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

搜索文档
专家访谈汇总:82岁拜登患癌后又被爆隐瞒认知障碍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5-19 22:32
4月经济会议解读 - 消费结构性亮点突出:家电/家具/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19 9%-38 8%,金银珠宝类增长25 3%,短期关注政策受益消费赛道 [3] - 设备更新驱动投资增长:1-4月设备购置投资同比+18 2%(贡献率64 5%),制造业投资+8 8%,重点布局高端装备、AI等新兴产业配套设备供应商 [3] - 出口短期窗口期明确:4月出口同比+9 3%,关注6月前抢出口红利,但需警惕下半年关税政策不确定性 [3] - 城市更新释放万亿级机会:预计年投资超万亿,优先布局智慧基建、绿色建筑、地下管网等细分领域 [3] - 政策加码聚焦"四稳":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加速落地,重点锚定科技研发、消费扩容、外贸升级三大政策支持方向 [3] 资本市场动态 - 外资持续重仓A股:境外投资者持有A股流通市值稳定在3万亿元,关注跨境金融产品及互联互通机制扩容机会 [3] - 中长期资金加速流入:社保/保险/年金等年内净买入A股超2000亿元,低估值蓝筹(沪深300市盈率12 6)配置价值凸显 [3] - 政策催化并购重组:新版《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落地,优先布局央企整合、科技龙头跨界并购标的 [3] - 期货市场国际化提速:关注商品期货、金融衍生品等风险管理工具创新及跨境套利策略相关券商、期货公司 [3] - 港股联动效应增强:短期聚焦香港金融基建及中概股回流受益板块 [4] 智能制造装备升级 -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突破3 2万亿元,重点关注机器人、数控机床、自动化生产线等技术突破机会 [7] - 工业母机需突破热误差智能补偿技术:AI实时监测与误差控制技术为关键投资方向 [7] - 国产工业机器人进入"软件定义性能"阶段:关注具备运动控制、感知决策等底层算法研发能力的企业 [7] - 新能源汽车装配自动化率仅25%-30%:具身智能技术将驱动千亿级增量市场 [7] - 造船业智能化需求爆发:智能装备可缩短30%以上制造周期,关注船舶制造产业链中的智能设备供应商 [7] - 中医药+AI融合加速:中医诊疗设备、AI辅助诊断平台、中药智能化生产设备成新增长点 [7] - 高危场景特种机器人需求刚性:消防/矿山/电力巡检领域智能化替代空间超千亿 [7] 沙特娱乐业发展 - 沙特娱乐产业2030年目标:预计贡献4 2%的GDP和45万就业岗位,重点关注政策驱动的产业链投资机会 [10] - 年轻消费力驱动本地娱乐爆发:33%的消费者计划增加户外娱乐支出,聚焦电竞、主题乐园等体验式消费场景 [10] - "娱乐+地产"融合模式增值显著:关注文化演出/活动带动的基建与房地产开发机会 [10] - 外资布局窗口期开启:优先布局水上乐园、VR乐园等29项细分领域标的 [10] - 沉浸式体验成新增长极:加码电竞场馆、探险旅游等差异化产品 [10] 前列腺癌治疗市场 - 前列腺癌治疗市场潜力巨大:中国市场20%-30%初诊即转移,五年生存率不足50%,推动早期筛查、精准诊疗及创新药物需求爆发 [8] - 创新药物研发加速:关注靶向治疗、激素疗法及联合用药技术突破企业 [10] - 诊断与个性化治疗成核心:优先布局高精度诊断设备、AI辅助病理分析及多模态治疗方案提供商 [10] - 中美市场差异蕴藏机会:重点关注本土化早筛技术、药物可及性提升及跨国药企在华合作 [10]
为获得更多谈判筹码 韩国提出帮美国“造船”
金投网· 2025-05-19 14:55
美韩造船业合作动态 - 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会见韩国现代造船公司副董事长 讨论港口起重机制造 技术开发和熟练劳动力培训计划合作 [1] - HD现代重工已与美国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公司开展合作 聚焦生产力提升和先进技术项目 [1] - 韩国现代集团提议通过下属公司联合美国制造港口起重机 韩华海洋集团考虑在美增设生产基地以满足需求 [1] 韩国造船业订单与市场地位 - 韩国三大造船厂HD现代 韩华海洋与三星在手订单总额达1372.58亿美元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 [2] - 韩国将造船合作视为对美贸易谈判重要筹码 此前美国对韩征收25%汽车关税构成压力 [1] 美国造船业现状与挑战 - 美国造船业供应链重建面临重大挑战 需大量投资和时间改造过时船厂 [2] - HD现代重工指出 培训现代化船舶技术工人需耗费多年 [2] 政策与关税动向 - 特朗普称将在未来两到三周内确定贸易伙伴关税税率 强调在美营商成本 [1] - 韩国贸易部长计划与格里尔会晤讨论关税议题 [2]
格林大华期货早盘提示-20250519
格林期货· 2025-05-19 09:47
研究员: 纪晓云 从业资格: F3066027 交易咨询资格:Z0011402 联系方式:010-56711796 | 板块 | 品种 | 多(空) | 推荐理由 【行情复盘】 周五螺纹主力 2510 合约收于 3082,下跌 1.15%。热卷主力收于 3226,下跌 0.95%。 不锈钢主力收于 12925,下跌 0.54%。夜盘均收跌。 【重要资讯】 1、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常委、副会长骆铁军表示,我国钢铁需求仍将在峰值平 台区间维持较长一段时间,预测到 2035 年我国粗钢产量为 8 亿-9 亿吨,2050 年以 后预计将保持在 8 亿吨左右。 | | --- | --- | --- | --- | | 黑色建材 | 钢材 | 震 荡 偏 | 2、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5 年 4 月,中国出口钢铁棒材 159 万吨,同比增长 47.1%; 1-4 月累计出口 571 万吨,同比增长 48.1%。从 3、水利部获悉,1 至 4 月全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 2943.6 亿元,水利投资规模继续 保持较高水平。 4、到 2036 年建造超 1634 艘船、到 2050 年再建造 2637 艘船!面对西方制裁,俄 ...
千亿订单创新高!造船巨头迎来“爆单季”
搜狐财经· 2025-05-18 18:51
财务表现 - 一季度总营收23.76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92.20亿元),同比增长35% [2] - 造船业务营收18.2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47.87亿元),同比增长39.5%,占总营收72% [2][3] - EBITDA达1.5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2.46亿元),同比增长54%,EBITDA利润率从5.7%提升至6.4% [2] - 造船业务EBITDA为1.2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0.11亿元),同比增长53.3%,EBITDA利润率从6.2%提升至6.8% [3] - 近海和特种船舶业务营收3.19亿欧元,同比增长6.7%,EBITDA利润率从4.3%提升至4.7% [3] 业务板块表现 - 邮轮业务收入10.45亿欧元,占集团总营收41%(去年同期为48%) [3] - 舰船业务营收7.70亿欧元,占集团营收30%(去年同期为20%) [3] - 水下业务板块EBITDA利润率高达17%,显示高盈利能力 [2] 订单情况 - 一季度接单总额117亿欧元(约合人民币946.44亿元),远超去年同期的5亿欧元,占2024年全年接单金额154亿欧元的76% [4] - 造船板块新接订单115.19亿欧元(约合人民币931.80亿元),去年同期为1.41亿欧元 [4] - 诺唯真邮轮4艘20万吨级豪华邮轮订单金额高达9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28.03亿元),首制船预计2030年交付 [4] - 维京游轮4艘环保邮轮订单生效 [4] - 途易邮轮旗下Marella Cruises订造两艘新邮轮,嘉年华集团旗下阿依达邮轮订造两艘新一代中型豪华邮轮,两份订单价值均超20亿欧元 [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手持订单576亿欧元(约合人民币4659.41亿元),创纪录,约为2024财年营收的7.1倍 [5] - 已确认手持订单102艘403亿欧元,备选订单173亿欧元,交船期排至2036年 [5] 行业与市场趋势 - 邮轮行业有利的宏观经济环境推动公司业绩增长 [5] - 防务支出预期增长以及海上能源资源(包括风电与油气)全球需求上升为公司创造业务发展机会 [5]
证监会一锤定音,松发股份跨界造船终获批
格隆汇· 2025-05-17 18:31
并购交易概况 - 松发股份拟以全部资产及负债(评估值5.13亿元)置换恒力重工50%股权,剩余50%股权通过发行股份(10.16元/股)及配套募资40亿元收购,整体交易作价80.06亿元 [3] - 交易完成后,松发股份将从陶瓷企业转型为"民营造船第一股",恒力重工实现借壳上市 [3] - 该交易是2024年9月"并购六条"新政后首单过会的跨界并购案例,被视为资本市场支持产业升级的标杆 [2] 标的公司财务数据 - 恒力重工2024年9月30日净资产账面值29.88亿元,评估值80.06亿元,增值率达167.84% [5] - 2024年营收从2023年的6.63亿元飙升至54.96亿元,净利润暴增263倍至3.01亿元 [5] - 2024年底在手订单高达589.45亿元,船舶均价从2023年的2.1亿元/艘升至2024年的3.5亿元/艘 [8] - 2024年负债合计155.96亿元,较2023年的51.78亿元大幅增长 [6] - 2024年研发费用率仅0.97%,与"技术领先"宣称存在差距 [7] 交易亮点与监管关注 - 交易设置严苛对赌条款,恒力重工承诺2025-2027年累计扣非净利润不低于48亿元 [8] - 监管重点关注评估基准日恒力重工注册资本突增25亿元的影响,要求说明真实估值水平及资金去向 [3][5] - 监管质疑公司如何快速突破行业壁垒、业绩增速是否偏离周期等问题 [7] 市场反应与政策环境 - 截至5月16日收盘,*ST松发股价报42.84元/股,涨幅达5%,自5月以来涨幅超15%,总市值53.19亿元 [9] - 交易获批恰逢监管环境优化,沪深交易所修订重组审核规则,新增简易程序、放宽同业竞争限制等 [8] - 分析人士指出该案例为市场提供重要范本,显示具备明确产业逻辑的跨界并购有望获得支持 [9] 行业背景 - 恒力重工2023年才启动造船业务,当年即斩获全球第九的新接订单量(399.4万载重吨) [5] - 2024年新接订单包括地中海航运10艘LNG双燃料超大型集装箱船(估值约200亿元) [8] - 恒力集团作为中国制造业民企龙头,2024年营收达8117亿元 [8]
上市造船企业+1!恒力重工上市获批!| 航运界
搜狐财经· 2025-05-17 15:50
交易概述 - 广东松发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事项获得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 [1] - 交易完成后,恒力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将成为上市公司全资子公司,主营业务变更为船舶及高端装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4] - 交易包括重大资产置换、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及募集配套资金,其中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40亿元 [3][4] 交易结构 - 松发股份拟以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方式购买恒力重工100%股权 [3] - 交易完成后,中坤投资将持有上市公司39.86%股份,恒能投资、苏州恒能、陈建华各持有15.24%股份,恒力集团持有4.34%股份,合计持股89.93% [4] - 募集配套资金将用于恒力造船绿色高端装备制造项目和恒力重工国际化船舶研发设计中心项目 [4] 战略转型 - 松发股份将战略性退出日用陶瓷制品制造行业,转向船舶及高端装备制造业务 [4] - 公司近三年营业收入逐年下降,净利润持续为负,已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5] - 交易有助于公司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提高发展质量 [5] 恒力重工发展 - 恒力重工将通过资本市场建立直接融资渠道,为未来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5] - 交易有助于提升恒力重工的社会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增强员工凝聚力 [5] - 恒力重工将持续致力于高性能船舶研发及工艺改良升级,推动船舶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5]
中国稀土出口管制,韩国船厂新船交付延迟?
搜狐财经· 2025-05-16 22:13
中国对关键稀土元素实施出口管制 - 中国宣布对七种关键稀土元素(包括镝、铽、钐和钆)实施出口限制,出口商需获取中国商务部许可证,审批流程需六周至数月不等 [1] - 中国在稀土生产领域占据全球供应量的约90%,限制措施已引发包括造船业在内的多个先进制造领域的担忧 [3] - 美国70%的稀土化合物和金属进口依赖中国供应,凸显其对中国稀土供应链的高度依赖性 [4] 稀土出口管制对造船业的影响 - 稀土材料对电力推进系统、排放控制设备和先进电子设备等关键船舶系统至关重要,延迟采购已阻碍设备商向船厂的交付进度 [3] - 相关部件的延迟采购可能影响船舶的舾装进度,并导致延迟交船 [3] - 船厂正在重新评估交船期,特别是针对计划于2025年底或2026年初交付的高附加值船舶,已有船厂开始与船东协商延迟交船罚款、赔偿方案和修订交付条款 [3] - 韩国主要造船厂新造船项目可能面临延期风险,部分船厂高层已收到相关通知 [3] 稀土元素的关键应用领域 - 稀土元素用于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的充电电池、风力涡轮机、先进陶瓷、显示器、照明、光纤、超导体、玻璃抛光 [4] - 部分稀土元素对电动汽车电机和军用级设备至关重要 [4] - 美国尤其容易受到中国稀土出口限制导致的供应链中断冲击 [4]
韩国两大造船巨头高层会见美贸易代表 讨论合作事宜
快讯· 2025-05-16 18:32
韩国造船业两巨头——HD现代和韩华海洋高层16日在济州分别同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举行双边 会谈,就韩美造船业合作事宜进行讨论。 ...
9500车位!全球最大汽车运输船首航赴欧,“彰显中国出口雄心”
观察者网· 2025-05-16 16:36
【文/观察者网 齐倩】近日,中国制造的两艘新型汽车运输船同日开启首航,满载着中国汽车驶向欧 洲,其中一艘为9500车位,创下全球最大汽车运输船记录。 香港《南华早报》5月16日报道称,这彰显出中国汽车出口的雄心壮志。 据报道,5月15日晚,中国自主制造、9500车位的超大型汽车滚装船"安吉安盛"轮开启首航,装载7000 辆中国制造汽车从上海出发前往欧洲。 公开资料显示,"安吉安盛"轮由上汽集团安吉物流投资建造,从设计到施工全方位融合全球最新前沿技 术。该船型总长228米、型宽37.8米,是目前全球最大装载量的低碳智能超大型汽车滚装船,打破了4月 底由比亚迪公司运输船创造的9200车位的运力记录。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高宇宁认为,中国运输船不到一个月连创纪录,不仅展现中高端制造业蓬 勃发展,也折射了中国外贸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的强劲韧性与活力。"超级巨轮满载中国制造汽车驶向 远洋,未来也将装载着跨国车企的进口汽车来到中国,见证中国汽车工业与世界汽车工业的'双向奔 赴'。" 据悉,上汽旗下安吉物流已建成全球领先的整车物流运输自营船队。预计在明年,安吉物流远洋船队规 模将达22艘,航线资源将覆盖西欧、墨西哥、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