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
搜索文档
张琦:智能驾驶趋向理性发展 付费订阅考验车企讲故事的能力
中国经营报· 2025-09-17 22:58
不过,消费者对智能辅助驾驶功能付费的意愿并不高。超四成消费者不愿意为智能驾驶系统额外付费, 有44%的消费者表示只愿意以低于车价5%的价格为智能驾驶系统买单。在A方案(高阶版本,含城市领 航辅助,车价增加2万元,含5年升级)与B方案【基础L2(ACC适应性巡航+LCC车道居中保持),车 价提高0.5万元,终身免费保养】中,只有32.83%的消费者选择了A方案,选择B方案的消费者则高达 67.17%。这表明,对于智能辅助驾驶,"低价或免费"符合大众预期。 张琦将智能辅助驾驶付费订阅与苹果手机公司的商业模式类比。"最初,苹果手机用户也难以接受购买 硬件后仍需为iTunes、Apple Music、储存空间等服务付费,但随着时间推移,软件和服务逐渐成为苹果 盈利的主要来源。这是用户意识转变的结果。" 谈及当下的汽车领域消费趋势,张琦观察到2025年出现了一条明显的分水岭:一方面,传统豪华及超豪 华品牌(如宾利、保时捷、玛莎拉蒂、劳斯莱斯)在销量和利润承压下,转向提供更多的个性化高端定 制,例如为客户定制独特车漆颜色或专属内饰;另一方面,新能源与智能汽车品牌则着重于智能化定 制,包括智能驾驶辅助功能、语音助手、车内在 ...
北汽华为升级成“战略共同体” 三年内投入200亿元
中国经营报· 2025-09-17 22:37
合作升级 - 北汽与华为合作升级为"车企+华为科技全生态"战略共同体 聚焦五大专属体系赋能(团队、研发资源、制造与供应链体系、质检体系、渠道网络)[2] - 双方未来三年投入20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技术迭代 围绕寰宇美学设计、智能辅助驾驶、鸿蒙智能座舱、全场景品质安全四大核心领域[7] - 合作模式从技术供应商与整车制造商关系转变为全价值链深度融合 覆盖产品设计端至终端服务环节[6] 产品发布 - 享界S9T作为战略升级后首款产品正式上市 定位旅行车细分市场 售价区间30.98万至36.98万元 较预售价下调1.82万元[3] - 新车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4、全系空气悬架、CDC减震器和途灵平台3.0 采用"寰宇之星"新品牌标识[4] - 产品累计小订突破40000台 与强调行政属性的S9形成差异化定位 更注重驾驶体验与全场景能力[3][4] 市场表现 - 国内旅行车市场连续四年增长 2025年销量预计同比增长超50% 但目前份额不足乘用车总销量1%[3] - 鸿蒙智行累计交付量达93万台 连续14个月位居中国品牌汽车成交均价榜首[5] - 享界工厂生产效率达每两分钟下线一台新车 采用双质检体系和双高端供应链标准[2][8] 生态体系 - 组建专属事业部团队 引入华为ATP数字化管理体系 通过联合研发、联合智造、联合营销三大团队实现穿透式协同[7] - 建立专属销售服务渠道 对标一线豪华品牌标准 结合华为数字化渠道与北汽豪华服务经验[8] - 五大专属体系形成"组织保障—技术驱动—产品落地—品质管控—终端服务"完整闭环 推动品牌从产品竞争迈向生态竞争[8]
智能汽车、人形机器人、eVTOL加速融合,这个平台落地武汉
第一财经· 2025-09-17 20:34
行业融合趋势 - 智能电动汽车 人形机器人 低空出行三大领域呈现加速融合态势 [1] - 国内首个聚合智能创新平台在武汉东湖高新区成立 聚焦三大件技术攻关与标准制定 [1] - 三大领域在移动控制 人机交互 能源动力等关键底层技术存在高度相通性 [3] 技术协同效应 - 多模态大模型与具身智能可赋能三大领域物理系统 [3] - 自动驾驶算法模型和感知决策控制硬件可通过降维升维应用于机器人及低空出行 [3] - 智能座舱技术可迁移至低空飞行器 语音识别成为机器人控制重要基础 [3] - 电池电机电控技术为三大领域共同底层技术 电动航空与电动汽车三电相似度达80%-90% [3] - 智能汽车技术研发体系人员可向机器人及eVTOL领域迁移 [3] - 算力基础设施可错峰共用 数据可部分复用 摊薄共性技术研发成本 [3] 市场规模预测 - 聚合三大件全球市场规模2030年有望突破2800亿美元 [4] - 国内市场2030年规模预计超过1200亿美元 [4] - 工业智能机器人成本将从30-100万元缩减至10-20万元 [3] 供应链整合动态 - 智能汽车供应商快速进入eVTOL和机器人领域 [4] - 宁德时代向峰飞航空投资数亿美元开展航空电池研发 [4] - 英伟达Orin/Thor芯片同时适用于智能驾驶及人形机器人 [4] - 速腾聚创发布人形机器人解决方案 [4] - 汽车制造技术包括数控加工 激光切割 精密装配可优化迁移至新领域 [4] 产业生态基础 - 光谷集聚超300家聚合智能产业链企业 [1] - 拥有国家存储器基地和全球最大光通信研发生产基地 [1] - 在低空经济领域集聚武汉80%无人机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企业 [1] - 人形机器人领域布局33家相关企业 覆盖全产业链环节 [1] 发展建议方向 - 推动单一部件企业向聚合领域拓展 [5] - 探索多智能产业在同一场景的应用叠加 [5] - 建立跨产业标准检测协同平台 实现认证结果跨行业复用 [5] - 构建匹配创新速度的包容式监管体系 [5] - 建立数据安全 信息安全 交通安全等共性问题的协同管理机制 [5]
聚合智能产业发展关键问题研讨会在光谷召开
中国经济网· 2025-09-17 19:29
会议概况 - 首届聚合智能产业发展大会(2025)期间召开聚合智能产业发展关键问题研讨会暨聚合智能产业委员会(EAI100)第一次工作会议 会议于9月16日-17日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举行 参会人员包括100余位EAI100专家组成员和企业代表以及政府及行业机构嘉宾 [1] 会议主题与议题 - 会议主题为构建聚合智能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重点探讨智能机器人 低空飞行与汽车产业链深度融合问题 [3] - 议题包括智能机器人的大脑 小脑及本体发展路径与产业分工演进方向 [3] - 议题涵盖全球化产业链合作体系构建路径及聚合智能企业新型培育与服务模式 [3] - 讨论智能机器人 低空飞行与自动驾驶汽车协同应用所需的空地一体化监管平台搭建 [3] 产业委员会建设情况 - 聚合智能产业委员会(EAI100)于2025年3月30日在北京发起成立 旨在推动智能汽车与智能机器人 低空飞行的协同与融合发展 [5] - 委员会打造高端智库+行业活动+产业对接+科创平台四位一体产业服务平台 致力于解决产业共性问题并加速产业化进程 [6] - 截至9月 EAI100专家及企业成员已超过110家 覆盖智能汽车 智能机器人 低空出行等主机厂 零部件及解决方案商 服务运营商 高校及投资机构等全领域 [6] 未来工作重点 - 将围绕关键共性问题开展研究 并举办聚焦聚合智能领域关键共性的闭门研讨会 [8] - 通过汽车前沿技术合作平台(TECH100)和汽车产业供应链合作平台(S100)推动技术链与供应链对接 [8] - 聚焦底层通用技术开展孵化与投资 筹备设立香港聚合智能国际创新中心以开展国际科创合作 [8]
“特斯拉数据案”判决的标杆意义:数字时代消费者权利一小步
南方都市报· 2025-09-17 17:40
透过一审判决,我们不难看出蕴含在个案里的这项重要原则:用户驾驶行为产生的数据,虽由车企记录 和存储,但其关涉用户人身财产安全时,消费者有权获取,经营者有义务提供。 跳出个案看争议,本案的焦点直指数字社会中一个普遍而紧迫的新问题:因用户行为产生却存储于厂商 服务器的数据,权属究竟归谁?是企业可视为己有的"数据资产",还是用户享有访问、使用和受益 的"个人数据"?目前我国法律尚未对智能设备生成数据的权属作出明确规定,但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 法等已为个人对信息享有权益设定了基石。即便数据权属存在讨论空间,用户的"数据知情权"和"使用 权"也应受到优先保护——这不仅关乎公平,更关乎安全。 车主的知情权,在此类事件中应被视为一项基本的衍生权利。驾驶行为数据尽管经厂商设备采集,但其 描述的是用户自身的行车状态,关联着生命财产安全这一最高阶的法治利益。车企以"法律未明确规 定"为由拒绝提供关键数据,实质上构成了对消费者权益的架空。法院此次判决,正是对这种新型"数据 不对称"的一次司法矫正,也为未来类似纠纷提供了裁判范式。 9月16日,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就张女士诉特斯拉汽车销售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等买卖合同纠纷一 案作出判 ...
纯血鸿蒙生态驶入快车道!3年200亿元押注享界,汽车成下一个“超级终端”
华夏时报· 2025-09-17 17:19
继今年8月下旬成都车展前夕发布多款新车后,9月16日,鸿蒙智行首款旅行车享界S9T正式上市。当天 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建勇还表示,北汽将ALL in享界,华为与北汽将打造享界品牌战略共同 体,计划3年投入200亿元。 随着华为与车企合作越发紧密,以及近日华为Harmony OS 6.0.0(20)Beta5开发者版本正式发布,整个鸿 蒙生态的扩张脚步也在持续加速。 鸿蒙智行添新车 华夏时报记者 卢晓 杭州报道 汽车正在成为手机之外,另一个搭载智能操作系统的主力"超级终端"。 今年8月25日,奇瑞集团董事长尹同跃在介绍智界新车时就表示,8月初他和余承东在深圳正式签订智界 2.0战略协议,"智界汽车由华为全面主导,从此进入纯血鸿蒙时代,智界汽车在2.0战略下,成立新能源 (001258)公司,并完全独立运营。"他当天还表示,"听华为的没错。" 鸿蒙智行又有新成员对外亮相。 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享界S9T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4、全新华为途灵平台、鸿蒙ALPS健康座舱 等技术,共推出4个版本,起售价30.98万元,新车将于9月21日开启交付,目前累计小订已突破4万台。 除了ICT技术,华为终端在C端市场 ...
车百会理事长张永伟:以 “聚合思维” 推动智能产业迈入 “三大件” 时代
证券日报网· 2025-09-17 16:28
聚合智能产业核心观点 - 聚合思维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核心驱动力 打破传统产业边界 推动新能源与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 [2] - 智能汽车 具身机器人 低空经济构成"三大件" 技术同源且产业链重合度超60% 应用场景逐步交织 [2][3] - "三大件"接棒出口"新三样" 2025年全球智能汽车核心零部件市场规模超1000亿美元 中国占比超50%达500亿美元 "十五五"末全球智能驾驶市场规模将翻倍至2000多亿美元 [3] 产业链协同效应 - 三大领域60%以上产业链环节实现共用 涵盖感知 计算 执行器件 电池 通信 材料等领域 [3] - 智能汽车规模化应用推动核心部件成本下降 L2级驾驶辅助汽车需300-400颗芯片 远超传统5-10颗 [4] - 操作系统底层通用化趋势显著 技术人才跨领域流动加速 北京机器人团队近半数核心成员来自车企 [4] 产业发展路径 - 通过制造体系优化实现成本革命 目标5年内将机器人价格从百万级降至10-20万元 [5] - 推动企业跨界拓展供应链 特斯拉机器人70%供应链源自汽车体系 鼓励交叉合作与渠道共享 [5] - 布局国际化市场 自动驾驶部件出海进入快速攀升期 机器人领域海外市场无贸易壁垒 [5] - 创新推进机制 统筹空地一体设施与算力设施 推动标准法规适配 构建新质生产力管理体系 [6]
光启技术联合中汽中心实现全球整车通信测试“零的突破”
证券日报网· 2025-09-17 15:41
行业技术突破 - 华为享界S9T获得全球首个整车通信性能S级认证 标志着智能网联汽车通信性能测试进入紧缩场标准新纪元 [1] - 认证由光启技术与中汽中心联合成立的汽车紧缩场联合创新实验室完成 折射中国超材料技术从尖端装备向民用汽车领域降维赋能 [1] - 整车通信性能S级认证是全球首个针对智能汽车通信能力的权威评价体系 随着5G深化与车路云一体化加速 汽车通信性能已从辅助功能升级为核心刚需 [1] 技术实现细节 - 认证依托光启技术航空航天级紧缩场检验检测技术 通过专业测试场地和高精度多维度转台全方位模拟通信场 [2] - 测试包含超过1万个角度的信号验证 全面评估华为S9T在复杂场景下的通信性能 [2] - 光启技术拥有21个超材料电磁调制测试微波暗室 包含国内极少数可提供100MHz低频远场天线测试系统和亚洲最大全球最先进的9米级多探头球面近场测试系统 [2] 产业影响 - 光启技术将电磁调制测试经验从航空航天装备测试体系创新性迁移到汽车检测领域 解决传统测试无法覆盖的整车级通信性能验证难题 [2] - 超材料技术推动中国智能汽车产业在全球标准争夺战中率先突围 从技术跟随者转变为标准引领者 [3] - 技术赋能为中国智能汽车产业注入强劲动能 加速驶向全球创新高地 [3]
纯血鸿蒙生态驶入快车道!3年200亿元押注享界,汽车接棒手机成下一个“超级终端”
华夏时报· 2025-09-17 13:37
鸿蒙智行业务进展 - 鸿蒙智行首款旅行车享界S9T正式上市 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4、鸿蒙ALPS健康座舱等技术 共推出4个版本 起售价30.98万元[2][3] - 新车累计小订突破4万台 将于9月21日开启交付 享界工厂当前每两分钟下线一台新车 未来目标产能翻一番[3] - 华为与北汽组建战略共同体 计划3年投入200亿元 双方将组建享界专属团队 从研发制造到营销全链路打通[2][3][4] - 鸿蒙智行8月交付新车44579辆 全系累计交付突破90万辆 成交均价38万元[5] - 截至9月16日鸿蒙智行汽车交付量突破93万辆 预计10月底至11月期间超过百万辆[6] - 尊界S800每日交付量从50-60台提升至100台 智界新R7在上市20多天后开启交付[6] 鸿蒙生态扩张态势 - 鸿蒙智行已与赛力斯、吉利、北汽、江淮和上汽五家车企合作 形成问界、智界、享界、尊界和尚界五个品牌[5] - 搭载"纯血"鸿蒙5操作系统的终端数量于7月30日突破1000万台[6] - 华为智能手机Q2出货量1250万台 以18.1%份额重返中国市场第一 鸿蒙操作系统在中国市场手机销量中占比19%[7] - 华为正式发布HUAWEI MateBook Pro和HUAWEI MateBook Fold两款鸿蒙电脑 首次进入电脑操作系统领域[7] - 当前有40多款华为终端产品搭载鸿蒙5 3万多款鸿蒙应用和元服务在全速开发 目标2025年实现10万个应用[8] 战略合作深化 - 北汽集团ALL in享界品牌 华为与北汽打造享界品牌战略共同体 享界将启动建设专有销售服务网络[2][4] - 奇瑞与华为签订智界2.0战略协议 智界汽车由华为全面主导 成立新能源公司并完全独立运营[5] - 华为通过降低数字税比例和建立厂商联盟推动鸿蒙原生应用数量提升[8]
观车 · 论势 || 华为新合作模式背后的“加减法”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7 10:02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华为将于年内推出一种与车企合作的全新模式。鉴于华为在汽车行业日益扩 大的影响力,以及问界品牌取得的市场成功,这一消息迅速引发业内广泛关注。 目前,华为在汽车领域主要扮演3类角色:一是作为传统一级零部件供应商(Tier 1);二是通过HI模式 (Huawei Inside),提供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全栈解决方案,并深入参与车型研发;三是鸿蒙智行模 式,整合车企资源,主导产品定义与终端销售。 而即将亮相的新模式,与上述三者均不相同。据多方信源透露,该模式强调从产品设计起点即实现协 同,在开发的工程化阶段便开始深度融合。车企仍主导品牌与销售,但华为将在底层架构、开发节奏与 生态接入等方面拥有更高参与度。它不再是简单的模块化集成,而是架构、数据与运营层面的体系化融 合,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可视为华为与车企间一种"新型深度绑定"。 尽管华为官方尚未对外确认这一模式,但已有合作车企透露端倪。岚图汽车首席执行官卢放表示,正与 华为共同探索"HI Plus"模式——或在HI模式基础上进一步升级。据悉,岚图与华为研发团队已实现紧密 协作与资源共享。阿维塔科技也透露,其与华为正在推进HI Plus模式合作,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