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技

搜索文档
创业板“激活”第三套上市标准 潜在“H+A”科技企业迎新投资机遇
智通财经网· 2025-06-19 15:16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6月18日举行的2025陆家嘴论坛上表示,证监会将在创业板 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 据了解,创业板第三套标准发布于2023年2月,对比科创板对未盈利企业的上市要求,创业板第三套标 准将预期市值提升至50亿元,并增加了3亿元的营收要求,但未明确对"企业研发成果"的要求。对于具 有表决权差异安排企业、红筹企业,可以选择相应上市标准申请首发上市,但前期未有案例落地。 市场认为创业板"激活"第三套上市标准,回应了呼吁已久的制度突破,能够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 能。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创业板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等措施,有利于加大 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支持,让科技创新企业可以登陆资本市场获得宝贵资本,从而有助于发展新 质生产力。 就在6月10日,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 其中提到,允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按照政策规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智能驾驶港股上市企业佑驾创新(02431)对智通财经表示,深交所创业板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 市,与一周前中办、国办印发 ...
两市超4600股下跌!这些板块已现主力抄底信号
搜狐财经· 2025-06-19 12:52
从市场驱动逻辑来看,A股市场当前的调整更多受到内部技术面与地缘政治风险的拖累,而 港股市场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全球市场流动性和投资者情绪的影响。 A股中,银行、电子、家用电器等蓝筹或周期性较强的板块表现相对抗跌,跌幅集中在0.23%至0.56%之 间,显示出市场在结构性调整中,对基本面稳健、估值合理的行业仍有一定支撑。与此同时,部分科技 成长板块逆势表现活跃,如受第五届中国国际固态电池科技大会即将举行等消息催化,固态电池相关领 域呈现强势;受益于AI需求拉动的PCB概念,以及因国际人形机器人专业展即将举办而走强的机器人板 块均有良好表现。相反,国防军工、美容护理、有色金属等板块跌幅较大,尤其是国防军工板块,跌幅 达2.58%;可控核聚变、减肥药等题材则调整明显,表明这些受政策预期和外部环境影响较大的行业在 当前阶段面临一定压力。 港股方面,日常消费品经销与零售、生物科技等板块跌幅较大,其中日常消费品经销与零售板块跌 3.67%,生物科技板块跌3.96%,显示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投资者对高估值的成长型行业信心有所减 弱。医疗保健业、原材料业、工业等指数跌幅亦较为显著;而金融服务和房地产相关板块也出现了不同 程度的 ...
东南大学/华大合作发表最新Cell论文:实现器官发生早期完整胚胎的数字重建
生物世界· 2025-06-19 11:07
胚胎发育研究 - 胚胎发育包含一系列错综复杂且分层次的细胞命运转变,包括胚层形成以及随后的器官发生[1] - 哺乳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由原肠胚形成而来的三个胚层(外胚层、中胚层和内胚层)相互协作启动器官原基的形成[1] - 早期器官发生阶段为器官形成奠定基础蓝图,具有广泛的细胞命运程序化指定事件和对发育干扰的高度敏感性[1] 最新研究成果 - 研究团队在Cell期刊发表题为"Digital reconstruction of full embryos during early mouse organogenesis"的论文[2] - 该研究在器官发生早期(E7.5-E8.0)以单细胞分辨率重建了完整的3D"数字胚胎"[2] - 研究为早期器官形成提供重要见解,也为研究发育和疾病提供独特空间平台[2] 早期器官发生特点 - 胚胎发育约第7.5天时,小鼠胚胎经历首次重大形态转变,出现心管、原始肠管和头部褶皱等关键结构[4] - 此阶段胚胎从数百个细胞迅速增殖到数万个细胞[4] - 器官形成过程依赖细胞的精确迁移、定位和分化,受时空基因表达模式和复杂信号通路严格调控[4] 研究方法与技术 - 研究团队将空间转录组学方法Stereo-seq与细胞分割技术相结合[6] - 对6个处于器官发生早期的胚胎的285个连续切片进行分析[6] - 生成器官发生早期整个胚胎的空间转录组图谱,分辨率达到单细胞水平[6] 研究成果应用 - 开发可视化平台SEU-3D重建3D"数字胚胎",精确反映原生胚胎环境中的基因表达模式和细胞状态[7] - 绘制内胚层和中胚层衍生物的空间细胞图谱,揭示复杂的跨胚层和细胞类型的信号网络[8] - 在E7.75的胚胎-胚外界面前部确定一个原基决定区(PDZ),揭示心脏原基形成过程中的协调信号交流[8]
2100亿,酱油女王IPO敲钟了
投资界· 2025-06-19 10:42
海天味业港股上市 - 公司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发行价每股36 3港元 筹资101亿港元 成为年内港股最大规模IPO之一 [2] - H股认购火爆 超额认购逾930倍 引入高瓴 GIC 瑞银资管等8家豪华基石投资者阵容 [2] - 开盘首日股价一度涨3% 总市值超2100亿港元 [3] 公司发展历程 - 品牌历史可追溯至300年前的佛山古酱园 1955年由25家酱园合并组建海天酱油厂 [5] - 1994年完成国企改制 2003-2005年累计投资超10亿元引进自动化生产线 建成百万吨级生产基地 [5][6] - 2014年A股上市 市值曾突破7000亿元 获"酱油茅"称号 [6] 管理层更迭 - 创始人庞康2024年交棒 由追随其30年的"二号人物"程雪接任董事长 [7] - 程雪1995年参与股改认购 2014年A股上市时持股比例仅次于庞康 现完成从打工人到掌门人转变 [7][8] 业务与财务表现 - 产品矩阵覆盖酱油 蚝油等14个品类 1450多款SKU 家庭渗透率超80% 连续28年保持行业第一 [10] - 拥有7个年收入10亿级大单品 31个亿级产品系列 合计贡献76 6%销售收入 [12] - 2024年营收269 01亿元(同比+9 53%) 净利润63 44亿元(同比+12 75%) 一季度净利22亿元 [12] 全球化战略 - 港股募资净额20%将用于海外拓展 计划建立100人海外销售团队 升级全球电商及物流网络 [13] - 重点布局东南亚及欧洲市场 通过本地化供应链建设提升全球品牌影响力 [13] 港股市场动态 - 2025上半年港股恒指最大涨幅超24% 上半年40家企业IPO募资1087亿港元 数量及金额同比增33%和711% [16] - 消费与生物科技行业IPO数量领先 泡泡玛特等新消费企业带动板块热度 市值超3500亿港元 [16][17] - 当前超160家企业排队赴港上市 其中20家拟募资超10亿美元 [18]
金融助力科创,涌现更多“DeepSeek时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9 01:48
科创板深化改革政策 - 中国证监会宣布推出"1+6"政策措施 更加精准服务技术突破大 商业前景广阔 研发投入高的优质科技企业 [1] - 设置科创板科创成长层 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第五套上市标准 支持人工智能 商业航天 低空经济等前沿科技领域企业 [1] - 科创板上市公司已达588家 总市值6.80万亿元 成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聚集地 [1] 第五套上市标准的历史与现状 - 第五套标准是2019年设立科创板的创新制度 支持未盈利但高成长的科技企业 [1] - 2023年6月后采用第五套标准的IPO实质性暂停 2024年"科创板八条"明确支持硬科技企业 2025年已有4家未盈利企业IPO申请获受理 [2] - 资本市场提供从风险投资到上市融资的全链条服务 满足企业不同阶段需求 [2] 风险资本与科技企业发展 - 风险资本在科技产业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但2023~2024年美元风险资本流入减少 国内IPO收紧影响创投机构退出 [3] - 当前人工智能 生物科技 商业航天 低空经济等前沿技术蓬勃发展 需要构建适配的金融服务体系 [3] - 应吸引社保基金 保险资金 产业资本等参与私募股权投资 促进科技与产业创新融合 [3] 科技初创企业与资本市场 - 互联网革命期间成长的巨头多由美元资本投资并在境外上市 高盛中国十大民营上市公司中一半是互联网公司 [4] - 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 科技初创企业遍地开花 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提升有助于金融资源助力科技创新 [4] - 资本市场应支持更多"硬科技"企业成为未来巨头 实现科技创新事业跃升 [4]
美股三大指数小幅高开 脑再生科技跌超29%
快讯· 2025-06-18 21:32
美股三大指数小幅高开 脑再生科技跌超29% 智通财经6月18日电,美股三大指数小幅高开,纳指涨0.04%,道指涨0.01%,标普500指数涨0.08%。脑 再生科技跌超29%,此前2个交易日累涨近400%。 ...
聊聊今天的陆家嘴论坛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6-18 21:31
陆家嘴论坛核心观点 - 论坛核心聚焦加大对外开放与支持上海金融中心建设[3][4] - 政策信号偏向务实而非激进,与40天前"一揽子金融政策"形成延续[1] 科创成长层与IPO改革 - 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对标港股18A新政经验[7][9] - 未盈利企业股票简称将标注"U"以提示风险,强化投资者分层管理[11] - 需配套完善退市机制与中小投资者保护措施[10] QDII额度与跨境投资 - 新一批QDII额度即将发放,双向开放持续推进[12][13] - 当前QDII-ETF溢价率普遍低于0.5%,仅4只产品溢价超5%[14] - 多只美股/全球市场QDII基金维持单日限购1千-50万元[15][17] 重点扶持产业方向 - 人工智能、生物科技、量子技术、商业航天、低空经济被明确为前沿科技重点领域[18] - 上述领域企业将优先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18] 国际货币体系与资产配置 - 监管层提出弱化对美元依赖,推动多主权货币竞争格局[19][20] - 人民币对美元年内升值1.6%,外资增持境内股债趋势明显[22][23] - 黄金配置价值凸显,5月银行结售汇顺差超百亿美元[21][23] 企业出海与债券市场 - 推广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便利境外上市资金调回[24] - 债券ETF规模年内增超千亿,科创债ETF即将推出首批10只[25][26] - 民企东方富海发行5年期科创债利率1.85%创行业新低[26] REITs与资产配置趋势 - 首批2只数据中心REITs获批注册,公募REITs扩容加速[27][28] - 中国家庭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不足10%,远低于美国50%,优质股权投资时代来临[30] ETF与基金投顾创新 - 科创板ETF将纳入基金投顾配置范围,或通过"基金通"实现场外买卖[31][33] - 该模式未来可能推广至所有ETF及REITs,重构券商商业模式[34][35] 港股市场动态 - AH溢价指数回升至130,理想汽车受大股东减持影响单日跌超4%[37][38] - 低利率环境下AH溢价中枢或长期下移,跌破130或成新常态[39]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为何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8 20:15
科创板新一轮改革 -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将深化科创板改革,推出"1+6"政策措施,聚焦提升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更好发挥科创板"试验田"作用 [1] - 六项改革措施中第一项是针对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企业,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 [1] 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 - 该制度借鉴境外市场做法,将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入股年限、数量和比例作为适用第五套标准企业审核注册的参考因素 [2] - 借助机构投资者的专业判断和资金投入,帮助审核机构和中小投资者更好判断企业科创属性和商业前景 [2] - 境外成熟市场如港交所已有成功实践,例如18A规则下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后营收大幅增长,净利润显著减亏 [3] 境外市场实践案例 - 港交所18A规则下截至2024年底共有67家公司上市,平均每家拥有3名资深投资者,合计持股约21% [3] - 信达生物2018年上市前资深投资者持股超23%,上市后营收从不到1000万元增长至2024年94.2亿元,净利润从-57.7亿元减亏至-0.9亿元,市值增长438%至1022亿港元 [3] 市场化机制的优势 - 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在识别优质科技型企业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尤其是产业投资者和头部私募基金对行业有深刻理解 [5] - 我国私募股权基金规模达10.96万亿,创业投资基金规模达3.41万亿,为科技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科创板已上市企业中约九成获得过私募股权基金投资 [6] 试点实施细节 - 试点范围限于第五套上市标准企业,资深投资者入股情况仅作为审核参考而非上市条件,体现稳起步、小切口改革思路 [6] - 交易所将细化资深投资者认定标准,明确审核参考方式,加强行为监管,打击利益输送等违法违规行为 [6]
瑞银六月投资提醒:市场看似盘整,这些因子轮换机会别错过!黄金七月会起飞!
搜狐财经· 2025-06-18 17:31
六月季节性市场表现 - 六月各类资产普遍呈现盘整态势 货币 大宗商品和股票均如此 [1] - 标普500指数6月平均小幅上涨0.2% 1950年以来的数据显示这一规律 [2] - 标普500指数通常在六月第一周表现强劲 月中趋于平稳 月末回落 [4] - 历史新高更可能出现在七月 七月季节性表现强劲 与总统周期就职年规律吻合 [6] 因子轮换与投资机会 - 六月是因子轮换最剧烈的月份 过去25年数据显示质量因子 动量因子和规模因子表现最佳 价值因子表现最差 [8] - 季节性规律若成立 高质量大盘成长股将受益 这类股票处于所有因子倾斜的交汇处 [10] - 欧洲质量因子组合(UBPEQLTY)今年以来大幅下跌 若六月季节性规律应验 该组合可能回升 [11] 医疗健康板块与生物科技 - 医疗健康板块是六月历史上表现最佳的板块 相对于标普500指数平均上涨0.8% [13] - 医疗健康板块近期表现不佳 过去两个月下跌10% 当前是反弹的合适时机 [13] - 生物科技板块季节性尤其强劲 做多生物科技指数(XBI)可能是布局医疗保健板块超额表现的最佳方式 [15] 黄金季节性走势 - 黄金在六月往往表现不佳 但六月标志着季节性淡季的结束 [15] - 黄金在七月的表现会大幅改善 季节性疲软可能出现在六月下半月 [15][17]
特稿 | 拉斯•特维德:关于超智能未来的4000个预测
第一财经· 2025-06-18 09:35
海湾地区国家成为AI发展中心 - 海湾地区国家具备AI发展四大关键要素:廉价能源、低营业税、稳定政治环境和灵活数据共享能力 [1] - 2025年5月特朗普带领科技领袖团队访问沙特、阿联酋和卡塔尔签署协议建设全球最大AI数据中心 [1] - 该地区在AI所需四大要素中至少三方面表现突出:能源供应、税收优惠和政府稳定性 [1] AI技术发展趋势预测 - 2025-2035年AI能力将大幅提升 2028年领先LLM计算能力预计达2024年10万倍 [5] - 代理AI群将在2025年实现跨领域协作 微软和OpenAI等公司正将其集成到平台 [5] - 2027-2030年仿人机器人将实现商业突破 2030年进入大众市场 [6] - 2028年互联AI网络将形成集体超智能 在多数领域超越人类 [6] - 2033-2035年量子AI将显著增强计算能力 开辟研究新可能性 [8] 生物医学领域突破 - mRNA疫苗和男性避孕药将上市 随后出现3D打印皮肤移植和神经退行性疾病新疗法 [9] - CRISPR技术将应用于寄生虫病和心血管疾病治疗 [9] - 2028年脑部扫描精度可独立诊断心理健康状况 [9] - 未来10-15年将推出抗衰老疗法 可能延长健康寿命至120年 [9] - 2028年可能出现首个实验室培育婴儿 2029年实现精密发酵与动物蛋白成本平价 [9] 能源技术发展 - 2030年单个AI数据中心需8-10个标准核电站电力 [10] - 2026年实验核聚变反应堆可能实现持续反应 中国EAST反应堆是主要竞争者 [10][11] - 天然氢和钍基反应堆成为传统核能替代方案 中国处于领先地位 [11] 国防科技进展 - 2026-2028年军事技术重点发展AI、机器人和激光 [12] - 2026年地面激光系统将普遍用于无人机防御 [12] - 2027年AI无人机可识别攻击目标 2028年AI防空系统广泛部署 [12] 全球科技竞争格局 - 2030年美国预计保持30-38%全球计算份额领先 中国25-33% 海湾国家15-20% [13] - 中国在64项关键技术中57项领先 美国7项领先 欧盟30项排名第二 [13] - 量子计算、生物技术和先进材料领域中国表现突出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