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种业
icon
搜索文档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相关政策、产业链、发展现状、重点企业及未来趋势分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4-30 09:27
乡村振兴战略行业概述 - 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培养人才、传承文化、保护生态等综合措施推动农村全面发展,目标是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5] - 战略包含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大方向,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 [5] - 乡村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多重功能,乡村振兴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关键 [7]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营业收入超18万亿元,成为乡村产业振兴重要引擎 [1][25] - 2024年返乡入乡人才数量近1300万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占比23.6%,较2020年上升8.2个百分点 [16][18] - 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已创建493个,现代农业产业园累计达338个,农业产业强镇批准创建1709个 [20][22][24] 产业链与企业格局 - 产业链上游包括农业生产资料、技术支持与资金支持,下游涵盖加工流通、乡村旅游等延伸领域 [14] - 头部企业新希望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772.09亿元,新洋丰营收123.67亿元,体现传统农业基本盘稳定性 [29] - 隆平高科、梅安森等企业代表产业升级驱动力,天顺控股等综合服务商探索"农业+健康+数字"跨界模式 [28] 政策支持 - 2025年1月出台《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目标到2027年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 [11] - 2024年政策鼓励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推动普惠金融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 [13] - 国家持续加大财政投入,2018-2024年累计安排90亿元支持农业产业强镇建设 [24] 未来发展趋势 - 科技赋能推动智慧农业转型,无人机播种、区块链溯源等技术提升效率与品牌价值 [35] - 三产融合深化,农产品深加工与乡村文旅等业态拓展经济价值 [36] - 绿色发展理念普及,有机种植、光伏农业等模式促进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 [37][38]
甘肃省敦煌种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证券日报· 2025-04-30 08:13
公司公告声明 - 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公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1] - 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保证季度报告中财务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2] 财务报告情况 - 第一季度财务报表未经审计 [3]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适用,需说明重大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认定原因 [3] - 主要会计数据、财务指标发生变动的情况适用,需说明变动原因 [4] 股东信息 - 需披露普通股股东总数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 [4] - 持股5%以上股东、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参与转融通业务出借股份情况不适用 [4] - 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因转融通出借/归还原因导致较上期发生变化不适用 [4] 季度财务报表 - 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合并现金流量表均未经审计 [5] - 本期及上期均未发生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5] - 2025年起首次执行新会计准则或准则解释等涉及调整首次执行当年年初的财务报表不适用 [5]
生物育种:政策、技术与资本驱动的种业革命
Wind万得· 2025-04-30 07:13
生物育种技术概述 - 生物育种利用现代生物学技术(基因工程、分子标记、细胞工程等)结合传统方法,定向优化动植物遗传性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4] - 相比传统育种(周期长、表型不可预测),生物育种可缩短周期、跨物种导入优良基因,实现高产、抗病等目标性状[4] - 主流技术包括转基因育种(跨物种基因转移)、基因编辑(CRISPR精准修饰)、分子标记辅助育种(DNA筛选)、全基因组选择(大数据预测)及合成生物学(人工基因通路)[4][6] 全球生物育种发展 - 2023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达2.063亿公顷(30.9亿亩),为1996年的118倍,覆盖29个种植国和71个商业化应用地区[6][9] - 美国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占全球36.1%(7440万公顷),玉米、大豆、棉花普及率超93%,单产较1995年提升53%-41%[9][10] - 欧盟"地平线计划"投入1000亿欧元推动农业生物技术研发,基因编辑作物如抗白粉病小麦、高油酸大豆已商业化[6][10] 中国生物育种现状 - 中国人均耕地仅1.36亩(世界平均40%),2024年粮食进口1.58亿吨(大豆占66%),生物育种对保障粮食安全至关重要[11] - 政策持续加码:2020年提出"有序推进产业化",2023年转基因玉米/大豆试点增产5.6%-11.6%,抗虫除草效果超90%[11] - 2023年获批51个转基因品种(玉米37+大豆14),2024年新增99个初审品种(玉米97+大豆2),商业化进程加速[11] - 基因编辑领域:2023年颁发首张高油酸大豆安全证书,2024年累计下发5张证书,覆盖小麦、玉米等作物[11] 行业竞争与资本动态 - 中国生物种业核心专利仅占全球7%(美国80%),拜耳、科迪华垄断近70%专利,国内企业专利占比4%[12] - 2024年一级市场融资活跃:齐禾生科A轮超2亿、降平生物战略融资3.61亿、史记生物获16.5亿战略投资[14] - 资本聚焦底层技术突破,如博瑞迪生物B轮2.5亿(分子育种)、华清天木B+轮近1亿(基因编辑工具开发)[14] 技术路径对比 - 转基因育种:外源基因插入实现抗虫/除草,但存在争议(如随机插入风险)[6] - 基因编辑:CRISPR技术精准修饰自身基因,成本低且无外源DNA,但需规避脱靶风险[6] -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依赖自然变异筛选,社会接受度高但无法创造新性状[6] - 合成生物学:人工构建C4光合/固氮通路,潜力大但技术复杂度高[6]
登海种业2025年一季报简析:净利润减18.37%,三费占比上升明显
证券之星· 2025-04-30 06:5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1.63亿元,同比下降30.04% [1] - 归母净利润2459.77万元,同比下降18.37% [1] - 扣非净利润412.38万元,同比下降70.24% [1] - 毛利率30.68%,同比增17.68% [1] - 净利率16.47%,同比增19.47% [1] - 三费占营收比19.0%,同比增42.85% [1] - 每股收益0.03元,同比减18.13% [1] 资产负债与现金流 - 货币资金16.33亿元,同比增11.73% [1] - 应收账款3887.06万元,同比增21.23% [1] - 有息负债2600万元,同比增213.25% [1]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09元,同比增0.27% [1] - 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流动负债仅为18.77% [4] 业务与资本回报 - 2024年ROIC为1.31%,资本回报率不强 [2] - 2024年净利率为6.72%,产品附加值一般 [2] - 公司业绩主要依靠研发及营销驱动 [3] 融资与分红 - 上市20年累计融资3.67亿元,累计分红5.70亿元,分红融资比1.55 [3] 基金持仓 - 鹏华国证粮食产业ETF持有57.10万股,新进十大股东 [5] - 广发国证粮食产业ETF持有8.75万股,新进十大股东 [5] - 博时国证粮食产业指数发起式A持有8.69万股,新进十大股东 [5] - 鹏华国证粮食产业ETF规模1.89亿元,最新净值0.8643 [5] 市场预期 - 证券研究员普遍预期2025年业绩1.67亿元,每股收益0.19元 [4]
中原农谷育新种迎丰年——探访产粮大省河南的农业“芯”科技
上海证券报· 2025-04-30 04:02
粮食产量与农业地位 - 河南省2024年粮食总产量1344亿斤,连续8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年调出原粮及制成品600亿斤 [2] - 中原农谷作为农业"中国芯",支撑河南粮食增产稳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2] 中原农谷规划与优势 - 规划面积1612平方公里,核心区34196平方公里,形成"一核三区"协同发展格局 [3] - 区域拥有南北过渡带生态禀赋,是作物适应性试验天然"缓冲带",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完善,区位交通优势明显 [3] - 享受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双重政策红利 [3] 科研力量与创新成果 - 集聚67家高能级科研平台,包括24名院士、53支创新科研团队、390余名高层次种业人才 [4] - 中国农科院中原研究中心入驻140余人,长期工作80-90人 [4] - 推出126个优质新品种,强筋小麦"中麦578"种植面积达500万亩,年增产粮食超20亿斤 [5] - 小麦远缘杂交新品种"普冰03"通过国审,以666万元完成新品种权转让 [4][5] 技术应用与产业升级 - 高标准农田亩均粮食产能增加10%-20%,节水率35%,机械化水平提高15%-20%,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30%和25% [5] - "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实现500亩农田智能决策,智慧农业示范基地生产效率提升40% [8] - 华智生物种业平台年服务企业超100家,分子标记检测覆盖80%主要作物 [8] - 原阳县中央厨房产业园集聚156家企业,预制菜2024年出口突破5亿元 [8] 国际合作与产业目标 - 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等共建4个国际联合实验室,2024年签约92个重大项目,吸引外资27亿美元 [9] - 规划2035年种业总产值达300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900亿元,支撑1800亿斤粮食产能 [9] - 河南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7%,冬小麦供种占全国50% [9]
开源证券晨会纪要-20250429
开源证券· 2025-04-29 23:17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宏观经济、策略、行业公司等多方面展开分析,指出入境经济或提振2025年GDP 0.2个百分点,投资应抓牢“底线思维”,坚定“科技 + 消费”主线,并对多家公司进行点评,给出盈利预测和评级[3][5][13]。 市场表现 指数走势 - 展示沪深300及创业板指数近1年走势 [1] 行业涨跌 - 昨日涨跌幅前五行业为美容护理(2.599%)、机械设备(1.439%)、传媒(1.266%)、轻工制造(1.040%)、基础化工(0.868%) [1] - 昨日涨跌幅后五行业为公用事业( - 1.777%)、综合( - 0.973%)、石油石化( - 0.545%)、煤炭( - 0.511%)、社会服务( - 0.472%) [2] 总量研究 宏观经济 - 4月26日,6部门印发通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入境经济或提振2025年GDP约0.2个百分点,离境退税新政或提振2025年社零0.1 - 0.2个百分点 [5][6][7] - 3月工企利润和营收增速延续回升,利润格局“两新”加力扩围、中游占比微升,工业企业提前补库,需关注美国库存消耗程度 [8][9][10] 策略 - 外部不确定性催化黄金和军工行情,国内应关注自主可控、国产替代和内循环,投资抓牢“底线思维”,坚定“科技 + 消费”主线 [13] - 基于行业轮动模型,5月行业多头为煤炭、传媒等10个行业 [14] - 推荐珀莱雅、新易盛等13只金股 [15][16][17] 行业公司研究 化工行业 - 华峰化学Q1业绩超预期,纵向并购夯实聚氨酯产业优势,维持“买入”评级 [28] - 新凤鸣Q1业绩同比小幅增长,减值损失对业绩有所拖累,维持“买入”评级 [37] - 扬农化工产销高增,盈利改善,彰显龙头本色,维持“买入”评级 [67] 煤炭开采行业 - 潞安环能量价齐跌致全年业绩承压,关注成长性和喷吹煤弹性,维持“买入”评级 [32] - 三棵树零售转型成效显著,盈利能力逐步兑现,维持“买入”评级 [62] - 山西焦煤煤炭量价齐跌拖累业绩,关注煤矿成长与价格弹性,维持“买入”评级 [70] 家电行业 - 德昌股份2025Q1营收维持较高增长,发布增发预案加速东南亚产能以及电机产能扩张,维持“买入”评级 [40] 医药行业 - 新产业2024年业绩符合预期,海外市场高歌猛进,维持“买入”评级 [44] - 方盛制药经营业绩增速亮眼,研发创新提升长期增长动能,维持“买入”评级 [49] 纺织服装行业 - 慕思股份2025Q1产品毛利率同比提升,加深全渠道、多品类市场布局,维持“买入”评级 [54] - 南山智尚2025Q1传统主业显韧性,期待新材料业务利润拐点,维持“买入”评级 [57] 农林牧渔行业 - 隆平高科巴西玉米行业低迷致业绩承压,国内种子表现稳健,维持“买入”评级 [75] 轻工行业 - 共创草坪2025Q1业绩表现靓眼,全球产能布局推动份额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78] - 浩洋股份贸易摩擦下短期业绩承压,收购SGM品牌矩阵扩张,维持“买入”评级 [86] 传媒行业 - 神州泰岳海外新游推广及国内新游上线或驱动后续成长,维持“买入”评级 [82]
荃银高科2024年度实现营收47亿元 种业收入和销量均稳步上升
证券时报网· 2025-04-29 22:38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09亿元,同比增长14.77%,归属净利润1.14亿元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83532.13万元,同比增长24.13%,归属净利润219.67万元 [3] - 2024年种子出口及海外业务收入4.92亿元,同比增长72.39% [2] 业务发展 - 2024年农作物种子总销量21620.91万公斤,同比增长6.81%,其中水稻、玉米销量分别增长18.36%、19.73% [1] - 种子出口及海外销售达19373.48吨,同比增长74.80%,水稻种子在菲律宾市场占有率提升,棉花种子中亚出口超800吨 [2] - 设立水稻事业部、玉米事业部,优化业务分工,覆盖全国17个省市销售网络 [2] 研发创新 - 2024年通过国家审定水稻新品种59个、杂交玉米新品种19个,省级审定新品种42个 [1] - 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6项、国际发明专利授权1项,不育系7个 [1] - WINALL品种在东南亚、非洲通过24个杂交水稻及杂交玉米品种审定 [2] 市场战略 - 探索"优势产品+服务集成"营销新模式,打造大单品及标杆市场 [2] - 加强市场管控和维权打假力度,打击侵权行为 [2] - 在中亚、东南亚开展国际育种合作,加速海外市场拓展 [2]
荃银高科: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219.67万元,同比下降87.62%
快讯· 2025-04-29 21:00
荃银高科(300087)公告,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8.35亿元,同比增长24.13%。净利润219.67万元, 同比下降87.62%。 ...
隆平高科(000998) - 000998隆平高科业绩说明会、路演活动信息20250428
2025-04-29 20:10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 年公司在种业市场整体承压下,国内各板块稳健发展,巴西销量基本持平,市场份额稳定在 20%左右 [3] - 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85.66 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14 亿元,国内业务逆势稳健增长,实现营收 54 亿元,归母净利润 5.4 亿元 [3] - 2024 年国内水稻营收在 2023 年增长 36%基础上又增长 13%,突破 20 亿元;国内玉米营收超 21 亿元,联创种业营业收入超 16 亿元;国外巴西玉米营业收入超 31 亿元 [3] 隆平巴西相关情况 发展情况 - 自 2017 年底并购后,7 年实现销量规模跨越式增长,但利润业绩波动大 [3] - 在巴西玉米种业市场位居前三,与排名第二的科迪华差距较小,旗下品牌市场与影响力处于行业前列 [3] - 构建完善商业化育种体系,拥有领先实验室,建有 5 个核心育种站,具备可持续品种产出能力,组建合理育种家团队,全基因组预测育种技术准确率超 90%,预计 1 - 2 年有一批新品种推向市场 [3][4] - 在高粱市场潜力大,过去五年巴西高粱种植面积增长 80%,未来 10 年预计有 30%以上增长空间,大豆、水稻等作物也有发展潜能,已投资建设南美规模领先种子生产线 [4] 盈利能力提升举措与进度 - 利用国内运营管理能力优势,明确聚焦“2 + 2”作物战略,以玉米和高粱为主业,兼顾大豆和水稻拓展 [5] - 市场布局上,重点聚焦巴西、中国及非洲部分市场,其他区域通过出口合作补充盈利 [5] - 开展“种子 + 增值”业务模式,与国内企业合作开展农化产品销售、粮食易货贸易等增值服务 [5] - 优化科研与产品策略,聚焦主要增长市场,投入资源开发全球领先产品并优化流程 [5] - 持续降本增效,抓好控费降本 [6] 形势预期 - 巴西《未来燃料法案》将使乙醇产量从每年 350 亿升扩大至 500 亿升,玉米成为主要原料,全国 26 个酒精加工厂,在建 24 个,玉米消耗量大幅攀升,畜牧业发展也刺激玉米需求,预计年底玉米价格小幅上涨 [7] - 隆平巴西将把握机遇,深化“玉米 + 高粱”核心作物战略,运营状况预计显著优于去年 [7] 公司管理举措 汇兑管理 - 2025 年 3 月初巴西央行上调基准利率,公司借贷成本增加,实际贷款利率超 16% [8] - 公司通过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获取 16 亿元人民币贷款,跨境置贷给巴西子公司,综合贷款利率年化 2.9% [9] - 2025 年将采用套保工具对人民币跨境直贷进行锁汇,消除汇率波动对利润表的影响 [9] 降本增效 - 国内实行精细化预算管理制度,遵循“自下而上、三上三下”审核流程,优化组织结构与工作流程,减少管理层级,降低人力成本,严格执行差旅等费用政策,2024 年国内公司管理费用同比减少 2290 万元 [9] - 财务费用方面,通过统筹优化贷款结构、加强资金归集管理、引进贷款利率招投标模式,2024 年度利息费用降低超 2000 万元,实现管理费用率和财务成本逐年下降 [10] 水稻业务情况 变革举措 - 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实现量价齐升 [10] - 构建系统化能力,涵盖科研、品种开发、营销体系及团队管理等环节 [11] - 打造适应现代种业市场的营销模式,紧跟新媒体和渠道多样化趋势 [11] - 抓住低镉等绿色品种的科研和运作,打造战略市场成长点 [11] 未来规划 - 内研外引加快品种研发,抓住绿色高产、优质高产品种推广机遇 [11] - 通过并购整合扩大利润和营收增长,水稻产业将持续增长 [11] 中巴合作 - 促进国内与巴西团队深度合作,推进“两隆融合”,统一经营理念 [11] 国内玉米业务情况 研发和销售团队架构 - 研发团队以隆平高科玉米种业研究院为核心,整合联创种业、安徽隆平、甘肃隆平,河北巡天、湖北惠民、云南宣晟作为补充,甘肃隆平承接巴西资源材料 [11] - 销售体系采取分品种、分渠道精细化运营策略,联创种业以五大主品牌为核心,实施“5 + 10”战略,拓展品牌矩阵 [11] 联创种业规划 - 制定三年发展战略,目标是稳定基本盘、实现小幅增长,培育五大新增长点 [12] - 生物育种技术产品创新突破,全国审定转基因玉米品种 161 个,联创种业拥有 10 个,近三年转基因品种示范推广市场占有率保持前列,基因编辑技术获 T1、T2、T3 载体,预计明年商业化应用,分子设计育种项目缩短育种周期至 5 - 6 年 [13] - 市场区域拓展与产品优化,开拓北方早熟及极早熟玉米市场,推广联创第三代大单品 [14] - 战略并购与产业链延伸,并购生态区互补企业,整合资源,拓宽产品线,纳入小麦、花生、大豆等作物 [14] 玉米品种研发方向 - 综合考虑抗逆性与耐密性,抗逆性是关键,合理增加种植密度可增产,我国玉米平均种植密度约 4000 株/亩,部分区域增加 1000 - 2000 株/亩可提高产量 [16] - 提升品种耐密性,推广耐密品种可在灾害年份实现丰收 [16] - 适配机械化,品种需具备脱水快、含水量低、抗倒伏特性 [16] - 推进转基因技术应用,转基因品种在抗虫、耐除草剂方面优势显著,推广面积有望快速增长 [16]
丰乐种业:2025一季报净利润-0.11亿 同比增长21.43%
同花顺财报· 2025-04-29 18:20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2025年一季报基本每股收益为 -0.0172元,较2024年一季报的 -0.0224元增长23.21%,2023年一季报为0.0130元 [1] - 2025年一季报每股净资产为3.26元,较2024年一季报的3.16元增长3.16%,2023年一季报为3.15元 [1] - 2025年一季报每股公积金为0.73元,与2024年和2023年一季报持平 [1] - 2025年一季报每股未分配利润为1.35元,较2024年一季报的1.25元增长8%,2023年一季报为1.25元 [1] - 2025年一季报营业收入为5.48亿元,较2024年一季报的5.8亿元减少5.52%,2023年一季报为6.15亿元 [1] - 2025年一季报净利润为 -0.11亿元,较2024年一季报的 -0.14亿元增长21.43%,2023年一季报为0.08亿元 [1] - 2025年一季报净资产收益率为 -0.53%,较2024年一季报的 -0.71%增长25.35%,2023年一季报为0.42% [1]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 - 前十大流通股东累计持有21727.46万股,累计占流通股比35.38%,较上期变化22.07万股 [1] - 国投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持有12280.30万股,占总股本比例20.00%,持股不变 [2] - 合肥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有5673.99万股,占总股本比例9.24%,持股不变 [2] - 嘉实农业产业股票A持有1220.57万股,占总股本比例1.99%,较上期减少85.53万股 [2] - 宋钢持有444.25万股,占总股本比例0.72%,较上期增加53.16万股 [2] - 朱黎辉持有410.02万股,占总股本比例0.67%,较上期减少2.00万股 [2] - 海南波莲科技有限公司持有405.00万股,占总股本比例0.66%,较上期增加2.00万股 [2] -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九零三组合持有358.16万股,占总股本比例0.58%,为新进股东 [2] - 戴飞持有321.78万股,占总股本比例0.52%,较上期增加10.00万股 [2] - 丁建军持有318.94万股,占总股本比例0.52%,较上期增加45.83万股 [2] - 王淑芬持有294.45万股,占总股本比例0.48%,较上期增加13.85万股 [2] - 万家内需增长一年持有期混合上期持有373.40万股,占总股本比例0.61%,本期退出前十大股东 [2] 分红送配方案情况 - 本次公司不分配不转赠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