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制造

搜索文档
一条河里的时间观(现场评论)
人民日报· 2025-09-08 06:16
既要秉持"以百年、千年为计"的历史耐心,又要胸怀"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历史主动,在效率与质 量的统筹兼顾中扎扎实实向前走 既紧盯当下最迫切、最要紧的事情,又做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才能创造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 的实绩 时间是"人的积极存在",是"人的发展的空间"。马克思的这一观点,在亚洲最大"水上立交"工程中得到 具象化呈现。 位于江苏的淮安水利枢纽核心区,将千年治水史浓缩于3平方公里的空间。位于上面的,是京杭大运 河,渡槽托举,舟楫穿梭,这也是南水北调东线调水通道,大国瑰宝与大国工程交相辉映。穿行在下 的,是淮河入海水道。这座骨干水利工程与不远处的苏北灌溉总渠相互配合,结束了淮河800多年没有 独立入海通道的历史。同时,"十四五"规划纲要部署的国家水网骨干工程——淮河入海水道二期正紧锣 密鼓地推进。 时间的景深在空间里拉长。从京杭大运河到南水北调,历史与现实凝聚在同一空间,见证东方大国对中 华传统治水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从苏北灌溉总渠到淮河入海水道,几十年跨度,标注着新中国成立以来 几代人的奋斗历程。建智慧工厂、筑"水下长城",科技创新拓展着新时代治水蓝图。 淮河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 ...
三次赴美IPO都成功了,这位退休的CFO是怎么做到的?
新浪财经· 2025-09-07 18:25
禾赛科技上市历程 - 2014年完成A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真格基金和光速中国 [2] - 2018年5月完成2.5亿元B轮融资 由光速中国和百度联合领投 [2] - 2019年完成C轮融资 参与方包括启明创投和光速中国 [2] - 2021年6月完成超3亿美元D轮融资 领投方包括高瓴创投和小米集团 [2] - 2023年2月9日登陆纳斯达克 发行价19美元 募资1.9亿美元 成为中国激光雷达第一股 [1][2] 谢东萤职业背景 - 斯坦福工程学士 哈佛MBA 加州伯克利法学博士 [5] - 2005年回国发展 正值中国企业赴美上市黄金时期 [7] - 具备理工科严谨思维 商业战略敏感度及法律合规把控能力 [5][6] 三次IPO操盘案例 - 2006年新东方上市 采用VIE架构解决外汇管制问题 十年市值增长50倍 [4][11] - 2018年蔚来上市纽交所 募资10亿美元 市值65亿美元 吸引高瓴腾讯等机构 [4][12] - 2023年禾赛科技逆势上市 应对涉军名单诉讼 首日股价上涨11% 市值超24亿美元 [1][12][13] 财务战略方法论 - 成本控制与规模效应 禾赛科技2023年毛利率回升至53% 亏损收窄33% [14] - 现金流管理实施以价换量策略 单台产品价格从3.5万元降至0.3万元 年交付量突破8万台 营收同比增长73.5% [15] - 风险对冲建立合规防线 为企业预留安全缓冲 [15] 行业与市场定位 - 激光雷达行业处于资本退潮期 禾赛科技实现逆势上市 [12] - 合作车企达11家 包括比亚迪和奇瑞等主流厂商 [15] - 教育行业2006年海外上市窗口期成功突破 [11]
威马新股东发声:9月复产,并承诺清偿债务
财联社· 2025-09-06 13:26
重整计划与债务清偿 - 法院于2025年4月3日批准威马四公司重整计划 终止实质合并重整程序 资产范围包括不动产、动产、无形资产及复工复产必需资产(如模具、库存、生产设施和知识产权)[9] - 债权金额15万元及以下的普通债权人将在法院批准重整计划后6个月内获得全额现金清偿 债权金额超过15万元的普通债权人除15万元现金清偿外 超出部分通过信托受益份额按比例清偿[1][10] - 威马四公司以外的原威马体系其他公司未纳入重整范围 债权人需单独追偿[11] 政府支持措施 - 温州市政府成立专项工作组 协调浙江及温州本地供应商合作并解决历史问题 提供政策与协调支持[14] - 温州市政府考虑为复工复产、产线技改、产品研发及市场推广给予补贴支持 并优先将新威马汽车纳入本地公共采购[16] - 新股东翔飞汽车正与当地金融机构对接融资 以股东优质资产增信 为新威马复工复产提供资金保障[14] 发展规划与目标 - 2025年9月复产EX5和E5车型 2025年保底生产1万辆 力争2万辆 预计收入10-20亿元 2026年实现10万辆满产 预计收入近百亿元[1][2][22] - 2027-2028年目标年销量25万-40万台 量产高阶辅助驾驶车型并启动IPO筹备 2029-2030年目标产量100万辆 营收1200亿元[1][18] - 未来5年推出10款以上新产品 覆盖A00级至C级多品类车型 包括轿车、SUV、MPV和跨界车[1][18] 供应链与合作机会 - 公司承诺同等条件下优先与现有供应商合作 参与升级车型和新型号生产 浙江及温州本地供应商将获得政府协调对接支持[2][23][26] - 供应商可通过参与降本计划受益于精简运营和竞争性定价结构 并获得全球市场曝光机会[24] - 翔飞初期预计投资10亿元用于设备升级、供应链恢复和产品开发[3][25] 营销与出海战略 - 针对老客户开展以旧换新业务 与企业、政府机关、运营平台和租赁公司合作开发定制车型[20] - 海外依托一带一路和品牌出海战略 聚焦东南亚、中东、中亚和欧洲等核心市场 2026年出口占比目标30%[20] - 国内采用多样化销售网络渠道 包括销售店、交付维修钣喷店、社区加盟店和股东生态合作伙伴经销店[20] 组织与运营进展 - 翔飞已组建143人专业团队(包括78名翔飞员工和55名前威马员工) 计划招聘超400人支持生产扩展[28][30] - 供应链团队已完成215家历史供应商联络 绝大多数供应商表态愿意合作 基地设备设施和生产运营团队正进行复工复产工作 计划2025年8月恢复量产能力[25][28] - 销售端已重启经销商网络建立 海外市场已获得明确订单[28]
蔚来-SW(09866.HK):整车销量稳增+费用优化 换电业务轻资产转型可期
格隆汇· 2025-09-06 03:16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310.4亿元 同比增长13.5% 归母净亏损120.32亿元 亏损同比扩大15.9% [1] - 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190.1亿元 同比增长9.0% 环比增长57.9% 归母净亏损51.41亿元 与24Q2亏损规模相近 较25Q1亏损68.91亿元有所收窄 [1] 整车业务分析 - 25Q2整车业务收入161.4亿元 同比增长2.9% 环比增长62.4% 毛利率10.3% 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 环比微增0.1个百分点 [2] - 当季销量7.2万辆 同比增长25.6% 环比大幅增长71.2% 低价格带车型L60/ES6/ET5占比达23.7%/23.3%/19.5% [2] - 单车ASP降至22.4万元 同比下滑18.1% 环比下降5.2% 主要受低价格带车型占比提升影响 [2] 其他业务表现 - 25Q2其他业务收入28.7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62.6% 环比增长37.1% 毛利率8.2% 同环比显著提升20.4/12.7个百分点 主要受益于技术服务收入增加 [2] 费用管控成效 - 25Q2销售及管理费用39.7亿元 费率20.9% 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 环比大幅下降15.7个百分点 [3] - 研发费用39.7亿元 费率15.8% 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 环比下降10.6个百分点 [3] - 经调整净亏损41.3亿元 同比降幅扩大至9.0% 环比降幅提升至34.3% [3] 战略合作进展 - 与宁德时代共建全球最大换电网络 推进换电标准统一 宁德时代拟以不超过25亿元对蔚来能源战略投资 [4] - 与科大智能签署战略协议 计划三年内合作建设不少于500座一体化超充站 预计总投资额20亿元 [4] - 通过多方合作推动换电业务向轻资产模式转型 降低重资产投入依赖 提升运营效率与资产周转能力 [4]
赛力斯(601127.SH)亮相2025智博会 全方位展示智能化实践成果
格隆汇· 2025-09-05 17:09
参展概况 - 赛力斯集团以超1万平方米企业展馆亮相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 设立整车业务 动力业务 智能制造 产业链伙伴等七大展区 [1] - 展馆为智博会规模最大企业展馆之一 展出问界等新能源汽车产品及魔方技术平台 超级增程 智能安全等前沿技术 [3] - 首次携手19家产业链生态伙伴共同参展 展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成果 [3] 整车业务表现 - 问界全系产品参展 新款M7于9月5日开启预定 9月23日正式上市 [4] - 问界M9累计交付突破22万辆 稳居50万以上销量冠军 [4] - 问界M8累计交付超7万辆 上市4个月蝉联40万级销量冠军 [4] - 问界荣膺2025年上半年品牌发展信心指数第一名 连续三年获得新能源汽车品牌新车质量表现第一名 [4] - 蓝电E5 PLUS系列以165公里超长纯电续航和大五座设计提升细分市场竞争力 [6] 技术创新成果 - 魔方技术平台为全球首个全栈式多动力兼容平台 实现超增 纯电 超混三种动力形式兼容 采用SOA服务化架构 [7] - 智能安全系统覆盖190余项安全场景 构建340余项安全功能 涵盖生命保护 车身防护 健康呵护 隐私守护四大维度 [9] - 超级增程系统基于赛翼增程架构与RoboREX智能控制技术 热效率达44.8% 一升油可发电3.65度 [9] 智能制造能力 - 赛力斯以AI+5G为基座 打造汽车产业大脑生态 实现研产销服全链路智能化 [10] - 超级工厂拥有超3000台机器人协同作业 关键工序100%自动化 零部件与整车100%在线检测 [12] - 通过四侧协同能力和四链融合力量打破资源壁垒 激活创新动能 [10] 供应链协同 - 19家产业链企业联合参展 业务覆盖智能增程 智慧座舱 智能辅助驾驶 三电系统等领域 [13] - 构建以华为合作为核心的1+2+N生态关系 实现高度零部件集成和供应商本地集聚 [15] - 一级供应商从300家集成到100家 其中20家为世界级供应链 宁德时代 延锋 文灿等以厂中厂模式入驻超级工厂 [15] 战略发展 - 公司积极推进产品集成化 智造集聚化 产业集群化 打造世界级新能源汽车高端产业链 [15] - 响应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 助力打造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15]
港股概念追踪 | 恒指季检结果下周一生效 新晋成份股有望迎来资金追捧(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9-05 11:10
指数调整概况 - 恒生指数公司季检结果于9月5日收市后实施 9月8日生效 成份股数目由85只增加至88只 新纳入中国电信 京东物流 泡泡玛特 [1] - 泡泡玛特同时被纳入恒生中国企业指数 成份股数量维持50只不变 [1] - 恒生综合指数新纳入中国食品 恒瑞医药等 剔除冠城钟表珠宝 思派健康等 成份股数目由502只增加至504只 [1] 资金流动影响 - 指数调整牵动被动资金调仓 追踪恒生指数 国企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的ETF规模分别约为312.4亿 70.3亿和308.8亿美元 [2] - 被动资金通常在生效日前一个交易日(9月5日)尾盘集中调仓 可能导致成交量急剧放大和价格波动 新纳入个股有望获得增量资金青睐 [2] - 高盛预计消费者零售 软件与服务及汽车股将见最多被动资金流入 达3亿至7.8亿美元 [3] 市值与估值变化 - 高盛估算恒指 国企及恒生科技指数市值分别升至2.09万亿 1.42万亿及4800亿美元 较变更前升1.6% 1.1%及9% [3] - 预测市盈率分别由11.3倍 10.7倍及17.6倍升至11.4倍 10.8倍及18倍 [3] - 每股盈利增长预测分别由5.4% 6.3%及17.5%调整至5.7% 6.6%及16.8% [3] 重点个股分析 - 中国电信作为电信行业龙头 在5G建设及云计算领域持续发力 反映出传统产业龙头在指数中的重要地位 [4] - 京东物流代表新经济物流板块 体现指数对高成长性及供应链核心企业的关注 [4] - 泡泡玛特作为潮玩文化代表企业 市值和流动性显著提升 成为新消费板块的重要代表 [1][4] 行业板块表现 - 高盛预期地平线机器人 泡泡玛特 比亚迪股份 美团 小米集团及阿里巴巴录最多被动净买入 达1.85亿至6.1亿美元 [3] - 比亚迪股份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 业务覆盖乘用车 商用车 电池 半导体等多个领域 [4] - 美团是中国领先的生活服务电子商务平台 业务涵盖餐饮外卖 到店 酒店及旅游等200多个品类 [4] 市场整体展望 - 港股市场被视为"全球价值洼地" 低估值为投资者提供较好安全边际和配置机会 [2] -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印证内地资金对港股投资价值的认可 [2] - 指数调整或进一步提振市场对相关板块及个股的信心 [2]
岚图汽车材料及轻量化负责人 刘勇:岚图汽车非金属材料选材策略及优化方案分享
DT新材料· 2025-09-05 00:04
近日, 岚图知音 正式上市,搭载华为乾崑智驾 ADS 4 与鸿蒙座舱 HarmonySpace 5,标配 800 V 高压碳化硅平台、副驾零重力座椅、AR-HUD、电 动遮阳帘、冷暖箱等,在新能源汽车圈爆火了一把。 在华为加持下, 岚图FREE+ 也凭借华为乾崑ADS 4、鸿蒙座舱5、可油可电、通勤出行无顾虑、云朵座椅、全车通风加热等特点受到消费市场的好 评。 用户的需求就是岚图的研发方向,并且能快速落地,这就是岚图新能源汽车的成功秘诀。除了提升电池技术和充电设施建设外, 轻量化技术 也成为 一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据相关研究表明,汽车整备质量每降低10%,能耗效率可提高6%-8%,续驶里程可增加5.5%,加速性能提高8%-10%,制动距 离缩短2-7m,能有效减少对有限资源的依赖和实现碳零排放。 在材料轻量化技术中,非金属材料因其良好的成型性、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抗腐蚀性等特点,逐渐成为新能源汽车中不可或缺的材料选择,被广 泛应用于车身结构件、电池包壳体、内饰件以及各类功能件。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东风汽车旗下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在整车非金属选材方面有完整的策略:1. 通过非金属选材实现整车的高端豪华特性 ...
销量增长30%,蔚来上半年营收超300亿元,李斌:四季度盈利仍有挑战
新浪财经· 2025-09-04 16:47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表现强劲 营收和交付量同环比大幅增长 毛利率提升 新产品获市场积极反响 公司对第三季度给出乐观指引 但面临盈利挑战和市场竞争压力 [1][2][3][4][5][6]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交付新车72056辆 同比增长25.6% 环比增长71.2% [1] - 第二季度营收190.1亿元 同比增长9.0% 环比增长57.9% [1] - 汽车销售额161.4亿元 同比增长2.9% 其他销售额28.73亿元 同比增长62.6% [1] - 第二季度综合毛利率10.0% 较第一季度7.6%提升2.4个百分点 [1] - 2025年上半年累计交付新车11.42万辆 同比增长30.6% 总营收310.4亿元 同比增长23.1% [2] - 第二季度净亏损49.9亿元 同比减少1.0% 环比减少26.0% 上半年累计亏损117.5亿元 [6] - 公司预计第三季度营收218.1亿至228.8亿元 交付量87000至91000辆 同比增长40.7%至47.1% [1] 产品与技术 - 2025年是公司产品大年和技术收获大年 三个品牌共有9款新车上市 每个季度都有重磅新品 [3] - 神玑NX9031芯片算力强劲 单颗芯片算力与满血版Thor-X在同一水平 每台ET9配备两颗 [3] - 乐道L90上市29天交付突破10000辆 成为公司历史上交付破万最快的车型 [4] - 全新ES8预定情况超出预期 供应链正全力加产能 [4] - 乐品牌第三款产品L80将在第四季度上市 [8] - 全系车型标配100kWh长续航电池包 整车起售价格保持不变 同时保留75kWh电池租用方案 [7] 市场与竞争 - 8月交付量达到31305辆 同比增长55.2% 创历史新高 [2] - 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 问界M8纯电版、理想i8、特斯拉Model Y L等是乐道L90和ES8的直接竞品 [5] - 公司通过产品竞争力提升和价格策略调整强化市场地位 [7] 运营与战略 - 公司实施基于CBU机制的全员经营组织变革 已全公司范围内大规模落地 [7] - 从第一季度开始实施成本控制措施 包括组织架构调整、跨品牌整合及提升研发、供应链、销售和服务效率 [7] - 第二季度非公认会计准则运营亏损环比改善超过30% [7] - 公司正迎来前期技术投入转化为用户体验优势的拐点 四季度重点为卖车、交车和提效 [5]
蔚来二季度收入190亿毛利率10% 李斌称四季度月交付目标为5万辆
长江商报· 2025-09-04 07:5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190.09亿元,同比增长9% [1][5] - 净亏损49.95亿元,同比收窄1% [1][5] - 毛利率达10%,较上年同期9.7%提升0.3个百分点 [2][6] - 汽车销售额161.36亿元,同比增长2.9% [6] - 汽车毛利率10.3%,低于上年同期的12.2% [6] - 经营现金流转正,现金储备回升至272亿元 [8] 交付量与产能目标 - 第二季度交付新车7.2万辆,同比增长25.59% [10] - 乐道L90首月交付达10575辆,订单排至10月 [10] - 目标2025年四季度实现月交付量5万辆 [4][10] - 三季度交付指引8.7万-9.1万辆,同比增长40.7%-47.1% [11] - 7月交付2.1万辆,8月交付3.13万辆 [12] - 前8月累计交付16.65万辆,同比增长30% [14] 成本控制与运营效率 - 自研神玑NX9031芯片量产,单车成本优化超万元 [6] - 经营亏损环比收窄超30% [2][6] - 通过CBU机制将业务划分为12个核心经营单元,人效比翻倍增长 [8] - 一线销售人员减少40%,但4-5月销量增长40% [8] 产品与品牌战略 - 乐道品牌目标毛利率15%以上,萤火虫品牌毛利率10%左右 [6] - 蔚来品牌长期毛利率目标20%-25% [6] - 全新ES8预售价41.68万元起,较上一代降价11万元 [10] - 累计建成超8200座充换电站,覆盖全国550城换电需求 [15] 资本运作与股权结构 - 向蔚来中国追加投资200亿元,持股比例增至91.8% [15] - 投资条款与2024年9月B轮投资相同 [15] 管理层预期 - 公司预计第三季度起经营进入加速改善阶段 [2][6] - 明确表态四季度盈利"必须做到" [3][8] - 三季度营收指引218.1亿-228.8亿元,同比增长16.8%-22.5% [11]
极光月狐|蔚来汽车财报分析:换电模式影响利润,二季度预计营收增长13%
新浪财经· 2025-09-03 12:32
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18.2%至657.3亿元,主要受交付量增长及乐道品牌贡献驱动,但净亏损同比扩大8.1%至224亿元,换电业务亏损31.2亿元且单站日均服务次数未达盈亏平衡点[1][6][9] - 2025年一季度交付量同比增长40.1%至42,094台,但行业排名下滑至第八,乐道品牌成为新增长动力[10][11] - 2025年二季度营收预计同比增长13%,新产品上市及技术升级为未来增长提供支撑[16][17][20]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657.3亿元,同比增长18.2%,主要因交付量增长38.7%至221,970辆及产品结构优化[1] - 全年净亏损224亿元,同比扩大8.1%,日均亏损超6000万元[6] - 研发投入130.37亿元,虽同比下降但仍处高位,聚焦智能驾驶、电池及换电技术[6] - 销售及行政费用157.4亿元,同比增加22.2%,因市场推广、渠道建设及子品牌投入[6] 业务运营 - 换电网络截至2025年3月达3,239座,覆盖90%以上区县,但2024年换电业务亏损31.2亿元,单站日均服务32次,低于盈亏平衡所需的50次[1][9] - 产品价格覆盖30万至80万元区间,包括ES6、EC6等主力车型,满足多样化需求[4][5] - 乐道品牌2024年贡献总交付量近9%,2025年一季度交付14,781台,成为新驱动力[1][11] 市场与竞争 - 2025年上半年销量74,445台,行业排名第八,落后于零跑(221,664台)、理想(203,938台)等竞争对手[10][11] - 高端市场保持稳定,蔚来品牌一季度交付27,313台,ET9及萤火虫等新产品推动增长[11][12] - App渗透率持续提升,反映品牌认可度提高[13] 未来展望 - 2025年二季度营收预计同比增长13%,乐道L90于8月启动交付,定价26.58万元起[16][20] - 乐道L80计划四季度上市,车长超5米,提供6座/7座布局,对标特斯拉Model Y[17] - 第三代ES8将于四季度发布,搭载智能驾驶及电池技术升级[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