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互联网
icon
搜索文档
年赚10亿的AI单品,喂不饱大厂
搜狐财经· 2025-11-21 16:38
当一众媒体还在为 Gemini 3 Pro 的上线惊呼"变天""地震""炸裂"时,一家中国大厂已喊出 AI 单品年赚 10 亿的目标——令人意外的是,这款 AI 单品并非出 自聚光灯下的阿里、腾讯、百度,也非出自字节跳动、月之暗面等水下的独角兽,而是昔日下沉市场"四大天王"之一的快手。 其底气源自 2025Q3 超预期的财报表现:营收同比增长 14.2% 达 355.54 亿元,创近 6 个季度最好同比增速;其中,可灵 AI 单季度营收超 3 亿元——无论模 型优势还是盈利能力均走在本轮 Al 浪潮前列。 出品|虎嗅黄青春频道 作者|商业消费主笔 黄青春 题图|视觉中国 同期,快手经营利润同比增长 69.9% 达 53 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 26.3% 至 49.9 亿元——这一利润水平已比肩许多明星大厂,京东 Q3 归母净利润 53 亿,百度甚至亏损 112 亿。 事实上,自 2023 年 AI 热浪席卷互联网至今,大厂叙事里 AI 一直是"吞金兽"的角色——不仅吃掉了买量/资本开支/销售及市场推广的大头,还在不断挤占 现金流及业务资源;但快手却实现了 AI 业务的商业化突破——在 11 月 19 日 ...
港股“子”曰|情绪冰点 有人撤退有人抄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21 16:29
今天(11月21日)上午,不论A股还是港股,都遭遇了比较大幅度的回撤。沪指一度跌了近90点,港股 跌得更凶,尤其恒生科技指数,跌幅一度超过3%。 如果从10月初的高点算起,恒生科技指数累计最大跌幅达到了20%。这可以说是超跌的市况了,下周能 不能反弹,我不敢下定论,但现在的市场情绪,已经达到或接近冰点。 简单分析一下,为什么港股最近跌那么厉害。 这一波回落,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第一阶段,从10月2日阶段高点,快速下跌到10月17日,恒生科技指数的阶段跌幅约为15%。这一波回 落,主要是前期市场情绪高涨之后技术修复。当然,期间肯定有外部环境因素在催化,但市场层面,我 认为还是正常的获利回吐。 第二阶段,是10月18日到11月13日,这是一个反复震荡,反复确认支撑位的筑底过程。 还有另一部分投资者,前期的仓位本来就不重,他们还有多余的"子弹",那么此时的港股,或许已经等 到了抄底的机会。而且现阶段,抄底的资金并不少。 谁在抄底?首先是南向资金。刚刚说的第三阶段的杀跌过程中,南向资金每天都在大规模净买入港股。 其中,11月14日净买入128亿港元,昨天净买入近160亿港元。这些都是真金白 ...
结构调整积蓄动能,关注恒生科技ETF易方达(513010)、港股通互联网ETF(513040)配置价值
搜狐财经· 2025-11-21 16:24
每日经济新闻 恒生科技指数由港股上市公司中与科技主题高度相关的、市值最大的30只股票组成,覆盖互联网、AI 等高成长赛道,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则由港股通范围内30家涉及互联网相关业务的股票组成,聚焦 AI应用。从估值来看,恒生科技指数、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的滚动市盈率均在23倍以下,分别处于 指数发布以来21%和14%分位处。 恒生科技ETF易方达(513010)、港股通互联网ETF(513040)分别跟踪上述指数,可助力投资者高效 把握科技板块估值修复的机遇。 近期,受海外宏观预期变化及全球风险资产情绪偏谨慎影响,全球主要股指整体呈现回吐走势,港股市 场亦震荡回调,科技板块短线进入情绪消化阶段,资金持续借道相关ETF进行布局。根据Wind数据统 计,恒生科技ETF易方达(513010)、港股通互联网ETF(513040)近5个交易日分别获12.2亿元和3.6 亿元资金净流入。 有分析表示, 本轮市场的波动主要源于年末资金面的季节性再平衡以及宏观预期的理性校准。展望后 市,随着下周多家港股核心科技企业即将披露业绩,市场焦点有望从情绪博弈回归至产业基本面与盈利 质量,业绩验证将成为稳定市场的压舱石。在消化短期不 ...
投中榜·2025年度长三角地区榜单发布
投中网· 2025-11-21 16:22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恭喜上榜机构。 来源丨 投中网 长三角——中国东部沿海的经济灯塔,凭借资本市场的澎湃脉动与产业创新的强劲引擎,正展开一幅"无限广 阔、星辰大海"的发展画卷。 区域 GDP 增速稳居全国前列,产业结构向第三产业倾斜,创新驱动效应显著。 先进制造 、信息技术、生物医 药等新兴产业受到资本市场追逐,成为高质量增长的核心引擎。"后生可畏",古人以此赞叹青春之力,今天的 长三角正是"后生"——新兴产业、创新企业、年轻创业者的聚集地,正因如此才让整个区域在全球竞争中保持 旺盛的生命力。 投中 信息 于 2025 年 11 月 21 日 重磅发布"投中榜 · 2025 年度长三角地区榜单"。 该榜单对 长三角地区 3 00 余家股权投资机构进行了调研,采取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依据在管规模、投资及退出等评选指标 对选取机构进行评定,经过初选、信息核实及最终排名等环节,并综合考量机构的市场影响力及声誉度,最终根 据分数选定符合条件的投资机构入榜。 本次榜单共揭晓 "投中 2025 年度长三角地区最佳创业投资机构 TOP30 " 、 "投中 2025 年度长三角地区最 佳私募股 ...
港股收评:三大指数齐创阶段新低,恒指大跌2.38%,科技金融齐挫,行业板块尽数走低
格隆汇· 2025-11-21 16:20
盘面上,大型科技股、大金融股(银行、保险、券商)、中字头等权重股集体承压拖累市场情绪,其中, 百度跌近6%,阿里巴巴跌4.65%,中国太平、中国财险、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招商证券、中国银河证 券等行业龙头皆下跌;由于对人工智能泡沫的担忧再度抬头,半导体芯片板块跌幅居前,光伏股、濠赌 股、生物科技股、黄金股、锂电池股、苹果概念股、汽车股、煤炭股纷纷下跌。 另一方面,惟零售股个别板块飘红,受传言影响,内房股部分上涨,富力地产、碧桂园、龙湖集团逆势 上涨。此外,全市场仍有超40个股涨幅在10%以上,细价股融太集团盘中涨幅翻倍。(格隆汇) 全球多个主要股市都出现了显著下跌,这背后是美联储降息预期降温引发的全球流动性担忧,以及投资 者对人工智能泡沫的担忧,叠加风险市场比特币大跌。导致港股三大指数大幅下挫,尤其是恒生科技指 数一度跌至3.8%,最终收跌3.21%,恒生指数、国企指数分别下跌2.38%及2.45%,三者均刷新阶段新低 位。 ...
天弘基金胡超:美股港股大跌,后市怎么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21 16:07
市场表现与波动 - 英伟达发布亮眼财报后股价高开低走,最高回撤7%,股价已接近回到8月初水平 [2] - 纳斯达克100指数较高位回撤超8%,恒生科技指数较高点回撤近20%,几乎进入技术性熊市 [2] - 比特币自10月以来从高点回撤30%,代表市场短期流动性风险偏好降低 [3] - 标普500指数顶级买卖盘的流动性规模降至约500万美元,远低于年内约1100万美元的平均水平 [3] 行业基本面 - 英伟达财报表现亮眼,谷歌发布表现亮眼的新AI模型Gemini3 [3] - 科技大厂近一个季度的AI资本支出及主业表现均较为强劲,AI基本面保持非常强劲 [3] - 纳斯达克及标普500指数今年均创下历史新高,恒生科技指数在10月初创下近3年新高 [4] 市场情绪与流动性因素 - 英伟达财报后,大量资金在AI板块获利了结,此前持续大涨使市场预期较高且获利颇丰 [3] - 美联储12月降息概率仅小幅上升至35%,就业数据稳定不支持短期快速降息 [3] - 短期流动性风险偏好及情绪变化是美股及港股科技股回撤的核心因素 [4] 历史表现与长期观点 - 过去三年美股、港股多次出现大幅回调,原因包括基本面、行业变化、流动性环境及地缘政治等,但后续均出现回升 [4] - 科技板块长期基本面保持强劲,对长期表现保持信心 [4]
资管巨头Vanguard:市场对美联储降息定价过高了
华尔街见闻· 2025-11-21 15:31
全球资产管理巨头先锋集团(Vanguard)认为,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支出热潮将推动美国经济 强劲增长,美联储降息幅度将远低于华尔街预期。 最近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该公司固定收益主管Sara Devereux预计,在今秋两次25个基点降 息后,美联储将仅再降息一至两次。 这一鹰派预测与市场押注形成鲜明对比。投资者目前预期美联储到2026年底将降息三至四次,而管理着 2.8万亿美元资产的Devereux表示"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定价过多"。她预计利率可能在"明年年中"达到中 性水平。 Devereux指出,今年AI资本支出增长约8%,这一"大幅增长"将在2026年为经济增长提供支撑,从而限 制美联储在不引发通胀的情况下放松政策的空间。与此同时,她警告企业债券市场面临供应过剩压力, 但认为近期违约事件属于个别现象。 AI支出热潮重塑增长预期 先锋集团基于AI基础设施支出的持续增长大幅上调了美国GDP预测。Devereux表示,公司预计美国今年 经济增长1.9%,但到2026年将加速至2.25%。 "我认为这个财报季最大的启示可能就是AI资本支出,"Devereux说,"我们大幅上调了GDP预测,主 ...
对AI持续下重注:快手的梦想照进现实了吗?
搜狐财经· 2025-11-21 15:23
AI驱动商业化转型 - 快手的商业化正从流量驱动转向效率驱动 AI带来的效率提升成为未来几年叙事核心 [2] - AI已经开始改造快手广告业务 初步提高变现效率 此进程预计持续一年以上 是提升估值的重要因素 [3] - AI优化了企业原有商业模型 提高效率 对冲新技术开支并带来新盈利空间 各类财务指标改善中 [3] AI提升广告业务效率 - 平台广告收入公式为:广告收入=总流量*变现效率=电商GMV*广告货币化率+外循环广告数量*广告单价 收入规模与效率密不可分 [7] - 2025年Q3快手流量同比增长5.8% 广告收入同比增长14% 后者增速是前者的近3倍 广告收入走出独立曲线 [9] - 底层推荐与投放系统升级为AI驱动架构 OneRec提升定向与匹配效率 G4RL减少预算浪费提高ROI UAX使预算释放更顺滑 [10][11] - AI贯穿推荐-投放-出价三大链路 构成广告效率提升的底层逻辑 [12] AI产品商业化进展 - 2025年Q3 UAX营销消耗占外循环总消耗比例跃升至70% 全站推广占内循环比重升至65% 两项产品均为AI驱动 [14] - AI介入流量分发后 公私域之间的区隔变薄 全站推广可为商家提供确定性ROI 平台将资源打包销售 对用户和商家打扰最小 [14] - 对比拼多多路径 快手电商货币化率仍有较大改善空间 若达拼多多同等水平 以2024年GMV为参照将带来近70亿元收入增量 [16] AI转型的财务影响与估值 - 尽管2024年资本开支达81亿元(上年为49亿元) 但2025年Q3 EBITDA利润率增至21.5% AI改善经营基本面 开支未成盈利包袱 [21][23] - 2023年初以来科技企业提高AI预算 快手AI转型为更划算的买卖 业务有谋生之道的企业不应被纳入AI泡沫讨论范围 [23] - 市场对AI泡沫认识更清晰后 此前错杀超跌的企业将得到估值补偿 这是AI后半程对快手估值的基本锚点 [23]
AI 搜索重塑 BAT 竞争边界
犀牛财经· 2025-11-21 15:12
行业格局与市场规模 - AI搜索领域呈现百度、阿里、字节三足鼎立格局,三大巨头以不同技术路径和生态策略争夺主导权 [2][3] - 截至2025年2月,中国AI原生应用市场月活跃用户前三名为DeepSeek(1.9亿)、豆包(1.1亿)、腾讯元宝(0.4亿) [3] - 2024年全球AI搜索市场规模突破280亿美元,中国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区域 [3] - 行业分化为三大阵营:通用型搜索、垂类搜索与Chatbot类产品,竞争路径分别为"通用产品拼生态、垂直产品拼领域、Chatbot拼场景" [3] 主要参与者战略布局 - 百度通过"芯片、框架、模型、应用"四层架构全栈布局,2024年7月进行十年来最大搜索改版,将搜索框升级为"智能框" [5][8] - 百度移动搜索结果页中AI生成内容占比从4月的35%迅速提升至7月的64% [3] - 字节采用产品矩阵打法,通过几十款应用形成生态协同,CapCut月活4.35亿,豆包月活2.24亿构成核心引擎 [6] - 字节火山引擎占据中国公有云大模型市场份额46.4%,为AI产品提供技术支撑 [6] - 阿里将AI搜索能力深度整合到夸克应用,打造超级入口,形成"云计算+模型+应用"的三层架构 [6][8] - 腾讯元宝双端月活5431万,但其视频剪辑应用秒剪月活仅73.56万,与字节CapCut的4.66亿月活存在显著差距 [7] 垂直领域差异化竞争 - 360等玩家选择垂直领域深耕,在财税与企业安全领域将大模型技术深度融入业务场景 [7] - 360开发合同智审功能,仅需几十秒完成合同初审,准确率达90%以上 [7] - 垂直领域机会依然存在,通用大模型在特定领域深度理解上仍有不足 [7] 商业化模式探索 - 夸克摒弃传统广告模式,通过网盘会员订阅、AI文档处理等增值服务变现,年费定价99元至158元 [10] - 百度文库AI功能月活跃用户超9000万,日活跃用户年同比增长230%,付费用户超4000万 [12] - 豆包通过API授权、B端合作、广告分成和API调用等方式构建多元收入体系 [13] 技术演进与未来展望 - AI搜索从信息检索工具转变为企业决策与个人效率提升的核心基础设施 [2] - 到2027年,中国智能终端普及率将超过70%,为AI搜索提供更广阔硬件入口 [16] - AI搜索竞争是用户习惯、商业模式和生态协同的综合较量 [17]
受益于AI大模型快速发展和芯片自主可控浪潮,科技赛道有望维持高景气,聚焦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59101)布局机会
搜狐财经· 2025-11-21 14:45
产业方面,科技赛道受益于AI大模型快速发展和芯片自主可控浪潮,有望维持高景气。海外云厂商如 谷歌、Meta、微软和亚马逊三季报纷纷上调资本开支预期; 国内互联网大厂腾讯和小米的AI对于业务 经营的助力明显 ,阿里宣布最新千问APP计划,都有望助力港股科技长期表现。资金方面,南向资金 继续大幅买进港股,年初以来已超1.2万亿港币。此前,三季度A股与美股科技大幅上涨,估值普遍较 贵,港股科技相对有较大的估值优势,预计后续南向资金将持续流入,有望持续催化港股行情。 港股科技板块长期增长逻辑清晰,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59101)紧密跟踪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拉长 时间看,该ETF已连续4天资金净流入,累计流入2.06亿元,截至11月20日,最新规模达23.98亿元。 11月21日午盘,港股科技板块小幅回升,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59101)跌幅持续收窄,现跌超1%, 其持仓股中,京东健康、华虹半导体、金斯瑞生物科技、信达生物等跌幅居前,仅金山软件、小米集 团-W逆势上涨。 消息面上,美国劳工统计局周四发布报告称,9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11.9万人,远超市场预期的5万 人,失业率上升0.1个百分点至4.4%,续创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