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美

搜索文档
华福商社观察:文旅补贴落地,医美精细化运营推动格局优化
华福证券· 2025-07-08 21: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各行业呈现不同发展态势和投资机会,黄金珠宝关注终端店效高增及门店拓展空间大品牌;文旅关注补贴和主题带动;潮玩短期受政策支撑,长期看好出海;医美关注精细化运营和模式创新;美护板块上市热潮起,关注高确定性和成长性标的;教育关注职业技能和高考培训;人力资源关注灵活用工和人服巨头;体育户外关注乐欣户外;美妆个护关注林清轩等 [2][3][4][5][6] 各行业总结 教育 - 高考适龄人口预计到2034年前后维持高位,竞争压力短期难降,2025年高考报名人数1335万人同比略降 [13] - 2025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222万人,就业关注度提升,职业技能提升教育、公考培训教育有望受益 [15] - 投资建议关注职业技能培训&公考标的中国东方教育,个性化教培龙头学大教育 [16] 人力资源 - 1 - 5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5月为5.0%比上月降0.1个百分点,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20] - 投资建议关注灵活用工龙头科锐国际、国资人服巨头北京人力 [23] 黄金珠宝 - 截至2025年6月27日沪金收盘价为763.30元/g,2025年5月我国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类零售额达300亿元,同比+21.80% [24] - 投资建议关注终端店效高增及门店拓展空间大品牌潮宏基、莱绅通灵、老铺黄金;传统黄金批发品牌老凤祥、周大福、周大生;北京区域龙头菜百股份 [3][31] 体育户外板块(乐欣户外) - 乐欣户外是全球最大钓鱼装备制造商,2024年全球市场份额23.1%,中国市场份额28.4% [32] - 核心业务OEM/ODM模式收入贡献占比超92%,为全球知名户外品牌提供一站式服务 [36] - 2024年欧洲/中国内地/北美/其他地区收入分别为420.44/87.45/49.96/15.62百万元,占比73.3%/15.2%/8.7%/2.8% [39] - 产品涵盖超9000个SKU钓鱼装备,床椅及其他配件、包袋及帐篷为主要收入来源 [40][43] - 2022 - 2024年收入先降后升,毛利率自2022年的23.2%升至2023年的26.6%,2023 - 2025年稳定在约27%左右 [52][55] - 户外行业2019 - 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为4.3%,2024年起为6.3%;钓鱼用具行业2019 - 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为3.2%,2024 - 2029年为6.6%,公司有望受益行业增长 [58] 潮玩 - 行业监管风险、二手市场价格波动等致估值回调,短期看好政策刺激和行业自律利好合规龙头,长期看好出海 [65] - 国际市场美国止跌回稳,欧洲跌幅收窄,亚洲稳中有升 [66] - 2024年我国玩具(不含游戏)出口额398.63亿美元,同比下滑1.68%,传统成熟市场是主要出口地,新兴市场墨西哥表现突出,多家潮玩公司海外销售额占比上升 [70][71] - 国内玩具产能广东集群协同效应显著,东莞是全球潮玩制造中心,汕头澄海是传统玩具出口基地 [81] - 全球市场北美主导、亚太领涨、细分赛道创新,中国品牌有影响力但集中度低,潮玩呈一超多强格局 [86][91][92] - 中国玩具出海供给端产业链分工优化,战略端文化及品牌出海,需求端全球人口红利,渠道端跨境电商成核心增长点 [95][96][100] 医美 - Q2医美需求延续复苏,以价换量提升消费渗透率,机构精细化管理龙头抢占份额,供给端批证陆续释放 [106] - 新氧互联网业务下滑,探索供应链布局切入光电与水光器械,发布新氧青春诊所品牌,轻医美连锁业务收入增长 [107][108] - 投资建议关注锦波生物、四环医药、爱美客 [109][110][111] 美妆个护 - 林清轩2011年成立,聚焦抗皱紧致护肤品,2024年在中国高端国货护肤市场零售额排名第一 [112] - 股权结构高度集中,孙来春合计持股约70% [114] - 2022 - 2024年营收分别为6.9/8.1/12.1亿元,CAGR为32.3%,2024年同比增长50.3%,精华油为核心增长引擎 [118] - 以核心科研构筑产品功效和高端定位强壁垒,全产业链整合实现核心成分自给自足和端到端控制 [129][130] - 利用“山茶花”元素建立差异化认知,线上线下全渠道布局 [135][136] - 投资建议关注颖通控股、林清轩、谷雨、植物医生等,美妆板块关注毛戈平、上美股份、水羊股份,个护板块关注润本股份、若羽臣 [6][141]
报名!外泌体 · 水凝胶:促进皮肤损伤修复的材料新路径
思宇MedTech· 2025-07-08 17:42
活动概述 - 2025第三届中国整形外科创新转化大赛持续报名中 包含验证中心项目启动会、动物实验与创业、医疗器械创新、医美行业交流等多领域专题活动[1] - 成果路演环节将展示八大处整形医院专场推介项目 涵盖八大处整形美容产业论坛、医美投资分论坛、注册与申报分论坛等专业板块[1] 技术前沿 - 外泌体与水凝胶结合成为皮肤组织再生关键技术路径 外泌体具有生物活性与信号调控功能 水凝胶具备生物相容性与可控递送能力 两者融合为慢性创面、术后修复、医美损伤干预提供新材料解决方案[1]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军歌博士团队在外泌体与智能水凝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等顶尖期刊发表30余篇论文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项(已授权4项)[5] 核心议程 - 14:00-14:15由八大处整形集团副总经理姚贵金介绍概念验证中心及转化成果 该中心是国内首家专注整形外科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平台 聚焦材料、器械、药械结合类创新[4][5] - 14:45-15:30陈军歌博士进行主题分享 内容涵盖外泌体在皮肤再生中的作用机制、水凝胶递送系统的材料设计逻辑 以及科研成果如何转化服务于临床与市场[5][6] 活动详情 - 时间定于2025年7月11日14:00-16:30 地点在北京朗诚大厦线下举行 无线上直播[7] - 主办方为八大处整形医学概念验证中心 采用免费报名+限额审核机制 目标参会者包括皮肤修复、生物材料、医美产品开发等领域的医生、科研人员及投资人[7][10] - 自由讨论环节设置六大核心议题 包括外泌体技术挑战、水凝胶应用差异、医美产品路径区分、产业转化关键环节等[9][10]
美容护理行业2025年中期投资策略:焕新,变革
东海证券· 2025-07-08 16:3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美护行业符合悦己需求,消费者对情绪价值追求提升带动悦己型消费升温 化妆品可挖掘国货Alpha机遇,医美关注细分赛道,个护拥抱渠道红利且产品升级有空间 [114] 各部分总结 行情复盘 - 新消费概念兴起,截至2025年6月末美容护理板块累计上涨6.90%,跑赢大盘6.87pcts [7] - 行业进入稳定发展期,业绩分化 头部公司稳健增长,新兴材料赛道公司业绩快速增长,个护品牌稳定发展 [9] 化妆品 - 行业进入稳步发展期,虹吸效应强,2025年1 - 5月限额以上化妆品同比累计增长4.1%,较2024年全年的 - 1.1%有所提升 [18] - 2024年国内化妆品市场规模7746.45亿元,同比下滑2.83%,进入成熟期 [19] - 整体渠道红利放缓,线上流量见顶,进入精细化运营;美妆与线下融合需求兴起,国货品牌积极重返线下 [30] - 消费焦点转移到产品本身,拥有核心产品力的品牌与国际大牌表现突出,国产品牌积极创新 [35] - 海外国际大牌发展久,品牌矩阵丰富;国内品牌矩阵多集中中低端市场,有发展空间 [41] - 国内化妆品发展经历“国际品牌主导→新锐品牌突现→国货龙头崛起”,国货市占率持续提升,2024年达55.7% [45] - 618大促周期拉长,平台竞争加剧,综合电商销售总额同比+15.2%,四大平台美妆GMV同比增长超10% [51] 医美 - 中国非手术类医美市场快速增长,注射类/能量源类未来5年CARG有望高速增长 [55] - 国内医美合规化程度提升,具备合规产品的公司有先发优势,上游新产品获批引领下游需求 [56] - 国内重组胶原蛋白技术领先,原料可靠性获认可,原料出海推动行业发展,市场规模预计快速增长 [65] - 国内重组胶原蛋白市场竞争格局良好,获批三类械产品少,多家企业布局 [66] - 再生材料功效强、客单价高,2025年获批产品增加,市场竞争加剧,规模有望持续拓展 [75] - 肉毒素功效主打除皱、塑形,受其他市场变化影响小,国内获批6款产品,市场竞争将加剧 [80] - 锦波生物大单品薇旖美产品实力强,拟与养生堂合作加速技术研发 [83] - 爱美客三类械产品多,嗨体发展空间足,“濡白 + 如生”天使前景可期,在研管线有望贡献新增量 [85] 个护 - 2025年上半年个护行情表现强劲,消费者健康护理意识加强,行业有成长空间 [91] - 个护品类线上化率偏低,成长空间大;抖音平台渗透率快速提升,有望推动电商增长 [97] - 润本股份是婴童&驱蚊赛道领军企业,践行研产销一体化战略,加速全渠道建设 [98] - 登康口腔专注抗牙齿敏感领域,多品牌布局,线下渠道稳定,线上电商渠道占比提升 [107] - 百亚股份卫生巾产品营收毛利率双增,渠道端线上抖音表现突出,线下加速全国化扩张 [112] 投资建议 - 化妆品关注国内化妆品龙头且产品矩阵丰富的珀莱雅、产品高速放量的上美股份、聚焦高端奢侈彩妆的毛戈平 [114] - 医美关注重组胶原蛋白龙头锦波生物、国内医美龙头且在研产品丰富的爱美客 [114] - 个护关注婴童&驱蚊双轮驱动的润本股份、专注抗敏口腔赛道的登康口腔、优质卫生巾白马百亚股份 [114]
价值研究所|卷字号!医美玩家开始“资质卡位”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7-08 12:57
行业趋势 - 医美行业正迎来产业边界重构的关键时刻,未来胜出企业需兼具医疗级研发深度、消费市场敏捷度和全链路整合能力 [2] - 中国医美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达6382亿元,2021-2030年复合增长率14.5% [6] - 医疗器械类敷料市场规模预计2026年达253.8亿元,复合增长率30% [8] 企业动态 - 四大医药流通巨头(国药、上海医药、华润医药、九州通)均已布局医美领域,其中九州通2016年通过投资爱美客切入,2024年合作医美服务机构达10560家(同比+84.81%) [3][5] - 华润医药与昊海生科合作构建"研发-生产-渠道"全链路,国药与艾尔建美学合作完善产业链,上海医药引入法国VIVACY高端产品 [3][5] - 钟睒睒通过杭州久视和养生堂斥资34亿元战略入股锦波生物,持股比例合计达10.58% [5][6] 业务表现 - 九州通医美业务2024年销售收入8.51亿元(同比+120.47%),近三年复合增长率111.64% [7] - 美妆企业加速布局"械字号"产品,敷尔佳已上市,福瑞达、巨子生物、华熙生物、贝泰妮等推出医用修复产品,珀莱雅推出首款医用敷料并计划入驻药店渠道 [8][10] 竞争策略 - 美妆企业切入医美领域主要路径包括:投资并购型、技术延伸型、品牌跨界型、渠道融合型、医研共创型 [10] - "械字号"产品因门槛高、溢价能力强(单片售价15-35元)成为企业新增长点,替代"妆字号"低价竞争 [10] - 行业共识认为长期胜出者需打通"医研产销服"全链路生态,注重安全性和有效性而非单纯营销 [10][11]
价值研究所|卷字号!医美玩家开始“资质卡位”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7-08 12:46
行业趋势 - 医美行业正迎来产业边界重构的关键时刻,药企、美妆企业等不同势力加速入局,未来胜出企业需兼具医疗级研发深度、消费市场敏捷度和全链路整合能力 [1] - 中国医美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达6382亿元,2021-2030年复合增长率14.5%,医疗器械类敷料产品市场规模2026年预计达253.8亿元,复合增长率30% [9][12] 药企布局 - 四大医药流通巨头(国药、上海医药、华润医药、九州通)均已进入医美领域,其中九州通2016年通过投资爱美客切入,2024年合作医美服务机构达10560家,同比增长84.81%,医美业务收入8.51亿元,同比增长120.47%,近三年复合增长率111.64% [3][5][9] - 华润医药与昊海生科合作构建"研产销"闭环,国药与艾尔建美学合作完善产业链,上海医药引入法国VIVACY高端产品 [5] 跨界资本 - 农夫山泉老板钟睒睒通过杭州久视和养生堂战略入股锦波生物,投资34亿元成为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合计10.58% [6][7] 美妆企业转型 - 美妆企业从"妆字号"转向"械字号"竞争,医用敷料单片售价15-35元,敷尔佳已上市,福瑞达、巨子生物、华熙生物、贝泰妮等推出医用修复产品,珀莱雅推出首款医用重组胶原蛋白敷贴并布局OTC渠道 [12][13] - 绽妍生物递交新三板公开转让说明书冲刺挂牌 [12] 竞争策略 - 企业切入医美领域主要途径包括:投资并购型、技术延伸型、品牌跨界型、渠道融合型、医研共创型 [15] - 未来行业将更注重产品安全性和有效性而非营销,全链路生态型玩家有望胜出 [15]
一支童颜针,卖了14亿
投资界· 2025-07-08 11:06
收购交易概述 - 爱美客以1.9亿美元(约13.86亿元人民币)收购韩国REGEN Biotech 85%股权,交易后通过子公司间接持有59.5%股权[4][5][6] - REGEN估值约15.97亿元,收购增值率达1344.12%,增值额2781.09亿韩元[7] - 爱美客计划在18个月后收购剩余15%股权,实现完全控股[8] 标的公司情况 - REGEN核心产品艾塑菲(童颜针)2024年在中国上市两个月销售约2万支,单支售价超万元[4][6] - 公司2023年营收151亿韩元(约8000万元人民币),净利润92亿韩元(约5000万元人民币)[7] - 产品线包括面部用AestheFill和身体用PowerFill,均含PDLLA微球可刺激胶原蛋白再生[6] 收购战略意义 - 此次为爱美客上市后首次重大跨境并购,标志国际化战略启动[10][11] - 可整合双方研发生产资源,推动产品进入国际市场,2024年公司海外收入仅占比0.05%[10][11] - 补充现有产品矩阵,公司自研童颜针"濡白天使"2024年贡献营收12.16亿元(占总收入40.18%)[10] 行业并购趋势 - 医美行业上市公司加速并购扩张,如华熙生物收购胶原蛋白企业益尔康51%股权[11] -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案例增多,涉及医美、服装、电子等多个领域[12] - 上市公司通过并购快速获取优质资产应对市场竞争压力[11]
医美消费趋势解读
2025-07-08 00:3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医美行业 - 公司:新氧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医美行业发展趋势 - 2019 - 2022 年快速发展,近年因上游价格战和下游需求疲软表现不佳,2025 年处于弱复苏阶段,存在结构性机会和创新模式[2] 新氧发展历程 - 2013 年成立,首创医美电商模式,2013 - 2019 年快速发展,2019 年在纳斯达克上市,占医美 APP 市场 86%份额;2020 年底月活用户 890 万,付费用户 62 万,付费机构 4800 多家;2021 年至今受互联网竞争影响,收入和利润受冲击[1][2][4] 新氧应对困境实现反转的方式 - 布局供应链:2021 年 6 月 8 亿元收购奇致激光 85%股份;2022 年 5 月独家代理艾拉斯提;2023 年与西红医药签水光针和童颜针独家总经销协议[5] - 进军下游医美机构运营:2024 年发布新氧青春诊所品牌,2025 年上半年开设 32 家门店,总营收 1.7 亿元[1][5] 新氧青春诊所优势 - 盈利模型跑通:L Mall 门店月收入 400 - 500 万元,销售费用率比传统医美门店低 15 - 20 个百分点,净利率优于传统零售业态[1][7] - 流量来源优质:复购率 60%,老带新比例 50%,自然流量占 15%[1][7][8] - 扩张目标明确:2025 年计划拓展到 50 家门店,下半年净新增 18 家[1][8] 新氧平台线下诊所品牌转换和流量变现方式 - 依赖线上品牌资产,消费者因信任新氧品牌转化为线下客户,公域投放广告流量占比仅 25%,投入少[9] 新氧确保医美服务质量和价格透明度的措施 - 订单可追溯医生和护士职业资质,保证医疗人员资质合规;价格体系公开透明,门店同类产品比市场便宜 30% - 40%[10] 医美行业标准化方式 - 构建标准化体系,新氧通过医生分级管理、精简 SKU 和单产品理解实现轻医美标准化,水光类 21 个 SKU,光电类 16 个 SKU,大健康及皮肤管理类项目 10 个以下,60%项目为光电类,40%为注射类[11] 新氧医生分级管理方式 - 采用 L 等级分级系统,L1 级操作小光电项目,L2 级做小型注射,L3 - L6 级根据项目难度和复杂性划分,使医生专注擅长领域,保证医疗体验[12] 中国缺乏大型连锁化医美集团而新氧能领先的原因 - 大型集团优秀医生集中在一线城市难扩张,手术类项目难标准化,资产模式投放重;新氧专注轻资产模式,取舍品项直接,以轻医美为主,布局供应链降低成本,有天然流量优势,线上品牌心智积累线下变现形成正循环[12] 中小型轻医美诊所挑战及新氧应对方法 - 挑战:难进行互联网思维 SOP 拆解,上游供应链积累困难,广告获客成本高,费用率 30% - 40%,盈利模型扩张难[14] - 应对:品项取舍直接,轻资产模式投放,专注低风险高需求品项;布局供应链与龙头合作降成本;有天然流量壁垒,线上品牌心智积累线下变现形成正循环[14]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新氧青春诊所主要分布在一线和省会城市,如北京、深圳各 7 家,上海、广州各 4 家[1][6] - L Mall 门店平均面积 600 平米,工作日每日客流量 50 单,双休日 100 单,每月 2000 个客单,每周 500 个客单,项目平均单价 700 - 800 元,高端项目更高[6][7] - 新氧在美团、大众点评等公域投放广告流量占比 25%,投入比中小机构少[9]
深度 | 美妆如何攻克医美渠道“高墙”?
FBeauty未来迹· 2025-07-07 21:32
医美渠道竞争格局 - 目前已有超20家美妆企业开启"医美+生美"的双美布局模式,医美渠道竞争日益激烈化[2] - 中国合规专科医美机构数量为18584家(不含公立机构及民营综合),主要分布在华南珠三角、华东长三角、西南成都重庆区域[6][7] - 医美机构分为三类:公立医院(高端手术类)、大型连锁民营医院(服务种类齐全)、中小型民营医院及诊所(轻医美为主)[5] 美妆企业医美渠道布局现状 - 华熙生物医美机构覆盖数量达7000家,巨子生物进入约1700家公立医院和3000家私立机构[8] - 贝泰妮旗下瑷科缦覆盖600余家医美院线,创尔生物创福康进入1000多家公立医院和2700多家私立医院[8] - 国际品牌如修丽可已扩张至近1100家医美渠道,雅诗兰黛海蓝之谜进入高端医美院线[10] 双美融合趋势 - 生活美容与医学美容融合是大势所趋,反映消费者对更科学、更有效护肤方案的追求[7] - 多家品牌开设融合服务诊所,如修丽可SKINLAB全球旗舰店、至本澄穆医疗美容诊所、优时颜UNISKIN MED旗舰中心等[13][14] - 线上平台如新氧已按双美融合趋势对产品进行分类,推出自研护肤品牌轻漾[22] 医美渠道关键成功要素 - 产品需具备合规性和实际功效,拥有临床数据及文献支持[20] - 需建立专业信任链,通过医研共创树立专业形象[16][26] - 需满足消费者三方面需求:效果协同、专业医疗背书、全周期管理解决方案[18] 行业挑战与机遇 - 美妆品牌面临专业化属性建立、技术储备、渠道资源承接等挑战[24] - 医美企业布局生美领域存在品牌认知局限、渠道管理挑战、研发周期长等问题[22] - 未来机遇在于轻医美后市场、妆械联合、下沉市场专业平权、AI个性化定制等方向[27] 未来竞争方向 - 竞争将从蓝海步入红海,关键在于技术研发和医研共创构建的专业壁垒[29] - 需聚焦"专业信任重构"与"服务场景延伸",真正赋能医疗场景[26][27] - 赢家需将"专业信任"深植渠道,用"真实临床价值"赢得背书,回归医疗本质[30]
1.9万户报名,包括10余家上市公司 义乌第六代市场获得热捧
证券时报网· 2025-07-07 19:20
义乌全球数贸中心招商情况 - 婴幼童成长用品和护肤及医美用品行业报名企业总计超1.9万户,包括10家以上全球上市公司和600余家规上企业 [1] - 约900个摊位吸引1.9万户报名,平均每个摊位约20家企业竞争 [1] - 森之物工艺品携潮流玩具盲盒产品线报名,其原创IP系列已在东南亚及欧盟市场形成影响力 [1] - 广州雪蕾化妆品有限公司通过资格初审,其品牌在马来西亚、墨西哥、西班牙等国家有市场基础 [2] 企业战略与市场定位 - 森之物创始人认为全球数贸中心是数字化赋能和品牌国际化的关键平台,可加速产品全球化销售 [1] - 雪蕾化妆品将入驻视为对数字贸易重构商业逻辑的战略响应,旨在提升全球产业价值 [2] - 企业看重数贸中心作为潮玩和香氛行业"前沿阵地"的作用,可快速把握全球市场需求 [2] 项目进展与规划 - 7月10日开放婴幼童用品和护肤及医美行业实体商铺参观,进入招标与定位最终阶段 [2] - 市场板块计划于2023年10月开业,下一批招募行业包括婴幼童生活用品、无人机、机器人等 [3] - 义乌全球数贸中心是义乌"第六代市场",小商品城拟投资83.21亿元建设,推动数字化转型 [3] 义乌市场发展背景 - 义乌市场历经六次易址、十二次扩建、五代跃迁,从马路市场发展到国际商贸城 [2] - 全球数贸中心将数字经济和基础设施植入贸易环节,助力小商品城向国际贸易综合服务商转型 [3]
高考结束,扎堆整容
盐财经· 2025-07-07 17:23
医美行业市场概况 - 2025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预计达3500-4000亿元 Z世代贡献62%消费份额 年均支出2.8万元远超80后群体 [7] - 华熙生物 爱美客 昊海生科构成"医美三剑客" 凭借高毛利率和规模被称为"女人的茅台" [9] 消费群体特征 - 高中毕业生主要诉求为解决皮肤问题 如痘痘 痘印 毛孔粗大 常将医美列入毕业愿望清单 [25][26] - 大学毕业生更关注形象提升 希望通过外貌改善增强求职竞争力 存在心理补偿效应 [26] - Z世代医美消费呈现低龄化趋势 18岁高考生成为最早一批整形人群 [6][24] 技术趋势与产品演变 - 轻医美取代传统手术成为主流 注射类项目占比提升 材料涵盖玻尿酸 PLLA 羟基磷灰石等 [27][29] - 光电仪器技术升级使鼻梁塑形 面部紧致等可通过射频 超声等非手术方式实现 [29] - "妈生感"审美流行 追求自然效果 手术接受度下降 恢复期缩短至3个月以内 [29][36] 行业风险与消费者行为 - 非正规渠道注射导致医疗事故频发 如鼻尖坏死案例显示消费者风险意识薄弱 [32][33] - 社交媒体加剧容貌焦虑 标准脸模板导致审美趋同 年轻人盲目追求双眼皮 高鼻梁等特征 [52][53] - 部分消费者存在过度整形现象 如多次鼻部修复手术 反映心理需求未被满足 [52] 消费动机与社会影响 - 医美行为从功能性需求转向心理需求 成为年轻人掌控生活的象征 [49][54] - 术后消费者社交自信度显著提升 如楚瑜主动发布自拍 叶子减少汇报紧张感 [37][46] - 行业面临价值观重构 需平衡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 避免强化单一审美标准 [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