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搜索文档
AI进化速递丨小红书推出首个社交大模型
第一财经· 2025-08-01 20:50
小米浏览器接入豆包大模型 - 小米浏览器宣布接入豆包大模型以增强功能 [1] 小红书推出社交大模型 - 小红书宣布推出首个社交大模型"RedOne" [1][3] OpenAI启动挪威项目 - OpenAI即将启动"星际之门"挪威项目 [1][4] 马斯克推出Grok新功能 - 马斯克宣布将向Grok Heavy订阅用户推出Imagine和Valentine测试版 [1][4]
微信携手香港旅发局 以数字工具助旅客畅游香港
新华财经· 2025-08-01 20:23
香港旅游发展局与腾讯微信合作 - 香港旅发局与腾讯微信联合举办"港·万象"城市名片计划暨微信视频号创造营·湾区专场活动 旨在挖掘香港旅游新体验并深化湾区文化融合 [2] - 活动汇聚上百位视频号创作者 演艺名人及文旅界专家 共同推动香港文旅体验升级与城市IP破圈传播 [2] 香港旅发局战略方向 - 旅发局主席林建岳强调"亲身体验 眼见为实"是推广旅游最有效的方式 期待创作者通过主题行程灵感创作感染力内容 吸引数百万粉丝及全球观众深入了解香港 [2] - 副总干事叶贞德指出香港旅游发展需联动大湾区 吸引海外游客经香港进入大湾区及内地城市 是国家赋予香港的新定位 [3] 腾讯微信的数字化赋能 - 腾讯微信战略研究院院长周博云表示 数字化工具助力城市文旅体验升级是"以用户为中心"的重要场景 期待视频号活动展示多元香港形象 [2] - 微信视频号发起"港万象解锁N面格调"短视频活动 7月31日至9月30日期间征集创作者内容 优质作品将获官方推荐 [3] 活动具体内容 - 活动聚焦香港多元文化基因 通过视频号创作者多角度呈现香港万象故事 [2][3] - 香港旅发局近年借力社交媒体与数字工具 将在地文化转化为鲜活城市名片 [3]
科技大事件 丨 苹果回应首次在中国关停直营店;美团承诺绝不下场与商家竞争
搜狐财经· 2025-08-01 19:45
苹果新动向 - 苹果将关闭大连百年城直营店 这是国内首家关停的苹果直营店 关闭原因是购物中心内多家零售商已离开 包括Coach、Kenzo等品牌 [1] - 苹果在中国市场持续扩张 8月16日将在深圳开设第三家直营店 今年1月已在合肥开设首家零售店 目前中国区拥有超过50家Apple Store [1] - 苹果严厉反驳美国司法部反垄断诉讼 逐条批驳236项指控 提出九项核心抗辩理由 包括保护知识产权、未损害市场竞争等 [2] - 苹果正与摩根大通洽谈Apple Card合作 可能取代高盛 谈判始于去年年初 近期进程加快 但尚未签署正式协议 [3][4] - 苹果因Siri升级延迟面临证券欺诈集体诉讼 罗森律师事务所正在征集2024年6月至2025年6月购买苹果股票的投资者 [5] - 苹果近期斥资8.82亿美元收购湾区办公地产 包括3.65亿美元收购Mathilda园区 3.5亿美元收购两栋建筑 1.6亿美元收购Tantau大楼 [6] 科技大事件 - 美团推出"浣熊食堂"品牌 商家曝光量上涨164% 订单量上涨60% 承诺绝不自营 只做基础设施建设 [7][8] - 国产手机厂商测试10000mAh电池新机 厚度不到8.5mm 已进入NPI阶段 疑似为荣耀Power 3 [9] - 华为鸿蒙OS铁路12306功能上线 覆盖购票、改签等场景 已基本覆盖全量用户 [11] - 2025款长安马自达3昂克赛拉上市 售价8.99万元起 新增云控选装包 车身尺寸4662×1797×1445mm [12] - 小米SU7 Ultra现身法拉利工厂 用于测试及开发下一代纯电平台 法拉利或年底公布首款纯电车型 [12]
美国二季度经济增长3%,光鲜GDP数据潜藏哪些隐患?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1 19:41
美国经济前景与市场反应 - 美国二季度GDP按年率计算增长3%,较一季度的-0.5%显著回升,但投资者仍持谨慎态度,导致标普500指数高开低走 [1] - 苹果和META公布季度业绩后,标普500指数期货一度跳涨至6400点以上,市场乐观情绪短暂升温 [1] - 6月核心PCE同比上涨2.8%,环比增长0.3%,通胀压力持续,美联储降息预期减弱,标普500指数当日下跌0.35% [1] 经济增长结构分析 - 个人消费增长0.98%,为较低水平,其中汽车及配件消费贡献最大,金融与保险服务仅增长0.11% [1] - 企业投资负增长,信息处理设备投资放缓,交通设备投资仅增0.11%,私营企业大幅减少库存投资 [2] - 净出口贸易贡献4.99%,几乎包揽经济增长,但进口锐减不可持续,可能引发通胀压力 [2] - 联邦政府负债37.17亿美元,对经济增长贡献-0.24%,州及地方政府贡献0.32% [3] 通胀与关税政策影响 - 耐用品价格涨幅明显,家具、汽车和娱乐产品受关税影响最大,非耐用品中能源产品价格大幅上扬 [4] - 服务业受关税影响较小,价格波动平稳,但关税政策的通胀效应存在时滞性 [4][5] - 新关税政策导致企业投资意愿下降,未来经济增长缺乏推动力 [2][5] 美联储政策与市场展望 - 美联储内部出现分歧,两名理事罕见反对利率决议,支持立即降息25个基点 [3] - 未来就业报告和通胀数据将直接影响美联储9月降息决策 [6] - 美国财政部计划发行万亿规模国债,发行利率结果将影响股债市场走势 [6]
豆盟科技发盈警 预计中期收益同比减少至约1800万-1900万元
智通财经· 2025-08-01 19:34
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预期为人民币1800万元至1900万元 去年同期为人民币2020万元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净亏损预期为人民币1150万元至1250万元 去年同期净亏损为人民币410万元 [1] 业绩变动原因 - 收益减少及净亏损增加主要由于公司加速从品牌代运营向产业链上游延伸 强化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及自有商品矩阵建设 [1] - 自有品牌的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投入加大 导致经营成本阶段性上升 短期内尚未进入全面收益转化期 [1] - 公司计提财务资产预期信贷损失 导致亏损额增加 [1]
北水成交净买入122.07亿 内资继续加仓港股ETF 抢筹盈富基金(02800)超37亿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8-01 19:21
港股通资金流向 - 8月1日北水成交净买入122.07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55.75亿港元,港股通(深)净买入66.32亿港元 [2] - 北水净买入前三个股:盈富基金(02800)、恒生中国企业(02828)、小米集团-W(01810) [2] - 北水净卖出前三个股:信达生物(01801)、阿里巴巴-W(09988)、中芯国际(00981) [2] 个股交易明细 - 英诺赛科(02577)净流入3.20亿港元,买卖总额33.33亿港元 [3] - 腾讯控股(00700)净流入1.02亿港元,买卖总额30.23亿港元 [3] - 阿里巴巴-W(09988)净流出4.16亿港元,买卖总额27.36亿港元 [3] - 小米集团-W(01810)净流入5.42亿港元,买卖总额23.18亿港元 [3] - 美团-W(03690)净流入5.27亿港元,买卖总额15.58亿港元 [5] - 快手-W(01024)净流入2.02亿港元,买卖总额12.18亿港元 [5] - 信达生物(01801)净流出4.02亿港元,买卖总额11.27亿港元 [5] 行业及公司动态 - 小米汽车7月交付量超30000台,北京工厂二期即将投产,预计2025年销量40-50万辆 [6] - 英诺赛科与英伟达达成合作,推动800VDC电源架构在AI数据中心落地,支持算力100-1000倍提升 [7] - 国泰君安国际(01788)获香港虚拟资产交易全牌照,但遭净卖出4899万港元 [8] - 中泰国际指出港股核心驱动逻辑转向基本面改善与政策预期向好 [5] - 银河证券预计港股市场总体震荡向上,以结构性行情为主 [5] - 光大证券认为港股互联网、新消费、创新药等资产长期配置性价比高 [6] - 华泰证券研报表示恒生科技修复空间或更大 [6]
智通港股通活跃成交|8月1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8-01 19:01
沪港通(南向)成交情况 - 英诺赛科(02577)以33.33亿元成交额位居沪港通(南向)首位,净买入额达+3.20亿元 [1][2] - 腾讯控股(00700)成交额30.23亿元排名第二,净买入+1.02亿元 [1][2] - 阿里巴巴-W(09988)成交额27.36亿元位列第三,但净卖出4.16亿元 [1][2] - 恒生中国企业(02828)净买入额最高,达+17.20亿元 [2] - 美团-W(03690)成交额19.59亿元,净买入+2.39亿元 [2] 深港通(南向)成交情况 - 腾讯控股(00700)以23.89亿元成交额居深港通(南向)榜首,净买入+7.34亿元 [1][2] - 盈富基金(02800)成交额20.76亿元排名第二,净买入+20.69亿元 [1][2] - 南方恒生科技(03033)成交额18.54亿元位列第三,净买入+8.56亿元 [1][2] - 小米集团-W(01810)成交额16.78亿元,净买入+5.58亿元 [2] - 快手-W(01024)成交额12.18亿元,净买入+2.02亿元 [2] 跨市场活跃公司表现 - 腾讯控股(00700)在沪港通和深港通合计成交54.12亿元,总净买入+8.36亿元 [1][2] - 英诺赛科(02577)在两市合计成交43.92亿元,总净买入+3.64亿元 [1][2] - 小米集团-W(01810)在两市合计成交39.96亿元,总净买入+11.00亿元 [2] - 盈富基金(02800)在两市合计成交37.63亿元,总净买入+37.44亿元 [1][2]
AI烧钱已超欧洲国防!Mag 7 “输不起”的战场 胜负看起来有结果了?
华尔街见闻· 2025-08-01 19:01
AI军备竞赛概况 - 科技巨头今年用于构建AI基础设施的资本支出预计将接近4000亿美元,超过欧盟去年国防开支总额 [1] - AI投资预计将在今年和明年为美国GDP增长贡献高达0.5个百分点 [1] - 摩根士丹利预测未来几年将有数万亿美元涌入AI基建领域 [1] - 从2025年到2028年,科技巨头在芯片、服务器和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上的总支出将高达2.9万亿美元 [3] - AI基建竞赛中存在高达1.5万亿美元的融资缺口 [3] 领跑者表现 Meta - Meta股价大涨11.3%,市值增加约2000亿美元至1.75万亿美元左右 [4] - 将年度资本支出预测下限上调20亿美元,至660亿至720亿美元区间 [4] - 暗示2026年支出可能触及1000亿美元 [4] - AI推荐模型显著提升广告转化率,增加用户在Facebook和Instagram上的使用时长 [4] 微软 - 微软股价上涨4%,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 [4] - 当季资本支出将达到创纪录的300亿美元 [4] - Azure云计算业务销售和预测均超出预期 [4] - Azure年销售额超过750亿美元,Copilot AI工具用户数突破1亿 [4] 谷歌 - 谷歌母公司Alphabet二季度业绩超预期增长 [5] - 资本支出预期从750亿美元提升至850亿美元,相当于预期年收入的22% [5] - AI Overviews使搜索中用户查询量增加10%,且未对营收造成负面影响 [5] 面临挑战者 苹果 - 被华尔街普遍认为已经落后于AI军备竞赛 [6] - 资本支出显著增长主要由AI相关投资推动,但"不会呈指数级增长" [6] - 研究人员因数据隐私保护难以获取训练AI模型所需数据 [6] - 有分析师认为400亿美元收购Perplexity是唯一出路 [7] 亚马逊 - 年度资本开支高达约1180亿美元 [8] - AWS云服务18%的增长率落后于微软Azure的34%和谷歌云的32% [8] - 财报发布后股价下跌7% [8] - 推出自研AI芯片Trainium2,称"性价比比其他GPU供应商好30%到40%" [9] 市场反应与趋势 - 华尔街一反常态地为巨额"烧钱"行为送上喝彩 [1] - 微软和Meta在公布庞大支出计划后,股价触及历史新高 [3] - 市场正在重新评估公司价值,奖励成功将AI投入转化为实际增长的公司 [2] - 分析师认为如果核心业务保持强劲,高额资本支出将为公司赢得投资者更多时间 [5]
微信更新:下调!最低0.01元
搜狐财经· 2025-08-01 18:49
微信提现手续费调整 - 微信于2023年7月25日全量更新提现手续费规则 单笔服务费最低收取标准从0 1元下调至0 01元 [1] - 调整前规则为单个身份证终身享有1000元免费提现额度 超出部分按0 1%收取手续费 每笔最低0 1元 [1][4] - 2016年3月起微信开始实施提现收费政策 主要原因为平衡银行侧交易成本 补贴快捷支付产生的巨额成本 [4] 行业对比分析 - 支付宝自2016年10月12日起对提现业务收费 个人用户享有2万元基础免费额度 超出部分按0 1%收费 最低0 1元/笔 [4] - 支付宝用户可通过蚂蚁积分兑换额外免费提现额度 该机制区别于微信的固定额度模式 [4] 市场影响 - 手续费下限下调显著降低小额提现成本 原规则下提现1元需支付0 1元手续费(费率10%) 新规则下仅需0 01元(费率1%) [1][6] - 政策调整有利于提升用户资金使用灵活性 特别利好频繁进行小额提现的用户群体 [6]
劝君不做孙正义
创业家· 2025-08-01 18:13
孙正义的投资生涯与软银发展 - 孙正义凭借对阿里巴巴2000万美元投资获得2900倍回报,2014年阿里上市时价值约580亿美元[26][27][29] - 2006年斥资155亿美元收购沃达丰日本子公司,2008年获得iPhone日本独家代理权后市场份额从17%提升至23%[29][30][31] - 2023年ARM上市后市值突破1500亿美元,软银持股近90%实现千亿美金回血[40][41] 关键投资策略与行业布局 - 70年代通过美日电子产业时间差套利,将日本游戏机空运至美国销售完成原始积累[15][16][17] - 2016年以240亿英镑收购ARM,2017年40亿美元投资英伟达但2019年抛售错失十倍涨幅[39][40] - 愿景基金向400家AI公司投入1400亿美元,但仅捕获1家估值超10亿美元的AI独角兽[40][41] 科技产业趋势判断 - 2005年预判iPhone颠覆性潜力,提前锁定日本独家代理权[29][30] - 2016年AlphaGo事件后全面押注AI,但日本AI工程师不足1000人制约发展[39][44] - 2025年计划每年支付30亿美元与OpenAI合作成立SB OpenAI Japan[45] 地缘经济与代购模式 - 80年代利用日本电子产业优势向美国出口,90年代反向引入硅谷科技至日本市场[17][18][19] - 移动互联网时代通过中国电商崛起获利,但21世纪后日本本土再未产生重大成功案例[32][33] - 2023年参与特朗普5000亿美元星际之门计划,并计划1万亿美元投资亚利桑那州制造业[9][48] 投资哲学与市场定位 - 投资风格强调胆量优先,6分钟决策投资阿里,对比巴菲特规避创新接盘风险[26][50][51] - 科技产业三要素排序为技术>人才>资本,认为资本在绝对技术优势前非决定性因素[52] - 日本媒体总结其成功依赖五大时代机遇:PC兴起、互联网泡沫、中国崛起、金融危机、AI革命[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