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服务

搜索文档
北京市“两区”建设五周年成果显著 多区域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
北京商报· 2025-07-03 20:41
制度创新与营商环境优化 - 海淀区累计形成98项制度创新案例 其中4项全国复制推广 9项全市复制推广 打造"海淀模式" [3] - 海淀区推行"企业服务一网通办"和"全流程在线审批"模式 企业办事效率提升30%以上 [3] - 顺义区完成200余项重点任务 探索形成16项突破性政策 区级审批事项线上办结率超95% [3] - 顺义区建立区域一体化营商服务体系 实现"一窗受理 集成服务" 显著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3] 产业升级与科技创新 - 亦庄组团建成全国首个人工智能数据训练基地 落地首例AI监管沙盒试点 [4] - 亦庄打造全国首个商业航天科研生产基地"北京火箭街区" 推动中科宇航成为首个商业航天共保体项目 [4] - 昌平生命谷集聚10余家高水平研发机构 包括昌平实验室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等 [5] - 昌平区累计获批1类创新药11个 在研在审82个 创新医疗器械32个占全市超40% 全国近10% [5] - 昌平区新增科学家创办企业112家 构建"研发—生产—流通—医疗"全产业链布局 [5] 生物医药与公共服务 - 天竺综保区罕见病药品进口达37种(同比+95%) 货值217.5亿元(同比+37.7%) 占全国四成以上 [6] - 天竺综保区在全国150个综保区绩效评估中位列第2 创历史最佳成绩 [6] - 大兴区投运北京协和医院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全国重点实验室 入驻卡尔斯 意胜生物等企业 [6] - 大兴区建立生物制品抽样 通关时效保障机制 探索临床急需产品进口服务中心 [6] 区域协同发展 - 朝阳CBD打造金融开放标杆 海淀中关村建设AI算力高地 顺义发展临空经济全球物流枢纽 [1] - 各区形成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5] - 顺义与大兴在生物医药领域形成优势互补 协同推进产业体系发展 [6]
沪滇招聘会:沪企收到1100余份简历,初步达成录用意向230余人
中国发展网· 2025-06-30 15:51
招聘会概况 - 沪滇联合举办"百县对百校促就业行动"暨"百日千万"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吸引5300余名应届毕业生入场应聘 [1][4] - 招聘会涵盖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文化创意等多个上海重点发展产业领域的48家知名企业参会 [4] - 提供超过5100个优质招聘岗位,包括研发、管理、技术类岗位以及专业技能岗位 [4] 招聘会效果 - 上海企业收到1100余份简历,初步达成录用意向230余人 [5] - 云南学子综合素质高、学习能力强、踏实肯干,是企业急需的新生力量 [4] - 直播带岗专场活动15分钟内收到70多份简历,专业背景与岗位需求高度匹配 [5] 招聘形式创新 - 设立上海就业创业政策咨询专区,解读落户政策、职业培训补贴、人才公寓申请等政策 [5] - 推出"沪企优岗·云上直通"直播带岗专场活动,1.7万人次进入线上直播间 [5] - 线上线下联动,扩大招聘覆盖面,为云南学子搭建"云端就业桥" [5] 沪滇劳务协作成果 - 2025年以来,上海市各级人社部门累计举办线上线下劳务协作专场招聘活动100余场 [6] - 精准推送岗位信息7万余个,帮助云南劳动力来沪稳定就业3万余人 [6] - 沪滇劳务协作机制已成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保障改善民生、助力共同富裕的重要纽带 [6]
中山“有请”!2025年中山招商大会开幕
南方都市报· 2025-06-30 11:40
深中通道通车一周年影响 - 深中通道通车一年累计车流超过2900万车次,日均8.6万车次,显著促进珠江口经济地理重塑[3] - 通道通车推动"深中同城"从蓝图变为现实,带动人货两旺的交通与经济效应[3] 2025中山招商推介大会概况 - 大会主题为"投资中山 共赢未来",吸引超20个国家和地区400多位客商参会,涵盖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生物医药等新质生产力领域[5] - 采用"1+2"模式,主会场在中山,分会场设于北京和杭州,首次实现多地联动招商[4][5] - 香港再出发大联盟作为支持单位参与,秘书长谭耀宗带动企业家实地考察,强化中山与香港金融网络及国际化资源的对接[3] 招商活动核心内容 - 主会场推出中山投资营商环境推介、重大平台揭牌及重点项目签约,意向投资额超千亿元[5] - 杭州分会场聚焦光电光学、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举办四场主题对接会[5] - 北京分会场发布翠湖新城合作项目、翠亨新区科技应用场景及招商政策,并完成项目签约[5] 参会企业与产业覆盖 - 参会企业包括全球跨国公司代表、本土优秀企业及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企业[3][5] - 产业覆盖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农文旅等多元化领域,体现中山产业布局的广度与深度[5]
苏州抓住暑假黄金期开展职业培训 力争覆盖12万人次
新华日报· 2025-06-30 07:29
谷歌品牌出海训练营 - 谷歌品牌出海训练营在阳澄数谷开营 课程共6期 覆盖企业出海全链路 讲师来自谷歌大中华区新客户业务部 [1] - 苏州姚绣文化有限公司品牌部部长吴瑞博参与学习 认为训练营有助于了解海外市场 [1] 苏州暑期技能大培训 - 苏州暑期技能大培训推进会召开 培训将持续至9月 目标覆盖12万人次 导向为"产业发展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 [1] - 培训背景为贯彻党中央《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和人社部《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通知》 [1] - 培训采取"政府主导 企业主体 校企贯通 多方参与"模式 注重资源整合与协同 [2] 培训专项与补贴政策 - 推出十大专项培训 包括先进制造业 现代服务业 乡村实用技能等 重点面向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 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群体 [2] - 先进制造业技能培训专项发布537个补贴性培训工种 其中130个为紧缺工种 紧缺工种补贴标准上浮30% [2] 新领域技能评价标准 - 苏州开发的5个行业评价标准通过江苏省终审 占全省63% 包括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师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等新领域职业 [3] 企业参与培训 - 新授牌8家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 其中6家由企业建设 累计建成市级基地102家 含国家级4家 [3] - 江苏汇博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白班理论教学+夜班产线实操"模式 将员工排障率提升至90% [3] 院校资源整合 - 莱克电气与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合作 提升技师理论能力 实现理论实践融会贯通 [4] - 高校与企业联合开发"微课程" 引入人工智能 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前沿技术 [4] 产教融合实践 - 苏州汇川技术与苏州市职业大学 吴中经开区共建"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教联合体" 完成4项人才标准制定 实现8门课程学分互认 [5] 多元化培训形式 - 成立3家乡村培训中心 包括相城区北太湖培训基地等 提供就近技能培训 [5] - 8名技能大师 技能冠军走进培训一线 传授实践经验与工匠精神 [5] - 成立行业协会培训大联盟 整合人力资源 跨境电商等协会资源 常态化发布培训清单 [5]
苏州启动“技能照亮前程”暑期技能大培训
苏州日报· 2025-06-25 08:32
暑期技能大培训启动 - 苏州启动"技能照亮前程"暑期技能大培训 聚焦产业发展需求导向 整合资源实施十大培训专项计划 支持劳动者技能成才就业增收[1] - 暑期为培训资源集中释放窗口期 市委市政府推出培训计划 贯彻中央部署并回应社会需求[1] - 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校企贯通、多方参与的职业技能培训新格局 跨部门联动开发产业适配课程[1] 培训专项计划与资源整合 - 培训覆盖康养托育、先进制造、现代服务、新职业等重点领域 针对农村转移劳动者、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实施十大专项计划[2] - 整合73所高校职校、194家民办机构、102家市级实训基地资源 扩大社会化培训规模[2] - 发布省级技能人才评价技术资源 启动技能大师进校园活动 成立行业协会培训大联盟[2] 校企合作案例 - 省常熟中等专业学校与小米集团签约 联合产教融合基地开发人工智能场景应用课程 融合企业技术优势与学校硬件资源[3] - 产学研深度融合模式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 同时为企业输送人才[3]
最新发声:政策留有后手
证券时报网· 2025-06-16 12:48
国民经济运行 - 5月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部分指标继续改善,新动能成长壮大,高质量发展态势持续[1] - 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4%,增速环比加快1.3个百分点,1-5月服务零售额增长5.2%,环比加快0.1个百分点[1] - 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生产指数增速环比加快,高端制造、数字经济、新能源产业等新动能持续壮大[1]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环比增长0.61%,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长较快[1] - 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2%,环比加快0.2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增势良好[1] - 1-5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7%,达191947亿元,制造业投资增长较快[1] 房地产市场 - 房地产市场继续朝止跌回稳方向迈进,70个大中城市房价同比降幅收窄,商品房库存连续三个月减少[3] - 1-5月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分别下降2.9%和3.8%,降幅与1-4月持平,部分一二线城市交易活跃[3] - 一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降幅环比收窄0.4、0.4和0.5个百分点,二手住宅降幅收窄0.5、0.4和0.5个百分点[3] - 5月商品房待售面积环比减少715万平方米[3] 宏观政策 - 政策组合效应持续释放,稳经济促发展效果显现[2] - 宏观政策工具箱储备充足,留有后手,可根据形势动态调整以稳定经济运行[5][6]
更好发挥在全国一盘棋中的辐射带动作用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再升级(权威发布)
人民日报· 2025-06-13 05:50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升级版政策 - 意见是2020年深圳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的升级版 旨在巩固已有成果并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力度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 - 试点实施近5年已形成全国可复制的制度性成果和典型经验 新政策将进一步强化深圳在全国的辐射带动作用 [1] 四大核心改革举措 -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加强产学研高效协同 深度融合 [2] - 要素赋能实体经济:健全金融激励约束机制 创新新兴产业支持体制 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 [2] - 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推动货物贸易升级 服务贸易创新 完善人员流动配套机制 [2] - 精细化治理模式:提升民生保障 优化自然资源管理 深化司法改革 [2] 开放型经济具体措施 - 实施自贸区提升战略 重点建设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等开放平台 [2] - 构建进出口贸易稳定增长机制 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 服务贸易创新发展 [3] - 完善外资工作机制 落实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 保障外资企业国民待遇 [3] 省级支持与科技领域部署 - 广东省2021年以来已下放117项省级行政职权至深圳 近期拟再下放20项 [4] - 科技部将支持深圳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 强化战略科技力量 促进科技产业金融循环 [4] 实施保障机制 - 建立跨部门协同联动机制 跟踪试点实施问题 优化改革路径 [4]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再升级(锐财经)
人民日报· 2025-06-13 05:37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亮点 - 突出改革的系统集成和协同高效 注重经济领域改革与教育、科技、人才等领域协同联动 推动产学研用集成 支持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复合型工科人才 推动职业技能培训与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深度融合 [2] - 突出改革的问题导向和落地见效 聚焦高质量发展卡点和堵点 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 探索负面清单制度 对负面清单外成果可按比例赋予科研人员所有权或不低于10年长期使用权 [2] - 突出改革的先行先试和示范引领 在制度型开放、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等方面推出探索性举措 先行适用国际贸易电子单证 探索数字人民币跨境应用 [3] 人工智能与低空经济产业部署 - 深圳规上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连续3年全国城市双第一 将推动人工智能和低空经济成群成势 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区 [4] - 实施"四个一批"策略:攻关人工智能和低空经济关键技术 探索AI辅助医疗设备和低空空域管理改革 深化"千行百业+AI"应用 拓展低空物流、观光等场景 培育高成长性创新企业 [4] 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 - 深圳去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全国城市首位 将打好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五外联动"组合拳 [5] - 扩大制度型开放 对标国际经贸规则 在前海、河套等平台先行先试产权保护、产业补贴等领域 打造高能级国际贸易枢纽 推动货物贸易升级和服务贸易创新 深化跨境电商和数字人民币应用 [6] - 促进高水平双向投资 保障外资企业国民待遇 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 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培育国际性产业组织 [6] 改革实施保障 - 加强部门与地方协同联动 跟踪试点新情况 支持深圳优化实施路径 推动改革落地 [7]
即申即享、融资成本可降超七成 北京加大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贷款贴息支持
北京商报· 2025-06-09 18:50
政策核心内容 - 北京市发改委印发《关于开展重点领域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贷款贴息的实施方案》,旨在通过简化流程和即申即享机制提升企业获得感 [2] - 政策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取消集中申报环节,企业可随时申报 [3] - 设备采购金额门槛设定为500万元及以上,涵盖单独设备购置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中的设备部分 [2] 金融支持细则 - 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最高2.5个百分点的贴息,实际利率低于2.5%时按实际利率贴息 [2] - 贴息期限为2年,按5年期LPR 3.5%测算可使企业融资成本下降超70% [2] - 典型案例显示:某9.6亿元算力平台项目贴息后实际利率降至0.16%,某5000万元水电项目实现零利率 [3] 重点支持领域 - 明确覆盖八大领域:科技创新与研发、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新型基础设施、社会投资公共服务、文旅消费场所改造、农业 [3] 政策实施效果 - 2024年1-4月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1.2%,其中设备购置投资激增110% [4] - 政策通过降低融资成本直接增强企业投资能力,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4][5] - 专家建议配套税收优惠、土地供应等政策形成协同效应,强化产业链整体竞争力 [5]
引资引才引智 2025铜商大会举行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5-31 12:13
铜梁区经济发展与产业规划 - 铜梁区举办2025铜商大会,吸引近500名渝商、铜商代表及海内外商协会负责人参与,旨在促进"铜商归铜",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1] - 大会发布2025年发展机会清单,涵盖产业发展、资产运营、基础设施等74个项目,总投资规模达752亿元 [3] - 铜梁区聚焦"产业发展新阵地、创新开放新窗口、巴蜀文旅新地标"定位,目标2030年实现GDP和规上工业总产值"双千亿"突破 [11] 招商引资与项目进展 - 23个项目集中签约入驻铜梁,涉及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机电设备、食品加工等产业,计划总投资109.15亿元 [4] - 14个项目集中开工,10个项目竣工投产,总投资51亿元,其中12个为制造业项目,助力补齐重点产业链短板 [4] - 超图软件空间智能产业西南总部等知名企业已落户铜梁,计划2025年吸引10家以上现代生产性服务企业入驻,实现年营收30亿元 [12] 产业体系与集群发展 - 铜梁区形成"2+4+1"现代产业体系,包括新型储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2大主导产业,食品加工等4大特色产业及现代生产性服务业 [11] - 以海辰储能为龙头的新型储能产业预计2025年产值突破150亿元,2027年达300亿元 [11] - 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已引入天鹅到家、闪送科技、超图软件等行业头部企业西南总部 [12] 企业代表与招商顾问 - 6名企业家代表发言,包括誉存科技陈玮、超图软件宋关福等,分享经验并为铜梁发展建言献策 [8] - 铜梁区聘请25名招商顾问,表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集体和个人 [8] - 企业家王勇表示将利用杭州商会资源为铜梁搭建合作桥梁,王宗立承诺带领4000余家会员单位与铜梁发展同频共振 [9] 营商环境与服务机制 - 铜梁区推行"有求必应 无事不扰"理念,建立区级领导"三服务""四联系"机制及"入企排队·服务预约"举措 [11] - 超图软件宋关福称赞铜梁区政府雷厉风行作风,为企业入驻排忧解难 [8] - 铜梁区计划通过强保障推动签约项目早开工、早达效,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企业扎根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