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风电

搜索文档
经济大省半年报:广东为何越来越好?
南方都市报· 2025-07-16 23:06
外贸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21.7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其中出口13万亿元,增长7.2%,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3] - 广东省作为外贸第一大省,上半年顶住国际环境压力稳住外贸基本盘[5] - 东莞市金鸿盛电器移动空调订单同比增长10%,旺季日产能达8000套,主要销往南半球及欧美市场[7] - 东莞中旺玩具通过全链条绿色制造体系实现订单结构优化,日韩欧洲订单占比提升至40%[9] 科技创新 - 广东省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8年全国第一,"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全球创新指数排名连续5年第二[11] - 上半年全国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8.6%,其中信息服务业投资增长37.4%,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增长26.3%,计算机设备制造业增长21.5%[11] - 广东人工智能核心企业超1500家,含24家独角兽和14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全国第一[23] 机器人产业 - 广东企业研发的双足机器人具备强抗干扰能力,半人形机器人可完成电梯操作和物品递送[13][15] - 清洁机器人能精准识别杂物并分类处理,轮足机器人可实现复杂地形移动和半坡驻停[17][19] - 大湾区机器人供应链支撑产业快速发展,逐际动力90%供应商集中在大湾区[21] 新兴产业布局 - 广东省同步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和新兴产业培育,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等领域[25] - 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达1251万千瓦居全国首位,年发电量约300亿度[33] - 深远海养殖取得突破,"湾区伶仃"号养殖工船投入使用,海水养殖产量达376.83万吨同比增长5.47%[31] 大湾区建设 - 狮子洋通道2023年开建,叠加港珠澳大桥和深中通道完善交通网络[27] - "一号通道"实现深港人员车辆白名单通行,单程时间缩短至45分钟[29] - "湾区通"工程加速规则衔接,推动大湾区一体化发展[29]
新能源产业重塑山东就业市场!岗位需求增幅东营夺冠地级市开挂
齐鲁晚报· 2025-07-16 19:41
人才留存与就业市场 - 山东人才留存率连续三年保持90%以上高位 凸显就业市场强大韧性 [1][7] - 2025年上半年求职活跃度增速放缓 求职者择业心态趋于保守 倾向体制内及稳定行业 [5] - 机械/设备/重工行业以9.94%人才需求量占比居首位 较2024年同期下降0.2% 仍是就业基本盘 [9] 新能源产业带动就业 - 新能源行业岗位需求跻身前十 电气工程师、储能技术专家等岗位需求爆发式增长 年薪30万左右的新能源发电技术专家需求覆盖全省 [1][10] - 新能源岗位需求量激增2.85% 海上风电、光伏制造、氢能等领域布局迅猛 [2][10] - 绿色经济催生碳排放管理师等新兴职业 青岛、淄博清洁能源项目落地带动需求 但绿色技能人才缺口超30% [10] 区域就业分化 - 东营以9.56%岗位需求增幅领跑全省 能源化工和高端装备制造转型创造高质量岗位 [14][16] - 烟台冲进全省岗位需求增幅前三 GDP增速达6.9% 工业为就业压舱石 文旅产业推动服务业多元化 [14][18] - 菏泽(7.55%)、滨州(7.16%)增幅超7% 分别受益于乡村振兴/产业转移和铝业智能化改造 [18] 县域经济与人才吸纳 - 龙口、胶州、荣成县域岗位需求量合计占比38.21% 沿海地区主导地位显著 [20] - 寿光、滕州、曹县位列县域就业吸引力第一梯队 占比近10% 特色产业构建多元化就业平台 [24] - 县域需求与主导产业强相关 如龙口石化、胶州临空经济、寿光智慧农业等 [22] 人才流动与就业意向 - 青岛、济南"双核"占求职意向48% 青岛增幅全省最高 [25] - 技术蓝领首选烟台、潍坊、青岛 灵活就业者倾向济南、青岛、临沂 [28] - 应届毕业生和数字经济从业者集中于青岛、济南 新农人/返乡青年偏好菏泽、德州、临沂 [28][29] 高薪岗位分布 - 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以35-50万年薪居首 新能源汽车研发工程师(32-48万)和高端装备制造专家(28-45万)紧随其后 [37] - 新能源发电技术专家(22-32万)岗位覆盖全省 反映清洁能源全域布局 [35][38] - 青岛聚焦人工智能/数字经济 济南突出生物医药/金融科技 烟台、潍坊差异化发展生物医药/新能源 [38]
海上风力发电要积极评估极端天气影响丨能源思考
第一财经· 2025-07-16 18:50
深入探讨极端天气对海上风电的影响,剖析我国在该领域的短板和风险隐患,提前布局针对性措施,对 保障我国海上风电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低碳化进程不断加快,海上风电凭借其技术成熟度高、可实现大规模开发的显著特 性,正在迎来新的加速布局阶段。 从全球角度看,欧洲长期处于海上风电发展的前沿阵地。英国、德国、荷兰等国积极践行能源转型战 略,持续加大对深远海风电项目的投入力度,稳步推进项目建设,部分海上风电场已实现平价上网,为 商业化运营积累了宝贵经验。 近年来,亚洲地区海上风电市场发展迅猛,呈现出后来居上的态势。韩国、日本、越南等国纷纷出台激 励政策,从政策扶持、资金补贴、技术研发等多维度发力,全力抢占发展战略高地,推动区域海上风电 产业快速崛起。 根据《中国海洋能源发展报告2024》数据,2024年全球海上风电呈现规模化、集群化、平价化的新格 局。全球累计装机容量预计达到8391万千瓦,在建规模接近2500万千瓦,资源配置及场址招标规模突破 8000万千瓦,关键指标均创新高,充分彰显了海上风电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 然而,台风、飓风、雷暴等极端天气对海上风电设备构成严重威胁,影响其安全稳定运行, ...
深海科技-海洋强国战略的关键支柱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行业:深海科技、海洋经济、船舶与海空装备产业、军工、海底数据中心、海洋通信 - 公司:海南信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看好深海科技和海洋经济成为全年主线** - 国家战略层面重视,顶层设计高度关注海洋经济发展,如总书记多次考察提及相关发展要求,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深海科技等新兴产业发展[1][2][3] - 经济增长层面,海洋经济对GDP拉动大、产业规模大、增速快,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7.8%,GDP拉动作用达11.5% [2] - 沿海省市密集发布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规划,如上海发布海洋产业发展规划,广东发布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 [3] - **深海科技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柱** - 产业链涵盖深海材料研发、深海装备制造和深海数字化应用领域 [5] - 深海材料是发展深海科技的重要技术支持和物质基础,需具备强防腐蚀性和抗高压能力,主要应用的材料类型有结构材料和浮力材料 [6] - 深海装备是深海开发的支撑,包括水下勘探设备、船舶和海工装备、军工装备等细分领域,船舶与海空装备产业自2021年进入上升期,2024年造船完工量同比增长13.8%,进阶订单量同比增长58.8%,手持订单量同比增长49.7% [7][8] - 深海数字化是海洋经济发展的趋势,包括海底数据中心和海洋通信等方向,海底数据中心可解决散热问题且成本低,还能满足数据存储和传输的安全性和合规性需求 [10][1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海洋经济中海洋旅游、海洋渔业等传统部分占比接近一半,但在当前发展规划中重要性偏低,发展重点是海洋装备制造、生产开发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4] - 建设地海空间一体化,在船舶或海军方面有较大发展可能性,军工首席推荐海洋装备或海军建设相关标的 [9] - 随着往深洋海发展,海底电缆、海底光缆有进一步建设需求,可作为海空装备的细分投资领域 [10]
海风吹出的世界级产业!中国海上风电产业何以领跑全球丨“向海图强 海洋经济破浪前行”系列
证券时报· 2025-07-16 07:55
中国海上风电产业发展现状 - 中国海上风电累计并网容量41.27吉瓦,占全球49.6%,新增装机容量连续7年全球首位,累计装机容量连续4年全球第一 [4] - 全球单机功率和风轮直径最大的直驱型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在福建福清下线,可应对24米海浪和17级台风 [5] - 三峡集团江苏大丰800兆瓦项目实现首批机组并网,离岸距离85.5千米,98台风机全部国产化 [5] 产业链优势与挑战 - 中国风电产业链覆盖研发设计、装备制造、资源开发、运维服务,风电机组产能占全球60%,叶片占64%,齿轮箱占80%,发电机占73% [8] - 大兆瓦机组轴承、主控系统等核心部件依赖进口,漂浮式风电技术与欧洲存在差距,深远海开发面临政策不明确和成本高问题 [9] - 电价机制尚未完善,绿电、绿证及碳市场成熟度不足影响项目经济性 [9] 深远海开发与多能耦合 - 全球深远海风能资源占比超70%,但开发利用率不足0.5%,年平均风速达9米/秒以上,发电小时数显著高于近海 [11] - 政策鼓励"风电+"模式,支持海上风电与网箱养殖、海洋牧场、光伏、制氢、储能等设施协同开发 [11] - 海上风电制氢技术可将风能转化为氢能存储,实现零碳分布式供能,优化清洁能源供应 [12] 政策与区域发展 - 中央提出"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地方政策如上海规划推动大兆瓦级深远海漂浮式发电机组研制 [9] - 盐城、山东荣成等地形成风电装备制造集群,涵盖海缆、叶片等关键环节 [8]
海风吹出的世界级产业中国海上风电产业何以领跑全球
证券时报· 2025-07-16 02:31
中国海上风电产业发展现状 - 截至2024年底中国海上风电累计并网容量达41.27吉瓦占全球49.6% 2024年全球新增装机容量一半来自中国 连续7年新增装机容量全球首位 连续4年累计装机容量全球第一 [2] - 中国拥有全球最成熟的海上风电供应链 风电机组产能占全球60% 叶片产能占64% 齿轮箱产能占80% 发电机产能占73% [5] - 依托强大制造业体系 能以最低成本生产质量最佳的风电设备 这是全球领先的核心竞争力 [4] 技术突破与项目进展 - 全球单机功率和风轮直径最大的直驱型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在福建福清下线 可应对24米超高海浪和17级台风 [3] - 三峡集团江苏大丰800兆瓦项目实现首批机组并网 离岸距离85.5千米为国内已并网最远项目 98台风机100%国产化 [3] - 首创"一机一案"动态施工方案 克服超远距离电力输送技术难题 成为自主核心技术应用标杆 [3] 产业链协同与政策支持 - 已形成涵盖研发设计、装备制造、资源开发、运维服务的全产业链 例如克莱特公司为明阳智能、金风科技提供低噪声高效散热系统 [5] - 上海计划加速大兆瓦级深远海漂浮式发电机组研制 推动抗台风耐腐蚀机组发展 [6] - 政策鼓励"风电+"综合开发模式 要求新增项目配套建设网箱养殖、海洋牧场、制氢等设施 [7] 深远海开发与创新模式 - 全球可用海上风能资源超710亿千瓦 深远海占比70%但开发率不足0.5% 年平均风速达9米/秒以上 发电小时数显著高于近海 [7] - 三峡集团计划从"近海跟随"转向"深远海引领" 推动国产机组技术迭代 提供可复制的开发方案 [7] - "风电+制氢"技术可将风电转化为氢能存储 优化清洁能源供应版图 氢能运输回陆地后可重新发电 [8] 行业挑战与发展方向 - 大兆瓦机组轴承、主控系统等核心部件仍依赖进口 漂浮式风电技术与欧洲存在差距 [6] - 深远海开发面临政策不明确和成本高挑战 电价机制需配合绿电绿证市场完善 [6][7] - 未来重点方向包括多能耦合、"一海多用"模式 通过海洋空间融合利用提升单位海域产能 [1][7]
中国自研大功率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下线
人民日报· 2025-07-15 04:54
海上风电技术突破 - 全球单机功率和风轮直径最大的直驱型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在福建福清下线,单机功率17兆瓦,叶轮直径262米,风轮扫风面积约5.3万平方米 [1] - 机组轮毂中心高度约152米,相当于50层居民楼高度,发电倾角增大2°,生存倾角增大3°,运动适应性更强 [1] - 机组时间可利用率达到99%以上,可应对超24米海浪,抵御17级超强台风 [1] 国产化与技术创新 - 机组由中国华能联合中国东方电气集团研制,首次采用国产化大直径主轴轴承,叶片、发电机等关键部件全部实现国产化 [2] - 研发团队突破漂浮式风电系统耦合仿真技术及高保真模型试验技术,攻克叶片、低速永磁直驱电机高精度制造与装配工艺难题 [2] - 通过智能传感系统实现漂浮式系统全局稳定控制,适应复杂深远海环境,适用于50米以上水深海域 [2] 发电效能与应用前景 - 机组单机年输出清洁电能6800万千瓦时,满足约4万户家庭一年用电需求 [2] - 下一步将在广东阳江海域进行示范验证 [2]
减亏超24亿!隆基绿能,“赌”对了
DT新材料· 2025-07-14 23:56
光伏行业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 - 隆基绿能预计2025年半年度净亏损24亿元到28亿元,同比减亏24.43亿元到28.43亿元,主要得益于HPBC2.0组件产品投放市场及成本费用下降 [2] - 通威股份预计半年度净亏损49亿元至52亿元,上年同期亏损31.29亿元,行业供需失衡导致产品价格低迷 [3] - 晶澳科技预计半年度净亏损25亿元-30亿元,上年同期亏损8.74亿元,主因产能集中释放导致供需失衡及国际贸易政策影响 [4][5] - 钧达股份半年度净亏损2亿元至3亿元,海外销售占比从2024年23.85%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51.90%,并通过香港联交所上市募资12.9亿港元 [7][8] - 爱旭股份半年度净亏损1.7亿元至2.8亿元,ABC组件在欧澳日等高价值市场表现突出,毛利率持续向好 [9] BC电池技术进展 - 隆基绿能HPBC2.0组件签单量及出货量增长,助力大幅减亏 [2] - 爱旭股份ABC组件技术全球领先,市场占有率提升推动业绩改善 [9] 海外市场拓展 - 钧达股份海外销售占比大幅提升至51.90%,计划建设海外产能融入本土产业链 [7] - 爱旭股份深耕欧澳日高价值市场,海外销售占比显著提升 [9] 2025海洋清洁能源技术与装备高峰论坛 - 论坛将于7月23-25日在南通召开,聚焦深远海施工成本、技术驱动等热点话题 [11] - 专题论坛包括海上风电、海上光伏、海洋能及Power to X四大方向 [12][13][21][22] - 青年科学家论坛设置20个技术报告,涵盖浮式风机、波浪能等领域创新研究 [13][14] - 产业发展大会将探讨"十五五"政策前瞻、海洋新质生产力等议题 [16][17] - 海上光伏专题讨论浮式项目规模化技术路径及实证经验 [20][21] - Power to X专题聚焦绿氢技术,包括深远海风电制氢及电解海水制氢进展 [22]
南农晨读 | 长洲望江 油茶飘香
南方农村报· 2025-07-14 14:33
乡村振兴 - 阳西县投资近2亿元启动"阳西一号"1+30深远海综合养殖平台项目 旨在打造智能化、规模化的"蓝色粮仓"标杆项目 [10][11][13] - 项目由阳西县政府联合广东华电福新阳江海上风电有限公司推动 中水电四局等企业参与建设 [11][16] - 项目将推动阳江深远海养殖产业升级 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13][14] 中医药发展 - 吴川市中医院拥有296名职工 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45人 含正高4人、副高19人 重点发展心血管介入、中医骨伤等特色科室 [21][22][23] - 广西三江侗医药通过粤桂协作机制实现跨区域发展 医教合作推动侗医药从本地服务向更广范围拓展 [27][29][30] 农产品关注 - 广东消费者对荔枝新鲜度要求极高 甚至出现快递整棵荔枝树至黑龙江的极端案例 [4][5] - 全国荔枝供应能力成为社会热议焦点 反映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跨区域流通的高度关注 [2][3]
海南省委书记冯飞:海南将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快讯· 2025-07-14 09:15
海南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海南将立足资源禀赋、政策制度和地缘区位优势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1] - 大力推动四大主导产业补链延链、优化升级 [1] - 加快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 [1] 服务业发展策略 - 坚持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双轮驱动"发展模式 [1]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培育 - 重点培育海上风电、生物医药、石化新材料、集成电路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1] 农业领域发展重点 - 增强天然橡胶稳产保供能力 [1] - 加快建设国家热带农业科学中心 [1] - 打造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开放合作"双高地" [1] 科技创新方向 - 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1] - 聚焦种业、深海、商业航天、绿色低碳、生物制造等新领域新赛道 [1] - 因地制宜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