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锂电池负极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翔丰华(300890) - 300890翔丰华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7
2025-05-07 17:38
产品与产能 - 硅碳负极材料已具备产业化基本条件,后续将加大投入规划批量生产线,根据客户和市场需求匹配批量生产,气相沉积硅碳负极材料积极规划生产线及产能布局 [1][3] - 新型材料研发重点方向包括硅碳、硅氧、钠离子用硬碳、B 型二氧化钛以及石墨烯等,部分产品已具备产业化基本条件 [2] - 正在推进四川遂宁蓬溪县 6 万吨高端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及福建永安市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负极配套生产线项目 [2] - 上海产业园、碳峰园相关工程正在推进,项目进度以公司后续公开披露信息为准 [3][7] - 收购永安市鼎丰碳素科技有限公司股权相关事项正在有序推进 [7] 业绩情况 - 2024 年度销售石墨负极数量 68,851.47 吨,同比增加 6,894.16 吨,增幅 11.13%;实现营业收入 138,833.84 万元,比上年减少 17.67%;实现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4,955.46 万元,比上年减少 40.23% [3] - 2024 年全年出货量 68,851 吨,同比增长 11.13%,产能利用率 83.43%,高于国内负极材料平均利用率,石墨负极材料销售单价较上年有所下降 [5][6] 业绩影响因素与应对 - 业绩波动受行业竞争加剧、财务成本上升、资产及信用减值增加等因素影响 [2] - 未来将积极开发新客户,开拓新业务市场,开发新产品,提升经营业绩,夯实可转债转股基础 [2] - 持续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开拓国际优质大客户,加大研发投入,开发推广相关产品,扩产并加强管理,降本增效 [4] - 提升管理和技术创新水平,提高原材料利用效率,加强与供应商战略合作,减少原材料价格上升对利润的影响 [7] 行业情况 - 2024 年中国锂电负极材料出货量约 208 万吨,同比增长 26%,受锂电池行业阶段性去库存影响,负极材料增速低于锂电池增速,市场价格总体下滑,盈利空间压缩 [5] - 2025 年随着下游锂电池需求增长,补库意愿提升,有望支撑负极材料需求 [5] 合作与市场布局 - 与清陶新能源合作正常推进,具体情况关注公司披露信息 [3][7] - 2026 年批量导入快充产品,具体合作品牌涉及商业机密不便披露 [3] - 积极布局国际市场,开拓德国大众、韩国 SK on、日本松下等国际知名锂电池企业 [6] - 硅碳负极材料产品性能优异、应用领域广泛,实际应用以客户需求为准 [7] 其他问题回应 - 2023 年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公司股份 130.51 万股,成交总额 5103.20 万元,未来若有相关计划将按规则披露 [6] - 重视投资者关系管理,将强化回复时效管理,提升沟通效率与服务质量 [7] - 已披露的股东减持计划已实施完毕或已届满,未来若有相关计划将按规则披露 [7]
宜昌高新区:“三聚焦”打造硅碳负极产业园
中国化工报· 2025-05-06 16:23
产业布局与集群发展 - 湖北宜昌高新区积极布局硅碳负极新兴产业,致力于打造产业特色鲜明、集群优势明显的硅碳负极产业园[1] - 高新区已形成"硅烷气—硅碳负极—新能源电池"一体化产业链布局,上游原料不出园、下游市场在"门前"[2] - 目前已有6家硅碳负极产业链企业落户高新区,正在招引更多行业龙头企业[3] 技术创新与产能规划 - 银硅科技引进气相沉积硅碳技术,投资建设年产2000吨硅碳负极新材料项目,产品具备优异循环次数和更高能量密度[2] - 高新区规划到2030年硅碳负极材料年产能达15万至20万吨,产值规模600亿元,新增税收超30亿元[2] - 匠芯新材料专注于高能量密度锂电池用硅碳材料,计划投资10亿元分两期建设,二期建成后年产能达3000吨[3] 项目建设进展 - 匠芯新材料一期项目土建进入攻坚阶段,预计6月试产,年底计划启动二期建设[3] - 晟皓电子级硅烷及硅碳负极新材料项目1月开工,总投资约56亿元[3] - 洛阳联创锂能科技签约建设总投资10亿元的新能源电池硅碳负极新材料项目[3] 产业链配套 - 和远气体年产5000吨硅烷项目已投产,年产能可达6万至8万吨[4] - 晟皓电子级硅烷项目规划年产能1.5万吨[4] - 高新区正在建设公共管廊实现硅烷气体"点对点"管道传输[4] 产业生态发展 - 高新区将加速推进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关联产业集聚[4] - 通过精准招引头部企业、链主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带动更多项目落地[1]
尚太科技(001301) - 001301尚太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9
2025-04-29 09:26
公司基本信息 - 投资者关系活动为电话会议,参与人员 122 人,接待人员为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李龙侠,时间为 2025 年 4 月 28 日 20:00,地点在公司北苏总部二楼会议室 [1] 2025 年第一季度经营情况 - 北苏二期项目陆续投产,新增产能充分释放转化为收入,强化差异化产品优势,目标市场增长空间打开,主要经营性指标同比大幅提升 [1] - 总资产:2024 年末 92.65 亿元,2025 年 3 月末 107.37 亿元,较上期末增长 15.89% [1] - 净资产:2024 年末 62.65 亿元,2025 年 3 月末 64.79 亿元,较上期末增长 3.41% [1] - 负极材料销售量:2024 年第一季度 3.32 万吨,2025 年第一季度 6.98 万吨,同比增长 110.24% [1] - 营业收入:2024 年第一季度 8.61 亿元,2025 年第一季度 16.28 亿元,同比增长 89.00%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2024 年第一季度 1.49 亿元,2025 年第一季度 2.39 亿元,同比增长 60.87% [1][2] 问答环节 存货相关 - 一季度末存货水平上升主因是北苏二期投产,在产品、半成品结存大幅增加,原材料涨价有影响但非主因,原材料库存充足,库存周期超未来一个生产周期 [2] 原材料价格影响 - 2025 年一季度焦类原料价格“急涨 - 急跌”,对负极材料生产有压力,冲击市场,公司对接下游传导价格,进行生产工艺精细化管理,尝试建立价格联动机制应对挑战 [3] 排产计划 - 2025 年第一季度北苏二期满负荷生产,2025 年有效一体化产能攀升至 30 万吨/年左右,第二季度适度调整外协采购规模,保持增长趋势 [4][5] 产能建设计划 - 2025 年重点推进马来西亚年产 5 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和山西昔阳年产 20 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预计 2025 年第三季度建设,马来西亚项目有望 2026 年上半年投产,2027 年人造石墨负极材料有效产能超 50 万吨 [5] 硅碳负极材料进展 - 公司有三款成熟硅碳负极材料产品,已向部分客户测试和推进市场,反应良好,采用气相沉积技术路线,筹备量产生产基地建设,部分设备可用原有人造石墨负极自研改进设备 [6] 经营性现金流情况 - 2025 年第一季度经营性现金流为负且规模大,因北苏二期投产进入集中付款周期,大量收到银行承兑票据用于支付在建工程款项,预计后续现金流将显著提升 [6]
上海市翔丰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4-21 03:18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主要从事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为石墨负极材料,应用于动力(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等)、3C消费电子和工业储能领域 [2] - 发展战略聚焦新型碳材料产业,已布局硅碳负极、硬碳负极、石墨烯等领域并具备产业化条件 [2] - 经营模式为以销定产、直销为主,通过出售石墨负极材料获取收入 [3] 研发与生产体系 - 研发体系分为粉体工程中心、理化/电性能检测中心及材料表征中心,下设三个研发组分别开发石墨类、非石墨类负极材料及其他新型碳材料 [4] - 采购模式为"以产定采",原材料来自合格供应商名单,外协加工环节严格质量管控 [5] - 生产模式以订单式为主,结合销售预测调整计划,确保准时交付 [6] 销售与财务表现 - 销售采用直销模式,全流程管理客户开发至回款,并根据信用等级差异化管控 [7] - 2024年营业收入13.88亿元(同比下降17.67%),净利润4955.46万元(同比下降40.23%),主因行业产能过剩导致价格竞争、可转债利息增加及减值损失计提 [8] - 下游客户资金紧张导致回款周期延长,信用减值损失增加 [9] 财务与评级情况 - 2023年发行8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中证鹏元2024年6月给予公司主体及债券AA-评级,展望稳定 [11]
天津滨海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4-19 06:31
公司业务与经营情况 - 公司主要从事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原材料包括针状焦、石油焦、沥青、碳材料、天然石墨等,上游为石油化工、煤化工等基础化工产业 [4] - 锂电池负极材料加工过程耗电量大,电价波动对成本影响显著,下游应用领域包括动力电池、消费电池和储能电池 [4] - 全资子公司翔福新能源获批内蒙古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新增年产2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最大用电负荷52万千瓦,年用电量28.9亿千瓦时 [6] - 公司为子公司北京旭阳新能源增资4,000万元,注册资本从1,000万元增至5,000万元,以强化投融资、研发等职能 [6] - 公司为全资子公司翔福新能源增资5.2亿元,注册资本从8,000万元增至6亿元,以满足流动资金需求 [7] 财务与资本运作 - 2024年度合并报表净利润为-2,813.42万元,期末未分配利润为-1.55亿元,母公司净利润为-1,695.50万元,期末未分配利润为-1.43亿元 [12] - 2024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包括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9][12] - 2025年度预计新增融资额度10亿元,包括银行贷款、融资性租赁等,同时为子公司提供新增担保额度10亿元 [40][78] - 截至公告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总额为3.18亿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203.33% [39] 关联交易与供应链 - 2025年度预计与控股股东旭阳控股及其关联方发生日常关联交易2.58亿元,2024年实际发生关联交易3.17亿元 [16][17] - 关联交易主要涉及采购针状焦、物业服务和办公用房租赁等,定价遵循市场化原则 [17][31] - 主要关联方包括旭阳控股(总资产117.08亿元)、中国旭阳集团(总资产598.41亿元)等,均具备履约能力 [18][24] 公司治理与审计 - 续聘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为2025年度审计机构,审计费用75万元(财务审计50万元,内控审计25万元) [51][57] - 独立董事津贴为12万元/年(税前),非独立董事津贴2.5万元/年(税后),高管薪酬按绩效考核制度执行 [63][65] - 董事会审议通过2024年度财务决算、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等议案,监事会认为内控体系健全有效 [71][89] 行业动态与下游需求 - 新能源汽车产量快速增长带动动力电池需求,储能电池发展迅猛,推动负极材料市场需求 [4] - 下游对锂电池安全性、充放电性能等要求提高,负极材料需满足更高技术标准,如循环寿命、压实密度等 [4]
尚太科技(001301):业绩好于预期 看好快充需求
新浪财经· 2025-04-17 20:39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业绩表现优异,体现较强核心竞争力 [1] - 预计2025年Q1实现营收16-17亿元,同比增长85 8%-97 4% [2] - 归母净利润2 3-2 6亿元,同比增长54 7%-74 8% [2] - 扣非归母净利润2 3-2 6亿元,同比增长60 7%-81 6% [2] - 以均值看,25年Q1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1 3%,环比增长3 4% [2] 行业与业务增长 - 负极材料业务实现高增,2024年销量21 65万吨,同比增长53 65% [3] - 2024年中国锂电负极材料出货量208万吨,同比增长26% [3] - 河北石家庄"年产1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2025年Q1逐步投产,订单量饱满 [3] - 计划在马来西亚建设年产5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提升国际竞争力 [3] 成本与产品优势 - 负极材料生产全部工序自主进行,减少运输支出,降低生产成本 [3] - 已开发并批量供应具备高倍率性能(≥4C)的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产品 [3] - 硅碳负极材料有三款成熟产品问世,已向部分客户送样 [3] - 围绕多孔碳制备、设备选型进行深入研究,为大规模生产做准备 [3] 未来展望 - 新产品新产能有望助力公司持续增长 [1] - 需求体现出淡季不淡的特点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