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广告
搜索文档
取消独家! 百度,亲手砸了代理商的“铁饭碗” 丨 BUG
新浪科技· 2025-08-19 09:08
百度代理商模式调整 - 百度取消济南、重庆、武汉、福州、厦门等六个城市独家代理机制 转而采用服务商运营模式 [2] - 内部人士证实存在商业策略调整 总代模式改为普代模式 [2][8] - 武汉世纪百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因百度渠道模式变革与业务合作终止 启动清算 [8] 开创集团经营危机 - 山东开创集团作为百度第二大广告代理商 近期开始拖欠大量员工薪资 [3][4] - 开创集团超95%营收来自数字化营销业务 对百度存在重大依赖 [5][6] - 开创集团失去山东地区独家代理权 转为区域服务商 面临百度直营和其他代理商竞争 [7] 百度广告业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在线营销收入160亿元 同比减少6% [3][9] - 广告业务仍是百度营收核心主力 但增长势头不再 [3][9] - 花旗下调百度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核心广告收入预测分别6.1%和8.9% [9] 行业竞争与战略转型 - 抖音、小红书、微信等超级App蚕食传统搜索广告份额 夸克、豆包、kimi等AI搜索重构搜索体验 [10] - 百度近期进行十年来最大力度搜索改版 商业策略调整或为配合改版以提升用户体验 [10] - 代理商需加速转型探索新业务模式 应对市场冲击 [10]
建银国际:升腾讯控股(00700)目标价至717港元 重申“跑赢大市”评级
智通财经· 2025-08-15 11:32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调整 - 重申腾讯控股为行业首选及跑赢大市评级 [1] - 上调目标价13%至717港元 [1] 业务增长驱动因素 - 公司有能力在所有业务线部署人工智能 [1] - 微信生态系统独特且尚未充分变现 [1] - 预计第三季游戏收入增长16% [1] - 国内游戏市场增长14% 国际市场增长20% [1] - 第三季广告收入预计增长19% [1] 财务预测调整 - 上调2025-2027年收入预测分别2%/3%/3% [1] - 上调2025-2027年盈利预测分别3%/5%/5% [1] 具体产品表现 - 常青游戏《三角洲行动》保持强劲势头 [1] - 即将推出《特战英豪》移动版贡献增长 [1]
大厂广告业务的新变化,从小红书的变动说起
虎嗅· 2025-08-15 08:06
公司动态 - 小红书组建大商业板块,柯南担任总负责人,商业化广告和交易业务仍为一级部门[1] - 谷歌广告业务副总裁维迪亚·斯里尼瓦桑升任广告与商务副总裁,Google Shopping和支付业务划入其职权范围[4][5] - 抖音将巨量千川从巨量引擎划归至抖音电商,巨量本地推并入抖音生活服务[7] - 快手电商事业部负责人王剑伟兼任商业化事业部负责人[8] 行业趋势 - 全球广告平台出现营销端和交易端加速合流的趋势[3] - 广告与交易之间的界线正在消失,平台通过组织整合实现统一调度[14][15] - 广告业务从独立营收系统转变为嵌入整个经营流程的前置变量[27] - 内容平台从"卖流量"转向"做经营",从"变现团队"转向"增长中枢"[57] 商业模式演变 - 抖音不把流量视为可售广告位,而是客户生意的起点[20][21] - 广告从单纯卖流量转变为成为生意的引擎[25] - 平台推进"所见即所得"的闭环逻辑,压缩转化链路[36] - "强内容+强交易"平台如抖音、快手、小红书、B站更适合广告与交易合流[53] 用户行为变化 - 消费决策前置在广告信息流中,决策链路变短变快[35] - 用户信任结构从品牌信任转向内容说服力、人物IP影响力和渠道背书[41][43][44] - "临场信任"建立在局部信息完整、场景可信和内容细节丰富的基础上[48] - 平台需要抓住"临场信任"撬动当场成交,这对系统能力提出更高要求[49][50] 广告主需求变化 - 广告主预算逻辑变化,新增营销预算集中在能全链路、跨触点放大的数字平台[29][30] - 企业需要整合品牌部、销售部和电商部的预算,统一调配[31][32] - 营销平台维持"广告vs电商"的部门墙已显得滞后[33] - 广告业务部门需要回答"怎么把客户生意接进来"而非"怎么把流量卖出去"[56]
普华永道:预计2029年中国娱乐及媒体业收入达5610亿美元
中国经营报· 2025-08-15 00:06
行业整体规模与增长 - 预计2029年中国娱乐及媒体行业总收入达5610亿美元 占全球总规模16% [1] - 2024至2029年中国市场复合年增长率4.5% 高于全球3.7%的增长率 [1] - 互联网广告和电影领域保持较高增长态势 [1] 互联网广告市场 - 2024年中国互联网广告总收入1438亿美元 成为全球第二大互联网广告市场 [1] - 预计2029年互联网广告收入将增至2204亿美元 [1] - 短视频平台普及和内容创作者增加推动互联网广告收入占比持续提升 [1] 电影市场表现 - 2024至2029年中国电影收入复合年增长率预计达5.25% [2] - 2025年春节档动画电影《哪吒2》全球票房突破20亿美元 成为首部达此成绩的中国影片 [1] - 截至2025年7月8日国内电影票房达2024年全年票房70.6% [2] 电影产业基础设施 - 2024年中国城市院线新增4658块银幕 银幕总数达90968块 [2] - 2024年城市院线观影人数达10.1亿人次 [2] - 中国在银幕数量 观影人数及影片产量方面全球领先 [2] 国产电影竞争力 - 2025年上半年16部国产片票房过亿元 国产影片票房达292.31亿元 [2] - 国产影片票房同比增长22.91% 市场份额从77.93%升至91.2% [2] - 预计2029年中国电影收入份额将占全球总收入22% [2] 技术驱动因素 - 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提高行业效率和生产力的同时推动新业务开展 [3] - 2024年全球娱乐及媒体行业总收入达2.9万亿美元 [3] - 预计2029年全球行业总收入将增长至3.5万亿美元 [3]
普华永道:预计中国娱乐及媒体行业五年复合年增长率4.5% 高于全球增速
证券日报网· 2025-08-14 14:11
行业整体展望 - 2029年中国娱乐及媒体行业总收入预计达5610亿美元 占全球市场16% [1] - 2024至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预计为4.5% 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3.7% [1] - 混合实境 互联网广告和电影领域保持较高增长态势 [1] 混合实境(AR)市场 - AR成为增速最快的混合实境细分市场 中国大陆是全球第二大移动AR市场 [1] - 2024年移动AR营收达119亿美元 同比增长27.9% 增速全球第一 [1] - 预计以13.1%复合年增长率增至2029年225亿美元 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移动AR市场 [1] 互联网广告市场 - 中国大陆是全球第二大互联网广告市场 2024年总收入达1438亿美元 [1] - 预计2029年将增至2204亿美元 [1] - 移动网络渗透率将超过88% 对移动互联网广告增长产生积极影响 [1] 电子游戏和电竞市场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子游戏和电子竞技市场 [2] - 总收入预计以5.73%复合年增长率增至2029年827亿美元 [2] - 社交/休闲类游戏收入占比将从2024年85%升至2029年87% [2] 电影市场 - 国内消费市场持续复苏 截至2025年7月8日国内电影票房达2024年全年总票房的70.6% [2] - 2024年至2029年中国电影收入复合年增长率预计为5.25% [2] - 电影市场整体趋势向好 [2] 技术发展与行业趋势 - 游戏产品精品化创作与沉浸式体验成为突破增长瓶颈的关键方向 [2] - 数字技术迭代与用户审美升级推动行业发展 [2] - 技术创新和跨领域融合增强中国游戏产业在全球文化贸易中的话语权 [2]
普华永道:中国娱乐及媒体行业市场预计五年复合年增长率高于全球
上海证券报· 2025-08-13 21:48
行业整体规模与增长 - 中国娱乐及媒体行业2029年总收入预计达5610亿美元 占全球市场16% [1] - 行业2024至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达4.5% 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3.7% [4] - 混合实境、互联网广告及电影为高增长细分领域 [4] 混合实境(VR&AR)市场 - 混合实境市场2024年增长率达25.2% 预计以13.1%复合年增长率增至2029年228亿美元 [4] - 移动AR市场2024年营收119亿美元 同比增长27.9% 其中AR广告收入占比83.5% [4] - 中国AR市场预计2029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市场 [4] 互联网广告市场 - 中国为全球第二大互联网广告市场 2024年总收入达1438亿美元 [4] - 受益于短视频平台发展、政策监管明朗化及AIGC应用 市场预计2029年增至2204亿美元 [4] - 生成式人工智能成为推动跨行业业务开展的新方式 [5] 电影行业 - 中国电影收入2024-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预计达5.25% [6] - 《哪吒之魔童闹海》成为首部票房突破20亿美元的中国影片 全球票房排名第一 [6] - 国产电影出海需完善发布渠道 当前该片97%票房来自国内市场 [6] 游戏产业 - 中国游戏产业总收入预计以5.73%复合年增长率增至2029年827亿美元 [7] - 《黑神话:悟空》首发3天销量超1000万份 一个月内突破2000万份 获TGA 2024两项大奖 [7] - 游戏产品精品化创作与沉浸式体验成为突破增长瓶颈的关键方向 [7]
中国娱乐及媒体行业趋势向好
国际金融报· 2025-08-13 20:05
全球娱乐及媒体行业展望 - 到2029年全球娱乐及媒体行业总收入预计达3.51万亿美元 中国占比16%达5610亿美元 [1] - 2024-2029年中国市场复合年增长率4.5% 高于全球3.7%的增速 [1] - 混合实境中国市场2024年增长25.2% 预计2029年达228亿美元 复合年增长率13.1% [1] 互联网广告市场 - 中国内地为全球第二大互联网广告市场 2024年收入1438亿美元 2029年预计增至2204亿美元 [2] - 短视频平台及AI技术应用推动广告精准投放 AIGC技术广泛应用于广告内容生成 [2] - 内容创作者增加带动互联网广告收入占比提升 [2] 电影行业 - 2024-2029年中国电影收入复合年增长率5.25% 行业持续复苏 [2] - 中国电影收入份额2029年将占全球22% 银幕数量/观影人次全球领先 [2] - 《哪吒2》票房突破20亿美元 推动中国电影国际化进程 [2] 电子游戏市场 - 中国为全球最大电子游戏市场 2029年收入预计达827亿美元 复合年增长率5.73% [3] - 社交/休闲类游戏收入占比将从2024年85%升至2029年87% [3] - 游戏精品化与沉浸式体验成为行业突破方向 [3] 智能电视市场 - 中国智能电视家庭数量将从2024年3.04亿增至2029年3.24亿 规模达美国市场3倍 [3] - 2029年中国智能电视普及率57% 显著高于全球48%平均水平 [3] - OTT视频行业受AIGC技术推动持续增长 中国用户基数庞大 [3]
纯广告变现业务真的走到头了
虎嗅· 2025-08-10 20:27
纯广告变现业务现状与挑战 - 纯广告变现业务本质是赚取CPM价差 通过工具、小说、网赚、短剧等形式实现快速变现 用户基本没有长期留存[2] - 商业模式特点是平进平出 ROI普遍在1左右浮动 依赖代理商返点和规模效应维持运营[4][5] - 行业存在明显迭代路径 从早期工具类转向网赚、短剧等形态 反映模式不健康且缺乏护城河[6] 行业衰退的核心原因 - 广告平台整改导致点击率暴跌 开屏/插屏广告eCPM下滑明显 用户对广告素材产生免疫[8][9] - 计税方式变化使投流费用税前扣除上限降至营收15% 导致利润率被大幅压缩[14][15] - 产品价值缺失 多数IAA应用沦为广告集合器 用户留存与转化质量持续恶化[18][24] 广告生态的深层问题 - 激励视频广告效果衰减 用户仅机械完成任务 未形成有效转化[19] - 媒体平台尝试关键行为奖励机制 但外跳回流率低且链路复杂 难改大盘趋势[20][21] - 头部APP验证用户可接受合理广告 但纯广告变现业务过度商业化破坏体验[25] 行业转型方向 - 混合变现成为必然选择 需结合广告与付费场景实现风险对冲[28][29] - 内容价值凸显 短剧等形态证明优质内容可提升用户粘性[30] - 私域运营与种草模式兴起 替代传统硬广的广撒网策略[30][31] - 出海提供新机遇 但需应对本地化政策差异 国内精细化运营经验具备优势[32][33] 行业长期发展逻辑 - 监管政策加速行业洗牌 淘汰低效玩家 利好规范经营者[34][35] - 商业本质回归价值交换 需通过解决用户需求实现可持续变现[36]
浪潮数字企业(00596):新力量NewForce总第4829期
第一上海证券· 2025-08-04 15:51
浪潮数字企业(596)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14.3港元,较现价10.48港元有36.5%上涨空间[2][8] - 基于2026年25倍PE估值,相当于云服务业务4倍PS[8]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亿/6.5亿/8.0亿元人民币[8] 核心业务优势 - 国资背景的综合类ERP头部厂商,已服务79户央企、190家中国500强及超120万企业客户[5] - 云服务收入从2020年5.1亿元增至2024年27.6亿元,CAGR达53.3%,2024年首次实现盈利1.3亿元[7] - 2024年经营利润率4.8%,同比激增335.8%,进入良性发展周期[7] 行业机遇 - 中国政策要求2027年底前完成央企及国企信息化系统信创改造,ERP被纳入优先替换领域[6] - 作为唯一国资背景SaaS厂商,在数据安全诉求下具备独特信任壁垒[6] - 依托浪潮集团提供全链条技术研发与场景落地支持[6]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总营收90.1亿元(+9.9%),2026年98.9亿元(+9.7%)[9] - 2025年EPS预测0.46元,2026年0.57元,2027年0.70元[9] -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PE 22.8倍,2026年18.4倍[9] 美高梅中国(2282)业绩亮点 - 2025Q2收益86.7亿港元,同比增长8.9%,达2019年同期156.6%水平[13] - 经调整EBITDA 25.1亿港元(+2.8%),EBITDA率稳定在28.9%[13] - 市场份额提升至16.6%,贵宾厅投注额381.3亿港元(+19.4%)[13][17] 红迪网(RDDT)财报摘要 - 2025Q2营收5亿美元(+78%),超市场预期4.3亿美元[27] - 调整后EBITDA 1.67亿美元,自由现金流1.11亿美元创季度新高[27] - 广告收入4.65亿美元(+84%),数据授权收入3500万美元(+60%)[28] 科技行业观点 - AI驱动算力需求持续高增长,关注PCB、光模块、服务器ODM等细分领域[38] - 国产算力卡脖子环节如先进制程、HBM供给等将逐步突破[39] - 建议关注生益科技(600183)、寒武纪(688256)、中芯国际(981.HK)[40][42] 半导体行业动态 - 模拟芯片出现10-20%价格上涨,TI计划对99.9%料号涨价[44] - 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国产化替代需求拉动产能利用率[48] - 英伟达追加30万片H20芯片订单,华为昇腾推出300PFLOPS算力集群[50]
光大证券晨会速递-20250801
光大证券· 2025-08-01 09:08
总量研究 宏观 - 7月制造业PMI指数超预期回落至49.3%,生产活动扩张放缓,需求指数步入收缩区间,受极端天气和“抢出口”尾声影响[1] - 美国2025年二季度消费环比增速反弹,主要来自“抢进口”效应减弱下的净出口贡献,消费与投资疲弱,美联储下半年重启降息概率仍存[2] 债券 - 截至25Q2末,主动型债券基金业绩上升,杠杆率和久期回升,不同类型债基持仓有不同调整[3] - 票据市场利率具有资金和信贷属性,分别体现为跟随资金市场利率波动和随银行信贷投放力度加大而下行[4] 行业研究 电新 - 受益于战略地位提高、成本降低和政策驱动,欧洲海风建设加速,2024年新增装机2.6GW,预计2030年达11.8GW,国内布局欧洲市场的海风企业有望受益,建议关注管桩、整机、海缆相关企业[5] 基化 - 我国磷铵开工率低、盈利能力承压,头部企业向上游布局原料资源/产能可充分盈利,产业链布局缺失企业盈利或承压,产能可能出清[8] 石化 - 四大石化化工央企集团2025年中工作会议召开,强调深化改革发展新质生产力,保障能源安全[9] 公司研究 基化 - 考虑碳纤维板块承压,下调吉林化纤25 - 26年盈利预测,新增27年盈利预测,看好公司向碳纤维系列产品转型升级前景[10] 高端制造 - 苏试试验2025H1营收9.91亿元、归母净利润1.17亿元,25Q2营收5.61亿元、归母净利润0.76亿元,维持25 - 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有望受益于下游需求回暖及新兴产业布局[11] 互联网传媒 - 百度集团25Q2及后续季度广告业务预计有较大压力,下调2025 - 27年Non - GAAP归母净利润预测、25年估值倍数和目标价,维持“买入”评级[12] 海外TMT - 高通FY25Q3业绩符合预期,维持对公司FY2025 - 2027归母净利润预测,维持“增持”评级[13] 市场数据 A股市场 - 上证综指收盘3573.21,跌1.18%;沪深300收盘4075.59,跌1.82%;深证成指收盘11009.77,跌1.73%;中小板指收盘6833.61,跌1.84%;创业板指收盘2328.31,跌1.66%[6] 股指期货 - IF2508收盘4147.00,涨0.04%;IF2509收盘4136.40,涨0.04%;IF2512收盘4105.20,涨0.08%;IF2603收盘4074.40,涨0.13%[6] 商品市场 - SHFESHFE黄金收盘770.28,跌0.45%;SHFESHFE燃油收盘2933,跌0.78%;SHFESHFE铜收盘78040,跌1.13%;SHFESHFE锌收盘22345,跌1.43%;SHFESHFE铝收盘20510,跌0.56%;SHFESHFE镍收盘119830,跌1.55%[6] 海外市场 - 恒生指数收盘24773.33,跌1.60%;国企指数收盘8882.95,跌1.72%;道琼斯收盘44461.28,跌0.38%;标普500收盘6362.90,跌0.12%;纳斯达克收盘21129.67,涨0.15%;德国DAX收盘24262.22,涨0.19%;法国CAC收盘7861.96,涨0.06%;日经225收盘41069.82,涨1.02%;韩国综合收盘3245.44,跌0.28%[6] 外汇市场 - 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7.1441,跌0.1;欧元兑人民币中间价8.2703,跌0.43;日元兑人民币中间价0.0482,跌0.05;港币兑人民币中间价0.9101,跌0.1[6] 利率市场 - 回购市场DR001加权平均利率1.3152%,跌4.81BP;DR007加权平均利率1.5176%,跌4.67BP;DR014加权平均利率1.6043%,跌3.1BP;二级市场一年期国债YTM1.3807%,跌1.50BP;五年期国债YTM1.571%,跌1.49BP;十年期国债YTM1.7044%,跌1.36BP[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