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
搜索文档
国际渔业科技与创新大会开幕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7-24 10:59
大会概况 - 2025年国际渔业科技与创新大会在福州开幕,主题为"设施与智慧渔业:迈向新质生产力" [1] - 设立三大分会场活动:"设施渔业关键技术与装备集成""智慧渔业应用场景与实现路径""产业问需与技术对接" [1] - 参会嘉宾包括联合国粮农组织助理总干事曼努埃尔·贝瑞吉、中国工程院院士麦康森和陈松林等16名中外专家学者 [1][3] 行业发展趋势 - 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蓝色转型"战略,旨在通过发展渔业和水产养殖业消除饥饿和贫穷 [2] - 水产养殖业发展前景广阔,需通过改善饲料配方、能力培训、资金支持中小企业、提高水产品健康饮食认知等措施实现可持续发展 [2] - 中国作为水产品生产大国,应通过科研创新引领全球渔业可持续发展 [2] 技术创新方向 - 低蛋白饲料技术:中国提出低蛋白饲料战略,为全球水产养殖降本增效提供"中国方案" [2] - 分子育种技术:中国在海水鱼基因组学和分子育种领域取得三项创新成果,推动水产种业生物技术发展 [3] - 设施渔业前沿技术包括优质苗种与综合养殖、环境可持续管理、深远海工业化养殖平台构建等 [3]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大会汇集联合国粮农组织及亚洲、欧洲、非洲、拉丁美洲相关国家的专家学者 [3] - 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设施渔业和智慧渔业的多维路径展开深入研讨 [1][3]
天然鳗鱼初冬最好吃,为什么日本人却喜欢夏季吃?
虎嗅· 2025-07-24 09:04
鳗鱼消费文化 - 日本夏季"土用丑日"有食用鳗鱼的传统习俗 该时段因五行思想被认为需补充营养 鳗鱼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B群可缓解暑热疲劳 [3][5][7] - 2024年出现两个"土用丑日"(7月19日和7月31日) 商家通过双节点促销显著提升销量 超市鳗鱼价格仅为餐厅的1/3 [8][10][1] - 天然鳗鱼最佳食用季节为10-12月冬眠前脂肪储备期 但养殖鳗鱼通过温控技术实现全年稳定供应 [11][12][13] 鳗鱼产业现状 - 全球商业食用鳗鱼主要依赖三种品种:日本鳗(东亚市场主导)、美国鳗(进口占比提升)、欧洲鳗(因资源枯竭出口锐减) [31][33][34] - 日本70%鳗鱼供应依赖进口 养殖环节依赖野生稚鳗捕捞(年捕获量约20-30吨) 完全人工繁殖技术尚未商业化 [22][23][26] - 欧盟提案拟将19种鳗鱼列入CITES附录II 若11月通过表决将导致2027年起国际贸易成本上升 日本联合中韩等国反对该议案 [17][19][20] 供应链特征 - 鳗鱼苗采集依赖天然洄游特性(马里亚纳海沟至东亚水域) 中国海域是主要捕捞区 日本"国产"标签仅代表养殖地非品种来源 [24][26][30] - 养殖鳗鱼与野生品种存在价差 日料店通常标注品种信息 低价产品可能采用美国鳗等替代品种 [36] - 行业营销传统可追溯至江户时代 学者平贺源内策划"丑日食鳗"概念成功激活夏季消费需求 [14]
“洋特产”本土化,四川天全县鱼子酱走上全球餐桌
搜狐财经· 2025-07-24 00:49
行业分析 - 鱼子酱行业出现本土化生产趋势,四川天全县生产的鱼子酱售价低于每克10元,通过"共享鱼池"和精准加工模式实现规模化生产[1] - 人工养殖鱼子酱已成为行业主流,出于对野生鲟鱼的保护,目前市场上食用的鱼子酱基本为人工养殖[10] - 鱼子酱产品应用场景持续拓展,从高端餐饮向大众消费延伸,出现与冰淇淋、酸奶、中式菜品等多种创新搭配方式[14][16][18] 公司运营 - 天全鱼子酱基地选址具有独特优势,位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交界处,高山冰雪融水提供清澈低温的水质环境,是鲟鱼生长的理想场所[5] - 采用"共享鱼池"政策实现产业协同,当地政府扶持农户参与鲟鱼养殖,形成专业化养殖体系[7] - 生产工艺要求极高,从捕捞到加工完成必须在15分钟内完成,确保产品新鲜度和品质[10] 产品特点 - 天全鱼子酱具有15年养殖周期,产品颗粒饱满且带有山泉水清甜味[12] - 产品定位从高端向大众市场渗透,最初出现在成都餐厅,现已进入北上广消费市场[12] - 产品应用不断创新,与中西式菜品进行多样化融合,开发出担担面、烧鹅、鸡油饭等创新吃法[16] 市场发展 - 鱼子酱从"高端奢侈品"转变为"日常消费品",产品价格下探至每克10元以下[1] - 消费场景持续丰富,从餐厅菜品扩展到旅游甜品、文创产品等领域[18] - 本土化生产推动产业升级,使鱼子酱从"洋特产"转变为"本土名片"[1]
仙桃黄鳝“游”向新蓝海:全链条升级激活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中国发展网· 2025-07-23 16:10
黄鳝产业发展战略 - 聚焦种养加销安服全链条推动产业升级 做大做强做优黄鳝产业 [1] - 瞄准种苗供全国 鳝品销全球 价格定全业目标 以供应链思维强链延链补链 [4] - 推动三产融合 通过全链条升级提升品牌影响力 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4] 种苗繁育技术突破 - 西流河镇姣姣水产养殖家庭农场建成90座恒温大棚培苗车间 [2] - 采用全天候恒温室内培育技术 精准控制水温光照 [2] - 有效破解黄鳝幼苗成活率低难题 提升优质苗种供应能力 [2] 生态养殖模式创新 - 张沟镇肖铁兵养殖基地采用无抗健康养殖技术 [3] - 通过生态调水调温 合理投放益生菌实现养殖全程绿色转型 [3] - 黄鳝品质显著提升 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同步增长 [3] 精深加工与市场拓展 - 允泰坊食品车间每日产出6万包鳝鱼丝 [4] - 开发预制菜 冻品 休闲零食等30多个品种覆盖不同消费场景 [4] - 与良品铺子合作 通过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 拓宽市场空间 [4] 品质安全体系建设 - 先锋村黄鳝交易市场设立检测中心 实施日常抽检流程 [3] - 严把检测关 全周期守护黄鳝品质安全 [3] - 确保消费者食品安全 提升品牌竞争力 [3]
南农晨读丨“笋”货来了
南方农村报· 2025-07-23 11:01
现代农业发展部署 - 广州市强调落实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建设海洋创新发展之都 [5][6] - 梅州市推进农用地规模化流转,形成规模大、品牌强的农业大单品 [6] - 茂名市围绕"温泉古镇"定位打造多维度的镇村发展模式 [7] - 肇庆市推动校地合作助力农业强市及乡村示范项目建设 [8] - 潮州市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做强水产种业、延长产业链 [8][9] - 揭阳市推动"百千万工程"等工作 [9][10] - 云浮市聚焦提升旅游品牌实力,打造大湾区文化旅游"休闲地" [10] 乡村振兴举措 - 韶关打造全省首个农村"未来社区",首批56户村民拎包入住 [16][17] - 汕尾出台"微短剧+"政策,最高一次性扶持50万元 [16][17] - 河源首家"媒体+乡村创客"工作室揭牌,丰富乡村业态场景 [17][18] - 珠海引导城市骑手等新就业群体人员化身"流动哨兵"织密基层安全网 [18][19] 农业科技创新 - 广西三椿生物科技推出"能喝的山茶油"新产品,将在广州北京路进行推介 [20][21][22][23][24][25][26]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环艺所首席科学家朱根发研究员获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表扬 [13][14] 特色产业发展 - 广西百色田阳区形成完整芒果产业链,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28][29][30] - 芒果产业带动当地居民增收,务工人员日收入约200元 [31][32][33] 农产品品牌建设 - 湛江发布首个市级"媒体+"行动方案,聚焦"湛品"品牌打造 [35][36][37][38] - 方案旨在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36][37][38]
湖北夏季“顶流”小龙虾撬动千亿产业链
证券时报· 2025-07-22 02:47
行业概况 - 2024年湖北省小龙虾养殖产量达143.7万吨,同比增长15.6%,综合产值1841亿元,同比增长9.7% [1] - 潜江市小龙虾年交易总量80万吨,占湖北总产量的60%、全国的25%,综合产值突破870亿元 [1][2] - 潜江小龙虾交易中心上半年交易额达75.27亿元,全国最大交易市场,覆盖600余城冷链物流网络 [5][6] 养殖技术突破 - 通过"虾+稻+N"立体共作模式及水温调控、种质优选技术,实现"四季有虾",解决季节性供应空白 [2][3] - 冬季采用微生物发酵饲料和矿物质补给方案,2024年一季度潜江小龙虾产量2.56万吨(同比+9%),产值27.32亿元(同比+41.21%) [3] - 技术推广后冬春虾错峰上市,2024年上半年2-4钱小青龙虾均价18.9元/斤(同比+16.7%),4-6钱中青26.5元/斤(同比+8.2%) [4] 供应链与流通创新 - 潜网集团打造标准化交易市场,48小时鲜活率提升至94%,建立价格指数体系后交易纠纷下降60% [6] - "虾谷快运"体系整合3000多辆冷链车、1200个配送网点,实现"龙虾千里一日达" [5][6] - "百城万店"工程推动全国开设4000余家品牌店,虾卡/电子卡等中高端产品覆盖一线城市 [7] 产业链延伸与加工 - 48家规上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80万吨,年产值270亿元,虾头/虾壳转化为虾粉、虾油等高附加值产品 [8][9] - 华山科技将虾壳转化为甲壳素胶囊,年产50亿粒;新柳伍食品年加工3万吨,2023年产值17.5亿元 [8] - 良品铺子联合潜江企业推出香酥龙虾尾等即食产品,建立可追溯养殖体系,拓展休闲零食场景 [9][10] 政策与品牌建设 - 湖北省2023年出台"虾十条",明确"潜江龙虾"为全省唯一区域公用品牌 [1] - 潜江计划聚焦工厂养殖、精深加工等领域,目标形成千亿龙虾产业集群 [10]
卖爆国产白虾 ,直播机构与工厂做对了什么
北京商报· 2025-07-21 14:34
直播机构与代工厂合作模式 - 直播机构与代工厂合作打造爆款产品 通过自有品牌沉淀品牌心智并摆脱品牌商钳制 代工厂借此触达C端消费者并扩大销售规模[1] - 东方甄选与正大电商合作国产白虾产品 工厂为适应直播渠道投入超1亿元进行养殖和产品调整 年产能从300吨提升至540吨[1] - 合作前期直播机构优先监测投流策略和用户反馈 盈利非首要目标[1] 爆款产品运营细节 - 东方甄选国产白虾过去三个月售出超20万单 GMV超1900万元 近40天处于断货状态[3] - 工厂采用活虾速冻技术实现单个速冻 避免二次解冻 水体循环从24次/天提升至36次/天确保虾线清洁 升级饲料配比提升虾体营养度和饱满度[3][4] - 目标客群为30-45岁有家庭女性及学生群体 集中于一二级城市及三四线城市中产[4] 供应链优化与成本控制 - 工厂根据直播机构反馈快速改进生产 如用户反映虾线问题后一周内调整换水频率 养殖批次从年4-6次提升至10次实现全年稳定供应[4] - 直播机构与工厂通过大包装策略降低单品成本 例如家清品类满足长使用周期并与市面产品价格竞争[5] - 活虾速冻运输成本较高(每车最多拉2吨 vs 传统泡沫箱装冰可拉5吨) 工厂计划通过平面养殖模式优化关键环节降低固定投资成本[6] 直播机构自有品牌发展 - 头部直播机构深入供应链环节 从流量思维转向品牌思维 通过食品、快消品等高复购品类快速建立品牌心智[7] - 美腕优选天猫店粉丝超6万 近半年销售超200万件 尖锋食客快手旗舰店粉丝达1365.1万人总销量2148万 东方甄选自营产品达600款SKU[8] - 机构通过自有品牌沉淀商业价值 即使主播变动或平台规则调整 品牌仍可在多平台持续销售[8] 产能扩张与市场拓展 - 正大集团计划在连云港投产新工厂 三年内产能提升至1万吨[8] - 代工厂借直播爆款积累口碑后拓展C端市场 正大水产与叮咚买菜共创生食虾产品 并考虑京东、美团等平台打造自主品牌[5]
东宇海参的“有机野生密码”与烟台国寿的“保障方程式”——中国人寿护航,筑牢蓝色经济发展“压舱石”
齐鲁晚报· 2025-07-21 10:53
中国人寿山东省分公司活动 - 中国人寿山东省分公司在烟台举办"媒体看国寿"活动 主题为"一个客户 一生守护——保险为民 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 [1] 烟台海参产业概况 - 烟台是全国最大的海参苗种繁育基地、海参加工基地和产品集散地 拥有46处省级以上海洋牧场 其中国家级22处 居全国地级市首位 [3] - 2023年全国海参总产量达29.2万吨 稳居世界第一 烟台在其中占据重要地位 [6] 东宇海珍品公司业务 - 东宇公司拥有10万多亩优质海域 采用有机野生养殖方式 海参需5-8年才能捕捞 单亩产七八十斤 [6] - 公司投入5亿元打造"海底生态圈" 投放50-500公斤矿山乱石形成礁体生态系统 [6] - 公司是全国唯一在养殖和加工环节都通过有机野生认证的海参企业 连续10年获得有机认证证书 [7] - 开发完整海参产品系列 包括鲜活海参、盐渍海参、干海参等 还有深加工产品如小米海参粥、佛跳墙、海参花压片等 [9] - 采用立体养殖模式 底层养海参 上层养鱼类和扇贝 每年扇贝产量达200万斤 [9] 保险在产业中的应用 - 东宇公司与中国人寿烟台分公司合作 为100余名潜水员投保团体意外险和医疗保险 [4] - 中国人寿提供安全培训 教潜水员识别洋流风险、规范潜水流程 [5] - 未来规划为海上平台观光游客投保意外险 [14] - 保险在海参养殖的自然灾害保险、产品质量保险、物流运输保险等方面有巨大发挥空间 [13] 产业前景 - 保险正成为护航海参产业前行的重要力量 为产业链系上"安全绳" [3] - 保险与蓝色海洋经济的深度融合 将推动产业向更安全、更稳健、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16]
阳江程村蚝入围2025广东特色食材TOP20榜单
南方农村报· 2025-07-20 21:06
2025广东特色食材TOP20榜单发布 - 第三届中国国际(佛山)预制菜产业大会在顺德开幕 现场发布2025年广东特色食材名录TOP20榜单 [2] - 阳江程村蚝以金榜指数82 15排名第12名入围榜单 [3] - 榜单代表食材在广东市场的影响力及美誉度 根据全网媒体传播态势 出口表现 文化影响力 电商市场表现四大指标进行分析核算生成 满分为100分 [13][14][15] 程村蚝产业概况 - 程村蚝是阳江市阳西县程村镇特产 蛋白质含量高 含锌量居食物前列 胆固醇含量低 肉质鲜甜无渣 被誉为"海上牛奶" [5][6] - 2019年12月被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并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6][7] - 程村镇生蚝年产值超7亿元 是著名的"中国蚝乡""国家级近江牡蛎吊养标准化示范区""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 [9] - 程村镇有近200年蚝养殖历史 近年来推进技术革新 探索出更高产的吊养方式 产量大幅提高 [10][11] 2025广东特色食材TOP20榜单详情 | 排名 | 食材名称 | 产地 | 金榜指数 | | --- | --- | --- | --- | | 1 | 湛江对虾 | 广东湛江 | 86 17 | | 2 | 顺德鳗鱼 | 广东佛山 | 85 47 | | 3 | 台山鳗鱼 | 广东江门 | 85 00 | | 4 | 西牛麻竹笋 | 广东清远 | 83 88 | | 5 | 增城迟菜心 | 广东广州 | 83 58 | | 6 | 中山石岐鸽 | 广东中山 | 83 46 | | 7 | 杜阮凉瓜 | 广东江门 | 83 04 | | 8 | 韶关南雄板鸭 | 广东韶关 | 82 81 | | 9 | 顺德草皖 | 广东佛山 | 82 69 | | 10 | 澄海狮头鹅 | 广东汕头 | 82 59 | | 11 | 封开杏花鸡 | 广东肇庆 | 82 36 | | 12 | 程村蚝 | 广东阳江 | 82 15 | | 13 | 马冈肉鹅 | 广东江门 | 82 15 | | 14 | 连州菜心 | 广东清远 | 82 00 | | 15 | 饶平狮头鹅 | 广东潮州 | 81 96 | | 16 | 徐闻良姜 | 广东湛江 | 81 75 | | 17 | 罗定肉桂 | 广东云浮 | 81 75 | | 18 | 三水黑皮冬瓜 | 广东佛山 | 81 44 | | 19 | 中山脆肉皖 | 广东中山 | 80 70 | | 20 | 炭步槟榔香芋 | 广东广州 | 80 12 | [4]
海南虾苗“游”进新疆戈壁滩
海南日报· 2025-07-19 09:39
公司发展 - 海南中正水产科技有限公司育苗车间培育的南美白对虾虾苗长势良好,500万尾虾苗通过专机运往新疆石河子市[2] - 公司技术员表示海水淡化技术成熟使虾苗适应性强,虾苗已成功在甘肃、宁夏等地养殖[3] - 公司育种实验室采用精确参数控制(水温30 5℃、盐度30ppt、光照1600lux),受精卵孵化率达96%,幼体畸形率仅2%[4] - 公司保存300多个家系虾种,部分品系日增重0 37克,成活率84 8%,新品种申报正在进行[4] - 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统一供苗、技术、收购,惠及5000余名转产渔民[4] 产业链布局 - 东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以全国第三名成绩通过农业农村部绩效评估,规划面积7335 6亩,目标撬动70亿元年产值[3] - 产业园形成"一园两区九基地"架构,包括新龙镇对虾种苗产业聚集区(储存36个核心种质)和感城镇鱼类种业基地(培育金鲳"晨海1号")[3] - 园区集聚2个院士工作站、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与20余家科研院校深度合作[3] - 冷链物流车在园区检疫中转站和育种研发中心间穿梭,水循环系统等设施正在安装[3] 技术突破与政策支持 - 中正水产2023年入选"国家破难题种业阵型企业",当地政府实施"一企一策"精准扶持机制[4] - 标准化示范区项目推动对虾种苗质量检测体系、追溯体系完善,养殖户可通过手机查看虾苗成长档案[4] - 加工环节提升附加值,活虾售价20元/斤,加工成虾酱后价格翻3倍[5] 市场拓展与物流体系 - 虾苗空运已成常态,跨越数千公里运输至新疆、甘肃、宁夏等地[3] - 公司物流区夜间仍运作,虾苗通过冷链车运输,车体标注"海南鲜品"品牌标识[6] - 东方构建从育苗到加工、冷链运输到电商销售的完整"蓝色产业链"[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