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潮玩
icon
搜索文档
互联网传媒周报:看好游戏持续性和AI应用-20250706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06 20: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从中期增长角度看本轮游戏行情有持续性,游戏投资有中期四大逻辑,包括需求端的新市场和新玩法、部分公司能力提升、品类差异化竞争、工业程度提升实现螺旋式上升 [2] - 恺英投资企业AI陪伴产品测试超预期,国内AI应用进入商业化兑现期 [2] - 潮玩、音乐、演唱会等高景气悦己消费核心标的值得持续推荐 [2] - 分众传媒合作支付宝碰一碰,有望带来媒体网络价值重估,收购新潮传媒预计对成本端有积极影响 [2] 各部分总结 游戏行业 - 推荐新品验证中期增长驱动的巨人网络、世纪华通、吉比特、心动公司等;储备新品未上线但赔率突出的三七互娱、恺英网络、哔哩哔哩等;以及神州泰岳、完美世界等其他公司 [2] - 展示了腾讯控股、网易、神州泰岳等多家游戏公司的估值表,包含总市值、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PE等数据及同比变化 [4] AI应用领域 - 从商业化进展角度推荐AI创意生成的快手、美图;AI广告方面的腾讯和哔哩哔哩;AI陪伴的恺英网络、上海电影;AI电商的焦点科技;AI教育的新东方、视源股份、豆神教育等 [2] 悦己消费领域 - 推荐泡泡玛特关注相关IP热度接力;网易云音乐受益于付费用户高增;阿里影业更名大麦娱乐,演唱会票务和IP衍生品业务有增长;布鲁可关注下半年市场拓展 [2] 广告行业 - 分众传媒合作支付宝碰一碰,拟收购新潮传媒,预计对成本端有积极影响 [2]
行业周报:即时零售补贴加码第三方配送、餐饮受益,AI创意工具龙头Figma拟上市-20250706
开源证券· 2025-07-06 19: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暑期国内主题乐园热度高涨,本土IP乐园表现出色,三丽鸥角色大赏提升IP声量,AI创意工具龙头Figma拟上市,瑞幸进军美国并联名多邻国,阿里与美团外卖大战使第三方即配平台有望受益,6月抖音国货美妆品牌排名上升 [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出行旅游 - 2025年上半年主题乐园旅游热度同比回暖,暑期国内主题乐园订单量同比增长七成,全球IP巨头周边酒店及民宿预订量同比增长约四成,7月5日上海乐高乐园开业带动区域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3.5倍 [13] - 特色本土IP乐园凭借消费热点翻红,泡泡玛特城市乐园6月预订量同比激增6倍,跻身暑期主题公园热度TOP10,常州中华恐龙园带动周边酒店暑期预订量同比增长三成 [14] 潮玩 - 2025年三丽鸥线下嘉年华举办,角色大赏总投票数突破历史峰值达到6316万票,同比增长11%,IP全球粉丝声量连续多年快速攀升 [17] - 2025年角色大赏最终排名公布,布丁狗登顶人气TOP1,部分长尾IP影响力攀升,各地区IP热度存在差异但整体区别较小 [20] - 2025年三丽鸥迎来美乐蒂50周年和酷洛米20周年,举办联合周年庆活动,带动主题公园收入,一部以美乐蒂和酷洛米为主角的定格动画计划于7月在Netflix独家上线 [25] AI+创意 - Figma是全球创意工具龙头,通过云端协作重构设计流程,逐步构建覆盖“构思 - 设计 - 开发 - 发布”的全流程平台 [26] - Figma呈现高速增长态势,2024年营收增至7.49亿美元,同比+48%,2025年Q1再增46%至2.28亿美元,已服务95%的全球500强企业 [28] - 剔除股权激励公司经营利润率达到18%,2025年公司计划推出四款AI驱动新产品,并加大自研AI模型投入 [30][32] - Figma所在行业现有市场规模约330亿美元,预计到2029年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此次IPO目标估值200亿美元 [35] 茶咖 - 6月30日,瑞幸咖啡在纽约开设两家“快取”门店,采用快取模式削减人力与租金成本,定价采用“短期促销 + 中长期对标”策略 [36] - 7月上旬,瑞幸推出与多邻国的联名活动,通过品牌视觉和口号完成破圈,实现裂变传播 [38] - 截至2025年5月瑞幸共有24777家门店,1 - 5月净增2648家,2025年5月平均月店效为24.7万元,同比增长13.4% [41] 即时零售 - 7月2日淘宝闪购启动500亿元补贴计划,7月5日阿里与美团上演外卖大战,发放大量大额外卖红包券,导致美团一度宕机 [45] - 截至7月5日22时54分,美团即时零售当日订单已突破1.2亿单,其中餐饮订单已超过1亿单,预计平台外卖大战将延展至即时零售赛道,第三方优质配送平台有望率先受益 [47] 美丽 - 2025年6月抖音美妆类目GMV超200亿元,韩束凭借自营和商品卡推进实现抖音平台销售额超7亿元,连续8个月蝉联冠军 [53] - 国际大牌依赖大促达人带货,国货品牌强化自播体系建设,平销期实现稳健增长 [54] - 6月抖音彩妆香水类目品牌榜本土品牌统治力进一步扩大,GMV TOP20榜单中仅2个外资品牌,本土品牌强势回流 [59][60] 出行数据跟踪 航空 - 本周(6.29 - 7.5)全国日均客运执行航班量较2024年同期+5%,环比+5.6%,国内客运日均执行航班量较2024年同期+3%,环比+6%,国际客运日均执行航班量环比+3.1%,恢复至2019年同期89% [62] 访港数据追踪 - 本周(6.28 - 7.4)内地访客总入境人次环比+6.1%,全球访客总入境人次环比-4.5%,内地访客日均人数较2024年日均+23.1%,全球访客日均人数较2024年日均+13.3% [64] 行业行情回顾 A股行业跟踪 - 本周(6.30 - 7.4)社会服务指数+0.74%,跑输沪深300指数0.8pct,在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8;2025年初至今社会服务行业指数+3.26%,强于沪深300指数 [69] A股社服标的表现 - 本周(6.30 - 7.4)A股涨幅前十名以教育、检测类为主,涨幅前三名分别为豆神教育、*ST开元、信测标准,涨幅后三名分别为西域旅游、君庭酒店、零点有数 [77] 港股行业跟踪 - 本周(6.30 - 7.4)港股消费者服务指数-2.39%,跑输恒生指数0.88pct,在30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8;2025年初至今消费者服务行业指数-13.11%,弱于恒生指数 [83] 港股消费者服务标的表现 - 本周(6.30 - 7.4)港股餐饮、博彩类涨幅靠前,涨幅前三名分别为奈雪的茶、信号国际发展、粉笔,跌幅前三名分别为天立国际控股、同道猎聘、美团-W [95] 推荐标的 - 旅游:长白山 [5] - 教育:好未来、科德教育 [5] - 餐饮/会展:特海国际、米奥会展 [5] - 美护:科思股份、水羊股份、康冠科技、倍加洁 [5] 受益标的 - 餐饮:百胜中国、蜜雪集团、古茗 [5] - IP:泡泡玛特、布鲁可、华立科技、青木科技 [5] - 美护:毛戈平、上美股份、若羽臣、巨子生物、爱美客、青木科技 [5] - 新消费:赤子城科技 [5] - 运动:力盛体育 [5] - 即时零售:美团-W、顺丰同城 [5] - 眼镜:博士眼镜、佳禾智能、亿道信息 [5] - 旅游:西域旅游、九华旅游、同程旅行、携程集团-S [5] - 教育:凯文教育、有道 [5]
帮主郑重:港股这么热,普通人该怎么把握机会?
搜狐财经· 2025-07-06 17:56
港股市场热度分析 - 港股市场近期活跃度显著提升 政策暖风频吹 多家大公司选择香港二次上市 如宁德时代 比亚迪等 [3] -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 前五个月净买入金额达6500亿港元 国际资本从美股转向港股趋势明显 [3] 重点投资方向 科技板块 - 人工智能和半导体领域表现突出 金山云 中芯国际等公司股价快速上涨 AI基础建设和应用场景投资热度高 DeepSeek等大模型提振市场信心 [3] 新消费领域 - 消费习惯转向情绪消费 潮玩 智能家居 体验式文旅成为新风口 恒生指数消费板块前十大成分股均为新赛道龙头 [3] 高股息央企 - 三桶油 三大通信运营商等央企分红稳定 股息率高 市场波动时具备防御性 [4] 投资参与方式 - 推荐使用ETF和基金参与 如景顺长城港股科技ETF覆盖半导体 互联网 汽车等多个科技细分领域 消费类ETF直接跟踪消费板块指数 央企红利ETF专注高分红央企 [4] - 港股交收费下调 小额交易成本大幅降低 1000港元股票交易费用从2港元降至0.042港元 [4] 市场趋势与逻辑 - 港股国际化特征明显 波动较大 需关注汇率影响 建议分散配置科技 消费 金融领域 使用闲钱投资 避免杠杆 关注T+1结算 人民币交易柜台等政策变化 [5]
潮玩风云:一半神话,一半泡沫
投中网· 2025-07-06 11:01
行业概况 - 中国潮玩相关企业数量达2.23万家,其中2025年1-4月新增3443家 [9] - 2024年中国泛娱乐玩具市场规模1018亿元,预计2029年达2121亿元 [9] - 行业呈现显著二八效应,头部企业如泡泡玛特与第二梯队营收差距悬殊 [11][17] 头部企业动态 - 泡泡玛特Labubu系列补货导致二手市场价格腰斩,股价单日下跌5.33%,市值蒸发467亿港元 [6] - 52TOYS三年亏损近2亿元,2024年营收仅为泡泡玛特五分之一 [17] - TOP TOY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45%,但仍不足泡泡玛特三分之一 [17] 资本运作与IPO浪潮 - 2025年潮玩企业扎堆IPO:布鲁可8个月速登港交所,52TOYS、铜师傅文化递交申请 [14] - 名创优品计划分拆Top Toy赴港IPO,融资目标3亿美元 [14] - 第二梯队潮玩品牌市盈率从2024年8倍涨至15倍,单笔投资门槛升至亿元级 [19] IP竞争格局 - 52TOYS六成营收依赖"蜡笔小新"IP,但面临名创优品、泡泡玛特同IP产品线挤压 [23][24] - 量子之歌2.35亿元收购Letsvan 61%股权,押注自有IP"WAKUKU" [32] - WAKUKU通过明星营销实现爆发:王一博联名款48小时售罄,二手溢价超300% [37] 海外市场拓展 - 2024年东莞玩具出口额超120亿元,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42] - 泡泡玛特借Lisa带货Labubu打开东南亚市场,但中小品牌因供过于求陆续退出 [43] - 新兴品牌"娃三岁"在越南四个月创251万元销售额,Heyone黑玩东南亚销量破百万 [46][47] - 中东市场潜力显现:BTS演唱会门票二手价涨至6916元,文化消费前景广阔 [49][50] 商业模式挑战 - 潮玩IP开发路径与内容IP生长规律相悖,需通过影视化等手段延长生命周期 [26][30] - 渠道商模式面临名创优品冲击,后者年均上新3000款产品占据80%授权市场 [21] - 全球潮玩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达621亿美元,文化出海成关键增长点 [52]
泡泡玛特为什么不务正业?
创业邦· 2025-07-05 18:17
泡泡玛特业务多元化拓展 - 公司正在向潮玩以外的多个行业扩张 包括珠宝首饰、家电、影视等 已成立独立珠宝品牌POPOP和电影工作室 [3][4][39] - 珠宝品牌POPOP定位轻奢 产品价格区间319元~2699元 最贵单品为19800元的18k金四叶草项链 [6] - 正在招聘家电领域人才 涉及咖啡机、电水壶等小家电项目 显示对家电行业的布局野心 [39][40][48] 珠宝业务战略分析 - 选择珠宝首饰作为IP扩展方向具有合理性 首饰作为穿搭亮点能延续潮玩IP的传播逻辑 [5] - POPOP产品分为两个设计路线:活力浪漫风格(Molly等IP)和复古质感风格(小野Hirono等IP) [8] - 面临设计挑战:部分IP形象缩小后细节不清 需要更抽象处理 部分吊坠尺寸过大影响佩戴体验 [10][12] - 供应链策略延续轻资产模式 核心是工厂管理而非自建 初期以银饰为主降低难度 [25][28][29] 市场反馈与竞争定位 - 目前市场反应相对冷淡 上海恒隆店开业次日客流下降 线上销售未出现短缺 [18] - 用户评价分化:部分认可创新设计(如可开合书本吊坠) 部分认为设计缺乏原创性 [20][22][23] - 定位时尚珠宝(Fashion Jewlry)领域 与潘多拉、施华洛世奇等形成竞争 强调IP文化价值 [14][16] - 商业模式对标奢侈品 学习LV等品牌的多品类拓展经验 但需平衡价值感与商业回报 [33][34][36] 家电业务布局逻辑 - 选择家电行业基于中国成熟的产业链优势 2024年行业收入达1.95万亿元 同比增长5.6% [42] - 通过IP赋能传统家电 为内卷严重的行业注入情绪价值 类似奢侈品牌拓展家居产品逻辑 [44][46] - 项目定位为"重点品类业务A+级以上" 显示战略重视程度 [40][48] 长期发展战略 - IP矩阵价值提升带来更大试错空间 可能整合迪士尼IP运营、小米供应链管理等不同模式 [50][51][52] - 业务边界取决于中国本地产业链优势 而非自身能力限制 [38] - 持续探索IP形态创新 从潮玩扩展到动画、手游、城市乐园等多领域 [35]
9家消费公司拿到新钱;塔斯汀发生重大股权变动;抖音美妆类目6月GMV超200亿元|创投大视野
36氪未来消费· 2025-07-05 15:30
融资动态 - 毛绒潮玩品牌"超级元气工厂"获阅文集团战略投资,阅文获得10%股权,旗下多款原创IP产品跻身2024年热销潮玩IP TOP 10 [3] - 智能饮品零售品牌"碰杯站"完成5000万元融资,投资方为南天信息控股的南天数金,目标成为智能饮品机领域第一品牌 [4][5] - 卫生巾品牌"安雅Enya"获数百万美元种子轮融资,由500Global投资,已开拓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市场,预计明年收入突破千万美元 [6] - 三维空间现实显示技术公司"智聚芯联"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由稳致资本领投,产品适配多种显示屏,应用于广告、医疗等多个行业 [7] - 割草机器人厂商"来牟科技"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聚焦欧美市场,其产品Lymow One上线20天销售额达240万美元,累计销售额达1000万美元 [8] - 新消费数字电商服务企业"万店同创"完成1000万元天使轮融资,专注数字化供应链管理 [9][10] - 高端装饰设计品牌"亿玺装饰"完成1000万天使轮+融资,应用数字化模块设计业务 [11] - 电竞酒店连锁品牌"竞悦酒店"完成数千万元融资,采用"电竞+社交+住宿"融合空间模式 [12] - AI驱动出行服务平台"拼吧出行"完成千万级Pre-A轮融资,打造定制公交、客运等场景应用 [13] 公司动态 - 中式汉堡品牌"塔斯汀"发生股权变动,香港公司Tasting(HK)Holdings Limited成为唯一控股股东,门店数量达9600家,一线城市门店比例近30% [14][15] - 中国高端香水品牌"闻献DOCUMENTS"入驻丝芙兰,独家首发三款淡香精,进一步拓展品牌渠道 [16][17][18][19] - 黄子韬推出的卫生巾品牌"朵薇"总销售额突破1亿元,产品上市一个月销售额超8000万,好评率99.88% [20] 行业趋势 - 精品咖啡品牌"三顿半"与《疯狂动物城》联名推出5款冻干咖啡,包含菌菇咖啡新品 [21] - 代数学家咖啡与雨具品牌JOYCORN联名推出岭南荔枝系列新品,并开设雨靴限时快闪店 [22][23] - 植物基食品品牌"星期零"两款产品上线叮咚买菜,配料表仅含三项基础成分,无额外添加 [24][25] - 2025年6月抖音美妆类目GMV超200亿元,美容护肤类目占比66.4%,韩束、珀莱雅、欧莱雅位列前三 [26] - 京东金融数据显示90后占黄金投资者比重超50%,偏好积存金等轻量产品,交易时段集中在晚间8-11点 [27]
我们做什么,不做什么
雪球· 2025-07-05 12:49
宏观市场分析 - 二季度美股市场从交易川普转向信任川普主导行情,港股快速A股化,局部估值泡沫吸引大量融资,部分AH股出现罕见倒挂 [2] - 中国相关资产在deepseek带来的短暂高潮后重归沉寂,部分行业竞争加剧,同时地产行业再次下行,消费通缩螺旋持续 [2] - 当前行情由分母端(估值水平)驱动,与企业经营(分子端)形成背离,导致企业内生回报持续下降,需警惕为个股支付过高溢价 [2] 投资逻辑与策略 - 底层资产存在泡沫时,避免参与加杠杆的商业模式(如曾经的房地产开发行业),即使短期边际表现良好 [3] - 银行等行业资产质量下降,但保险资金持续举牌买入导致股价与基本面背离,此类短期投资回报不符合长期主义原则 [3] - 电商行业龙头因市占率持续流失面临转型契机,市场担忧投入但更需关注其避免慢性死亡的战略调整 [4] - 潮玩行业在短期增长乏力时因坪效优势具备长期潜力,逆向投资需结合经营质量与时间维度评估 [4] 行业案例与机会 - 旅行OTA龙头在两次疫情期间(非典、新冠)逆势投入,牺牲短期财务表现换取市占率扩张,当前海外市场投入引发市场对利润率下行的担忧,但长期视角下结论不同 [3] - 电商行业竞争加剧为缺乏流量抓手的龙头提供战略聚焦机会,市场过度关注短期投入而忽视其转型必要性 [4] 市场行为与逆向选择 - 市场普遍为短期边际变化投票,但长期主义投资需基于商业常识,逆向筛选模式在竞争较小的机会中更有效 [3][4] - 当前市场卖家居多而买家稀缺,为逆向投资提供行动窗口,管理规模问题因机会稀缺性自然缓解 [4]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从“世界工厂”到“潮玩之都” 东莞“智造力”让创意变爆款
新浪财经· 2025-07-05 10:21
行业概况 - 东莞被称为"中国潮玩之都",全国近85%的潮玩产品产自东莞,其中一半以上集中在石排镇[1] - 行业从代工模式向自主IP创造转型,企业逐步占据产业链上游并输出中国文化[11] - 潮玩产业结合传统文化创新,例如"本'潮'纲目"主题产品以谐音梗和中药元素吸引消费者[3] 制造能力 - 东莞企业展现高效智造实力,例如33天完成卡塔尔世界杯27米巨型会徽雕塑[7] - 供应链响应迅速,方圆几公里内可实现设计到成品24小时内完成[9] - 全自动化生产线加AI辅助大幅缩短生产周期,按小时计算创意转化效率[9] 产品创新 - 本土原创IP如"娃三岁"具备AI对话功能,在东南亚市场获得成功[5] - 自主IP开发能力增强,从早期依赖"葫芦兄弟"等经典IP转向多元化原创[11] - 产品设计融合科技元素(如AI)与文化创意,形成差异化竞争力[5][9] 产业链升级 - 企业沿"微笑曲线"向技术专利、品牌服务等高附加值环节攀升[9] - 制造端优势转化为文化输出能力,潮玩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载体[11] - 完整产业链支撑从创意到全球货架的全流程,实现"车间到世界"的跨越[13]
回顾泡泡玛特的“至暗时刻”
虎嗅· 2025-07-05 09:00
泡泡玛特商业模式演变 - 公司当前处于上市后第二个巅峰期,核心IP Labubu全球风靡带动股价从2022年低点大幅反弹[1] - 2022年股价曾从高点下跌90%,被市场质疑"盲盒退潮"和"智商税"[2] - 旧商业模式依赖两大支柱:头部IP(如Molly)和中国内地市场,具有系统性脆弱性[6][7][8] 脆弱性根源分析 - IP端过度集中:2021年资源集中于Molly等少数IP,导致IP矩阵多样性不足[7] - 市场端单一依赖:早期海外业务采用ToB批发模式,2021年底仅7家海外门店[8][20] - 2022年双重冲击:头部IP增长乏力+国内疫情致42家上海门店关闭2个月,北京46家门店仅12家未关停[10][11] - 存货危机爆发:2021年末存货达7.89亿元(2020年2.25亿元),周转天数从78天增至128天[12] 反脆弱性系统构建 - 组织架构调整:拆解大中台为多个独立工作室(如毛绒组/MEGA组),形成低成本创新机制[16][17] - 全球化DTC转型:海外直营店从2021年7家增至2023年80家,推出本地化产品如日本招财猫Labubu[20] - 建立"可选性"机制:允许多数实验失败,单个成功项目即可覆盖成本[17] Labubu全球爆火机遇 - 2024年泰国歌手Lisa携带Labubu挂件引发社交媒体热潮,东南亚成为文化放大器[22] - 反脆弱系统使公司快速响应:产品端已储备搪胶毛绒等非标品,渠道端具备全球DTC网络调货能力[23][24][25] - 假设未转型则可能错失机遇:旧体系缺乏产品创新和快速市场响应能力[26] 新脆弱性挑战 - Labubu从潮玩IP转变为时尚单品,价值锚点从IP文化转向外部潮流,需求稳定性下降[29][32] - 购买者结构变化:核心爱好者被潮流追随者替代,后者需求具有短期性和游牧特征[33][34] - 时尚属性与IP长周期运营存在根本矛盾,面临热度骤降风险[36][38] 当前发展阶段 - 公司从"创造爆款"进入"管理爆款"阶段,需平衡短期热度与IP长期价值[39] - 反脆弱系统虽建成,但首个成果Labubu本身成为新的脆弱点,形成商业悖论[37][38]
何愚×曹曦×胡博予:新造的人
36氪· 2025-07-04 18:34
新一代创业周期开启 - 新一代创业周期正在开启,更多素未谋面的创始人将被识别和认知[3] - 三位投资人投资的泡泡玛特王宁、宇树科技王兴兴、霸王茶姬张俊杰都是过去几年才大范围浮现的创业者[3] - 这些投资故事证明了投资行业最美妙的"人的流淌"的发生[3] 三位明星创始人的特质 - 泡泡玛特王宁:艺术和商业的融合,兼具审美与商业创造力,对门店细节成本有精确计量[7][8][9] - 宇树科技王兴兴:纯粹、专注、热爱机器人领域,务实且有远大理想[11] - 霸王茶姬张俊杰:蜕变式成长,从边缘创业者快速成长为行业领导者[12][13] 投资人的判断标准 - 关注创始人底层能力:战略思考能力、勇于挑战、自我觉察[15] - 早期投资需要"click moment",信息损耗是行业难以规模化的原因[16][17] - 优秀创始人的共同特质:善于做正确决定和建设高效能组织[17] 行业观察与趋势 - 消费行业需要既感性又理性的创始人[10] - 科技行业与消费行业对创始人特质要求不同[10] - 人性迭代缓慢,是消费投资中不变的因素[41] 投资人的自我认知 - 投资人需要保持平视视角,既不仰视也不俯视创业者[31] - 投资行业是在观察鲜活的当代商业史[43] - 创业和投资本质是与有质量的人共同做有长久意义的事情[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