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互联网平台
icon
搜索文档
互联网平台新规落地!“内卷”、刷单套路被税收监管强势“狙击”
第一财经· 2025-06-24 08:20
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 - 国务院令第810号《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于6月23日生效,首次要求抖音、京东、美团等平台企业按季度向税务机关报送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收入数据,标志着平台经济进入"数据控税"阶段 [1] - 该规定以国务院令形式发布,立法层级仅次于法律,高于部门规章,凸显国家对互联网平台税收监管的重视 [1] - 规定共14条,包括报送义务、内容和时限要求,免予报送情形,减轻报送负担措施,以及涉税信息保密义务 [3] 平台经济税收监管挑战 - 互联网平台经济具有虚拟性、跨地域性、交易快速频繁等特点,传统税收征管模式难以适应 [2] - 平台内经营者经营地点与平台所在地可能分属不同地区,税务机关难以准确掌握其经营收入和纳税情况 [2] - 平台经济参与者众多且复杂,包括大型企业、中小微企业、个体经营者、自由职业者和兼职人员,税收征管难度较大 [2] 规定实施影响 - 新规最直接冲击长期隐匿收入的群体,平台历史收入数据报送税务局后,未申报直播打赏、网店流水者将面临补缴税款或稽查抉择 [3] - 互联网平台本身已掌握完整交易数据,税务机关提供标准化接口后,平台技术改造成本在合理区间内,不会对运营造成实质性冲击 [3] - 国务院令的强制性打破部门壁垒,使跨领域协同成为可能,平台汇总涉税信息后税务局按管辖权分派,是当前技术条件下最高效解决方案 [4] 行业长期影响 - 当平台经济占GDP比重达到一定规模,其税收治理关乎财政公平根基 [4] - 规定明确了平台企业合规边界,长期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压缩避税空间,规范税务处理 [4] - 弥合线上线下税收差距,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为万亿级市场铺就合规化通路 [4]
明确范围减负担 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报送新规落地
快讯· 2025-06-24 08:15
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 - 《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要求互联网平台企业按季度报送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身份信息及收入信息 [1] - 报送时限为季度终了的次月内,需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交上季度相关数据 [1] - 从事配送、运输、家政等便民劳务活动的从业人员,若依法享受税收优惠或无需纳税,其收入信息仍需报送 [1] - 规定施行前的历史涉税信息,互联网平台企业无需追溯报送 [1]
《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出台——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24 08:01
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核心内容 - 《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旨在规范平台企业向税务机关报送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涉税信息 提升税收服务与管理效能 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 营造公平统一的税收环境 [1] - 平台经济呈现强流动性和高虚拟化特征 现行法律缺乏涉税信息报送具体规定 需制定专门行政法规以完善监管体系 [1] 涉税信息报送具体要求 - 互联网平台企业需按季度报送涉税信息 在每季度终了的次月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身份信息及上季度收入信息 [2] - 已通过扣缴申报或代办申报填报的涉税信息无需重复报送 从事配送、运输、家政等便民劳务的从业人员收入信息免予报送 [2] 对税负及行业的影响 - 规定施行对平台企业及绝大多数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税负无显著影响 平台企业仅履行程序性义务 中小微企业和低收入从业人员可享受税收优惠 [2] - 报送涉税信息不涉及平台企业经营模式或财务指标调整 但能遏制商户刷单等虚假销售行为 防止高收入者虚假申报 [3] - 便民劳务从业人员(如配送、家政)收入信息免报 因其收入通常享受税收优惠且人数众多 规定不影响其日常工作及收入 [3] 政策积极效应 - 建立公开透明的市场规则和信任机制 减少网络虚假交易和以次充好现象 提升消费者信心 [3] - 为诚信经营提供法治保障 优化平台经济竞争环境 [3]
平台内绝大多数合规经营者税负不变
搜狐财经· 2025-06-24 04:41
本报讯(记者 陈雪柠)国务院近日公布《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昨天,司法部、国家 税务总局负责人答记者问时表示,《规定》施行对平台企业以及绝大多数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税 负不会产生大的影响,但此前存在隐匿收入等情况的部分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将按照平台企业报 送的涉税信息依法纳税,其税负会恢复到正常水平。 近年来,我国平台经济迅速发展,在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升级、拓展市场空间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 用。互联网平台企业记录的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身份信息和收入信息,是开展税收监管的重要基 础。《规定》的出台对于健全平台经济治理机制,规范平台经济税收秩序,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 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按照《规定》,互联网平台企业按季度报送涉税信息,应当在每季度终了的次月内,按照国务院税务主 管部门规定的身份信息、收入信息的具体类别和内容,向其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 的身份信息以及上季度收入信息。 "按照这一要求,本《规定》施行后,互联网平台企业将于今年10月份第一次报送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 人员的身份信息、收入信息。"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家税务总局正在加紧制定有关配套公告,细化首次 报 ...
解读互联网平台报税规定:超九成平台内经营者不受影响
搜狐财经· 2025-06-23 23:20
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核心内容 - 《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自2025年6月20日起施行 共14条 主要内容包括报送义务、内容和时限要求 [1] - 规定平台企业需从2025年10月起首次报送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身份信息、收入信息 [1] - 旨在规范涉税信息报送 提升税收服务与管理效能 保护纳税人权益 营造公平税收环境 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发展 [1] 免予报送的具体情形 - 从事配送、运输、家政等便民劳务活动的从业人员收入信息免报 因其享受税收优惠且人数众多 [1][2] - 规定施行前的历史涉税信息免报 遵循法不溯及既往原则 [1][2] - 免报措施可减轻平台企业报送负担 [2] 对平台经济参与主体的影响 - 超过90%平台经营者为中小微企业 月销售额低于10万元 在现有税收优惠下基本无需缴税 新规实施后税负不变 [4][5] - 综合年收入不超12万元的平台从业人员 扣除专项附加后也基本无需缴纳个税 [5] - 仅少数高收入且低纳税遵从度群体的税负将提升至正常水平 [3][5] 政策实施效果预期 - 试点地区(天津、江西等5省市)反馈显示"三不变":平台企业程序性义务不变、合规经营者税负不变、小微企业税负不变 [4][5] - "一变化"体现在有效遏制虚假申报、偷逃税等行为 使不合规高收入者税负回归正常 [5] - 有助于打击刷单、虚假营销等不当经营行为 规范平台经济竞争秩序 [4] 政策制定的深层考量 - 通过部门协同共治 加强对平台内不当经营行为的监管 [2] - 维护税收公平 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保护守法经营者和消费者权益 [3][4] - 试点表明政策不会增加绝大多数经营者负担 仅纠正异常纳税行为 [2]
《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施行 这些人员免予报送收入信息
财联社· 2025-06-23 19:18
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 核心观点 - 新规旨在规范互联网平台企业向税务机关报送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涉税信息,提升税收管理效能,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发展 [1] 报送义务与内容 - 互联网平台企业需在季度终了的次月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身份信息及上季度收入信息 [1] - 报送内容不包括从事配送、运输、家政等便民劳务活动且享受税收优惠或无需纳税的从业人员收入信息 [1] - 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在《规定》施行前的涉税信息无需报送 [1] 减轻报送负担措施 - 已通过扣缴申报、代办申报填报的涉税信息或通过政府部门共享获取的信息无需重复报送 [1] - 税务机关需提供安全报送渠道、便捷接口服务及政策解读咨询 [1] 信息保密义务 - 互联网平台企业需规范保存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涉税信息 [1] - 税务机关需依法保密获取的涉税信息并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1] 法律责任 - 针对不同违法情形规定了相应法律责任 [2]
李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
证券时报· 2025-06-23 18:20
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 核心观点 - 国务院颁布《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规范平台企业向税务机关报送平台内经营者及从业人员涉税信息,旨在提升税收管理效能、保护纳税人权益并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1] 报送义务与内容 - 互联网平台企业需在季度结束后次月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平台内经营者及从业人员的身份信息及上季度收入数据 [1] - 从事配送、运输、家政等便民劳务且享受税收优惠的从业人员收入信息可免于报送 [1] - 规定施行前的历史涉税信息无需补报 [1] 减轻报送负担措施 - 已通过扣缴申报或政府部门共享获取的涉税信息无需重复报送 [1] - 税务机关需提供安全报送渠道、便捷接口服务及政策解读支持 [1] 信息保密与安全 - 平台企业需规范保存涉税信息,税务机关须依法保密并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2] 法律责任 - 针对不同违法情形明确相应法律责任 [3] (注:文档4-7为版权声明及无关内容,未纳入总结)
《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施行,这些人员免予报送收入信息
券商中国· 2025-06-23 17:17
《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核心内容 - 规范互联网平台企业向税务机关报送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涉税信息,提升税收服务与管理效能,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营造公平统一的税收环境,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 [1] 报送义务与内容 - 互联网平台企业需于季度终了的次月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身份信息及上季度收入信息 [2] - 免予报送情形包括:从事配送、运输、家政等便民劳务活动且依法享受税收优惠或不需要纳税的从业人员收入信息,以及《规定》施行前的历史涉税信息 [2] 减轻报送负担措施 - 已通过扣缴申报、代办申报填报的涉税信息,或可通过政府部门信息共享获取的信息,平台企业无需重复报送 [2] - 税务机关需提供安全可靠的报送渠道、便捷接口服务及政策解读咨询支持 [2] 信息保密与安全管理 - 互联网平台企业需规范保存涉税信息,税务机关应依法保密并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3] 法律责任 - 针对不同违法情形明确相应法律责任 [4]
《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出台将带来多重积极效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3 17:16
于平台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自身运营而言,报送涉税信息仅是在其既有业务开展基础上附加合规的程序 性动作,不涉及经营模式、市场策略调整,更不会影响其收入、成本和净利润等指标。 于平台内经营者而言,既能有效遏制商户刷单等虚假销售的恶性竞争行为,又能有效防止个别不合规经 营者,特别是高收入者虚假申报等,为诚信经营筑牢法治公平的"堤坝"。 于广大消费者而言,《规定》出台后,将建立起更加公开透明的市场规则和信任机制,减少网络虚假交 易、以次充好的发生,消费者可更加安心消费。 西南财经大学教授、西财智库首席经济学家汤继强 近日,《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正式出台实施,此举将有利于促进经 营主体公平竞争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维护公平竞争良好市场秩序,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多重积极意义。 《规定》的出台,是规范平台经济竞争秩序的重要一招,不仅有利于防范隐匿收入少缴税款,同时还有 利于打击恶意刷单、虚假营销等不合规经营行为,更好促进我国平台经济健康发展,保护平台内守法经 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据了解,当前平台内超过九成的经营者都是中小微企业,月销售额不超过10万元,一直是国家政策扶持 的重点对象,在现行一系列 ...
新华社受权发布|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
快讯· 2025-06-23 17:09
第一条 为了规范互联网平台企业向税务机关报送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涉税信息,提升税收服务与 管理效能,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营造公平统一的税收环境,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根据《中华 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制定本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