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新材

搜索文档
和顺科技:姚泾河投资、犁得尔私募等多家机构于6月23日调研我司
证券之星· 2025-06-25 09:38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6月24日和顺科技(301237)发布公告称姚泾河投资周小钢、犁得尔私募钟颖、 柏乔投资杨威徐浩于2025年6月23日调研我司。 具体内容如下: 问:碳纤维产能是否会出现过剩? 答:产能过剩主要体现在通用型产品上,T800级以上产品产能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近年来,碳纤维 在其他新兴的领域应用范围逐渐扩大,碳纤维的需求整体仍在增长。公司规划产品为高性能碳纤维产 品,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差异化、功能性产品。 和顺科技主营业务:差异化、功能性双向拉伸聚酯薄膜(BOPET薄膜)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答:碳纤维作为关键战略材料,已被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等重要政策文件中,国家鼓励支持其发 展。公司建设高性能碳纤维项目,符合国家战略布局。此外,高性能碳纤维项目属于高端新材料产业, 技术壁垒高,国产化率提升是战略方向,该项目有助于公司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 量。 问:当前碳纤维项目进展如何? 答:该项目已于2024年第三季度启动建设,当前项目处于工程建设阶段,项目进程正在有条不紊的推 进。 问:高性能碳纤维的应用领域有哪些? 答:近年来,高性能碳纤维的应用领域逐渐放宽,逐渐延伸至民用航 ...
贝特利创业板IPO已受理 产品涵盖导电、有机硅和涂层材料三大板块
智通财经· 2025-06-25 07:38
6月24日,苏州市贝特利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贝特利)深交所创业板IPO已受理。国信证券为 其保荐机构,拟募资7.9266亿元。 招股书显示,公司是一家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创新研发为驱动的新材料企业,主营业务为电子材料和化 工新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涵盖导电材料、有机硅材料和涂层材料三大板块。公司产品广泛应 用于光伏、3C电子、有机硅深加工、电子封装、医疗、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在逾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公司将产品战略聚焦于具有"国产替代市场潜力大"或"国内产业化处于起步 阶段"等特征的细分市场领域,推出多种电子材料和化工新材料,实现了国产替代并持续进行技术创 新,促进了国内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 序号 | 项目名称 | 总投资额 | 拟投入募集资金 | 项目备案代码 | | --- | --- | --- | --- | --- | | | 年产特种导电材料 500 吨三期 项目 | 21,012.26 | 21,012.26 | 2503-360430-04- 01-735626 | | 2 | 东莞市贝特利新材料有限公司 | 29.919.62 | 29.919.62 | 2501-441900 ...
东材科技: 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2025年跟踪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25 01:27
信用评级与展望 - 维持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为AA,展望稳定,同时维持"东材转债"信用等级为AA [1] - 评级机构认为公司偿还债务能力仍属很强,本期债券违约概率很低 [3] - 可能引致评级上调的因素包括在建项目投产后收入利润大幅提升或引入战略投资者增强资本实力 [4] 经营状况 - 2024年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9.60%至44.70亿元,但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5.08个百分点 [5] - 新能源材料、光学膜材料及电子材料业务产能利用率不高,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下降 [5][6] - 应收账款规模达9.28亿元,占流动资产26.58%,对营运资金形成占用 [6] 财务表现 - 2024年利润总额同比下降50.27%至1.81亿元,营业利润率从18.27%降至13.06% [8] - 资产负债率从52.53%升至55.38%,全部债务资本化比率从43.81%升至47.25% [8]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49.76%至0.91亿元,现金短期债务比从1.23倍降至0.90倍 [8] 产能与项目 - 在建项目总投资16.95亿元,涉及超薄聚丙烯薄膜、光学膜和高速通信基板用电子材料 [7] - 年产20000吨MLCC用光学级聚酯基膜项目因设备交付延期和技术复杂性推迟投产 [6] - 2024年新增新能源材料产能1.34万吨/年、光学膜材料4万吨/年、电子材料14.61万吨/年 [5] 行业分析 - 光伏行业新增装机2.78亿千瓦带动背板基膜需求,但双玻组件渗透率提升挤压单玻市场份额 [14] - 全球AI服务器出货量同比增长46%,推动高速电子树脂等高性能覆铜板原材料需求 [18] - 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5.5%至1286.6万辆,带动车用薄膜电容器需求增长 [16]
10万吨/年环烯烃项目签约!
DT新材料· 2025-06-23 22:33
埃克森美孚与广东东杰合作 - 埃克森美孚与广东东杰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开发环烯烃树脂在汽车行业的应用,生产相关汽车部件 [1] - 环烯烃树脂是一种高性能热固性工程塑料,适用于新能源汽车、风电、5G通信、高铁、航空航天等领域 [2] - 合作的首个标杆项目是金瑞树脂(珠海)有限公司的10万吨/年环烯烃树脂项目,预计总投资10亿元,9月底投产 [2] 广东东杰新材料有限公司 - 公司成立于2022年9月,总部位于珠海横琴新区,专注于新材料技术研发与生产,核心业务为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 [2] - 公司致力于高性能材料的创新与应用,服务于汽车、电子、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2] - 公司全资控股两家企业:金瑞树脂(珠海)有限公司和珠海东杰科技有限公司 [3] 环烯烃树脂项目 - 金瑞树脂(珠海)有限公司的10万吨/年环烯烃树脂项目将提升企业在全球高端树脂市场的竞争力 [2] - 项目预计推动珠海新材料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 [2] 尼龙改性及高性能化加工技术研修班 - 研修班将于2025年7月4-5日在宁波举行,涵盖高温尼龙树脂特性、改性工艺、助剂影响等内容 [5][6][7][8][9][10] - 议题包括高温尼龙分类与改性、玻璃纤维增强尼龙性能影响、无卤阻燃剂进展、抗老化解决方案等 [6][7][8][9][10] - 研修班采用主题研修+案例分析+互动交流的形式,每讲包含0.5~1小时互动时间 [10]
“蛇吞象”式并购,能否助力滨海能源摆脱困境
中国能源网· 2025-06-23 10:54
交易概况 - 滨海能源拟发行股份购买沧州旭阳100%股权 标的资产预估达145.8亿元 约为公司总资产的11倍 构成"蛇吞象"式并购 [4] - 交易对方包括旭阳集团、旭阳煤化工等 交易完成后旭阳集团将成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 [5] - 沧州旭阳是全球第二大己内酰胺企业 拥有完整的一体化产业链 [5] 战略意义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形成"负极材料+尼龙新材料"双主业格局 拓展业务版图 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5] - 此举是实际控制人将旗下优质化工新材料业务注入上市公司的重要整合举措 [5] - 有望提升公司资产规模、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水平 增强抗风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5] 财务数据对比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 滨海能源总资产13.27亿元 沧州旭阳总资产145.8亿元 为前者的11倍 [6] - 2023-2025Q1期间 沧州旭阳营业收入分别为92.76亿元、103.11亿元、24.12亿元 同期滨海能源仅3.44亿元、4.93亿元、9595.71万元 [6] - 2023-2025Q1滨海能源净利润持续亏损 分别为-1810.9万元、-2813.42万元、-984.95万元 2025Q1净利润同比下滑1542.97% [9] - 公司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60.02%攀升至2025Q1的82.95% [9] 业务转型历程 - 1997年上市初期主营涂料及颜料产品 后因亏损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8] - 2014年重组后主业变更为电力、蒸汽、热水生产销售 [8] - 2018年再次调整主营业务为包装及出版物印刷 [8] - 2023年转向锂电池负极材料研发 但因行业竞争加剧盈利持续承压 [8] 技术布局 - 正在推进适用于固态电池的硅碳负极材料研发 已开展中试试验和客户送样工作 [10] - 布局硅碳和硅氧两种技术方向 采用CVD气相沉积与预锂化硅氧复配石墨技术 [10] - 预计未来五年内石墨+硅材料仍是主流路线 硅含量将逐步增加 [10] 行业背景 - 锂电行业集中度提升 头部企业优势凸显 [10] - 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主流技术方向 产业化进程提速 [10] - 固态电池技术发展将拓宽锂电池应用场景 带动负极材料需求提升 [10]
新材料投资:100+页PPT详解17种化工新材料潜在投资机会
材料汇· 2025-06-22 23:11
新材料行业概况 - 2019年全球新材料产业产值达2.8万亿美元,形成美日欧为第一梯队、中韩俄为第二梯队的竞争格局 [2][8] - 中国新材料产业2021年总产值6.4万亿元,2010-2021年CAGR达23.1%,预计2025年突破10万亿元 [2][9] - 下游新能源、信息产业、航空航天等需求驱动,叠加政策推动材料自主可控,行业进入加速发展期 [13][14] 半导体材料 - 2021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5950亿美元,预计2026年达7900亿美元(CAGR 6%),中国增速显著高于全球 [3][16] - 半导体材料2021年全球/中国市场643/119亿美元,电子特气(占比13%)和光刻胶(占比6%)进口依赖度高 [3][29] - 华特气体拓展特气品类,彤程新材KrF光刻胶已量产,ArF光刻胶处于认证阶段 [3] 显示材料 - 全球OLED材料市场规模将从2019年9亿美元增至2024年26亿美元(CAGR 23.6%) [4] - 液晶材料需求稳步增长,2019年全球TFT混晶需求779.3吨,预计2023年达874.4吨 [103] - 万润股份、瑞联新材为全球领先液晶单体和OLED粗单体供应商,客户覆盖Merck等国际龙头 [4][106] 新能源材料 - 复合铜箔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从2.2亿元增至310亿元,导电炭黑2021-2025年CAGR达25.7% [5][74] - 钠电池正负极材料2025年市场空间预计达73.8亿元和46.2亿元,碳纤维需求增速19.9% [75] - 质子交换膜在氢能领域应用潜力大,国内东岳集团等企业布局 [76] 环保材料 - 气凝胶为高性能隔热材料,2022-2032年全球CAGR 17%,建筑和新能源车驱动需求 [56] - 分子筛2020年全球市场规模36.8亿美元(CAGR 6%),国产化替代空间广阔 [77] - 润滑油添加剂2019年全球市场150亿美元,瑞丰新材突破外资垄断 [78] 技术突破与国产替代 - 半导体材料国产化率不足40%,大尺寸硅片、光刻胶等关键品类依赖进口 [37][40] - 显示领域光学膜2020年中国市场390亿元,东材科技等逐步实现进口替代 [74] - 政策推动下,电子特气、光刻胶、PI材料等高端领域国产化进程加速 [13][14]
巴斯夫、金发供应商,化工新材料“小巨人”,IPO上会通过!
搜狐财经· 2025-06-22 00:24
公司上市进展 - 宁波能之光于2024年6月20日通过北交所上市委员会审议,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条件 [1] - 公司曾于2017年5月17日在新三板挂牌,2019年7月11日终止挂牌,2020年8月26日与国金证券签署辅导协议 [1] - 本次发行选择北交所上市标准为预计市值不低于2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不低于1,500万元且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8% [1] 财务表现 - 2021-2023年营收分别为5.29亿、5.55亿和5.69亿,净利润分别为2414.5万元、2186.4万元、4980.7万元 [2] - 2024年实现收入6.1亿,毛利率17%,净利润5594万元 [2] - 2025年1-6月预计营业收入3.01亿,同比增长2.61%,预计扣非净利润2699.18万元,同比增长3.39% [2] 募资计划与产能 - 拟募资约1.6亿元用于30,000吨功能高分子材料扩产项目、研发中心建设及流动资金补充 [2] - 2024年宁波工厂产能30,000吨,产量33,911.62吨,产能利用率113.04% [4] - 2024年赣州工厂产能19,639.50吨,产量14,913.69吨,产能利用率75.94% [4] 客户与供应商 - 客户包括金发科技、普利特、万马股份等国内知名企业,以及LG、博禄、巴斯夫等全球巨头 [3] - 金发科技是最大客户,年度销售额占比近10%,同时公司也向金发科技采购陶氏品牌POE作为原料 [3] 产品与技术 - 主要产品包括相容剂、增韧剂和粘合树脂等功能高分子产品 [4] - 在研产品包括尼龙阻燃增韧剂、锂电池隔膜用UHMWPE粉末、改性聚丙烯蜡等 [5] - 助剂产品通过高分子树脂接枝功能基团实现功能化性能,采用熔融反应挤出工艺制取 [8] 产品应用领域 - 相容剂产品应用于改性塑料、塑料合金,终端领域包括汽车、电子电器、家居用品等 [9] - 电缆料相容剂应用于低烟无卤阻燃电缆料、光缆,终端领域包括建筑、电力、通信等 [9] - 环境友好相容剂应用于木塑复合材料,终端领域包括建材装饰、园林绿化等 [9] 功能高分子材料 - 粘合树脂产品包括复合膜、复合板、复合管粘合树脂,应用于阻隔包装、复合建材、光伏组件等领域 [10] - 功能复合材料包括光伏胶膜功能母料,如除酸母料、抗PID母料等 [10] - 光伏功能母料行业正随N型Topcon、异质结和钙钛矿电池发展而增长 [11]
巴斯夫、金发供应商,化工新材料“小巨人”,IPO上会通过!
DT新材料· 2025-06-21 21:14
不错呀,从去年6月26日被受理,马上一周年之际, 【DT新材料】 获悉,6月20日, 宁波能之光 正 式通过北交所上市委员会审议,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条件 。通过第一大关,若后续一 切顺利上市,将是科学家创业的又一成功案例。 实际情况是, 2021—2023年 ,能之光实现营收分别为5.29亿、5.55亿和5.69亿;净利润分别为2414.5 万元、2186.4万元、 4980.7万元 , 2023年增长巨大 ; 2024年 ,公司实现收入6.1亿,毛利率17%, 净利润5594万元。 2025年1-6月, 预计实现营业收入3.01亿,同比预计增长幅度为2.61%;预计扣非 净利润为 2,699.18万元,同比预计增长幅度为3.39%。 历经疫情到现在,公司整体收入和毛利率稳中 有增。 回顾IPO经历, 能之光 曾于2017年5月17日在新三板挂牌,并于2019年7月11日终止挂牌,次年2020 年8月26日与国金证券签署了辅导协议,辅导登记日为2020年8月31日。 根据招股书透露,本次拟募资约 1.6亿元 ,用于 30,000吨功能 高分子材料扩产项目 、 研发中心建设 项目建设及流动资金补充 ...
国外高涨,国内却进展缓慢,化工新材料正成为这一热门赛道核心
DT新材料· 2025-06-21 21:14
继之前的 文章中聚焦3M氟化液退场风波,以及第二期梳理, 更多从业者关心:这 些新型冷却液到底在怎 样的系统中真正应用起来了?从实际落地来看,"浸没式液冷"无疑是当前冷却液材料创新最活跃的应用场 景之一。 点击扩展阅读 世界巨头将停产,这一化工新材料迎来入局关键期 有机硅与合成油类冷却液 路线之后, 过去几年 阿里、华为、浪潮 等均参与过相关试点,例如阿里云早在2018年前后,便在张北数据中心尝试 部署浸没式液冷方案,并联合多家系统与液体厂商进行验证。 但最终由于成本、设备通用性、生态标准不 完善等因素,项目未能进一步规模化推进。 相比之下,国外市场的探索节奏明显更快更深,以微软、Meta、谷歌为代表的算力巨头持续加码液冷基础 设施建设。继聚焦氟化液材料变局以及针对有机硅与合成油路线的深度解析之后,我们将目光投向冷却液 真正的"落地战场"——全球典型浸没式液冷项目。 在这一轮国际浸没式液冷项目中,冷却液早已不再是单纯的"配套消耗品",而成为体现系统性能、材料工 程能力乃至环保标准的"技术核心"。在全球各大数据中心与高算力节点的液冷实践中, 氟化液、有机硅液 体、合成烃等多条材料路线 正在展开"技术竞速"。 本 ...
斯迪克: 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0 19:11
权益分派方案 - 以公司现有总股本453,300,503股剔除已回购股份2,221,971股后的451,078,532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10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分红4,510,785.32元 [1][2] - 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和送红股 [1][2] - 境外机构(含QFII、RQFII)及持有首发前限售股的个人和证券投资基金每10股派0.090000元(税后) [2] 股权登记与除权除息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6月25日,除权除息日为2025年6月26日 [2] - 除权除息参考价计算公式: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收盘价-0.0099509元/股(按总股本折算每股现金分红金额) [1][6] 分派对象与方法 - 分派对象为截至2025年6月25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收市后登记在册的全体股东 [2] - 现金红利将于2025年6月26日通过股东托管证券公司直接划入资金账户 [3] 税务处理 - 持有首发后限售股、股权激励限售股及无限售流通股的个人股息红利税实行差别化税率征收,持股1个月内每10股补缴0.200000元,持股1个月至1年(含)每10股补缴0.100000元,持股超过1年不需补缴 [2] - 证券投资基金所涉红利税对香港投资者按10%征收,内地投资者实行差别化税率 [2] 股本与参数调整 - 若总股本在利润分配预案披露至股权登记日期间变动,公司将按每股分配比例不变原则调整分红总额 [1] - 权益分派实施后,公司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价格将相应调整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