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

搜索文档
科创成长层重点服务未盈利科技型企业 特点是技术有大突破、商业前景广、研发投入大
中国经营报· 2025-06-18 21:42
科创板改革政策核心内容 - 证监会发布《科创板意见》 旨在通过设置科创成长层和推出6项改革措施 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 支持优质科技型企业发展[1] - 政策重点服务技术突破性强 商业前景广阔 研发投入大但未盈利的科技型企业[2] - 改革措施包括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第五套上市标准 试点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 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至人工智能 商业航天 低空经济等领域[1][2] 科创成长层实施细则 - 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全部纳入科创成长层 调出条件实施新老划断[2] - 新注册企业调出标准: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不低于5000万元 或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收不低于1亿元[2] - 存量企业按现行取消特殊标识条件执行调出[2] 第五套上市标准创新机制 - 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 将其入股年限 数量 比例作为审核注册参考依据[2] - 上交所将建立专业机构投资者认定标准 完善信息披露 设立"黑名单"打击违法违规行为[2] 配套改革措施 - 推出IPO预先审阅机制 提升交易所预沟通服务效率[1] - 允许在审未盈利企业向老股东增资扩股[1] - 健全支持上市公司发展的制度机制 协调投融资市场功能[1] 政策实施计划 - 证监会将组织上交所推进改革举措落地 加强政策解读 提升市场获得感[3] - 目标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 服务中国式现代化[3]
“投资成都”政策包发布!“链主基金行动计划”同步启动
搜狐财经· 2025-06-18 21:25
投资成都政策包 - 成都市发布覆盖产业基金、产业园区、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等11个方面的"投资成都政策包" [1] - 构建"天使+科创+重产+并购+S"全生命周期基金投资体系 [1] - 赋能建设"3+22+N"产业园区发展体系并搭建100个中试平台和概念验证中心 [1] - 提供资金支持包括:单个创新团队最高500万元、制造业项目最高3000万元、法人金融机构最高1亿元一次性奖励、文旅项目最高500万元、外资项目及研发中心最高1000万元 [1] 链主基金行动计划 - 成都发布百亿级"链主基金行动计划"聚焦集成电路、高端软件、轨道交通等优势产业集群 [5] - 目标到2030年打造12只链主基金形成总规模超600亿元的基金矩阵 [5] - 首只卫星互联网链主基金规模10亿元推动产业升级和总部经济创新 [5] - 统筹打造总规模3000亿元以上的制造业发展基金体系 [5] 基金体系与资本招商 - 成都市现有基金群规模超1700亿元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投资 [5] - 重点投资低空经济、人工智能、先进能源等产业通过股权直投和子基金方式助力新型工业化 [5] - 推行"链主基金+园区载体"资本招商新模式动态完善供应链地图和招商图谱 [6] - 新设或迁入金融机构可获最高1亿元一次性奖励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6]
第二十三届“海创会”签约项目总投资超300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6-18 20:45
本届海创会搭建"线下展会+线上云展厅"双平台,吸引258家参展单位携1022项高新技术成果集中亮相。 线下展会分科技创新展区、产业创新展区两大板块。 中新社福州6月18日电 (郑江洛)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创新"为主题的第二十三届中国·海峡创新项目成果 交易会(简称"海创会"),18日在福州启幕。 本届海创会还设有院士专家展区和主宾高校展区。其中,主宾高校展区邀请到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 学、武汉理工大学等知名高校带来创新科研成果。 当天,第二十三届中国·海峡创新项目成果交易会主论坛"2025中国海峡创新发展大会暨项目签约仪 式"同步举办,大会现场签约重点项目35项,涵盖新材料、低空经济、数字技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 产业领域,总投资超过300亿元人民币。 在产业创新展区,中国中车展位展出的"面向绿色融合运营的200km/h轨道交通智慧载运平台"备受瞩 目。据展位负责人潘硕介绍,该平台智能化程度高,列车可依据外部环境智能调节运行状态;车厢空调 系统还能根据天气和光照强度自动调节温度。 "我们还将AI大模型融入车辆设计中。"潘硕说,在车辆外形的涂装方案设计上,基于AI结合车辆功能性 和本地文化特色,可根据不同地域 ...
科创板迎新一轮改革,“1+6”细则出炉
第一财经· 2025-06-18 20:16
科创板"1+6"改革细则核心内容 - 证监会发布《科创板意见》,明确设置科创成长层,重点服务未盈利但技术突破大、商业前景广、研发投入高的科技型企业 [1][3] - 科创成长层实施新老划断,新注册企业需满足最近两年累计净利润≥5000万元或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收≥1亿元方可调出 [4] - 改革包含6项配套举措,涉及机构投资者制度、IPO预审阅、第五套标准扩容等方向 [2][7] 科创成长层具体安排 - 未盈利科技型企业股票将添加"U"标识,并提高摘U标准(存量企业维持原条件) [4] - 要求券商强化风险评估,个人投资者需签署专门风险揭示书 [4] - 保持发行上市制度、摘U条件、投资者门槛"三不变" [4] 6项配套改革细则 1. **机构投资者制度试点** - 对适用第五套标准企业,将资深机构投资者持股情况作为审核参考(非强制条件) [8] - 港股18A规则下企业平均拥有3名资深投资者,合计持股21%,上市后营收显著增长 [8] - 科创板90%上市企业曾获私募股权基金投资,具备试点基础 [9] 2. **IPO预先审阅机制** - 借鉴"秘密递交"制度,允许关键技术企业在正式申报前进行非公开预审阅 [10] - 预审阅不降低审核标准,但可加速后续流程 [10] 3. **第五套标准扩容** - 当前20家适用企业均为生物医药行业,拟拓展至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领域 [10][11] - 将按行业成熟度分批推进,"成熟一个推出一个" [11] 4. **其他措施** - 允许在审未盈利企业向老股东定向增发(专款用于研发) [11] - 支持上市公司吸收合并上市不满3年的科创板企业 [11] - 推动科创板ETF纳入基金投顾配置范围 [11] 专家观点 - 科创成长层突破企业规模/盈利限制,可引导资本流向高附加值产业 [1] - 建议未来重点完善差异化制度设计、强化板块协同、构建产学研生态链 [5]
科创板新一轮改革启幕!“1+6”政策挖宽“试验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8 20:16
科创板新一轮改革核心内容 改革总体思路 - 聚焦提升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更好发挥科创板"试验田"作用 [1] - 推出"1+6"政策措施,统筹推进投融资综合改革和投资者权益保护,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资本市场生态 [1] 科创成长层设置 - 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重点服务技术有较大突破、商业前景广阔、持续研发投入大的未盈利科技型企业 [3] - 现有和新注册的未盈利科技型上市公司将全部纳入科创成长层 [3] - 调出条件: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5000万元,或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1亿元 [3] - 存量公司调出条件仍为上市后首次实现盈利,实行"新老划断" [3] 六项政策举措 1. **试点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 - 针对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的企业,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增强对企业科创属性和商业前景的判断 [6] - 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入股情况仅作为审核参考,不构成新上市条件 [6] 2. **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 - 面向优质科技型企业,借鉴境外"秘密递交"制度,允许企业在正式申报前申请预先审阅,保护企业信息安全 [7] - 预先审阅阶段信息不公开,正式申报时一并披露问询回复文件 [7] 3. **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 - 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科技领域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 [7] - 此前第五套标准主要在生物医药领域落地,取得积极成效 [7] 4. **支持在审未盈利科技企业增资扩股** - 允许在审未盈利科技企业面向老股东开展增资扩股等活动 [8] 5. **完善科创板再融资制度和战略投资者认定标准** - 健全支持科创板上市公司发展的制度机制 [8] 6. **增加科创板投资产品和风险管理工具** - 健全科创板投融资协调的市场功能 [8] 改革意义 - 彰显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导向,稳定市场预期 [4] - 为增量制度改革提供可控的"试验空间",试点更具包容性的政策 [4] - 集中管理未盈利科技型企业,便于投资者识别风险和保护权益 [4] - 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8]
科创板大改革: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全部纳入科创成长层,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
梧桐树下V· 2025-06-18 19:58
科创板改革核心措施 - 设置科创成长层,重点服务技术突破大、商业前景广阔但未盈利的科技型企业 [1][6][15] - 未盈利企业全部纳入科创成长层,调出条件为新注册企业需满足: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不低于5000万元,或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收不低于1亿元 [1][6][27] - 存量未盈利企业按现行标准调出科创成长层 [1][6] 科创成长层具体规则 - 企业股票简称后加"U"标识,需定期披露未盈利原因及影响,并在年报首页显著位置提示风险 [7][26][28] - 个人投资者需满足科创板适当性要求,投资新注册未盈利企业还需签署专门风险揭示书 [7][27] - 调出机制明确:符合盈利条件后调出,因会计差错导致不符条件的将调回 [28] 制度包容性增强举措 - 试点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其入股情况作为第五套上市标准审核参考 [2][8][19] - 推出IPO预先审阅机制,允许关键核心技术企业在申报前秘密审阅文件以保护信息安全 [3][8][20] - 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至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 [3][8][21] 融资与市场功能优化 - 允许在审未盈利企业面向老股东增资扩股,专款用于研发 [4][9][21] - 提升再融资便利度,优化战略投资者标准,支持上市公司吸收合并上市不满3年的科创板企业 [9] - 丰富科创板指数及ETF品类,纳入基金投顾配置范围,研究推出更多期权产品 [9] 改革背景与原则 - 改革旨在落实国家创新驱动战略,适应科技型企业长周期、高研发投入特征 [5][14] - 坚持试点先行,发挥科创板"试验田"作用,条件成熟后推广至其他板块 [5][14] - 回应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企业诉求,借鉴生物医药领域第五套标准实施经验 [21] 监管与实施安排 - 强化风险监测预警,从严打击科创板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违法行为 [10][22] - 交易所将细化专业机构投资者认定标准,建立"黑名单"制度打击利益输送 [8][19] - 加强政策培训及案例示范,开展投资者教育以增强风险意识 [10][22]
侃股:科技资产正成为A股主角
北京商报· 2025-06-18 19:39
创业板及科创板政策改革 - 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 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 [1][2] - 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 重点服务技术突破大、商业前景广阔但未盈利的科技型企业 [1] - 现有和新注册的未盈利科技型上市公司将全部纳入科创成长层 [1] 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 - 支持编制更多科技创新指数 开发更多科创主题公募基金产品 [1] - 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参与科技企业投资 稳定股价并减少短期波动 [2] - 政策红利激发市场投资热情 科技资产成为A股领涨板块 [2] 科技企业融资与发展 - 科技型企业经营业绩不确定性大 转盈利周期长 对资本市场依赖性强 [1] - 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企业研发阶段需大量资金投入 [1] - 新上市标准使未盈利企业及时获得资金支持 加速技术突破和产品上市 [1] 科技资产市场影响 - 科技资产推动资本市场结构优化 科技产业比重上升 [3] - 促进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良性融合 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 - 科技资产以主角姿态引领A股市场迈向新高度 [4]
证监会,权威解读!事关科创成长层
券商中国· 2025-06-18 18:13
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 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关于加强监 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部署要求,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增强科创板制度 包容性、适应性,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国证监会制定了《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 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以下简称《科创板意见》)。 《科创板意见》在持续抓好"科创板八条"落地实施的基础上,以设置专门层次为抓手,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 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推出一揽子更具包容性、适应性的制度改革,着力打通支持优质科技型企业发展的堵点 难点,同时进一步加强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一方面,设置科创板科创成长层,在科创成长层的定位、企业入 层和调出条件、强化信息披露和风险揭示、增加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等方面明确具体要求。另一方面,围绕增强 优质科技型企业的制度包容性适应性,推出6项改革举措,主要包括:一是对于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 企业,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二是面向优质科技型企业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进一步提升证券 交易所预 ...
科创板迎新一轮改革,“1+6”细则出炉
第一财经· 2025-06-18 17:46
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全部纳入创新成长层。 证监会主席吴清话音刚落,6月18日下午,科创板"1+6"改革细则出炉。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认为,设置科创成长层这一举措具有非常重 要的意义。成长层突破了过去对拟融资企业规模、盈利等方面的要求与限制,不仅能够根据科创企业轻 资产、高研发投入、未来收益不确定性大等特点,为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更为精准的融资平台;还能够 吸引社会资本聚焦科技创新领域,引导资金从传统产业流向具有高附加值和发展潜力的科创产业,加速 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此外,科创板推出6项改革举措,包括对于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企业,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 投资者制度;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支持上市公司吸收合并上市不满3年的科创板上市公司等。 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全部纳入创新成长层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本次改革在科创板设置创新成长层,重点服务技术有较大突破、商业前景广 阔、持续研发投入大,但目前仍处于未盈利阶段的科技型企业。 "从全球实践看,科技型企业往往经营业绩不确定性大、转盈利周期长,资本市场服务能不能覆盖优质 未盈利科技型企业,是市场各方判断制度包容性、适应性 ...
重启五套标准后,最有可能上市的公司有哪些?
FOFWEEKLY· 2025-06-18 17:26
科创板"新五套"标准重启 - 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重启第五套标准,精准服务技术突破大、研发投入高、商业前景广阔的科创企业[6] - "新五套"标准与原有标准存在显著差异,可能借鉴香港18C框架调整市值和收入要求[7] - 适用企业需满足收入规模小、盈利能力弱或未盈利状态,投资者准入或要求2年经验及100万日均资产门槛[6] 六大配套改革措施 - 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扩大第五套标准至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7] - 推出IPO预先审阅机制,允许在审未盈利企业向老股东增资扩股,缓解审核周期压力[7][8] - 完善科创板再融资制度,增加投资产品及风险管理工具,同步启用创业板第三套标准支持未盈利创新企业[7][9] 行业准入与审核条件 - "新五套"申报企业需满足:1)获资深机构投资(标准待明确) 2)通过IPO预先审阅 3)属于人工智能、商业航天等指定行业[8] - 创业板第三套标准或侧重"三创四新"属性,筛选收入体量较大的未盈利企业,与科创板形成差异化[9] 首批上市企业预测 - 首批适用企业可能来自此前"科创板绿通"名单,生物医药领域优先消化现有六家在审企业,未来年上市节奏或为1-2家[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