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搜索文档
珠海1至4月外贸进出口突破1117亿元 同比增长16.2%
搜狐财经· 2025-05-25 18:21
工业生产 - 1至4月珠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 6% [1] - 珠海"4+3"支柱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 9% 其中新能源增长8 2% 集成电路增长2 1% 新一代信息技术增长12 7% 智能家电增长1 1% 精细化工增长9 0% 高端装备制造增长42 2% [1] 固定资产投资 - 1至4月珠海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41 2% [1] - 工业技改投资下降1 2% 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39 2% 基础设施投资下降42 8% [1] 消费市场 - 1至4月珠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2 60亿元 同比增长5 6% [1] - 限额以上餐饮收入下降0 3% 限额以上商品零售增长12 0% [1] 进出口贸易 - 1至4月珠海外贸进出口总额1117 18亿元 同比增长16 2% [1] - 出口总额757 73亿元 增长12 3% 进口总额359 45亿元 增长25 4% [1] 规上服务业 - 1至3月珠海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400 61亿元 同比增长9 5% [2] - 信息传输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22 1%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11 2% 水利 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13 0% 居民服务 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增长8 4% 文化 体育和娱乐业增长10 5% [2] 财税金融 - 1至4月珠海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6 84亿元 同比增长3 9%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4 70亿元 同比增长1 0% [2] - 4月末珠海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同比增长5 9% 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 5% [2]
前4月北京地区进出口近万亿元 出口创历史同期新高
搜狐财经· 2025-05-13 22:35
外贸总体表现 - 前4个月北京地区进出口总额9982.4亿元,其中出口2005.6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4.8% [1] - 4月单月出口530亿元,同比增长14.3%,增速达10个月新高 [1] - 月度进出口规模在出口带动下连续回升 [1] 企业结构分析 - 民营企业前4个月进出口1293.7亿元,占地区总值13%,其中出口486.1亿元同比增长35.3% [1] - 自贸区进出口1184.6亿元,出口311.4亿元增长12.1%,拉动地区出口增速1.8个百分点 [2] - 中关村示范区进出口191.5亿元增长13.4%,大兴机场综保区进出口26.7亿元增长50.9% [2] 区域贸易格局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6001.3亿元,占比同比提升3.1个百分点 [1] - 对越南进出口141.4亿元增长24.8%,对墨西哥进出口103.6亿元增长28.5% [1] 新兴产业动态 - 汽车制造、绿色低碳、文化产业合计拉动出口增速3.6个百分点 [2] - 汽车出口73.7亿元增长51.3%,汽车零配件出口84.8亿元增长39.8% [2] - 风力发电机组出口11.6亿元增长66.6%,国潮玩具出口11.8亿元增长320.6% [2]
发掘小票根的大商机
搜狐财经· 2025-05-10 06:04
近来,"票根经济"这一新兴概念在消费领域崭露头角,成为一支"生力军"。它围绕电影票根、演唱会票 根、景区门票根等展开经济活动与商业模式,虽看似微不足道,却蕴含不小潜力。 "票根经济"带来了新商机,但目前多依赖政府补贴和商家让利,如何让短期流量变为长效发展动能?一 方面需要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出台针对"票根经济"相关行业或企业的税 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有效引导企业参与到"票根经济"的链条中来。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引导和 鼓励经营者依托大数据等手段构建精准用户画像,创新融合消费的形式,强化优惠力度,为消费者提供 更个性化的优惠和服务,持续创造消费增长点。(作者:雷 婷 来源:经济日报) 目前,"票根+"旅游、文化、娱乐等多个产业深度融合,使消费不再局限于单一环节或单一领域,将原 本分散、独立的消费场景整合起来,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消费生态,提高了消费市场的活 力。以旅游景区为例,景区可以通过联动电影票根、演唱会票根给予优惠和免票待遇,吸引更多外地游 客,增加游客消费频次,带动景区相关产业的发展。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观念转变,个性化、情感化产品需求增长。"票根经济"作为新兴 ...
广州出台“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22条” 率先促进与港澳服务贸易规则衔接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5-09 16:26
政策核心内容 - 广州市政府出台《广州市关于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简称"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22条"),旨在优化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企业结构、提升效益和增强实力 [1] - 政策聚焦扩大制度型开放,包括深化服务业对外开放、促进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提升服务贸易标准化水平等措施 [1] - 突出湾区特色,率先促进与港澳服务贸易规则衔接,强化与港澳服务对接,拓展新的应用场景和业务增量 [1] 服务贸易标准化建设 - 鼓励服务贸易标准化建设,支持相关行业转化运用国外先进标准,研制湾区标准、国际标准 [1] - 在跨境养老、互联网仲裁等特色领域打造服务标准"广州样本" [1] 数字贸易发展重点 - 数字贸易成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全球贸易的重要驱动力 [2] - 政策强调提升服务贸易"含金量""含绿量""含新量",加强数字贸易的制度软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硬环境 [2] - 促进金融、会展、人力资源等新兴服务贸易发展,做强数字、文化、中医药、知识产权等国家级和省级特色服务出口基地 [2] 企业支持措施 - 支持企业走出去拓展市场,提供涉外法律服务保障,配套资金支持、税费服务、出口信保、统计监测等保障措施 [2] - 安排3亿元资金对竞争力强、成长性高、具有创新引领性的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和服务外包企业,每年以综合评价方式分档给予支持,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2] 广州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 广州作为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在服务贸易规则对接、业态创新、平台建设、要素流动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制度成果 [2] - 形成了创办港澳子弟学校、首创互联网仲裁推荐标准、创新开展专利代理对外开放试点等多项全国最佳实践案例 [2] - 2024年广州服务贸易进出口超750亿美元,其中可数字化的服务贸易占比40% [2] 未来发展目标 - 广州市商务局表示将支持服务贸易、数字贸易企业创新发展,争创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打造"中国服务"国家品牌的广州标杆 [3]
2025年辽宁省办好民生实事清单
辽宁日报· 2025-05-09 09:04
就业支持与保障 - 城镇新增就业47万人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帮扶7万名以上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1] - 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释放惠企减负政策红利20亿元以上,帮助企业解决用工缺口72万个 [1] - 新就业人员中18—45岁中青年群体占比达到75%,开展补贴性培训21万人次 [1] - 提升公益岗、帮扶车间吸纳就业能力,实现脱贫人口劳动力务工就业规模稳定在15.6万人以上 [2] - 新增残疾人就业1.6万人,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1.5万人次 [5] 社会保障与福利 - 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20元,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1] - 实施20个以上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改造提升,实施1.5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 [3] - 乡镇、街道范围具备综合功能的养老服务机构覆盖率分别达到50%、80% [3] - 根据物价上涨幅度适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向困难群众发放价格临时补贴 [4] - 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医保参保人员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率达到80%以上 [9] 教育与医疗 -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省级评估验收县(市、区)占比达到50%,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提高1000元,达到7000元以上 [6] - 优质公办幼儿园覆盖92%的乡镇,新增优质特色普通高中招生计划1万个以上 [6] - 取消门诊预交金,将医保患者住院预交金额度降至同病种个人自付平均水平 [7] - 建设提升村卫生室3500所,新增临床重点专科100个以上 [7] - 启动实施全省初中在校14周岁以下女生自愿免费接种预防宫颈癌的二价HPV疫苗工作 [8] 基础设施建设 - 新建5G基站1万个,全省1万个重点场所实现移动网络深度覆盖 [12] - 建设改造农村公路5500公里,改造公路危旧桥梁300座 [13] - 新增高速公路服务区、普通公路充电车位555个,推广应用低地板及低入口公交车300台 [13] - 建设农村供水工程300处,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2% [14] - 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00个,更新住宅老旧电梯2899部,更新改造城市老旧管网4600公里 [17] 环境保护与治理 - 确保PM2.5年均浓度低于34微克/立方米,重污染天数比例低于0.7% [15] - 地表水国考断面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稳定在78.7%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到40% [15] - 完成512个行政村环境整治 [8] - 完成营造林110万亩,治理废弃矿山10.8万亩 [16] 文化体育与公共服务 - 开展公益惠民演出活动和群众性文化活动各1000场,开展非遗公益惠民活动100场 [10] - 举办博物馆展览100场以上、主题社教活动2900场 [10] - 配建健身器材700套、笼式足球场60套、乒乓球台400副 [11] - 每千人口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个 [7]
22项举措,广州出手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5-07 21:33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 深化服务业对外开放,争创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在制度创新开放、业态创新提升、区域协同发展等方面做示范 [2] - 落实全国版、自贸区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开放措施与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工作衔接 [2] - 进一步放宽电信、医疗、教育等服务领域外商投资准入条件 [2] - 促进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落实三批99项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事项清单 [2] - 允许香港产业测量企业通过备案方式在穗提供专业服务,允许已备案的香港工程建设咨询企业以联合体模式参与竞投项目咨询服务 [2] - 取消港澳人士参与网络电视剧作为主创人员数量限制,争取经香港的邮轮优先将南沙国际邮轮母港作为国际邮轮航线挂靠港口 [2] 促进资源要素跨境高效便捷流动 - 便利专业人才跨境流动,深入开展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认定标准试点,促进外国高端人才和专业人才引进 [3] - 拓展境外职业资格(工种)认可清单,持续探索扩大对港澳职业资格认可范围,支持南沙制定《广州市南沙区境外职业资格认可清单》2.0版 [3] - 促进资本要素双向便捷流动,与港澳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互联互通,深化跨境理财通,支持符合条件的港澳投资者依法申请设立持牌金融机构 [3] - 鼓励符合条件的外资机构参与财富管理、绿色金融、养老健康、资产管理等方面投融资,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 [3] - 开展外汇管理改革,实施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免登记等试点政策,持续优化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 [3] - 推动人民币跨境结算更高水平便利化,引导商业银行和支付机构加大对外贸新业态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支持力度 [3] 推进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 - 夯实新型数据基础设施底座,支持搭建国际数据专用通道、专用科研网络,争取扩大国际互联网出口带宽 [4] - 探索建设算力服务平台,提升全球数源中心服务能力,巩固广州国际信息枢纽地位 [4] - 加快推进南沙(粤港澳)数据服务试验区建设,实施数据跨境负面清单,建立健全穗港澳跨境数据流动交易机制 [4] 推进服务贸易重点领域创新发展 - 加快建设广州国际物流中心,精准拓展国际物流通道网络,支持物流企业扩大跨境物流服务出口规模 [5] - 增加全货机航点及运力,强化精密设备、电子制造、仿生材料、动力电池等高端产品进口通道 [5] - 大力发展跨境旅行,拓展外商投资旅行社从事出境旅游业务,持续扩大入境旅游消费 [5] - 打造一批入境游品牌和精品线路,开拓境外直飞航线,用好用足外国人过境免签政策 [5] - 扩大特色服务出口,支持文化、数字、中医药和知识产权服务等国家级和省级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发展 [6] - 推进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国家网游动漫基地、广东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等文化基地建设 [6] - 支持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开展文物、文化艺术品保税仓储、展示、交易,推动游戏动漫、数字音乐等优势产业和直播、短视频等文化服务"走出去" [6] 推动数字贸易改革创新发展 - 壮大数字服务贸易,鼓励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在服务贸易领域应用 [7] - 探索建立电子签名证书跨境互认和电子合同跨境认可机制,推广电子签名互认证书在公共服务、金融、商贸等领域应用 [7] - 支持发展智慧医疗、远程医疗新业态新模式,开展国际医院评审认证,便利国际保险偿付 [7] - 优化数字产品贸易,促进数字创意产业国际合作,带动文化产品加速出海 [7] - 支持开发数字影视、游戏动漫、数字文学、数字音乐、数字艺术、虚拟偶像等数字内容原创精品IP [7] - 引导数字企业加快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发展,树立广州数字内容品牌 [7] - 积极争取并优化游戏版号管理和服务措施,加强数字内容版权保护,支持游戏企业"走出去" [7] - 做强数字订购贸易,持续创新跨境电商业务模式,复制推广"跨境电商零售出口+外综服""全球优品分拨中心""跨境+直播"模式 [7] - 支持开设跨境电商线下体验店,拓宽商品销售渠道,支持全球跨境电商"三中心"(生态创新中心、卖家服务中心、超级供应链中心)建设 [7] - 放宽数字领域市场准入,争取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放宽电信服务市场准入 [8] - 吸引外资开展信息服务业务、互联网接入服务、软件即服务(SaaS),向外资开放国内互联网虚拟专用网业务(外资股比不超过50%) [8] - 吸引海外电信运营商通过设立合资公司,为在穗外商投资企业提供国内互联网虚拟专用网业务 [8]
制作宜宾燃面、看川剧、扎染……四川宜宾老城区多元消费场景打开“五一”新体验
搜狐财经· 2025-05-04 13:25
文章核心观点 “五一”假期,游客到四川宜宾翠屏区合江门片区旅游,在冠英古街、合江门等地体验多元消费场景,感受当地魅力 [1] 旅游体验项目 - 冠英古街染学坊集非遗染技研学旅游与宜宾在地文化教育培训、文化交流为一体,开设扎染、蜡染等课程,“五一”和夏季推出扎染手绢、连衣裙等产品供游客制作 [3] - 燃面研究所开设燃面体验课程,还推出“面面俱到”和“三味烟火”两款新套餐,包含多种口味宜宾面条 [4] - 合江园内“五一”期间轮番上演《嫦娥奔月》等川剧节目,游客可边喝茶品小吃边观看 [7] 街区业态与活动 - 冠英古街有花园餐厅、咖啡厅等各具特色的业态 [11] - 冠英古街所在的僰道历史文化旅游休闲街区“五一”推出潮玩集市、夹镜楼《僰道长歌》演出、时空幻境光影打卡等活动 [11]
释放“即买即退”红利,提升文旅消费国际竞争力(专家谈)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03 06:01
从优质产品打造角度而言,在供给侧,独特性、文化性、体验性产品将会有更多的市场空间,加快中国 文旅消费从"门票经济""基础消费"向"品质消费""精神消费"升级。在消费侧,通过消费链条延伸,形 成"购物—体验—服务"闭环。文旅市场将更加注重产品质量管控,促使整个文旅领域向规范化、品质化 发展,从而有利于提升中国文旅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 从消费环境角度而言,与传统离境退税的办理流程相比,"即买即退"最大的特色和亮点在于将传统离境 退税的"事后补偿"升级为"购物激励",让境外旅客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消费的经济实惠与便利化,这将为 进一步挖掘消费潜力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为了配合政策落地实施,各地也持续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培育服务型消费生态等方面下功夫,助力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等发展目标。 从带动效应角度而言,一方面将进一步扩大旅游贸易规模,另一方面将有力促进"文旅+"相关产业协同 发展,延长文旅经济链条。2025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将扩大内需、提振消费作为今年的首要任 务,在此背景下叠加美国滥施关税等外部环境的多重因素影响,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成为重要路 径。2024年,中国共接待入境游客1. ...
男性消费反超女性!“他经济”崛起:7大消费新趋势+5大赛道拆解
搜狐财经· 2025-05-02 12:16
男性消费市场增长 - 2024年男性消费支出增速首次超过女性 在科技 健康 文化等领域贡献超60%增长动能 [1] - 2025年中国男性消费市场规模预计突破6万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9 8% [1] 消费行为与人群重构 - 消费心理从功能性转向精神满足+身份认同 特斯拉在中产男性群体渗透率超40% [2] - 中国2亿钓鱼爱好者中男性占比超80% 年均投入超1 5万元购置装备 [2] - 2025年中国单身男性规模达1 2亿 月均消费7629元 超已婚男性47% [7] - 已婚男性消费决策转向自我投资 茅台收藏 高端腕表等品类成为高净值男性"硬通货" [7] 三大新兴消费群体 - 小镇青年通过拼多多 抖音等平台实现消费平权 拼多多县域男性用户客单价较2020年增长180% [8] - 新中产男性追求"科技赋能生活" 智能家居 健康科技 高端户外成为核心赛道 [5] - 银发男性消费从养生保健转向体验经济 银发旅游人数占全国旅游总人数20%以上 [17] 男性消费3 0时代七大趋势 - Z世代少年:68%消费决策受"即时情绪共鸣"驱动 偏好电竞疗愈 潮玩社交等 [10] - 中产精英:转向自我投资 关注教育 健身 心理健康等内在增值 [11] - 岁月潮男:追求未实现梦想 中老年兴趣教育市场突破300亿元 [12] 五大赛道发展潜力 - 颜值经济:男性护肤品市场规模2026年有望达207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15 88% [16][20] - 体育运动:2024年运动消费市场规模1 2万亿元 男性贡献占比58% [23] - 数码科技:大疆商城男性活跃用户规模达76 2万 同比增长96 5% [26] - 服装鞋饰:拉夫劳伦以"老钱风"定位吸引高收入男性群体 [27] - 电竞潮玩:2025年电竞市场规模超1300亿元 男性用户占比89% [28] 品牌营销策略 - 价值观营销:通过纪录片 公益活动传递人文关怀 构建精神共鸣 [29] - 社群运营:建立"兴趣社群+KOL矩阵" 形成内容种草-社群转化-口碑裂变闭环 [30] - 技术赋能:华为问界通过真实碰撞测试直播展示技术可靠性 [31]
澳门将着力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新华社· 2025-04-29 08:39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 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1] - 调整高校学科体系,优化产学研和科技成果转化 [1] - 全面总结前两期人才引进计划成效,推出第三期人才引进计划 [1] 高校国际合作与人才引进 - 发挥高校平台作用,加强与葡语国家、"一带一路"国家及东南亚地区高校联系 [1] - 吸引海外学生来澳留学和赴内地交流,助力国家教育对外开放 [1] - 利用横琴延伸办学条件,引才育才并进,建设澳门为人才聚集地 [1] 青年政策与就业支持 - 制定更贴近实际的青年政策,推出支持青年到大湾区就业新计划 [1] - 增加赴内地指定企业实习岗位数量,推动青年融入国家发展 [1] 产业发展与对外开放 - 发展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和文化、体育产业 [2] - 将澳门打造成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桥头堡和中西文明交流窗口 [2]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 - 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澳门子弟就学,分阶段推进澳琴国际教育(大学)城建设 [2] - 首期开展澳门大学在合作区新校区工程,推动更多高校延伸办学 [2] - 加强澳琴两地科研、教育及人才工作协调配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