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及生物科技

搜索文档
10年履历融资总监总结的BP撰写注意事项
搜狐财经· 2025-07-02 16:53
商业计划书是创业者可自主掌控的金钥匙,它能展示创业者的商业构想,助力创业者获取创业资金,从而提高创业成功几率,它的撰写应体现专业、盈利 与沟通,以便提高融资成功几率。 2 聚焦重点 投资人看商业计划书,是要在其中找到他们想要的答案:你的项目/产品是什么?凭什么让我投你? ① 切忌空谈,要多写实际的内容,尤其是关键内容不可含糊其辞; ② 业务需聚焦,勿覆盖太广,成功创业者应从清晰产品线做起; 3 项目利益 那么撰写一份好的商业计划书,应注意什么? 联拓金融超市总结出的以下5条注意事项,一直被拥有10年阅历融资人士所遵循,照着做,能帮你避"坑"。 1 清晰简捷 商业计划书的第一目的,是为了让投资人快速了解你、了解项目,要做到这一点,计划书就要做得清晰、简捷。 客观公正透露出的是态度,一个良好的态度不仅是对自己创业的肯定,也更应该是对投资人的一种尊重。 ① 尽可能多用图表,少用文字,少用很大的图片; ② 颜色尽可能简单朴素、不要花哨; ① 不要只谈你要多少钱; ② 规划明确的利益分配,让投资人相信这个项目的前景; ① 以普通人的口吻来制作,避免使用大量的专业俗语,或者是非专业人员看不懂的缩写; ② 以非业内人士角度 ...
考核压力下的“自救”:银行人“互换指标”
经济观察网· 2025-07-02 16:52
银行员工考核压力与任务互换现象 - 银行一线员工面临繁重的绩效指标,包括消费贷测额、储蓄卡开户、信用卡申请等,直接与收入、晋升和岗位去留挂钩 [2] - 季末、半年末等关键时间节点业绩压力倍增,员工通过同行互换任务完成指标,形成"互助"默契 [1][3] - 消费贷测额奖励30元,提款奖励100元,零售客户经理每月需完成10个新客户测额指标 [3][4] 任务互换的具体操作与问题 - 互换任务集中在同一城市进行,部分银行允许跨城操作但需已开立储蓄卡 [4] - 任务类型包括消费贷测额、第三方支付绑定、信用卡申请、个人养老金开户等 [5] - 存在"爽约"现象,如绑定后解绑或取消申请,导致实际完成率仅约50%,需超额交换指标确保完成 [6] 行业考核体系的问题分析 - 当前考核体系过度强调数量指标,忽视业务质量和客户真实需求 [8][9] - 互换行为导致数据失真,掩盖实际业务短板,可能引发资源浪费和风险积累 [8] - 新员工缺乏客户基础,被迫自掏腰包补贴客户或依赖互换完成任务 [7] 考核体系改革建议 - 降低单一规模指标权重,引入客户活跃度、长期价值贡献等质化维度 [10] - 建立差异化考核机制,区分存量客户深耕与新客拓展 [11] - 强化数字化工具应用,追踪真实展业轨迹,提供客户需求洞察工具 [11]
SKP-S携手云南驻京办打造云南风味市集
证券日报网· 2025-07-02 16:49
北京SKP的创新消费策略 - 公司通过举办"最野云南"风味市集活动,集合大理、石屏、德宏、腾冲等地时令美食及菌子季新鲜菌子,食材均为云南原产地直采,为消费者提供不出京城即可体验彩云之南的机会 [1] - 活动引入云南省驻京办带来的本地特色产品,包括保山小粒咖啡、崖蜜、云南特色咖啡桶与玫瑰桶威士忌等,吸引大量消费者关注 [1] - 市集融入云南非遗艺术体验,如大理扎染制作、白族非遗甲马拓印等,每周末安排不同艺术文化体验活动和民俗表演,增强互动性 [1] 奢侈品行业消费趋势与SKP的应对 - 行业报告显示一线城市消费者更看重品牌文化和体验感,商业范式正从"售卖产品"向"销售体验"转变 [2] - 公司通过策划丰富主题活动,将文化叙事、产品展示与生活方式结合,与消费者形成文化价值共鸣 [2] - SKP-S计划继续打造系列生活方式快闪活动,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生活方式及文化体验 [2]
A股动静框架之静态指标:7月,大暑将至
天风证券· 2025-07-02 16:48
报告核心观点 6月交易类指标环比回升,市场交易情绪从阶段底部逐步升温,资产联动指标、市场配置指标指向市场向上的潜在空间较大,投资者行为方面,回购规模环比收窄,产业资本净减持幅度走阔,3资金主体指标整体出现回升迹象 [9][10]。 大类资产联动指标 - 股债相对收益率:截至2025年6月30日,两种形式的股债相对收益率均处于历史较为极端水平,25年6月分位为98.10%/97.90%,处在历史高位,代表股票资产当前相比于债券资产的性价比较高,表明市场对经济复苏的信心仍处低位 [11][19]。 - 持有股债收益差:截至25/06/30,持有股债收益差为1.18%,历史分位数为24.40%,当前股债收益差仍处于较低状态,具备上行空间 [11][26]。 - ERP:截至2025/6/30,ERP在3.39%水平,与25年4月初相比回落,但依然位于一倍标准差3.46%附近,当前分位为79.4% [11][33]。 市场配置指标 - 估值水平:大部分宽基指数PE估值历史分位数位于50%以上及附近水平,创业板指估值较低,2025/6/30,Wind全A的动态市盈率为19.9(历史分位数58.9%,中位数为18.8X) [34]。 - 估值分化程度:截至2025/6/30,全A估值变异系数为0.840,长周期历史中位数为0.793,目前处于77.3%分位数,接近22年4月的位置0.884 [42]。 市场交易/情绪指标 - 换手率:2025年6月30日,万得全A日频换手率的20日平均MA20水平报1.50%,相较于上月上升,历史分位数为72.60% [46]。 - 月频最大日成交额占前高比例:2025年6月的当月最高日成交额占前高比例47%,与上月相比回升,指标上一轮高点为2024年10月的100%,历史中位数为49% [51]。 - 行业趋势指标:2025年6月,MACD为正的行业占比为90%,处于历史较高水平,环比持平;行业MACD的和为3452,环比小幅回升,历史中位数为-125 [69]。 - 个股趋势指标:截至2025/6/30,50周均线上方的个股比例为79.87%,较上月末回升,处于中等偏上位置 [73]。 投资者行为 - 回购规模:2025年6月回购规模环比下降,至126.12亿水平,占成交额比例0.05% [78]。 - 产业资本增减持:2025年6月产业资本净减持194.75亿,较上月净减持幅度增加,相较2020 - 2023年的减持规模仍处于低位 [83]。 - 3资金主体:2025/6/30资金流指标为0.21,表现较上月回升,其中融资余额和新成立基金份额较上月有明显改善 [84]。 2025上半年A股大事记 - 指数表现:上证综指涨幅2.76%,标普500涨幅5.5%,LME铜涨幅12.66%,NYMEX原油跌幅9.41%,Comex黄金涨幅25.52%,创业板指涨幅0.53%,美债10年降34BP,美元指数跌幅10.8% [14][16]。 - 重要事件:涉及中美经贸磋商、关税政策、企业动态、地区政策、国际会议等多方面事件 [15]。
汇聚科技盘中最高价触及7.720港元,创近一年新高
搜狐财经· 2025-07-02 16:48
股价表现 - 截至7月2日收盘价7.690港元,较上个交易日上涨3.64%,盘中最高价7.720港元创近一年新高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572.36万港元(流入3314.531万港元,流出1742.169万港元) [1] 公司概况 - 在电子业界拥有超过30年经验,生产基地分布于中国上海/苏州/江西/惠州、日本及墨西哥 [1] - 主要产品包括定制化铜缆/光缆电线组件、数字电线、医疗产品及服务器,按客户规格设计生产 [1] - 应用场景覆盖电信、数据中心、工业设备、医疗设备、汽车配线及服务器领域 [1] 战略发展 - 2022年成为立讯精密旗下成员,强化互连产品组合及设计服务能力 [1] - 愿景定位为电缆互连产品"优选供应商",提供世界级质量与服务 [2] - 战略聚焦电信/数据通信/医疗设备/汽车/工业领域,目标成为一级供应商并扩展产品线 [3] 业务模式 - 采用承包生产服务(CMS)模式,根据客户提供的规格及设计生产定制化电线产品及服务器 [1] - 客户群体包括商誉优良的中国及国际企业 [1]
光伏概念股涨势喜人,通威股份尾盘涨停
证券之星· 2025-07-02 16:48
光伏概念股行情 - 光伏概念股延续强势行情 行业龙头通威股份尾盘涨停 股价涨幅达10 01% 当日换手率4 37% 成交额33 91亿元 [1] - 多晶硅期货主力合约午后涨幅一度触及涨停 成为推动板块上行的重要催化剂 [1] 政策环境与行业动态 - 政策端"反内卷"导向持续发力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明确提出规范企业低价无序竞争行为 引导产品品质升级和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1] - 国内主要光伏玻璃生产企业计划自7月起实施集体减产措施 减产幅度达30% 以应对低价竞争、改善盈利能力 [1] - 美国《加速清洁能源转型法案》在参议院获通过 刺激美股新能源板块集体走强 市场情绪传导至A股相关标的 [2] 通威股份业务进展 - 公司在硅料环节持续深化降本增效 内蒙古基地硅料生产现金成本已压降至2 7万元/吨(不含税) 综合电耗优化至46度/千克以下 硅耗优化至1 04千克/千克以下 [2] - 达茂旗一期与广元一期合计超30万吨绿色基材项目投产 公司纵向一体化布局再获强化 [2] - 围绕TOPCon(TNC)技术展开的提效降本工作取得突破 预计2025年将推动量产组件功率提升25瓦以上 [2] - 1GW异质结(HJT)中试线于24年6月实现关键节点 下线组件最高功率达790 8瓦 并确立铜互连2 0技术路线 [2] - 钙钛矿叠层电池实验室效率已达34 17% 彰显公司在下一代光伏技术领域的储备深度 [2] 行业趋势分析 - 光伏行业正从单纯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具备技术壁垒、成本控制能力和前瞻布局的企业有望在产业格局重塑过程中占据先机 [2]
Kpler达沃斯首秀:看好中国,持续加码亚洲市场
财经网· 2025-07-02 16:48
公司动态 - Kpler首席执行官Mark Cunningham和董事长Jean Maynier出席世界经济论坛第十六届新领军者年会并强调对中国及亚太市场的重视与期望 [1] - Kpler首次在北京举办媒体交流会 由全球分析师团队分享大宗商品和能源数据方面的深度洞察和国际趋势 [2] - Kpler成立于2014年 在35个国家和地区设有业务布局 全球拥有700多名员工 [2] 市场观点 - 中国正引领全球贸易格局的深远变革 中国市场对科技的应用与接纳度在全球范围内无与伦比 [1] - Kpler观察到中国和亚洲地区无与伦比的市场活力 以及在人工智能和创新技术上的成熟度 [2] - Kpler将以中国市场为重心 继续加大对亚洲市场的投入 [2] 产品与技术 - Kpler通过数据技术提高全球贸易流动透明度 致力于为全球贸易提供智能化工具 [1][2] - Kpler数据分析平台结合独有数据、人工智能与专业分析师团队 实时追踪大宗商品流动 [2] - Kpler通过智能贸易分析工具助力用户降低交易风险、预测市场变动并采取明智的行动 [2] 战略规划 - Kpler将通过为中国企业提供智能贸易分析工具全力支持中国企业的全球创新 [1] - Kpler解决方案帮助化繁为简、管控风险 并从容制定决策 [2] - Kpler致力于重塑传统的大宗商品贸易追踪和分析模式 [2]
高盛:预计美联储年内降息三次 中国6月财新制造业PMI超预期
智通财经网· 2025-07-02 16:48
智通财经APP获悉,高盛发布研报称,将美联储联邦基金利率降息预测上调至年内三次(此前为一次),预计9月、10月和12月会有三次降息,且仍预计2026 年还会有两次25个基点的降息,因此将终端利率预测下调至3%-3.25%。同时,中国6月财新制造业PMI显著回升至50.4,大幅超出市场预期。 高盛主要观点如下: 一、预计美联储年内降息三次终端利率下调至3%-3.25% 高盛投资研究(GIR)将其对美联储联邦基金利率降息的预测上调至今年降息三次(此前为一次),此外2026年还会再降息两次,因此他们将终端利率预测下 调至3%-3.25%。 二、标普500进入历史表现最强之月 从历史数据看,正进入标准普尔500指数表现最强劲的月份——回顾1928年以来的数据,7月的平均回报率为1.67%。 三、中国宏观经济数据点评 中国6月财新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5月的48.3显著上升至50.4,大幅超出市场预期(图表1)。在主要分项指数中,产出分项指数从47.5大幅跃升至 52.1,新订单分项指数从47.4升至50.2,就业分项指数从48.4微升至48.7。供应商交货时间分项指数从5月的49.8降至6月的49.5。受访 ...
高盛:康耐特光学(02276)正将业务拓展至AI/AR眼镜领域 新产能扩张以捕捉不断增长的需求
智通财经网· 2025-07-02 16:48
行业增长前景 - 中国人工智能/增强现实眼镜出货量预计2024-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达56%,2030年达700万台 [1] - 行业增长驱动力包括产品可负担性、使用场景增多及人工智能功能整合 [1] - 科技领军企业正加速进入该市场 [1] 公司业务拓展 - 公司正从spectacle镜片市场拓展至AI/AR眼镜领域以扩大目标市场 [1] - AI/AR眼镜镜片因厚度要求更高,单位美元含量显著提升 [1] - 公司具备1.74高折射率轻质镜片生产能力,可优化用户体验(厚度减少43%,重量减轻32%) [1][2] 产品与技术优势 - AI/AR眼镜定制化镜片平均售价远高于传统spectacle镜片 [2] - 公司能在3天内交付定制化镜片,支持客户规模化需求 [2] - 已与全球科技/消费电子公司合作参与眼镜研发项目 [2] 生产能力与扩张 - 公司拥有大规模生产经验,可短时间生产数百万片不同规格定制镜片 [2] - 泰国新工厂预计2026年投产,推动全球产能扩张 [2] 市场战略 - 公司直接与品牌客户合作提供定制化镜片解决方案 [3] - 针对中国客户计划通过自动验光仪与线下门店合作加速订购流程 [3]
尝高美集团(08371) - 2025 - 年度财报
2025-07-02 16:4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 - 2025年公司收益分别为379,023千港元、568,056千港元、747,517千港元、1,023,946千港元、1,219,605千港元[6] - 2021 - 2025年公司除税前溢利分别为24,758千港元、27,339千港元、76,076千港元、108,303千港元、111,158千港元[6] - 2021 - 2025年公司年度溢利分别为24,232千港元、22,088千港元、69,521千港元、90,650千港元、93,163千港元[6] - 2025财年,公司收益约12.19605亿港元,较2024财年增长19.1%[21] - 2025财年纯利约为93,163,000港元,增加约2,513,000港元或2.8%;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95,533,000港元,增加约5,075,000港元或5.6%[27] - 2025财年所使用原材料及耗材为334,043,000港元,占收益27.4%,较2024财年增加21.1%[24] - 2025财年员工成本为373,267,000港元,占收益30.6%,较2024财年增加21.7%[24][25] - 2025财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54,147,000港元,占收益4.4%,较2024财年增加22.8%[24][25] - 2025财年使用权资产折旧为165,305,000港元,占收益13.6%,较2024财年增加18.1%[24][25] - 2025财年其他开支约为60,692,000港元,占收益约5.0%,较2024财年增加19.4%[26] - 2025年3月31日,公司可分配予股东的储备为87,062,000港元,2024年为57,636,000港元[5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5年3月31日,东南亚式、日式、中式、西式、其他料理收益分别为1.04561亿、6.0674亿、4.59296亿、0.48119亿、88.9万港元,占比8.6%、49.7%、37.7%、3.9%、0.1%[23] - 2025财年营运中餐厅数目为67间,2024财年为57间[188] - 2025财年营运总日数为21,779日,2024财年为17,753日[188] 各地区表现 无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核心商圈租金高,食材与人力成本攀升,消费力下降[8] - 公司对现有架构以及营运策略进行改革,优化品牌形象和成本效益[8] - 公司将深化品牌多元化策略,探索新市场机遇,进行数字化转型[11] - 鉴于全球经济下行,公司预期业务受影响,但会继续提高食品质量和服务[34]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会员人数已突破19万[9] - 2025财年公司开设十二间新餐厅[14] - 2024年4月,位于太古康怡广场的乐拉面停止营运[15] - 2024年3月31日至2025年3月31日,餐厅总数从55家增至66家,报告日期达到69家[15][16] - 2025财年,旗下餐厅接待顾客5230386人次,较2024财年增加1093935人次,增幅26.4%[20] - 2025财年人均消费由2024财年的247.5港元降至233.2港元[20] - 2024年10月,公司以5400万日元(约279.5万港元)收购“多贺野”及“Takano”日本商标[18] - 2024年12月,公司以900万元人民币(约953.5万港元)收购中国附属公司余下40%权益[18] - 2025年第二季度,米泰、金龍及悅見预计开业;第三季度,広小路居酒屋、前田烧肉谷、牛氣预计开业[16] - 2025年5月,荃湾广场的米泰开始营业;6月,东荟城的金龍及悅見开始营业[17] - 2025年3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90,900,000港元,主要以港元计值,集团无银行借贷[28] - 2025年3月31日集团处于净现金状况,无重大或然负债,尚未偿还资本承担约为4,936,000港元[29][30][31] - 董事会建议2025年向股东派付末期现金股息每股0.080港元,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派息率为56%[32][33] - 余孟滔于2017年4月加入集团,2022年8月1日任执行董事,2023年7月1日调任非执行董事,有超32年会计等领域经验[42] - 陈婉婷于2018年1月17日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有逾18年法律及合规经验[43][44] - 曾少春于2018年1月17日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993年6月起任非官守太平绅士[45][46] - 王展望于2018年1月17日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有超20年相关资历[47] - 郑展荣于2023年加入集团任首席财务官,有逾17年相关经验[48] - 罗家其于2021年6月加入集团任集团行政总厨,有逾30年烹饪经验[49] - 陈嘉诚于2014年9月加入公司负责新业务发展,2010年12月完成调酒师课程[50] - 翟海珊于2018年3月加入集团任人力资源主管,2011年获香港财务会计协会证书[51] - 刘淑君于2020年7月加入集团任营销与传播主管,有逾20年酒店行业经验[52] - 公司建议从储备项下保留溢利中派付末期现金股息每股0.080港元,已派付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每股0.060港元、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每股0.074港元及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每股0.055港元[58] - 集团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的业绩与事务状况载于年报第64至128页综合财务报表[58] - 集团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五财政年度各年的业绩与资产及负债摘要载于年报第3页[60] - 2025年3月31日,黄先生和陈女士在股份中的权益总额均为260,302,000股,占股权概约百分比均为68.59%[72] - 2025年3月31日,余孟滔先生权益总额为1,026,000股,占股权概约百分比为0.27%;曾少春先生权益总额为20,000股,占股权概约百分比为0.01%[72] - IKEAB Limited由黄先生及陈女士分别拥有70%及30%权益[73][80] - 2025年3月31日,锦华企业有限公司由黄先生及陈女士分别拥有50%及50%权益,二人被视为于锦华所持有的9,984,000股股份中拥有权益[73][80] - 除已披露情况外,2025年3月31日,无董事及公司最高行政人员在相关股份及债权证中有须知会公司及联交所的权益或淡仓[75] - 除购股期权计划外,公司及其相关公司年内未成为使董事获利益安排的订约方,无董事等拥有认购公司证券权利或行使该权利[77]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未获悉主要股东在股份或相关股份中持有淡仓[79] - 黄先生为陈女士的配偶[72][80] - 购股计划自2018年1月17日起生效,为期10年[82] - 购股权行使期限不得超授出日期后10年,未经股东批准,可授购股权涉及股份总数不超上市日已发行股份10% [83] - 12个月内,向雇员授购股权行使致已发行及可发行股份总数超1%,不得再授[83] - 向董事等授购股权需独立非执行董事批准,向主要股东等授购股权致已发行及将发行证券占比超0.1%且总值超500万港元,需股东批准[84] - 购股权需支付每份1港元,在要约函期限内接纳[85] - 2025年3月31日,计划授权可供授购股权2985万份,2024年4月1日为3339万份[86] - 报告日期,根据购股计划可授3758.2万股,占已发行股本约9.9% [87]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有912.6万份未行使购股权,占已发行股本约2.4% [87] - 2018年购股行使价0.92港元,行使期从2019 - 2028年不等[87] - 2019年购股行使价0.85港元,行使期从2020 - 2029年不等[8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总计授出3,540,000份购股权,未行使购股权涉及股份数目从6,390,000增至9,126,000[88] - 2025年3月31日后至报告日期,合共1,394,000份购股权获行使[89] - 已授出购股权公平值约为665,000港元,每份0.19港元,按假设使用二项模式计算,行使价1.58港元,授出生效日期股价1.42港元,预期波幅30.53%,无风险利率3.75%,合约期限10年,预期股息收益率9.44%[9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购股公平值约79,000港元已在公司账目摊销[9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无须披露的关连交易[9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各控股股东遵守不竞争承诺,独立非执行董事确认无违反情况[9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无尚未偿还借贷[9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慈善及其他捐款金额为118,000港元[98] - 本集团五大顾客应占收益百分比少于30%,五大供货商合共占年内经营成本约27%,最大供货商采购额占年内经营成本约12%[100] - 2025年3月31日,集团共有1,646名雇员,其中1,484名位于香港[103] - 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载守则条文[111] - 年报日期董事会由6名成员组成,包括2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13] - 黄毅山先生及陈慧珍女士任期自2024年1月17日起计为期三年,余孟滔先生任期自2022年8月1日起计为期三年,各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自2024年1月17日起计为期三年[115] - 至少三分之一的董事须于各届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各董事至少每三年须轮值退任一次[116] - 年内董事会遵守GEM上市规则有关委任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规定[116] - 董事会每年至少举行四次定期会议[11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批准多项职权范围及股东通讯政策[119] - 董事于年内接受企业管治等培训以遵守持续专业发展要求[12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共举行四次董事会会议[125] - 全体董事在四次董事会会议中出席次数与合资格出席次数均为4/4[12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集团共有员工1646人,女性员工约占52.5%,25.7%的高级管理职位由女性担任[135] - 公司按不低于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50%的比率派付年度股息[13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薪酬委员会共举行两次会议,各董事出席率均为100%[141] - 公司主席为黄毅山先生,行政总裁为陈慧珍女士,二者职务分开[127] - 公司设有清晰界定责任及权限的组织架构以协助董事履行职责[129] - 董事会将集团日常营运授权给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保留关键事项批准权[130] - 提名委员会按性别、年龄、专业经验及种族考虑可计量目标实行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132] - 公司制定正式、成熟并透明的董事甄选、委任及重新委任程序和有序继任计划[136] - 公司成立薪酬、审核、提名及合规委员会并订明职权范围[138] - 薪酬委员会责任包括检讨及考虑公司有关董事及高级管理的薪酬政策等[14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高级管理人员(不包括全体执行董事)中薪酬在1,000,001港元至1,500,000港元的有3人,年内授予3,540,000份购股权[142] - 审核委员会于2017年12月成立,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共举行两次会议,各董事出席率均为100%,2025年6月24日与外聘核数师检讨综合财务报表[143][146] - 提名委员会于2017年12月成立,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共举行一次会议,各董事出席率均为100%,2025年6月24日提名王展望先生及黄毅山先生供重选[147][149][150] - 合规委员会于2017年12月成立,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共举行一次会议,各董事出席率均为100%[152][154] - 审核委员会每年至少开会四次,检讨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成效并向董事会汇报,董事会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相关检讨[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