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恒生科技ETF易方达
icon
搜索文档
监管大限未至,头部机构已“先行”:管理人简称成“标配”,易方达率先调整
智通财经· 2025-11-21 21:40
11月19日,沪深交易所同步发布通知,对基金的命名方式提出了明确的规范要求,标志着中国ETF市场 迈入更加透明、标准化的新阶段。 新规的核心要求直指投资者长期以来产品识别上的痛点,要求ETF基金扩位简称应按照"投资标的核心 要素+ETF"结构命名,并包含基金管理人简称;增强ETF基金扩位简称应按照"投资标的核心要素+增强 +ETF"结构命名,并包含基金管理人简称,旨在根除长期困扰投资者的"简称模糊"问题,为市场的长期 健康发展扫清障碍。 在这一行业规范化的进程中,易方达基金展现了行业的先行者姿态,早在监管要求明确之前,易方达基 金便已在业内率先大批量启动了旗下ETF简称的调整工作。 易方达ETF"批量更名"实践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今年1月,易方达基金率先对旗下17只ETF简称进行了批量调整。这批产品覆盖 了广泛的资产类别和投资主题,包括宽基产品、行业主题产品等。例如,宽基产品中证2000ETF易方达 (159532),其原简称中加入了"易方达";在行业主题产品方面,调整的例子包括恒生科技ETF易方达 (513010)、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芯片ETF 易方达(516350)等。 随后2月,易 ...
结构调整积蓄动能,关注恒生科技ETF易方达(513010)、港股通互联网ETF(513040)配置价值
搜狐财经· 2025-11-21 16:24
每日经济新闻 恒生科技指数由港股上市公司中与科技主题高度相关的、市值最大的30只股票组成,覆盖互联网、AI 等高成长赛道,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则由港股通范围内30家涉及互联网相关业务的股票组成,聚焦 AI应用。从估值来看,恒生科技指数、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的滚动市盈率均在23倍以下,分别处于 指数发布以来21%和14%分位处。 恒生科技ETF易方达(513010)、港股通互联网ETF(513040)分别跟踪上述指数,可助力投资者高效 把握科技板块估值修复的机遇。 近期,受海外宏观预期变化及全球风险资产情绪偏谨慎影响,全球主要股指整体呈现回吐走势,港股市 场亦震荡回调,科技板块短线进入情绪消化阶段,资金持续借道相关ETF进行布局。根据Wind数据统 计,恒生科技ETF易方达(513010)、港股通互联网ETF(513040)近5个交易日分别获12.2亿元和3.6 亿元资金净流入。 有分析表示, 本轮市场的波动主要源于年末资金面的季节性再平衡以及宏观预期的理性校准。展望后 市,随着下周多家港股核心科技企业即将披露业绩,市场焦点有望从情绪博弈回归至产业基本面与盈利 质量,业绩验证将成为稳定市场的压舱石。在消化短期不 ...
逆势加仓,资金涌入这一方向
中国证券报· 2025-11-17 07:40
上周(11月10日至11月14日),大盘宽基产品成交活跃。其中,A500ETF易方达(159361)等跟踪中证A500指数的ETF,合计成交额超1300亿元;恒生科 技、香港证券、黄金等主题ETF成交也较为活跃。 此外,科技题材上周回调,但聚焦科技方向的ETF产品获资金青睐,科创50指数上周净流入额居权益类指数第一,科创板50ETF(588080)等跟踪科创50 指数的ETF合计净流入额达23亿元。 02 上周,港股市场冲高回落,恒生指数全周上涨1.26%。港股创新药板块异军突起,恒生创新药ETF(159316)的标的指数上周涨超8%,港股通医药ETF (513200)的标的指数上周涨近7%。 03 机构认为,结构性修复趋势有望延续。海外方面,弱美元趋势延续,资金偏好改善,有利于提升新兴市场资产吸引力。整体来看,经济韧性、政策清晰度 提升与资金面友好等因素共同支撑市场,A股有望延续稳健偏强走势。 港股创新药、黄金等板块领涨 上周,A股、港股市场高位震荡,市场分化特征与结构性行情特征突出。A股方面,黄金、中药等板块ETF涨幅居前。 ETF市场上,恒生创新药ETF(159316)等多只跟踪港股医药板块的ETF,上 ...
边跌边买!资金加仓信号
中国证券报· 2025-11-10 07:43
市场成交概况 - 上周(11月3日至7日)大盘宽基指数ETF成交活跃,跟踪中证A500指数的ETF合计周成交额近1300亿元 [1] - 恒生科技指数相关ETF合计周成交额超700亿元,科创板50指数和沪深300指数相关ETF合计周成交额均超过300亿元 [5] - 光伏、新能源ETF普遍上涨5%以上,部分ETF周涨幅超过10%,例如电网设备ETF周涨幅达10.92% [4][5] 资金流向分析 - 上周ETF市场合计资金净流入约240亿元,资金流向出现“高切低”迹象 [8] - 港股ETF被大幅加仓,跟踪恒生科技指数的ETF合计净流入超70亿元,港股创新药ETF等医药相关ETF净流入也较多 [2][7][8] - 券商、银行、非银金融等大金融板块ETF以及红利低波动ETF吸引了大量资金净流入,反映出市场对防御性板块的配置需求 [8] - A股宽基指数ETF呈现大幅净流出态势,多只规模较大的沪深300ETF、上证50ETF等均有资金流出 [9] 机构市场观点 - 机构认为市场短期可能存在“市场预期”与“现实进展”之间的定价再平衡 [3] - 经济韧性、政策清晰度提升与资金面友好将共同支撑市场,A股有望延续稳健偏强走势 [3][11][12] - 年末重要会议将逐步明确来年经济与政策方向,为市场提供预期锚定 [11] 行业与主题展望 - 固态电池在量产层面的进展将是重要催化,后续量产节点、配套设施订单需重点跟踪 [12] - 人工智能产业已进入验证盈利的第四阶段,AI盈利能力的提升将成为后续行情的核心驱动 [12] - 人形机器人产业确定性有望在2026年持续提升,随着量产版本发布和大规模生产线建造落实 [12] - 10月份科创板50指数与创业板指均实现“V”字走势,短期市场调整概率较大,但中长期投资逻辑未变 [12] 产品动态 - 恒生红利低波ETF(159545)将进行年内第四次分红,每10份基金份额可获得0.1元分红 [10]
资产配置日报:科技归来-20251106
华西证券· 2025-11-06 23:28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11月6日,海外市场修复,美股止跌,日韩股市回升 [1] - 国内股市表现强劲,上证指数再度反弹至4000点之上,万得全A上涨1.19%,全天成交额2.08万亿元,较昨日放量1816亿元 [1] - 港股市场同步上涨,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分别上涨2.12%和2.74% [1] - 南向资金净流入54.79亿港元,其中小鹏汽车净流入12.14亿港元,华虹半导体、小米集团、中芯国际分别净流入9.61亿港元、6.63亿港元和6.18亿港元 [1] A股市场结构与情绪 - 成交集中度指标从前一日的40.59%回升至42.56%,若继续上升将再次接近45%的历史偏高经验值,对后续资金情绪和上涨逻辑要求更为严格 [2] - 观察9月以来的震荡状态,万得全A的顶部出现在10月9日和10月29日,点位基本一致,而底部出现在9月4日、10月17日和11月5日,且点位持续抬升,形成兑现力量与做多力量的收敛 [2] - 若行情能强势突破10月9日和10月29日的高点,市场可能再次进入FOMO状态,类似6月23-25日“三连阳”突破后形成的7月强势行情 [3] - 11月6日A股在低开后反弹,与日、韩股指大跌状态不同,指向市场情绪相对积极 [3] 港股科技板块与资金流向 - 资金大幅加仓恒生科技相关ETF,11月5日恒生科技ETF、恒生科技指数ETF、恒生科技ETF易方达分别净流入12.00亿元、9.20亿元和4.48亿元,在跨境ETF净流入幅度中排名前列 [4] - 恒生科技指数自10月3日至11月5日累计下跌13.42%,跌至120日均线附近,同时美元指数开始回调,强美元掣肘减弱,吸引配置型和交易型资金进场布局反弹 [4] 债券市场动态 - 债市长端利率连续两日调整,10年、30年活跃券收益率由日内低点1.79%、2.14%一度攀升至1.80%、2.16% [4] - 调整主要集中在中长端利率债,7年及以上期限调整幅度在1-2bp左右,信用债中二永债波动放大,3-5年期收益率普遍上行2-4bp [5] - 基金是主要的净卖出力量,减持品种多以中长久期国债为主,而券商、银行、保险处于买盘力量一方 [5] - 市场关注公募债市赎回费率新规,重点包括债基赎回费豁免门槛是否会从征求意见稿的6个月缩短至3个月及以内,以及基金分红规则是否会加码 [6] - 2024年大约有累计规模5000亿元左右的基金产品分红率在5%以上,占比仅为7.0% [6] 商品市场表现 - 国内商品市场终结前两日普跌格局,整体呈现修复性反弹,商品指数单日大幅净流入64亿元 [7] - 贵金属板块强势翻红,沪金、沪银分别收涨0.79%和1.99%,并在连续三日净流出后重新获得资金青睐,单日净流入21.3亿元 [7] - 工业金属同步回暖,沪铜、沪铝涨幅达1.04%和1.29%,其中有色板块净流入18.6亿元,沪铝获得近14亿元资金流入 [7] - “反内卷”主题相关品种情绪修复,焦煤、焦炭、碳酸锂领涨,涨幅分别达2.38%、2.07%和1.95% [7] - 多晶硅与玻璃延续弱势,小幅收跌,其中全国浮法玻璃样本企业总库存达6313.6万重箱,同比增幅扩大至29.05% [9] 外部环境与商品驱动因素 - 美元指数上行动能衰减,当日回落0.3%,重新跌破100关键关口,缓解了以美元计价黄金的估值压力 [8] - 美国10月ADP就业数据增加4.2万人,虽小幅超出市场预期的3.0万人,但确认就业情况依然偏弱,对黄金价格压制有限 [8] - 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天数持续刷新历史纪录,市场对内生性风险的担忧升温 [8] - “反内卷”品种反弹系全球风险偏好回暖与短期超跌修复共振,前两日急跌因江西锂矿复产预期升温,但该消息尚未证实 [9] 行业与商品关联表现 - 光伏设备指数自7月1日以来上涨66.88%,相关期货多晶硅上涨52.95%,11月6日股指与商品涨跌幅差异为1.21% [16] - 锂电池指数自7月1日以来上涨57.52%,相关期货碳酸锂上涨27.80%,11月6日股指与商品涨跌幅差异为-0.63% [16] - 玻璃玻纤指数自7月1日以来上涨39.28%,但相关期货玻璃下跌-6.41%,11月6日股指与商品涨跌幅差异达1.86% [16] - 有色金属指数自7月1日以来上涨47.89%,相关期货氧化铝下跌-8.01%,11月6日股指与商品涨跌幅差异为2.18% [16]
港股高开 科技股普涨 铜价新高铜业股大涨
格隆汇· 2025-10-30 09:43
宏观事件 - 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 [1] - 中美元首会谈于今日10点开始 [1] 美股市场 - 英伟达股价破顶,市值站上5万亿美元 [1]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恒生指数高开涨0.76% [1] - 国企指数涨0.59% [1] - 恒生科技指数涨0.53% [1] - 相关ETF表现强劲,香港科技ETF(159747)和恒生指数ETF(513600)涨超1%,港股通科技ETF南方(159269)涨0.63% [1] 科技股表现 - 大型科技股集体上涨,京东、腾讯、阿里巴巴皆上涨 [1] - 阿里巴巴股价再创四年新高 [1] - 科网股全线爆发,带动恒生科技指数ETF、恒生科技ETF易方达等相关ETF大涨 [1] 有色金属行业 - 铜价触及纪录高位,因铜矿中断增加供应风险 [1] - 铜业股带领有色金属股齐涨,江西铜业股价上涨超6% [1] 个股异动 - 中兴通讯发布业绩后股价继续下跌超6% [1]
A股,创新高了!
搜狐财经· 2025-10-28 20:36
A股市场表现与驱动因素 - A股市场逼近4000点,创10年来新高,直接导火索是中美谈判取得新进展,就解决各自关切的安排达成基本共识,市场预期积极带动情绪上升[2] - 近期A股呈现典型牛市特征,在外部利空下回撤空间有限,而利好刺激下指数立即跳涨,显示市场整体强劲[2] - 股市上涨的底层逻辑包括个人层面因缺乏高收益投资项目、生意难做及存款收益率下降,资金转向股市,以及国家层面通过股市扭转社会预期、促进消费和推动经济转型与高质量发展[3] - 本轮牛市的重要标志是高成交量自去年10月持续至今,显示行情含金量高,由国家推动和个人资金共同驱动[3] ETF市场发展规模与速度 - 截至今年9月末,沪市ETF共760只,总市值达40003.11亿元,深市ETF共555只,总市值达16255.16亿元,沪深两市ETF总规模突破5.6万亿元[3] - 2025年8月25日,中国ETF总规模站上5万亿元关口,达到5.07万亿元,突破该关口仅用四个月,而突破4万亿元用了半年,突破3万亿元用了一年,显示突破速度不断加快[4][5] ETF快速发展的原因 - 国家大力支持是ETF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今年初中国证监会印发《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之后指数化投资规模和比例明显提升[6] - 个人投资者对ETF的接受度和认可度越来越高,因其具备分散风险(如一篮子股票降低单个公司暴雷影响)、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及依靠系统规则而非依赖基金经理的优势[7] - ETF的流行代表投资趋势从复杂到简单、从昂贵到便宜、从依赖个人英雄到依靠系统规则的转变[7] 基金公司服务生态变化 - ETF市场的发展催生了基金公司服务生态的变化,例如易方达推出的“指数直通车”小程序,满足投资者对指数及指数基金的甄选需求[8] - “指数直通车”小程序具备ETF对比、股票选基、一键跳转购买平台及产品高级筛选四大功能,其中ETF对比功能可帮助投资者比较不同ETF的费率(如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和跟踪误差[8][9] - 股票选基功能使投资者能便捷查询特定股票(如寒武纪)在ETF中的含量,例如科创人工智能ETF(588730)中寒武纪含量为9.38%[10][12] - 此类工具的出现丰富了A股的投资生态和服务生态,是市场逐渐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12]
指数冲击三连阳,恒生科技ETF易方达(513010)、港股通互联网ETF(513040)连续获资金加仓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7 12:25
板块表现 - 恒生科技指数午间收盘上涨1.5% [1] - 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午间收盘上涨1.4% [1] - 两大指数均有望实现三连阳 [1] - 阿里巴巴-W股价上涨超过3% [1] - 腾讯控股股价上涨超过2% [1] 资金流向 - 恒生科技ETF易方达(513010)近一月获得31亿元净流入 [1] - 港股通互联网ETF(513040)近一月获得25亿元净流入 [1] 估值水平 - 港股互联网板块估值低于近三年中枢 [1] - 板块估值在全球AI资产中处于较低水平 [1] - 恒生科技指数滚动市盈率在25倍以下 [1] - 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滚动市盈率在25倍以下 [1] - 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处于发布以来31.7%分位 [1] - 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市盈率处于发布以来26.6%分位 [1] 中期驱动因素 - 全球货币宽松环境有利于板块 [1] - AI产业发展对板块形成利好 [1] - 国内经济预期稳定对板块有支撑作用 [1]
听说有人又开始唱衰港股科技了?
搜狐财经· 2025-10-23 10:13
核心观点 - 恒生科技指数短期震荡属正常现象,中长期投资逻辑与价值未发生改变 [1][7] - 有色金属(如铜、铝)的需求与科技行业(如AI、智能汽车)深度绑定,两者并非对立关系 [1] - 恒生科技指数是代表港股科技板块的核心标的,具备持续配置价值 [8][9][11] 南向资金流向 - 截至2025年10月21日,南向资金本年累计净流入达12,137.49亿港元,其中沪市港股通贡献7,294.61亿港元,深市港股通贡献4,842.88亿港元 [2][3] - 近3个月南向资金净流入4,260.72亿港元,近6个月净流入6,092.88亿港元,显示持续流入趋势 [3] - 南向资金对港股市场的偏好稳定,大部分资金流入科技板块 [2] 宏观流动性环境 - 美联储降息周期已开启,2025年9月降息25个基点,预计10月及12月可能分别再降息25个基点,利好港股市场流动性 [7] - 历史数据显示,在美联储降息周期中,港股科技板块通常有较好表现 [7] 行业基本面与催化因素 - 全球AI发展持续催化,港股上市的优质互联网巨头加大AI投入,机构因此上调其长期盈利预期 [7] - 恒生科技指数的行业配置既涵盖半导体、软件、AI、互联网等狭义科技行业,也覆盖汽车、医药、新消费等广义科技领域,与国家战略方向一致 [9] 指数成分股特征 - 恒生科技指数前十大重仓股集中了中国“科技七巨头”,包括阿里巴巴-W(权重9.35%)、中芯国际(权重8.18%)、网易-S(权重8.16%)、腾讯控股(权重8.01%)等 [11][12] - 指数成分股为南向资金重点流入对象,例如阿里巴巴-W过去一年吸金约1,872.86亿港元,美团-W吸金556.04亿港元,腾讯控股吸金382.32亿港元 [12][13] - 指数成分股具有高“科技含量”和龙头效应,是市场的吸金主力 [11][12]
港股科技板块延续涨势,恒生科技ETF易方达(513010)月内净流入超20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1 15:57
指数表现与成分股 - 恒生科技指数截至14:50上涨2% [1] - 成分股中哔哩哔哩-W上涨超过9%,地平线机器人-W上涨超过5%,小鹏汽车-W、中芯国际、比亚迪电子上涨超过4% [1] - 指数前五大成分股为阿里巴巴、网易、腾讯、中芯国际、美团,合计权重约40% [1] 资金流向与ETF规模 - 恒生科技ETF易方达(513010)10月以来资金净流入23亿元 [1] - 该ETF最新规模达到227亿元,创历史新高 [1] 机构观点与评级 - 瑞银财富管理将科技作为其全球首选行业,并将中国科技股评级上调至最具吸引力 [1] - 评级上调理由是对中国科技领军企业将人工智能货币化的能力越来越有信心 [1] - 分析指出港股科技板块处于宏观流动性回暖与AI技术周期共振的早期阶段,中期具备较高配置价值 [1] 估值水平 - 恒生科技指数当前滚动市盈率为22.9倍 [1] - 该估值水平位于2020年发布以来29%分位处,配置价值显现 [1]