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学

搜索文档
瀛通通讯董事长黄晖:积极拥抱市场变化 以科技创新引领转型发展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5-13 01:41
公司发展历程 - 1999年创业初期成立东莞市常平明兴电线厂,生产耳机漆包线,团队仅8人,厂房租赁,首个订单仅几百元 [2] - 2002年拓展至耳机半成品领域,立下军令状将线材弯折寿命从5000次提升至10万次 [2] - 2005年攻克0.05mm超细线技术,申请7项专利,成为诺基亚V8耳机线供应商,订单价值2300万美元 [3] - 2007年回湖北通城建厂,2010年股改成立瀛通通讯,2014年销售收入超6亿元,2017年深交所上市 [4] 技术创新与行业地位 - 2008-2009年线材业务跃居行业领军地位,2010年后抓住智能手机爆发机遇,调整产品结构,加大声学与数据传输线研发 [5] - 2016年响应TWS耳机趋势,启动"从有线到无线"战略,跻身ODM前十,客户包括小米、Anker等 [6] - 2018年成立智能产品事业部,整合声学、芯片等技术,研发智能耳机、音箱等交互产品 [6] - 截至2023年拥有528项专利(78项发明专利),2019-2023年累计研发投入超3亿元 [7] 战略转型与大健康布局 - 2023年8月成立瀛德健康,推出智能助听、助眠等五大系列产品,构建医养结合解决方案 [7] - 实施"内生外延"战略,目标成为"大声学、大传输、大健康"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 [8] - 未来重点包括研发智能产品(小家电、音箱、高速线束等)、市值管理(1+3+N战略)、品牌建设(瀛德健康线上线下联动) [9] 行业趋势与市场机遇 - 消费电子行业技术迭代快,下游产品革新显著影响上游线材工艺,公司通过创新保持竞争力 [5] - TWS耳机市场爆发(2016年AirPods引领)推动声学产业链升级,公司快速切入无线赛道 [6] - 大健康产业潜力巨大,公司以科技赋能医养领域,拓展家庭健康管理市场 [7]
上声电子: 苏州上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使用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5-12 21:09
募集资金使用计划 - 公司拟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3,000万元,用于扬声器智能制造技术升级、车载数字音视频技术产业化及补充流动资金三个项目 [1] - 若实际募集资金净额少于拟投入金额,公司将通过自筹资金解决不足部分,并在不改变投资项目前提下调整投入顺序和金额 [1] 新能源汽车市场背景 - 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823.56万辆,同比增长24.4%;中国产销量分别为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增长34.4%和35.5% [1] - 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40.9%,超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5年20%的目标,但保有量占比仅8.9%,显示巨大发展空间 [1] - 新能源汽车单车扬声器数量达8-12个(部分车型超20个),显著高于燃油车的4个,推动车载声学核心产品市场规模至2025年预计超131亿元 [2][3] 技术发展趋势 - 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向集成化、智能化演进,需整合导航、通讯、娱乐等功能,AI、大数据等技术推动用户意图识别和场景感知能力升级 [3] - 流媒体后视镜、数字扬声器、AI功放等创新产品开始应用于新能源车型 [4] 扬声器智能制造技术升级项目 - 拟投资37,408.05万元升级苏州生产基地产线,提升自动化水平,建设周期3年 [4] - 公司车载扬声器全球市占率从2022年12.95%提升至2024年15.24%,但现有产线效率受限,需升级以巩固竞争优势 [4][6] - 项目将降低人工成本30%,减少设备故障率,并预留产能扩张空间应对下游需求增长 [5][6] 车载数字音视频技术产业化项目 - 拟投资2,146.50万元研发流媒体后视镜、AI功放系统及数字扬声器ASIC芯片,建设周期2年 [9][10] - 项目将助力公司从单一产品供应商转型为整合方案提供商,切入车载视频市场并增强客户粘性 [11][12] - 公司拥有57项境内发明专利、14项PCT国际专利及119项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储备支撑研发落地 [7][12]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 拟使用5,0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缓解业务扩张带来的采购和研发资金压力 [14][15] 发行影响分析 - 募投项目将提升生产智能化水平和研发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持续盈利能力 [16] - 可转债转股前财务成本较低,转股后优化资本结构,长期看将提升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 [16] 可行性结论 - 发行可转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公司战略,项目实施将巩固市场地位并强化科创属性 [17]
出海速递 | 甜啦啦:计划2025年全球新增超200家门店/2025年贸易投资促进峰会将于5月22日举办
36氪· 2025-04-28 19:03
出海战略与市场拓展 - 珠三角储能小工厂每周向亚非拉市场发运1000万储能产品,采取"吃下大厂看不上的小块肉"的差异化策略 [2] - 甜啦啦计划2025年全球新增超200家门店,当前海外布局包括印尼60家、柬埔寨3家、菲律宾2家、乌兹别克斯坦1家 [3][4] - 甜啦啦推出夏季限定产品"西瓜爽爽桶",以"鲜果+经典茶底"策略深耕桶装茶赛道,并探索融合中国茶饮文化与海外消费偏好 [4] 技术与创新投资 - 谛声科技获融资用于声学AI技术研发、海外市场拓展及产业链整合,瞄准千亿级市场 [2] - 比亚迪超亿元战略投资帕西尼感知科技,重点布局6D霍尔阵列式触觉传感技术,推动具身智能多场景应用 [6] 物流与贸易通道 - 大湾区首条中欧班列电商快线开通,深圳至布达佩斯15天直达,提供稳定、安全、大运量物流通道 [5] - 菜鸟集运北美市场4月订单量环比增长超30%,CAINIAO App及官网咨询量持续攀升 [6] 行业趋势与政策影响 - 近50%外贸企业计划减少对美业务,75.3%企业转向拓展新兴市场以弥补份额 [5] - 阳光电源称美国关税政策极限情况下影响储能全年发货4GWh—5GWh,但40GWh—50GWh年度目标整体影响有限 [7] - 公募基金密集布局跨境电商海外仓业务,看重其低成本物流、税收优势及本地发货风险规避能力 [6] 国际活动与合作 - 2025年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5月22日在北京举办,主题聚焦数智时代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将发布《北京倡议》 [4]
佳禾智能:2024年报净利润0.41亿 同比下降69.17%
同花顺财报· 2025-04-27 16:54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69.23%至0.12元,净利润同比下降69.17%至0.41亿元,反映盈利能力显著下滑 [1] - 每股净资产同比增长6.89%至7.91元,每股公积金同比增长18.78%至5.63元,显示股东权益结构改善 [1]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79%至24.67亿元,但净利润率从5.6%降至1.66%,反映成本压力或业务扩张效率下降 [1] - 净资产收益率(ROE)同比暴跌70.02个百分点至1.61%,资本回报能力大幅减弱 [1] 股东结构变化 - 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比例下降至36.65%,合计减持478.76万股,显示机构投资者减持倾向 [1] - 新进股东包括自然人刘独龙(196万股)、刘少林(155万股)及公募基金平安品质优选混合A(119.29万股),新进股东合计持股占比达1.99% [2] - 五家机构股东完全退出,包括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225.1万股)及两家私募基金(合计328.97万股),退出股东原合计持股占比达3.49% [2] - 控股股东东莞市文富实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28.38%保持稳定,前三大股东持股合计33.18% [2] 分红政策 - 实施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2元(含税)的分红方案,按当前股价测算股息率约为1.5% [3]
产学研专家齐聚,2025智能座舱车载声学创新大会圆满落幕!
芯世相· 2025-04-27 12:21
大会概况 - 2025智能座舱车载声学创新大会暨第一届智能声学创新论坛于4月22日举办,汇聚智能音频、车载声学及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和企业领袖,探讨技术创新与应用前景 [2] - 大会由中国声学学会声频工程分会、南京大学校友总会声学行业校友会主办,瑞声科技、歌尔丹拿等协办,推动车载声学技术发展并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 [4] 核心观点 - 智能汽车从机械时代迈向感官时代,车载声学成为用户体验的核心赛道,需融合声学科技与产业 [10] - 智能座舱声学设计从"噪声控制"转向"声舒适设计",需结合用户主观感受、多感官交互及动态感知 [11] - 算法与硬件协同创新是突破车载声学技术瓶颈的关键,如瑞声科技NLC PRO算法提升扬声器低音性能20dB,低频下限降至55Hz [13] - 沉浸声技术面临空间与能效挑战,歌尔丹拿FEATHER系统通过超薄器件与定制算法实现极简设计 [15] 技术创新 硬件与算法 - 瑞声科技通过非线性控制算法NLC PRO解决扬声器"不可能三角",实现低音声压提升20dB且失真极低 [13] - 歌尔丹拿FEATHER系统集成软硬件架构,支持定制化部署,家用产品XEO POD实现1平米家庭影院级体验 [15] - 比亚迪"迪声"品牌在夏车型搭载27扬声器系统,支持多音响互联K歌与OTA升级 [26] 降噪与交互 - 无锡吉兴提出主被动协同降噪架构,需结合材料、零件优化实现整车NVH平衡 [33][34] - 上海彼格镁隆开发无麦K歌系统,解决抗啸叫、低延时与高保真三大技术挑战 [30] - 清听声学定向声技术应用扩展至汽车场景,参量阵扬声器成本下降推动普及 [29] 行业趋势 - AI深度赋能声学:语音合成从几百小时训练缩短至几句话模仿,大模型或可分类音频并调制硬件设计 [40][41] - 多感官融合成方向:视听、声音与嗅觉等交互设计提升座舱体验,如方向感语音导航与四区语音识别 [21] - 产学研协作加速:智能声学交互技术大赛启动,推动声学与AI融合创新 [35][37] 企业动态 - 瑞声科技与歌尔丹拿获"座舱声学创新贡献奖",展示软硬件结合解决方案 [38] - 比亚迪通过"迪声"品牌布局车载娱乐系统,电动化推动汽车向智能化空间转型 [26] - 清听声学、上海彼格镁隆等企业聚焦定向声、无麦K歌等细分领域技术突破 [29][30]
比亚迪、上汽大众、小米、歌尔…都在参加的智能座舱大会!300+行业精英在等你!
芯世相· 2025-04-18 17:45
行业活动概况 - 2025智能座舱车载声学创新大会暨第一届智能声学创新论坛将于4月22日在上海大华虹桥假日酒店举办,与上海国际车展形成联动 [1][3] - 智能座舱正成为融合办公、休息、娱乐功能的"第三空间",车载声学系统需求聚焦沉浸式声场、个性化交互及情绪感知 [1] - 活动由产学研多方联合主办,包括中国声学学会声频工程分会、南京大学校友总会声学行业校友会,瑞声科技、歌尔集团等企业协办 [3][4] 参会阵容与议程亮点 - 已吸引300+行业精英报名,覆盖比亚迪、上汽大众、小米汽车、零跑汽车等整车厂,瑞声科技、歌尔丹拿、科大讯飞等供应链企业,以及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等科研机构 [3] - 上午议程聚焦声学技术突破: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康健主讲声景与多感交互设计、瑞声科技探讨有限硬件下的音质算法优化、歌尔丹拿提出沉浸声场景化解决方案 [7] - 下午议题涵盖智能音频测量(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比亚迪汽车声学创新、清听声学定向声技术、彼格镁隆无麦K歌系统设计等前沿方向 [8] 技术研讨重点 - 两场圆桌对话分别围绕"声学技术创新赋能座舱声场新体验"和"声学+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前景",参与方包括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中国商飞、上汽集团等跨领域专家 [7][8] - 关键技术突破方向包括:算法驱动扬声器音质提升(瑞声科技)、解决沉浸声"最后一米"难题(歌尔丹拿)、主被动协同降噪(无锡吉兴)等 [7][8] - 活动将同步启动智能声学交互技术大赛,推动行业创新 [8] 产业合作机遇 - 设置高端晚宴交流环节,促进产业链资源对接 [3] - 参会企业覆盖声学元件(瑞声、歌尔)、整车厂(比亚迪、上汽)、AI技术商(科大讯飞)、测试机构(中国计量院)等全链条 [3][7][8]
苹果概念股,集体大涨!机构:看好果链公司估值修复
搜狐财经· 2025-04-14 11:36
市场表现 - 4月14日A股苹果概念股大幅高开,朝阳科技、超声电子、瀛通通讯涨停,歌尔股份、蓝思科技、立讯精密涨幅居前 [1] - 港股苹果概念股同样走强,高伟电子涨12.08%、富智康集团涨9.46%、丘钛科技涨8.20%、舜宇光学科技涨6.18%、瑞声科技涨6.17% [1] 政策影响 - 美东时间4月12日美方公布备忘录,豁免计算机、智能手机、半导体制造设备、集成电路等部分产品的"对等关税" [1] - 华泰证券研报指出本轮关税政策影响品牌包括苹果、三星、联想、Meta,豁免清单包含手机、PC与服务器产品 [1] - 机构普遍认为苹果供应链公司前期跌幅较大,有望迎来修复机会 [2] 公司动态 - 朝阳科技回应称暂不清楚关税豁免对公司的影响,未接到产品是否在豁免范围内的具体通知 [1] - 朝阳科技2024年半年报显示公司进入苹果、Beats、安克、三星、H客户等知名品牌供应链 [2] 行业观点 - 华泰证券研报认为本次关税豁免利好国内果链/PCB公司,后续核心矛盾回归整体需求及创新节奏,看好中国企业竞争力及估值修复 [2] - 信达证券研报指出英伟达、苹果相关产品符合豁免政策,果链和算力链个股估值已大幅偏离基本面,建议关注修复良机 [2]
赚美国人的钱,到底还要踩多少坑?
虎嗅APP· 2025-03-24 21:25
宏观政策与市场环境 - 特朗普重返白宫后美国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从10%提升至20% [5] -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导致"800美元关税豁免"政策取消、美国拟对中国船舶加收港口费、欧盟提交"取消150欧元关税豁免"法案 [6] - 出海企业面临"政策+物流+消费习惯"复合型冲击 欧美本地仓配人力成本高达中国3倍 [6][7] - AI浪潮在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加剧搜索环节竞争 用户获取信息路径因AI搜索改变 [8] 产品创新与科学家创业 - 中国出海企业从"搬货"升级至"造货" 现进入"硬核创新"阶段 科学家创业成为新兴力量 [15][16] - 科创创业依赖新材料、新技术导入 技术代差可建立定价权 如大疆系孵化10余家独角兽 [17] - 科学家创业面临触达细分用户和渠道布局挑战 建议优先考虑独立站而非亚马逊 [18][19] 线下渠道布局 - 北美线下渠道成为少有的增长窗口 线上平台对高价值产品销售存在天然缺陷 [23] - 进入美国线下渠道需应对高成本、复杂采购模式和严格质量要求 如沃尔玛和Costco对合作伙伴要求苛刻 [24] - 线下渠道成本虽高但已成品牌必争之地 单纯依赖线上增长已较困难 [25] TikTok市场机遇 - TikTok墨西哥站2025年迎来爆发 全品类平均客单价为美区2/3 广告成本显著低于美国 [29][30] - 墨西哥达人生态火爆 中国卖家利用美国库存辐射墨西哥市场 催生跨境仓储服务 [30] - 物流公司在墨西哥和巴西建立完善网络 支持跨国货盘转移 [30] 数据合规挑战 - 拜登14117行政令限制向中国等"受关注国家"传输美国人敏感数据 影响物联网、广告分析、医疗器械等行业 [34] - 美国对儿童数据保护要求严格 13岁以下需父母同意 游戏和内容平台合规成本高 [35][36] - 部分企业试图拒绝服务儿童规避合规 但该做法在美国仍不符合要求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