5元 [5] 行业发展趋势与潜力 - “电影+”无论从上游或下游都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出色的电影作品具有广阔的消费潜力可挖掘 [7] - 头部电影公司的产业链延伸已升级为“内容IP化、场景多元化、运营协同化”的生态构建,通过资源整合降低成本并依托多业务联动打开盈利空间 [9] 投资多元化与收入结构 - 来自游戏、科技等多个行业的资本进入电影市场,带来商业模式的全面创新 [11] - 电影收入来源除传统票房分账外,变得更加多元化,包括流媒体播放权、海外发行权、衍生品销售、游戏改编权、主题乐园授权等 [11] - 多元化的收入结构降低了电影投资风险并提高了投资回报率 [11]
2025年国庆档总票房突破18亿元,全年票房有望冲击500亿
环球网· 2025-10-10 10:52
国庆档票房表现 - 2025年国庆档(10月1日至10月8日)总票房突破18亿元 [1] - 档期内形成五部影片票房均突破1亿元的“五强领跑”格局 [1] - 票房前五影片为《志愿军:浴血和平》(4.43亿元,占比24.6%)、《731》(3.41亿元,占比18.9%)、《刺杀小说家2》(2.90亿元,占比16.1%)、《浪浪人生》、《震耳欲聋》 [1][5] 市场运营数据 - 国庆档总出票4909.94万张,放映场次365.10万场 [4] - 档期平均票价为36.7元 [4] - 头部影片平均票价存在差异,《刺杀小说家2》为39.3元,《志愿军:浴血和平》为38.3元,《731》为32.6元 [5] 行业供给与特点 - 截至报告时点,全国已上映影片数量超过300部,类型涵盖历史、喜剧、动画、奇幻、剧情等 [1][6] - 国庆档影片题材覆盖历史战争、现实叙事、奇幻冒险、喜剧温情等多个领域,满足不同观众需求 [1] - 行业涌现兼具思想性与观赏性的优秀作品,通过丰富内容供给培育观众观影习惯 [6] 行业前景与驱动力 - 2025年电影市场整体呈现稳健复苏态势 [6] - 四季度众多备受期待的热门影片将陆续登陆院线,市场后续增长动力充足 [6] - 此前《哪吒之魔童闹海》已斩获154.46亿元票房,成为拉动市场的重要力量 [6] - 在国庆档良好开局与后续影片助力下,2025年全国电影总票房有望冲击500亿元目标 [6]
华泰证券今日早参-20251010
华泰证券· 2025-10-10 09:17
宏观环境 - 9月全球制造业PMI小幅下行,美国维持相对韧性,日本和欧元区明显走弱,新兴市场经济体在中国提振下整体回升 [2] - 9月全球制造业新订单小幅回落,但新出口订单回升,库存基本稳定,显示全球制造业周期仍有韧性 [2] - 9月全球服务业PMI进一步回落,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服务业景气度多数回落,但仍维持高位 [2]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 - 国家发改委与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公告治理价格无序竞争,将通过规范定价行为、完善行业成本标杆等措施维护市场价格秩序 [2] - 风电光伏被视为反内卷核心环节,相关政策手段或持续完善,有望驱动产业链盈利修复 [2] 机械设备行业 -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单手自由度已上升至22个,并采用微型丝杠方案,未来进入ToB和ToC场景后对降低噪音和控制温升有更高要求 [3] - 微型陶瓷丝杠方案具备轻量化、高强度、低噪音、低发热等优点,有望成为未来微型丝杠重要发展方向 [3] 传媒行业 - 2025年国庆档(10月1日-10月8日)票房约18.4亿元,同比去年国庆档票房下降12.5% [6] - 国庆档票房下降主因包括同题材电影致票房分流、优质内容相对缺乏以及观众迭代和娱乐选择多元化 [6] - 后续《疯狂动物城2》等优质进口影片和国产储备将上映,有望带动电影行业景气度回升 [6] 可选消费行业 - 国庆中秋假期前4天(10.1-10.4)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3.3% [7] - 国庆中秋假期(10.1-10.8)日均跨区域人员达3.04亿人次,同比增长6.2%,环比五一增长3.7% [7] - 商品消费领域,绿色健康、智能化品类增速领先,"悦己+体验"等情绪消费需求高涨 [7] 阿里巴巴 (9988 HK / BABA US) - 预计2QFY26收入端将延续稳健增长(同比+2.9%),主要得益于AI云业务需求高景气与电商CMR稳健增长 [8] - 预计2QFY26集团调整后EBITA利润为77.4亿元,利润表现或受闪购投入及其他板块AI业务探索影响 [8] - 中长期看,淘宝闪购精细化运营能力改善与品类结构变化将决定UE水平,云业务全栈能力与投入力度有望支撑收入高增 [8] 汇丰控股 (5 HK) - 宣布私有化恒生银行的提案,现金对价为1060亿港元,即每股155港元,预计于2026年上半年完成 [11] - 交易将使汇丰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下行125个基点,为维持比率在目标区间,将暂停股票回购三个季度 [11] - 私有化有助于双方战略协同,助力汇丰捕捉香港市场发展机遇 [11] 华虹半导体 (1347 HK) - 上调港股目标价至119港币,核心逻辑基于国产AI芯片生态成熟重构晶圆代工格局 [12] - 测算2024年中国设计公司先进工艺代工需求达95亿美元,其中70%由台积电承接,华为昇腾等AI芯片迭代加速有望扩大本土代工需求 [12] - BIS新规将限制范围扩至持股>50%子公司,政策收紧或加速供应链本土化,看好"大华虹"一体化战略下技术能力提升及九厂产能爬坡 [12]
2025年国庆档:新片丰富 类型多元
中国青年报· 2025-10-10 08:55
国庆档票房总体表现 - 2025年国庆档电影总票房为18.35亿元,观影人次为5007万 [1] - 国产影片票房占比高达98.93% [1] - 票房前5名影片为《志愿军:浴血和平》《731》《刺杀小说家2》《浪浪人生》《震耳欲聋》 [1] - 《志愿军:浴血和平》以超4.5亿元票房领跑,是该系列第二次取得国庆档票房冠军 [1] 市场数据与用户画像 - 国庆档日均票房2.3亿元,平均票价36.64元,为近5年首次跌至40元以下 [1] - 购票用户中35岁以上群体占比首次超过五成,三四线城市占比近44% [1] - 人均观影次数1.14次与去年持平,单人观影比例达到近5年最高 [1][2] - 一线城市票房占比为近5年最低 [2] 影片表现与区域特征 - 新片《风林火山》在一线城市占比最高,近三成,因其港片属性在华南地区票房占比也近三成 [2] - 《猪猪侠·一只老猪的逆袭》市场下沉最为显著 [2] - 《浪浪人生》凭借喜剧元素在东北地区获得较高票房占比 [2] 行业趋势与未来展望 - 国庆档新片供给丰富、类型多元,但缺乏爆款头部影片带动,吸引力稍显不足 [2] - 市场在影片供给、票价策略和分众满足方面体现出适应性与多样性 [2] - 行业进入更注重内容本身和观众口碑的阶段,IP效应或明星阵容不再是票房绝对保障 [2] - 市场趋于精细化、分众化、理性化,需精准把握不同圈层观众偏好 [2] - 在国庆档助推下,2025年中国电影全年总票房已超去年,市场进一步复苏 [3] - 第四季度多部大片即将上映,全年总票房有望冲击500亿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