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通用设备
icon
搜索文档
宗申动力(001696):航空动力与新能源双轮驱动,高端制造升级构筑成长基础
华鑫证券· 2025-06-24 16: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宗申动力子公司宗申航发作为国内稀缺民营航空发动机高新技术企业,在低空经济政策红利释放背景下,凭借动力系统集成技术等优势,通过内生外延双轮驱动,驱动收入与利润稳健增长 [4] - 宗申动力前瞻性实施新能源产业双轮驱动战略,构建新能源动力系统与储能两大产品体系,覆盖三大核心赛道,实现传统业务与新能源业务良性互动 [5] - 宗申动力高端零部件业务依托完善技术研发体系,建立全工序制造能力,产品矩阵丰富,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升级,与头部企业合作强化竞争壁垒 [8] - 预测公司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138.91、173.49、208.86亿元,EPS分别为0.59、0.82、1.05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4.6、24.8、19.4倍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低空业务系统集成+国际认证构筑成长双引擎 - 宗申航发深度卡位旋翼/固定翼通航飞机及无人机动力系统赛道,锚定“中国领先中小型航空动力系统集成服务商”战略目标,构建五大航空动力平台,衍生20余款产品,取得法国、德国随机适航认证 [4] - 核心护城河是动力系统集成技术,通过一体化设计实现全场景解决方案,匹配客户复杂需求 [4] - 战略上坚持内生外延双轮驱动,对内深挖细分场景应用,对外强化营销网络及服务体系 [4] 电驱动革新+储能出海+氢能闭环构筑第二增长曲线 - 宗申动力实施新能源产业双轮驱动战略,构建新能源动力系统与储能两大产品体系,覆盖电驱动、储能、氢能源三大核心赛道 [5] - 以客户为核心,提供电驱动集成化、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聚焦发卡技术与系统集成技术,打造竞争优势 [5] - 在电驱动领域完成传统绕线电机向发卡电机升级,在储能领域深化场景应用、拓展海外市场,在氢能源领域投入燃料电池系统集成并打造氢能闭环场景 [5][7] 全工序产能+数字升级构筑高端零部件增长引擎 - 高端零部件业务依托完善技术研发体系,建立全工序制造能力,铸造工厂年产能达2.2万吨铝合金铸件,机加工厂年产能2000万件铝合金零部件 [8] - 产品矩阵覆盖数百种关键零部件,满足汽车轻量化与新能源转型需求 [8] - 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升级,与国内外头部企业达成深度合作,铸造工厂以国家未来工厂标准建设,夯实竞争壁垒和增长动能 [8] 盈利预测 - 预测公司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138.91、173.49、208.86亿元,EPS分别为0.59、0.82、1.05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4.6、24.8、19.4倍 [9] 财务数据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主营收入(百万元)|10,506|13,891|17,349|20,886| |增长率(%)|28.9%|32.2%|24.9%|20.4%|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461|674|938|1,202| |增长率(%)|27.5%|46.0%|39.3%|28.1%| |摊薄每股收益(元)|0.40|0.59|0.82|1.05| |ROE(%)|8.5%|12.0%|16.0%|19.4%|[10]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10,506|13,891|17,349|20,886| |营业成本|8,974|11,722|14,526|17,405| |营业税金及附加|39|69|87|104| |销售费用|273|361|451|543| |管理费用|265|361|451|543| |财务费用|31|64|70|74| |研发费用|315|417|520|627| |费用合计|884|1,203|1,493|1,787| |资产减值损失|-21|0|0|0| |公允价值变动|-40|0|0|0| |投资收益|27|0|0|0| |营业利润|614|896|1,243|1,590| |加:营业外收入|6|3|3|3| |减:营业外支出|13|13|13|13| |利润总额|607|886|1,233|1,580| |所得税费用|111|161|224|287| |净利润|496|724|1,009|1,292| |少数股东损益|35|51|71|90| |归母净利润|461|674|938|1,202| |营业收入增长率|28.9%|32.2%|24.9%|20.4%|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27.5%|46.0%|39.3%|28.1%| |毛利率|14.6%|15.6%|16.3%|16.7%| |四项费用/营收|8.4%|8.7%|8.6%|8.6%| |净利率|4.7%|5.2%|5.8%|6.2%|[11][12]
两“小巨人”联手!股价提前涨停!
国际金融报· 2025-06-24 16:30
收购事项 - 邵阳液压正在筹划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新承航锐全部或部分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公司股票自6月23日开市起停牌,预计在不超过10个交易日内披露交易方案 [2] - 两家企业都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邵阳液压是液压系统领域的领军者,新承航锐是高端锻件制造的技术突破者,此次收购旨在实现强强联合 [2] - 停牌前邵阳液压股价表现亮眼,6月20日收盘涨停报31.90元/股,今年以来累计涨幅高达109.46% [2] 公司背景与业绩 - 邵阳液压前身可追溯至1968年成立的邵阳液压件厂,2021年10月登陆创业板,是国内三大液压产品配套基地之一,主营业务为液压柱塞泵、液压缸及液压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3] - 2023年公司营业总收入2.76亿元,同比下降8.32%,归母净利润657.84万元,同比大幅下降86.88% [3] - 2024年营业收入3.51亿元,同比增长27.33%,但净利润下滑至639.66万元,同比下降2.76%,主要受生产基地技术改造与研发中心升级投入影响 [3]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6108.38万元,同比增长3.31%,归母净利润81.13万元,同比下降49.45% [4] - 公司毛利率从2017年的34.33%降至2024年的21.77%,已跌去12.56个百分点 [4] 战略与协同 - 邵阳液压将通过技术创新拓展新市场、成本费用管控以及寻找具备良好业务与技术协同性的合作项目来提升盈利,此次收购新承航锐正是第三条战略的具体落地 [6] - 新承航锐在航空、航天、船舶、能源等领域的高端锻件制造能力与邵阳液压在液压系统领域的优势可形成互补,尤其在军工、新能源装备等共同目标市场 [8] 标的公司情况 - 新承航锐成立于2004年,核心优势在于高端锻件制造能力,具备自由锻、模锻、精密铸造等全流程生产能力,产品涉及高温合金、钛合金等多种特种材料 [7] - 2025年成功交付国内首台630℃超超临界汽轮机用大型锻件,实现了我国在超超临界发电装备核心部件锻造领域的技术突破 [8] - 新承航锐原本计划独立上市,2023年底与华泰联合证券签订《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辅导协议》,实控人为邓红新及其配偶凌俊,直接持股比例分别为14.15%和12.26% [8]
两“小巨人”联手!股价提前涨停!
IPO日报· 2025-06-24 15:08
并购交易公告 - 邵阳液压正筹划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新承航锐全部或部分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1] - 公司股票自6月23日起停牌,预计在10个交易日内披露交易方案 [2] - 两家企业均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别专注于液压系统和高端锻件制造 [2] 公司背景与市场表现 - 邵阳液压前身为1968年成立的邵阳液压件厂,2021年10月登陆创业板,是国内三大液压产品配套基地之一 [4] - 停牌前公司股价表现亮眼,6月20日涨停报31.90元/股,今年以来累计涨幅达109.46% [2] - 此前刚终止1.5亿元定增计划,可能为本次重大资产重组铺路 [4] 财务表现与业绩压力 - 2023年营业总收入2.76亿元同比下降8.32%,归母净利润657.84万元同比大幅下降86.88% [4] - 2024年营业收入3.51亿元同比增长27.33%,但净利润639.66万元同比下降2.76% [5]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6108.38万元同比增长3.31%,归母净利润81.13万元同比下降49.45% [6] - 毛利率从2017年的34.33%降至2024年的21.77%,下降12.56个百分点 [6] 战略布局与协同效应 - 公司提出三大盈利提升策略,此次收购是"推进具备业务与技术协同性合作项目"的具体落地 [8] - 新承航锐在航空、航天、船舶、能源等领域的高端锻件制造能力与邵阳液压的液压系统优势可形成互补 [11] - 双方技术融合有望提升军工、新能源装备等共同目标市场的关键部件国产化能力 [11] 标的公司情况 - 新承航锐成立于2004年,具备高端锻件制造能力,涉及高温合金、钛合金等多种特种材料 [10] - 2025年成功交付国内首台630℃超超临界汽轮机用大型锻件,实现技术突破 [11] - 原计划独立上市,2023年底与华泰联合证券签订IPO辅导协议,实控人为邓红新及其配偶凌俊 [12]
1-5月杭州经济承压前行
每日商报· 2025-06-24 06:24
工业表现 - 杭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保持稳定增长,增速较去年同期显著提升 [1]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7.2%、23.5%和13.8% [1] - 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工业机器人等新兴产品产量增长迅猛,其中锂离子电池产量增长19.0%,集成电路产量增长24.2%,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131.1% [1] 固定资产投资 - 1-5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2%,其中项目投资增长5.7%,工业投资增长8.5%,占固定资产投资的16.2% [2] - 制造业投资增长7.0%,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36.6%、26.9%和14.9% [2] 服务业发展 - 1-4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6951亿元,同比增长7.5%,增速较1-3月加快0.4个百分点 [2]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1.7%和10.2%,快于规模以上服务业整体增速 [2] 消费市场 - 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45亿元,同比增长7.4%,增速较1-4月加快1.0个百分点 [3]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08.9%和104.9%,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长8.0%,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38.6% [3] 对外贸易 - 1-5月杭州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1238亿元,增长23.7%,快于全部出口增速8.8个百分点 [3]
杭汽轮B: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杭州海联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换股吸收合并杭州汽轮动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暨关联交易之独立财务顾问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24 00:31
交易方案概述 - 本次交易为海联讯以发行A股方式换股吸收合并杭汽轮,交易完成后杭汽轮将终止上市并注销法人资格,海联讯作为存续公司承继杭汽轮全部资产及负债[10] - 交易定价基准日为双方首次董事会决议公告日,海联讯换股价格为9.56元/股,杭汽轮换股价格在7.11元/股基础上给予34.46%溢价,最终确定为9.56元/股,换股比例为1:1[11][12] - 交易完成后存续公司总股本将增至151,660.48万股,杭州市国资委通过杭州资本和汽轮控股合计控制52.06%股份[40][42] 交易双方基本情况 - 海联讯主营业务为电力信息化建设,2024年营业收入2.2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945.81万元[43][44] - 杭汽轮主营业务为工业汽轮机和燃气轮机设计制造,2024年备考营业收入68.6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5.49亿元[43][44] - 双方实际控制人均为杭州市国资委,本次交易属于国企改革举措[9][11] 股东权益保护机制 - 为海联讯异议股东设置收购请求权,价格为9.56元/股;为杭汽轮异议股东设置现金选择权,价格为7.77港元/股(折合7.11元人民币)[22][30] - 杭州资本承诺若换股完成后15个交易日内股价低于换股价格,将投入不超过15亿元增持股票[53][54] - 双方控股股东及董监高承诺自复牌至交易实施完毕期间不减持股份[50][51] 财务影响分析 - 交易后存续公司资产总额将从6.74亿元增至179.26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4.92亿元增至94.47亿元[43] - 备考基本每股收益从0.03元提升至0.36元,净资产收益率从1.93%提升至6.21%[44][45] - 存续公司将形成工业透平机械为主、电力信息化为辅的业务格局[39][40]
邵阳液压: 关于变更经营范围及修订公司章程并办理工商变更登记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3 22:40
公司经营范围变更 - 公司拟调整经营范围,新增石油天然气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推广,以及石油天然气钻采专用工具、设备、材料的研发、制造、销售 [1] - 修订后的经营范围包括液压元件、油缸、液压机械、成套液压系统和非液压传动机电产品的设计、制造、销售、安装、调试、维修 [1] - 公司保留原有业务范围,包括为本公司生产科研所需的原辅材料、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备品备件、液压原件、零配件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三来一补"业务和技术服务 [1] 公司章程修订程序 - 该议案已经第六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尚需提交公司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审议 [1][3] - 作为特别决议议案,需经出席股东会的股东所持有效表决权股份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含)同意 [3] - 董事会提请股东会授权董事会或经营管理层办理工商备案等事宜,授权有效期限自股东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至章程备案办理完毕之日止 [3]
6月23日A股与基金动态:多指数上涨,368只基金经理变动
和讯财经· 2025-06-23 18:52
A股市场表现 - 6月23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 上证指数涨0.65%至3381.58点 深证成指涨0.43%至10048.39点 创业板指涨0.39%至2017.63点 [1] - 数字货币、电子身份证和动力电池回收板块表现较好 白酒、超级品牌和空气能热泵等板块下跌 [1] 基金经理变动 - 近30天368只基金产品的基金经理离职 6月23日18只基金发布离职公告 [1] - 离职原因包括工作变动(7位涉及11只基金)、个人原因(1位涉及4只基金)、产品到期(1位涉及1只基金)和辞职(1位涉及2只基金) [1] - 安信基金张明管理资产总规模46.32亿元 任职回报最高为安信企业价值优选混合A(8年又51天回报126.38%) [1] - 浦银安盛基金褚艳辉管理资产总规模7.07亿元 任职回报最高为浦银安盛环保新能源A(2年又49天回报172.90%) 新上任两只基金经理 [1] 基金调研动态 - 近一个月博时基金调研59家上市公司最多 华夏、鹏华、南方基金分别调研58家、48家、45家 [1] - 通用设备行业获基金调研203次最多 专用设备行业188次 [1] - 乐鑫科技最受公募基金关注(69家参与调研) 中科曙光和海光信息各65家 [1] - 近一周乐鑫科技被69家基金机构调研最多 涛涛车业、恒帅股份和微芯生物分别接受33家、23家、20家调研 [1]
港迪技术收盘上涨1.24%,滚动市盈率43.53倍,总市值39.05亿元
金融界· 2025-06-23 18:41
公司表现 - 6月23日收盘价为70.14元,上涨1.24%,滚动市盈率PE为43.53倍,总市值39.05亿元 [1] - 2025年一季报显示营业收入6077.97万元,同比下降5.50%,净利润亏损5191864.98元,同比下降878.31%,销售毛利率35.45% [1] - 主力资金6月23日净流入78.14万元,但近5日总体净流出647.46万元 [1] 行业对比 - 公司所处通用设备行业平均市盈率73.86倍,行业中值38.88倍,公司排名第131位 [1] - 公司PE(TTM)43.53高于行业中值38.88但低于行业平均73.86,市净率4.24高于行业中值3.09但低于行业平均4.41 [1][2] - 总市值39.05亿元低于行业平均58.78亿元和行业中值44.29亿元 [1][2] 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为工业自动化领域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变频器、行业专机、集装箱智能操控系统等 [1] - 获得多项荣誉包括"中国水泥行业智能信息化企业10强"、"中国创新建材企业100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 [1] 同业数据 - 同业公司PE(TTM)从鲍斯股份5.98到冰轮环境14.30不等,多数低于公司43.53的水平 [2] - 同业公司总市值从力聚热能34.90亿元到中集集团423.31亿元不等 [2]
汉钟精机(002158) - 2025年6月17日-6月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23 16:06
公司财务情况 - 2024 年营业收入 36.74 亿元,同比下降 4.62%,归母净利润 8.63 亿元,同比下降 0.28%,基本每股收益 1.61 元,同比下降 0.28%,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21.80%,同比下降 4.01% [2] - 2025 年一季度营收 6.06 亿,同比下降 19.09%,归母净利润 1.18 亿,同比下降 19.58%,每股收益 0.22 元,同比下降 19.58%,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2.75%,同比下降 1.12% [2] - 预计 2025 年度营收 33.01 亿元,归母净利润 6.92 亿元 [3] 公司产品情况 制冷产品 - 涵盖商用中央空调用压缩机、冷冻冷藏压缩机以及热泵压缩机,应用于商业建筑空调、食品冷链、热泵供暖等领域 [2] - 螺杆压缩机及离心压缩机可用于数据中心 [3] 空压产品 - 空气压缩机融入工程机械等众多下游领域,保障生产流程高效运行 [3] - 巩固传统有油空压机市场份额,积极布局无油空压机应用市场,无油空压机在食品等行业有广阔替代空间 [3] 真空产品 - 主要应用于光伏和半导体行业,逐步拓展至锂电等领域 [3] - 受光伏行业景气度影响,光伏拉晶和电池片环节对真空泵需求承压 [3] - 在半导体行业与多家头部国产设备商配套合作,但使用量少,对整体业绩影响有限 [3] 投资者关系活动情况 - 活动类别为现场参观、策略会、线上 [2] - 活动时间为 2025 年 6 月 17 日 - 6 月 20 日,地点在策略会现场、公司、线上 [2] - 参与人员有华福证券等多家机构,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秘等 [2] - 活动期间未透露未公开重大信息,无相关附件 [3]
股价提前“抢跑”?年内翻倍大牛股拟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今起停牌
格隆汇· 2025-06-23 14:59
重大资产重组计划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重庆新承航锐科技全部或部分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1] - 股票自公告日起停牌,预计10个交易日内(最晚7月7日)披露交易方案,若逾期未披露将复牌并终止筹划,且1个月内不再筹划重组 [3] 标的资产新承航锐概况 - 标的公司成立于2004年,员工500余人(含70余人专业技术团队),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5] - 拥有重庆和遵义两大生产基地,具备自由锻、模锻、精密铸造等生产能力,产品覆盖航空、航天、船舶等领域高端锻件,材料涉及不锈钢、高温合金等 [5] - 曾于2023年底启动IPO辅导,拟申请上市 [5] 公司经营与股价表现 - 公司主营液压柱塞泵、液压系统等产品,提供液压传动整体解决方案 [7] - 近四年业绩持续下滑:2023年净利润657.84万元(同比-86.88%),2024年净利润639.66万元(同比-2.76%) [8] - 2024年一季度营收6108.38万元(同比+3.31%),归母净利润81.13万元(同比-49.45%) [9] - 停牌前股价31.9元/股,总市值34.88亿元,年内股价从低点13.38元/股最高涨至38.78元/股(涨幅2.89倍),后因关税冲击回撤43%,最新价较历史高点低11.7% [12][13] - 公告前一个交易日股价尾盘涨停,存在"抢跑"迹象 [11] 战略意图 - 公司通过收购标的资产寻求新盈利增长点,以扭转业绩下滑趋势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