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乘用车
icon
搜索文档
乘联分会:6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增长29.7%
第一财经· 2025-07-08 16:36
行业整体表现 - 6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208.4万辆,同比增长18.1%,环比增长7.6%,较2022年6月194万辆的历史最高水平增长7% [1] - 1-6月累计零售1090.1万辆,同比增长10.8%,超预期增长 [1][2] - 6月乘用车厂商零售、批发、生产均创当月历史新高,出口创历年各月历史新高 [2] 新能源车市场 - 6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111.1万辆,同比增长29.7%,环比增长8.2% [1] - 1-6月新能源累计零售546.8万辆,增长33.3% [1] - 6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升至53.3%,受报废更新、以旧换新叠加免征购置税等政策推动 [2] - 6月新能源促销力度环比下降0.8%至10.2% [2] 品牌竞争格局 - 6月自主品牌批发份额67.1%(同比+2.2%),国内零售份额64.2%(同比+5.6%) [2] - 1-6月自主燃油乘用车出口129万辆(下降13%),自主新能源出口81万辆(增长109%),新能源占自主出口38.6% [2] - 自主品牌在俄罗斯市场份额保持55%以上,虽短期出口下降但预计将恢复 [2] 库存与生产动态 - 6月总体乘用车厂商库存下降15万辆(去年同期降2万辆),新能源车库存同步下降 [2] - 7月预计燃油车企业因产能充裕将延长高温假,车市进入休整期 [3] 市场驱动因素 - 今年价格战较温和,但通过年款增配、调整车主权益等隐形优惠措施持续 [2] - 6月同比净增32万辆,拉动1-6月累计增速提升2个百分点 [2]
反内卷行业比较:谁卷?谁赢?
华创证券· 2025-07-08 16: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7月1日中央财经委会议聚焦供给侧优化和“反内卷”竞争,参考2015 - 2016年供给侧改革经验,后续相关产业有望出台具体方案 [3][8] - 从库存、CAPEX、产能利用率、价格水平4个角度筛选出“内卷”程度更高的行业,是下半年政策发力的重点领域,包括周期、制造、消费等行业 [3] - 从国企占比、集中度、税收占比、劳动密集度、产能去化后的价格弹性5个视角筛选“反内卷”潜在受益行业 [3][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下半年围绕“反内卷”和供给优化相关政策有望加速落地 - 7月1日中央财经委会议聚焦供给侧优化和“反内卷”竞争,后续相关产业有望出台具体方案,参考2015 - 2016年供给侧改革经验,当时相关行业供给侧改革文件出台后推动产能出清、价格回升、板块上涨 [8] “反内卷”重点行业:库存、CAPEX、产能利用率、价格四角度筛选 - 周期行业“内卷”程度较高的主要集中在化工(化学制品、橡胶、非金属材料),有色(能源金属等),煤炭,钢铁(普钢、冶钢原料)等 [3][12][17] - 制造行业“内卷”程度较高的主要集中在电新(电机、电网设备、电池、光伏),机械(自动化设备),汽车(乘用车),军工电子,建筑(房屋建设、基础建设)等 [3][17] - 消费行业“内卷”程度较高的主要集中在家电(家电零部件),食品饮料(食品加工、白酒、休闲食品)等 [3][17] 视角一:国企占比更高的行业政策效力或更强 - “反内卷”潜在受益行业需满足内卷程度高且国企占比较高,国企占比更高的行业政策执行效率更高 [18] - 更易受益于“反内卷”政策的行业包括周期中的煤炭、普钢、水泥、玻璃;消费中的白酒;制造业中的建筑、轨交设备、军工电子等 [18] 视角二:集中度更高的行业或更易实现供给出清 - 集中度更高的行业龙头定价权更强,能更快响应政策意图,通过头部企业协商达成减产实现供给侧出清 [21] - 筛选出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周期的能源金属、非金属材料、焦炭、冶钢原料等;制造中的乘用车、建筑、轨交设备;消费主要集中在白酒、食品加工等 [21] 视角三:税收占比低的行业,产能去化过程中对地方财政影响或更小 - “反内卷”涉及央地关系调整,税收占比更低的行业,产能去化过程对地方财政影响更小,政策执行或更易推行 [27] - 综合筛选低税收占比的过剩行业主要集中在周期中的玻璃、能源金属、普钢、橡胶等;制造业中的电机、自动化设备、风电设备等;消费中的家电零部件、酒店餐饮、食品加工等 [27] 视角四:劳动密集度更低的行业,产能去化过程中对就业影响或更小 - 劳动密集型行业推动产能去化可能引发失业率提升,劳动密集度较低的行业,产能去化对就业的影响更小 [28] - 筛选出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周期中的非金属材料、橡胶、塑料、化学制品、能源金属、金属新材料等;制造业中的电网设备、光伏设备、电池等 [28] 视角五:产能去化后的价格弹性 - 通过资产周转率与毛利率的相关系数衡量行业价格弹性,相关系数越接近1,产能去化后价格和毛利率扩张弹性越大 [31] - 综合筛选主要集中在周期中的玻璃、化学制品、能源金属、焦炭、冶钢原料、水泥等;制造业中的自动化设备、光伏设备、风电设备、乘用车等 [31]
乘联分会:6月乘用车出口48.0万辆 同比增长23.8%
快讯· 2025-07-08 16:14
乘用车出口数据 - 6月乘用车出口总量达48 0万辆 同比增长23 8% 环比增长7 3% [1] - 1-6月乘用车厂商累计出口247 9万辆 同比增长6 8% [1] 新能源车出口占比 - 6月新能源车占出口总量41 1% 较同期增加17个百分点 [1] 自主品牌与合资豪华品牌出口表现 - 6月自主品牌出口41万辆 同比增长28% 环比增长10% [1] - 6月合资与豪华品牌出口6 2万辆 同比下降9% [1]
【周观点】6月第4周乘用车环比+3.9%,继续看好汽车板块
核心观点 - 六月第四周乘用车交强险数据56.9万辆,环比上周增长3.9%,环比上月周度增长24.2% [2][9] - 汽车板块细分领域表现分化,SW摩托车及其他板块涨幅最高达5.1%,SW汽车零部件板块下跌0.7% [2][9] - 小鹏G7上市成为全球首款具备L3算力的新能源汽车,全系配备5C超充电池和全域800V SiC平台 [4][10] - 坚定看好汽车行业三大投资主线:红利&好格局、AI智能化、AI机器人 [6][11] 行业数据 市场表现 - A股汽车板块在SW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4位,港股汽车与零部件板块在香港二级行业中排名第19位 [14] - SW摩托车及其他板块年初至今涨幅达23.8%,表现最佳 [22] - 本周已覆盖标的中春风动力涨幅最高达29.82%,爱玛科技和宇通客车分别上涨21.04%和18.27% [25][26] 销量数据 - 6月第四周新能源乘用车销量29.5万辆,渗透率达51.9%,环比增长4.5% [46] - 比亚迪6月批发销量8.6万辆,环比增长4.9%;特斯拉销量2.1万辆,环比增长49.5% [47] - 2025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预期1435万辆,渗透率预计达60.6% [48] 行业动态 新产品与技术 - 小鹏G7推出三款配置,价格区间19.58-22.58万元,搭载双Orin-X芯片或三颗图灵AI芯片 [4][10] - 小鹏G7上市9分钟大定突破1万台,显示强劲市场接受度 [5][11] - 2025年预计L3智能化渗透率将达27%,L2+智能化渗透率将达36% [51] 企业合作与测试 - 保隆科技与威孚高科合资公司完成工商注册登记 [4][10] - 小马智行在卢森堡启动Robotaxi道路测试,文远知行W5无人物流车获批在广州黄埔全域测试 [4][10] 投资建议 配置策略 - 建议下半年加大红利风格配置权重,重点关注三条主线 [6][11] - 红利&好格局主线推荐宇通客车、中国重汽、福耀玻璃等 [7][11] - AI智能化主线推荐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德赛西威等 [7][11] - AI机器人主线推荐拓普集团、均胜电子、精锻科技等 [7][11] 金股调整 - 2025H2调入理想汽车、星宇股份、隆鑫通用,调出德赛西威、伯特利、新泉股份 [66][67] - 调整后组合中宇通客车、中国重汽H、隆鑫通用表现较好,涨幅均超8% [67] - AI成长风格和高股息红利风格权重对调,建议更多关注高股息红利标的 [69]
中国乘联分会:6月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208.4万辆,同比增18.1%。
快讯· 2025-07-08 16:06
中国乘联分会:6月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208.4万辆,同比增18.1%。 ...
“价格战”明退暗进?上半年乘用车市场呈现“明稳暗促”新格局
新华财经· 2025-07-07 19:57
乘用车市场降价态势回调 - 2025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市场降价态势显著回调 全市场综合降幅从1月的2.1万元(降幅14.5%)收缩至6月的1.5万元(降幅9.9%) [1] - 上半年累计降价车型仅91款 较2024年同期的144款减少37% 反映市场正从"价格战"转向"稳价策略" [1] - 降价行为减少源于国家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强化和行业反"内卷"发声 带动消费回暖并缓解车企降价压力 [1] 新能源车成为降价主战场 - 新能源车(含纯电 插混 增程)占据降价车型绝对主力 燃油车降价规模大幅萎缩 [2] - 6月14款降价车型中 纯电动车占6款(同比翻倍) 插混车2款(同比增1款) 增程式1款(数量持平) [2] - 纯电车型如比亚迪海豹06 欧拉好猫等降幅高达25% 而混合动力车型当月0降价 [2] 降价力度温和下行 - 新能源车上半年平均降幅2.3万元(降幅12%) 6月显著回落至1.5万元(降幅10.4%) 为二季度最低点 [3] - 燃油车上半年平均降幅1.7万元(降幅8.9%) 6月为1.4万元(降幅8.6%) 幅度和波动性均小于新能源车 [3] - 市场整体趋向理性定价策略 降价力度从年初高位逐步收敛 [3] 促销活动替代官方降价 - 竞争形式从官方降价转向促销活动 新能源车6月终端促销力度维持在10.2%的中高位 [3] - 传统燃油车6月终端促销力度达23.3% 环比升0.8个百分点 同比升2.1个百分点 连续13个月稳定在21%以上高位 [3] - 豪华车6月促销力度高达26.8% 同比增长3.6个百分点 反映新能源车分流下传统燃油车阵营的销售压力 [4] 下半年市场展望 - 预计延续"总量趋稳 结构分化"基调 技术迭代 成本控制能力及供应链与政策环境稳定性将成为关键变量 [4]
【会讯】2025年7月乘用车市场分析发布会会议通知
乘联分会· 2025-07-07 16:36
点 击 蓝 字 关 注 我 们 本文全文共 685 字,阅读全文约需 2 分钟 为了便于大家进一步及时掌握全国乘用车市场产销动态,并了解行业政策、价格、二手车、新能源汽 车、商用车市场、上海汽车市场等情况,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秘书处现决定举行"2025 年7月乘用车市场分析发布会",本次会议以 网上发布 的形式举行。 会议相关信息如下: 主办方: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 协办方: 搜狐·汽车事业部 上海市信息中心 益普索(中国)咨询有限公司 上海安路勤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上海福蓝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广州威尔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科瑞卓信(北京)咨询有限公司 广州市佩升前研市场信息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会议报告网上发布时间: 2025年7月8日(星期二)下午16:00 请大家关注微信订阅号:cpca2024和官网www.cpcaauto.com,届时报告将通过以上两种渠道发布。感谢各 位的支持! 会议报告内容: 1)2025年6月份上海汽车市场上牌情况 ——上海市信息中心; 2)2025年5月价格指数报告 ——福蓝汽车; 会议报告网上发布渠道: 微信订阅号(cpca2024) 官网( ...
华龙证券:智驾平权与人形机器人催化 维持乘用车行业“推荐”评级
智通财经网· 2025-07-07 12:04
行业表现与评级 - 截至2025H1申万汽车指数上涨8 91% 领先沪深300指数8 88pct 乘用车及汽车零部件板块因智驾平权和人形机器人催化超额收益明显 [1] - 2025年下半年自主乘用车将进入国内格局收敛与出海加速阶段 同时L2&L4智驾放量及人形机器人产业趋势延续 行业维持"推荐"评级 [1] 乘用车市场格局 - 2025H1乘用车市场在以旧换新政策支撑下保持增长 新能源及自主品牌份额持续提升 15万元以下市场由自主厂商主导 20-30万元区间小米YU7、小鹏G7等新品具备爆款潜力 [1] - 30万元以上高端市场问界M8/9、尊界S800等供给储备丰富 供应商账期缩短及高息车贷叫停促使竞争焦点回归产品力 建议关注规模效应/成本控制能力强及智驾领先的车企 [1] 自主车企出海 - 2025年1-5月乘用车出口保持两位数增长 插混车型为主要驱动力 自主车企海外产能密集落地 重点布局东南亚(泰国)及拉美(墨西哥、巴西)市场 [2] - 零跑汽车、小鹏汽车等新势力加速出海 自主车型海外定价优势显著 有望成为重要利润来源 [2] 智驾产业链发展 - L2智驾因芯片国产替代及规模效应降本加速普及 比亚迪等车企推进智驾平权 预计2025年中高阶智驾车型销量达550万辆 渗透率22 9% [3] - L4级Robotaxi因政策放宽及零部件降本加速扩张 Waymo/萝卜快跑单周订单超25万/10万 运营车队规模提升推动平台盈利 [3] 人形机器人产业 - 2025年特斯拉、Figure AI等厂商聚焦工业场景部署 规模化落地将积累实机数据提升通用能力 量产进程有望加速 [4] - 家用场景仍存在认知决策、续航等痛点 建议关注灵巧手、丝杠和传感器等核心增量环节 [4]
周观点 | 全球百强出炉 中国零部件空间可期【民生汽车 崔琰团队】
汽车琰究· 2025-07-06 19:05
核心观点 - 2025年6月第4周乘用车销量57.9万辆,同比+8.0%,环比+3.7%;新能源乘用车销量29.8万辆,同比+26.7%,环比+4.4%;新能源渗透率51.6%,环比+0.3pct [1] - 汽车板块本周表现弱于市场,A股汽车板块上涨0.65%,排名第22位,表现弱于沪深300(+1.80%)[2] - 本月建议关注核心组合包括吉利汽车、比亚迪、理想汽车、小鹏汽车、小米集团等[3] - 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与整车产业地位不对等,2024年进入全球百强的中国企业17家,合计营收1,104亿元,占全球比重11.7%[4] - 乘用车基本面向上,6月销量持续增长,新能源渗透率维持在51%以上,新车密集上市将推动车市向好[5] - 智能驾驶行业呈现"两极穿透"特征,15万元市场加速普及,高端车型向多模态融合演进[5] 行业数据 - 2025年6月第4周乘用车销量57.9万辆,同比+8.0%,环比+3.7%[1] - 新能源乘用车销量29.8万辆,同比+26.7%,环比+4.4%[1] - 6月第1/2/3/4周乘用车销量分别为36.2/45.9/55.8/57.9万辆,同比+12.4%/+26.4%/+28.0%/+8.0%[5] - 6月新能源渗透率分别为55.7%/54.8%/51.2%/51.6%[5] - 2025年5月250cc以上摩托车销量10.1万辆,同比+31.1%,环比+8.9%[23] - 5月重卡销量8.3万辆,环比-5.0%,同比+6.0%[24] 全球零部件市场 - 2024年全球零部件百强中,德国企业前10名占3家,营收占比33%[4] - 日本企业前30名占8家,收入规模占比25%[4] - 中国企业仅4家进入全球前50强,规模占比排名低于数量占比[4] - 前十大零部件供应商主要涉足动力总成、汽车电子、辅助驾驶系统、底盘系统、座椅等赛道[4] - 博世集团以543.7亿元收入位居全球龙头,同比小幅下降[7] 投资建议 - 乘用车推荐智能化、全球化优质自主车企:吉利汽车、比亚迪、理想汽车、小米集团、小鹏汽车、赛力斯[6] - 零部件智能化推荐:伯特利、地平线机器人、科博达(智能驾驶);继峰股份(智能座舱)[6] - 新势力产业链推荐:星宇股份、瑞鹄模具、沪光股份(H链);拓普集团、新泉股份、双环传动(T链)[6] - 机器人推荐:拓普集团、伯特利、爱柯迪、双环传动、银轮股份[6] - 摩托车推荐:春风动力(中大排量龙头)[6] - 轮胎推荐:赛轮轮胎(龙头)、森麒麟(高成长)[6] 市场动态 - 小鹏G7上市售价19.58-22.58万元,9分钟订单突破1万台[5] - 零跑B01开启预售,售价10.58-13.58万元,7月上市交付[5] - 特斯拉Model 3长续航版升级,百公里加速提升至3.8秒,售价上调至28.55万元[67] - 理想汽车6月交付36,279辆,同比下降24%[66] - 小鹏汽车6月交付34,611辆,同比增长224%[66] - 蔚来6月交付24,925辆,同比增长17.5%[66] 政策影响 - 以旧换新政策延续,将国四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纳入补贴范围[40] - 报废并更新购置货车补贴8万元/辆,无报废更新补贴3.5万元/辆[39] - 购买新能源乘用车补贴2万元,2.0升及以下燃油车补贴1.5万元[40] - 地方补贴政策陆续出台,济南、扬州、拉萨等地推出不同档位购车补贴[44] 细分领域 - 摩托车市场:250cc以上5月销量10.1万辆,同比+31.1%,出口5.0万辆,同比+52.1%[23] - 重卡市场:天然气重卡渗透率提升+政策驱动内需向上,推荐中国重汽[24] - 轮胎行业:半钢胎开工率78.11%,全钢胎62.46%,海外需求旺盛[54] - 机器人领域:特斯拉Optimus预计年底前数千台在工厂工作,5年内达百万台量级[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