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创新的回响
四川日报· 2025-06-09 08:28
水稻新品种新技术中试研发平台 - 四川省水稻新品种新技术中试研发平台每年可为300个以上水稻品种和20项以上生产技术进行筛选、验证或改良等中试服务 [5][7] - 平台累计输出600多个中试水稻品种,30多个优秀品种 [6] - 采用精准条播、暗化育秧、轨道运输等技术,节约25%的用种量,每亩水稻可减少20元用种成本 [7] 智锂物联重卡换电装备智能制造基地 - 产品填补四川相关领域空白,市场占有率升至全国第二位 [5] - 2023年8月投产以来,今年销售收入预计是去年的3倍 [8] - 已更新10余个产品谱系,每个产品的生命周期最多7个月 [8] - 由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孵化落地,已在宜宾转化应用11项动力电池关键核心技术,孵化科创企业23家 [8] 丝丽雅集团有限公司莱赛尔产线 - 西部地区最大的莱赛尔制造基地,年产5万吨,较传统产线能耗降低15%,污染物排放减少90%以上 [9] - 正加快布局年产35万吨的莱赛尔产线,规模将跃升为全国第二位 [9] - 联合东华大学、宜宾学院等高校实现浆粕预处理环节无人化、智能化生产 [9] 博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年产3.5万千克LYSO(硅酸钇镥闪烁晶体),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2.2%,全球市场占有率达30.8% [9][10] - 获得多国LYSO专利的独家使用权,巩固了在LYSO商业应用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 [10] 高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硅片出货量居全国前三位,研发工程师米家东牵头开展降耗提效,电耗已降低10% [11] - 米家东入选2024年度"宜宾英才计划",将获得人才绿卡 [11] 眉山市新能源新材料融合创新中心 - 运行不到一年,已入驻15个项目 [5][12] - 眉山出台化工中试基地和中试项目管理办法,审批时间缩短至2个月 [12] - 年产50吨锂镁合金工程化示范生产线项目从科研到产业化仅用5个月时间 [12] 创新型企业增长 - 近三年,眉山市创新型企业年均增长51.2%,企业创新投入占全市R&D经费90%以上 [10]
如何打通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最后一公里” 科技成果转化试出来
河南日报· 2025-06-09 07:37
中试基地建设成果 - 河南省自2021年起已布局61家省级中试基地,覆盖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28个重点产业链,开展中试服务项目7220项,转化落地成果2099项,实现服务收入33.51亿元 [1] - 河南省智能制造系统中试基地汇聚101家服务商,覆盖10个以上行业,形成125个解决方案 [2] - 河南省纳米材料中试基地通过"三阶段孵化法"使技术转化周期缩短50%,已输出21项专利技术,孵化4家高新技术企业 [5] 中试基地运营模式 - 高校主导的"全链条孵化"模式:发挥高校科研和人才优势,如河南大学纳米材料中试基地 [5] - 企业主导的"产业生态共建"模式:依托龙头企业设施和能力,如平高集团电气装备中试基地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8046万元,服务15家客户,完成12项成果批量熟化 [6] - 政府主导的"园区化集聚"模式:如郑州临空生物医药园中试基地吸引50家企业入驻,某药企将新药研发周期从8年压缩至5年 [6] 中试基地技术创新 - 国机互联自主研发"兮睿"数字底座,提供智能制造系统中试验证服务 [2] - 河南省低碳能源技术中试基地产品将服务载人登月任务 [4] - 河南省智能农机装备中试基地2024年负责17项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中试内容 [4] - 河南省无人驾驶航空中试基地实施单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项目 [4] 中试服务平台体系 - 河南省建立省市协同、上下贯通的中试平台网络体系,企业可通过"中试服务超市"在线预约服务 [9] - 鼓励中试基地仪器设备入驻省共享服务平台 [9] - 推动中试基地从"单点突破"向"网络协同"升级,成为连接创新链上下游的"立交桥" [8] 产业发展成效 - 河南省纳米材料产业已创下66亿元年产值 [5] - 平高集团电气装备中试基地开发的126kV无氟环保GIS设备显著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6] - 中试基地助力全省"7+28+N"产业链群建设 [4]
镇江国家高新区团山睿谷招商推介暨智能产业发展沙龙在武汉举行
镇江日报· 2025-06-09 07:12
镇江高新区团山睿谷招商推介活动 - 活动主题为"跨域聚能,智享未来",聚焦人工智能、数字医疗、智能制造等领域,汇集企业家、投资机构及高校代表探讨智能产业新趋势[1] - 团山睿谷是镇江高新区创新生态综合体,总建筑面积超47万平方米,构建总部经济、创新经济、城市经济、金融创新四大核心功能[1] - 园区分为"新融谷"(金融机构与高端办公)、"新质谷"(新媒体/直播电竞/数字贸易)、"新创谷"(文旅综合体)三大功能区[1] 招商政策与产业合作 - 镇江高新区推出"三区一高地""团山英才"政策,为入驻企业和人才提供优惠扶持[1] - 湖北省数字技术协会、武汉市产业园区协会与镇江高新区签署产业链战略协议,覆盖技术转化、企业孵化、人才互通领域[2] - 镇江纽莱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签约落户团山睿谷[2] 人才培育与项目对接 - 江汉大学与5.5科创服务集团共建研究生就业基地,为园区输送设计创新人才[2] - 湖北省数字技术协会副会长分享"四链融合"高新园区发展规划课题[2] - 武汉清博智能科技等6家企业展示创新项目并与投资机构交流[2]
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调查研究 凝聚共识)——致公党中央开展二〇二五年度重点考察调研
人民日报· 2025-06-09 05:57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 -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 需搭建平台、健全体制机制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 [1] - 国家电网南瑞集团支撑建设的电网侧带超容构网型SVG项目为西藏提升约3万千瓦供电能力和约2.9万千瓦新能源接纳能力 [2] - 南瑞集团在张北柔性直流电网重大示范工程中应用构网型柔直装备解决大规模孤岛新能源送出技术难题 提出大规模新能源消纳的"中国方案" [2] - 南瑞集团坚持自主创新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实现核心技术、装备的国际领先和自主可控 部分创新已成为全球行业标准 [2] 企业创新成果与投入 -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立"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工程验证"三级研发体系 每年技术成果转化率达75%以上 [3] - 江苏省2024年区域创新能力升至全国第二位 培育1700余家未来产业高成长性企业 推动4家企业研发投入突破50亿元 [2] - 希迪智驾研发人员占比近60% 专利申请530余件 授权专利320余件 [5] - 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开发富镍固态电池用三元材料 预计今年进入量产阶段 [7] 创新平台与产学研合作 - 湖南省累计布局创新平台1063家 其中国家级创新平台80家 支持高校联系校企合作单位1282家 布局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540家 [3] -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与420多家细分领域龙头企业成立联合创新中心 成功对接千余项企业技术难题 [7] - 中以常州创新园累计引进以色列独资及中以合作企业288家 促成中以科技合作项目60个 [7] 现存问题与挑战 - 智能制造龙城实验室表示国内工业母机技术水平与国际顶尖水平仍有差距 正在研发填补国内空白的工业母机 [4] - 高校院所对产业关键技术难题和市场需求关注不够 创新平台中企业参与度不高 企业高层次人才储备薄弱 [4] - 希迪智驾面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路径问题 金融服务支持与创新发展全生命周期特点不适配 [5] - 高校科研立项与企业实际需求匹配度不高 外资企业在长沙设立全球研发中心总部极少 科技金融结合不紧密 [6]
北交所5月以来 新增受理10家公司IPO
中国证券报· 2025-06-09 05:08
北交所IPO动态 - 截至6月8日,北交所5月以来新增受理10家公司IPO,2025年内累计新增受理19家公司IPO [1] - 5月26日至6月9日新增受理公司包括森合高科、大亚股份、海圣医疗、永励精密、美德乐、悦龙科技、豪德数控等 [2] - 志高机械、世昌股份两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已过会,审议结果为符合发行条件 [5] 新增受理公司财务数据 森合高科 - 主营业务:环保型贵金属选矿剂研发生产,应用于金银等贵金属浸出选矿环节 [2] - 2022-2024年营收:3.02亿元→3.46亿元→6.23亿元 [2] -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4705.55万元→5606.93万元→1.5亿元 [2] 大亚股份 - 主营业务:金属表面处理及船舶铸件研发生产,覆盖造船、钢铁、工程机械等领域 [2] - 2022-2024年营收:10.08亿元→9.68亿元→11.99亿元 [2] - 2022-2024年净利润:0.34亿元→1.11亿元→1.50亿元 [2] 海圣医疗 - 主营业务:麻醉/监护类医疗器械研发制造,细分领域头部企业 [3] - 2022-2024年营收:2.68亿元→3.06亿元→3.04亿元 [3] - 2022-2024年净利润:7011.04万元→7803.67万元→7091.75万元 [3] 永励精密 - 主营业务:汽车用精密钢管及管型零部件研发生产 [3] - 2022-2024年营收:4.16亿元→5.08亿元→5.68亿元 [3] - 2022-2024年净利润:6038.56万元→9294.83万元→9480.60万元 [3] 美德乐 - 主营业务:智能制造装备研发制造,产品为模块化输送系统和工业组件 [3] - 2022-2024年营收:10.31亿元→10.09亿元→11.38亿元 [3] - 2022-2024年净利润:2.22亿元→2.05亿元→2.11亿元 [3] 悦龙科技 - 主营业务:流体输送柔性管道研发生产,产品包括海洋工程/陆地油气柔性管道 [4] - 2022-2024年营收:1.89亿元→2.19亿元→2.62亿元 [4] -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4792.34万元→6078.17万元→8414.37万元 [4] 豪德数控 - 主营业务:板式家具机械专用设备研发生产 [4] - 2022-2024年营收:3.37亿元→4.94亿元→4.58亿元 [4] -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3498.15万元→7292.22万元→6669.48万元 [4] 过会企业详情 志高机械 - 主营业务:凿岩设备和空气压缩机研发生产,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5] - 2022-2024年营收:7.95亿元→8.40亿元→8.88亿元 [5] -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8898.74万元→1.04亿元→1.05亿元 [5] - IPO拟募资3.95亿元用于智能化钻机生产线建设等项目 [5] 世昌股份 - 主营业务:汽车燃料系统研发生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5][6] - 2022-2024年营收:2.82亿元→4.06亿元→5.15亿元 [5][6] -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1811.59万元→5193.26万元→6923.95万元 [5][6] - IPO拟募资1.71亿元用于新能源高压油箱项目 [6] 市场反馈 - 交大铁发新股申购网上有效申购倍数达3234.41倍,获配比例仅0.03% [6] - 方正证券认为北交所IPO项目质量提升,市场活跃性增强,认可度持续提高 [6] - 未来高质量扩容和产品体系丰富将进一步提升市场流动性 [1][6]
再签17.5亿元!三大优质项目集中签约东莞厚街
南方都市报· 2025-06-06 19:31
项目签约与投资 - 东莞厚街镇近期签约3个优质项目,包括科技智能制造总部、精密智能制造、电子集团总部,总投资额达17.5亿元[1] - 2025年厚街镇举办新质生产力与产业升级资源对接活动,促成多项签约[1] - 2024年1-5月已完成内资协议投资24.5亿元,截至6月初促成多个项目签订投资意向,涉及总投资额超30亿元[10] 厚街镇产业优势 - 厚街镇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达206亿元[5] - 拥有国家、省"专精特新"企业14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94家[5] -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持续提升[5] - 提供省级标杆政务服务、超5000万元/年的奖补资金[6] - 拥有优质的教育医疗配套和绿色宜居环境[6] 招商与产业支持 - 活动通过"展示+对接+签约+路演"等环节展示厚街产业实力[3] - 30余家优质企业组成考察团实地参观厚街重点产业载体[3] - 组建由政府与市场共同驱动的招商"智囊团",包括东莞证券、中力资本等机构[6] - 通过拓空间释放充足产业载体支持企业发展[6][8] 产业发展规划 - 2025年被定为厚街"产业提质升级年"[10] - 瞄准长三角、深圳等经济活跃地区实施"主动出击+靶向招商"策略[10] - 签约项目涵盖新能源电池材料、储能电站、大型商超等领域[10]
两轮数亿元融资!谁在撬动千亿视光智造?
思宇MedTech· 2025-06-06 17:56
公司融资与战略布局 - 平方和科技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由北京市先进制造和智能装备产业投资基金独家投资,资金将用于技术研发、行业应用拓展及市场落地 [1] - 公司继2024年10月完成数亿元融资后再次获得大额资本加持,技术护城河进一步加深 [1] - 公司计划围绕视觉识别能力向前延伸至设计工艺与生产建模,向后延伸至售后与质量追溯,在整个医疗制造环节中发挥桥梁作用 [9] 技术与产品创新 - 平方和科技通过工业级AI视觉系统重构隐形眼镜生产流程,推动工业质控向数据驱动的闭环演进 [2] - 公司首创"全流程智能隐形眼镜产线",实现从注模到包装的全流程自动化,支持生产数据实时追溯,人力需求降至传统产线的十分之一 [4] - Sirius(天狼)视觉平台软件是公司自主开发的通用云视觉构架平台,支持各大品牌工业相机、PLC、工业机器人等接口 [5] - Insvis系列产品专注于透明材质检测,应用于隐形眼镜生产的各个环节质量控制 [6][7] - Tipvis系列产品结合高精度控制和机器视觉,用于触控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测试 [8] - Pharmvis系列产品针对医药行业设计,应用于胶囊、片剂泡罩检测及液体药品容器封装检测 [8] 市场拓展与行业应用 - 公司已拿下国内超60%头部隐形眼镜厂商订单,业务延伸至医药包装、医疗耗材等领域 [2] - 合作客户包括CooperVision、海昌、爱博诺德、康视达等隐形眼镜生产企业,以及国药集团、诺华制药、扬子江药业等药/械公司 [2] - 公司测算中国大陆未来三至五年内新增产线数量或超200条,对应市场空间达数十亿元 [4] - 公司开始在中国台湾、东南亚、日韩等美瞳消费活跃区域布局技术支持与客户服务团队,为进入欧美市场做前期准备 [9] 行业趋势与未来展望 - 当AI视觉技术深入传统视光制造业,智能制造从"自动化"迈向"智能化",产业升级围绕透明材质检测与产线优化展开 [1] - 隐形眼镜的智能化挑战在于材质透明、结构精细且需长期浸泡于液体中,传统机器视觉检测难以胜任 [3] - 公司通过图像采集系统、光学建模与深度学习算法整合为自进化系统,使检测能反向推动产线工艺改进 [3] - 未来亚洲市场的体量可能是中国大陆市场的数倍,公司计划以点带面推进本地化适配 [9]
海淀东北门户又有改造项目,西三旗重点区域3-5年实现大变样
新京报· 2025-06-06 13:42
新京报讯(记者吴为)西三旗地区与昌平、朝阳交界,边界线长达11.5公里,是海淀东北门户,也是北京 重要的老工业基地。记者从海淀区获悉,西三旗片区的重点区域以建设"创新城区"为主要目标,将利用 3-5年时间,打造以创新产业(300832)为驱动、创新人才为核心、创新生活为特色的产城融合示范 区。 在产业空间方面,以新都环岛周边区域为核心,统筹55公顷、29万平方米老旧厂房,低效园区,闲置土 地等存量资源升级改造,引入智能制造等创新产业资源,着力提高经济密度和投入产出效率,推动产业 高质量发展。 在公共空间方面,此次改造精准补足街区短板,提升人居环境品质,以西三旗科技园-东升科技园产业 集聚区为核心,对该区域公共空间整体进行综合考量,协同更新,对建材城东路、建材城西路、新都环 岛路口两条主要道路及路口进行融合治理提升,涉及改造道路约3600米、8个节点,改造总面积为31695 平方米。 改造前,街道空间界面存在立面破损失序、沿街绿地景观品质有待提升等不合理、不科学的问题,亟须 统筹治理,同时,在设施建设方面,存在车辆停放混乱、公共空间游憩设施较少、街道精细设计缺失等 问题。 改造将修复破损围墙外立面,美化立面,塑 ...
湖南娄底:盘活低效用地,“冷”土地正在“热”起来
搜狐财经· 2025-06-06 09:01
娄底市低效土地盘活实践 核心观点 - 娄底市通过创新土地管理模式和靶向招商,将低效闲置用地转化为高新技术产业用地,实现土地资源高效利用[1][3][6] - 2024年累计处置闲置土地145宗(266.36公顷),节省新增土地成本1.29亿元,延长产业链[1] - 建立"土地超市"平台实现全域土地数据归集,2024年通过该平台出让25宗土地(822亩/4.06亿元)[16][18] 土地处置模式创新 协议收回机制 - 原啤酒厂244.86亩地块通过三年谈判以27万元/亩协议收回,相比新增用地成本(80-100万元/亩)节约60%以上[4][6] - 地块分割出让:89.6亩给星源恒电项目,81.44亩给电镀中心项目,剩余73.82亩待招商[6] 分类处置案例 - 娄星产业开发区收购车商联146亩地块,调规后引进湖南爱派尔智能制造项目,与涟钢形成500米产业链协同[7][8] - 彩色水泥厂219亩地块改造为创新创业基地,一期建成10万㎡厂房引进16家企业(年产值6亿元/创税3000万元)[9] 产业升级成效 新材料产业链延伸 - 电镀中心项目补齐"材料谷"产业链关键环节,星源恒电项目打造花园式工厂推动技术创新[5][6] - 爱派尔数控五轴加工中心填补娄底工业母机制造空白,带动配套企业形成"1+5"产业格局[8] 招商成果 - 2023年前10月引进87个亿元级先进材料项目(总投资518.3亿元)[8] - 娄底经开区2024年盘活26家企业1194亩土地,另有951亩正在处置中[6] 数字化管理工具 土地超市运营 - 实现211个网格土地数据可视化,包含报批/供应/登记/违法用地全维度信息[17] - 线上"淘宝式"选地流程使富鑫源置业1.6亿元竞得首宗挂牌土地,审批周期缩短50%[17] 政策支持体系 风险备案机制 - 市纪委对土地处置决策备案,消除干部顾虑,三年累计处置"三类土地"11400.48亩(完成率97.25%)[11][18] - 正信贸易地块通过规划调整整合3宗土地(容积率≤4.15),解决十余年闲置问题[12][13]
泰州央地国企“默契”生花
新华日报· 2025-06-06 05:11
泰州市重大项目建设进展 - 泰州市高铁南站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姜高路二期改造工程(东风路—泰顺路)正在全力推进 目标30个月完工 [1] - 申跃科技高性能电驱系统项目5万平方米厂房基槽开挖 预计2024年12月底主体竣工 建成后年产新能源汽车等驱动定子90万台 [1] - 中电光谷东部智造港项目加速推进 新质生产力联盟已吸纳14家企业 涵盖数字经济 新能源 集成电路等六大领域 [1] 央地国企合作成果 - 2024年6月泰州市央地国企协同发展恳谈会签约21个合作项目 总投资约443亿元 含2个超百亿元项目 当年落地率近70% [2] - 国机集团福马集团总部落户海陵区 国能煤炭储运交易中心项目(100亿元)落户医药高新区 [2] - 靖江市与省国信集团推进燃煤发电扩建项目 预计2024年投运 市城投与省环保集团成立江苏泰州环保产业发展公司 [2] 产业投资与基金布局 - 市金控集团与省高投集团合资设立20亿元新材料产业和大健康先进制造产业专项母基金 计划撬动百亿级资金 [2] - 泰州与中海油 国能 中粮等央企累计达成72个合作项目 总投资1413亿元 [2] - 新设海工装备产业专项母基金 打造港口一体化集群项目 [3] 城市发展规划 - 打造稻河古街区焕新工程与凤城河文旅共生带 推进泰州高铁南站核心区与城市新中心片区建设 [3] - 建设泰州数字经济产业园与秋雪湖康养中心项目 锚定新兴赛道 [3] - 北沿江高铁 盐泰锡常宜铁路加快建设 推动区位优势向交通优势转化 [4] 产业创新体系 - 构建产业创新平台 企业研发矩阵"双金字塔"科创培育体系 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对接 [4] - 打造"到泰州 泰周到"营商环境 形成"八方企业来泰州 优秀人才聚泰州"局面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