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保险
icon
搜索文档
6.3的万科A值得珍惜吗?
集思录· 2025-10-17 22:30
行业周期与公司命运 - 房地产行业已从增量市场进入存量市场 行业价值衰减导致龙头公司价值随之消失 [2][3] - 电视机行业在增量市场时长虹和康佳表现优异 进入存量市场后则归于平庸 暗示房地产行业及万科可能面临类似结局 [2][3] - 腾讯所处行业目前仍在风口 但若行业风口过去 公司也将面临挑战 [4] - 行业风口的转变能彻底改变公司竞争格局 例如英特尔和英伟达的市场地位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5] - 公司命运与行业周期紧密绑定 风来时猪也能飞 风去时龙也得趴在地上 [6] 万科基本面恶化 - 万科利润从2020年的415亿人民币持续下滑至2023年的121亿 并在2024年出现494亿人民币的巨额亏损 [7] - 公司生产的产品价格持续走低 暗示经营状况可能越来越差 [8] - 根据2024年半年报 公司市值为754亿人民币 但总负债高达8730亿人民币 货币资金为740亿人民币 [15] - 若清盘公司 需支付8744亿人民币(市值754亿 + 负债8730亿 - 货币资金740亿)才能回本 [15] - 公司总土地储备约4400万平方米 需以19872元/平方米的价格出售才能覆盖清盘成本 但2024年上半年实际销售均价仅为12824元/平方米 显示持续恶化 [15] - 公司已无法从银行获得再融资 每一笔到期债务均需依靠大股东深圳地铁协调 资产状况堪忧 [15] 价值投资与价值陷阱 - 价值投资应基于对行业前景和公司前景的清晰认知 否则低市盈率可能成为价值陷阱 [10] - 将基本面持续恶化的万科与价值投资混为一谈是错误的 持有万科更像是一种低胜率高赔率的赌博行为 [13] - 茅台作为对比 其利润从2020年的466亿人民币持续增长至2024年的862亿人民币 基本面强劲 股价下跌反而可能提供买入机会 [9][13] - 真正的价值投资不是比谁持有时间长或不会割肉 而是基于公司基本面的质量做出判断 [13] 市场观点与历史对比 - 万科当前状况被比作历史上长虹、康美等公司 随行业兴衰而起伏 [2] - 有观点认为 万科作为中国房地产的标志性企业 其生死存亡取决于深圳市政府的意志 但仅靠深圳地铁可能无力拯救 [15] - 万科若破产重整 可能意味着整个房地产行业触底并迎来涅槃重生 [15] - 回顾2018年宝万之争时 万科股价曾被炒至42元人民币的高位 与当前股价形成鲜明对比 [16]
潘功胜将出席!人民银行深度参与金融街论坛筹备,还有这些亮点
北京商报· 2025-10-17 22:09
北京商报讯(记者岳品瑜董晗萱)经国务院批复,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以下简称"金融街论坛")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与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新华通讯社、国家外汇管理局共同主办,将于10月27日至30日在北京金融街举行。在10月1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 行新闻发言人、办公厅副主任李克歆介绍了人民银行参与筹办论坛的相关情况。 李克歆提到,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去年在金融街论坛上作了主题演讲,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今年,潘功胜将继续出席论坛开幕式并作主题演讲。北京商 报记者注意到,本届金融街论坛,"一行一局一会"负责人潘功胜、李云泽、吴清都将出席并发言。 此外,人民银行还主动承办了多场活动,目前各项筹备工作进展顺利,计划安排有序落实。一是举办题为"变局下的国际金融治理与合作"主场论坛。中国人 民银行有关行领导将出席主场论坛并作主题演讲。二是举办成方金融科技论坛。论坛以"深化运用金融科技推动金融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为主题,分为开幕 式、专题板块、主题展示3个部分,通过主题发言、专家对话、成果发布、项目交流等一系列活动,展示金融科技赋能实体经济及创新监管工具等方面的良 好经验,加强 ...
超5000亿元非车险业务即将进入“报行合一”时代,能否破解盈利难题?
华夏时报· 2025-10-17 20:52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胡金华 上海报道 保险业"报行合一"再扩展——继人身险、车险之后,占产险公司半壁份额的非车险业务下月也将迎 来"报行合一"。 今年10月10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正式下发《关于加强非车险业务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 知"),并将于11月1日正式实施。这一被业内称为非车险业务"报行合一"的强监管文件,对非车险业务 的发展提出了"十不得"和"三十多个要",在产险公司内产生强烈反响,多家头部机构成立专班,推进落 实这一通知要求。 "已经成立专项工作组,积极推进条款备案、系统改造等准备工作,确保在11月1日新规正式实施时全面 达标。在考核方面,将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合理降低保费规模、业务增速、市场份额的考核权重,强化 合规经营、提升质量效益、加大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考核权重。"10月16日,平安产险相关人士向《华夏 时报》记者表示。 此外,人保财险、太保产险、太平财险等多家大中型险企也都正在积极落实通知要求的各项举措。 "十不得"和"三十多个要" 非车险业务"报行合一"规定,是指机动车辆保险以外的其他财产保险业务,农险和出口信用保险则另行 规定。 根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最新披 ...
中国财险(02328):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增公告点评:承保投资共振,盈利大幅增长
国泰海通证券· 2025-10-17 20:31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报告对公司的投资评级为“增持” [2][6] - 目标价上调至22.82港元,对应2025年市净率为1.6倍 [10] 核心业绩与预测 - 公司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40%-60%,较半年度32.3%的利润增长进一步提速 [10] - 2025年预测净利润为47,582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47.9% [5][10] - 2025-2027年预测每股收益分别为2.14元、2.40元、2.55元 [10] 承保业务分析 - 预计综合成本率改善,2025年车险COR目标在96%以内,非车险COR目标在99%以内 [10] - 2025年前三季度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为2,176.5亿元,同比下降32.7%,利好赔付 [10] - 公司通过严格费用管控和落实“报行合一”监管要求,推动费用率进一步压降 [10] 投资业务分析 - 截至2025年上半年,股票投资占比较年初提升1.9个百分点至9.2% [10] - 受益于前三季度资本市场回暖,资产配置优化推动总投资收益显著提升 [10] 财务预测摘要 - 2025年预测保险服务收入为507,552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5% [5] - 2025年预测毛利润为56,242百万人民币 [5] - 2025年预测市盈率为7.98倍,市净率为1.31倍 [5]
市场本周调整,关注A500ETF易方达和沪深300ETF易方达等产品投资机会
搜狐财经· 2025-10-17 19:36
本周大盘震荡调整,板块题材上,煤炭、保险、银行、港口航运、白酒板块涨幅居前,光刻机、消费电子、风电设备、 CPO、先进封装等板块跌幅居前;港股本周走弱,盘面上,创新药板块大幅震荡,科技股集体下挫。指数方面,沪深300 指数下跌2.2%,中证A500指数下跌3.3%,创业板指数下跌5.7%,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下跌6.2%,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下 跌3.7%。 出广本甲切甘戏娱人、流列注灯的JU六权示组队,无金 覆盖11个中证一级行业 ci中证A500指数 由各行业市值较大、流动性较好的500只证券组成,覆盖 93个三级行业中的91个 益创业板指数 由创业板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100只股票组成,战略新 兴产业占比较高,电力设备、通信、电子行业合计占比 近60% 益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 由科创板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50只股票组成,"硬科 技"龙头特征显著,半导体占比超50%,与医疗器械、 光伏设备、软件开发行业合计占比近75% ai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 由在港上市中国内地企业中50只市值大、成交活跃的股 票组成,指数行业覆盖较为广泛,可选消费、信息技术、 金融、能源行业合计占比近85% | | 沪深300指数 / ...
器物载道 瑞众保险“都市精英系列文创”概念片发布-最新消息
新华网· 2025-10-17 19:34
基于"建成值得信赖的个人保险专业服务商"的企业愿景,瑞众保险将古典智慧转化为契合现代都市节奏 的生活器物,让古典哲学在日常生活中熠熠生辉。 "焕影行"系列以高效办公装备助力职场人精准掌控节奏;"青林集"通过简约而系统的文具等产品设计, 于繁杂事务中为用户梳理秩序、保持从容;"岳峙恒"系列化"不动如山"为日用器物相伴,以便携茶具、 主题挂件等器物,为日常注入安稳与沉静。 【资料图】 近日,瑞众保险正式推出《都市精英系列文创》概念片。此片是瑞众保险文创产品的一次集中亮相,也 是瑞众保险深耕文化价值、传递品牌理念的举措之一。 文化共鸣:连接传统与现代的精神纽带 从敦煌艺术到故宫文创,从《诗经》雅言到当代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在与时代同行。该系列从 《孙子兵法》"风林火山"的古典智慧中提炼现代都市人群生活哲学,使文创超越器物层面,为保险品牌 注入文化厚度与情感温度,彰显了品牌建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 器物载道:文创背后的智慧表达 "以器载道,以物传心"——这些产品既是中华智慧与现代金融相融合的创新表达,也体现了瑞众保险对 客户群体的深度洞察,反映了该公司深耕经济活跃区域城市客群的发展方向。 融入大局:金融文 ...
中邮人寿保险增持中国通号399.5万股 每股作价约3.62港元
智通财经· 2025-10-17 19:28
香港联交所最新资料显示,10月14日,中邮人寿保险增持中国通号(03969)399.5万股,每股作价3.6173 港元,总金额约为1445.11万港元。增持后最新持股数目约为1.02亿股,最新持股比例为5.17%。 ...
中邮人寿保险增持中国通号(03969)399.5万股 每股作价约3.62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10-17 19:25
智通财经APP获悉,香港联交所最新资料显示,10月14日,中邮人寿保险增持中国通号(03969)399.5万 股,每股作价3.6173港元,总金额约为1445.11万港元。增持后最新持股数目约为1.02亿股,最新持股比 例为5.17%。 ...
中国平安首个城芯康养社区颐年城·静安8号在沪启幕
中证网· 2025-10-17 19:16
平安人寿董事长杨铮表示,平安人寿持续深化"产品+服务"战略,颐年城.静安8号致力于将海派文化底 蕴与现代康养科技相融合,让长者能在熟悉的环境中获得尊严、自主与丰盛的生活。 据介绍,作为中国平安旗下高品质康养品牌,"平安臻颐年"历经四年完成了全国五大城市布局六大项目 的战略布局,未来,"平安臻颐年"将加快推进全国项目布局,覆盖更多核心城市。同时,深圳、广州、 杭州等地项目即将陆续亮相。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黄一灵)10月16日,中国平安(601318)旗下高品质康养品牌"平安臻颐年"打造的 首个旗舰级城芯康养社区——颐年城.静安8号,在上海启幕。 中国平安联席首席执行官郭晓涛表示,颐年城.静安8号是中国平安"综合金融+医疗养老"生态闭环的关 键落子,既解决了支付与服务的确定性,更是平安服务国家应对老龄化战略、践行"金融为民"初心的重 要实践。 ...
2024年寿险产品盘点:增额终身寿依然是市场第一名,已经连续三年夺冠,有一款单品超过500亿!
13个精算师· 2025-10-17 19:04
寿险产品市场格局演变 - 2024年寿险产品销售数量且规模排行第一的是终身寿险,已连续三年夺冠 [2] - 2011-2015年期间两全保险产品销售数量最高,2016-2020年期间年金险产品成为主打,2021年以来终身寿险占据主导地位 [2] - 终身寿险不仅占据前五产品统计数量的第一,并且保费收入已经连续三年超过年金保险和两全保险 [2] 行业产品集中度分析 - 2024年寿险行业前五产品保费收入合计达到1.22万亿元,占行业原保险保费总收入的38.4% [4] - 保险回归保障政策实施以来,前五产品保费占比持续下降,已由2017年的48.4%下降到2024年的38.4% [4] - 2024年"TOP7+1"大型公司产品集中度为26.4%,中小型公司的产品集中度为63.8%,远高于大型公司 [4] 主要产品类型分布与规模 - 2024年终身寿险产品数量188个,保费收入7223.3亿元,每款产品平均保费收入38.4亿元 [22] - 两全保险产品平均保费收入42.3亿元,年金保险产品平均保费收入34.5亿元 [22] - 2024年度百亿大单品共有31款,保费收入介于50~100亿元的产品数量有32款,占比9% [24] 头部产品表现 - 中邮人寿"中邮年年好邮保一生C款终身寿险"以586.7亿元保费位列2024年度寿险公司保费规模第一 [25] - 中国人寿有四款产品进入保费规模前五,包括"国寿鑫耀龙腾两全保险"(373.8亿元)和"国寿鑫享未来两全保险"(372.2亿元) [25] - 在保费规模前50的产品中,主要是终身寿险、两全保险和年金保险三类产品 [25] 产品现金流状况 - 2024年寿险公司前五产品的退保金为278亿元,现金流支出收入比率为2.3%,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 [10] - 2024年"TOP7+1"大型公司的现金流支出收入比率为2.1%,中小型公司平均为2.4% [10] - 在323款有退保金额的产品中,现金流支出收入比率简单平均值为3.6%,加权平均值为2.3% [41] 公司产品集中度排名 - 友邦人寿前五产品收入集中度最低,为16.29%,平安寿险为19.91%,新华保险为23.30% [35] - 产品集中度最高的公司包括恒安标准养老和新华养老,均达到100% [37] - 总体来看,大公司的前五产品保费集中度较低,而中小型公司的产品保费集中度较高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