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

搜索文档
一周产业基金|深圳发布两只人工智能产业基金、浙江将打造百亿以上人工智能基金群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6 19:53
人工智能产业基金 - 深圳发布两只人工智能产业基金 分别投向人工智能终端产业(手机 计算机 平板电脑 大模型一体机 可穿戴设备等)和具身机器人产业(算法模型 AI+行业应用 机器人零部件等)[1][3] - 浙江计划打造100亿元以上人工智能基金群 依托省科创母基金三期等 重点支持人工智能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1][12] 新材料产业基金 - 西安设立100亿元新材料产业基金 由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等联合发起 存续期10年 计划通过引入六大行AIC等资本将规模放大至1000亿元 重点推动上市公司并购及产业链布局[4][5] 文化旅游与数字经济基金 - 拉萨设立15亿元产业强市母基金 采用"子基金+直投"模式 重点布局文化旅游 数字经济 金融产业 绿色工业等领域 并构建"1+N"母子基金架构[6] 生命健康与先进制造基金 - 北京大兴设立两支总规模40亿元股权基金 重点支持生命健康 氢能 商业航天 先进制造 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7][8] 生物医药产业基金 - 天津设立生物医药产业基金 聚焦核酸药物 高端医疗器械 合成生物学 AI+医疗等领域 优先投资天银金融租赁研究院孵化项目并提供"科创人才贷"[9] 智能网联产业基金 - 杭州设立10亿元智能网联产业发展基金 采用双GP管理模式 覆盖车 路 云 能 网 图等全产业链及智慧高速 智慧物流等应用场景[10] 汽车产业链基金 - 长春长兴基金拟出资设立两支子基金 包括10亿元旗挚汽车产业链基金(由红旗私募管理)和3亿元安徽高新吉晟创投基金(由安徽省创投管理)[11]
慧翰股份上市首年分红率99.95% 研发费增22.84%股价累涨3倍
长江商报· 2025-05-15 07:48
公司分红方案 - 2024年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现25元并转增4.9股,合计派现1.75亿元(占净利润99.95%),转增3437.35万股后总股本达1.05亿股 [1][4] - 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5月20日,除权除息日为5月21日 [5]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0.22亿元(同比+25.68%),净利润1.75亿元(同比+37.54%),扣非净利润1.7亿元(同比+37.04%)[1][2] - 2025年Q1营业收入2.16亿元(同比+16.85%),净利润4329.8万元(同比+30.67%),扣非净利润4158.37万元(同比+35.18%)[3] -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包括出货量增加、产品迭代降本及毛利率提升(2024年车联网终端业务毛利率27.71%,同比+2.74个百分点)[3][7] 市场表现与IPO - 截至2025年5月14日收盘价161.55元/股,较IPO发行价39.84元/股累计上涨305.5% [1][5] - 2024年9月创业板上市,IPO募资净额6.27亿元,截至2024年末累计投入2137.78万元(智能汽车安全系统项目投资进度6.22%,5G车联网TBOX项目5.45%)[2][8] 研发与创新能力 - 2024年研发费用6656.01万元(同比+22.84%),占营收6.51%;研发人员258人(占比57.46%,同比+1.88个百分点)[1][6][8] - 累计获知识产权170项,2024年新增15项发明专利,并参与欧盟eCall认证等国际标准制定 [7][8] 业务结构 - 车联网智能终端业务收入8.42亿元(同比+32.19%),物联网智能模组业务收入1.36亿元(同比-6.73%)[7] - 主要客户包括上汽、奇瑞、吉利、比亚迪等车企,产品覆盖欧盟、英国、日本等海外市场 [7] 行业地位与荣誉 - 获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福建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项目等资质 [8] - 国内少数同时拥有欧盟eCall、UN-R144及阿联酋eCall认证并量产的企业 [7]
把“新”放进袋子里:蓄力五年,成都浮现“东部新高地”
新浪财经· 2025-05-12 11:26
成都东部新区发展概况 - 成都东部新区于2020年5月6日授牌成立,定位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高端平台,面积870平方公里,通过5年实践形成未来城市发展方案 [3] -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322.6亿元,为成立之初的2.5倍,增速11%冠绝全省,经济增速达成渝地区平均水平的5倍 [5] - 5年间实施重点项目1035个,产业化项目到位投资年均增长25%,GDP年复合增长率33.8% [21] 经济与产业表现 - 成渝经济圈2024年生产总值87193亿元,占西部地区30.3%,增速高于全国0.8个百分点 [5] - 外贸实绩企业从2家增至28家,进出口总额从6.26亿元增长至40.6亿元,社会消费品总额从14.52亿元增至23.6亿元 [8] - 引入蜂巢能源、中科翼能等链主企业,形成动力电池全链条、航空发动机闭环等产业链,招引企业430家 [8][20] 交通与物流枢纽 - 天府国际机场2024年旅客吞吐量超5400万人次(增速22.62%),占成都总量62%;货邮吞吐量38.5万吨(增速56.6%),占成都总量38.5% [6] - 开通35条国际货运航线,外贸进出口额5年增长5.5倍 [8] - 成渝中线高铁建设中,将实现成渝"半小时通勤圈",成都外环铁路完善成德眉资"1小时通勤圈" [10] 科技创新与金融支持 - 高新技术企业从0增至38家,科技型企业达47家,取得"全球首款单分子药物浓度监测系统"等技术突破 [10][18] - 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成都交子中赢基金,构建"创-投-贷-保"全要素金融服务体系,银行联合体推出"东创贷" [14] - 基金总规模达366.7亿元,贷款余额5年增长865.93%,投前储备项目27个 [16] 商业与消费生态 - 活力城、湖滨天地等商业区投运,引入320个国际品牌及30余家"首店",2025年春节两大综合体销售额环比增长45% [8][25] - 世园会、世运会等国际IP落地,签约天府奥体公园10个产业项目,总投资超567亿元 [8] 产业载体与土地政策 - 建成C立方科创空间、新经济产业园,吸引泰坦氢能等40家创新企业;智能网联标准厂房B区集聚12个"专精特新"项目 [16][18] - 采取"熟地等项目、签约可拿地"开发模式,引入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产业园、阿里云西部云计算中心等平台 [18] 城市基建与智慧管理 - 地铁18号线设计时速140公里/时,33分钟直达天府机场,实现"全球12小时科研圈" [23] - "东e问"智能政务平台高频事项秒回率98%,企业群众满意度98.5%,AI系统提升违规案件处置效率70% [24] 教育与医疗配套 - 新建23所学校幼儿园,增加学位25130个,引入石室中学等5个教育品牌及8所高校 [27] - 构建17个医联体,创新"全域数字网格化慢病管理示范区",上下转诊6900余人次 [28] 城乡融合与农业 - 建成6.4万亩高标准农田,粮食年产量稳定在14.6万吨,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超7% [29] - 发展冷链物流、特色航食等临空农业,推动"金色农田"乡村振兴项目 [29]
【西咸新区】扎实推进“科创自贸”建设
陕西日报· 2025-05-08 06:50
国际合作与科创平台建设 - 西咸新区建立国际合作基地52个,海外布局离岸创业平台6个,落地国际合作项目26个 [1] - 获批建设无人机、氢能、智能网联、机器人4个聚集区,数量居全省第一 [1] - 启动西北首个智能驾驶商业化试点,建设完成氢能、太阳能光伏、智能网联汽车3个重点产业链数据库 [1] 科创企业支持与要素改革 - 发布涵盖296个条款的科技企业融资扶持政策包,布局29个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载体 [2] - 推动38家高新技术企业进入五上企业序列,培育新增市级以上瞪羚企业32家 [2] - 2024年技术合同成交额350.3亿元,同比增长56.4%,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6878家,同比增长38.4% [2] - 引进高层次人才544名,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5个 [2] - 线上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累计为科技企业实现融资65亿元 [2] 跨区域协同与技术出海 - 组建未来农业方向科技企业"技术出海"创新联合体,成立西北首个"技术出海"专业服务团 [3] - 推动5项国际合作项目在中俄丝路创新园落地 [3] - 与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济南片区签署"跨省通办""远程异地评标"合作协议 [3] - 与杨凌自贸试验区片区共建涉农法律服务中心 [3] - 落地霍尔果斯秦创原中亚卫星遥感数据应用中心 [3]
高新兴(300098) - 2025年5月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06 18:32
市值管理 - 公司董事会重视市值管理,以提升经营业绩为根本,通过多种渠道传递公司价值,满足条件时会采取二级市场回购股份等方式提振信心,推动公司价值与市值均衡发展 [2][3] 应收账款管理 - 公司从事前、事中、事后三方面催收与管理应收账款,事前调整业务结构、建立客户评价机制、加强合同评审;事中加强回款与绩效挂钩、多方协同联动;事后成立疑难回款工作组、采取法律手段催收,截至2024年已连续4年经营性现金净流量为正 [3] 财务状况与扭亏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经营情况持续向好,具体关注定期财务报告 [4] 汽车业务合作 - 公司为吉利多款主力车型提供智能网方案和产品,包括银河、星越等,还在极氪量产车型上搭载5G产品,连续斩获吉利汽车研究院4G TCAM项目,5G TCAM进入批量发货阶段 [5] 产品功能与销售 - T - box产品会根据客户测试需求配备eCall功能,GM870A和GM871A模组正在进行芯片国产化替代,处于市场拓展阶段 [6][7] “两电”业务 - 公司控股子公司高新兴智联除数字号牌外,还有交通管理外场硬件产品、平台软件系统等,已发货1500万 + 电动车数字号牌,相关产品部署十余个省市;参股公司深圳摩吉智行可为两轮车车企提供智能网联解决方案 [8] 海外业务 - 公司车载产品批量发货海外,针对海外市场打造视频智能化应用解决方案,2024年度海外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28%,达到2.19亿元;有车载终端后装产品出口美国,对美出口业务占比较小,正研讨关税增加解决方案 [9][10] 独立董事履职 - 独立董事严格遵守法规和制度,勤勉尽责,与管理层、审计机构和事务所沟通,通过股东大会等与中小股东交流,维护其利益 [11] 提高业绩举措 - 业务方面,发力车载通信终端市场、拓展海外市场,限制系统集成业务;加强回款方面,从三方面管理应收账款;费用管控方面,提效降费,2024年研发费用2.42亿元,占比17.05%,保持研发投入,开启企业平台数字化转型 [11][12][13]
强化价格导向——《政府工作报告》解读【财通宏观•陈兴团队】
陈兴宏观研究· 2025-03-05 18:41
经济增长目标 - 全年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5%左右,与去年持平,但财政赤字隐含名义增长率4.9%,显示对经济增长判断更保守[1][4] -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目标下调至2%,较原3%目标更贴合实际且约束力增强[1][4] - 单位GDP能耗降低目标紧迫性提升,钢铁、有色、化工等高耗能行业生产约束加大[1][4] - 粮食产量目标首次提高0.1万亿斤,体现对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1][5] 中央政策力度 - 财政预算赤字率设定为4%,突破3%红线,赤字规模5.66万亿元,同比增加1.6万亿元[2][6] - 地方政府专项债拟安排4.4万亿元,同比增加5000亿元,新增政府债务总规模同比大幅增加32%[2][6] - 财税体制改革转向"以支定收",消费税征收环节下划地方以丰盈地方财力[2][6] - 货币政策定调"适度宽松",提及适时降准降息,但需考虑美联储降息路径及供给约束[7] 重点任务领域 - 扩内需升为首要任务,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规模较去年翻倍[3][10] - 产业政策聚焦科技领域,明确支持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生物制造、量子科技等12个细分行业[11] - 地产调控延续"控新增+收存量"思路,推动农业转移人口纳入住房保障体系以消化存量[12][13] - 全国层面首次提出发放育儿补贴,中央财政可能加码生育支持力度[13] 专项政策工具 - 地方政府专项债优先级调整为投资建设、土地收储和收购存量商品房,体现稳地产意图[8] - 央行宏观审慎功能拓展,可能尝试解决部分财政资金缺口[9] - 中央预算内投资拟安排7350亿元,同比仅增5%,显示优化供给端思路下投资权重降低[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