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码
icon
搜索文档
国家统计局:5月份消费增速回升,家电零售额同比增长超5成
南方都市报· 2025-06-16 15:59
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 5月份国民经济顶住压力平稳运行,生产需求稳定增长,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新动能成长壮大,高质量发展向优向新 [1] - 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326亿元,同比增长6 4%,增速比上月加快1 3个百分点,为2024年以来月度最高水平 [1][2] - 1-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3171亿元,增长5 0%,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184324亿元,增长5 6% [2][4]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果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叠加"618"电商促销活动,带动市场销售走高,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通讯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53 0%、33 0%、30 5%、25 6% [1][4] - 截至5月末,汽车、家电、数码等五大类以旧换新商品累计带动销售额突破1 1万亿元,发放消费者补贴超1 75亿份 [5] - 家电领域实现12大类商品销售7761 8万台,覆盖4986 3万家庭,数码产品消费5662 9万件,惠及5352 9万消费者 [4] 消费结构分析 - 5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6057亿元,同比增长6 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269亿元,增长5 4% [4][5] - 5月份商品零售额36748亿元,同比增长6 5%,餐饮收入4578亿元,增长5 9% [4][5] - 1-5月份限额以上零售业单位中便利店、专业店、超市、品牌专卖店和百货店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8 5%、6 3%、5 7%、1 8%和1 3% [5] 线上消费表现 - 1-5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60402亿元,同比增长8 5%,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49878亿元,增长6 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24 5% [6] -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类、穿类、用类商品分别增长14 5%、1 2%、6 1% [6] - "6·18"网购促销活动自5月13日启动,与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叠加,带动网上零售商品销售加快 [5]
2025国补多地面临二次启动:国家补贴2025全国统一持续到12月31日结束
搜狐财经· 2025-06-13 14:47
政策动态 - 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紧急辟谣,2025年国家补贴全国统一截止时间仍为2025年12月31日,当前调整仅为阶段性空窗期 [1] - 财政部已预拨810亿元衔接资金,重庆、江苏等地明确6月下旬至7月重启第二轮投放 [4] - 首批资金消耗速度超预期,截至5月底全国已消耗补贴资金超1500亿元,占全年3000亿总池超50% [3] 补贴规则详解 汽车 - 报废国四燃油车或2018年前新能源车购新能源车补2万元,燃油车(2.0L及以下)补1.5万元 [5] - 置换更新新能源车最高补1.5万元,燃油车最高1.3万元(如北京) [5] 家电 - 覆盖冰箱、空调等12类传统家电,新增微波炉、净水器 [5] - 一级能效补售价20%(最高2000元),二级能效补15%(最高1500元),空调每户最多可补3台 [5][8] 手机数码 - 适用手机、平板、手表(单价≤6000元),≤3333元补15%,>3333元封顶500元 [5] - 超6000元机型(如华为Mate70)享平台额外10%补贴 [5] 资金与监管调整 - 重庆首轮12亿家电补贴6月初耗尽,郑州、湖北等地紧随其后关闭通道 [3] - 江苏启动限额管理,线下每日额度压降至670万元,广东转向"粤焕新"平台核销 [3] - 监管升级主因部分商家利用"虚假旧机回收""一码多刷"套补,增设SN码与身份证绑定核验 [3] 消费者策略 - 高优先级购物清单:空调/高端手机单品补贴高达2000元,建议6月底前下单 [8][9] - 新能源车叠加购置税免征综合省超5万元,河南湖南等地最晚10月前申请 [8][9] - 线上入口:京东APP搜"家电省2000"(家电)、"数码省2000"或"手机省500"(手机平板) [1][9] 市场趋势 - 河南、湖南等人口大省额度或提前至12月中旬耗尽,高需求品类全国资金池消耗率超70% [9] - 下半年政策重点转向县域市场,特斯拉Model Y/3首次入围新能源汽车下乡目录 [9] - 农村充电桩试点县最高获4500万建设补贴 [9]
国补遇上“618”打开消费新空间
人民日报· 2025-06-12 05:28
促销活动新特点 - 多个平台取消满减、叠券等复杂玩法,采取"立减"形式促进成交 [1] - 叠加国补后部分商品低至5折,大促更显火热 [1] - iPhone16Pro 128GB版本到手价低至5499元,原价7999元,店铺立减1700元加天猫惊喜券300元再叠加国补500元 [2] 折扣力度与商品覆盖 - 超20万款品牌商品支持天猫"618"优惠与国补叠加,超1万款为今年首发新品 [3] - 美的节能空调打3.5折到手价1583元,海信75英寸Mini LED电视打3.8折到手价3759元,大宇10公斤滚筒洗衣机打5折到手价1499元 [3] - 京东一款原价8000元空调,活动价直降1000元后叠加国家补贴20%省1400元、以旧换新补贴省500元,最终实付5100元 [3] 促销规则简化 - 天猫"618"买法简化为"官方立减15%",无需凑单,一件打8.5折 [3] - 淘宝APP搜索"国家补贴"可直达会场,规则透明无套路 [3] - 电商平台简化大促买法成趋势,从"价格战"转向"体验战""价值战" [4] 新服务与物流升级 - 饿了么联合品牌方推出国补活动,上海和杭州用户可享最快30分钟送达服务 [5] - 天猫升级以旧换新"最后一公里"服务,全国1800个区县支持大件商品上门"送新"同时"取旧" [5] - 京东物流通过高密度无人车投放、偏远地区开通自营站点提升配送时效 [5] 销售数据与消费增长 - 天猫"618"第一阶段家电家装、手机数码等品类成交总额较去年"双11"增长283% [7] - 天猫国补领取次数较去年"双11"同期翻3倍,超3000个品牌同比成交翻倍 [7] - 5月28日至6月4日空调品类日均成交同比增长超90% [7] 国补成效与消费回升 - 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5大品类合计带动销售额1.1万亿元,发放补贴约1.75亿份 [7] - 4986.3万名消费者购买12大类家电产品7761.8万台,5352.9万名消费者购买手机等数码产品5662.9万件 [7] - 2025年1至4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7%,4月同比增长5.1% [7] 家电类消费增长 - 2024年9月至2025年4月家电类商品零售额连续8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8] - 2025年4月限额以上单位家电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8.8%,增速位列第一 [8]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资金达3000亿元,家电支持品类由8大类拓展至12大类 [8] 消费新趋势 - 高端消费与平价消费均增长,京东高端笔记本销量同比增长超3倍 [10] - 00后年轻消费群体更注重生活品质与社交互动体验,对高客单价产品接受度提升 [10] - 智能商品受青睐,天猫可拆卸清洗扫地机器人成交上涨10倍,搜索量增长19倍 [10] 政策与市场协同 - 政府、平台和商家需协同发力,形成"政府补贴政策引导、平台企业补贴加持、商家让利参与"的协同效应 [12] - 电商平台需提升供给与需求精准匹配程度,降低商家运营成本,更好让利消费者 [12] - 平台需创造更多消费场景和主题,引导供给侧创新,在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引领消费趋势 [12]
个别地市暂停派券?广东商务厅:以旧换新政策不会提前结束
南方都市报· 2025-06-11 16:34
618大促与家电"国补"政策动态 - 江苏、重庆等地暂停发放家电"国补" 重庆因前期补贴资金用完而停止消费券和资格码申领 相关部门正在起草第二阶段政策 [1][2] - 江苏省商务厅回应暂停原因为系统升级 调整后将恢复领取 活动持续到年底 线上线下采取限额管理 [2] - 广东部分地市如惠州、佛山暂停发放家电类以旧换新补贴 佛山提示智能家居、家电及手机平板补贴"本阶段已额满" 下阶段从8月1日开始 [2][7] 广东省以旧换新政策进展 - 广东省商务厅明确以旧换新政策不会提前结束 个别地市暂停派券因系统升级和阶段性盘点 [1][7] - 广东多数地市如珠海、东莞等补贴可正常领取 政策补贴时间按计划持续至2025年12月31日 [7] - 广东2024年以旧换新销售额达1534.5亿元 惠及消费者超1128万人 规模居全国第一 [10] 全国以旧换新政策成效 - 截至5月31日 全国5大品类以旧换新带动销售额1.1万亿元 发放补贴约1.75亿份 [10] - 具体数据:汽车补贴申请412万份 家电销售7761.8万台 手机等数码产品5662.9万件 电动自行车换新650万辆 家装厨卫焕新5762.6万单 [10] - 国家发改委将加快2024年资金清算和后续额度下达 研究增量政策 [11] 政策支持与地方行动 - 广东实施扩围支持行动 涵盖汽车报废/置换、家电、数码产品、家装厨卫、电动自行车等领域 [10] - 广东省政府探索"财政补贴+企业让利+金融赋能"模式 扩大大宗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参与范围 [11] - 国家层面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10]
国补政策结束?官方回应:国家补贴全国统一截止时间保持2025年12月31日
新浪财经· 2025-06-11 12:26
政策解读 - 全国统一截止时间为2025年12月31日,地方暂停仅是短期调整 [1] - 手机数码国补领取方法为京东APP搜「手机省500」或「数码省2000」,家电国补领取方法为京东APP搜「家电省2000」 [1] - 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标准:报废国四及以下燃油车或2018年前新能源车,买新能源车补2万元,买燃油车(2.0L及以下)补1.5万元 [7] - 置换更新补贴标准:转让旧车买新车,新能源车最高补1.5万元,燃油车最高补1.3万元 [8] - 家电数码补贴品类扩围至微波炉、净水器、洗碗机、电饭煲等 [9] - 家电补贴标准:1级能效/水效产品补售价20%(单件最高2000元),2级能效/水效产品补售价15%(单件最高1500元) [9] - 数码产品补贴标准: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按售价15%补贴(单件最高500元,限价6000元内) [10] - 公共设备更新补贴:新能源公交车更新车龄8年以上车辆平均每辆补贴8万元,更换动力电池补4.2万元 [11] - 农业机械报废老旧农机可申领补贴,结算截至12月31日 [12] 地方执行情况 - 重庆首轮12亿元家电补贴资金已于6月初耗尽,线上申领通道暂停,第二轮政策将于6月上旬出台 [2] - 甘肃肃州第一批额度用完后暂停,其他地区仍在筹备中 [3] - 江苏6月1日起因平台整改实行限额管理,线下渠道仍可参与 [4] - 广东(除江门、中山)部分平台资格码申领暂停,恢复后额度将动态调整 [5] - 江西线上补贴覆盖16类家电(含打印机、洗地机),仍正常发放 [16] - 湖南、陕西数码产品额外叠加10%地方补贴 [17] 消费者行动指南 - 汽车补贴虽未全国截止,但河南、湖南等地因额度紧张建议10月前申请 [13] - 家电数码补贴可线上申领:京东APP搜"家电省2000"或"手机省500",最高立减2000元 [14] - 认准官方渠道,通过政府平台查询补贴信息 [15] - 全国补贴资金池消耗已超70%,高价值商品(如空调、高端手机)额度消耗最快,建议6月底前下单 [18] - 财政部已预拨810亿元支持各地做好政策衔接,新一轮补贴细则正密集出台 [18] - 多地启动价格秩序整治,打击"先涨价后打折"、骗补套补等行为 [19]
湖北明确国补将贯穿全年 以旧换新已拉动消费482亿
长江商报· 2025-06-11 08:23
政策细则 - 湖北官方明确国补活动将持续至2025年12月31日,每日限量发券是为扩大消费者覆盖面而非资金紧张[1] - 消费券有效期自6月10日起从15天缩短至7天,但历史未使用券可解绑后重新领取[1] - 采用"线上+线下"双渠道发放,微信小程序全天开放,云闪付每日10点限量抢券,两类券不可混用[1] - 跨省使用需先解绑原活动地资格,并在湖北境内完成手机定位才能核销[1] 补贴机制 - 补贴可与企业优惠、银行立减叠加使用,抵扣顺序为企业→银行→国补,例如3000元家电叠加商家300元优惠和银行200元立减后,国补按2500元基数计算[1] - 数码产品需当场激活以防止套利行为,商家违规行为可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2] 配套服务 - 开通7×24小时客服热线矩阵(95516、95534等),商户报名通道每月1-5日开放[2] - 消费者可通过小程序实时查询合作商户,官方对发票开具等争议点提供明确指引[2] 市场影响 - 截至5月5日,湖北汽车以旧换新达10.01万辆,3C数码等品类总销量2780.2万台,拉动消费481.74亿元[2] - "五一"期间家电店、电子商品店交易额同比分别增长24.23%和29.87%[2] - 政策通过规则细化和透明化管理,有望成为撬动绿色智能消费的新支点[2]
为什么“中国式消费”这么像投资?
吴晓波频道· 2025-06-11 00:40
消费券刺激效应 - 上海黄浦区发放大额消费券后,黄金首饰店出现排队抢购现象,叠加消费券后黄金价格降至600多元/克[2] - 五一期间参与活动的33家重点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9.2%,其中黄金店营业额翻倍[2] - 5月CPI数据显示金饰品价格同比上涨40.1%,远超机票(1.2%)和旅游(0.9%)涨幅[3] 投资属性消费趋势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1.1万亿元销售额,其中汽车412万份/家电7761.8万台/手机5662.9万件[7] - 家电平均使用年限超10年,手机换机周期延长至3-4年(占比50%),5年以上用户达12.5%[10][12] - 潮玩盲盒出现"二手交易火爆""价格翻倍"现象,隐藏款溢价刺激购买欲[14] 消费贷资金流向 - 2018年个人短期消费贷规模达8万亿元,较2014年翻倍,但同期社零增速仅9.4%[18] - 2016-2017年3.8万亿消费贷增量与购房首付3.4万亿增长高度关联[20] - 2024年40家银行消费贷余额增9500亿元,部分银行增速超90%,低利率(破3%)引发套利[21] 服务消费发展现状 - 当前人均服务消费仅为历史趋势值的87.7%,显著低于商品消费[34] - 统计盲区包括教育培训/医疗/文旅等传统服务,以及直播打赏/知识付费等新型消费[32] - 618数据显示宠物行业(653品牌翻倍)/数码相机(富士+170% 大疆+540%)等细分赛道爆发[40] 消费结构演变特征 - 住房资产占比从60%降至57.8%,储蓄增加形成风险对冲[26][27] - 消费决策遵循"量资产而出"原则,需维持家庭资产80%水位线才敢消费[28] - 服务消费增长依赖供给质量提升,需加强文体娱/医疗养老等基建投入[38] 代际消费差异 - 90后被视为最后一代生产者,00后成为第一代消费者红利群体[47] - 消费分层催生个性化定制需求,银发经济/宠物经济等新赛道崛起[41] - 促消费需从"为未来投保"转向"活在当下"型服务消费[48]
以旧换新破万亿,“国补”如何进一步激活消费
经济观察网· 2025-06-09 18:32
消费品以旧换新销售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消费品以旧换新销售额突破1万亿元,5大品类合计带动销售额1 1万亿元,发放补贴约1 75亿份 [1] - 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达412万份,家电产品销售7761 8万台(4986 3万名消费者),数码产品销售5662 9万件(5352 9万名消费者) [1] - 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650万辆,家装厨卫焕新5762 6万单 [1] 地方补贴政策动态 - 江苏"国补"活动自6月1日起部分平台因整改或系统升级暂停补贴领取 [1] - 重庆家电以旧换新补贴因首轮资金耗尽于6月3日暂停,第二阶段政策正在制定 [1] 财政政策对消费的拉动作用 - 2024年中央财政安排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以旧换新,带动相关产品销售额超1 3万亿元 [2] - 2025年补贴资金规模同比翻番,新增手机等数码产品补贴范围 [2] - 财政补贴通过贷款贴息等工具增强消费动力,实现"四两拨千斤"效果 [2] 家电补贴政策演变 - 2009-2015年"家电下乡"累计投入超2000亿元财政资金,带动社零增长超3 5万亿元 [3] - 2015年后补贴转向绿色节能产品,2023年"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单件补贴最高达2000元 [3] 补贴政策管理优化 - 强化家电家装国补执行监管,规范企业参与行为以保障资金安全 [3] - 建立消费者反馈机制优化政策实施效果 [3]
如何观察“以旧换新”的速度?
一瑜中的· 2025-06-09 08:27
以旧换新政策进展 - 5月消费品以旧换新整体提速,加权日均换新量达10.9万件,较4月的9.2万件提升18% [3][12] - 结构分化显著:家电换新增速最快,5月日均82.9万台,环比4月增长32%;汽车小幅放缓至日均3.8万台;电动车稳定在日均6.2万台 [2][10] - 政策拉动消费效果显著,2025年前5个月带动销售额达1.1万亿元,接近2024年全年1.3万亿元水平 [4] 基建与工业生产 - 基建投资持续发力,6月初石油沥青装置开工率31.3%,同比提升7.1个百分点,5月均值30.4%较3月低点回升3.5个百分点 [5][22] - 工业生产分化:煤炭吞吐量同比转正至4%,但螺纹钢表观消费同比下滑33%;下游纺织、轮胎开工率仍低于去年同期 [23][27] 外贸与航运 - 中美直接贸易流量反弹,6月初中国发往美国集装箱船数量同比回升至-20%,较5月末-38.7%显著改善 [5][29] - 转口贸易保持高景气,东盟港口船舶停靠量同比8.2%;北美航线运价周环比上涨8.4%-11.1%,南美航线暴涨41.5% [28][34] 大宗商品价格 - 海外大宗品普涨:原油周涨6.2%,铜价涨1.6%,黄金突破3308美元/盎司;国内动力煤价格下跌0.3%,焦炭暴跌5.8% [41][49] - 农产品价格分化:牛羊肉上涨0.6%-1.1%,鸡蛋和猪肉分别下跌3%和1% [42] 债券与资金市场 - 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达37.5%,快于2024年同期29.7%,6月计划发行规模4704亿元 [7][50] - 国债收益率下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报1.6547%,周降1.65bps;DR007资金利率回落至1.5323% [65][67]
如何观察“以旧换新”的速度?
华创证券· 2025-06-09 08:25
以旧换新情况 - 4月中旬以来消费品换新提速,5月汽车放缓、家电提速、电动车持平,加权三类产品换新速度提升,3 - 5月分别为9.9、9.2、10.9万件[3][4][11][12][13] - 2024年以旧换新带动产品销售超1.3万亿元,2025年前5个月5大品类合计带动销售额1.1万亿元[4] 每周经济观察 景气向上 - 截至6月4日当周,石油沥青装置开工率为31.3%,同比+7.1%,环比+3.6%,5月前四周平均为30.4%[5] - 截至6月7日的15天内,从中国发往美国载货集装箱船数量同比回升至 - 20%,6月截至4日,东盟主要国家港口停靠船舶数量同比回升至8.2%[5] - 海外大宗品价格明显反弹,RJ/CRB商品价格指数上涨3.6%,黄金、原油、铜均上涨[5] 景气向下 - 截至6月1日,华创宏观WEI指数为5.55%,较5月25日下行0.76个点[5] - 上周我国监测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环比 - 0.7%,四周累计同比为6.5%[5][28][32] - 国内大宗商品价格小幅下跌,煤炭价格继续下跌,生意社BPI下跌0.6%[47] 新增专项债与利率 - 截至6月6日,今年新增专项债已发行1.65万亿,进度为37.5%,去年同期为1.19万亿,进度为29.7%[7] - 截至6月6日,1年期、5年期、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报1.4102%、1.5459%、1.6547%,较5月30日环比分别变化 - 4.5bps、 - 1.81bps、 - 1.65bps[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