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化工

搜索文档
写在蔚蓝之上的绿韵新篇——连云港“十四五”生态环境跃迁回眸
新华日报· 2025-10-13 07:28
生态修复与环境治理 - 连岛港口区通过陆域生态景观林建设3.1万平方米和缩减紫菜养殖至10万亩并推广贝藻混养模式进行整治修复[2] - 连云港近岸海域优良海水面积比例从"十三五"末的63.1%提升至2024年的97.4%,2025年春季达到100%[3] - 完成7个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构建总面积7491公顷的"云台山生态岛"试验区,全市物种达3673种,其中珍稀濒危物种135种[4] - 月牙岛湿地经三年修复从荒芜滩涂变为251种鸟类的栖息地,包括22种珍稀濒危物种,日均吸引千余名游客[4] 绿色能源与低碳转型 - "和气一号"核能供汽项目于2024年6月投产,每年输送480万吨零碳蒸汽,等效减少燃煤4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07万吨[6] - 中核田湾200万千瓦滩涂光伏示范项目全面建成后年上网电量22.34亿千瓦时,将与核电形成超1000万千瓦清洁能源基地[6] - 徐圩新区智能水处理中心实现园区70%废水再生利用,年回用量达1800万立方米[7] - 徐圩新区开展零碳园区规划研究,目标打造全球首个零碳石化园区[7] 绿色金融与生态经济 - 推动碳排放权抵押贷款政策落地,为8家重点排放企业与9家银行搭建对接平台[8] - 协助徐圩新区获首笔排污权抵押贷款1亿元用于基建,并成功创建省级绿色金融创新改革试验区[8] - 2021年以来为40家企业申报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保费补贴60余万元,协助20家企业申报"环保贷"约10.7亿元[8] - "光伏+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项目实现水体90%循环利用,年养殖鱼类80万斤,节水超50万吨,带动200余人就业[9] 未来发展规划 - "十五五"期间将着力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城市建设绿色升级,构建"5+N"未来产业体系[10] - 优先发展低碳能源、深海远海开发、生命健康、前沿新材料、通用智能五个成长型未来产业[10] - 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城市更新,推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超低能耗建筑规模化发展[10]
广西工业跑出“加速度” 打造中国面向东盟产业枢纽
中国新闻网· 2025-10-12 22:06
广西工业整体发展态势 - 2021年至2024年,广西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8% [1] - 2024年1月至8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增速排全国第九位,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2% [1] - 2024年1月至8月,规上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0.9% [1] - 广西已打造汽车、机械、电子信息等十大千亿元产业 [1] 材料工业发展现状 - 以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等为主的材料工业产值已突破万亿元 [1] - 有色金属产业2024年产值3937亿元,精炼铜、氧化铝产量均排全国第三,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全国第五 [1] - 形成铝、铜、锡、锑四大优势品种,铟、锗、镓等关键金属占全国行业主导地位 [1] - 钢铁产业2024年产值3599亿元,不锈钢产量跃居全国第二,发展了汽车用钢、新能源用钢、船舶及海洋用钢等高端钢铁新材料 [2] - 石化化工产业2024年产值2357亿元,延伸了现代煤化工、轻烃裂解、盐化工、石油化工四大产业链 [2] 未来发展方向与政策支持 - 以打造河池南丹关键金属高质量发展综合试验区为突破口,推动有色金属、关键金属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规模化、园区化发展 [2] - 国家推动东部地区对口广西推进产业协作,实施税收优惠和要素保障政策 [2] - 支持在钦州市发展高端化工新材料,在防城港市发展高端金属新材料产业,打造中国面向东盟的新材料制造基地 [2] - 未来将高质量编制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十五五”规划,建设中国面向东盟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2]
中美贸易争端再起,行业基本面迎考验
东方证券· 2025-10-12 18:13
行业投资评级 - 对基础化工行业的投资评级为“看好”,并予以维持 [5] 核心观点 - 短期行业基本面再迎考验:美国政府宣布自11月1日起对从中国进口产品征收100%关税,叠加OPEC+维持增产计划导致市场对原油供需预期悲观,布伦特油价当日跌幅达4.8%,石化化工行业短期内面临需求恶化和价格基准下跌的双重冲击 [8] - 中长期改善趋势不变:尽管存在贸易争端,但石化化工行业逐渐向好的趋势未变,高额关税的影响预计难以长期持续,且“反内卷”政策调控有望驱动行业走出低迷,进入高质量发展周期 [8] - 绿色低碳有望成为新产业趋势:持续看好绿色低碳相关产业,包括绿色甲醇、生物航煤、绿色聚酯等,这些行业市场空间广阔,在政策激励下有望维持较高投资回报率,其中绿色聚酯的新技术(再生循环与生物基材料)产业化落地后有望快速获取份额 [8] 投资建议与标的 - 看好绿色聚酯产业中已领先布局的万凯新材(301216,买入) [3] - 推荐短期受贸易争端影响较小的农药制剂环节公司,包括润丰股份(301035,买入)、国光股份(002749,买入)、海利尔(603639,买入) [3] - 看好“反内卷”政策预期驱动下景气复苏的石化与化工行业标的,包括中国石化(600028,买入)、恒力石化(600346,买入)、荣盛石化(002493,买入)、万华化学(600309,买入)、华谊集团(600623,买入) [3]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解读《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中国化工报· 2025-10-11 09:12
行业背景与政策目标 - 石化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支柱型产业,经济总量大、产业关联度高,对产业链安全稳定和经济平稳运行有重要保障作用 [2] - 行业利润水平已连续3年下滑,2024年利润比上年下降8.8%,进出口总额连续两年下降,全行业对稳增长、调结构、提效益的诉求强烈 [2] - 《工作方案》提出2025年至2026年的稳增长总体要求,以质量效益为中心,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3] 行业发展现状与挑战 - 中国石化化工行业世界大国地位稳固,化工产品销售额稳居世界第一,但盈利能力持续下降,利润总额从2021年的1.16万亿元下降至2024年的7897亿元,降幅超过30% [4] - 行业营收利润率从8%下降至不足5%,以规模扩张为主导的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需从“扩产能、保产量”转向“提效益、促转型” [4] - 市场竞争激烈、产品价格低迷是行业面临的主要挑战 [2] 主要工作举措与方向 - 增强高端化供给,加快补齐短板弱项,推动大宗产品提质升级,促进供需提质,提高传统领域供需适配性 [4] - 科学调控重大项目建设,加强重大石化和现代煤化工项目规划布局引导,严控新增炼油产能,合理确定乙烯、对二甲苯新增产能规模和投放节奏,防范煤制甲醇行业产能过剩风险 [4] - 制定实施《加力推进石化化工行业老旧装置更新改造行动方案》,健全标准体系,建立项目库,支持老旧装置综合改造提升,推进危险工艺全流程自动化改造或低风险替代 [6] 科技创新与中试项目支持 - 为提高中试项目审批效率,提出中试基地内中试项目可采取打捆方式办理核准、备案、环评等相关手续 [5] - 简化中试项目环评流程,利用原有中试设施开展新试验且污染物排放未超过原环评的,经确认后不再开展环评审批 [5] - 鼓励各地出台政策,明确中试项目标的产品流转条件和程序要求,解决中试产品流通难、应用难问题 [5] 改造升级与安全环保提升 - 开展行业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诊断评估和技术改造,支持企业加强重点设备智能化适配改造 [6] - 支持企业加大节能、节水和减污降碳改造力度,开展重点用能、用水设备更新以及磷石膏等固体废弃物源头减量、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改造 [6] 标准体系建设与引领 - 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评价标准研究,出台技术指南,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7] - 开展绿电—绿氢—石化/煤化工耦合等标准预研,制定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发布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评估、数据管理、数据安全等标准 [7] - 加快研制高端精细化学品等产品标准、重点产品质量追溯标准和基础产品质量分级标准,制修订污染物排放、挥发性有机物限量等强制性国家标准 [7]
当好“稳定器” 做好“压舱石”——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解读《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中国化工报· 2025-10-10 10:43
政策背景与总体目标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为行业今明两年的稳定运行和转型发展提供指导 [1] - 政策旨在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助力行业发挥经济“稳定器”和产业安全“压舱石”作用 [2][3] - 行业利润水平已连续3年下滑,2024年利润比上年下降8.8%,进出口总额连续两年下降,凸显稳增长、调结构、提效益的迫切性 [2] 行业发展现状与挑战 - 行业营业收入和产量稳步增长,化工产品销售额稳居世界第一,但盈利能力持续下降 [4] - 利润总额从2021年的1.16万亿元下降至2024年的7897亿元,降幅超过30%,营收利润率从8%下降至不足5% [4] - 以规模扩张为主导的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行业发展重点必须由“扩产能、保产量”转向“提效益、促转型” [4] 提质增效与结构优化 - 《工作方案》提出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目标是经济效益企稳回升,工作举措包括增强高端化供给和推动大宗产品提质升级 [4] - 强调科学调控重大项目建设,加强项目规划布局引导,严控新增炼油产能,合理确定乙烯、对二甲苯新增产能规模和投放节奏,防范煤制甲醇行业产能过剩风险 [4] 科技创新与中试项目落地 - 为简化中试项目审批流程,《工作方案》提出中试基地内项目可采取打捆方式办理核准、备案、环评等相关手续 [5] - 简化环评流程,规定利用原有中试设施开展新试验,若污染物排放种类和量未增加,经确认后可不再开展环评审批 [5][6] - 鼓励各地出台政策,明确中试项目标的产品流转条件和程序,解决产品流通难问题 [6] 改造升级与安全环保提升 - 推动制定实施《加力推进石化化工行业老旧装置更新改造行动方案》,建立改造升级项目库,支持老旧装置综合改造提升 [7] - 推进重点监管的危险工艺加快全流程自动化改造或低风险替代,并支持企业加强重点设备智能化适配改造 [7] - 支持企业加大节能、节水和减污降碳改造力度,开展重点用能设备更新及固体废弃物源头减量和综合利用改造 [7] 标准体系建设与引领 - 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评价标准研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开展绿电-绿氢-石化/煤化工耦合等标准预研 [8] - 制定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发布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评估、数据管理及数据安全等标准 [8] - 加快研制高端精细化学品等产品标准、质量追溯标准和基础产品质量分级标准,制修订污染物排放等强制性国家标准 [8]
工信部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度绿色工厂推荐工作的通知》
中国能源网· 2025-10-10 09:35
政策核心与目标 - 工信部发布2025年度绿色工厂推荐工作通知,旨在突出节能降碳导向,巩固提升产业绿色竞争力[1] - 政策为贯彻落实《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实施绿色制造标杆升级行动[2] - 本年度绿色工厂重点支持53个重点行业的企业[4] 申报与遴选要求 - 满足条件的企业或园区按照自愿原则,对照新评价要求进行自评价[2] - 省级工信主管部门按照“优中选优、宁缺毋滥”原则遴选,推荐企业或园区原则上不低于本地区已有国家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的平均水平[2] - 新申报单位需登录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管理平台自主填报申报表完成自评价,不再需要提交第三方评价报告[3][4] - 属于53个重点行业的企业需按相应行业要求自评价,非重点行业企业依据通则自评价[4] - 省级主管部门需于2025年11月7日前将推荐名单报送工信部[6] 现有工厂与园区管理 - 现有国家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需登录管理平台,对照新评价要求开展自评价对标[5] - 得分连续三年处于后5%的现有国家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将从名单中移出,实现有进有出[5] - 如发现企业、园区存在数据或材料造假,将被从名单中移出,并禁止三年内再次申报[6] 绿色工厂评价指标体系 - 指标体系包含清净化、低碳化、资源高效化、绿色化、用地集约化等一级指标[8][9][10] - 低碳化指标权重为30%,包括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单位产品二氧化碳排放量、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等8项二级指标[9] - 资源高效化指标权重为30%,包括原材料消耗强度、取水量度、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等指标[9] - 清净化指标权重为16%,包括生产工艺和设备先进性、绿色低碳改造升级项目投资占比、主要污染物产生或排放强度等指标[8] - 绿色化指标权重为16%,包括绿色设计、产品碳足迹等指标[8][10] - 用地集约化指标权重为8%,包括土地产出率指标[10] 绿色工业园区评价指标体系 - 指标体系包含产业发展、能源利用、资源利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一级指标[11] - 产业发展指标包括近三年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省以上绿色工厂总产值占园区工业总产值比例、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占比等[11] - 能源利用指标包括能源产出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单位产品能源消耗达到2级以上企业综合能源消耗占比等[11] - 资源利用指标包括水资源产出率、土地资源产出率、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等[11] - 生态环境指标包括单位工业增加值废水排放量、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二氧化碳排放弹性系数等[11] 重点支持行业范围 - 政策重点支持53个重点行业,涵盖钢铁、石化化工、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电子等八大领域[12] - 具体包括长流程钢铁、短流程钢铁、石油化工一体化、电解铝、水泥、汽车整车、造纸、印染、光伏、锂离子电池等细分行业[12]
我省每年开展一次重点行业能效“领跑者”认定
大众日报· 2025-10-10 08:57
政策概述 - 山东省三部门联合印发《山东省重点行业能效"领跑者"遴选管理办法》[1] - 每年开展一次重点行业能效"领跑者"认定[1] - 通过宣传推广先进经验以带动全行业能源利用效率整体提升[1] 认定标准与范围 - 能效"领跑者"企业需在同类可比范围内主要工序、单位产品能耗指标达到国家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先进值和能效标杆水平[1] - 重点行业包括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轻工、纺织等行业[1] - 具体涵盖原油加工、煤制焦炭、煤制烯烃等38个细分行业[1] 认定流程与激励措施 -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会同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复审并择优遴选[1] - 获得称号的企业优先推荐申报国家能效"领跑者"及省级绿色制造示范标杆单位[1] - 重点行业能效"领跑者"称号有效期为一年[1]
事关绿色工厂,工信部通知!
中国能源报· 2025-10-09 19:05
2025年度绿色工厂推荐工作通知 - 工信部于2025年10月9日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度绿色工厂推荐工作的通知》,旨在突出节能降碳导向并巩固提升产业绿色竞争力[1][3] - 通知明确本年度绿色工厂重点支持53个重点行业的企业,属于重点行业的企业需按照行业要求进行自评价,其他企业依据通则自评价[1][6] - 推荐工作遵循"优中选优、宁缺毋滥"原则,推荐的企业或园区原则上不低于本地区已有国家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的平均水平[5] 申报与评价具体要求 - 企业或园区需登录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管理平台自主填报申报表完成自评价,无需提交第三方评价报告,平台提供政策解读和填报说明视频[6] - 现有国家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需开展自评价对标,得分连续三年处于后5%的将从名单中移出,实现动态管理[6] - 省级工信主管部门需于2025年11月7日前通过管理平台报送推荐名单,工信部将组织专家审核并公示最终名单[7] 绿色工厂评价指标体系 - 能源低碳化指标权重30%,包括能源消耗强度、碳排放强度、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等8项二级指标,其中能源消耗强度基准值参照国家强制性能源消耗限额2级水平[9] - 资源高效化指标权重30%,涵盖原材料消耗强度、取水强度、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等,取水强度基准值参照工业用水定额通用值水平[9] - 生产洁净化指标权重16%,评价生产工艺设备先进性、绿色低碳改造升级项目投资额占比等,改造升级项目投资占比需与行业先进水平对标[10] - 产品绿色化指标权重16%,要求开展产品绿色设计和碳足迹量化,依据GB/T 24256和GB/T 24067等标准进行评价[10] 绿色工业园区评价要求 - 评价体系包含产业发展、能源利用、资源利用等6个一级指标,其中产业发展指标包括近三年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绿色工厂总产值占比等[12] - 能源利用指标权重较高,关注能源产出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和单位产品能耗达标企业占比[12] - 基础设施指标要求新建工业建筑和公共建筑中绿色建筑比例,并鼓励建设工业绿色微电网和能碳管理中心[12] 重点支持行业清单 - 钢铁行业涵盖长流程钢铁、短流程钢铁、铁合金和焦化等领域[14] - 石化化工行业包括石油化工一体化、煤制烯烃、烧碱、纯碱、轮胎等细分领域[14] - 有色行业重点支持铜冶炼、锌冶炼、电解铝、工业硅等[15] - 电子行业重点关注光伏、锂离子电池、集成电路、显示器件等高端制造领域[20] - 其他重点行业还包括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等,共计53个细分行业[14][15][16][17][18][19][20]
七部门联合部署石化化工行业2025-2026年稳增长工作,双氧水、氢氟酸价格上涨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10-09 10:42
政策动态 - 七部门联合发布《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旨在破解行业发展瓶颈,推动行业平稳运行与结构优化升级 [1][3] - 《工作方案》围绕五大方向部署10项重点任务,构建稳增长与促转型的双重动力体系 [3] 重点产品价格表现 - 本周WTI油价上涨4.9%,至65.72美元/桶 [4] - 本周涨幅前五的化工产品为:双氧水(+16.7%)、无水氢氟酸(+10.5%)、主焦煤(+7.1%)、百草枯(+6.3%)、原油(布伦特)(+5.2%) [1][5] - 本周价格上涨的子行业产品包括:DMF(+2.6%)、有机硅(+0.9%)、钛白粉(+0.8%)、醋酸(+0.3%)、烧碱(+0.1%) [5] - 本周价格下跌的子行业产品包括:VE(-7.3%)、尿素(-1.8%)、乙二醇(-1.4%)、电石法PVC(-1.1%)、VA(-0.8%) [5] 细分市场动态 - 双氧水市场宽幅上行,价格达到本年度历史最高位,主要受北方地区装置集中停机导致供应预期骤减及需求回暖推动 [5] - 无水氢氟酸市场呈现明显上涨态势,价格重心上移,市场格局延续紧平衡,成本高位及现货供应偏紧推动看涨预期 [6] 板块行情表现 - 基础化工板块本周上涨0.32%,跑输沪深300指数(+1.07%)0.75个百分点,涨幅居所有板块第7位 [7] - 基础化工子行业周涨幅较大的包括:合成树脂(+15.49%)、橡胶助剂(+12.33%)、涂料油墨(+5.22%)、涤纶(+3.74%)、粘胶(+2.26%) [7] 行业观点与投资机会 - 行业周期相对底部或已至,建议关注供需边际变化行业,包括需求稳定全球供给主导的子行业(如三氯蔗糖、农药、MDI、氨基酸)和内需驱动对冲关税冲击的子行业(如制冷剂、化肥、民爆、染料) [9] - 建议关注产能先投放有望优先恢复的子行业,如有机硅和氨纶 [9] - 在自主可控、供给替代缺口领域存在投资机会,重点推荐方向包括OLED材料、催化材料、合成生物学、吸附树脂、电子大宗气等 [9]
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发布,关注“反内卷”与新材料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10-09 09:09
市场行情走势 - 过去一周基础化工指数下跌0.95%,而沪深300指数上涨1.07%,板块跑输大盘2.02个百分点,在所有板块中排名第17位 [1][2] - 子行业中,有机硅涨幅最大,达15.44%,其次是橡胶助剂(7.52%)、合成树脂(2.86%)、粘胶(2.73%)和涂料油墨(1.79%) [1][2] 化工品价格走势 - 周涨幅前五的化工品为:盐酸(山东)上涨102.50%、盐酸(江苏)上涨100.00%、液氯上涨33.33%、氢氟酸上涨10.85%、布伦特原油上涨5.17% [3] - 周跌幅前五的化工品为:硫酸下跌10.91%、国产维生素B6下跌9.09%、国产维生素E下跌7.69%、对二甲苯(PX)下跌5.56%、丙烯酸甲酯下跌4.26% [3] 行业政策动态 - 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以上的目标 [4] - 方案部署十项重点任务,包括强化产业科技创新,支持电子化学品、高端聚烯烃等关键产品攻关,并推动大宗产品提质升级 [4] - 在扩大有效投资方面,方案要求严控新增炼油产能,合理确定乙烯、对二甲苯新增产能节奏,并防范煤制甲醇行业产能过剩风险 [4] - 方案旨在拓展市场需求,围绕新能源、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拓展新能源电池材料、碳纤维等应用,并推进绿氨、绿醇在船用燃料市场的应用 [4] 投资主线与关注标的 - 建议关注制冷剂板块,因三代制冷剂行业供需格局有望再平衡,价格中枢或持续上行,相关标的包括金石资源、巨化股份等 [5] - 建议关注化纤板块,相关标的包括华峰化学、新凤鸣等 [5] - 建议关注万华化学、华鲁恒升、鲁西化工、宝丰能源等优质标的 [5] - 建议关注轮胎板块,相关标的包括赛轮轮胎、森麒麟、玲珑轮胎 [5] - 建议关注农化板块,相关标的包括亚钾国际、盐湖股份、兴发集团等 [5] - 建议关注优质成长标的,如蓝晓科技、圣泉集团、山东赫达 [5] 行业评级 - 维持基础化工行业“增持”评级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