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宗商品供应链
icon
搜索文档
*ST庚星: 海钦股份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5-23 18:21
公司财务与经营状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0亿元,同比下降49.87%,扣除非稳定模式收入后为2.46亿元,同比下降69.88% [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6亿元,亏损同比扩大1.84亿元,扣非净利润为-2.55亿元,亏损同比扩大2.01亿元 [5]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总资产1.62亿元,较年初下降64.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43.96万元,较年初减少101.46% [5] - 公司未弥补亏损达3.69亿元,超过实收股本2.30亿元的三分之一 [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801万元,同比下降151.63% [16] 业务转型与战略调整 - 2024年公司主营业务仍为大宗商品供应链业务,但持续缩减焦煤焦炭供应链规模 [6] - 公司原计划转型为"双碳"服务运营商,但因资源消耗过快,充电基础设施业务未能实现预期,已停止新增投资并裁撤60%员工 [6] - 2024年下半年转向液化石油气分销业务,第四季度实现液化石油气相关收入1.64亿元 [6] - 公司计提煤炭业务坏账准备1.56亿元,充电业务资产减值准备1858万元 [7] - 未来战略将探索从工业能源向民用能源过渡,从传统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型的发展路径 [8] 公司治理与结构调整 - 2024年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浙江海歆能源,管理层全面革新 [5] - 全年召开8次股东大会和12次董事会,审议通过治理层变更、章程修改等重要议案 [8] - 拟取消监事会设置,监事会的职权将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 [33] - 2024年董事薪酬总额51.38万元,监事薪酬总额8.82万元 [23][24] - 公司拟以债转股方式向全资子公司上海庚星增资2750万元,向福州庚星增资1100万元 [26] 审计与财务处理 - 审计机构出具带有强调事项段和持续经营重大不确定性段落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19] - 公司终止确认宁波星庚和上海星庚的递延所得税资产2610万元 [26] - 审计报告强调公司存在持续经营重大不确定性,主要因连续四年亏损、资产负债率高等因素 [19] - 中国证监会对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立案调查,结果尚未明确 [19]
厦门象屿20250519
2025-05-19 23:20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厦门象屿 - 行业:大宗商品供应链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公司业绩情况 - 2022 年前收入与归母净利润增长较快,2023 - 2024 年受经济及农产品业务减值影响下滑,大宗商品价格下行致营收下降但经营货量稳定,农产品供应链业务因玉米价格波动 2023 年亏损 9.8 亿,2024 年减亏至 2.4 亿,2025 年预计扭亏为盈[2][7][8] - 扣除 2024 年减值影响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超 7%,2024 年经营管理层面已优化[4][10] - 预计 2025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18.5 亿,2026 年 22.5 亿,同比增长 31%和 21%,2025 年盈利预测偏保守可能超预期[2][9] 公司积极举措及影响 - 完成股份回购用于员工激励、管理层换帅及组织结构优化,计划回购 1 - 1.5 亿股,占总股本 3.5% - 5%,回购金额 8.8 - 13 亿元,彰显公司对长期发展信心,激发管理团队积极性;成立钢铁中心推动业务板块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营效率[2][6] 公司业务板块表现 - 大宗商品供应链经营受行业及农产品影响过去两年下滑;生产制造环节以造船为主,过去两年收入和毛利占比提升,受益于造船板块景气度提升,利润进入释放期,在手订单排期至 2029 年,未来表现稳健;大宗商品物流受铁路物流及农产品物流影响,收入增长但利润下滑,对公司整体利润贡献占比下降,预计 2025、2026 年持续改善[11][12] 行业规模和格局 - 2024 年整个大宗商品供应链市场规模超 50 万亿元,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及化学原料占比较大,2024 年行业 C25 比例为 5.26,相对较低但有提升趋势,中小贸易商倒闭或退出使产能出清,龙头企业有扩大市场份额机会,未来集中度仍有提升空间[13] 行业发展趋势 - 从贸易商向服务商转型,盈利模式从价差转向提供多元服务,分散价格波动风险并优化盈利结构[14] - 拓展至全产业链流通,企业向上下游拓展增强把控力,如嘉能可收购矿权转型、厦门象屿认购南山铝业股权换商权[14] - 携手制造业出海,中国制造业体量与大宗供应链企业不符,出海扩张提供发展空间,参考日本商社经验,本土企业海外扩张需综合商社支持[14] 公司优势 - 规模优势:定增落地后有更多资本金开展业务,引入招商局集团和山东港口作为战略投资者,实现资金获取与业务协同,提高资产净额、偿债能力并降低负债率及财务风险[19] - 风控优势:经历农产事件后加强风险管控,多部门多环节协作清退低效高风险业务,通过风控体系建设与手段优化降低未来风险事件发生概率[19] - 周转优势:拥有网络化物流服务体系,实现物贸联动,提高供应链流通效率,过去五年平均总资产周转天数位于行业前列[19] 公司短期业绩支撑因素 - 核心黑色金属产业链企稳回升,2025 年制造业需求及基建实物量改善带动供需复苏,钢厂盈利比例维持在 50%左右[20] - 铝板块景气度高企,2024 年铝土矿经营量突破千万吨,全国氧化铝流通量占比保持在 15%以上[20] - 农产品板块有望扭亏为盈,通过控制粮食收储节奏,加强滚仓操作及衍生品手段套期保值,加强服务商转型[20] - 大客户德龙破产事件已妥善解决,不影响公司经营与财务[4][20] 公司估值情况 - 给予公司 13 倍 PE 估值,存在一定估值溢价,目前目标价为 8.58 元,相较收盘价还有 22%的涨幅,反映市场对公司信心及未来业绩增长预期[2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厦门象屿股价在 2020 年初约为 3 元,商品周期景气时段涨至接近 10 元,翻了三倍,上涨受益于大宗商品价格周期影响,公司通过赚取服务费、金融价差和贸易价差等扩大盈利,且加大分红力度[3] - 公司在减值上采取谨慎态度,账面价值有足量抵押物担保,未来进一步减值风险较低[4][10] - 厦门象屿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为战略布局方向,海外业务收入占比从 2019 年的 4.6%增长到 2024 年的 18%,2019 - 2024 年间海外业务收入增长 39%,未来预计继续快速增长[17] - 厦门象屿以铝供应链为例,构建铝土矿进口渠道,与翔集团电解铝厂合作,提供一体化出口服务并布局再生铝循环体系,2024 年铝供应链毛利率同比增长 1.1 至 2 个百分点[4][18]
庚星股份“夺章风波”后续丨多名前高管因离职补偿与公司起纠纷 董秘:双方就部分事实的理解存在分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4 21:38
公司治理纠纷 - 庚星股份前管理团队多名高管因离职补偿未到位提起仲裁或诉讼 涉及前总经理汤永庐、副总经理梁明媚、财务副总监周雯瑶等[1][2][7] - 2024年9月公司岗位调整后 10月10日首批离职高管未按协议收到补偿金 部分员工通过仲裁达成和解 涉及金额27.2万元[3] - 截至2025年4月 公司公告显示新增12件诉讼仲裁案件 其中7件为劳动合同纠纷 涉及李秀新(22万元)、周雯瑶(9.59万元)等[4][5] 控制权变更影响 - 2024年初浙江海歆通过法拍成为第一大股东后 与原管理团队产生摩擦 7月提议罢免原董事会大部分成员 8月解聘多数高管[1] - 新旧团队曾爆发"夺章风波" 原团队以员工赔偿方案为条件才移交公章 最终在2024年9月30日临时股东大会上达成和解[8][9] - 公司解释纠纷源于双方对事实理解分歧 此前8名员工纠纷已调解支付27.2万元 其余案件因存在争议进入法律程序[11][12] 财务与经营状况 - 2024年营收4.10亿元同比降49.87% 归母净利润亏损2.36亿元(同比扩大357.42%) 净资产转负至-3439万元[12][13] - 因连续三年扣非净利润为负且净资产为负值 公司自2025年4月29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15] - 新团队推动业务转型 2024年Q4新增液化石油气业务收入1.64亿元 2025年Q1收缩低毛利业务致营收降53.42%至8318万元[15][16]
600753,突遭*ST
中国基金报· 2025-04-26 13:45
公司被实施风险警示 - 庚星股份自4月29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证券简称变为*ST庚星,股价日涨跌幅限制为5%,4月28日停牌1天 [2] - 退市风险警示原因包括2024年利润总额、净利润或扣非后净利润均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以及2024年末经审计净资产为负值 [3] - 其他风险警示原因包括最近连续3个会计年度扣非前后净利润均为负值,且2024年财报审计报告显示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 [5]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8318.78万元,同比下降53.42%,归母净利润-153.07万元,扣非后净利润-182.01万元 [6] - 2025年第一季度末归母净资产-497.03万元,较2024年末的-343.96万元进一步恶化 [6][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684.23万元,上年同期为-779.59万元 [7] 业务调整与经营状况 - 公司缩减焦煤焦炭供应链业务,转向充电基础设施投建运营但未达预期,2024年下半年将液化石油气作为大宗商品业务核心品类 [6] - 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下降主要因优化大宗商品业务品类,停止开展低毛利率业务 [10] - 公司计划通过调整业务结构、降低采购成本及寻找新利润增长点来提升盈利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 [6] 市场数据 - 截至4月25日收盘股价报5.16元/股,总市值11.88亿元 [10] - 截至3月31日股东人数为1.843万户 [10]
浙商中拓: 关于拟投资设立浙商中拓(浙江自贸区)资源有限公司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3-28 21:14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拟在舟山设立全资平台公司浙商中拓(浙江自贸区)资源有限公司,以响应国家战略、把握政策红利,提升市场竞争力和资源配置能力,完善区域布局,拓展全球化业务,且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无重大影响 [1][2][4] 分组1:对外投资概述 - 公司为响应国家相关文件精神,抓住浙江自贸区建设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的机遇,拟在舟山设立全资平台公司中拓浙江自贸区公司,拟定注册资本金2亿元 [1] - 2025年3月28日公司召开第八届董事会2025年第二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设立议案,本次投资不涉及关联交易,中拓浙江自贸区公司将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1] - 本次投资事项在公司董事会审批权限范围内,无须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2] 分组2:投资标的基本情况 - 投资标的为浙商中拓(浙江自贸区)资源有限公司(以工商核准名称为准),经营范围以登记机关核准为准 [2] 分组3:对外投资的目的 - 公司在舟山设立中拓浙江自贸区公司,既是响应国家战略,也是抢占市场先机的关键举措,可把握政策红利和改革方向,提升市场竞争力和资源配置能力 [2] - 中拓浙江自贸区公司将抓住政策机遇,发挥舟山优势,完善公司区域布局,为大宗商品业务拓展提供支撑 [2] 分组4:对公司的影响 - 本次投资有利于公司抓住改革发展新方向和自贸区机遇,完善区域布局,拓展全球化业务 [4] - 投资资金为自有资金,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无重大影响,不损害股东利益 [4] 分组5:备查文件 - 公司第八届董事会2025年第二次临时会议决议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