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

搜索文档
我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迭代升级
金融时报· 2025-10-14 09:09
在今年9月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120个国家及欧盟公布了未来10年温室气体减排的新目 标。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视频致辞,并宣布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NDC)目标:到2035年,中国 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至10%,力争做得更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 的比重达到30%以上,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森林 蓄积量达到240亿立方米以上,新能源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主要高 排放行业,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 对此,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中国在关键历史节点为多边进程注入决定性动能。巴西总统卢 拉表示:"中国的总量目标为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30)达成全球协议奠定了基石。" "NDC目标的公布展现了我国的气候雄心,同时,在美国退出《巴黎协定》的背景下,有助于提振 全球气候治理的信心,引领气候治理进程。"浙商证券ESG及绿色金融首席分析师祁星表示。 NDC目标不断迭代升级 NDC目标,是指《巴黎协定》框架下各国依据自身国情设定的减排目标,每5年更新一次,以确保 与全球气候治理目标保持一致。 "NDC的 ...
公用环保202510第2期:多省发布“136号文”承接文件,绿色甲醇生产路线梳理-20251013
国信证券· 2025-10-13 16:5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公用事业 - 优于大市(维持)[1][6] 报告核心观点 - 核心观点认为在碳中和背景下,应重点关注新能源产业链及综合能源管理领域的投资机会[29][30] - 报告梳理了全国多省发布的“136号文”承接文件及新能源增量项目机制电价竞价情况,将其视为行业重要政策事件[1][14] - 专题研究部分详细介绍了绿色甲醇的制备路线,将其定义为通过可再生资源制备、碳排放显著降低的甲醇,主要分为生物甲醇和电甲醇两种技术路径[2][15] 按目录结构总结 一、专题研究与核心观点 (一)异动点评 - 本周(截至报告发布时)市场表现:沪深300指数下跌0.51%,而公用事业指数上涨3.45%,环保指数上涨1.49%,相对收益率分别为3.97%和2.00%[1][13] - 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公用事业和环保板块涨幅分别位列第4和第10名[1][13] - 电力子板块中,火电涨幅最大,达7.83%;水电上涨2.30%;新能源发电上涨3.72%;水务板块上涨5.55%;燃气板块上涨7.05%;检测服务板块上涨1.53%[1][13] (二)重要政策及事件 - 截至2025年10月12日,全国已有多个省份公布“136号文”承接文件并启动或完成新能源增量项目机制电价竞价[1] - 四川省:存量项目机制电量上限按风电400小时、光伏300小时确定,机制电价为0.4012元/kWh;增量项目竞价区间为0.2~0.4012元/kWh,执行期12年[14] - 江西省:存量机制电价为0.4143元/kWh,集中式和分布式项目机制电量上限分别为85%和95%[14] - 青海省:存量项目机制电量为51.4亿kWh,无补贴风光项目执行期6年;存量光伏、风电按装机容量等比例分配45亿kWh和6.4亿kWh机制电量;机制电价按青海省新能源补贴基准价0.2277元/kWh执行[14][27] (三)专题研究 - **绿色甲醇制取路线**:绿色甲醇需满足两个关键条件:氢气来源为绿氢(如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以及绿色碳源(如生物质直接捕获或空气碳捕集技术获取的CO₂)[2][15] - 绿色甲醇作为液态能源载体,具有高能量密度和储运便利性,加注设施改造成本低于氢燃料[15] - 主要制备路线包括:1) 生物甲醇:通过生物质气化技术将农林废弃物等转化为合成气,再催化合成甲醇;2) 电甲醇:利用可再生能源电力电解水制绿氢,与捕获的CO₂反应合成甲醇[15][20] - **各省新能源增量项目机制电价竞价结果**: - 山东省:风电入选电量59.67亿千瓦时,中标价0.319元/千瓦时;光伏入选电量12.48亿千瓦时,中标价0.225元/千瓦时;执行期深远海风电15年,其他项目10年[23] - 云南省:中标项目509个,光伏出清机制电价0.33元/kWh,风电出清机制电价0.332元/kWh;执行期12年[23] - 宁夏回族自治区:新能源发电企业13家,机制电量规模43亿千瓦时,机制电价0.2197元/千瓦时[23] - 蒙西地区:存量项目机制电价为蒙西煤电基准价0.2829元/千瓦时;7月首次结算均价为0.316元/千瓦时,较机制电价提高0.0331元/千瓦时[24] - 江西省:竞价总规模11.6亿千瓦时(光伏5.9亿、风电5.7亿),风、光竞价上限0.38元/千瓦时,下限0.24元/千瓦时,执行期10年[24] - 上海市:机制电量规模22亿千瓦时,电价申报上限0.42元/度,下限0.2182元/度,执行期12年[26]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申报电量规模合计221.48亿千瓦时(风电185.39亿、太阳能36.08亿),竞价区间0.15~0.262元/千瓦时[26] - 广东省:海上风电项目竞价范围0.35-0.453元/千瓦时,光伏项目竞价范围0.20-0.40元/千瓦时;执行期海上风电14年,光伏12年[28] (四)核心观点 - **公用事业投资策略**: - 火电:煤价电价同步下行,盈利有望维持合理水平,推荐华电国际、上海电力[3][29] - 新能源发电:政策持续支持,盈利趋于稳健,推荐龙源电力、三峡能源、区域海上风电企业(广西能源、福能股份、中闽能源)及算电协同标的金开新能[3][29] - 核电:装机发电量增长对冲电价压力,盈利预计稳定,推荐中国核电、中国广核;关注国家电投整合标的电投产融[3][29] - 水电:全球降息背景下高分红防御属性凸显,推荐长江电力[3][29] - 燃气:推荐具有海气贸易能力、特气业务锚定商业航天的九丰能源[3][29] - 装备制造:推荐基于余热锅炉进军核能和清洁能源装备的西子洁能[3][29] - **环保投资策略**: - 水务与垃圾焚烧:行业成熟,自由现金流改善,关注“类公用事业投资机会”,推荐光大环境、中山公用[3][30] - 科学仪器:中国市场份额超90亿美元,国产替代空间广阔,推荐聚光科技[3][30] - 废弃油脂资源化:欧盟SAF强制掺混政策在即,原材料需求增加,推荐山高环能[3][30] - 农林生物质发电:煤价下行带动秸秆价格下降,成本端改善明显,推荐长青集团[3][30] 二、板块表现 (一)板块表现 - 本周公用事业指数和环保指数均跑赢大盘,涨幅分别为3.45%和1.49%[31][32] - 电力各子板块、水务、燃气板块均实现上涨[32] (二)本周个股表现 - **环保行业**:A股62家公司中46家上涨,涨幅前三为高能环境(15.36%)、万邦达(12.48%)、浙富控股(11.60%);港股6家公司中2家上涨,涨幅前三为绿色动力环保(6.52%)、光大环境(3.15%)[34][36][39] - **电力行业**: - A股火电28家公司全部上涨,涨幅前三为上海电力(18.71%)、皖能电力(10.56%)、建投能源(9.34%)[40] - A股水电23家公司全部上涨,涨幅前三为西昌电力(7.61%)、桂冠电力(7.00%)、乐山电力(6.11%)[43] - A股新能源发电25家公司中20家上涨,涨幅前三为*ST聆达(10.92%)、嘉泽新能(5.84%)、中国广核(5.80%)[43] -港股电力18家公司中9家上涨,涨幅前三为华能国际电力股份(4.84%)、大唐发电(4.35%)、中广核电力(4.05%)[44] - **水务行业**:A股23家公司中22家上涨,涨幅前三为中环环保(19.98%)、中山公用(13.18%)、深水海纳(5.15%);港股4家公司全部上涨[48] - **燃气行业**:A股26家公司中23家上涨,涨幅前三为大众公用(21.12%)、洪通燃气(14.31%)、新疆火炬(8.60%);港股13家公司中9家上涨[50] - **电力工程行业**:A股7家公司中3家上涨,涨幅前三为特锐德(2.54%)、长高电新(2.34%)、智洋创新(0.50%)[53] 三、行业重点数据一览 (一)电力行业 - **发电量**:8月份规上工业发电量93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1-8月累计发电量641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56] - 分品种看,8月火电同比增长1.7%,水电下降10.1%,核电增长5.9%,风电增长20.2%,太阳能发电增长15.9%[56] - **用电量**:8月全社会用电量101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1-8月累计用电量687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6%[63] - 1-8月,第一产业用电量1012亿千瓦时(+10.6%),第二产业43386亿千瓦时(+3.1%),第三产业13297亿千瓦时(+7.7%),城乡居民生活用电11094亿千瓦时(+6.6%)[63] - **电力交易**:8月全国市场交易电量6550.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6%;1-8月累计市场交易电量434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0%,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63.2%[67][76] - **发电设备**:截至8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6.9亿千瓦,同比增长18.0%;其中太阳能装机11.2亿千瓦(+48.5%),风电装机5.8亿千瓦(+22.1%);1-8月发电设备平均利用2105小时,同比降低223小时[79] - **电源投资**: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4992亿元,同比增长0.50%;电网工程完成投资3796亿元,同比增长14.00%[90] - **流域水情**:2025年10月6日-12日,三峡平均入库流量2.04万立方米/秒,较上周下降28.1%;葛洲坝平均出库流量2.58万立方米/秒,较上周下降4.2%[100] (二)碳交易市场 - **国内碳市场**:本周全国碳市场配额总成交量1,221,263吨,总成交额67,860,590.40元;收盘价较上周上涨0.45%[102][103] - 2025年1月1日至10月10日,累计成交量99,320,065吨,累计成交额6,865,222,847.22元[103] - **国际碳市场**:本周欧盟EUA期货成交1.69万吨CO₂e,平均结算价78.74欧元/吨,较前一周提高2.52%;现货成交32.60万吨CO₂e,平均结算价78.65欧元/吨[107] (三)煤炭价格 - 本周环渤海动力煤价格677.00元/吨,较上周上涨1元/吨;郑商所动煤期货主力合约报价801.40元/吨,与上周持平[109] (四)天然气行业 - 本周国内LNG价格略有下降,10月11日液化天然气出厂价格指数为4026元/吨,较9月30日下降12元/吨[115] 四、行业动态与公司公告 - **行业动态**:重点提及“宁电入湘”特高压全面建成投运,具备800万千瓦送电能力,配套电源装机1764万千瓦,每年可向湖南输送电量超360亿千瓦时,其中新能源电量占比超50%[119] - **公司公告**:摘要记录了部分上市公司的重要经营动态,如桂冠电力前三季度发电量318.48亿千瓦时(+14.89%),黔源电力预计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4.5-5.3亿元(+70%~100%)等[121][122][123] 五、板块上市公司定增进展 & 六、大宗交易 - 报告列出了板块内多家上市公司的定增进展详情[126] - 报告记录了本周部分公司的大宗交易情况,包括成交价、折价率、成交额等数据[128] 八、公司盈利预测 - 报告提供了重点覆盖公司的盈利预测及估值表格,包括EPS、PE、PB等关键指标[5][8][131][132]
中泰国际每日晨讯:每日大市点评-20251013
中泰国际· 2025-10-13 13:51
每日大市表现 - 10月10日港股恒生指数低开低走,最终下跌462点,收报26290点,连跌五个交易日,大市成交3337.37亿元 [1] - 恒生科技指数全天下跌211点,报6259点,南向资金周五净流出3.99亿元 [1] - 港股市宽转弱,恒指成份股中38只上升,47只下跌,升跌比率为43比53 [1] - 重磅科技股全面下跌,阿里(9988.HK)下滑4.6%收165.4元,中芯(981.HK)下挫7.1%收77.55元,腾讯(700.HK)走低3.6%收651.5元 [1] - 美股应声急挫,纳斯达克指数跌幅达3.6%,跌820点至22204点,道琼斯指数急跌878点或1.9%报45479点,标普500指数下挫182点或2.7%收报6552点,创下4月以来最大跌幅 [2] 宏观动态 - 商务部发布公告对境外相关稀土物项、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 [3] - 商务部联合海关总署对超硬材料、稀土设备和原辅料、钬等5种中重稀土、锂电池和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新增管制的五种稀土金属为钬、铒、铥、铕和镱 [3] - 中美贸易关系紧张,中国宣布于11月起对稀土及相关产品出口实施新管制,美国威胁将对中国征收100%关税并计划对"所有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 [2] 行业动态:智能驾驶与医药 - 智能驾驶板块受大市影响全面下跌,小鹏汽车(9868 HK)跌4.2%,其他新能源汽车下挫2%-4% [4] - 小鹏汽车将在AI科技日宣布在物理AI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展现其全面转向物理AI战略的决心 [4]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上周下跌6.4%,市场观点认为诺诚健华(9969 HK)的海外授权协议在交易额和被授权方知名度方面差于预期,但其1亿美元首付款将夯实资金 [4] 行业动态:新能源及公用事业 - 新能源及公用事业港股板块上周表现反复,板块轮换发生,新能源及电力设备一度大幅上涨但周五调整 [5] - 信义光能(968 HK)、协鑫科技(3800 HK)、龙源电力(916 HK)全周分别下跌6.0%、3.7%、2.3% [5] - 东方电气(1072 HK)及上海电气(2727 HK)全周分别仅上升4.9%及2.4% [5] - 火电、环保、燃气板块上周前半段整固,后半段受到支持,华能国际(902 HK)、光大环境(257 HK)、华润燃气(1193 HK)全周分别上升4.8%、3.2%、3.5% [5]
周期论剑 -三季报展望
2025-10-13 09:00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宏观经济、科技(AI、半导体)、金融、航空、航运(LNG)、石油、煤炭、化工、钢铁、房地产、消费建材、水泥、玻璃、电子布、建筑、电力(火电、水电)、有色金属(铜、锡、稀土)[1][4][5][6][8][10][12][14][19][21][24][26][27][29][30][34] * 公司:招商轮船、招商能源、中国船舶租赁、恒力、荣盛、桐昆、新凤鸣、卫星石化、宝丰能源、中石油、中海油、新奥股份、华鲁恒升、华峰化学、龙佰集团、巨化股份、云天化、中国神华、宝钢股份、华菱钢铁、首钢、方大特钢、新钢、中信特钢、永金特钢、蛇口新城、招商积余、东方雨虹、汉高集团、华新水泥、上峰水泥、青松建化、天山股份、信义玻璃、中国巨石、建滔积层板、中材科技、中国中冶、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交建、中国建筑、中国电建、中国能建、新疆交建、四川路桥、山东路桥、隧道股份、江河集团、华能国际、华电国际、长江电力、川投能源、黔源电力、贵广电力、大唐发电[6][7][10][12][13][18][20][23][24][25][26][27][28][29][32][33] 核心观点与论据 * 宏观市场环境:国内金融条件稳定,财政货币政策宽松,决策层稳定资本市场的措施有助于凝聚共识和提振预期,外部冲击不会终结行情趋势,反而是增持中国资产的时机[1][2][3] * 投资主线与风格:科技(AI产业创新及半导体设备)仍是主线,金融板块可能成为黑马,反内卷背景下的有色金属、化工、钢铁及新能源行业受益于经济制度思路转变[1][4] * 航空业: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民航客运量增长超3%,高客座率与收益管理推动票价超预期上升,预计三季度盈利有望超过2019年水平,需关注公商务需求恢复情况[1][5] * LNG航运:四季度旺季预期乐观,OPEC增产及南美、西非增产保证需求,老龄化船舶环保监管压制有效运力,预计2025年四季度游运业绩将重新展现盈利弹性[1][6][7] * 原油市场:近期油价回落至约62美元/桶,受地缘政治缓解、关税及OPEC+每日增产13.7万桶等因素影响,短期仍面临压力,未来走势取决于产油国态度和地缘政治[1][8][9] * 煤炭市场:供需双向改善,需求超预期且新能源装机量断崖式下降减弱对火电冲击,7-8月产量收缩,预计2026年下半年煤价中枢将逐步上移至年均855元左右水平[1][14][15][16] * 化工行业:近期化工品价格指数一周下滑约0.48%,近一月下滑约1%,但中长期供需有望改善,推荐煤化工、氨纶、钛白粉等板块的龙头企业[11][12][13] * 钢铁行业:四季度为需求淡季但政策因素多,反内卷政策控制产量,龙头公司PB破净,长期看产能扩张停止,未来两到三年利润将逐步上修[19][20] * 房地产行业:假日期间新房交易同比下降约7%,二手房下降约5%,四季度在高基数下数据可能平淡,有助于实现总量均衡触底,龙头公司总量稳定[21][22] * 消费建材与水泥:龙头公司基本面已脱离地产拖累,三季度有望走出拐点,水泥板块中海外盈利稳定的企业表现优异,新疆区域需求旺盛[24][25] * 建筑行业:四季度传统表现较好,11月和12月获取超额收益概率大,美国加息推动铜铝价上涨,推荐拥有铜矿资源的公司[1][27][28] * 电力板块:火电公司三季度业绩增速维持高水平,水电板块因来水改善出现拐点,当前加强大水电配置风险收益比高[29][30][32][33] * 有色金属:铜和锡在中美科技周期共振及AI资本开支背景下易形成金融与科技需求双击,建议抄底铜,并关注稀土及深加工材料[34] 其他重要内容 * 国企改革影响:中国神华千亿资产收购母公司资产、河南神马集团与河南能源集团合并等举措标志电力和煤炭行业国企改革大潮开始,有助于提高市场集中度和竞争力[18] * 机构持仓与市场情绪:煤炭板块涨幅排名倒数第一,市场预期见底,机构持仓量降至五年最低位,从反内卷角度看好板块[17] * 细分赛道与红利股:推荐反内卷赛道中的化纤、炼化等,以及股息率较高且估值合理的红利股如中石油、中海油等[10] * 气候与来水因素:拉尼娜气候影响来水,秋汛可能在Q3末发生,长江电力Q4以来出库流量增速达200%以上,溪洛渡和向家坝出库流量增长50%以上,蓄水水平接近满载[32]
碳月报:全国碳市场价格承压震荡运行-20251010
建信期货· 2025-10-10 16: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全国碳市场价格承压震荡运行,生态环境部将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碳市场,持续完善制度体系,扩大覆盖范围,提升市场活力,但产业转型升级面临挑战,"两高"项目盲目上马问题需遏制 [4][11] 各目录总结 全国碳市场概况 - 9月全国碳市场综合价格最高价69.49元/吨,最低价57.72元/吨,收盘价较上月最后一个交易日下跌16.35% [7] - 9月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11,238,793吨,成交额663,715,993.32元;大宗协议交易成交量21,460,114吨,成交额1,339,812,346.42元;单向竞价成交量2,000吨,成交额134,600.00元 [7] - 9月全国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32,700,907吨,总成交额2,003,662,939.74元;2025年1 - 9月成交量98,098,802吨,成交额6,797,362,256.82元 [7] - 2025年10月全国碳排放配额买入、卖出价格预期分别为55.39元/吨、60.63元/吨,中间价58.00元/吨;买入、卖出、中间价格指数分别下跌19.09%、16.23%、17.64% [8] - 2025年12月全国碳排放配额买入、卖出价格预期分别为62.10元/吨、70.45元/吨,中间价66.28元/吨 [8] - 2025年10月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买入、卖出价格预期分别为69.00元/吨、76.83元/吨,中间价72.92元/吨;买入、卖出、中间价格指数分别下跌7.75%、9.29%、8.57% [8] - 1 - 7月火电累计发电量35439.50亿千瓦时,累计同比下降1.30%,降幅收窄;水泥产量9.58亿吨,同比下降4.5%,7月单月产量1.46亿吨,同比下降5.6% [9] - 1 - 7月电解铝累计产量2541.62万吨,累计同比增加2.54%;生铁累计产量50583万吨,同比下降1.3%;粗钢累计产量59447万吨,同比下降3.1% [9][10] 行情要闻 -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李高在2025年中国碳市场大会发布《全国碳市场发展报告(2025)》,介绍2024年以来进展和成效,表示将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碳市场等 [11] -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报告显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成效显著,但产业转型升级难度加大,"两高"项目盲目上马问题抬头 [11] 数据汇总 未提及具体数据内容
火电经营持续改善,清洁能源延续分化
2025-10-09 22:47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涉及的行业:火电行业 水电行业 核电行业 风电与光伏等新能源行业[1][2] * 涉及的公司:中核集团 广核集团 大唐发电 华能水电 国投电力(雅砻江公司) 长江电力 三峡能源 中闽能源 龙源电力[7][11][12][13] 核心观点与论据 火电板块 * 火电板块盈利情况改善 主要受煤价同比显著下滑影响 三季度动力煤价格环比二季度提升约40元至670元/吨 但同比仍显著下滑[1][2][3] * 电价相对稳定 年度长协和年度集中竞价等交易占比约60%-70% 三季度电价普遍回落但高温和煤价回升使多数省份电价平稳或提升 青海 广西 重庆等地区月度交易价格表现强势[1][2] * 利用小时数方面 七八月份火电竞量同比增加约3% 但九月份同比下滑12-13% 整体三季度表现偏平稳 高温天气和水电不佳腾出发电空间[2][3] * 需剔除特殊因素 如广东地区降幅过高或央企资产减值前置 火电脱碳转型普遍不错但资产减值的不确定性需关注[1][11] 水电板块 * 水电板块面临挑战 7 8月份降水偏少导致全国水电竞量同比下滑近10% 尽管9月份降水改善(三峡水库入库流量同比增加94%)但难以完全弥补缺口[1][4] * 大型水库如长江公司 雅砻江公司以及华能水电起到平滑作用 对水电竞争力表现需谨慎乐观[1][4] * 华能水电因澜沧江流域来水较好及新机组投产 表现优于长江电力[13] 核电板块 * 核电竞争力保持稳健增长 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小 发电系统运行稳定[1][5][6] * 核电行业出现分化 中核集团保持同比增长 广核集团受广东 广西地区火电交易电价影响面临较大下滑压力[7] * 中长期看中核成长性更强 广核三季度预计同比高个位数下滑 广东省市场化交易电价(如0.37元/千瓦时)对中长期业绩影响有限[8] 新能源(风电与光伏)板块 * 风电和光伏装机容量高速增长 1-8月分别同比增长71%和65% 但受新增装机量较高地区限电及三季度资源条件偏弱影响 利用小时数分别下降12小时和11小时(约下降5%)[2][9] * 各地新能源定价机制逐步出台 存在地区差异 沿海地区如福建 上海 广东风电竞价表现较好 但对大型新能源主体(如龙源)盈利前景持偏悲观态度[10][12] * 福建省的风电和利用小时数表现较好 预计能实现同比高增长[12] 其他重要内容 * 国投电力受益于煤价下滑赋予火电更好表现 且去年雅砻江公司完全蓄满带来的额外成本今年若无类似影响 将对其业绩有积极作用[13] * 在新能源分布无重大意外情况下 单季度盈利端预计增长六到八个百分点[14]
电投能源股价涨5.01%,中海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4.35万股浮盈赚取4.9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09 13:43
公司股价表现 - 10月9日公司股价上涨5.01%,报收23.70元/股,成交额2.23亿元,换手率0.43%,总市值531.25亿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内蒙古电投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成立于2001年12月18日,于2007年4月18日上市 [1] - 公司主营业务涉及煤炭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以及火电和电解铝业务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铝业产品55.11%,煤炭产品30.29%,电力产品13.02%,其他1.59% [1] 基金持仓情况 - 中海基金旗下中海顺鑫混合基金(002213)二季度重仓持有公司股票4.35万股,占基金净值比例2.08%,为公司第八大重仓股 [2] - 基于当日股价涨幅测算,该基金持仓单日浮盈约4.92万元 [2] - 中海顺鑫混合基金成立于2015年12月30日,最新规模为4142.33万元,今年以来收益率为16.82%,近一年收益率为9.46%,成立以来收益率为61.25% [2] 基金经理信息 - 中海顺鑫混合基金的基金经理为邱红丽,其累计任职时间为11年207天,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为3.31亿元 [3] - 邱红丽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为111.1%,最差基金回报为-48.4% [3]
电投能源股价涨5.01%,中科沃土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8.04万股浮盈赚取9.0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09 13:43
10月9日,电投能源涨5.01%,截至发稿,报23.70元/股,成交2.23亿元,换手率0.43%,总市值531.25亿 元。 中科沃土沃瑞混合发起A(005855)基金经理为徐伟。 截至发稿,徐伟累计任职时间6年64天,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3489.76万元,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 70.16%, 任职期间最差基金回报-6.14%。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 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 议。 责任编辑:小浪快报 资料显示,内蒙古电投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清沟大街1号内蒙古 电投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办公楼,成立日期2001年12月18日,上市日期2007年4月18日,公司主营业务涉 及煤炭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火电、电解铝业务。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铝业产品55.11%,煤炭产 品30.29%,电力产品13.02%,其他1.59%。 从基金十大重仓股角度 数据显示,中科沃土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电投能源。中科沃土沃瑞混合发起A(005855)二季度减持 6.1万股 ...
中国船燃成功完成浙江省首单船用绿色甲醇加注业务,关注四季度聚变装备招标需求释放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10-09 10:06
市场回顾 - 9月沪深300指数上涨3.20%,公用事业指数上涨0.41%,环保指数上涨0.77%,月相对收益率分别为-2.80%和-2.43% [2] - 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分类中,公用事业及环保涨幅分别处于第13和第11名 [2] - 电力子板块中,火电上涨2.34%,水电下跌3.08%,新能源发电下跌1.36%,水务板块上涨1.27%,燃气板块上涨5.65% [2] 重要事件 - 9月29日,中国船燃联合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集团,在宁波梅山港区成功为“中远海运天秤座”轮完成230吨绿色甲醇加注 [1][3] - 此次加注采用7台专业槽罐车及全套防爆加注橇装设备,通过槽罐车对船模式实现 [3] - 该事件标志着浙江省首单船用绿色甲醇加注业务落地,使宁波舟山港成为国内少数同时具备LNG、生物燃料和甲醇三类绿色燃料加注能力的国际枢纽港 [3] 专题研究 - 随着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启动及BEST装置关键部件安装就位,我国聚变装置建设有望迎来高峰期 [4] - 多个装置计划开展前期设计及建设招标工作,部分装置或将在今年四季度启动招标 [4] - 根据当前规划,聚变装置建设有望释放百亿量级市场空间 [4] 投资策略-公用事业 - 煤价电价同步下行,火电盈利有望维持合理水平,推荐华电国际、上海电力 [4] - 国家政策支持新能源发展,新能源发电盈利有望趋于稳健,推荐龙源电力、三峡能源、广西能源、福能股份、中闽能源、金开新能 [4] - 装机发电量增长对冲电价压力,核电盈利预计稳定,推荐中国核电、中国广核,同时推荐电投产融 [4][5] - 全球降息背景下高分红水电股防御属性凸显,推荐长江电力 [5] - 燃气推荐九丰能源,并推荐基于余热锅炉进军核能装备的西子洁能 [5] 投资策略-环保 - 水务及垃圾焚烧行业自由现金流改善,建议关注“类公用事业投资机会”,推荐光大环境、中山公用 [5] - 中国科学仪器市场份额超过90亿美元,国产替代空间广阔,推荐聚光科技 [5] - 欧盟SAF强制掺混政策生效在即,国内废弃油脂资源化行业有望受益,推荐山高环能 [5] - 煤价下行带动秸秆价格下降,农林生物质发电成本端改善明显,推荐长青集团 [5]
“十五五”时期,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建设如何推进?
中国环境报· 2025-10-09 07:14
政策制度转型 - 中国正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 建立新机制是新一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 [1] - 出台《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 提出地方碳考核、行业碳管控、企业碳管理、项目碳评价、产品碳足迹等政策制度 [1] 体系建设挑战:核算体系 - 碳排放核算体系复杂 涵盖区域、行业、企业、产品等多个层级 需要活动数据和碳排放因子数据 [2] - 当前存在统计核算底数不清、方法不明确、基础统计体系不健全、时效性滞后、碳排放因子本地化水平不高等问题 [2] - 省级碳考核主要考虑化石能源消费及外购火电碳排放 未包含工业生产过程碳排放 [2] - 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监测、报告和核查体系覆盖重点行业及重点用能单位的比率不高 [2] - 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及本地化碳足迹因子数据较少 [2] 体系建设挑战:评价考核 - 碳达峰碳中和专项评价考核机制尚未建立 降碳考核目标主要分解到省、市级 未落实到区县、行业、园区 [3] - 碳排放在线监测处于试点阶段覆盖范围小 评价依赖核算方法具有滞后性 难以实时预警 [3] - 项目碳排放评价多数地区仅进行核算未开展评价 尚未建立碳排放准入绩效水平评价标准 [3] 区域层面建设思路 - 构建区域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 推动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本地化和动态化更新 [4] - 以能源活动和工业生产过程为重点 建立二氧化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和快报机制 [4] - 建立碳排放双控目标差异化分解机制 将考核目标细化至省级、市级、区县级、园区、行业等 [4] 行业层面建设思路 - 控制化石能源消费 制定新建项目煤炭消费等量减量替代制度 加强火电运行小时数管控和电力用煤强度管理 逐步压减工业、生活等领域用煤总量 [5] - 加快推进交通运输电动化 推动石油消费进入平台期 加强天然气用途管控 [5] - 以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工业领域为重点开展碳排放核算 逐步扩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监测、报告与核查覆盖行业的比率和范围 [5] - 推动火电、钢铁、水泥、废弃物处理等行业建设温室气体排放在线监测系统 [5] 企业及项目层面建设思路 - 加强发电、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民航等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数据质量全链条管理 [6] - 将碳市场履约纳入生态环境保护和降碳考核体系 针对不同行业企业制定碳市场能力提升行动方案 [6] - “十五五”时期以控制碳排放强度为主 制定重点行业碳排放绩效水平值 设定先进值和基准值 [6] - 新建项目须达到先进值水平 对碳效低于基准值的存量项目制定改造和淘汰计划 [6][7] 产品层面建设思路 - 推进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制定 建设碳足迹因子数据库 [7] - 推动重点排放单位、重点外贸企业、国有制造业企业开展产品碳足迹核算评价和碳标识认证 [7] - 鼓励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加大低碳产品采购 推进产品碳标识在消费品领域应用 鼓励消费者购买低碳产品 [7] - 鼓励金融机构基于碳足迹信息丰富金融产品和服务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