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Funds
icon
搜索文档
A500ETF基金(512050)获大额资金布局,1-10月累计涨幅达23.58%跑赢沪深300超5%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3 12:34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A股三大指数延续调整态势 A500ETF基金单日下跌1.1% [1] - A500ETF基金日成交额达57.1亿元 当日获得资金净流入近6亿元 [1] - 1-10月A500ETF基金累计上涨23.58% 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17.94% [1] 宏观环境与外部因素 - 中美贸易共识达成 叠加2026年美国财政与货币双宽政策 [1] - 海外需求温和复苏与关税壁垒边际放宽有望形成共振 支撑外需板块景气度 [1] - 美联储降息节奏预期放缓对短期市场流动性预期与风险偏好带来扰动 [1] 市场展望与投资策略 - 11月A股市场往往呈现主题投资相对活跃 业绩和景气度的指引作用阶段性减弱 [2] - 三季报披露完毕后市场进入业绩真空期 股价表现与短期业绩相关性显著降低 [2] - 重要政策会议带动对次年宏观政策和产业方向的预期升温 资金更倾向于布局强想象空间的主题 [2] 产品特征与指数结构 - A500ETF基金跟踪中证A500指数 采取行业均衡配置与龙头优选双策略 [2] - 中证A500指数覆盖全部35个细分行业 融合价值与成长属性 [2] - 相比沪深300指数 超配AI产业链、医药生物、电力设备新能源等新质生产力行业 [2]
易方达MSCI美国5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 投资基金(QDII)溢价风险提示公告
易方达MSCI美国50ETF(QDII)溢价风险 - 易方达MSCI美国50ETF(513850)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显著高于基金份额参考净值,2025年10月31日收盘价为1.719元,相对于当日IOPV的溢价幅度达到5.31% [1] - 公司提示投资者关注高溢价买入可能面临的损失风险,并表明若溢价未有效回落,可能通过申请盘中临时停牌等方式警示风险 [1] 易方达纳斯达克100ETF(QDII)溢价风险 - 易方达纳斯达克100ETF(159696)同样出现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溢价,2025年10月31日收盘价为1.796元,相对于当日IOPV的溢价幅度更高,达到6.10% [16] - 公司针对此基金也提示了高溢价风险,并保留了采取临时停牌等措施的权利 [16] 新增流动性服务商 - 为提升市场流动性,公司自2025年11月3日起新增国信证券为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科创创业ETF(159781)和创业板ETF(159915)的流动性服务商 [4] - 同期新增浙商证券为恒生创新药ETF(159316)和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的流动性服务商 [7] - 同期新增中信建投证券为价值ETF(159263)、半导体设备ETF易方达(159558)和汽车零部件ETF(159565)的流动性服务商 [8] 新增一级交易商 - 公司自2025年11月3日起增加长江证券为旗下部分ETF的一级交易商(申购赎回代办证券公司) [8] - 公司自2025年11月3日起增加中航证券为旗下部分ETF的一级交易商(申购赎回代办证券公司) [12]
时报观察 公募基准新规对症下药 优化行业生态
证券时报· 2025-11-03 02:09
监管政策发布 - 中国证监会与基金业协会于10月31日同步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指引(征求意见稿)》及《操作细则》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1] - 业绩比较基准是基金公司为基金设定的重要"基准线",依据基金的类型、投资范围与投资策略等 [1] 行业现存问题 - 以往业绩比较基准形同虚设,对基金投资组合构建缺乏实质性约束 [1] - 行业出现风格漂移、赌"赛道"及极致抱团等现象 [1] - 现象导致基金业绩波动剧烈、基金经理持仓类似"盲盒"、基金上涨但基民不赚钱等怪象 [1] - 部分主动权益基金经理持仓类似"盲盒",投资策略频繁切换,存在"挂羊头、卖狗肉"问题 [2] 新规核心要求 - 明确基准应充分体现产品定位和投资风格,符合基金合同关于投资目标、范围、策略及比例限制等约定 [2] - 《操作细则》进一步落实《指引》要求,旨在对基金经理投资形成监督约束 [2] - 衡量主动权益基金业绩时,管理人应加强与业绩比较基准的比较 [2] - 基金长期投资业绩明显低于业绩比较基准时,相关基金经理的绩效薪酬应当明显下降 [2] 预期行业影响 - 新规有望帮助投资者明晰产品风格和判断预期风险收益 [2] - 将基金管理人、基金经理的考核与业绩比较基准直接挂钩 [2] - 政策正式落地后,公募投资行为稳定性将增强,有望构建更可预期的投资风格 [2] - 新规旨在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2]
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指引公布!新规具体内容有哪些?
搜狐财经· 2025-11-02 14:58
核心观点 - 中国证监会与基金业协会发布新规,旨在纠正基金产品风格漂移及误导投资者的行为,将业绩比较基准从松散参考转变为刚性约束 [1][5][7] 业绩比较基准的定义与作用 - 业绩比较基准是基金的“指南针”,显示基金的资金主要投向,例如股票或债券、大盘股或小盘股 [3] - 业绩比较基准是考核基金经理能力的“尺子” [3] - 清晰的业绩比较基准有助于投资者形成合理收益预期 [9] 新规的具体要求与行业影响 - 新规要求业绩比较基准必须真实体现产品定位,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5] - 基金管理人需建立以基金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考核体系,体现产品业绩和投资者盈亏情况 [5] - 行业需健全与基金投资收益相挂钩的薪酬管理机制 [5] - 新规对基金公司选用业绩比较基准的行为实施严格监管 [9] - 监管部门将引导行业机构在1年过渡期内,分批稳妥做好存量产品的基准优化变更工作 [9]
VCLT: Carry, Duration, And Spreads
Seeking Alpha· 2025-11-02 13:26
投资产品介绍 - Vanguard Long-Term Corporate Bond Index Fund ETF (VCLT) 为投资者提供超长期美国公司信贷的风险敞口 [1]
基金“盲盒”时代要结束了
搜狐财经· 2025-11-02 07:06
监管新规核心内容 - 中国证监会于10月31日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指引(征求意见稿)》,并配套操作细则 [3] - 新规要求基金业绩比较基准必须与投资策略严格匹配,且一旦设定不得随意修改 [3] - 引入内控与托管双重监管机制,以约束基金经理的投资行为 [3] 行业影响与变革 - 新规旨在终结基金“风格漂移”的乱象,例如宣传稳健但净值波动剧烈的现象 [3] - 绩效薪酬将与业绩比较基准挂钩,强调“跑赢才是真赢”的考核导向 [3] - 监管举措被视为对公募基金“导航仪”的换代升级,推动行业向更透明、稳定、专业的方向发展 [3] 对投资者的意义 - 投资者将能更清晰地评估基金的真实投资能力,避免被“包装业绩”所迷惑 [3] - 基金运作透明度的提升有助于投资者做出更值得托付的投资决策 [3] - 此次基准升级被视为重塑投资者信任、推动中国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步 [3]
2 Discounted CEFs To Generate Monthly Cash Flow
Seeking Alpha· 2025-11-01 17:14
服务核心观点 - CEF/ETF Income Laboratory提供封闭式基金和交易所交易基金的投资组合管理服务 目标是为客户实现安全可靠的约8%收益率 [1][2] - 该服务旨在通过提供专业级研究帮助会员从收益和套利策略中受益 使收益投资变得简单 [1][2] 服务内容与特点 - 服务内容包括针对安全8%以上收益率的托管投资组合 可操作的收益和套利建议 对CEF和ETF的深入分析 [2] - 服务拥有一个由超过一千名会员组成的友好社区 这些会员都在寻找最佳收益投资方案 [2] - 服务面向主动型和被动型投资者 其大部分持仓为按月支付型 有利于加速复利和平滑收入流 [2] 团队背景 - 团队成员包括Nick Ackerman 他是一名前财务顾问 拥有超过14年的个人投资经验 曾持有Series 7和Series 66执照 [2] - 团队领导者为Stanford Chemist 其他贡献者包括Juan de la Hoz和Dividend Seeker [2]
有些FOF基金已经进入Next Level!
搜狐财经· 2025-11-01 11:11
FOF行业整体回暖与增长动力 - 2025年FOF基金行业呈现加速回暖态势,连续多个季度规模增长,投资者购买热情高涨 [1] - 仅2025年10月以来,已有4只新发FOF募集规模超过20亿元,三季度更出现两只百亿规模FOF单品 [1]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募FOF规模新增604亿元,其中偏债混合型FOF贡献超过70%的增长规模,成为绝对主力 [1] - 行业增长的关键驱动因素并非单纯牛市业绩,而是在复杂宏观环境下,FOF所代表的多资产配置已成为投资者的刚性需求 [1] 中欧盈选稳健FOF产品分析 - 中欧盈选稳健6个月持有混合发起(FOF)是当前市场上唯二的百亿规模FOF单品之一 [1] - 该产品近1年和今年以来最大回撤均保持在-0.7%的极低水平,同期偏债混合FOF平均最大回撤为-2.8% [2] - 产品近1年最长连续上涨月数达11个月,在同类产品中创下最高记录 [6] - 产品规模从2024年初的一千多万元增长至2024年底的30亿元,再到2025年三季度末突破百亿,呈现爆发式增长 [7] 基金管理公司格局变化 - 中欧基金FOF管理规模在2025年三季度末达到182.58亿元,跃居行业第一,而在2024年底仅排名第三 [7][8] - 行业FOF管理规模前列的基金公司包括兴证全球基金(182.17亿元)、易方达基金(160.35亿元)、富国基金(143.78亿元)等 [8] - 头部FOF产品的成功带动了公司整体规模的快速提升,形成了"体验好→更信任→买更多"的正向循环 [7] 产品策略与资产配置优势 - 中欧盈选稳健FOF采用多元资产配置策略,基准包含中债、沪深300、黄金等多类资产 [10] - 基金配置层面实现固收与权益兼顾,布局涉及海外、A股、港股、大宗商品和REITs等领域 [10] - 债券配置以纯粹的国债作为风险压舱石,股票行业布局分散,体现了严谨的风险控制理念 [10] - 产品采用中欧多资产团队的MARS工厂理念,追求"可预期、可复制、可解释"的投资回报 [10] 不同类型FOF表现分化 - 权益占比30%-60%的平衡混合型FOF整体规模缩减,截至2025年9月30日规模达10亿元以上的产品仅剩4只 [11] - 兴证全球基金在平衡混合FOF领域占据明显领先地位,旗下多只产品规模位居前列 [12] - 兴全优选平衡三个月持有FOF规模18亿元,近3年业绩排名同类前3,成立以来最大回撤-15.5%,风控能力优于混合FOF平均水平 [13][14] - 权益占比超60%的偏股混合FOF虽然业绩回暖,但规模同样面临缩减压力,即使业绩涨幅超过40%的产品也未能吸引资金流入 [18][19] FOF行业发展趋势与价值定位 - FOF产品的核心价值主张应从追求"收益冠军"转向提供多元配置解决方案和优化投资体验 [21] - 稳健型FOF的成功表明,明确的风险收益定位和清晰的策略路径是产品脱颖而出的关键 [1][21] - 随着投资者对资产配置方案需求的提升,提前布局多元配置策略的FOF产品将显现独特生态价值 [21]
财经深一度丨公募基金改革再“落子”,业绩“参照系”全面升级
新华网· 2025-11-01 00:36
政策发布与改革意义 - 证监会与基金业协会于10月31日发布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指引及实施细则的征求意见稿 [1] - 新规旨在为每一只公募基金建立更清晰、稳定、客观的业绩评价“参照系” [1] - 此次业绩比较基准全面升级涉及存量公募基金,标志着公募基金改革从“增量改革”进入“存量改革”的关键一步 [1] 业绩比较基准的功能与现存问题 - 业绩比较基准是衡量基金投资表现的“尺子”,能帮助投资者理解基金的投资方向与风险收益特征 [2] - 基准可锚定基金经理投资风格,约束其按约定策略操作,追求相对基准的超额收益并提升其稳定性 [2] - 行业现存问题包括部分基金“风格漂移”、“货不对板”,以及基金公司片面追求规模排名、追逐短期热点导致业绩大幅波动 [2] - 现存问题根源在于业绩比较基准未发挥真正作用,基金公司及基金经理对其重视不足 [2] 新规核心内容:基准选取与设定 - 基金管理人需从行业基准要素库中选取基准要素 [3] - 基准选取需真实匹配基金的投资方向、策略和风格 [5] - 基准设定后不能随意更改,若需变更必须严格履行程序 [5] - 基准的计算方法和数据来源需客观透明,所选指数需真实反映市场情况 [6] - 基金需在合同及定期报告中详细披露基准设定依据,并定期对比实际收益与基准差异,用通俗语言向投资者解释 [6] 新规核心内容:管理与监督机制 - 要求公募基金公司建立制度,对基准的选取、披露、监测、评估、纠偏及问责进行全流程管控 [7] - 提高基准选取决策层级,由公司管理层决策并承担主要责任 [7] - 基金经理需“人岗匹配”,例如医疗主题基金需由熟悉该行业的基金经理管理 [7] - 基金公司需设立独立部门监测投资风格偏离,由投资决策委员会进行分析决策并建立合规问责机制,基金托管机构也需承担监督责任 [7] 新规核心内容:考核与应用约束 - 要求在基金经理薪酬考核、基金销售及基金评价中合理使用业绩比较基准 [8] - 主动权益基金经理若长期业绩明显低于基准,其绩效薪酬需明显下降 [8] - 基金销售时需同时展示业绩比较基准表现,避免仅宣传高收益误导投资者 [8] 存量产品过渡安排 - 监管部门未对持仓与基准偏离设置量化指标,防止“一刀切”整改造成集中影响 [8] - 允许基金管理人在依法合规前提下,将不匹配的基准调整为更合适的基准,避免因大幅调仓引发市场波动 [8] - 行业机构拥有1年过渡期,可分批稳妥完成存量产品的基准优化变更工作 [9] 改革背景与未来方向 - 今年5月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强调强化基金与投资者利益绑定,督促行业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 [9] - 上一阶段已落地多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产品,探索扭转基金公司“旱涝保收”现象,募集情况较好 [9] - 下一步将修订基金公司薪酬考核规则,将基金投资业绩与基准对比情况纳入考核体系,实现“业绩差则薪酬降”,引导行业回归投资者利益导向 [9]
证监会、基金业协会重磅发布 公募重大改革落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1 00:36
10月31日,中国证监会起草了《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指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 《指引》),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同时,基金业协会同步起草了《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比较 基准操作细则(征求意见稿)》,进一步明确业绩比较基准的选取展示、信息披露、风险控制、合规管 理等具体操作规范。 据了解,此次《指引》共二十一条,分为总则、基准的规范、管理人的内部控制、基准的外部约束、监 督管理、附则等六章,主要内容如下: 四是健全多道防线,在基金管理人自我约束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信息披露和基金托管人监督。 一是突出业绩比较基准的表征作用。具体来看,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的选取,需具备代表性(符合基金投 资目标与风格)和客观性(计算方法透明、可量化)。若选取指数,则应确保其编制合理、流动性良 好。同时,管理人和托管人分别承担产品开发与基金合同审核责任。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二是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新规指出,基金业绩比较基准不得因短期因素随意调整,其变更则 需依情形履行公告、注册或持有人大会1程序,并及时告知投资者。信息披露上,基金的法律文件需说 明业绩比较基准的设定依据及变更机制,定期报告则需对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