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通信
icon
搜索文档
策略主题报告:30%-60%:A股正在步入新盈利周期
国投证券· 2025-11-06 21:31
核心观点 - A股盈利格局正经历历史性变迁,从上游资源品主导转向科技与出海双轮驱动,当前科技+出海盈利占比已突破30%,未来有望持续提升至60%,成为新盈利周期的核心基本面主线[1][2][10] - 基于2025年三季报,A股盈利增速底部已逐步明确,全A/全A两非盈利增速分别为3.27%/3.09%,环比2025H1小幅上升,ROE水平也小幅上行至7.65%/6.07%[7][28] - 当科技+出海盈利占比向上突破50%时,有望推动A股盈利进入全新向上周期,且因其与国内PPI走势相关性较弱,将改变过去PPI对A股基本面的主导性解释[3] 盈利格局的历史性变迁 - 历史规律显示,伴随经济发展阶段主线变化,对应板块占A股(剔除金融)盈利占比突破30%后,在后续5-8年将持续提升至60%达到峰值,例如2000-2008年顺周期资源品盈利占比从30%提升至60%,2010-2016年中游制造和消费品+房地产盈利占比从30%提升至60%[1] - 每轮盈利格局切变的直接推动力是资本开支向新领域快速倾斜,并推动该领域盈利增长与ROE上升突破15%,如2003-2006年顺周期强资本开支、2010年后消费+制造+房地产强资本开支周期、2022年后科技强资本开支与OFDI出海投资上升[2] - A股盈利中枢呈现清晰产业演进脉络:2003-2012年上游资源品主导,2010-2021年消费+制造业接棒,2022年以来进入科技+出海新时代,新旧动能转换显著[21] 当前盈利周期与结构分析 - 2025年三季度全A/全A两非营收同比分别为1.21%/1.28%,相比H1的0.03%/0.47%小幅回升,销售净利率(TTM)分别为8.18%/4.39%,环比2025Q1分别提升0.44和0.22个百分点,经营现金流/营业收入比例上升至25.34%,反映企业"内卷"现象与资金回流状态好转[7][28][31] - PPI出现企稳迹象,库存周期处于去库存后期,全A两非盈利增速与PPI呈现显著正相关,ROE与产成品存货同步变动,表明盈利周期拐点临近,ROE(TTM)底部确认在望[8][32] - 各板块盈利普遍改善,创业板以18.84%的增速领跑,显著高于主板(5.40%)和科创板(-4.20%),主要指数中创业板指盈利增速达19.28%,中证500、沪深300、中证1000增速分别为9.33%、5.23%、-2.08%[8][33][35] 核心景气主线与行业表现 - AI产业链、出海、涨价资源品是三大核心景气主线:电子行业2025Q3盈利增速达37.40%,通信设备(含光模块)增速高达73.23%,家电、机械设备(主要为工程机械)、客车商用车增速分别为14.36%、14.15%、44.92%,有色金属受益全球定价上涨增速达36.66%[8][37] - 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越高景气度越佳,海外收入占比30%以上企业营收和盈利增速显著优于内需型企业,ROE水平持续提升至11.88%,出海50指数营收增速(+12.84%)和盈利增速(+13.88%)大幅超越全A水平,ROE达到17.68%[22][23][25] - 三级行业中,半导体、锂电设备、氟化工、保险、稀有金属、钾肥、商用客车、白银、电池化学品等细分领域净利润增速环比大幅提升,数字芯片设计、新能源与资源品成为景气度最高方向[38][39] 投资策略与估值匹配 - 2025Q3高增长细分(净利润增速30%以上)占比约25%,对应产业主题投资有效性最优阶段,投资理念变现为核心资产-景气投资-产业主题投资的轮回转变[40][42] - 基于PEG角度,性价比较好的二级行业主要有游戏、风电设备、电池、贵金属、航海装备、能源金属、光学光电子、化学纤维、工程机械、化学原料等[9][43] - 基于PB-ROE角度,性价比较好的二级行业主要有白电、工程机械、摩托车、航空机场、休闲食品、银行、钢铁、公路铁路、航运港口、水泥等[9][41]
主力资金丨尾盘4股获大幅抢筹
证券时报网· 2025-11-06 21:30
市场整体资金流向 - 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37.98亿元,创业板净流入9.53亿元,沪深300成份股净流入25.84亿元 [2] - 申万一级行业中有9个行业获主力资金净流入,22个行业为主力资金净流出 [2] 行业表现与资金流向 - 20个行业上涨,有色金属和电子行业涨幅均在3%及以上,通信行业涨2.37%,基础化工、汽车、钢铁和电力设备行业均涨超1% [2] - 11个行业下跌,传媒、社会服务、商贸零售行业均跌超1%,银行、农林牧渔、纺织服饰、房地产等行业小幅下跌 [2] - 电子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居首,达65.48亿元,通信、汽车和有色金属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均超11亿元 [2] - 传媒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33.75亿元居首,医药生物、计算机、电力设备和农林牧渔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均超15亿元 [2] 个股资金流向 - 84股主力资金净流入均超1亿元,其中17股净流入金额均超4亿元 [3] - 胜宏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入16.49亿元居首,东山精密和潍柴动力均涨停,主力资金分别净流入9.68亿元、8.61亿元 [4] - 超100股主力资金净流出均超1亿元,其中30股净流出金额均超2亿元 [7] - 特变电工主力资金净流出11.69亿元,净流出额创2021年9月16日以来新高,平潭发展主力资金净流出亦超10亿元 [8] 龙虎榜与机构动向 - 长城证券给予东山精密"买入"评级,称其三季度营收平稳增长,可关注AI相关业务进展 [5] - 潍柴动力龙虎榜显示一家机构净卖出1.43亿元,游资"曲江池"净买入1.2亿元,"成都系"净买入1.11亿元,国泰海通北京知春路营业部净卖出1.96亿元 [5] - 平潭发展跌停,龙虎榜显示上榜营业部席位全天成交8.01亿元,占当日总成交金额比例为13.58%,合计净卖出1.61亿元 [9] 尾盘资金动向 - 尾盘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入16.08亿元,创业板尾盘净流入2.87亿元,沪深300成份股尾盘净流入9.71亿元 [10] - 12股尾盘主力资金净流入金额均超5000万元,其中4股净流入均超1亿元,神州数码尾盘净流入3.09亿元居首 [10] - 20股尾盘主力资金净流出金额均超5000万元,其中12股净流出均超6000万元,指南针尾盘净流出1.25亿元居首,中际旭创尾盘净流出1.11亿元居次席 [11] ETF资金流向 - 食品饮料ETF最新份额为107.5亿份,减少8250.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入1036.0万元,近五日跌0.17%,市盈率20.59倍,估值分位20.64% [13] - 游戏ETF最新份额为77.2亿份,减少5600.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出5109.3万元,近五日跌1.49%,市盈率36.98倍,估值分位54.81% [13] - 科创50ETF最新份额为500.6亿份,增加8550.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入11.2亿元,近五日跌1.69%,市盈率163.69倍,估值分位96.65% [13] - 云计算50ETF最新份额为3.1亿份,增加0.0份,主力资金净流入261.0万元,近五日跌1.46%,市盈率94.20倍,估值分位80.68% [13][14]
当AI遇上赤字:全球发债潮创纪录,市场需求仍火热
智通财经· 2025-11-06 21:16
全球债券发行规模 - 2025年迄今全球债券发行量达5.95万亿美元,已超过2024年全年的5.93万亿美元,预计2025年全年发行规模将创下新高 [1] 债券发行驱动因素 - 债券发行热潮主要由金融机构和政府推动,政府发债旨在弥补不断扩大的预算赤字 [4] - 科技巨头如Alphabet和Meta Platforms的巨额债券发行使通信行业的债务规模同比增加三分之二 [4] - 市场需求强劲,债券投资者2025年的总回报率超过7%,为过去五年来最佳表现 [4] 主要公司债券发行案例 - Meta于10月30日发行总额300亿美元的债券,是自2023年以来规模最大的美国高评级债券销售,吸引高达1250亿美元的认购需求,创下公开公司债发行史上最高纪录 [4] - Alphabet于11月3日回归欧洲债券市场,发行总规模为30亿欧元的多期欧元计价基准债券,为AI和云基础设施领域的创纪录支出提供资金 [4] - 日本软银在10月发行双币种债券,大力押注AI [4] 投资者需求与市场状况 - 投资者需求完全跟得上债券发行,法国巴黎银行估计美国市场投资者可用于再投资的现金比公司发行的债券规模多出约740亿美元 [5] - 尽管债务洪流导致企业信贷利差扩大,但全球信贷风险指标仍徘徊在自2007年以来的最低水平附近 [4] - 市场定价被描述为"完美",对信贷、灵活性和负债管理的需求均达到历史高位 [4] 地域发行活动 - 美国高等级债券发行在9月和10月均创下纪录,发债热潮延续到11月 [6] - 美国企业加快在欧洲发债步伐,包括Alphabet、Colgate-Palmolive、Booking Holdings和摩根士丹利在欧元市场发行债券,Verizon自2020年以来首次发行英镑计价债券 [6] - 欧洲市场债券发行热潮持续,法国电信Orange等进行自2019年以来最大规模的五期欧元债发行 [6] 公共部门借款 - 政府及政府相关机构发行的投资级债券占比达69%,为自2010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最高水平 [9]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全球公共债务预计将在2029年超过GDP的100%,为1948年以来最高 [9] - 西班牙今年以三次发债共融资350亿欧元居主权债发行首位的交易之一,英国9月发行140亿英镑国债,意大利1月发行180亿欧元两期国债,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债券发行均吸引逾1400亿欧元的认购 [9] 市场分化与风险溢价 - 近期大型公司债交易均来自高评级且广为人知的公司,巨额融资可能会挤压其他潜在发行主体 [9] - 供给过剩正推高风险溢价,美国高评级债券平均利差扩大至82个基点,为7月1日以来最高 [9] - 许多投资者乐意卖出低评级债券,转而购买新发行的高流动性AA级债券 [10] 并购融资与市场活动 - 流动性充裕在高收益债市场体现,多家贷款机构参与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杠杆收购融资,为艺电的200亿美元收购交易提供债务支持 [10] - 全球并购交易额在第三季度超过1万亿美元,这是有记录以来仅第二次达到这一水平 [11] - 预计因利率降低、估值看法改善及积压交易需要完成,明年EMEA地区将出现大型并购,市场活动出现惊人增长 [11] - 优质单B或BB级信用主体收购融资市场的规模可能是2025年市场所见最大融资规模的两倍,市场承载能力极高,资金极为充裕 [11]
超预期!创业板三季报“成绩单”亮眼
证券时报· 2025-11-06 20:58
2025年三季报收官,创业板上市公司交出了一份超出市场预期的"成绩单"。 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板块延续上半年良好发展态势,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实现显著增长且增速进一 步扩大,大市值公司引领作用凸显,注册制企业稳步成长,研发投入持续加码,多个行业呈现蓬勃发展 态势,用实打实的数据彰显了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发展韧性与活力。 营收净利双增领跑全市场,超五成公司利润增长 截至2025年10月31日,创业板1388家披露三季报的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25万亿元,平均营业收入 23.41亿元,同比增长10.69%;合计实现净利润2446.61亿元,平均净利润1.76亿元,同比增长18.69%; 扣非后净利润2075.85亿元,平均扣非后净利润1.50亿元,同比增长15.56%,盈利水平稳步提升。同 时,板块平均经营活动净现金流达2.03亿元,同比增长2.24%,企业"造血"能力持续增强。 大市值公司作为创业板的核心支柱,业绩增长的引领作用愈发凸显。2025年前三季度,创业板市值前百 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54万亿元,同比增长17.72%;合计净利润1708.42亿元,同比增长26.78%,分 别占板块总营收、总净利润的4 ...
【6日资金路线图】沪深300主力资金净流入超25亿元 电子等多个行业实现净流入
证券时报· 2025-11-06 20:55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11月6日A股市场整体上涨,上证指数收报4007.76点,上涨0.97% [1][2] - 深证成指收报13452.42点,上涨1.73%,创业板指收报3224.62点,上涨1.84% [2] - 两市合计成交20552.48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1829.06亿元 [2] 主力资金流向 - 沪深两市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出37.98亿元,其中开盘净流出79.34亿元,尾盘净流入16.08亿元 [3] - 沪深300指数主力资金净流入25.84亿元,创业板主力资金净流入9.53亿元 [4] - 科创板主力资金净流出7.50亿元 [5] 行业资金流向 - 电子行业资金净流入175.47亿元,行业涨幅1.61% [7] - 有色金属行业资金净流入76.47亿元,行业涨幅2.42% [7] - 电力设备行业资金净流入67.82亿元,行业涨幅0.74% [7] - 医药生物行业资金净流出67.51亿元,行业跌幅0.38% [7] - 传媒行业资金净流出56.23亿元,行业跌幅1.53% [7] 机构交易动态 - 海科新源获机构净买入17582.62万元,日涨幅16.23% [11] - 华盛锂电获机构净买入15054.44万元,日涨幅20.00% [11] - 宏发股份获华泰证券买入评级,目标价44.68元,较最新收盘价34.10元有31.03%上涨空间 [12] - 国投电力获中信证券买入评级,目标价18元,较最新收盘价14.69元有22.53%上涨空间 [12]
超预期!创业板三季报“成绩单”亮眼
证券时报· 2025-11-06 20:55
2025年三季报收官,创业板上市公司交出了一份超出市场预期的"成绩单"。 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板块延续上半年良好发展态势,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实现显著增长且增速进一步扩大,大市值公司引领作用凸显,注册制企业稳步成长, 研发投入持续加码,多个行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用实打实的数据彰显了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发展韧性与活力。 营收净利双增领跑全市场,超五成公司利润增长 截至2025年10月31日,创业板1388家披露三季报的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25万亿元,平均营业收入23.41亿元,同比增长10.69%;合计实现净利润2446.61亿元,平 均净利润1.76亿元,同比增长18.69%;扣非后净利润2075.85亿元,平均扣非后净利润1.50亿元,同比增长15.56%,盈利水平稳步提升。同时,板块平均经营活动净 现金流达2.03亿元,同比增长2.24%,企业"造血"能力持续增强。 1388家公司中,1034家实现盈利,占比高达74.50%;737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53.10%,较上年同期提升8.31个百分点,超半数企业实现盈利增长,反映出板 块整体盈利质量的提升。 单季度数据更能体现增长动能的强劲。2025年第 ...
三季度扭亏,大唐电信遭高通索赔1.2亿
观察者网· 2025-11-06 20:49
财务业绩表现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5.57亿元,同比上升22.63% [1] -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亏损4958万元,较去年同期9055万元亏损额有所收窄 [1] - 第三季度单季度营业收入为2.82亿元,同比大幅上升66.16% [1] - 第三季度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实现3159万元,成功扭亏为盈,去年同期为亏损2874万元 [1] - 第三季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8.63%,较上年同期增加31.70个百分点 [2] - 业绩大幅增长主要系安全芯片业务收入规模增加所致 [1] 主营业务构成 - 安全芯片业务第三季度实现收入2.14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高达77.71% [1] - 特种通信业务第三季度实现收入4841.36万元,占比17.59% [1] - 其他业务第三季度实现收入1291.55万元,占比4.69% [1] - 公司已形成"安全芯片+特种通信"的整体产业布局 [3] 潜在风险与财务指标 - 尽管第三季度盈利,但前三季度仍累计亏损近5000万元,主要受前两季度拖累,第一季度亏损已超7000万元 [2] - 截至三季度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77.89%,虽较去年同期78.15%略有下降,但远高于行业平均的40.17% [3] - 货币资金由年初的4.37亿元减少至3.04亿元 [3] - 存货由年初的3.55亿元上升至5.15亿元 [3] 重大仲裁事项 - 公司被高通(中国)控股有限公司提起仲裁,涉案金额约1.2亿元 [3] - 仲裁源于2017年合资设立瓴盛科技的相关合同纠纷,涉及联芯科技对高通中国未履行第三期出资2.38亿元的补充赔偿责任 [4][5] - 仲裁请求具体包括瓴盛科技对第三方债权人的未清偿债务约8350万元,以及高通中国提供的贷款本金约2718万元及利息罚息 [6] - 公司回应称相关责任及风险已随联芯科技100%股权转移至其控股股东,预计对损益无重大影响 [6]
创业板公司2025年三季度业绩出炉!超七成公司实现盈利
证券日报网· 2025-11-06 19:07
创业板总体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1388家创业板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25万亿元,同比增长10.69%,合计实现净利润2446.61亿元,同比增长18.69% [2]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18万亿元,环比增长7.13%,合计实现净利润932.61亿元,环比增长18.32% [2] - 超七成公司实现盈利,1034家公司盈利,占比74.50%,737家公司净利润增长,占比53.10%,较上年同期增长8.31个百分点 [2] - 创业板营收、利润增幅明显高于境内市场其他板块,领跑全市场 [3] 大市值公司表现 - 创业板市值排名前百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54万亿元,同比增长17.72%,合计实现净利润1708.42亿元,同比增长26.78%,占板块净利润比重为69.83% [4] - 第三季度大市值公司合计实现收入5753.41亿元,环比增长12.50%,合计实现净利润675.49亿元,环比增长23.40% [4] - 前百公司中90家盈利,68家净利润增长,44家净利润增速超过30% [4] 盈利能力与运营效率 - 2025年前三季度创业板公司平均毛利率较去年同期增加0.87个百分点,127家公司毛利率增长超过5个百分点,13家公司毛利率增长超过20个百分点 [5] - 期间费用率由去年同期的11.08%降低至10.15%,下降0.93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下降0.65、0.14、0.01个百分点 [5] - 平均实现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2.03亿元,同比增长2.24% [2] 投资与研发投入 - 2025年前三季度创业板公司长期资产投资合计2737.66亿元,同比增长9.46%,单季度长期资产投资合计906.21亿元,同比增长8.99% [5] - 电子、通信、国防军工行业长期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5.24%、25.31%、20.04% [5] - 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合计1473.48亿元,同比增长6.20%,第三季度研发费用为516.61亿元,环比增长3.60% [6] - 271家公司研发强度大于10%,83家公司研发强度大于20%,307家公司研发费用大于1亿元,13家公司研发费用超过10亿元 [6] 电子通信与计算机行业 - 电子行业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1.65%,单季度环比增长12.28%,净利润同比增长36.29%,单季度环比增长46.26% [7][8] - 通信行业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4.82%,单季度环比增长2.91%,净利润同比增长94.10%,单季度环比增长55.18% [8] - 光模块行业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30.13%,龙头企业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前三季度净利润增速分别为90%、284%、50% [8] - 计算机行业前三季度由亏转盈,行业累计盈利6.84亿元 [8] 中游制造业 - 电力设备行业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2.90%,单季度环比增长5.25%,净利润同比增长28.61%,单季度环比增长12.75% [7] - 机械设备行业前三季度营收、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0.15%、8.26%,单季度营收、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0.67%、7.02% [7] 部分传统行业盈利修复 - 基础化工行业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8.86% [9] - 有色金属行业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5.94% [9] - 公用事业行业前三季度及第三季度净利润均实现扭亏为盈 [9] - 建筑材料行业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719.94% [9]
从电网守护到全运接力,5G-A机器人的破壁之旅
36氪· 2025-11-06 18:58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南方电网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华为、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及乐聚智能(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于11月1日成功发布首个基于5G-A网络的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在真实电网环境下的应用示范 [1][5] - 5G-A(5G-Advanced)网络通过其广覆盖、大上行能力、低时延与低抖动三大核心优势,赋能具身智能机器人,解决了传统电网巡检面临的高风险、高成本、低效率等困境,开启了高危区域无人化巡检的新纪元 [5][8][9] - 该技术融合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机器人火炬接力中得到进一步验证,展示了5G-A与具身智能深度融合在复杂移动场景下的应用潜力,标志着5G-A具身智能机器人正从工业场景走向更广阔的公众视野 [11][13][14] 传统电网巡检面临的挑战 - 作业环境高风险:巡检人员需在偏远山区、戈壁荒漠、高海拔地区的强电磁场、高低温和复杂地形中工作,人身安全面临严峻考验 [1][2] - 人力成本持续攀升:经验丰富的老师傅逐渐退休,年轻一代补充不足,偏远地区巡检任务需数天时间,效率与成本矛盾突出 [2] - 传统巡检手段局限性:人工目测和手持仪器效率低下,无人机巡检受限于精度和续航,早期巡检机器人受困于网络延迟,无法实现高清数据实时回传 [4] - 整体效率低下:巡检数据分散在不同人员和设备中,难以统一管理和分析,故障发现和处理周期被拉长 [4] 5G-A网络的技术优势与应用成效 - 广覆盖:确保机器人在山区、城市复杂环境及各类室内场景中保持稳定连接,大大扩展活动范围,实现从户外高压区到地下电缆层的通信不断线 [5][6] - 大上行能力:10~20Mbps上行速率支持同时回传多路高清视频,使后方专家获得身临其境般的视觉体验,支撑远程决策 [5][7] - 低时延与高可靠:端到端时延控制在毫秒级,确保机器人超过40个自由度的灵活本体和灵巧机械臂能1:1精准复现远端操作人员的动作,在安全距离外完成倒闸、验电等精细操作 [5][8] - 显著提升效率:据南方电网数据,具身智能机器人充满电后,巡检效率提升84%,单个巡维中心可节省2名巡视人员 [9] 具身智能机器人的能力突破 - 作业区域无缝衔接:能穿行于变电站室内屏柜间、户外设备区等复杂场景,克服了传统机器人在狭窄地区寸步难行的问题 [6] - 实现感知-决策-行动闭环:通过5G-A网络将超高清视觉、力觉反馈与控制指令无缝融合,具备在复杂环境中独立作业、远程协同与精准执行的能力 [8][9] - 开启全新运维范式:形成“人在后方、机器在前线”的模式,巡检员转型为远程监控专家,可同时监管多个机器人作业,专注于策略制定和异常研判 [8][9] 技术应用的扩展与未来前景 - 场景扩展验证: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火炬接力中,5G-A网络支持机器人在复杂城市道路高速移动,实现实时视频回传与控制指令零掉线,完成无技术人员陪同下的接力动作 [11][13] - 技术架构成熟:采用端-边-云协同架构,机器人端处理即时反应,边缘节点负责复杂协同,云端统筹全局调度,兼顾实时性与系统扩展性 [13] - 产业路径可复制:5G-A与具身智能的结合为能源、矿山、应急等高风险场景提供了可复制的产业智能化路径,智能体正成为新的作业主体 [10][14]
最新出炉!11月6日港股通净流入54.79亿港元,其中12.136亿港元都买了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6 18:49
南向资金成交活跃个股榜单中,净买入个股共5只,金额最多的是小鹏汽车-W(9868.HK,收盘价: 89.4港元),净买入12.136亿港元;净卖出个股共6只,金额最多的是潍柴动力(2338.HK,收盘价: 21.5港元),净卖出5.481亿港元。 每经AI快讯,11月6日,恒生指数上涨2.12%。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54.79亿港元。 (记者 曾健辉)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 | 南向资金今日成交活跃个股榜单 | | | | | --- | --- | --- | --- | --- | --- | | 代码 | 简称 | 收盘价 (港元) | 涨跌幅 (%) | 净买入金额 (亿港元) | | | 9868.HK | 小鹏汽车-W | 89.4 | 1.94 | 12.14 | = | | 1347.HK | 华虹半导体 | 80.1 | 9.05 | 9.61 | . | | 1810.HK | 小米集团-W | 43.44 | 0.28 | 6.63 | = | | 0981.HK | 中芯国际 | 76.95 | 7.32 | 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