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服务

搜索文档
突发!两家A股公司,收终止上市决定
证券时报· 2025-06-01 20:27
上市公司退市决定 - *ST鹏博(600804)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终止上市决定,证券种类为人民币普通股,证券代码600804 [2] - *ST龙宇(603003)同样收到终止上市决定,证券种类为人民币普通股,证券代码603003 [8] 退市原因及规则依据 - *ST鹏博因2023年财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2024年5月6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4] - 2024年年报显示其财务会计报告和内部控制报告均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触发《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9.3.7条终止上市条件 [4] - *ST龙宇未披露具体退市原因,但根据公告其同样符合终止上市条件 [8][10] 退市整理期安排 - *ST鹏博退市整理期起始日为2025年6月10日,预计最后交易日为6月30日,共15个交易日,首个交易日无涨跌幅限制,此后每日涨跌幅限制10% [4] - *ST龙宇退市整理期起始日同为2025年6月10日,交易期限15个交易日,预计最后交易日6月30日,涨跌幅规则与*ST鹏博一致 [10] - 两公司退市后均将转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 [4][10] 公司基本面 - *ST鹏博主营业务包括智慧云网、家庭宽带及增值、数据中心及算力服务、产业互联网及数字经济产业园四大板块 [5] - 2024年营业收入18.77亿元,同比减少27.99%,归母净利润亏损8.85亿元 [5] - *ST龙宇主营业务为数据中心(IDC)和大宗商品贸易,2024年营业收入14.05亿元,同比减少55.02%,归母净利润亏损3.32亿元 [12] 股价及停牌情况 - *ST鹏博停牌前股价报0.62元/股,4月30日起停牌 [6] - *ST龙宇停牌前股价报3.84元/股,同样于4月30日停牌 [13] 公司治理变动 - *ST龙宇董事长徐增增因个人及身体原因辞职,但仍为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直接持有1228.49万股 [10]
*ST鹏博将于2025年6月30日终止上市,公司还面临股民索赔
搜狐财经· 2025-05-31 19:14
公司退市公告 - 公司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自律监管决定书 决定终止股票上市 股票将于2025年6月10日进入退市整理期 退市整理期为15个交易日 预计最后交易日为2025年6月30日 [2] - 退市整理期A股简称为退市鹏博 首个交易日无价格涨跌幅限制 此后每日涨跌幅限制为10% 退市整理期届满后5个交易日内将被摘牌 [2] 行政处罚事项 - 公司因未按规定披露关联交易、未披露重大合同、2012-2022年年报存在虚假记载等违法行为被证监会处罚 [2] - 证监会拟对公司处以1000万元罚款 对实际控制人杨学平合计罚款1500万元(含直接责任罚款500万元+实控人罚款1000万元) 对崔航等5人各罚款100万元 对孙向东等8人各罚款50万元 [3] - 律师提示2013年4月12日至2023年7月17日期间买入且期末持股的投资者可索赔 [3]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85年1月17日 注册资本16.57亿元 注册地址为山东省青岛市 主营业务为互联网接入及其相关增值服务 [3] - 公司董事长为杨学忠 董秘为王丹 员工人数14669人 实际控制人为杨学平 参股公司达125家 [4]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连续下滑:37.05亿元(-6.25%)、26.06亿元(-29.66%)、18.77亿元(-27.99%) [4] - 同期归母净利润持续亏损:-4.54亿元(+61.20%)、-9324.55万元(+79.46%)、-8.85亿元(-848.74%) [4] - 资产负债率持续恶化:87.59%(2022)、87.59%(2023)、101.20%(2024) [4] 风险信息 - 公司存在天眼风险1084条 周边风险1313条 历史风险224条 预警提醒689条 [5]
航天信息分析师会议-20250530
洞见研报· 2025-05-30 22: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航天信息将聚焦信息技术主业,面向数字政府和企业数字化产业市场,重点发展财税、智慧、信创产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市场化转型,以实现高质量发展 [3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调研基本情况 - 调研对象为航天信息,所属行业是互联网服务,接待时间为2025年5月30日,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张镝等 [16]。 详细调研机构 - 接待对象为线上参与公司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的投资者,接待对象类型为其它 [19]。 主要内容资料 - **算力布局**:公司在大模型算力领域已开展布局,构建满足自身业务需求的算力资源,还积极加入中央企业人工智能协同创新平台,与其他中央企业携手构建自主可控人工智能产业生态 [23]。 - **未来盈利与业务发展**:公司将重点发展财税、智慧、信创产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以“爱”“信”“诺”三大产品品牌系列提供信息技术服务和一体化解决方案,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市场化转型 [23][39]。 - **电子凭证领域**:在前期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深化试点中,公司入围多项名单,是承担任务最多的单位之一和外部保障单位中唯一的中央企业,推出涵盖五大核心应用的全程数字化产品链条,2024年在大型企业数电发票乐企业务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后续将持续深耕该领域 [26]。 - **业绩不佳原因及2025年安排**:2024年度业绩下滑是因原防伪税控业务受产业形态和行业格局变化影响,以及智慧、网信产业等业务领域市场竞争加剧;2025年公司将聚焦高质量发展,推进新战略落地,增强核心功能和竞争力,深化改革、强化创新、优化结构,防范化解风险挑战 [27][29]。 - **市值管理**:公司高度注重市值管理,一方面夯实自身内在基础推动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强化与资本市场的合规、有效沟通,确保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 [28][34][37]。 - **自主可控领域业务布局**:公司聚焦政府治理需求,面向政务大数据治理等重点领域,布局数据要素安全底座、一体化履职平台等业务方向,共建数字政府云化与在线运维服务生态,打造数字政府产业集群 [28]。 - **股东户数**:2025年4月30日披露的第一季度报告显示股东户数为81,450户 [28]。 - **重组计划**:公司未来如涉及相关事项,将按法律法规要求履行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 [29]。 - **DeepSeek应用**:航天信息发挥DeepSeek技术优势,加强爱信诺·信诺GPT的财税咨询能力,优化开票流程,提升自动化开票效率,借助其智能分析功能为企业提供合规建议,提升税务风险管控能力 [30]。 - **数字财税与智慧业务产品未来计划**:数字政府领域集中发力智慧税务等应用场景和信创专项业务;企业数字化领域强化技术、产品和业务组织,提升营销能力,巩固数电发票乐企市场领先地位;境外市场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拓展业务;财税领域加大业务拓展力度,提高市场竞争力 [31][32]。 - **股权激励**:未来如有股权激励或其他重大事项,公司将按监管规定及时公告 [32]。 - **CIPS及跨境支付领域布局**:公司目前不涉及CIPS领域及跨境支付业务 [32]。 - **子公司上海航芯**:公司持股比例为18.43%,其业务方向为集成电路设计、安全和MCU芯片研发等,具体经营情况建议咨询该公司 [33]。 - **子公司航天联志**:为公司参股投资公司,其DeepSeek一体机采用一体化软硬件设计,可为企业提供AI支持,相关产品具体情况建议咨询该公司 [34]。 - **移动支付、跨境支付和数字货币业务**:公司所属捷文公司和航信德利分别提供电子支付解决方案和银行自助机具设备及相关解决方案,目前不涉及跨境支付和数字货币领域业务 [34][35]。 - **国资云、政务云布局**:公司服务数字中国战略,实施“信安强基”重大创新工程,发挥数据要素价值,打造“信易安”基础设施和“信运服”信创统一运维服务,形成系列产品 [35]。 - **信创业务发展**:2024年新拓展7家部委信创业务,信易安产品突破技术,信运服平台入选典型案例;国家加大信创领域投入,公司将培育重点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 [36]。 - **环保措施**:公司于2025年4月16日披露《2024年度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报告》,阐释了在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努力 [36]。 - **子公司华迪**:华迪计算机集团有限公司有液冷机柜、液冷边缘服务器等系列产品 [38]。 - **特种机器人**:2023北京海关科技周展示的特种机器人、智能机器人由航天信息合作伙伴生产,与自有产品构成完整解决方案和产品生态 [38]。 - **合作情况**:航天信息与腾讯、阿里分别在2018、2019年签署过战略合作协议,详细情况可查询相关公告 [38]。 - **数电发票影响**:2024年原防伪税控业务受产业形态和行业格局变化影响较大,随着数电票推广,申报及税务管理市场开放,数字财税业务将迎来新增长点,公司将把握机遇加快业务转型 [39]。 - **人工智能与财税大模型进展**:公司深耕人工智能领域,打造财税产业大模型爱信诺·信诺GPT等系列产品,率先集成DeepSeek升级财税产业大模型,未来将继续深耕人工智能,赋能业务,打造世界一流信息技术集团 [40][41]。
工信部:1—4月份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17.3亿元 同比下降10.8%
快讯· 2025-05-30 17:56
行业收入 - 1—4月份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5970亿元 同比增长1 5% [1] 行业利润 - 1—4月份规模以上互联网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17 3亿元 同比下降10 8% [1] 研发投入 - 1—4月份规模以上互联网企业共投入研发经费291 5亿元 同比增长4 8% [1] - 研发经费增速较一季度提高0 2个百分点 [1]
美团-W:业绩超预期,竞争干扰短期业绩但长期影响有限-20250530
东吴证券· 2025-05-30 10:5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美团25Q1业绩超预期,实现营业收入865.57亿元,同比增长18%,经调整净利润109.49亿元 核心本地商业利润好于预期,新业务减亏趋势延续 考虑短期外卖行业竞争对利润的影响,下调2025 - 2027年经调整利润,但看好核心业务和海外长期空间,维持“买入”评级[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5Q1美团实现营业收入865.57亿元,同比增长18%,经调整净利润109.49亿元,好于彭博一致预期[8] 核心本地商业 - Q1收入643亿,同比增长17.8%;运营利润为135亿,同比增长39.1%,经营利润率同比提升3pct至21.0%[8] - 餐饮外卖Q1维持健康增长,用户黏性及购买频次提升 虽4月以来京东外卖入局带来扰动,预计Q2外卖业务利润同比下滑,但长期公司优势显著,看好保持领先地位 未来三年将投入1000亿元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8] - 闪购Q1继续高增,交易用户总数超5亿人,DAU峰值接近650万人 非餐品类订单同比增长超60%,情人节当天订单量同比接近翻倍 供给拓展,闪电仓数量及订单占比持续提升,看好即时零售业务增长潜力[8] - 到店酒旅行业线上化率稳健提升,GMV及利润均较快增长,低线城市增长强劲 “美团会员”强化酒旅品牌认知,带来更多交叉销售,看好业务长期保持较快增长[8] 新业务 - Q1社区团购优化效率减少亏损,部分被海外业务Keeta投入加大抵消 Keeta进展顺利,成为中国香港地区最大外卖平台,在沙特覆盖9个人口超百万城市并受欢迎 未来5年将投资10亿美元进军巴西市场并拓展全球即时配送业务,看好海外业务成长空间[8] 盈利预测调整 - 将公司2025 - 2027年经调整利润由480/610/777亿元下调至434/541/684亿元,对应2025 - 2027年经调整PE为18/15/12倍[8] 财务预测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337,592|389,694|442,512|494,212|[1] |同比(%)|21.94|15.43|13.55|11.68|[1]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35,807|35,906|46,213|60,456|[1] |同比(%)|158.43|0.28|28.70|30.82|[1] |Non - IFRS净利润(百万元)|43,772|43,411|54,064|68,414|[1] |同比(%)|88.24|-0.83|24.54|26.54|[1] |EPS - 最新摊薄(元/股)|5.86|5.88|7.56|9.89|[1] |P/E(现价&最新摊薄)|21.99|21.93|17.04|13.03|[1] |PE(Non - IFRS)|17.99|18.14|14.57|11.51|[1]
机构策略:短期市场或以稳步震荡上行为主 关注软件开发、互联网服务等
证券时报网· 2025-05-30 09:13
渤海证券指出,指数持续在合理水平震荡。未来,市场的机会将取决于市场的增量性变化,市场如因外 部风险、基本面、投资者情绪等因素导致意外下行,则从"稳定"的维度看,维稳资金的呵护将有助于市 场阶段性底部的形成,市场也将由此呈现下有底的特征。如果市场延续震荡特征,则应结合高质量发展 的内涵,进行结构性布局,等待板块层面的增量性催化。行业方面,延续哑铃型配置策略,一方面可关 注管理层多措并举推动险资入市以及公募新规长期影响尚待明朗下,股息率较高且属于相对低配板块的 银行行业;另一方面,可关注短期迎来增量信息催化下新消费领域的主题性投资机会。 光大证券认为,政策的持续支持以及中长期资金积极流入背景下,A股市场有望震荡上行。当前A股市 场的估值处于2010年以来的均值附近,而随着政策的积极发力,中长期资金带来的增量资金或将持续流 入市场,对资本市场形成托底,A股市场有望震荡上行。配置方向上,关注三类资产。方向一:稳定类 资产,如高股息、黄金。稳定类资产能够在市场面临不确定时提供确定性。方向二:产业链自主可控。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双重驱动下,国产替代相关机会也值得关注。方向三:内需 消费。海外政策可能 ...
小米集团-W:IoT/汽车业务毛利率超预期-20250530
华泰证券· 2025-05-30 08: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71.2港币 [1][5][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小米1Q25收入同比增长47%至1113亿元,调整后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14%至99.6亿元,IoT和汽车业务毛利率出色,手机ASP创新高,高端化推进 [1] - 发布玄戒O1/T1芯片,看好自研芯片助小米扩大高端手机市场份额,维持目标价71.2港币,含手机xAIoT(44.9港币)、汽车(26.3港币) [1] - 调整2025 - 2027非GAAP口径下归母净利润1.1%/-6.0%/-5.0%至410/513/632亿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亮点总结 - IoT业务:1Q25收入同比+58.7%达323亿元,毛利率25.2%,因大家电收入扩大、低利润率产品占比下降,上调全年毛利率预测1.5pct到23.8%,看好国内外持续增长 [2] - 汽车业务:Q1 SU7系列交付75,869辆,创新业务分部经营亏损5亿元,毛利率23.2%,高于预测2.4pct,首辆SUV YU7或7月上市,关注消费者反馈 [3] - 手机业务:年初手机大盘偏弱,公司指引全年出货量近1.8亿,1Q25 ASP为1211元创历史新高,同比+5.8%,毛利率12.4%,看好自研芯片提升高端市场份额和毛利率 [4]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人民币百万)|270,970|365,906|495,074|605,814|727,778|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人民币百万)|19,274|27,314|40,987|51,321|63,249| |EPS(人民币,最新摊薄)|0.76|1.09|1.63|2.04|2.52| |ROE(%)|12.53|15.49|20.11|21.45|22.20| |PE(倍)|54.66|43.77|29.17|23.30|18.90| |PB(倍)|6.42|6.33|5.46|4.60|3.85| |EV EBITDA(倍)|48.61|44.86|26.34|21.06|16.16|[7] 估值方法 - 基于SOTP估值法得目标价71.2港币,对应41倍2025年预测PE [17] - 维持小米现有业务估值25倍2025年预测PE,对应每股44.9港币,因家电等IoT业务增速快及看好AI时代生态价值 [19] - 维持智能汽车业务2.5倍2027年预测PS,对应每股26.3港币,因工厂建设进展好、产能释放、SU7 Ultra销售成功及“人 - 车 - 家”战略助力 [19] 盈利预测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人民币百万)|270,970|365,906|495,074|605,814|727,778| |归母净利润(人民币百万)|19,274|27,314|40,987|51,321|63,249| |EPS(人民币,基本)|0.78|1.09|1.63|2.04|2.52|[24]
王健林甩卖48座万达广场!这些富人把钱用哪去了呢?
搜狐财经· 2025-05-30 03:18
王健林又双叒要卖万达资产了! 这次可是大手笔,直接把48座万达广场打包卖给了太盟珠海、高和丰德、腾讯控股、京东潘达、阳光人寿保险这些企业组成的联合收购团。 这48座万达广场可都是北京、广州、成都这些核心城市的黄金地段,是万达最值钱的家当。 万达广场,以前可是中国各大城市的商业地标,现在却成了王健林"断舍离"的对象。 昔日的中国首富王健林如何会变得需要"卖地求生"? 原因其实不难理解。 一方面,国内商业地产市场现在不景气,消费增速放缓,再加上电商的冲击,万达广场的租金回报率已经从2015年的8.3%降到了2024年的5.1%。 万达以前是"摇钱树",现在可没那么好赚钱了。 另一方面,《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5)》也强调要"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高净值人群也开始意识到,不能把所有财富都押注在国内房地产市场,这 样风险太大了。 这次交易里,腾讯入局接盘万达广场挺有意思的。 腾讯作为中国互联网巨头,这次没直接下场,而是通过自家关联公司买下实体商场,这说明啥? 说明线下商场的人流量还是很值钱的,腾讯这是想线上线下两手抓,玩起了"实体店+互联网"的组合拳。 再加上"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希经贸合作的深化,希腊房产就更具吸 ...
摩根大通:中国互联网行业-摩根大通全球中国峰会纪要
摩根· 2025-05-29 22: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携程(TCOM)、携程 - H(9961.HK)、汽车之家(ATHM)、汽车之家 - H(2518.HK)、腾讯控股(0700.HK)、阿里巴巴(9988.HK)、阿里巴巴(BABA)评级均为增持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宏观形势呈现改善迹象,消费者信心企稳,政策利好,为企业提供有利增长环境,竞争格局加速演变,企业聚焦效率提升和战略合作 [2] - 中国互联网行业进入新一轮投资周期早期,企业重视 AI 算力基础设施、海外市场消费者服务和即时配送等领域的增量投资,有望推动数字基础设施改善,但早期若增量收入不足以弥补增量投资,利润率和利润的市场一致预期可能下行 [2] - 多数中国互联网公司积极进行 AI 转型,将 AI 融入业务运营以增强效率和推动创新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宏观形势及业务影响 - 宏观形势改善,消费者信心企稳,政策利好,企业探索新市场并创新投入,竞争格局演变,企业聚焦效率和合作增强市场地位 [2] 中国互联网行业投资周期 - 行业进入新一轮投资周期早期,聚焦提升数字化能力、增强用户体验和发展新业务模式,预计推动数字基础设施改善,若增量收入不足,利润率和利润预期或下行 [2] AI 融入业务运营 - 阿里专注 AI 基础设施,服务多行业客户,通过 API 收费等变现,AI 产品收入占比增长 [2] - 腾讯将 AI 服务接入系列产品,2025 年 1 季度接入微信和元宝,升级 QQ 浏览器引入 AI 功能 [2] - 百度以 AI 搜索和云服务为核心,投资 AI 能力和基础设施,采用自研芯片,AI 搜索变现策略多样 [2][3] - Boss 直聘将 AI 功能接入招聘流程,提供自动回复和 AI 助手服务,聚焦求职者服务和企业解决方案 [2][4] - 携程利用 AI 提供一站式预订和交叉销售服务,改善用户体验和提升运营效率,推动国际市场增长 [2][4] - 汽车之家预计 AI 改变销售渠道,推动广告和媒体服务创新,聚焦 AI 驱动解决方案 [2][4] 中国互联网企业出海 - 携程拓展亚洲和欧洲市场酒店和机票预订服务,提升利润率和扩大市场份额 [4] - 阿里通过电商业务海外扩张,在欧洲、中东和韩国等地投资,目标 2026 财年单季盈亏平衡,建立本土采购和运营差异 [4] - 百度计划全球拓展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2025 年底在多地投入运营,聚焦基础设施建设和政策合规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