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

搜索文档
从微观案例看本轮并购趋势之三:科创板高质量并购潮集中涌现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03 15:45
核心观点 - 科创板半导体领域并购活动在2025年8月呈现密集爆发态势 单月出现7起重大资产重组或定增收购案例 数量持平2025年第二季度全季度水平 其中半导体行业占据5起 头部企业通过并购加速技术整合和产业链完善 [1] - 政策红利是推动并购潮的关键因素 2025年5月证监会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 通过"四个首次"改革措施 在审核效率 收购条件和资金循环三方面提供支持 显著提升硬科技企业并购可行性 [1][2] - 并购呈现三大特征:以头部企业"补链强链"为主线 标的选择偏向已有股权基础或关联方资产 半导体领域因自主可控需求和技术壁垒保持高频并购态势 [1] 行业并购动态 - 2025年8月科创板并购案例集中涌现 单月发生7起重大资产重组或定增收购 数量与2025年第二季度全季度持平 半导体领域成为绝对主力 占比达71%(5起案例)[1] - 头部半导体企业主导并购活动:中芯国际(688981 SH)拟收购控股子公司中芯北方49%股权 芯原股份(688521 SH)计划取得芯来智融控制权(现持股2 99%) 华虹公司(688347 SH)拟定增收购华力微97 4988%股权 [1][7] - 全球半导体行业并购具有内在规律:因研发投入大和技术壁垒高 行业竞争格局集中 大公司通过收购成熟技术公司快速切入新市场 小公司则获得更好销售渠道 [1] 政策支持框架 - 证监会2025年5月16日发布修订后《重组办法》 推出"四个首次"改革:首次建立简易审核程序 首次调整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监管要求 首次建立分期支付机制 首次引入私募基金"反向挂钩"安排 [1][2] - 简易审核程序针对总市值超100亿元且连续两年信披评级为A的上市公司 审核时间从传统6-12个月压缩至12个工作日(2日受理+5日审核+5日注册) 中芯国际因最近两次信披等级均为A符合条件 [1][2] - 监管要求调整:将原"改善财务状况"要求改为"不导致财务状况重大不利变化" 允许收购未盈利科技资产 容忍合理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 [1][2] - 分期支付机制将注册有效期延长至48个月 企业可根据技术达标等里程碑事件分阶段付款 缓解估值波动和业绩对赌风险 [1][2] - 私募基金"反向挂钩"安排:投资期限满48个月后 锁定期从12个月缩短至6个月 加速资金循环并反哺初创科技企业 [1][2] 并购趋势特征 - 半导体领域并购将保持高频态势:受政策支持 产业迫切需求和资本参与三重因素驱动 自主可控覆盖边界从设备生产 晶圆制造扩展到设计研发 [1] - 头部企业"补链强链"成为主线:并购围绕补充技术短板和完善产业生态展开 例如芯原股份收购芯来智融旨在补足自身IP生态体系 [1] - 标的选择偏向"相关方":中芯国际收购已控股公司少数股权 华虹公司收购同一实际控制人旗下资产 芯原股份收购已有持股基础企业 这类熟悉标的降低交易风险和整合难度 [1] 案例数据统计 - 2025年4月至8月科创板累计发生15起重大资产重组案例(按首次公告日统计) 其中半导体行业占比达40%(6起) 涉及企业包括海光信息(688041 SH)收购中科曙光100%股权等 [7] - 代表性案例市值分布:中芯国际总市值9,166亿元 华虹公司1,328亿元 芯原股份804亿元 海光信息4,693亿元 显示头部大市值企业主导并购活动 [7]
ETF市场日报 | 储能电池、新能源相关ETF领涨!“反内卷”政策不断深化
搜狐财经· 2025-09-03 15:40
2025年9月3日,Wind数据显示,A股三大指数今日涨跌不一,截止收盘,沪指跌1.16%;深证成指跌0.65%;创业板指涨0.95%。沪深两市成交额23641亿。 涨幅方面,储能电池ETF广发(159305)领涨 | | | ETF涨幅 TOP10 | | | | --- | --- | --- | --- | --- | | 证券代码 | 证券名称 | 涨幅(%) 基金管理人 | | 投 | | 159305 | 储能电池ETF广发 | 4.55 | 广发基金 | 被动 | | 1285୧୧ | 储能电池ETF | 4.45 | 易方达基金 | 被动 | | 261810 | 电池ETF | 4.01 | 招商基金 | 被动 | | 260980 | 光伏ETF龙头 | 3.93 | 广发基金 | 被动 | | 516270 | 新能源50ETF | 3.76 | 华安基金 | 被动 | | 159796 | 电池50ETF | 3.54 | 汇添富基金 | 被动 | | 159261 | 创业板新能源ETF鹏华 | 3.47 | 服ホ喜楽 | 被动 | | 159368 | 创业板新能源ETF华夏 | ...
收评:沪指缩量跌逾1%,光刻机概念活跃,军工板块等下挫
证券时报网· 2025-09-03 15:36
市场表现 - 沪指跌1.16%报3813.56点 深证成指跌0.65%报12472点 创业板指涨0.95%报2899.37点 上证50和科创50指数均跌逾1% [1] - 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23961亿元 超4500股下跌 [1] - 军工板块大幅下挫 券商保险石油有色酿酒等板块走低 半导体医药板块拉升 固态电池和光刻机概念活跃 [1] 市场分析 - 市场震荡主因是资金对后市走势存在分歧 [2] - 政策导向明确强调持续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 [2] - 市场有望在流动性充裕 业绩预期回升 政策利好支持下保持回稳向好 [2] 行业配置方向 - 科技和先进制造等成长方向 PMI数据显示科技成长行业生产和新订单指数高于制造业总体 高技术制造业保持较高景气度 [2] - 关注AI+ 自主可控 人形机器人 低空经济 国防军工等细分领域及景气延续方向 [2] - 反内卷政策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向 关注电力设备 基础化工等行业 [2] - 内需政策发力方向 关注机械设备 家用电器 汽车 消费电子以及两重和城市更新等方向 [2]
英诺赛科(02577.HK):毛利率转正里程碑 与英伟达联合推动800V直流电源架构落地
格隆汇· 2025-09-03 15:2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5.53亿元 同比增长43.43% [1]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4.29亿元 较去年同期亏损4.88亿元有所收窄 [1] - 毛利率达6.8% 较去年同期-21.6%大幅提升28.4个百分点 实现转正里程碑 [1] 业务进展 - 与英伟达合作推动800V直流电源架构在AI数据中心规模化落地 提供15V到1200V全链路氮化镓电源解决方案 [2] - 与意法半导体、美的、联合汽车电子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1] - 应用于数据中心的高功率密度电源功率器件开始规模化交付 包括服务器和主板48V转12V电源方案 [2] 产能与技术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晶圆产能达每月1.3万片 良率超95% 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3] - 计划将产能扩充至每月2万片晶圆 提升产能利用率和制造良率 [3] - 3.0代工艺技术平台使单个晶圆芯片产出量提升30%以上 扩大产品电压范围并优化器件性能 [3] 行业背景 - 人工智能算力需求爆发推动AI数据中心进入兆瓦级供电时代 氮化镓芯片成为提升能源转换效率关键技术 [2] - 氮化镓器件凭借高频、高功率密度、低导通电阻等优势 在功率半导体市场渗透率逐年提升 [1] - 新能源汽车加速渗透及人形机器人产业处于爆发前期 推动氮化镓器件在新兴应用市场快速扩张 [1] 市场定位 - 全球首家大规模量产8英寸晶圆的氮化镓IDM企业 [1] - 全球唯一覆盖15V-1200V全电压谱系的氮化镓功率半导体供应商 [4] - 产品覆盖消费电子、数据中心、新能源车及工业电源等核心应用场景 [4]
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合计2.36万亿元,中际旭创成交额居首
新浪财经· 2025-09-03 15:19
市场成交概况 - 沪深两市总成交额2.36万亿元 较上一交易日缩量5109.05亿元 [1] - 沪市成交额1.01万亿元 深市成交额1.35万亿元 [1] 个股成交排名 - 中际旭创成交额居首达287.17亿元 [1] - 新易盛成交额265.39亿元位列第二 [1] - 东方财富成交额217.37亿元排名第三 [1] - 寒武纪-U成交额199.01亿元位列第四 [1] - 岩山科技成交额160.57亿元位列第五 [1]
芯原股份停牌收购资产:上半年亏损3.2亿元,股价近一年却涨超六倍
华夏时报· 2025-09-03 15:17
并购交易概况 - 芯原股份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芯来智融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交易尚处筹划阶段 具体交易方式及估值暂未确定 公司自2025年8月29日起停牌不超过10个交易日[2] - 芯原股份当前持有芯来智融2.99%股权 计划取得全部或控股权 已与标的公司主要股东签署股权收购意向协议[5] - 本次交易可能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但尚未最终确定[2] 标的公司芯来智融背景 - 芯来智融由国内RISC-V架构早期推广者胡振波于2018年创立 开发了国内首颗RISC-V开源处理器核蜂鸟E203[4] - 公司拥有四大通用CPU IP产品线和三大专用CPU IP产品线 客户超300家 覆盖AI、汽车电子、5G通信等领域[4] - 2018年至2023年累计完成6轮融资 资方包括晶晨股份、小米长江产业基金、中芯熙诚等机构[7] 战略协同与行业意义 - 并购将助力芯原股份形成从处理器内核到系统级解决方案的完整布局 补齐CPU IP后形成全栈IP能力[6] - RISC-V作为开放指令集架构正成为AI芯片重要基石 SoC芯片渗透率预计从2024年5.9%提升至2031年25.7% 2031年出货量超200亿颗[7] - 芯原股份是RISC-V生态重要推动方 2018年牵头成立中国RISC-V产业联盟 会员单位达204家[5] 财务与经营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亏损3.2亿元 较去年同期亏损扩大[3][11] - IP授权使用费收入上半年达2.81亿元 同比增长8.2% 第二季度环比增长99.63%至1.87亿元[11] - 2025年1-6月新签订单16.56亿元 同比提升38.33% 其中芯片设计业务新签订单7.84亿元 同比增长141.32%[11] - 第二季度ASIC业务设计新签订单超7亿元 环比增长超700% 同比增长超350%[10] 技术布局与市场地位 - 公司拥有5nm FinFET系统级芯片一次流片成功经验 多个5nm/4nm项目正在执行[10] - 14nm及以下工艺节点收入占比63.15% AI算力相关芯片设计业务收入占比约52%[11] - 用于高性能Transformer推理的NPU芯原VIP9000支持FP8技术 适配云端训练与硬件部署[9] 股价表现与市场关注 - 股价从2024年9月最低24.45元/股涨至停牌前174.98元/股 涨幅超六倍[3] - 2025年8月18日至28日期间股价最高涨幅超50% 曾因连续三日涨幅偏离值超30%触发交易异常波动[8] - 股价异动受英伟达暂停生产H20芯片及DeepSeek-V3.1发布带动的FP8产业链关注影响[9]
乐鑫科技:关于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获得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的公告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03 15:16
公司融资进展 - 公司获得中国证监会同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5〕1854号) [1] - 批复要求公司严格按照报送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申报文件和发行方案实施 [1] - 批复自同意注册之日起12个月内有效 [1] - 公司需在发行结束前及时报告重大事项 [1]
半导体板块上扬,成都华微涨停,源杰科技突破400元大关创新高
证券时报网· 2025-09-03 15:04
半导体板块市场表现 - 成都华微涨停续创新高 [1] - 源杰科技涨超15%突破400元大关创出新高 [1] - 东微半导涨近13% 晶瑞电材涨近8% [1] 美国政策动向 - 美国拟通过法案撤销台积电、英特尔、三星和SK海力士在中国大陆采购芯片制造设备使用许可 [1] - 法案将加大这些企业在华芯片制造难度 [1] 行业影响分析 - 台积电、三星和海力士被限制采购高端设备和材料后扩产难度大幅增加 [1] - 国产存储芯片供应商及晶圆代工厂市场份额预期进一步提升 [1] - 国内先进存储和逻辑晶圆厂扩产需求继续维持 [1] - 下半年及明年扩产预期快速回升 对国产设备需求显著拉动 [1] 产业链机遇 - 台积电、三星和海力士可能开始寻找国产替代供应商 [1] - 对国产半导体设备及材料等产业链相关公司持续利好 [1]
万通智控(300643) - 2025年9月1日-9月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03 15:02
市场前景与产品定位 - 推理芯片市场预计在2026或2027年超过训练芯片市场且增长更快 [2] - 端侧模型规模主要集中在1.5B至70B参数范围 [2] - 端侧应用主要面向2B领域 核心优势包括隐私保护/低延时/低功耗 [2] - 产品方向涵盖大模型一体机/端服务器/立体交通/医疗健康/具身智能 [2] 技术架构与研发进展 - 采用dataflow计算架构 性能衡量标准为Tokens/s而非GPU的GFLOPS [2] - 芯片集成3个计算单元(LPU/NPU/CPU)实现大小脑一体设计 [2] - Fellow 1芯片2025年10月联合开发 2026年Q1流片 Q2回片 [2] - 主芯片RTL设计已完成 正进行大模型适配优化 [2] 合作模式与战略协同 - 深明奥思独家向万通智控供应具身智能领域芯片 [2] - 域控板块收入与利润均归属万通智控 [2] - 万通智控具备车规认证/PCBA产能优势 合作意愿强烈 [2] - 专项团队已成立 共同推进产品研发与应用拓展 [2] 商业化进程 - 2025年10月开始FPGA方案送样 与机器人厂商及车企启动测试 [2] - 芯片第一版已基本完成 后续根据测试结果优化 [2]
半导体设备年会将至,新凯来将参加,科创半导体ETF(588170)获资金逆势加仓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3 14:59
相关ETF:公开信息显示,科创半导体ETF(588170)及其联接基金(A类:024417;C类:024418)跟 踪上证科创板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囊括科创板中半导体设备(59%)和半导体材料(25%)细分 领域的硬科技公司。半导体设备和材料行业是重要的国产替代领域,具备国产化率较低、国产替代天花 板较高属性,受益于人工智能革命下的半导体需求扩张、科技重组并购浪潮、光刻机技术进展。 半导体材料ETF(562590)及其联接基金(A类:020356、C类:020357),指数中半导体设备 (59%)、半导体材料(24%)占比靠前,充分聚焦半导体上游。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截至14:41,上证科创板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上涨0.05%,成分股先锋精科上涨3.30%,芯源微上涨 2.94%,京仪装备上涨2.33%,盛美上海上涨2.01%,中船特气上涨1.26%。科创半导体ETF(588170) 下跌0.25%,最新报价1.21元。 从资金净流入方面来看,科创半导体ETF近3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最高单日获得4155.78万元净流 入,合计"吸金"8091.39万元,日均净流入达2697.13万元。 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