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互联网平台
icon
搜索文档
规范经营者价格竞争行为 《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征求意见
新华社· 2025-08-24 09:53
监管政策框架 - 国家发改委、市场监管总局、网信办联合起草《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征求意见稿)》[1] - 公开征求意见时间为1个月[1] - 规则基于价格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电子商务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现行法律法规制定[1] 规则核心内容 - 引导经营者依法自主定价以保护自主定价权[1] - 明确经营者价格标示要求以构建透明监管机制[1] - 规范经营者价格竞争行为以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1] - 构建协同共治机制实现事前引导与事中事后监管结合[1] 政策目标导向 - 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并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1] - 建立常态化价格监管机制以提供明确行为指引[1] - 通过规范价格行为实现发展与监管并重的目标[1]
为平台价格行为提供明确指引
人民日报· 2025-08-24 06:42
政策背景与总体思路 - 为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 市场监管总局 国家网信办联合起草《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征求意见稿)》[1] - 政策坚持促进发展和监管规范并重 事前引导和事中事后监管相结合 着力构建透明可预期的常态化价格监管机制[2] - 政策目标包括规范价格行为 推动公开透明 增强各方协同 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2][3] 经营者自主定价规范 - 明确平台经营者与平台内经营者依法享有自主定价权 鼓励通过创新技术和商业模式提升服务质量[4] - 要求平台经营者合理制定收费标准并公示 新增或变更收费项目需公开征求平台内经营者意见[4] - 禁止平台经营者通过限制流量 屏蔽店铺等措施对平台内经营者价格行为进行不合理限制[4] 明码标价与价格标示要求 - 要求平台经营者在网站 APP 小程序明确标示价格或收费标准 禁止在标价外加收未明示费用[6] - 促销活动需真实标明折价减价基准 积分礼券等折抵价款需显著标明具体计算办法[6] - 平台补贴需公平公正开展 在显著位置公示补贴对象 方式 参与条件及起止时间等信息[6] 价格竞争行为规范 - 禁止平台经营者强制或变相强制平台内经营者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商品扰乱市场秩序[7] - 规范大数据定价 禁止在消费者不知情情况下基于支付能力或消费习惯设置差异化价格[7] - 明确价格诚信要求 禁止使用欺骗性语言标示价格 禁止虚假折价或先低价诱骗后高价结算行为[8] 政策预期影响 - 通过多维度的公开公示破解信息不对称 有效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9] - 为平台上经营的商家营造更良好环境 推动市场竞争更加良性有序[9][10] - 健全价格监管机制后 平台经济将为扩内需 促转型 稳就业 惠民生作出更大贡献[10]
为平台价格行为提供明确指引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征求意见稿)》答记者问
人民日报· 2025-08-24 06:20
政策背景与总体思路 - 为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 市场监管总局 国家网信办联合起草《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征求意见稿)》[1] - 政策出台背景为平台经济快速发展但需细化监管要求 构建透明可预期的常态化价格监管机制[2] - 总体思路坚持促进发展和监管规范并重 事前引导和事中事后监管相结合 着力规范价格行为 推动公开透明 增强各方协同[2] 核心监管方向 - 规范价格行为 围绕大数据定价 价格补贴 价格诚信等方面依法规范经营者行为[3] - 推动公开透明 要求严格遵守明码标价规定 提高价格规则透明度 及时公示收费变更[3] - 增强各方协同 综合运用法律法规 发挥政府部门 行业协会和平台经营者协同共治作用[3] 自主定价权规范 - 明确平台经营者与平台内经营者依法享有自主定价权 需通过合同订单等规范方式约定变更价格[4] - 规范平台收费行为 要求合理制定收费标准并公示 新增变更收费项目需公开征求平台内经营者意见[4] - 保护平台内经营者定价权 禁止平台采取限制流量 屏蔽店铺等措施进行不合理价格限制[4] 明码标价具体要求 - 要求在其网站 APP 小程序明确标示价格或收费标准 不得收取未标明费用[6] - 促销规则需真实标明折价减价基准 积分礼券等折抵价款需显著标明具体计算方法[6] - 平台补贴需公平公正开展 在显著位置标示补贴对象 方式 参与条件 起止时间等信息[6] - 差别定价与动态定价需公开相关规则 对影响价格的因素进行明确说明[6] 价格竞争行为规范 - 禁止强制平台内经营者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商品 但免费商业模式有利于创新进步或处理特定商品除外[7] - 规范大数据定价 禁止在消费者不知情情况下基于支付能力偏好等信息设置不同价格[7] - 明确价格诚信要求 禁止使用欺骗性语言标示价格 虚假折价 低价诱骗高价结算等行为[8] - 禁止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 禁止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8] 政策预期影响 - 通过明码标价和多维度公开公示破解信息不对称 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9] - 使平台收费更透明 为平台上经营的商家营造更良好环境 推动市场竞争良性有序[9] - 通过健全价格监管机制让平台价格行为更理性规范 促进平台经济稳健发展[10]
创新价格治理方式护航平台经济
经济日报· 2025-08-24 06:16
平台经济政策新规 - 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网信办联合发布《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征求意见稿)》共30条 旨在规范平台价格行为并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1][2] - 新规明确平台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代表 在扩大内需、就业创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引擎作用 [1] - 文件依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精神 强调健全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制度 [1] 价格行为规范框架 - 首要保护平台经营者及平台内经营者自主定价权 鼓励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 [2] - 禁止平台通过限制流量等技术手段干预平台内经营者交易价格 [2] - 要求明码标价标准化 特别规范平台"预估价格标示"机制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3] - 强制公开差别定价与动态定价规则 防止大数据杀熟等算法技术滥用 [3] - 要求公示补贴及促销规则(如满减、红包、限时秒杀) 遏制虚假满减和先涨后降行为 [3] 消费者权益保护措施 - 规范免密支付与自动续费服务 要求以显著方式展示选项并提供便捷取消途径 [3] - 鼓励建立价格争议在线解决机制及商品质量承诺担保制度 [3] - 明确免费商业模式若有利于创新及长远福利 可不认定为违反《价格法》第十四条 [4] 实施与协同机制 - 新规将为平台经营者设置适应调整期 标志互联网平台价格治理进入规范化阶段 [5] - 需政府主导细化配套政策并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 平台需从被动合规转向主动治理 [6] - 建议通过制度创新、技术赋能与信用建设形成治理生态 包括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和数智化监管网络 [6]
规范秩序 护航消费 共促发展——《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征求意见稿)》解读
中国经济网· 2025-08-24 04:11
平台经济价格行为规范背景 - 平台经济快速发展中出现干预自主定价权、价格标示不规范、无序价格竞争、侵犯消费者价格权益等问题,损害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 [1] - 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网信办联合发布《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征求意见稿)》,规范平台经营者和平台内经营者价格相关经营行为 [1] - 规则将为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划定更清晰法律边界,增强消费者价格权益保护,促进协同治理,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1] 经营者价格行为合规要求 - 规则强调平台经营者应当尊重平台内经营者定价自主权,禁止通过服务协议、交易规则及技术等手段对交易价格进行不合理限制或附加不合理条件 [2] - 具体禁止行为包括提高收费标准、增加收费项目、扣除保证金、削减补贴或优惠、限制流量、屏蔽店铺、下架商品等措施 [2] - 明确禁止强制或变相强制平台内经营者降价、让利、返现促销,或强制开通自动跟价、降价系统等情形 [2] - 规则第三章明确网络场景中明码标价内容和形式,针对差别定价、动态定价、附带服务标价、平台价格促销、平台补贴、预估价格、竞价排名等特有价格活动制定规则公示与价格构成信息公开规范 [3] - 规则第十四条至第二十条结合平台经济特性,对价格法第十四条"不正当价格行为"构成要件进行详细说明,为认定价格歧视、价格串通、哄抬价格、价格欺诈等行为提供清晰标准 [3] - 特别规定平台经营者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平台内经营者按定价规则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商品,扰乱市场竞争秩序 [3] 消费者价格权益保护机制 - 规则在规范经营者价格行为中充分考虑消费者价格权益保护,如对用户长期免费且有利于消费者长远福利的商业模式可不认定为违反价格法 [4] - 第十五条明确"价格歧视"对象包括平台内经营者和同一商品或服务下具有同等交易条件的消费者,禁止运用数据算法在消费者不知情情况下设置价格差异,为"大数据杀熟"提供维权依据 [4] - 专门设置第五章"消费者价格权益保护",要求免密支付和自动续费服务需以显著方式展示选项并提供便捷取消途径,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 [5] - 规定不得变相提高或压低价格,通过规范收费行为避免消费欺诈 [6] - 鼓励建立价格争议在线解决机制、商品质量承诺和担保制度,畅通消费维权渠道,提高维权效能,降低维权成本 [6] 协同监管与治理体系 - 规则提出刚性约束与柔性治理相结合的多元监管路径,明确监管执法部门责任,可采用执法检查与提醒、告诫和约谈相结合方式 [7] - 第二十七条明确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的不予处罚,激励经营者及时纠偏不当行为 [7] - 要求平台经营者设置价格问题投诉渠道、留存价格和交易信息、建立商品质量管控制度、配备价格监督员、加强网络数据安全管理、履行算法备案手续等 [7] - 强调发挥行业协会、商会行业自律作用,通过声誉机制与沟通协商引导经营者开展符合法律与伦理要求的价格行为 [8] - 规则明确发挥政府监管、平台自治、行业自律作用,探索互联网价格行为新型监管治理模式,凝聚各方力量共促平台经济发展 [8]
(经济观察)中国规范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迈出关键一步
中国新闻网· 2025-08-23 22:40
核心观点 - 中国三部门联合起草《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征求意见稿)》 旨在构建平台价格治理框架 推动平台经济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 [1][2][5] 经营者定价与竞争规范 - 强调经营者自主定价权 鼓励通过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优化提升服务质量并合法获利 [2] - 禁止平台通过限制流量等技术手段干预平台内经营者交易价格 [2] - 明确低价倾销、价格串通、哄抬价格等行为的认定标准 并对大数据杀熟划下红线:无正当理由不得对同等交易条件设置差异价格 [4] - 豁免长期免费且有利于创新及长远福利的商业模式 不影响现有免费服务 [4] 价格标示与促销规范 - 重申明码标价要求 要求以方便消费者认知的方式标明促销价格或规则 防止虚构原价和优惠陷阱 [2] - 健全标准化价格公示机制 通过多维度公开破解信息不对称问题 解决规则碎片化和不透明 [2][3] - 对补贴、预估价格等作出明确标示和预先告知规定 保障消费者知情权 [2] 消费者权益保护措施 - 规范免密支付、搭售、自动续费等服务 要求以显著方式展示选项并提供便捷取消途径 [5] - 鼓励建立价格争议在线解决机制和商品质量承诺制度 督促履行服务质量义务 [5] - 通过小切口推动大治理 有效增进消费者福利并化解消费纠纷 [5] 政策实施与行业影响 - 公开征求意见时间为1个月 正式出台时将评估论证并留出适应调整期 [5] - 新规基于现行法律法规制定 保持监管制度和要求的稳定性 不影响平台经济正常商业模式 [5] - 推动平台价格行为进入法治化轨道 引导经营者合规经营 助力构建完善平台生态 [5][6]
中国官方就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公开征求意见
中国新闻网· 2025-08-23 22:40
中新社北京8月23日电 (记者王恩博)中国国家发改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网信办联合起草的《互 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征求意见稿)》(下称《行为规则》),于23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行为规则》公开征求意见时间为1个月。公开征求意见结束后,官方将对各方面意见进行深入研究、 充分吸收采纳。文件出台时,将评估论证,根据实际情况留出必要的适应调整期。(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行为规则》坚持促进发展和监管规范并重,事前引导和事中事后监管相 结合,根据现行法律法规规定,保持监管制度的稳定性,着力规范价格行为、推动公开透明、增强各方 协同,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围绕大数据定价、价格补贴、价格诚信等方面,《行为规则》依法规范平台经营者、平台内经营者价格 行为,对经营者自主定价、价格竞争等提出明确行为规范,营造有序竞争、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与此 同时,要求平台经营者、平台内经营者严格遵守明码标价规定、提高价格规则透明度、及时公示收费变 更情况,更好接受社会监督。 此外,《行为规则》结合平台经济领域价格行为特点,综合运用有关法律法规关于价格行为的规定,充 分 ...
《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征求意见稿)》如何规范经营者价格竞争行为?
新华网· 2025-08-23 21:12
政策背景与目标 - 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网信办联合起草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征求意见稿 旨在规范平台经济价格竞争行为并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3][5] 禁止的不正当价格行为 - 禁止平台经营者强制或变相强制平台内经营者按定价规则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商品扰乱竞争秩序 [6] - 禁止平台经营者及平台内经营者在消费者不知情情况下基于支付能力、消费历史等信息实施差别定价 [7][8] - 禁止使用欺骗性语言、虚假折价、误导性价格比较等方式进行价格标示 不得通过低价诱骗后高价结算 [9] 规则细化重点 - 针对低价倾销、价格欺诈、大数据杀熟等平台经济典型不正当价格行为制定细化认定标准 [4][6][7] - 明确要求平台价格标示应真实准确 维护市场价格信号传导机制和资源配置功能 [5][9]
《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征求意见稿)》如何规范经营者价格标示行为 ?
新华网· 2025-08-23 21:12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 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国家发展改革 监管总局、国家网信办联合起草了 平台价格行为规则(征求意见稿 征求社会意见 《互联网平台价格 为规则( 征求意见稀 如何规范经营者价格标式 要求平台经营者、平台内经营 标明折价、减价基准,通过积 券、兑换券、代金券、预付款 价款的,应当以显著方式标明 具体力法 平台补贴清晰明了 要求平台经营者公平公正开展 销,不得虚假、夸大宣传补贴 力度 在网站或者App显著位置标示 相关活动规则,明确补贴对象 方式、参与条件、起止时间等 价格标示明明自自 要求平台经营者、平台内经营 网站、应用程序软件( App ) 序,明确标示价格或者收费材 销售商品应当标示商品的品名 和计价单位 T H F T J T J T J T J V J V J V J V J V J V J V J V J V 项目、服务内容以及价格或者 法 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收取得 标明的費用 促销规则清清楚楚 差别定价、动态定价规则 规定平台经营者、平台内经营 同交易条件的消费者实行不同 新华社发 王威 制图 【纠错】 【责任编辑:王佳宁】 ...
事关平台经济,价格行为将进一步规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3 20:45
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监管新规要点 经营者自主定价权保护 - 平台经营者不得通过限制流量、屏蔽店铺、下架商品等措施对平台内经营者价格进行不合理限制 [3] - 禁止强制或变相强制平台内经营者降价促销、不得高于其他平台价格、或强制开通自动跟价系统 [3] - 依法保护平台及平台内经营者自主定价权 为平台经济创新发展提供空间 [4][5] 价格标示行为规范 - 要求明码标价 显著标示配送费、支付方式、分时定价规则及附带服务费用 [7] - 竞价排名商品需显著标明"广告" 动态定价需提前公开规则并说明影响因素 [7] - 促销活动需在页面显著位置公示规则、期限、适用范围及折价基准 [7] - 补贴促销需明确标示补贴对象、方式、参与条件及起止时间 禁止虚假宣传补贴金额 [8] 价格竞争行为监管 - 禁止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商品排挤竞争对手 扰乱市场秩序 [11] - 允许长期免费且有利于创新及长远福利的商业模式豁免认定违法 [11] - 禁止基于大数据杀熟对同一商品在同等条件下设置不同价格 [12] - 自动续费扣款需提前显著通知用户时间、金额及价格变化 允许随时取消 [12] 消费者权益保护措施 - 要求免密支付、自动续费、搭售服务时以显著方式展示选项并提供便捷取消途径 [13] - 通过规则透明化遏制虚假满减、先涨后降等行为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