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时代集团控股(01023)发盈警 预计年度股东应占亏损约1.7亿至1.9亿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19 20:10
整体业绩预期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将取得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介于1.70亿港元至1.90亿港元 而2024年同期为应占溢利约1.02亿港元 [1] - 业绩由盈转亏主要由于投资物业非现金公平值重估减少1.05亿港元至1.15亿港元及终止Cole Haan业务产生一次性重大亏损 [1] 制造业务分部 - 制造业务分部收益预期较2024年同期10.66亿港元有所减少 [1] - 该分部预期将取得除税前亏损 而2024年同期为除税前溢利约1.10亿港元 [1] - 业绩下滑主要因全球经济不明朗及存货过剩导致客户下单更审慎并缩减订单规模 [1] 零售业务分部 - 零售业务分部收益预期较2024年同期5.28亿港元有所增加 主要得益于电子商务平台投入 [2] - 该分部预期将取得除税前亏损 而2024年同期为除税前溢利约2675.5万港元 [2] - 亏损主要因终止Cole Haan业务产生一次性重大亏损约8356.8万港元 包括存货撇销、商舖资本开支亏损、员工赔偿及最终付款 [2] 物业投资分部 - 物业投资分部收益预期较2024年同期1239.9万港元有所减少 [2] - 该分部除税前亏损预期较2024年同期335.9万港元有所增加 [2] - 主要由于投资物业重估取得非现金公平值减少1.05亿港元至1.15亿港元 因写字楼市场竞争激烈、需求疲弱及经济不确定性导致香港优质写字楼价格持续下跌 [2] 公司政策 - 尽管预期年度亏损 公司派息政策保持不变 [3]
央企资产总额超90万亿元 现代新国企加速成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07:20
9月17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在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以来,中央企业资产总额从不到70万亿元增长到超过90万亿元,利润总额从1.9万亿元增 长到2.6万亿元,年均增速分别达到7.3%和8.3%。 在科技创新方面,中央企业发挥着重大作用。研发经费连续三年超过万亿元,参与了全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攻关,打造了97个原创技术策源 地,组建了23个创新联合体,加快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2025年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收官之年。"十四五"期间,6组10家企业实施战略性重组,9家新的中央企业组建成立,邮轮运营等领域 的专业化整合,有效提高了国有资本的配置和运行效率。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副秘书长郝玉峰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加大专业化重组力度,成立新的央企,这些举措有助于更好 发挥央企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的重要作用,中央企业要聚焦布局结构优化调整,持之以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塑造一批核心功能突 出、竞争优势显著的现代新国企。" 图片来源:新华社 质量更优,"家底"更厚 从各项数据来看,中央企业"稳"的基础不断夯实,"进"的态势持续 ...
专访张人禾:1.5℃温控下,气候变化重塑行业格局|首席气候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7 19:15
全球气候变暖现状与成因 - 2024年成为首个突破《巴黎协定》1.5℃温控目标的年份,全球变暖趋势持续加强[1] - 近百年内二氧化碳浓度出现快速显著上升,这种几十年到百年尺度的快速增温与人类活动直接相关[4] - 自然系统因素如大规模火山爆发和年代际气候振荡也会影响气候,其模拟误差可达0.2-0.5℃,需准确区分以避免决策偏差[5] 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路径 - 实现《巴黎协定》温控目标的关键是进一步加大减排措施力度,通过更有效的减排确保目标实现[1][6] - 气候变化与绿色能源发展相辅相成,发展绿色能源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当前共识[7] - 必须认识大气、海洋、陆地之间的碳循环过程,以准确掌握大气中的碳含量[7] 受气候变化影响的行业 - 能源行业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其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碳排放占总碳排放80%以上,向清洁能源转型是必然趋势[8] - 交通运输业因大量使用化石燃料而受显著影响,行业转型需求迫切[9] - 零售业和制造业受极端天气影响,例如极端高温会推动制冷产品需求,改变产销节奏[9] 企业应对气候风险的策略 - 能源企业核心应对手段是加快向清洁能源转型,以减少自身排放及气候变化影响[9] - 零售和制造业可将气候风险转化为机遇,通过精准天气预测提前规划生产与运输,如提前布局制冷或保暖设备[9] - 提升天气气候预测预报水平对各行业应对风险、把握机遇至关重要[9] 赋能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发展 - 监测技术需能准确掌握碳含量等关键数据,清晰呈现其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10] - 预报预测技术需提升,包括对碳本身变化、极端天气事件及其影响的预报[10] - 对太阳辐射和风力的精准预报对清洁能源行业中的太阳能和风能利用至关重要[10]
央企资产总额超90万亿元,现代新国企加速成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7 19:01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张旭 北京报道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在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以来,中央企业资产总额从不到70万亿元增长到超 过90万亿元,利润总额从1.9万亿元增长到2.6万亿元,年均增速分别达到7.3%和8.3%。 在科技创新方面,中央企业发挥着重大作用。研发经费连续三年超过万亿元,参与了全部国家科技重大 专项攻关,打造了97个原创技术策源地,组建了23个创新联合体,加快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2025年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收官之年。"十四五"期间,6组10家企业实施战略性重组,9家新 的中央企业组建成立,邮轮运营等领域的专业化整合,有效提高了国有资本的配置和运行效率。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副秘书长郝玉峰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加大专业化重组力 度,成立新的央企,这些举措有助于更好发挥央企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的重要作用,中央企 业要聚焦布局结构优化调整,持之以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塑造一批核心功能突出、竞争优势显著的现 代新国企。" 质量更优,"家底"更厚 从各项数据来看,中央企业"稳"的基础不断夯实,"进"的态势持续巩固。 "十四五"以来,中央企业资产总额从不到7 ...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丨砥砺奋进!“十四五”时期国资央企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新华网· 2025-09-17 17:26
经营业绩与资产规模 - 中央企业资产总额从68.8万亿元增长至91万亿元 年均增速达7.3% [2] - "十四五"期间预计增加值比"十三五"增长超40% 利润总额增长超50% [2] - 全员劳动生产率和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持续改善 [2] 新质生产力与产业转型 - 战略性新兴产业累计投资达8.6万亿元 较"十三五"大幅提升 [3] - 202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1万亿元 近两年营收贡献度提升8个百分点 [3] - 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加速 [3] 国民经济支撑作用 - 累计上缴税费超10万亿元 [3] - 承担约80%原油、70%天然气和60%电力供应 [3] - 年均采购量超15万亿元 直接拉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约200万户 间接辐射近700万户 [3] 科技创新投入与成果 - 研发经费年均增长6.5% 连续三年投入超1万亿元 [4] - 累计建设国家级研发平台474个 打造国家技术创新中心8个 [4] - 在量子计算、生物科技等领域布局97个原创技术策源地 [4] 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 开放134个中试验证平台促进资源共享 [5] - 建立采购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绿色通道" [5] - 推动近1000户科技型企业实施股权、分红激励 [4] 国企改革与结构调整 - 以市场化方式重组6组10家企业 新组建9家中央企业 [6] - 加快清理非主业非优势业务和低效无效资产 [6] - 全面推行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 [6] 监管与考核体系 - 实施"一业一策、一企一策"考核 出台26个行业考核方案 [6] - 强化智能化穿透式监管 提升国资监管科学性 [6] - 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完善 [6]
“平原新城创投行”首站走进北京昌平 74个优质项目拟融资总额超7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9-17 09:09
活动概况 - 北京市"平原新城创投行"系列活动于2025年9月16日启动 首站为昌平区重点企业及项目融资推介会 [1] - 活动共推介74个优质项目 涉及总投资额513.5亿元 融资需求总额70.8亿元 [1][3] 产业领域分布 - 医药健康领域项目25个 总投资194.3亿元 融资需求32.6亿元 [3] - 先进制造领域项目13个 总投资111.7亿元 融资需求9.9亿元 [3] - 先进能源领域项目19个 总投资85.5亿元 融资需求13.2亿元 [3] - 未来产业领域项目17个 总投资122.0亿元 融资需求15.1亿元 [3] 区域战略定位 - 平原新城被定位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设的重要节点 承担连接中心城区与京津冀的枢纽功能 [3] - 经过多年建设 平原新城已具备良好发展基础 综合承载能力持续提升 [3] 政策支持体系 - 昌平区通过构建项目、资金、政策三位一体平台 以资本助力优质企业发展 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4] - 活动为企业提供研发、产业转化和应用推广所需的资金支持 引入金融资源促进产业发展 [4] 企业案例 - 参会企业松延动力专注于机器人开发 当前处于研发关键阶段 团队规模从10人扩展至170人 预计年底达300人 [6] - 企业获得资金、场地及人员等全方位政策支持 有效提升研发能力 [6] 后续计划 - "平原新城创投行"系列活动将陆续在顺义、大兴、房山、亦庄等区域展开 [6]
航天动力:拟为控股子公司江苏机电提供不超过999.6万元担保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20:33
公司财务与担保 - 公司拟为控股子公司江苏机电在江苏靖江农村商业银行贷款1960万元提供担保 按照51%持股比例担保金额不超过999.6万元 担保期限1年[1] - 江苏机电另一股东江苏大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按49%持股比例提供担保960.4万元[1] - 截至公告披露日 公司对子公司提供担保总额3.52亿元 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比例24.06%[1] 公司经营与市值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构成:制造行业占比96.19% 其他业务占比4.4% 建筑安装占比0.45% 内部抵销占比-1.04%[1] - 公司当前市值91亿元[2] 公司治理 - 担保事项经第八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 尚需提交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1]
内蒙古政府采购合同融资规模突破2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9-14 08:44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获悉:截至2025年8月31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采购(企业)合同融资规模 突破20亿元,达20.8亿元,标志着内蒙古在运用政府采购政策助力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据悉,上述资金,广泛用于企业扩大生产、升级设备、技术研发等关键领域,有效增强了企业市场竞争 力。从地区分布看,鄂尔多斯市、包头市、呼和浩特市三地企业融资占全区政府采购合同融资规模的比 例较高,分别达19%、15%、12%。 为进一步提升融资效率,自治区财政厅与金融机构联手开展"融资直通车"试点合作,在授信评估、贷款 额度、审批速度、账户管理等环节实现全面优化。目前,全区参与政府采购的企业从申请贷款到银行放 款的用时大幅压缩,政府采购合同发布后最快1小时资金即可到账,最高授信额度可达1000万元,单笔 融资额度按照中标合同金额的90%确定,极大地满足了企业融资需求。 (记者 杨威) 自2021年6月全区政府采购合同融资服务平台正式上线以来,财政主管部门与金融机构协同推进,不断 优化政府采购服务机制,为自治区中小企业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截至目前,全区通过该平台获得 融资支持的中小企业超过700家,遍布制造业、服务业、建 ...
202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同比增8.4%
人民日报· 2025-09-13 03:48
数据显示,中国企业投资规模继续位居世界前列。202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占全球份额的11.9%,较上 年提升0.5个百分点,连续13年列全球前三,连续9年占全球份额超一成。 据新华社厦门电(记者杜雅宁、付敏)在日前举行的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商务部、国 家统计局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中国对外 直接投资净额为192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4%。 公报显示,202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涵盖了国民经济的18个行业门类,其中流向批发零售、租赁和商 务服务、制造、金融、采矿五领域的投资均超百亿美元,累计占比超八成。 ...
【环球财经】英国7月经济增长环比持平
新华财经· 2025-09-12 20:08
英国国家统计局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英国经济环比没有增长,陷入停滞状态。 服务产业仍是推动英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7月,英国服务业环比增长0.1%,建筑业环比增长0.2%, 但制造业在7月环比下跌1.3%。 在截至7月的三个月内,英国经济环比增长0.2%,较前值0.3%已经有所放缓。 这些数据显示英国经济增长正陷入不断降速的通道中。今年第一季度,英国经济环比增长0.7%,但到 了第二季度,环比增速就已经降至0.3%。市场机构预期,英国经济低增长状态还将延续。 从今年4月开始,英国进入新的财年。在新的财年,英国的企业主国民保险税率和最低工资都有了明显 的上调,这挫伤了企业家的积极性。同时,由于通胀持续,英国居民在消费上趋于谨慎,这限制了英国 服务业的发展。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