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金融

搜索文档
香港交易所:交易放量,融资扩张,港股行情最受益机构-20250509
国信证券· 2025-05-09 19:1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公司“优于大市”评级 [1][3][5][3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受港股景气度提振,港交所2025Q1业绩高增,营收68.31亿港元,同比增31.3%,归母净利润40.77亿港元,同比增37.3% [1][8] - 南向资金驱动港股ADT增长,2025Q1现货ADT为2254亿港元,同比增153.0%,内地公司成上市主力 [2][20] - 公司轻资产经营,盈利质量高,净利润多用于股东回报,派息率稳定在90%左右 [3][35] - 考虑补足税影响,上调所得税率假设,将2025 - 27年归母净利润均小幅下调5.56%,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3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港交所2025Q1:港股景气度驱动业绩改善,关注后续所得税率提升 - 2025Q1营收68.31亿港元,同比增31.3%,环比增8.2%;归母净利润40.77亿港元,同比增37.3%,环比增7.9% [1][8] - 交易费及交易系统使用费、结算及交收费占比超75%,2025Q1 EBITDA利润率达76.6% [1][8] - 因OECD“支柱二”规则,2025Q1所得税率提至16.0%,后续或维持在15%以上,税后净利润受小幅影响 [12] 港股市场:南向资金驱动交易放量,内地公司为上市主力 - 2025Q1现货ADT为2254亿港元,同比增153.0%,期交所衍生品ADV为901千张,同比增5.4% [2][20] - 2021年初至2025年4月底,港股通增持674.11亿股,2025Q1港股通ADT占比24.4% [2][20] - 内地赴港上市公司数量、募资额居主导,2024年以来多家A股公司二次上市 [26] - 资讯科技、可选消费、金融行业市值及成交额占比较高,金融行业占比连年提升 [31] 投资建议:基于税率影响小幅下调盈利预测,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 2025Q1营业支出15.16亿港元,职员薪酬占64.4%,EBITDA利润率76.6%,常年超70% [3][35] - 净利润/经营性净现金流比值近100%,派息率90%左右,近十年股息率2% - 3% [3][35] - 推进互联互通,沪深港股通标的扩容,资产种类丰富 [36] - 提升市场活力,修订规则吸引优质资产和投资者 [38] - 探索创新业务,数据及连接业务占集团收入10%左右 [38] - 加强科技赋能,提升效率和开拓业务机遇 [38] - 考虑补足税,将2025 - 27年归母净利润下调5.56%,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39] 财务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港元)|20,516|22,374|26,237|29,086|32,370| |(+/-%)|11.2%|9.1%|17.3%|10.9%|11.3%| |归母净利润(百万港元)|11,862|13,050|15,428|17,144|19,113| |(+/-%)|17.7%|10.0%|18.2%|11.1%|11.5%| |摊薄每股收益(港元)|9.36|10.29|12.17|13.52|15.07| |净资产收益率(ROE)|23.47%|24.81%|28.23%|30.44%|32.88%| |市盈率(PE)|37.5|34.1|28.9|26.0|23.3| |市净率(PB)|8.7|8.3|8.0|7.8|7.5| [4][47]
新力金融收盘下跌3.13%,滚动市盈率130.78倍,总市值45.99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5-09 18:56
公司股价与估值 - 5月9日收盘价为8.97元,下跌3.13% [1] - 滚动市盈率PE达130.78倍,静态PE为147.58倍,市净率4.26倍 [1][2] - 总市值45.99亿元,低于行业平均198.32亿元和中值174.52亿元 [1][2] 行业对比 - 多元金融行业平均PE为70.45倍,中值为28.21倍 [1] - 公司PE在行业中排名第19位 [1] - 行业平均市净率1.37倍,中值1.34倍,公司市净率显著高于行业水平 [2]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股东户数84726户,较上次增加20527户 [1] - 户均持股市值35.28万元,户均持股数量2.76万股 [1] 主营业务 - 主营业务包括融资租赁、小额贷款、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典当、融资担保、供应链服务等 [1] - 主要产品涵盖融资租赁、小额贷款、典当业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融资担保、网贷信息中介服务、供应链业务 [1] - 荣获"长三角科创租赁创新案例"称号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8987.57万元,同比增长7.13% [1] - 净利润1742.84万元,同比增长29.83% [1] - 销售毛利率高达81.55% [1] 同业比较 - 九鼎投资PE为-20.51倍,市净率2.42倍 [2] - 江苏金租PE为10.61倍,总市值318.58亿元 [2] - 越秀资本PE为13.01倍,总市值323.10亿元 [2]
公募高质量发展方案点评:以持有人利益为根基,深化行业改革
长江证券· 2025-05-09 17: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丨维持 [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证监会出台《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围绕绩效考核、费率机制、产品发行、合规与行业生态等方面出台政策举措,有望将公募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相绑定,提升投资者对管理人的信任,助力行业良性发展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2025年5月,证监会出台《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7] 事件评论 - 重塑考核体系,突出长期价值投资导向,将考核核心由规模转为基金投资收益,要求高管、基金经理绩效考核中基金投资收益考核权重分别不低于50%、80%,3年以上中长期收益考核权重不低于80%,强化强制跟投与薪酬递延机制,挂钩基金经理薪酬与基金相对基准业绩表现 [13] - 费率改革转向浮动费率机制,重构盈利模式,围绕建立浮动管理费机制、强化基准约束、加强透明度建设、推进降费四个方面改革,将基金公司管理费收入与基金相对基准业绩表现挂钩,推进第三阶段费改,预计后续公募费率改革持续深化落地 [13] - 产品发行突出权益导向,优化注册流程,大力提升权益基金产品占比,推出更多浮动费率基金产品,发展各类场内外指数基金,丰富主题投资股票指数基金,研究创设场外宽基指数基金试点产品,优化权益产品注册发行安排 [13] - 强化合规管理,优化行业生态,针对流动性风险防控、长期投资行为引导、合规行为管理、声誉管理等方面拟出台政策文件,建立多层次流动性风险防控机制、常态化逆周期调节机制,约束单个基金经理管理产品数量与规模,完善声誉管理机制,强化预期引导能力 [13] - 综合来看,《行动方案》有望将公募高管、基金经理薪酬与投资者收益相绑定,提升投资者对管理人的信任,正向激励为投资者创造价值的基金公司,助力行业良性发展 [13]
中油资本收盘上涨1.71%,滚动市盈率21.53倍,总市值902.64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5-09 16:28
公司股价与估值 - 5月9日收盘价7.14元 上涨1 71% 总市值902 64亿元 [1] - 滚动市盈率PE(TTM)21 53倍 静态市盈率19 40倍 市净率0 88倍 [1][2] - 市盈率低于行业平均70 45倍和行业中值28 21倍 行业排名第13位 [1][2]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股东户数179183户 较上次减少26205户 [1] - 户均持股市值35 28万元 户均持股数量2 76万股 [1] 主营业务与荣誉 - 主营业务为银行等金融领域产品的生产 销售和研发 主要产品包括对外投资 投资管理 投资咨询 [1] - 获得金融适老化服务优秀案例 年度人气居家养老服务企业 2024保险业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等荣誉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89 47亿元 同比下降7 77% [1] - 净利润12 69亿元 同比下降26 57% 销售毛利率0 59% [1] 同业对比数据 - 行业平均总市值198 32亿元 行业中值174 52亿元 [2] - 同业公司中江苏金租PE(TTM)10 61倍 越秀资本13 01倍 国网英大16 10倍 [2]
海德股份收盘下跌2.10%,滚动市盈率56.36倍,总市值109.26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5-09 16:28
公司股价与估值 - 5月9日收盘价5.59元,单日下跌2.10%,总市值109.26亿元 [1] - 滚动市盈率56.36倍,静态市盈率33.10倍,市净率2.05倍 [1][2] - 行业平均市盈率70.45倍,行业中值28.21倍,公司估值低于行业平均但高于中值 [1][2] 机构持仓情况 - 2025年一季报显示6家机构持仓,包括5家其他机构和1家基金 [1] - 合计持股14.986亿股,持股市值86.77亿元 [1] 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包括科技清收个贷不良服务、机构困境资管、优质资产管理 [1] - 主要产品为资产管理服务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收2.21亿元,同比下降36.02% [1] - 净利润9704.45万元,同比下降58.40% [1] - 销售毛利率高达98.91% [1] 行业对比 - 在多元金融行业PE排名第16位 [1] - 总市值低于行业平均198.32亿元和行业中值174.52亿元 [2] - 可比公司中江苏金租PE最低(10.61倍),越秀资本市值最高(323.10亿元) [2]
非银金融行业2025年度中期投资策略:稳股市政策加码,寻找结构性机会
开源证券· 2025-05-08 16:36
核心观点 - 稳股市政策加码,权益市场改善利好非银金融板块,个人投资者活跃度提升利好券商和金融信息服务业务,保险行业负债端有望稳健增长,关注权益弹性和经济复苏催化 [3] - 券商及多元金融板块中,经纪与投资业务支撑业绩增长,零售优势强、股息率高的头部券商性价比突出 [4] - 保险板块负债端稳健、资产端有beta催化,看好权益弹性标的 [5] 券商及多元金融板块 行情复盘 - 924至今券商板块跑赢沪深300,金融信息服务商高弹性个股领涨,但2025年初至今市场回调,券商板块下跌12%跑输沪深300 [10] 市场数据 - 2024年12月 - 2025年3月市场月度日均换手率保持高位,2025年Q1新开户数达747万户,同比增长32% [14] - 截至2025年3月末,市场两融规模达1.91万亿,两融交易占比在9 - 10%区间,处于合理区间 [18] - 2025Q1市场新发偏股基金1102亿,同比+102%,4月8日宽基ETF规模明显增长 [22] - 2025Q1 IPO规模165亿元,环比-15%,同比-30%,2024Q4券商资管规模合计5.5万亿,环比-4%,同比+3%,4月股债市波动或对券商自营带来挑战 [29] 政策 - 4月7日特朗普对等关税事件冲击股市,多方表态稳股市,4月27日政治局会议提出“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 [34] 2024年报 - 2024年上市券商归母净利润1448亿元,同比+16%,经纪和投资业务支撑净利润增长 [37] 经纪业务 - 2024年上市券商代理买卖证券净收入同比+26%略高于交易量,席位净收入同比-26%拖累经纪业务弹性 [40][41] - 2024年末上市券商客户保证金规模同比增长32%,零售优势券商表现突出 [42] - 2024H2降佣政策落地,公募基金总佣金同比下降35%,下半年佣金环比下降38%,整体佣金率下降47% [44] 公募业务 - 2024年样本59家基金公司收入/归母净利润同比-2%/+3%,马太效应进一步强化 [46] 净利润与综合收益 - 2024/2025Q1上市券商归母净利润1448/517亿,同比+16%/+85%,归母综合收益总额受其他综合收益干扰 [50] 2025一季报 - 2025Q1上市券商归母净利润517亿元,同比+85%,经纪和投资业务驱动净利润高增 [58] 机构持仓与估值 - 2025Q1末主动型基金重仓股中券商板块占比0.53%,环比-0.06pct,相对A股低配3.32pct,证券板块PB(LF)为1.29倍,PE - TTM为18.6倍,处于历史低位 [62] 金融信息服务商 - 2024年报与2025一季报金融信息服务商业绩高beta弹性持续验证,业务受益于个人投资者驱动的行情 [67] 江苏金租 - 江苏金租是穿越周期的稳健标的,2025Q1营收15.4亿,同比+20%,利差和规模投放亮眼 [70] 选股建议 - 推荐三条主线:高beta弹性的2C金融信息服务商;零售优势突出且股息率较高的头部券商;受益于港股市场复苏的公司 [73] 保险板块 板块复盘 - 2024年12月至2025年4月,保险板块下跌7.7%,较沪深300指数超跌3.2%,资产端长端利率承压,负债端增速降轨 [83] - 中国财险和新华保险涨幅较好,中国财险COR改善和投资端业绩好,新华保险2024年业绩和分红高增,2025年1季度负债和投资端增速领先 [84][86] 基本面 - 2025Q1各上市险企净利润受投资服务业绩影响出现分化,债市下跌有所拖累 [87]
公募改革落地,加速生态重构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5-08 15: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多元金融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5月7日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行业改革路线图,推动行业从“重规模”向“重投资者回报”转型,未来行业生态有望重塑,从“规模竞赛”到“业绩为王”转向,呈现头部集中与差异化竞争,行业马太效应有望强化[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费率 - 建立与基金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对符合持有期要求的投资者,基金产品表现明显低于/符合/显著超越比较基准的,适用低档/基准档/升档费率,未来1年,引导管理规模居前的机构发行此类基金数量不低于其主动权益类基金发行数量的60%,后续评估推广[2][11] - 稳步降低基金投资者成本,推动此前基金费率改革“第三阶段”落地,合理调降认申购费和销售服务费,适时下调大规模指数基金、货基的管理与托管费率,推动降低相关固定费用[2][11] 考核激励 - 改革基金公司绩效考核机制,高管考核中基金投资收益指标权重不低于50%、基金经理考核中基金产品业绩指标权重不低于80%,3年以上中长期收益考核权重不低于80%[3][12] - 强化监管分类评价的引导作用,投资者盈亏及占比、业绩比较基准对比等纳入评价指标体系,将三年以上中长期业绩、自购旗下权益基金规模等指标的加分幅度在现有基础上提升50%[3][12] - 构建以5年以上长周期业绩为核心的评价评奖体系,加大薪酬管理力度,强化强制跟投比例与锁定期要求,三年以上产品业绩低于基准超过10pct的基金经理绩效薪酬应明显下降、显著超过的可以合理适度提高[3][12] 服务 - 建立基金公司投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引导基金公司强化资源投入,加快“平台式、一体化、多策略”投研体系建设,支持基金经理团队制管理模式,鼓励应用新兴技术,支持设立科技及运营服务子公司,实施员工持股等长效激励措施[16] - 以投资者为本,提升服务投资者水平,提高对各类中长期资金的服务能力,启动行业机构投资者直销服务平台,出台相关办法和规定,促进基金投顾业务规范发展[17] 格局 - 支持基金公司市场化并购重组,支持优质头部机构创新发展,促进资产管理和综合财富管理能力双提升,引导中小机构差异化发展[5][18] - 截至1Q25末,基金公司非货币基金管理资产净值CR3、CR5、CR10分别为18%、25%、40%,2023年以来整体保持上升态势,未来行业格局预计进一步向头部集中[18] 产品 - 推动权益类基金产品创新发展,研究推出更多浮动费率产品,大力发展指数基金,丰富主题投资股票指数基金,研究创设场外宽基指数基金试点产品[4][19] - 优化权益类基金注册安排,针对不同类型基金实施差异化快速注册机制,完善配套监管和业务规则[4][19] - 支持各类基金产品协调发展,修订相关办法,完善产品规则,促进权益投资、固定收益投资协调发展[20]
盈利确认上行趋势 - 港股2024年年报点评
2025-05-07 23:2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信息技术、金融、医疗保健、日常消费、可选消费、媒体、消费者服务 公司:港股上市公司、A股上市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2024年港股整体业绩表现**:业绩增速延续回升趋势并确认上升势头,信息技术、金融与医疗保健板块盈利改善明显,日常消费及部分可选消费板块业绩增速边际回落[1][3] - **2024年港股营收表现**:营收增速继续筑底,全年营业收入增长1.2%,较上半年1.9%略有回落但下降幅度趋缓,显示探底趋势;A股全年和上半年营收累计同比分别为 -0.2%和 -0.5%,虽处负值区间但有所回升[5] - **2024年港股净利润表现**:归母净利润增速持续修复,全年累计同比增长9.8%,较上半年7.5%继续上行;下半年盈利加速上行,同比高达13.3%;A股全年及上半年归母净利累计增速分别为 -2.7%和 -3%,下半年仍维持负值区间[6] - **2024年港股盈利能力变化**:全年净资产收益率回升至7%,高于上半年的6.7%,显示企业盈利质量持续改善,但仍低于2016年以来均值10%左右,历史分位水平约为19%;2024年A股ROE为7.9%,趋势轻微下滑[7] - **影响2024年ROE变化的关键因素**:杜邦分析显示资产周转率是ROE上升主要原因,2024年全年净利率维持在4.8%与上半年持平,资产周转率提升至0.231次,杠杆率也略有提升[8][9] - **推动2024年港股盈利改善的主力板块**:信息技术、金融、医疗保健板块;信息技术板块受益AI技术突破,软件与服务子行业归母净利同比增长77.4%,技术硬件与设备子行业同比增长76.4%;金融板块保险行业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0.8%,多元金融子行业同比增长20.5%;医疗保健板块制药、生物科技与生命科学行业盈利能力环比提升近20个百分点[1][10] - **面临增长压力的行业**:日常消费行业增长乏力,家庭与个人用品、食品零售ROE显著下降;可选消费零售子行业利润增速下降36个百分点;媒体、消费者服务利润增速分别下滑18、19个百分点左右[1][11] - **2025年港股盈利有望持续上行的支撑因素**:全球科技周期回升,AI产业革命加速演进支撑信息技术板块表现;宏观政策发力传递稳增长信号,占比超60%的内地公司预期差显著修复空间大[4][1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港股与A股披露规则差异:港交所仅规定港股上市公司披露中期报告和年度报告,年度报告截止时间为每年4月30日;目前超95%港股上市公司已披露年报,按2024年上半年规模利润归母净利润计算的披露率达100%[2]
渤海租赁(000415):飞机业务增长强劲,并表CAL强化龙头优势
华源证券· 2025-05-07 23:1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飞机业务增长强劲,2025Q1公司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飞机销售和租赁利润双增,集装箱业务表现预计平稳,公司子公司Avolon全资收购CAL并在25Q1首次并表,资产扩张带动营收大增,规模效应带动期间费用率同降,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11.58%/19.22%/9.80%,维持“买入”评级[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基本数据 - 2025年5月7日收盘价3.22元,一年内最高/最低5.18/2.06元,总市值19,914.16百万元,流通市值17,365.32百万元,总股本6,184.52百万股,资产负债率83.49%,每股净资产5.12元/股[3] 盈利预测与估值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33,675|38,431|47,621|47,969|49,959| |同比增长率(%)|5.49%|14.12%|23.91%|0.73%|4.15%|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281|904|1,913|2,280|2,504| |同比增长率(%)|164.50%|-29.45%|111.58%|19.22%|9.80%| |每股收益(元/股)|0.21|0.15|0.31|0.37|0.40| |ROE(%)|4.33%|2.87%|5.73%|6.39%|6.56%| |市盈率(P/E)|14.34|20.32|9.60|8.06|7.34|[6] 事件 - 2025Q1公司实现收入171.2亿元,同比+99.8%,实现归母净利润6.7亿元,同比+72.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4亿元,同比+106.8%[7] 市场表现 - 飞机销售同增278%,租、售利润双增,2024年营收增长由飞机销售驱动,租金收益率较上年同期提升40bp,25Q1销售飞机34架、同比增加25架、已达2024全年出售飞机数量的62%,预计25Q1飞机销售贡献收入78亿、占营收比46%,仍有66架飞机已同意出售待交割,25Q1飞机租赁与销售利润同比均有增长、全年有望延续该趋势,集装箱业务表现预计平稳,箱队规模同比减少1.2%、出租率提升0.7pcts[7] - 并表优质资产,规模效应强化龙头优势,子公司Avolon全资收购CAL并在25Q1首次并表,资产扩张带动营收大增,2023年CAL年化租金收益率约为11.7%,高出公司同期约0.4pcts,合并后资产质量有望再提升,新机交付困境下,公司通过资产收购有效扩表,机队(含订单)超过1100架,仅次于Aercap、稳居全球第二,规模效应带动期间费用率同降13.6pcts,截至25Q1末资产负债率83.5%、较24年末小幅升0.52pcts[7] 附录:财务预测摘要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数据展示了公司2024 - 2027E的财务预测情况,包括货币资金、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各项指标及相应的增长率、毛利率、净利率等财务比率[8]
宏观金融数据日报-20250507
国贸期货· 2025-05-07 13:2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节后首个交易日A股市场在外围市场集体回暖带动下高开高走,期指中IM领涨 [7] - 后续关注两大修复动能,一是中美关税缓和预期叠加海外AI产业景气验证,利于改善市场流动性并提振科技板块;二是4月底财报披露窗口关闭,中小市值公司业绩不确定性显著降低 [7] - 预计前期显著分化的大/小盘风格或将收敛,策略上关注大盘企稳后的中小盘弹性释放机会,多头品种主要以IM为主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宏观金融数据 - DRO01收盘价1.71,较前一日变动-7.58bp;DR007收盘价1.73,较前一日变动-7.14bp;GC001收盘价1.71,较前一日变动17.00bp;GC007收盘价1.74,较前一日变动1.50bp;SHBOR 3M收盘价1.75,较前一日变动-0.20bp;LPR 5年收盘价3.60,较前一日变动0.00bp;1年期国债收盘价1.46,较前一日变动0.25bp;5年期国债收盘价1.51,较前一日变动0.75bp;10年期国债收盘价1.63,较前一日变动0.50bp;10年期美债收盘价4.36,较前一日变动3.00bp [3] - 央行昨日开展4050亿元逆回购操作,当日10870亿元逆回购到期,单日净回笼6820亿元 [3] - 本周中国央行公开市场将有16178亿元逆回购到期,其中周二、周三分别到期10870亿元、5308亿元 [4] - 中央政治局会议表示要“适时降准降息”,“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等” [4] 股票市场数据 - 沪深300收盘价3809,较前一日上涨1.01%;上证50收盘价2648,较前一日上涨0.55%;中证500收盘价5740,较前一日上涨1.93%;中证1000收盘价6103,较前一日上涨2.57% [5] - IF当月收盘价3798,较前一日上涨1.2%;IH当月收盘价2646,较前一日上涨0.7%;IC当月收盘价5706,较前一日上涨2.1%;IM当月收盘价6060,较前一日上涨2.6% [5] - IF成交量88012,较前一日变动22.8%;IF持仓量249358,较前一日变动0.9%;IH成交量41457,较前一日变动-0.6%;IH持仓量80972,较前一日变动0.0%;IC成交量86203,较前一日变动19.0%;IC持仓量204298,较前一日变动3.3%;IM成交量175258,较前一日变动1.6%;IM持仓量310803,较前一日变动2.9% [5] - 昨日收盘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13362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668亿,行业板块几乎全线上扬,小金属、电源设备等板块涨幅居前,仅银行板块逆市下跌 [6] 期指升贴水情况 - IF升贴水当月合约10.49%,下月合约9.02%,当季合约7.04%,下季合约5.35% [8] - IH升贴水当月合约2.64%,下月合约5.55%,当季合约5.00%,下季合约3.24% [8] - IC升贴水当月合约22.09%,下月合约16.72%,当季合约11.98%,下季合约9.90% [8] - IM升贴水当月合约25.91%,下月合约19.90%,当季合约14.46%,下季合约12.20%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