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家政
icon
搜索文档
财政贴息不止为撬动消费
虎嗅· 2025-08-14 18:27
金融促消费的又一系列重磅政策落地。 8月12日,财政部联合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相关部门发布了《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 策实施方案》(以下均称《实施方案》),通过财政和金融的联动,支持促消费、扩内需。 8月13日,国新办就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在发布会上表示,个人消费贷款 财政贴息政策是中央财政首次对个人消费贷款进行贴息的政策,将直接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方案明确,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居民个人使用贷款经办机构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不含信用卡业务)中实际用于 消费,且贷款经办机构可通过贷款发放账户等识别借款人相关消费交易信息的部分,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政策。 通俗来说,就是如果你向银行等贷款经办机构申请了个人消费贷款,并且这笔贷款确实用在了日常消费上,同时贷款经办机构能通过你的账户查到这些消 费记录,那么你就可以按规定享受贷款利息的补贴,相当于国家会帮你承担一部分利息成本。 在支持个人消费的同时,针对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的贷款贴息政策也在同步落地。 此外 ...
人民财评:政策精准发力,服务业升级迎来新动能
人民网· 2025-08-14 16:32
政策背景与战略意义 - 九部门联合推出服务业贷款贴息政策 通过财政金融协同机制精准支持促消费和扩内需战略 [1] -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连续多年超50% 今年上半年新设经营主体1327.8万户中第三产业占比88.2% [1] - 政策旨在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部署 具有稳就业、惠民生、促转型多重战略意义 [1] 政策具体实施方案 - 贴息政策聚焦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等8类消费服务领域 [2] - 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期限1年 单户贷款贴息规模上限100万元 单户最高贴息金额1万元 [2] - 通过"财政+金融"组合拳降低融资成本 针对服务业轻资产运营导致的抵押物不足等融资痛点 [2] 政策预期效果与配套机制 - 为优质服务企业提供资金便利 支持其开拓创新、升级硬件、扩大规模和提升服务质量 [3] - 政策到期后将开展效果评估 可能延长期限或扩大支持范围 形成长期支持效应 [3] - 配套措施包括完善风险分担机制、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和建立动态效果评估机制 [3] 行业影响与战略价值 - 服务业已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 政策着力解决供需不平衡问题 [1][2] - 政策代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新思路 通过改善微观主体生存环境促进行业生态整体优化 [3] - 政策实施将提升服务消费供给质量和效率 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服务产品 [3]
21社论丨加大支持服务业发展力度,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4 10:29
贷款贴息政策核心内容 - 贴息对象为向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发放的银行贷款 聚焦餐饮住宿 健康 养老 托育 家政 文化娱乐 旅游 体育等8类主要消费服务领域 [1] - 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期限1年 单户贷款规模上限100万元 单户贴息上限1万元 [1] - 政策旨在通过"真金白银"支持经营主体 提振消费 扩大国内需求 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9.1% 对GDP增长贡献率超60% [1] 短期政策作用 - 缓解服务业经营主体融资压力 针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融资难 融资贵问题 直接降低1个百分点融资成本 [2] - 间接提振消费信心与市场活力 文化旅游 体育等领域可提升服务质量 改善消费环境 [2] - 促进就业市场稳定 服务业为就业主力军 政策对保就业具重要意义 [2] 中长期政策效果 - 推动服务业结构优化升级 支持创新服务消费业态 模式 场景 扩大优质供给 促进行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3] - 提升行业创新能力 健康领域将拓展"AI+"医疗 精准健康管理等场景 [3] - 培育新增长点 旅游领域推动"旅游+"模式 文化娱乐领域打造沉浸式体验产品 [3] 宏观经济影响 - 构建消费与投资良性循环 政策支持经营主体投资改善基础设施 供给能力提升反哺消费需求 [4] -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转型 健康 养老 托育等政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城乡融合 [5] 政策实施建议 - 需关注执行精准性 差异化需求 长期资金支持 区域平衡等问题 [5] - 地方政府应制定细则 明确职责与流程 加强跨部门协同机制 [5]
最高1万元!这些贷款贴息,怎么申领?
金融时报· 2025-08-14 10:27
近日,财政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什么时候能享受到这项政 策?需要符合哪些条件才能申领?需要进行哪些操作?究竟能享受多少贴息?有哪些贷款经办机构? 针对这些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金融时报》记者进行了梳理: Q:什么时间能享受到这项政策? A:在《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公开发布之日(2025年3月16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签订贷款合 同且相关贷款资金发放至经营主体的,按照贷款本金对经营主体进行贴息。 Q:需要符合哪些条件才能申请? A: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的条件,核心是要将贷款资金用于经营活动。 对于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这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而 言,从今年3月16日到年底的时间里,只要与银行签订了贷款合同,而且已经收到贷款资金的这些经营 主体,都可以享受最长1年的贴息,贷款期限不足一年的,按照实际期限来进行贴息。 贷款资金必须合规用于正常的经营活动,例如拓展空间、优化布局、提升硬件、增加业态、人员培训、 产品研发等,重点是要改善消费基础设施、提升服务供给能力,不能用于投资理财和套利活动。 Q:申请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需要哪些 ...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热点问题解答
金融时报· 2025-08-14 09:35
政策适用时间 - 政策有效期从2025年3月16日至2025年12月31日 在此期间签订贷款合同且资金发放至经营主体的可享受贴息 [1] 适用条件 - 贷款资金必须用于经营活动 包括拓展空间 优化布局 提升硬件 增加业态 人员培训 产品研发等 [2] - 餐饮住宿 健康 养老 托育 家政 文化娱乐 旅游 体育八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符合条件 [2] - 贷款资金不得用于投资理财和套利活动 [2] 贴息操作流程 - 借款主体无需单独申请贴息 按正常信贷流程办理贷款即可 [3] - 经办银行收到财政贴息资金后 对已支付利息一次性返还贴息资金 [3] - 对未来需支付利息 银行在收款时直接扣除对应贴息资金 [4] 贴息额度标准 - 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最长贴息期限1年 [5] - 八类消费领域经营主体单户贴息贷款规模上限100万元 贴息金额上限1万元 [5] - 同一笔贷款不可重复享受中央财政其他贴息政策 [5] 合作金融机构 - 包括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进出口银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6] - 涵盖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6]
加大服务消费领域信贷投放力度 多部门详解贷款贴息政策
中国证券报· 2025-08-14 08:38
政策框架与目标 - 财政部推出个人消费贷款贴息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两项政策 分别从消费需求端和供给端发力 财政金融政策着力点转向惠民生和促消费 [1] - 中国人民银行将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服务消费领域信贷投放 促进相关产业和企业发展壮大 扩大高质量消费供给 [4]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细则 - 居民享受贴息需有真实消费行为 覆盖日常小额消费 买车装修购置家具家电手机电脑等大额商品消费 以及旅游养老生育教培医疗等服务消费 [2] - 政策实施期为今年9月开始的一年时间 每人单笔消费最高享受贷款贴息500元 多笔消费可叠加享受 [2] - 借款人需授权经办机构识别贷款账户交易信息用于贴息测算 经办机构负责利息扣减和贴息资金申请 借款人无需额外操作 [3]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细则 - 餐饮住宿 健康 养老 托育 家政 文化娱乐 旅游 体育等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可享受贴息 贷款需用于经营活动 [2] - 政策覆盖今年3月16日至年底签订的贷款合同 享受最长1年贴息 贷款期限不足1年按实际期限贴息 [2] - 经办银行需聚焦8类民生相关消费行业 加大对小微企业信贷投放 实现资金直达基层 快速便捷 利率适宜 [4] 政策实施与监管机制 - 中央和地方财政部门对贴息资金实行全流程管控 执行期满后会同金融监管总局核查经办机构资金申请审核清算情况 [5] - 金融监管总局督促经办机构做好资金测算审核申请工作 引导银行严格按审核结果申领资金 动态跟踪贷款流向加强用途管控 [5][6] - 商务部督促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审核贷款支持范围和贴息条件 及时反馈财政和金融监管部门确保政策红利惠及合规主体 [6] 跨部门协同与融资对接 - 人民银行加强与财政部门信息共享 促进政银企融资对接 使政策红利惠及更多服务业中小经营主体 [4] - 人民银行指导金融机构用好再贷款和贴息政策 加大对服务消费重点领域信贷投放 [4]
消费贷款领域又一“国补”落地 以“真金白银”助力居民更好消费
中国青年报· 2025-08-14 07:57
消费贷款贴息政策 - 中央层面首次对居民个人消费贷款和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实施贴息政策 [1] -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覆盖单笔5万元以下日常消费及5万元以上重点领域(汽车/养老/教育/文旅/家居/电子/医疗) [1] - 服务业贷款贴息聚焦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8大领域 [1] - 两项政策贴息比例均为1个百分点 实施期一年 [1] 贴息申请细则 - 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按实际金额贴息 同一机构最高贴息1000元 [2] - 单笔5万元以上消费以5万元为上限贴息 同一机构最高贴息3000元(含小额叠加) [2] -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须用于拓展空间/优化布局/提升硬件/增加业态/人员培训/产品研发等经营活动 [2] - 1元贴息资金可带动100元贷款资金投入消费或服务业供给 [2] 政策实施机制 - 贷款经办机构负责贴息测算和申请 简化操作流程 [1] - 居民贴息需证明真实消费行为 企业贴息需证明贷款用于经营活动 [1] - 商务部将审核贷款支持范围和贴息条件 确保政策精准落地 [3] - 通过实地走访和行业座谈优化贴息审核拨付流程 [3] 政策后续安排 - 到期后将评估效果 研究延长期限/扩大支持范围/调整经办机构等可能性 [1] - 商务部将协同多部门解决政策落地问题 提升实施成效 [3]
多部门详解贷款贴息政策 加大服务消费领域 信贷投放力度
中国证券报· 2025-08-14 07:19
政策核心内容 - 财政部推出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从消费需求端和供给端协同发力促进消费[1] -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要求有真实消费行为 覆盖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 每人单笔最高贴息500元且多笔可叠加[2] - 服务业经营主体贴息政策要求贷款用于经营活动 覆盖8类消费领域 享受最长1年贴息支持[2] 政策实施细节 - 个人消费贷款借款人需授权经办机构识别贷款账户交易信息用于贴息测算 无需额外操作[3] - 服务业经营主体贴息政策针对今年3月16日至年底签订贷款合同且已收到资金的经营主体[2] - 贴息资金测算 申请和拨付工作主要由贷款经办机构和地方政府部门负责[3] 金融机构执行要求 - 中国人民银行将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服务消费领域信贷投放 重点支持住宿餐饮 文体娱乐 旅游教育 养老托育等领域[4] - 金融监管总局要求经办银行聚焦8类消费行业 特别是小微企业 实现信贷资金直达基层 快速便捷 利率适宜[4] - 金融机构需用好用足再贷款和贴息政策 促进相关产业和企业发展壮大[4] 监督管理机制 - 财政部门对贴息资金实行全流程管控 政策期满后会同金融监管总局开展核查[5] - 金融监管总局将督促经办机构做好资金测算审核 动态跟踪贷款流向 加强资金用途管控[5] - 商务部将指导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审核贷款是否符合支持范围和贴息条件[6] 政策协同效应 - 两项贴息政策体现财政与金融政策协同配合 通过政银企融资对接扩大政策覆盖面[4] - 人民银行将加强与财政部门信息共享 让政策红利惠及更多服务业中小经营主体[4] - 政策通过需求端和供给端双向发力 加大融资支持力度促进高质量消费供给[1][4]
贴息“红包”精准投向消费领域
人民日报· 2025-08-14 07:15
政策核心内容 - 中央层面首次对居民个人消费贷款和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实施贴息政策 [2] -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约为当前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利率水平的1/3 [2] -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为100万元,单户享受贴息最高1万元 [2] - 政策实施期为1年 [2]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 - 贴息对象为居民个人消费贷款中实际用于消费的部分 [2] - 单笔5万元以下日常消费按照实际金额计算贴息,多笔叠加后在同一家贷款机构最高可享受贴息1000元 [4] - 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重点领域消费以5万元为上限计算贴息,多笔叠加后在同一家贷款机构最高可享受贴息3000元 [4] - 重点领域包括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和健康医疗 [2] - 借款人无需额外操作,贴息资金测算、申请、拨付等工作由贷款经办机构和地方政府部门完成 [6]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 - 贴息对象为向8类主要消费服务领域发放的银行贷款 [2] - 8类领域包括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 [2] - 贷款资金需用于经营活动,贷款期限不足一年按照实际期限进行贴息 [4] - 借款主体只需按正常信贷流程办理贷款,贴息资金由经办银行处理 [5] - 例如一家餐馆获得90万元贷款可享受9000元贴息 [3] 政策效果预期 - 1元贴息资金有望带动100元贷款资金用于居民消费 [7] - 政策设计体现普惠性,全面覆盖居民日常消费和各类群体 [7] - 政策到期后将开展效果评估,研究视情延长政策期限或扩大支持范围 [7] 政策落实措施 - 人民银行将促进政银企融资对接,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服务消费领域信贷投放 [8] - 金融监管总局将动态跟踪贷款流向,加强资金用途管控 [8] - 商务部将指导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加强政策宣介,推动政策精准触达企业 [8] - 财政部门将会同金融监管总局对贴息资金使用情况开展核查 [8]
精准支持重点领域,形成政策杠杆效应,新消费“国补”助力提振经济
搜狐财经· 2025-08-14 06:52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倪浩 杨舒宇】12日,个人消费贷贴息政策的细则得以明确。随着《个人消费贷款 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公布,中国提振消费、扩大内需 的又一次"国补"亮相,与"以旧换新"等政策形成"组合拳",进一步推动国内消费拉动国民经济。 消费贷款领域的又一次"国补" 8月12日,财政部联合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相关部门印发了《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 息政策实施方案》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通过财政和金融的联动,支持促消 费、扩内需。 "对居民个人消费贷款和消费领域的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实施贴息政策,这是中央层面首次实施,所以 有媒体朋友也称之为消费贷款领域的又一次'国补',这可以说是非常形象的,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 对扩大消费的重视程度。"财政部副部长廖岷13日出席国新办发布会时介绍说,(贴息政策)目的就是 要通过进一步强化财政和金融协同,撬动更多信贷资金精准投向消费领域,降低居民和经营主体的信贷 成本,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同时,通过提振消费畅通经济循环。 根据规定,居民个人消费贷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