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美
icon
搜索文档
化妆品医美行业周报:监管趋严利好国货龙头,消费淡季关注新品布局-20250727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27 19: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化妆品医美行业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化妆品医美板块表现强于市场,2025年7月18日至25日申万美容护理指数上涨5.4%,化妆品指数涨3.4%强于申万A指1.2pct,个护用品指数涨7.7%强于申万A指5.5pct [5][6] - 监管趋严利好国货龙头,广告法电商投流新规10月1日起实施,化妆品等三类行业税前扣除额度不得超年度营业收入30%,利好财务、运营规范的国货龙头,提高行业壁垒,消费淡季各品牌将推新品迎25H2竞争 [5][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观点 - 本周化妆品医美板块表现强于市场,拉芳家化、依依股份、百亚股份涨幅前三,青岛金王、巨子生物、*ST美谷跌幅后三 [6][7] 近期重点关注 - 植物医生是中国美妆市场深耕30年的品牌,2022 - 2024年营收年均复合个位数增长,归母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4.0%,其品牌、渠道、运营、研发优势明显,行业发展趋势向好,本土品牌崛起、全渠道融合、国产品牌出海等带来机遇 [12][13][14] - 林清轩是中国高端国货护肤品牌标杆,2022 - 2024年营收从6.91亿元增至12.1亿元,净利润扭亏为盈至1.87亿元,产品矩阵丰富,供应链和渠道网络优势突出,护肤品市场规模及面部精华油等细分市场增速可观 [16][17][18] - 部分国货品牌电商数据显示,不同品牌在抖音、淘系平台的GMV及增速有差异,如珀莱雅合计2506 GMV 10.5亿元同比增25%,25H1累计GMV 61.3亿元同比增4% [20] - 25年1 - 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0%,限额以上化妆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9%,单6月化妆品零售额同比下滑2.3%,主要因618大促前置,25H2预计在去年同期低基数下增长提速 [20][23] 行业动态及公司公告 - 锦波生物重源®新生HiveCOL蜂巢胶原上市,以100%人源化技术突破为全球胶原产业树立新标杆 [29] - LVMH集团2025上半年收入398亿欧元同比降3%,香水及化妆品业务收入40.8亿欧元降1%,丝芙兰在高基数下增长,中国市场调整选品引入国货 [31] - 高德美2025上半年净销售额24.48亿美元同比增12.2%,上调全年净销售额指引,三大业务齐增 [32] - 欧莱雅集团战略创新风险投资基金投资澳洲身体护理品牌Uni [33] - 嘉亨家化、丽人丽妆、若羽臣、上海家化近期有相关公告,涉及授信担保、股份冻结、质押解除、员工持股计划调整等 [36] - 2024年中国护肤品市场规模达2712亿元同比下滑3.7%,市占率前十榜单中国货与国际品牌已成五五开,彩妆市场规模620亿元同比略增0.4%,国货品牌稳步前进 [37][40] - 据基金24Q4报告,美容护理行业重仓配置比例位居申万一级行业第31位,化妆品医美板块部分公司机构持仓有变化,如巨子生物持股总市值20.5亿元降4% [43] - 敷尔佳、稳健医疗有非流通股解禁安排 [47] 估值表 - 报告给出化妆品、医美、电商代运营、母婴等行业部分公司的估值比较,包括股价、总股本、市值、归母净利润、PE及评级等信息,如珀莱雅评级买入,25E PE为18 [49]
天雷滚滚,“不自杀声明”刷屏,前高管45万字揭财务造假内幕?3万股民瑟瑟发抖!华熙生物:已报案!此人曾骗取公司900万元
雪球· 2025-07-27 13:49
公司动态 - 前核心资本操盘手李振发布45万字内幕材料,指控华熙生物公司治理和财务合规问题,并计划向监管部门举报 [1][3] - 华熙生物迅速回应称指控纯属捏造,已向公安机关报案,并称举报人李某曾涉嫌职务侵占900万元 [5][6][8] - 公司市值259亿元,拥有3.2万股东,消息引发市场对股价巨震的担忧 [3]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53.71亿元,同比下降11.61%;净利润1.74亿元,同比大降70.59% [11][13] - 2025年一季报营收和净利继续下滑,分别同比下降20.77%、58.13% [13] - 股价从2021年314.99元/股跌至2024年53.83元/股,市值缩水超80%,蒸发超千亿元 [11] 行业竞争 - 功能性护肤品和原料产品收入占比下滑,医疗终端业务增长但不足以弥补主业萎缩 [14] - 与巨子生物在技术路线和市场口碑上正面交锋,巨子生物2024年营收55亿元,同比增长57.07%,净利润20.62亿元,同比增长42.06% [13][16] - 华熙生物市值从1400亿元跌至259亿元,巨子生物市值一度突破900亿港元,当前619亿港元 [16] 技术路线争议 - 华熙生物炮轰多家券商鼓吹透明质酸钠过时论,列举9家券商研报内容 [18][19] - 间接投资的网红"大嘴博士"质疑巨子生物产品成分,导致账号被封禁 [19] - 巨子生物股价两个月内回调,市值蒸发超三成 [20] 行业趋势 - 医美消费者对产品安全性和有效性要求提高,概念炒作难以持续 [21] - 具备技术优势和产品力的企业将在竞争中胜出 [21]
AIoT智能硬件验真,打造行业“明厨亮灶”
广州日报· 2025-07-26 18:09
美团医美"放心美"项目进展 - 截至2025年6月累计提供超700万次验真服务,为2000余家医美机构免费铺设超4000套AIoT智能验真硬件设备 [1] - 体验过服务的用户满意度与复购意愿大幅提升,88.6%用户倾向持续选择具备正品保障的机构 [1] - 项目采用机器学习自研算法、防伪NFC标签技术及AI大模型算法,推动非标医美服务标准化 [1] 行业合作与反馈 - 连锁医美集团澳玛星光将扫码验真纳入员工考核体系,强化医疗板块与一线实操的合规执行 [1] - 华熙生物计划深化与美团在动态数据追踪、可视化配药及医生资质公示等领域的协作 [1] - 2025年上半年超15个上游品牌加入"十万验真俱乐部",累计验真超十万次 [2] 市场趋势与用户行为 - 使用智能验真设备的品牌规模较2024年增长13.1% [2] - 用户对医护人员资格背景及专业水平的关注度显著提升 [2]
华熙生物:已向公安机关报案!
中国基金报· 2025-07-26 16:50
公司声明与回应 - 公司针对网络平台用户发布的不实信息发布严正声明,称内容纯属捏造,恶意歪曲事实,涉嫌诽谤犯罪 [2][3] - 公司已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向有关部门举报,将依法追究造谣者及恶意传播者的法律责任 [2][4] - 不实信息发布于境外网站,部分内容涉及政治谣言,性质极其恶劣 [3] 事件背景 - 信息发布者李某曾任华熙昕宇投资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监,在公司工作18个月 [4] - 2018年李某通过个人注册第三方公司骗取本应支付给券商的900万元,后因券商查看年报发现该笔款项而败露 [4] - 公司已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依据职务侵占罪移送司法机关提起公诉 [4] 公司股价 - 7月25日公司股价报收53.83元/股,最新市值为259亿元 [4]
争夺艾塑菲中国代理权,谁更需要“童颜针”
经济观察报· 2025-07-26 15:33
代理权之争 - 韩国REGEN公司宣布解除达透医疗在中国大陆地区对艾塑菲的独家经销授权 [2] - 爱美客作为REGEN的控股股东指控达透医疗将业务转让给控股股东吴中美学构成严重违约 [2][6] - ST苏吴否认转让行为并指责爱美客通过控制REGEN延迟供货导致市场缺货 [3][7] 财务数据差异 - 艾塑菲2024年中国销售额达3.26亿元但达透医疗营收仅0.96亿元存在2.3亿元差额 [4][8] - 吴中美学销售公司2024年营收24.88亿元毛利1.7亿元但无三类医疗器械获批信息 [9] - ST苏吴医美业务营收占比从不足0.4%增至20%达3.3亿元 [22] 产品与市场 - 艾塑菲是主流"童颜针"产品通过刺激胶原蛋白再生达到紧致肌肤效果 [3] - 艾塑菲已获34个国家和地区批准上市拥有全球渠道 [1][21] - 艾塑菲市面定价约2.18万元/支适用于高端客户群体 [14] 商标与供应链 - 艾塑菲注册证代理人名称由达透医疗改为爱美客孙公司俪臻生物 [16] - "艾塑菲"商标归属吴中美学而爱美客启用新中文商标"臻爱 塑菲" [16] - REGEN韩国第二工厂2025年投产将为全球市场提供产能保障 [23] 业务影响 - 爱美客2024年营收30.26亿元增速放缓核心产品增速下降 [20] - ST苏吴若失去艾塑菲代理权医美板块营收利润将大幅减少 [22][23] - 医美机构采购人员表示多次向吴中美学采购艾塑菲打款账户均为吴中美学 [13]
美股最新评级 | 中信证券维持德州仪器增持评级,目标价217美元
新浪财经· 2025-07-25 16:30
爱彼迎(ABNB.O) - 公司为全球民宿OTA龙头,市占率近半,核心优势包括独家房源、品牌口碑及低成本自然流量 [1] - 短期受益于通胀缓解与降息周期,出行需求回升及房源供给修复 [1] - 中长期看好数字化升级、货币化率提升及全球化布局,经营杠杆与AI工具应用将增强盈利潜力 [1] Alphabet(GOOG.O) - 公司2Q25营收96.4亿美元(+14% YoY),净利28.2亿美元(+19% YoY),超预期 [2] - Google Search收入54.2亿美元(+12% YoY),AI工具提升广告转化率,YouTube广告收入增长13% [2] - Google Cloud收入13.6亿美元(+32% YoY),OPM提升至20.7%,AI产品需求强劲推动增长 [2] - 上调FY25-27收入预测12%,基于22x FY25E PE,目标价提升至221.0美元 [2] - 资本开支上调至85亿美元,反映对云计算和AI的长期布局 [2] Bronco Billy o Ltd(BRBYF.F) - 公司转型战略初见成效,1Q FY26同店销售降幅收窄至-1%,区域表现分化但整体趋稳 [3] - Autumn 25系列售罄率达三年新高,推动品牌复苏 [3] - 渠道优化与成本控制助力盈利改善,预计全年营业利润1.45亿英镑 [3] - 产品分层定价策略有效覆盖多元客群,秋冬产品价格带上移有望拉升AUR [3] Enphase Energy Inc(ENPH.O) - 公司25Q2业绩略超预期,收入3.63亿美元,GAAP毛利率48.6%,高于指引上限 [4] - 25Q3收入指引3.3-3.7亿美元,低于市场共识3.68亿美元,毛利率预期下降 [4] - 美国市场有望改善,但欧洲需求疲软,荷兰与法国市场承压 [4] - 公司推进供应链去中国化,降低关税影响,并计划推出高功率IQ9微型逆变器 [4] 恩智浦半导体(NXPI.O) - 公司2025Q2营收与利润超预期,Non-GAAP每股收益2.72美元,汽车业务稳定增长,库存水平趋于正常 [5] - 管理层指引Q3营收增长8%,并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 [5] - 收购TTTech Auto强化汽车软件能力,长期毛利率目标60%+,汽车与工业业务具备8%-12%的三年复合增长潜力 [5] BAKER (MICHAEL) CORP(BKR.A) - 公司25年第二季度EBITDA达12.12亿美元,超预期近10%,收入69亿美元略高于共识 [6] - 油田服务与设备业务受益于生产率提升及成本控制,工业与能源技术板块则受惠于定价策略与外汇利好 [6] - 公司上调全年盈利指引,显示增长动能强劲 [6] 哔哩哔哩(BILI.O) - 公司2Q25收入及调整后净利润超预期,核心游戏《三谋》流水回升,广告业务增速领先行业 [7] - 多端化发行及AI提效推动经营杠杆显现,上调25-27年净利润预测 [7] - 广告与游戏业务增长潜力支撑估值提升,采用25E分部PS估值法,目标价对应25E PS 3.7x [7] 德州仪器(TXN.O) - 公司2025Q2业绩超预期,受提前拉货及周期性复苏驱动,工业市场需求持续回暖,汽车市场回升有望支撑后续业绩 [8] - 基于2025年38倍PE(GAAP)估值,上调目标价至217美元,反映对公司中期增长潜力的认可 [8] - 公司25Q2营收44.48亿美元,超市场预期,模拟与嵌入式业务均实现双位数增长,毛利率稳步提升至57.89% [9] - 工业与消费电子需求强劲,数据中心及光通信表现亮眼 [9] 谷歌-A(GOOGL.O) - 公司2Q25营收与EPS均超预期,广告与云业务双轮驱动,搜索广告增速回升缓解AI冲击担忧 [11] - 云业务增长加速,盈利能力显著提升,Token处理量翻倍,彰显AI商业化成效 [11] - 上调Capex加码AI基础设施,凸显战略决心 [11] - 目标价233美元反映云业务改善及AI驱动增长潜力,对应26年23.0x PE [11] 哈里伯顿(HAL.N) - 公司25Q2净收入5.17亿美元,超预期,收入55.10亿美元,两业务分部表现稳健 [12] - 钻井与评估业务受益于强劲钻井活动,完成与生产虽略低于预期,但整体仍具韧性 [12] - 国际市场需求疲软构成短期挑战,但股票回购显示公司对长期前景有信心 [12] 虎牙(HUYA.N) - 公司具备较高安全边际与稳定股东回报,直播游戏营销趋势下"主播+游戏"资源双重优势凸显 [13] - 公司积极探索游戏独代模式,海外业务加速拓展,AI布局深化助力直播体验升级 [13] - 预计2025-2026年营收分别为67.1、77.4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3.4、4.2亿元,增长动能逐步增强 [13] 金沙集团(LVS.N) - 金沙集团2Q25业绩超预期,受益于新加坡滨海湾金沙博彩赢率提升及业务持续复苏,EBITDA同比增长24% [14] - 公司回购股票并增持金沙中国股份,展现对业务信心 [14] - 新加坡MBS扩建项目预计2031年开业,长期增长潜力可期 [14] 可口可乐(KO.N) - 公司2Q25收入和可比EPS分别为126.2亿美元和0.87美元,均超市场预期 [15] - 内生收入同比+5%,EMEA、拉美表现亮眼,北美利润率提升 [15] - 上调2025/2026年EPS预测至2.98/3.15美元,主因外汇影响下调及利润率预期改善 [15] SAP(SAP.N) - 公司FY2025Q2营收90.3亿欧元(+9% YoY),云服务收入51.3亿欧元(+24% YoY),略低于预期 [16] - Cloud ERP Suite收入44.2亿欧元(+30% YoY),仍保持强劲增长 [16] - 公司维持全年云收入216~219亿欧元(+26%~28% YoY)指引 [16] 泰科电子(TEL.N) - 公司FY25Q3营收45.3亿美元,同比+13.9%,EPS为2.27美元,同比+19%,工业解决方案增长强劲 [16] - AI带动数字数据网络业务同比增长80% [16] - 预计FY25Q4营收同比+12%,AI业务有望突破8亿美元,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16] 通用汽车(GM.N) - 公司2025年和2026年盈利预测分别为88.7亿美元和94.8亿美元 [17] - 当前估值偏低,对应2025年和2026年P/E分别为5.5倍和5.1倍 [17] - 公司已采取产能扩张和成本控制等应对措施,长期基本面稳健 [17] 新氧(SY.O) - 新氧专注的轻医美连锁行业具备高增长潜力,预计2023-2030年CAGR达16.3% [18] - 公司凭借供应链优势、低获客成本及标准化运营,有望解决行业痛点,实现快速扩张 [18] - 传统POP业务仍为现金牛,协同效应显著 [18] 自由港麦克莫兰(FCX.N) - 公司2Q25业绩超预期,受益于COMEX铜价溢价及成本优化,美国一体化铜业务显著提升盈利能力 [19] - 尽管下调2025年铜和黄金销量指引,但成本优势支撑盈利预测上调 [19] - 目标价基于DCF估值,反映其美国铜业务溢价潜力及良好现金流前景 [19]
玻尿酸医美,获客困难下的隐秘乱象
虎嗅· 2025-07-25 16:25
医美行业消费趋势 - 2023年男性医美人群投入同比增长27%,医美接受度持续提升[3] - 中年男性成为新兴消费群体,消费路径呈现"熟人介绍-套餐购买-持续补针"特征[2][3] - 轻医美线上订单量占比从2017年62%增至2022年84%,社交媒体成核心获客渠道[8] 玻尿酸市场现状与挑战 - 玻尿酸原料价格从2017年210元/克跌至2021年124元/克(降幅41%),终端产品单价同期下降29%[5] - 国产替代率从2019年43%跃升至2024年89%,进口品牌溢价空间消失[5] - 行业融资总额从2021年286亿元缩水64%至2023年103亿元,头部企业市值普遍腰斩[5] - 市场增速从2021年30%下滑至2023年15%,监管趋严加剧行业洗牌[4] 产品技术迭代 - 胶原蛋白与再生材料崛起,代表企业巨子生物/锦波生物毛利率超90%,营收增速达57%-85%[6] - 再生医美注射剂市场规模预计2027年达11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55%[6] - 复合类材料(含胶原蛋白/再生材料)因结构稳定、副作用小逐步替代纯玻尿酸[2][6] 营销模式与行业乱象 - 佣金驱动模式:渠道医院返佣比例达20%-50%,直客医院采用"红白脸话术"制造焦虑[13][14] - 联盟模式:跨行业共享高净值客户数据,形成"银行-摄影-医美"闭环诱导消费[14][15] - 线上模式:低价团购引流后强制升单,自有品牌玻尿酸来源透明度存疑[17][18][19] - 获客成本占比高达30%-50%,机构过度依赖营销投入[11] 隐私与合规风险 - 客户术前术后照片/资产信息被未经授权展示,肖像权滥用成行业普遍现象[15][16] - 机构内部共享客户病史/消费记录等敏感数据,超出合理使用边界[16]
又一10亿级功效品牌杀入“械字号”
36氪· 2025-07-25 11:58
收购交易核心 - Waldencast宣布收购Novaestiq并获得Saypha®透明质酸注射凝胶在美国市场的独家销售权[1] - 收购业务将整合并入欧邦琪品牌运营体系 标志着该品牌正式进军"械字号"领域[1] - 目前已有超过22个美妆品牌推出超40款"械字号"产品 显示"妆械联合"赛道持续升温[1] 战略布局分析 - 此次收购是Waldencast布局医美赛道的关键举措 旨在拓展欧邦琪在美国皮肤填充剂市场的产品线[2] - 美国皮肤填充剂市场规模预计2029年达22亿美元(约157.7亿元) 市场前景广阔[3] - 收购提供了在北美布局新型注射剂的通道 Novaestiq由高德美前高管创立 专注北美创新技术服务[2][3] 品牌财务表现 - 欧邦琪2024年全年净收入1.49亿美元(约10.68亿元) 同比增长26.9%[7] - 2025年一季度欧邦琪净收入3620万美元(约2.6亿元) 同比增长7.1% 调整后毛利率达82%[7][8] - Waldencast2024年全年净收入2.74亿美元(约19.65亿元) 同比增长25.5%[7] 医美市场概况 - 2024年美国注射医美项目治疗次数占全球20.8% 医生人均年注射量超400例[9] - 透明质酸为全球第二大非手术项目 仅次于肉毒素 项目量稳定增长[9] - 全球医美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达353.275亿美元 2024-2030年CAGR为12.8%[13] 中国业务拓展 - 欧邦琪已与超过850家中国院线合作 包括知名皮肤科诊所[12] - 抖音平台历史总GMV达7500万至1亿 618期间GMV为1000万至2500万[12] - 中国区业务未包含在Waldencast收购范围内 但公司高管曾出席中国新零售总部成立仪式[10][11] 行业竞争态势 - 高德美旗下瑞蓝已布局北美市场 产品包括透明质酸注射剂与"童颜针"[9] - 欧莱雅修丽可推出"铂妍"胶原针 资生堂在中国推出高端医美品牌RQ PYOLOGY[13] - 京东首个线下医美自营诊所开业 显示行业竞争白热化[15]
涨12.2%,皮肤科巨头今年有望冲击十强?
36氪· 2025-07-25 10:26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净销售额创历史新高,达24.48亿美元(人民币约175.16亿元),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增长12.2% [1][3] - 核心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达5.55亿美元(人民币约39.71亿元),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增长9.5%,利润率略高于预期的22.7% [1][3] - 上调2025年全年净销售额指引,预计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12-14%(之前为10-12%),并确认核心EBITDA利润率约为23% [3] 业务部门表现 - 注射美学业务净销售额12.4亿美元(人民币约88.73亿元),同比增长9.8%,其中神经调节剂净销售额7.07亿美元(人民币约50.59亿元),同比增长14.7% [8][9] - 日常护肤业务净销售额7.19亿美元(人民币约51.45亿元),同比增长7.7%,Cetaphil和Alastin依托全球电子商务渠道保持增长 [8][9] - 皮肤治疗领域净销售额4.89亿美元(人民币约34.99亿元),同比增长26.9%,Nemluvio全球净销售额达1.31亿美元(人民币约9.37亿元) [8][9] 市场表现 - 美国地区净销售额10.39亿美元(人民币约74.34亿元),同比增长12.3%,皮肤治疗产品Alastin实现两位数增长 [11][12] - 国际市场净销售额14.09亿美元(人民币约100.83亿元),同比增长10.4%,Cetaphil在亚洲表现出色,注射美容在巴西、加拿大、中国、墨西哥和英国增长强劲 [13] - 前10大市场中有7个地区实现两位数增长,国际市场和美国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11][13] 产品与品牌表现 - Sculptra、Cetaphil和Alastin等热门品牌为销量增长做出极大贡献 [5] - Nemluvio和Relfydess两款潜在重磅产品持续提升影响,Nemluvio在第二季度增长抵消成熟投资组合的下降 [3][8] - CetaSphere全球宣传网络和中国"618"购物节营销活动为业绩做出贡献 [8] 行业对比 - 2025年上半年净销售额24.48亿美元(人民币约175.07亿元),与Puig的22.99亿欧元(人民币约193.34亿元)相比仍有约18亿元差距 [13][16] - 2024年高德美以319.57亿元净销售额位列全球美妆第11名,Puig以56.94亿元微弱优势领先 [13] - 公司上调全年指引显示对业务信心,未来排位格局仍存变数 [16]
如何看新氧模式对于医美产业链的影响及美护公司月度更新
2025-07-25 08:5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医美行业、化妆品行业、美护板块、新消费板块 - **公司**:润本、爱美客、巨子生物、乐普医疗、贝泰妮、新氧、美丽田园、尚美、韩束、景波、锦波、毛戈平、佳化、若雨辰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美护板块整体观点 在当前牛市环境下,应关注基本面出现边际变化的公司,美丽田园、尚美等低位股值得重点关注[2]。 各公司情况 - **润本**:受佛山热病影响,股价从底部反弹近30%,但实际销售影响有限,市场情绪是主要驱动因素;2025年上半年收入增长20%,利润个位数增长,下半年营收预计增长25%,利润预计增长20%,全年利润增速约10%,业绩约3.4亿元,市盈率约40倍[1][3][28]。 - **爱美客**:因收购Region并获得爱苏菲中国区代理权,股价显著上涨;预计2026年智爱苏菲产品纳入报表可贡献4.5亿元以上利润增量,约占内生利润的20% - 25%;收购Raygen是为获取经销权并实现全球化布局,目标2032年达全球植物基市场20%市占率,对应约140亿人民币收入、70亿人民币利润[1][18][20][21]。 - **巨子生物**:受舆情影响,618销售大幅下降,二季度基金重仓减少十几个亿,估值回到相对便宜位置;7月销售额增速有所恢复,但仍未完全反转,超头带货恢复将是股价反弹关键催化剂[1][4][31]。 - **乐普医疗**:主业受集采影响,但医美业务进展顺利,PDRN三文鱼针预计2026年四季度获批,童颜针已出货,2025年预计贡献1 - 2亿元收入及大几千万利润;创新药和减肥药业务有合作预期,2025年底前预计达成至少一单减肥药合作[1][5][13]。 - **贝泰妮**:更换电商和抖音渠道负责人后,上半年抖音渠道数据有边际好转迹象,若三季度其他渠道兑现改革成果,股价可能上涨;要求全年净利率提升至两位数以上,下半年进入费用缩减阶段[4][29]。 - **新氧**:通过标准化项目和私域流量降低成本,以低价策略吸引价格敏感型消费者,模式具有增长潜力;2025年底计划开设50家门店,预计2026年收入翻倍增长;但长期来看,高端项目需求增加将导致医生成本上升,吸引知名医生并控制人员成本是重要挑战[1][8][9][11]。 - **美丽田园**:通过数字化系统和培训学校提升业务统一性和可复制性,获客成本远低于同行;通过收并购扩展业务,提升市占率和会员数,2025年上半年业绩超预期,将全年净利润目标从3.22亿提升至3.4亿;若2026年入通港股,市值有望翻倍或增长30%[2][17]。 - **尚美**:7月以来抖音平台增长超过60%,自播占比提升显著,男士和彩妆类产品占比超过10%[2][26]。 - **韩束**:2025年上半年收入增长率预计在15%以上,净利润增长率在20% - 25%之间,全年收入指引为25%,净利率预计从2024年的11.5%提升至12% - 13%,对应利润增长30% - 40%,市盈率约26 - 27倍[2][27]。 - **景波**:近期发布新的凝胶类产品,采用先货后款销售策略,有助于快速打开市场[14]。 - **锦波**:在产品上附加二维码,消费者扫码付款,款项分成减轻医美机构资金压力;凝胶类产品定价高,卖点包括自交联技术和催化自身胶原蛋白再生能力,市场反馈值得关注[15][16]。 - **毛戈平**:截至6月底门店数达448家,比去年年底增加近40家,超出指引;同店增长良好,抖音平台维持快速增速,预计上半年中报增长35% - 40%,当前估值36倍PE接近一倍PEG,仍具投资价值[24][25]。 - **佳化**:因管理层更换和海外亏损收窄,有超预期可能性[24]。 - **若雨辰**:近期股价回调受新消费赛道整体调整影响,基本面未变;持续推出新产品,第二品牌红宝石油Vita Ocean销售结果超出预期,翡翠品牌全年GMV销售预期提高到5亿元,明年目标10亿元,目标市值应在150亿 - 200亿之间,股价回调提供布局机会[30]。 新氧模式相关 - **模式逻辑**:信息透明化提升消费者信任度和满意度;优化用户体验,减少线下咨询不便;数据驱动决策,为机构提供精准营销支持[5][6]。 - **对医美产业链影响**:促使传统医美机构调整,减少对名医生依赖;引发价格战,压缩市场利润空间,推动市场向高效、透明方向发展;促使上游厂商创新推出高性价比新产品;带动行业向连锁化、规模化方向发展[10]。 - **私域流量挑战**:长期需补充公域流量可能导致销售费用率上升;随着消费者需求升级,仅靠低价基础项目难以满足需求,吸引知名医生并控制人员成本是挑战[11]。 化妆品行业热点 - **投流方式创新**:短视频、电商直播等新兴投流方式发展,品牌需探索新营销渠道,如贝泰妮更换电商负责人在抖音取得成效[6]。 - **税收政策调整**:政府可能出台新税收政策规范市场秩序,促使企业加强合规经营,增加运营成本,但长期有利于优质企业发展[8]。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海南全岛封关计划发布会后股价仍持续上涨,反映市场对增量信息敏感度[3]。 -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新规精细化定义广告,对上市公司影响不大,对白牌公司影响较大,有助于改善竞争格局,利好头部上市公司[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